稻飞虱常用杀虫剂是什么
水稻稻飞虱用什么药有用?
水稻稻飞虱用什么药有用?稻飞虱是水稻种植过程中常见的虫害之一,防治稻飞虱经常让种植户头疼,因为打药防治一次,过不了多久,还需要在防治,但其实是你药剂没用对,那么水稻稻飞虱用什么药有用?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水稻稻飞虱用什么药有用?1、三氟苯嘧三氟苯嘧啶是由杜邦公司研发出的最新嘧啶酮类化合物,是一种新型的杀虫剂,具有广谱、内吸、高效、持效,微毒等特点,对鳞翅目、同翅目等多种害虫均具有很好的防效,用于防治水稻飞虱、叶蝉等效果突出。
防治稻飞虱,在水稻的分蘖期至幼穗分化期,每亩用10%悬浮剂13.3~16.7g,兑水40-50公斤,均匀喷施叶面,防效达94.55%~99.80%,药后21天,防效仍保持在90.98%以上。
2、烯啶虫胺烯啶虫胺是新型烟碱类杀虫剂,主要是作用虫子的神经系统,会导致虫子麻痹而亡,烯啶虫胺的杀虫谱较广,对稻飞虱、蚜虫、蓟马、白粉虱、叶蝉、梨木虱等刺吸式害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用于防治稻飞虱,速效性好,前打后落。
使用烯啶虫胺防治稻飞虱应掌握在若虫初孵高峰期至低龄若虫高峰期用药,可以每亩用10%烯啶虫胺水剂100毫升,用药时要保持水层在3-5厘米,打药后保持水层5-7天。
由于稻飞虱在水稻植株的中下部,水稻生长中后期打药要用足水量,压低喷头喷雾。
在稻飞虱发生数量多时,可用烯啶虫胺+吡蚜酮或敌敌畏(毒死蜱),吡蚜酮增强持效期,适合在水稻生长中期用,加敌敌畏(毒死蜱)增强速效性,适合在水稻后期稻飞虱严重时用,可快速控制虫量。
3、配药防治(1)建议使用吡蚜酮、呋虫胺、三氟苯嘧啶等药剂来预防,一亩使用25%吡蚜酮30克,80%烯啶·吡蚜酮10克,或10%三氟苯嘧啶10毫升。
(2)水稻还未进入成熟期,可以用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颗粒10-15克或20%呋虫胺20克+10%烯啶虫胺水剂100毫升或20%异丙威水剂100-150毫升。
(3)水稻已经进入黄熟期,可以用20%异丙威100毫升+敌敌畏50毫升+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颗粒10-15克一桶水,尽量田间保水,能增加防控效果,一亩地一亩地打3-4桶水,粗水喷雾。
50%呋虫胺可溶性粉剂防治水稻稻飞虱效果研究
50%呋虫胺可溶性粉剂防治水稻稻飞虱效果研究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由于气候条件和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水稻产量经常受到威胁。
稻飞虱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寻找一种高效、低毒、环保的虫害防治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50%呋虫胺可溶性粉剂在水稻稻飞虱防治中的效果,并对其防治水稻稻飞虱的研究进行相关的介绍和分析。
一、50%呋虫胺可溶性粉剂的基本特性50%呋虫胺可溶性粉剂是一种新型的杀虫剂,其主要成分为呋虫胺。
呋虫胺是一种氨基酰胺类杀虫剂,对多种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且对水稻等作物有较好的耐药性。
50%呋虫胺可溶性粉剂可以快速溶解于水中,便于使用,在杀虫过程中不会对水稻植株产生药害,对环境友好。
二、50%呋虫胺可溶性粉剂防治水稻稻飞虱的效果研究1. 试验材料和方法本试验选择生长健壮、生长状态一致的水稻植株作为试验材料,选取虫口完整、数量较多的稻飞虱作为试验对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不同的处理组别,进行不同剂量50%呋虫胺可溶性粉剂的防治效果观察。
2. 试验结果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后,观察到50%呋虫胺可溶性粉剂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显著。
在试验的不同处理组别中,50%呋虫胺可溶性粉剂均表现出了一定的防治效果,且随着剂量的增加,防治效果呈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
在此过程中,水稻植株本身未出现明显的药害症状,对水稻生长发育没有产生不利的影响。
3. 讨论综合试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50%呋虫胺可溶性粉剂可以有效地防治水稻稻飞虱问题,并且在防治过程中对水稻植株影响较小,对环境友好。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过程中还是需要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正确使用,避免浪费和产生不必要的药害。
