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互联与设备课件
网络互联设备PPT课件

传输速率
传输速率
网络设备的传输速率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常见的传 输速率有10Mbps、100Mbps、1Gbps等。
传输协议
不同的传输协议对应不同的传输速率,如以太网协议对应 10Mbps、快速以太网协议对应100Mbps、吉比特以太网 协议对应1Gbps等。
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也会影响传输速率,如光纤的传输速率比铜线更 高。
云计算的发展将促进网络互联设备的智能化和自 动化,提高设备的效率和可靠性。
AI与网络互联设备的融合
AI技术可以应用于网络互联设 备,提高设备的智能化水平, 实现更高效、智能的应用。
AI技术可以优化网络互联设备 的能耗和资源利用率,降低运 营成本。
AI技术的发展将促进网络互联 设备的创新和升级,催生更多 新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
网关
网关是用于连接不同协议或不同网络 段的设备,能够将数据包从一个协议 或网络段转换成另一个协议或网络段 。
网关在网络互联中起到协议转换和数 据转发的功能,使得不同协议或不同 网络段之间能够相互通信。
调制解调器
调制解调器是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或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设 备。
在网络互联中,调制解调器主要用于将数字信号与电话线或其他传输介质相连接 ,实现数据的传输和Fra bibliotek收。兼容性
兼容性
网络互联设备的兼容性决定了其 与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设备之间的 互操作能力。
标准协议
遵循国际标准协议的网络设备具 有更好的兼容性,如IEEE 802.3 标准协议。
厂商技术支持
厂商对设备的技术支持力度也会 影响设备的兼容性,如是否提供 驱动程序和配置文件等。
安全性
01
安全性
2024版关于互联网ppt课件

•互联网概述与发展历程•互联网技术基础与原理目录•各类应用服务解析•网络安全与防护措施•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变革与挑战•总结:未来互联网发展趋势预测01互联网概述与发展历程互联网定义及特点定义互联网是一种全球性的计算机网络,通过TCP/IP协议族连接各种设备和网络,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换。
特点开放性、全球性、交互性、信息丰富、服务多样。
互联网起源与历史起源互联网的起源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为了应对核战争威胁,开始研究分布式网络通信技术。
发展历程从ARPANET到TCP/IP协议族的诞生,再到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出现和商业化,互联网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演变。
全球范围内的发展现状用户规模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已超过40亿,普及率逐年上升。
技术创新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互联网的融合,推动了互联网的持续创新和发展。
应用领域互联网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如电子商务、在线教育、远程医疗、智能制造等,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02互联网技术基础与原理1 2 3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际协议(IP)是互联网通信的基础,构成了一组完整的网络通信协议族。
TCP/IP协议族定义TCP/IP协议族采用分层结构,包括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链路层,各层之间通过特定的协议进行通信。
分层结构TCP/IP协议族实现了不同网络设备和系统之间的可靠通信,确保数据在互联网中的传输和交换。
主要作用TCP/IP协议族及其作用域名系统(DNS )是用于将域名转换为IP 地址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DNS 定义用户在浏览器中输入网址时,DNS 服务器会将域名解析为对应的IP 地址,以便计算机能够找到并访问目标网站。
工作原理DNS 提高了互联网的可用性和可访问性,使用户能够更方便地访问网站和应用。
主要作用DNS 域名解析系统HTTP/HTTPS协议原理HTTP定义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是一种用于分布式、协作式和超媒体信息系统的应用层协议。
认识网络互联设备PPT课件(PPT56页)

1 网络互联概述
• 网络互联是指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或者采用不同低层 协议的网络相连接,以构成更大规模的互联网络系统,实 现互联网络资源的共享。
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
所谓网络的互联,一般是指将不同的网络(如局域网、广域 网)通过某种手段连接起来,使之能够相互通信的一种技术和 方法。
认识网络互联设备(PPT56页)工作培训 教材工 作汇报 课件PP T服务 技术管 理培训 课件安 全培训 讲义
认识网络互联设备(PPT56页)工作培训 教材工 作汇报 课件PP T服务 技术管 理培训 课件安 全培训 讲义
认识网络互联设备(PPT56页)工作培训 教材工 作汇报 课件PP T服务 技术管 RJ45接口网卡
认识网络互联设备(PPT56页)工作培训 教材工 作汇报 课件PP T服务 技术管 理培训 课件安 全培训 讲义
(4) 根据需不需网线,网卡可分为有线网卡和无线网卡两种。 下图为一种无线网卡的外形。
认识网络互联设备(PPT56页)工作培训 教材工 作汇报 课件PP T服务 技术管 理培训 课件安 全培训 讲义
(2) 根据总线,网卡可分为ISA、VESA、EISA、PCI、USB等接口类型。 USB接口网卡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产品,主要是为了满足没有内置网卡的笔 记本用户,它通过USB接口引出(如图4-7所示)。
认识网络互联设备(PPT56页)工作培训 教材工 作汇报 课件PP T服务 技术管 理培训 课件安 全培训 讲义
认识网络互联设备(PPT56页)工作培训 教材工 作汇报 课件PP T服务 技术管 理培训 课件安 全培训 讲义
问题二
• 用双绞线连接两台计算机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多少米?如 果超过了怎么办?
互联网 ppt课件

02
03
04
05
深入学习互联网相关的 前沿技术,提升自身技 术实力
积极探索互联网应用的 新领域,拓宽自身的视 野和领域知识
加强团队合作与交流能 力,与行业内的专家和 精英共同探讨和分享经 验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 坚实的基础
期待互联网行业能够持 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 的机遇和福祉
物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01
发展趋势
02
03
04
跨界融合:物联网将与互联网 、大数据等技术进一步融合,
拓展应用领域。
技术创新:未来物联网将不断 涌现出新的技术和应用模式,
促进智能化的发展。
产业升级:物联网的发展将推 动相关产业的升级和发展,产
生更多的经济价值。
05
互联网的未来展望
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的应用场景 与案例分析
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与未来展望
学习方法与建议
针对不同知识点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
设定学习计划与目标,保持学习的连贯 性与持续性
善于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如教程、视频 、书籍等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实际操作 能力
多参与线上、线下讨论,与其他学习者 交流互动
对未来的展望与期待
01
VPN提供安全的网络连接,保 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
安全漏洞修补程序
及时更新系统和软件补丁,修 补安全漏洞,防止恶意软件利 用漏洞进行攻击。
互联网安全管理制度
定期安全审计
对企业网络系统进行定期安全 审计,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和
漏洞。
安全培训
对员工进行网络安全培训,提 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网络设备》PPT课件

• 5.2.4知识点:路由器 – 功能
• 路由器是一种连接多个网络或网段的网络设备,它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第 三层,能将不同网络或网段之间的数据信息进行交换,从而构成一个更 大的网络。路由器可以选择快捷畅通的到达目的计算机的最近线路,并 且大大提高通信速度。
– 性能参数
• 华为 R2631E路由器在新浪网上的资料:
支持操作系统:Novell NetWare4.2、5.x和6.x Microsoft Windows98、 Windows 98SE、Windows NT、Windows Me、Windows2000、Windows XP、 Linux
• USB接口的54M无线局域网卡的产品资料:
– D-Link DWL-G122
– 无线局域网的信号中继功能还在使用网桥。但无线局域网的网桥也和无线 接入点设备进行了融合。
• 网桥的性能参数
– 室外无线网桥的资料-神脑大功率长距离无线网桥(EOC-32)
– 主要规格 / 特殊功能:
• 室外型无线多点桥/AP/WDS同时无缝支持802.11b(11Mbps) 与802.11g(54Mbps)2.4GHz无线宽带网,和最新的快速802.11g (2.4GHz,54Mbps)无线标准。
稳定性
– 符合IEEE 802.11/b/g完全符合IEEE 802.11b/IEEE802.11g协议 – Point-to-point,Point-to-multipoint点对点,点对多点无线连通,让客户在两个建筑之间,
或多个建筑之间传输数据
– 支持WPA/802.1x安全认证,有效的安全 – WDS(Wireless Distribution System)同时具有AP/桥功能,如同一台转发器 – 支持SNMP v1/v2易于远程管理 – 避雷器(可选)防止雷击损坏内部电路
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ppt课件

ABCD
智能家居领域应用
智能照明、智能安防、智能家电等
物联网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标准统一、安全保障、产业融合等
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分析
移动互联网基本概念及特点
移动终端多样化、网络接入便捷化、 应用服务个性化等
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5G网络普及、智能终端升级、应 用场景拓展等
VS
部署策略
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和安全需求,制定合适 的防火墙部署方案,如包过滤防火墙、代 理服务器防火墙等。
入侵检测系统和漏洞扫描工具使用指南
入侵检测系统(IDS)
通过实时监控网络流量和系统日志,发现可疑活动并发出 警报,帮助管理员及时响应并处理安全事件。
漏洞扫描工具
自动检测网络中的漏洞和弱点,提供详细的漏洞信息和修 复建议,帮助管理员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的安全风险。
IP协议、TCP协议、UDP协议 详解
常见应用层协议及其作用
IP地址与域名系统DNS
IP地址概念、分类及寻址方式 DNS域名系统工作原理及解析流程
子网掩码、CIDR表示法及网络划分 DNS记录类型、域名解析过程及优化策略
常见互联网接入方式及原理
01 拨号上网、ISDN、ADSL等接入方式介绍
02 光纤接入、Cable Modem、无线接入等宽 带技术
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ppt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计算机网络概述 • 互联网基础知识 • 局域网技术与实践 • 广域网技术与应用 • 网络安全与管理维护 • 计算机网络前沿技术展望
01
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定义与发展
计算机网络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 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 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网络互联设备》课件