三、50%呋虫胺可溶性粉剂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价值1. 对水稻生产的积极意义50%呋虫胺可溶性粉剂在水稻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50%呋虫胺可溶性粉剂可以有效地防治水稻稻飞虱等害虫,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保障水稻生产的顺利进行。
防治稻飞虱最佳配方,水稻后期快收割了有稻飞虱怎么办
防治稻飞虱最佳配方,水稻后期快收割了有稻飞虱怎么办稻飞虱发生较严重时,每桶水内加5%毒死蜱75-100毫升、50%吡蚜酮10克、有机硅10克,或35%硫丹75-100毫升、80%烯啶吡蚜酮8-10克、有机硅10克,兑水混合后于早、晚时段喷雾,亩打2-3桶水。
注意施药后田间保持浅水层5-7天,注意效果才明显,5-7天后可以视防治情况进行二次喷药。
一、防治稻飞虱最佳配方1、田间虫量较多呈暴发态势时,速效药与持效药结合使用效果较好,可以在短时间内降低虫口基数,减少损失。
每桶水内加入45%毒死蜱或35%硫丹75-100毫升、50%吡蚜酮10克或80%烯啶吡蚜酮8-10克、有机硅10克,兑水混合后于早、晚时段喷雾,亩打2-3桶水。
喷药后田间保持浅水层5-7天,5-7天后视情形加喷一次。
2、田间无水干旱情况下采用毒土法,可以在晴天上午9点之后亩用毒死蜱200毫升、80%敌敌畏300毫升、干细土30-40斤,搅拌制成毒土全田撒施。
施肥量以每株每次施1.5-2.5千克为宜。
3、预防用药为每亩使用10%吡虫啉20-30克,或25%噻虫嗪16-20克,或20%呋虫胺20克,对白背飞虱有效。
亩用50%吡蚜酮15-20克或80%烯啶·吡蚜酮10-15克,对褐飞虱、灰飞虱、白背飞虱三种飞虱都有效。
二、水稻后期快收割了有稻飞虱怎么办1、临近收割,可以喷施敌敌畏、吡蚜酮、烯啶虫胺、烯啶·吡蚜酮等防治稻飞虱,其中敌敌畏安全间隔期是7天,吡蚜酮是14天,烯啶虫胺是14天,烯啶·吡蚜酮是21天。
2、建议使用速效性药剂和持效期药剂相结合喷施,若使用敌敌畏,浓度不要过大,必要时加入省功宝等助剂来加强渗透性和内吸性。
如果担心后期农残超标问题,可以适当延长几天再收割。
3、对于田里没水、稻飞虱基数比较大的情况,可以用敌敌畏和毒死蜱拌上沙子,选择在中午进行撒施,这个方法充分利用了有机磷农药的熏蒸作用,对于稻飞虱防治效果较好,还可以减少一些农药残留。
水稻稻飞虱用什么药效果好?前期用吡蚜酮,后期用三氟苯嘧啶
水稻稻飞虱用什么药效果好?前期用吡蚜酮,后期用三氟苯嘧啶稻飞虱是水稻种植过程中常见的虫害之一,可随气流进行远距离迁飞,危害水稻的同时还传播病毒。
从最新的病虫情报,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部分地区大发生。
从田间观察看,据江西修水农技人员反馈,当地水稻出现黄塘、穿顶现象。
湖南浏阳当地今年白背飞虱发生多,打完药后地上一层白色。
因此,建议华南、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的农民朋友要重视稻飞虱,及时防治。
一、稻飞虱发生特点1、危害症状稻飞虱包括灰飞虱、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主要以成虫和若虫刺吸水稻汁液,导致水稻植株因汁液丧失而出现黄叶、枯死,穗期受害会影响抽穗及籽粒灌浆,空秕粒、瘪粒多。
田间受害稻丛常由点、片开始,会比正常稻株矮,严重的造成“黄塘”“冒穿”等症状。
2、发生规律稻飞虱具有迁飞性,春夏从南向北迁飞,也有本地稻飞虱(短翅型褐飞虱)。
适宜在20-30℃温度下生长发育,偏施氮肥、种植密度过大、较阴湿的田块容易发生重。
白背飞虱、长翅型褐飞虱成虫具有趋光性。
断翅型褐飞虱虫量多,预示着褐飞虱可能会爆发成灾。
另外,三唑磷、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褐飞虱具有刺激生殖作用,不合理使用容易造成稻飞虱暴发。
3、以往发生几次较严重的矮缩病,今年稻飞虱带毒吗?飞虱带毒但并不是个个带毒。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其传毒媒介主体是白背飞虱,灰飞虱可传播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等病毒病。
中、晚稻易感黑条矮缩病的时期是秧苗期和分蘖前期,因此预防该病要重视狠抓秧田期防治飞虱,移栽后7-10天再次施药防治,配药可选用噻虫嗪或吡蚜酮加宁南霉素。
二、防治方法1、药剂防治防治适期是在若虫孵化期,一般早稻在穗期要重点用药,中晚稻从分蘖期就需要重视用药防治。
可选用的药剂有:噻虫嗪、仲丁威、异丙威、吡蚜酮、烯啶虫胺、呋虫胺、三氟苯嘧啶、烯啶·吡蚜酮、吡蚜酮·异丙威、吡蚜酮·呋虫胺等。
水稻齐穗后,稻飞虱发生严重还可用敌敌畏拌细沙土撒施进行防治。
防治稻飞虱要讲究法
防治稻飞虱要讲究法
近日,有许多农民反映,台风过后当地水稻田稻飞虱发生量很大,用叶蝉散、吡虫啉防治效果不好,每亩用敌敌畏200毫升防效也不好。
其实,叶蝉散、吡虫啉、敌敌畏都对稻飞虱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目前在水稻田大量发生的一般是迁飞性害虫褐飞虱,它对吡虫啉等农药产生耐药性的速度要远低于灰飞虱等非迁飞性害虫。
目前褐飞虱对吡虫啉等农药产生很强耐药性的可能性不大。
用上述药剂防治不住褐飞虱,很重要的原因可能是用药方法不当。
据了解,当地在用药治虫时加水量一般较少,有的用弥雾机施药。
稻飞虱一般集中在水稻基部取食危害,防治用药一定要将药施到稻株基部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施药时水量要足,每亩用水量不低于45公斤,保证稻株下部淋到药液,田间保持6厘米左右浅水层(主要目的是让被药击倒的飞虱掉入水中淹死,以免其恢复活力),以提高防治效果。
除上述药剂外,毒死蜱、噻嗪酮、锐劲特、噻虫嗪、乙酰甲胺磷、氟虫腈以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异丙威、丁硫克百威等农药,也是防治稻飞虱的有效药剂。
将这些药复配使用,防效能显著提高,比使用单剂要好得多。
据试验,施药后3天,每亩用乐斯本(48%毒死蜱乳油)52毫升加扑虱灵(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50毫升的防效达76.51%,高于两种药剂单独使用的防治效果。
- 1 -。
水稻稻飞虱特效药是什么,什么时候防治效果好
水稻稻飞虱特效药是什么,什么时候防治效果好
可以治疗水稻飞虱的特效药有吡虫啉、烯啶虫胺、噻虫嗪,这三种药物皆为烟碱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它们皆具有优良的内吸和渗透活性,和一定的触杀和胃毒作用,并且广谱、低毒、低残留。
在施药时需要注意水量要兑足,必须要保证稻株下部淋到药液,但要注意田间一定要保持浅水层6厘米左右。
一、水稻稻飞虱特效药是什么
1、可以治疗水稻飞虱的特效药有吡虫啉、烯啶虫胺、噻虫嗪,这三种药物与其它新烟碱类杀虫剂一样,皆为烟碱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主要是作用于昆虫的神经部分,对害虫的突触受体具有一定的神经阻断作用。
2、上述的三种药物它们皆具有优良的内吸和渗透活性,和一定的触杀和胃毒作用,并且广谱、低毒、低残留。
在施药后,吡虫啉会被植物快速吸收,并向顶传导,具有良好的根部内吸活性。
3、在施药时需要注意水量要足,必须要保证稻株下部淋到药液,田间一定要保持浅水层6厘米左右,这样可以提高防治效果,或者使
用水稻重武器系列稻飞虱等低毒低残留农药。
二、什么时候防治效果好
1、水稻飞虱杀虫剂适宜在2-3龄若虫的高峰期施用,一般在水稻抽穗期时施用效果发挥会比较高,而中晚稻则在分蘖期施用效果最较佳,可每亩可用58%的吡虫杀虫单可湿性粉剂52-86g施用。
2、在防治飞虱时也要保护稻飞虱的天敌,可以进行稻田养鸭防治,利用稻鸭共栖的形式以防治稻飞虱,在稻飞虱迁飞来临时,可以定期将架子放入田间。
3、在若虫孵化高峰到2-3龄若虫发生盛期时,可以选用高效、低毒、选择性农药防治,比如每亩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30克对水50千克喷雾。
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
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水稻稻飞虱是水稻上的一种寄生虫,其口器发达,吸食水稻叶片汁液,导致水稻生长和产量受到影响。
因此,稻飞虱的防治是水稻生产中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文将介绍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
一、生物防治措施1.寄生性昆虫防治。
一些害虫的天敌,如天蜘蛛、蚨蝽、龟甲虫等,可以吃掉稻飞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生物防治方法。
此外,还可以利用人工培养寄生性昆虫,如寄生性蜂类、蜘蛛、螳螂等,来控制稻飞虱。
2.微生物防治。
北方地区多采用菌肥防治稻飞虱。
使用菌肥能够改善土壤环境,提高稻田生态环境的效果,使稻田成为有利于寄生拮抗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生态环境。
同时,利用微生物防治可以达到杀虫效果,对环境无污染。
3.化学防治。
利用杀虫剂进行喷洒,来控制稻飞虱的数量。
目前常用杀虫剂有乙氨基甲酸盐类杀虫剂、吡虫啉等。
但是,使用化学防治时需要注意剂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二、物理防治措施1.加强田间管理。
通过加强农作物田间管理,在每个农业生长季节、每到稻飞虱高危期,采取适当的抗虫措施,调整施肥、清除半枯黄萎叶等,可以减少稻飞虱的数量。
2.覆盖办法。
可以在水稻田中采用覆膜的办法来防治稻飞虱,覆膜可以减轻水分蒸发,在温度等环境上发挥一定的作用,可以减少稻飞虱的数量。
3.机械性防治办法。
利用机械性防治办法,如用网完成的物理屏障或灯光诱杀的方法,吸引稻飞虱进入灯罩被集中杀死,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
综上所述,水稻稻飞虱是水稻生产中的重要害虫,对其进行防治是保证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措施。