校园网络需要满足大量用户同时在线 的需求,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服务 ,同时保障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
家庭网络
家庭网络是家庭内部使用的计算机网络,通过各种网络互联设备实现家庭成员之间 的信息共享、在线娱乐和远程控制等功能。
家庭网络需要简单易用、经济实惠,方便家庭成员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资源。
家庭网络互联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调制解调器等,用于连接家庭成员的计算 机、智能家居设备等,提高家庭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06
网络互联设备的未来展望
Chapter
新技术与新设备
1 2
5G/6G技术
随着5G/6G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将会有更多 新型的网络互联设备出现,如5G/6G路由器、 5G/6G智能手机等。
物联网设备
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催生一系列新的网络互 联设备,如智能家居设备、智能穿戴设备等。
3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设备
升级与更新方法
02
介绍设备升级与更新的方法,如通过软件升级、固件更新等。
注意事项与风险
03
介绍在升级与更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可能存在的风险。
05
网络互联设备的安全问题
Chapter
设备安全风险
01
设备物理安全
设备可能遭受物理损 坏或被非法访问。
02
操作系统安全
设备使用的操作系统 可能存在安全漏洞。
全面智能化
未来的网络互联设备将更加智能 化,具备自主学习和自我调整的
能力。
高度集成化
设备间的连接和协作将更加紧密 ,形成高度集成的网络体系。
极致用户体验
网络互联设备将更加注重用户体 验,提供更加个性化、高效和便
捷的服务。
移动互联网技术及其应用PPT课件

移动互联网技术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使得信息传播更加 快速、广泛和多样化,重塑了媒体格局。
02
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解 析
移动通信技术
01
移动通信技术是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包括2G、3G、4G、5G等 不同技术阶段,实现了从语音通信到数据通信的转变。
02
移动通信技术不断发展,提高了数据传输速度和网络覆盖范围,
移动应用开发技术
移动应用开发技术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核心,包括Android、iOS、小程序等不同平 台和应用类型。
移动应用开发技术不断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开发工具和框架,降低了开发难度和成 本。
移动应用开发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设计挑战,需要不断优化应用性能和用户体 验。
移动网络安全技术
移动网络安全技术是保障移动 互联网安全的重要手段,包括 加密技术、身份认证、安全防 护等。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为移动互联网应用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需要不断加强网
03
络安全防护措施。
移动终端技术
1
移动终端技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 设备等,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主要载体。
2
移动终端技术的不断进步,提高了设备的性能和 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丰富和便捷的应用体验。
3
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设计挑战,需 要不断优化设备性能和用户体验。
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 和培训,让用户更加了解如何保护自 己的隐私和数据安全。
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规范移动互联 网的发展,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
05
如何把握移动互联网的 发展机遇
网络互联设备PPT课件

第7章 网络互联设备
4. 网络互联集线器
端口交换式集线器注重端口交换,而网络互联集线器在背 板的多个网段之间实际上提供一些类型的集成连接。这可以通 过一台综合网桥、路由器或LAN交换机来完成。目前,这类集 线器通常都采用机箱形式。
第7章 网络互联设备
5. 交换式集线器 目前,集线器和交换机之间的界限已变得模糊。交换式 集线器有一个核心交换式背板,采用一个纯粹的交换系统代 替传统的共享介质中继网段。此类产品已经上市,并且混合 的(中继/交换)集线器很可能在以后几年控制这一市场。
第7章 网络互联设备
3. 端口交换式集线器
端口交换式集线器是在多网段集线器基础上将用户端口和 多个背板网段之间的连接过程自动化,并通过增加端口交换矩 阵(PSM)来实现的。PSM提供一种自动工具,用于将任何外来 用户端口连接到集线器背板上的任何中继网段上。这一技术的 关键是“矩阵”,一个矩阵交换机是一种电缆交换机,它不能 自动操作,要求用户介入。它不能代替网桥或路由器,并不提 供不同LAN网段之间的连接性,其主要优点就是实现移动、增 加和修改的自动化。
第7章 网络互联设备
(3) 可堆叠式HUB。可堆叠式HUB是利用高速总线将单个 独立型HUB“堆叠”或短距离连接的设备,其功能相当于一 个模块化HUB。一般情况下,当有多个HUB堆叠时,其中存 在一个可管理HUB,利用可管理HUB可对此可堆叠式HUB中 的其他独立型HUB进行管理。可堆叠式HUB可非常方便地实 现对网络的扩充,是新建网络时最为理想的选择。
第7章 网络互联设备
(2) 级联。级联是在网络中增加用户数的另一种方法,但 是此项功能的使用一般是有条件的,即HUB必须提供可级联的 端口,此端口上常标有“Uplink”或“MDI”字样,用此端口 与其他的HUB进行级联。如果没有提供专门的端口,当要进行 级联时,连接两个集线器的双绞线在制作时必须要进行错线。
计算机网络完整ppt课件