在防治措施方面,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微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方法。
在实际操作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防治措施,协调控制措施的实施。
防治稻飞虱科学用药技术
防治稻飞虱是水稻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科学用药技术对于控制稻飞虱的危害具有关键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治稻飞虱的科学用药技术:
1.合理选择药剂:应根据当地的稻飞虱种类、密度和抗药性情况,选择合适的杀虫剂。
常
用的有吡虫啉、噻虫嗪等。
2.注意药剂使用时机:稻飞虱的生长发育与水稻生长期密切相关,因此在稻飞虱易大量繁
殖的关键时期,如拔节至抽穗阶段,及时施药是非常重要的。
3.控制药剂用量:严格按照推荐剂量使用杀虫剂,避免过量使用造成环境污染和药剂残留。
4.调整施药方式:可以采用喷雾、灌溉等方式进行施药,确保药剂均匀覆盖植株,并尽量
减少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5.防止抗药性产生:避免连续使用同一种杀虫剂,可以轮换使用不同机制的杀虫剂,减少
稻飞虱对药剂的抗性产生。
6.生物防治:可以利用天敌昆虫、寄生性线虫等进行生物防治,降低化学药剂的使用频率。
总的来说,科学用药技术包括选择合适的药剂、控制施药时机、用量和方式,以及预防抗药性的产生。
同时,结合生物防治方法,可以更加全面地控制稻飞虱的危害,保障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哪种农药能彻底消灭稻飞虱
哪种农药能彻底消灭稻飞虱
稻飞虱属迁飞性害虫,可以随风雨远距离迁飞繁殖为害,稻飞虱具有暴发性和突发性,是我国和许多亚洲国家水稻生产的重要害虫。
稻飞虱喜欢荫蔽、潮湿的环境,成、若虫一般群集在稻丛下部活动,在稻株茎基部刺吸汁液,同时排出大量蜜露,使稻丛基部变黑,叶片发黄干枯。
白背飞虱:为南方双季稻区早稻田、一晚田早期的飞虱优势种群,对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噻虫嗪、噻虫啉、呋虫胺、噻虫胺、烯啶虫胺等)敏感,为迁飞性害虫,也可传播黑条矮缩病。
寄主以水稻为主,也可在稗、游草、看麦娘、麦、甘蔗等禾本植物为害。
灰飞虱:是一晚、二晚田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毒病的传播媒介,可在当地越冬,寄主除水稻外,还可为害麦、稗、游草、千金、双穗雀稗等禾本植物。
褐飞虱:是晚稻田里的优势种群,对烟碱类杀虫剂高抗,属迁飞性害虫。
主要寄主为水稻、野生稻。
稻飞虱的防控强调坚持“预防为主,压前控后,绿色防控”的方针。
1、保护天敌,自然控害,防止害虫再猖獗。
农田蜘蛛、黑肩绿盲蝽等是飞虱天敌,黑肩绿盲蝽吮食飞虱卵液,蜘蛛捕食活动的飞虱,生产中可以通过使用低毒高效农药来减少对天敌的伤害,田埂种植大豆来提供天敌栖息条件,不用菊酯类和三唑磷农药来防止害虫再猖獗和刺激产卵。
2、加强田间调查,实时监测预警。
在分蘖期、拔节孕穗期、灌浆期要切实做好飞虱田间调查监测,及时预警,一般分蘖期百丛虫量200-400只以上或短翅成虫2-6只,孕穗期百丛虫量500-800只以
上或短翅成虫5-10只,灌浆期百丛虫量1000-1500只以上(各地指标或许不同)就应及时用药防治。
杂交水稻的稻飞虱生物防治剂与防控方法
杂交水稻的稻飞虱生物防治剂与防控方法杂交水稻是一种通过杂交育种技术培育出来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
然而,杂交水稻的生产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稻飞虱的危害。
稻飞虱是杂交水稻的重要害虫之一,其食害叶片导致水稻产量下降。
为了有效控制稻飞虱,研发出了许多生物防治剂和防控方法。
本文将重点介绍杂交水稻的稻飞虱生物防治剂与防控方法。
一、生物防治剂1. 联合补给剂联合补给剂是一种通过喷洒生物防治剂来有效控制稻飞虱的方法。
该剂主要由益春生物、拓科农药等组成。
在稻飞虱发生期间,将联合补给剂喷洒在水稻叶面上,能够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稻飞虱对水稻叶片的食害。
此外,联合补给剂中的益春生物还能有效提高水稻的抗病虫能力,有利于全面防治稻飞虱。
2. 绿色防治剂绿色防治剂是一类天然植物提取物,具有杀虫、驱虫和改善作物生长环境的功能。
绿色防治剂主要由菊粉、川芎酮等成分组成,既能杀灭稻飞虱,又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在水稻生长季节,将绿色防治剂喷洒在水稻田中,能够有效击退稻飞虱,达到防治的目的。
二、防控方法1. 生态防治生态防治是一种通过调整生态系统平衡来防治稻飞虱的方法。
生态防治的关键是保护和利用稻飞虱的天敌,如益虫。
通过在稻田旁种植一些花卉或绿化植物,吸引益虫前来觅食,从而减少稻飞虱的数量。
此外,合理施肥、优化田间管理等也能够改善水稻生长环境,降低稻飞虱的发生率。
2. 技术防治技术防治是一种通过农艺措施来防治稻飞虱的方法。
技术防治的关键是选择抗虫性强的杂交水稻品种,更好地抵抗稻飞虱的攻击。
同时,合理调整稻田的播种期和移栽期,破坏稻飞虱的生活环境,减少虫害的发生。
此外,科学施用化肥和农药,避免农药滥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农产品安全问题。
综上所述,杂交水稻的稻飞虱生物防治剂与防控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喷洒生物防治剂和采取适当的防控方法,能够有效减轻稻飞虱对杂交水稻的危害,提高杂交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生态防治和技术防治的结合也是有效的防治策略,有助于建立可持续农业生态系统,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的平衡。
20%三氟苯嘧啶等7种药剂防治水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初报
20%三氟苯嘧啶等7种药剂防治水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初报作者:梁姗姗施挺来源:《种子科技》2021年第09期摘要:近年来,水稻稻飞虱在上海市崇明地区大发生频率明显增高,稻飞虱作为水稻生产上暴发性害虫之一,大发生年份如果防治不力,会导致水稻严重减产。
于2020年进行了20%三氟苯嘧啶水分散粒剂、19%氯虫·三氟苯悬浮剂、11%阿维三氟苯等7种药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速效性、持效期、安全性等试验,以期为大面积防治水稻稻飞虱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水稻;稻飞虱;20%三氟苯嘧啶;药剂;田间防效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09-0020-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435.112.3 文献标志码: B稻飞虱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崇明地区影响水稻生产的主要有灰飞虱、白背飞虱和褐飞虱3种。
近年来,上海市崇明区水稻生产上稻飞虱为害大、发生面积广,严重影响了水稻的正常生长,威胁粮食的丰产丰收。
生产部门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已形成了综合防治技术,其中,药剂防治仍是综合防治的关键[1-2]。
目前,稻飞虱对三代烟碱类杀虫剂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在药剂选择上存在一定局限性。
为了更好地控制稻飞虱的发生和危害,掌握不同药剂的防治效果,寻找较适应绿色防控、农药减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农业可持续发展新要求的药剂,于2020年进行了相关试验。
1 材料与方法供试水稻品种为扬粳805(苏审稻201307),栽培方式为机直播。
试验地选择在地势平坦、土壤性质良好、肥力均匀一致、水稻长势较好的跃进23大队18号北田块进行,试验前后采用常规农事操作。
1.2 供试药剂19%氯虫·三氟苯悬浮剂(诺普信,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20%氟苯嘧啶水分散粒剂(沙图,瑞士先正达植物保护有限公司),11%阿维三氟苯悬浮剂(瑞德丰先锐,东莞市瑞德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呋虫胺悬浮剂(拓护,江苏华农生物化学有限公司),60%烯啶虫胺可湿性粉剂(爱谷,江苏丰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5%吡蚜酮悬浮剂(植保佳稻优,江苏剑牌农化股份有限公司),350 g/L吡虫啉悬浮剂(东宝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不同杀虫剂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
221.4 试验方法2023年8月7日下午施药,此时5(Ⅲ)代稻飞虱处于低龄若虫高峰期,1~2龄若虫占比达82.6%,主要为白背飞虱和褐飞虱混合种群,白背飞虱占比达70.2%。
试验中仅施药1次,施药当地为阴天,风力3~4级,施药后24 h 未降雨。
各试验小区其他田间管理相同。
1.5 试验测定采取平行跳跃法调查稻飞虱数量[7]。
将适量机油均匀涂抹在长40 cm、宽30 cm 的白瓷盘表面,置于水稻中下部并保持斜放状态,迅速拍打后记录稻飞虱数量。
施药前及药后3、7、15天调查各处理稻飞虱虫口数量,按照下式计算稻飞虱防治效果[8]。
药后15天观察各处理水稻生长状况及药害发生情况。
2 结果与分析2.1 安全性观察各小区水稻长势发现,喷施各种药剂15天后所有小区水稻均生长正常,没有出现明显药害表现,本次试验采用的4种杀虫剂对水稻生产安全。
2.2 不同杀虫剂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由表1可知,药后3、7、15天不同杀虫剂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除T1与T2处理间无差异外,其余处理间均存在显著差异。
药后3天,不同杀虫剂防治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颗粒剂、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25%吡蚜酮悬浮剂、25%噻虫嗪水分散颗粒剂。
药后7天,各处理防治效果较药后3天有所提高,整体在66.32%~94.51%,由高到低依次为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颗粒剂、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25%吡蚜酮悬浮剂、25%噻虫嗪水分散颗粒剂。
药后15天不同生物药剂对水稻稻飞虱防治效果变化趋势与药后7日基本一致,整体防治效果在74.03%~90.83%。
3 结论杀虫剂可保证农业丰产增收、维护生态和谐、满足食品安全需求[9]。
本次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的4种杀虫剂中,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颗粒剂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最佳,药后15天防治效果达到96.60%;其次为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药后15天防治效果达到90.83%。
在安徽省庐江县水稻栽植中可对2种防治药剂交替施用,以获取良好防治效果。
稻田稻飞虱不同虫量的农药防治方法
稻田稻飞虱不同虫量的农药防治方法
稻飞虱田间虫量有两个来源,即上代本地飞虱产卵繁殖和迁飞中的飞虱落地成灾,因此在防治工作中测报要做到准确及时,在药剂选用上应当长效内吸性农药与速效熏蒸、触杀性农药配合施用,具体方法如下:
一、百蔸虫量在1000-2000头以内的田块,应当在低龄若虫期(三龄以下)每亩用25%扑虱灵(噻嗪酮)可湿性粉剂45-50克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20克兑水50千克均匀喷雾,此药可通过触杀作用和内吸作用(抑制低龄飞虱蜕皮)达到控制、消灭飞虱的目的,持续期可达20天以上。
二、百蔸虫量在2000-5000头范围内的田块,在喷施“扑虱灵”或“吡虫啉”的同时需加入50%敌敌畏乳油,浓度以400-500倍液为宜(浓度过高易烧苗),能够迅速将虫量控制在2000头以内。
三、百蔸虫量在5000头以上的地块则必须迅速组织劳力用撒毒土熏蒸的方法进行防治,否则短时间内即可使水稻穿顶、倒伏。
方法是:
将田间水排干,每亩用50%敌敌畏乳油250-300克与25-30千克湿润细沙土拌匀,堆闷3-5小时,在露水干后均匀撒施,下午4时前结束,施药1小时后可杀死田间虫量的90%以上,然后再采用以上喷雾的方法进行防治。
水稻病虫害药剂防治
水稻病虫害药剂防治
水稻病虫害药剂防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稻瘟病:防治稻瘟病的最佳时期是破口期,可选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亩用30
克,或者40%富士一号乳油亩用150毫升,兑水45公斤喷雾防治,连防三次,隔5~7天一次。
另外,种子消毒和药剂浸秧也是有效的防治方法。
2.稻飞虱:在防治稻飞虱时,应优先采用吡虫啉、噻虫嗪等,不选用吡蚜酮以延缓其
抗性发展。
喷雾时可选用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醚菊酯、烯啶虫胺、吡蚜酮等。
3.稻纵卷叶螟:优先选用苏云金杆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球孢白僵菌、短稳
杆菌、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等微生物农药,化学药剂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茚虫威等。
4.纹枯病和稻曲病:防治纹枯病和稻曲病,可采用井冈·蜡芽菌、井冈霉素A(24%A高
含量制剂)、申嗪霉素等生物药剂或苯甲·丙环唑、氟环唑、咪铜·氟环唑等化学药剂。
此外,防治水稻病虫害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尽量使用高含量单剂,避免使用低含量复配剂。
•提倡不同作用机理药剂合理轮用与混配,避免长期、单一使用同一药剂。
•稻虾、稻鱼、稻蟹等农业生态种养区和临近种桑养蚕区,需慎重选用药剂。
•水稻扬花期慎用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等),减少对授粉昆虫的影响。
•破口抽穗期慎用三唑类杀菌剂,避免药害。
稻飞虱的防治
稻飞虱的防治1防治指标:指标:百丛虫量1000头以上施药防治。
达到防治指标既可施药。
2药剂选择和配方:①白背飞虱为主的地区,吡虫啉类亩用75%艾美乐WP3-5克或10%大功臣WP30-50克,噻嗪酮类亩用25%虱鸟WP75克或25%扑虱灵WP50-60克或25%稻虱净WP50-60克,毒死蜱类亩用48%新一佳EC40-60毫升。
对成虫数量较多的田块,可选择吡虫啉类与噻嗪酮类混用,还可用阿维菌素加BT,用以提高防治效果。
②白背飞虱和褐(灰)飞虱混合发生地区,噻嗪酮类亩用25%虱鸟WP75克或25%扑虱灵WP50 -80克或25%稻虱净WP50 -80克,噻嗪酮与氨基甲酸酯类复配制剂亩用35%正欢(噻·异)EC80-100克。
也可用阿维菌素加BT。
③褐(灰)飞虱的防治:对于田间虫龄相对比较整齐的稻区,建议在低龄若虫高峰期选用噻嗪酮或噻嗪酮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复配制剂,并适当提高用药量;对于田间虫龄不太整齐的稻区,可亩用5%锐劲特SC40-50毫升;对于田间褐飞虱高龄若虫或成虫较多的稻田,可在上述配方中每亩加40%毒死蜱EC80毫升。
④提倡合理兼治和混配:褐飞虱防治禁用吡虫啉类药剂,稻田防治害虫禁用菊酯类及其复配制剂,稻飞虱发生严重的地方慎用三唑磷农药。
对于多种害虫并发时,选择药剂在满足交替用药的前提下,应优先考虑选用对稻飞虱、稻苞虫、稻纵卷叶螟有效,同时也能防治其它害虫的农药品种,如锐劲特及其复配剂等。
有叶瘟发生的田块,可加入治稻瘟病的药物,做到病虫兼治。
禁止使用敌敌畏,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药剂。
3施药注意事项:①推广使用先进高效施药器械,提高农药利用率。
施药时要用足水量,常规喷雾每亩用液量不得少于50公斤,禁止使用高压直管喷头。
机动喷雾器每亩用液量不得少于12公斤,施药时田间要保持水层。
②喷药重点部位为水稻中下部,喷药时要将水稻中、下部打透。
最好进行1.5 -2米开箱喷雾。
抢晴施药:有4个小时无雨,即可保证较好的防治效果。
6种杀虫剂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研究
手 动喷 雾器 进 行常 规 均匀 喷施 , 空 白对照 区 喷等 量 清水 , 施
药 后 田间保 持 5 c m水层 7 d以上 。
现 代 农业 科技
2 0 1 5年 第 l l 期
植物 保护 学
6种杀虫剂 防治稻飞虱 田间药效研究
廖燕俸 詹生 威 柯 玲
( 福建省尤溪县植保植检站 , 福建尤溪 3 6 5 1 0 0 ) 摘 要 6种 杀 虫剂 防治 水稻 稻 飞 虱 药效试 验 表 明 , 2 0 %' 5 t . 虫胺 可溶 粒 剂、 1 0 %烯 啶 虫胺 水 剂 、 1 0 %醚 菊 酯 悬浮 剂、 2 5 %吡 蚜酮 悬 浮荆 4 种 药 剂防 效较 高 , 可 以作 为 田 间防治 稻飞 虱 , 特 别是 褐 飞虱 的 药剂使 用 , 建议 进 行 交换 轮 替使 用。 2 5 %噻 虫嗪 水分 散 粒 剂和 l 0 %吡 虫琳 可 湿性 粉 剂 可作 为防 治 白背飞 虱 药剂使 用 , 不能 用 于防治褐 飞 虱 , 严 格 限制使 用 次数 , 建议 1 季 水稻 用 1次。 关 键词 稻 飞虱 ; 杀 虫剂 ; 防治 效果 中图分 类号 ¥ 4 3 5 . 1 1 2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 0 0 7 — 5 7 3 9 ( 2 0 l 5 ) 1 1 - 0 1 4 7 — 0 1
洲) 、 1 0 %吡虫啉 可 湿性 粉剂 ( 江 苏 克胜 ) 。
1 . 2 试 验 设 计
除 本试 验 的必 要调 查外 , 不进行 其他 农事 操 作 。
东北地区稻飞虱的防治技术
东北地区稻飞虱的防治技术东北地区稻飞虱是稻田中的一种害虫,对稻米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科学防治稻飞虱成为了稻田管理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本文将就东北地区稻飞虱的防治技术进行介绍,希望对稻田管理工作者有所帮助。
一、稻飞虱的生态习性稻飞虱主要在稻田中取食稻米茎叶汁液,造成植株的黄化、凋萎等症状,严重影响稻米的产量和品质。
稻飞虱的繁殖速度很快,一般在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的情况下,成虫数量和繁殖速度都会增加。
稻飞虱在东北地区的危害较为严重。
二、化学防治技术1. 杀虫剂喷施杀虫剂喷施是一种常见的稻飞虱防治方法。
选择合适的杀虫剂,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施药,可以有效地控制虫害并减少对农作物的影响。
常用的杀虫剂包括氟虫腈、氯氟氰菊酯等,这些杀虫剂对稻飞虱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是使用时需注意剂量和频次,以免对农作物产生不良影响。
2. 药剂调配在喷施杀虫剂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稻田实际情况进行药剂调配,将不同的药剂混合使用,增强杀虫效果。
同时也可以添加适量的粘附剂,增加杀虫剂对稻飞虱的粘附力,提高杀灭效果。
3. 小灶熏蒸小灶熏蒸是一种传统的防治稻飞虱方法,一般在夜间进行。
将火把点燃,将烟雾引到稻田中,烟雾会对稻飞虱产生一定的驱赶效果。
但是小灶熏蒸也存在安全隐患,需要谨慎操作,以免引发火灾。
1. 天敌释放天敌释放是一种生物防治方法,主要是通过释放一些天敌昆虫,如瓢虫、蚜虫寄生蜂等,利用它们对稻飞虱进行捕食和寄生,以减少稻飞虱的数量。
天敌释放是一种环保友好的防治方法,可以减少对环境和农作物的负面影响。
2. 田间监测定期对稻田进行监测,了解稻飞虱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可以帮助及时发现虫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监测内容包括测定土壤湿度、气温等环境因素,以及捕捉稻飞虱数量,分析虫害发生规律,预测虫害高峰期,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
3. 生物农药喷施生物农药是指利用微生物、植物提取物或天然物质作为活性成分,具有杀虫、杀菌、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
50%呋虫胺可溶性粉剂防治水稻稻飞虱效果研究
50%呋虫胺可溶性粉剂防治水稻稻飞虱效果研究
水稻稻飞虱(R. porphyreticus)是一种危害稻作物的有害昆虫,可对水稻籽粒产生严重危害。
呋虫胺是一种有效的抗飞虱农药,可广泛用于防治各种害虫,特别是水稻稻飞虱。
然而,高浓度呋虫胺可溶性粉剂的含量太高,可能会造成土壤污染。
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本研究试图评估50%呋虫胺可溶性粉剂在防治水稻稻飞虱方面的效果。
实验地点选择在湖北省公安县的榔梨农田施肥块区,在稻田中播种400个F2代水稻后,采用系统随机区组设计,将稻田分为控制组和试验组,每组200株。
后者接种50%呋虫胺可溶性粉剂,每亩施用剂量为500克。
收割整个稻田后,根据水稻籽粒和茎秆的害虫发生情况和籽粒的数量、籽粒质量等指标,综合评估两组的害虫防治效果。
试验结果显示,控制组的籽粒中有5.5%的害虫发生率,而试验组仅为1.5%,表明50%呋虫胺可溶性粉剂能有效防治水稻稻飞虱,使其发生率降低4%以上。
此外,试验组的籽粒数量和籽粒产量也要显著高于控制组,分别提高了21.5%和26.2%,表明50%呋虫胺可溶性粉剂可以提高水稻产量。
综上所述,50%呋虫胺可溶性粉剂可有效防治水稻稻飞虱,提高稻籽的数量和质量,且不会引起土壤污染,因此可乐于推广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稻飞虱常用杀虫剂是什么
稻飞虱常造成水稻大片死秆倒伏,在我国每年发生3~8代,为害单季中、晚稻和双季早稻较重;稻飞虱是迁飞、暴发性害虫,繁殖速度快,防治的难点有三,一是准确预警预报,一旦迁入,立即防治,二是提倡统防统治,三是防治时加入熏蒸剂,在防治若虫的同时兼治成虫。
稻飞虱防治药剂种类繁多,常用药剂包括吡虫啉、噻嗪酮、烯啶虫胺、噻虫嗪及吡蚜酮。
不同的农药产品它们的作用机理也不相同。
吡虫啉、烯啶虫胺、噻虫嗪与其他新烟碱类杀虫剂一样,皆为烟碱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主要作用于昆虫神经,对害虫的突触受体具有神经阻断作用。
它们皆具有优良的内吸和渗透活性,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
施药后,吡虫啉被植物快速吸收,并向顶传导,具有良好的根部内吸活性。
其可用于防治叶蝉、稻飞虱、蚜虫、蓟马、粉虱,同样对土壤害虫、白蚁等有效。
噻嗪酮是昆虫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对飞虱、叶蝉等幼虫有特效。
噻嗪酮缩短成虫寿命,减少产卵量,并且产出的多是不育卵。
一般在药后3~7天才能有防效,对飞虱、叶蝉、粉虱等害虫有良好的防治效
果,药效期长。
烯啶虫胺用于水稻既可茎叶处理,也可土壤处理。
主要用于水稻和温室作物防治蚜虫、蓟马、叶蝉、粉虱和其他刺吸式口器害虫。
噻虫嗪施药方式多样,除用于叶面喷雾外,还可用于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
其可用于防治蚜虫、粉虱、蓟马、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粉蚧、蛴螬、马铃薯步甲、跳甲、步甲、潜叶虫以及鳞翅目害虫。
与吡虫啉等相比,其分子结构中引入氯噻唑,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更广的杀虫谱,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长。
噻虫嗪施药方式多样,除用于叶面喷雾外,还可用于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