综合了OSI的会话层、表 示层和应用层的功能,提 供各种网链路层相同 ,负责将比特流组合成帧 并进行传输。
网络层
传输层
与TCP/IP的传输层相同, 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
与TCP/IP的网络层相同, 处理IP地址和路由选择。
Part
03
物理层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物理层的定义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实现Web应用中的请求/响应模型,支持 Web页面的浏览和数据传输。
HTTP的请求方法
GET、POST、PUT、DELETE等,定义了客 户端对资源的操作方式。
HTTP的状态码
HTTP的消息格式
表示服务器对请求的处理结果,如200表示 成功,404表示资源未找到。
包括请求行、请求头、请求体、响应行、响 应头、响应体等部分,定义了HTTP消息的 格式和内容。
网络层的主要功能
网络层的主要功能包括路 由选择、拥塞控制和网络 互连等。
网络层的协议
网络层的主要协议包括IP 协议、ICMP协议、IGMP 协议等。
路由算法与路由协议
01 02
路由算法的分类
路由算法可以分为静态路由算法和动态路由算法两类。静态路由算法由 管理员手动配置,而动态路由算法则通过路由协议自动学习和更新路由 信息。
常见的路由协议
常见的路由协议包括RIP、OSPF、BGP等。这些协议通过不同的算法和 机制来实现路由信息的交换和更新。
03
路由协议的工作原理
路由协议通过定期发送和接收路由信息报文来交换和更新网络中的路由
信息。当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路由协议会自动重新计算最佳路径并更
新路由表。
IPv4与IPv
IPv4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ppt课件完整版

防火墙技术原理及应用
防火墙技术原理
通过设置规则,允许或阻止特定类型的数据包通过பைடு நூலகம்从而达 到保护网络安全的目的。
防火墙技术应用
在企业网络中,通常将防火墙部署在网络出口处,用于过滤 进出网络的数据包,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网络管理策略制定与实施
网络管理策略制定
根据企业的业务需求和网络环境,制定相应的网络管理策略,包括网络访问控制、数据 备份与恢复、网络安全审计等。
包括Wi-Fi、4G/5G等,为用户提供灵活、便捷的网络接入方式 。
家庭宽带接入方式介绍
ADSL接入
利用普通电话线提供宽带接入服务,速度较 慢,但价格相对较低。
小区宽带
由运营商在小区内建设宽带网络,为用户提 供宽带接入服务。
光纤到户(FTTH)
将光纤直接接入用户家中,提供高速、稳定 的宽带服务。
电力线通信(PLC)
根据网络覆盖范围的不同,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 )、广域网(WAN)等;根据网络拓扑结构的不同,可分为星型、环型、总线 型、树型、网状等;根据传输介质的不同,可分为有线网和无线网。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应用
功能
计算机网络具有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等功能,可以大大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效能和方便性 。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ppt课件 完整版
目录
• 计算机网络概述 • 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 • 局域网技术 • 广域网技术 • 网络互联与接入技术 • 网络安全与管理策略
01
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发展
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 线路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及网络操作 系统等)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互联网络》课件

在线银行业务
网上银行பைடு நூலகம்供方便的金融服务, 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转账、 管理账户和支付账单。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
1
网络威胁
了解常见的网络威胁,如病毒、黑客和网络钓鱼,以及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免受攻 击。
2
加密技术
了解加密技术的原理,如SSL和VPN,以保护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3
隐私保护
学习隐私保护的最佳实践,如强密码、安全设置和不泄露个人信息。
移动游戏
移动支付
从Candy Crush到王者荣耀,移动 游戏成为娱乐和社交的重要方式。
通过手机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实 现便捷的无现金支付,改变了我 们的购物体验。
互联网搜索引擎的原理和使用
1
搜索引擎工作原理
了解搜索引擎如何通过爬虫、索引和排
搜索技巧
2
名等步骤来寻找和提供相关的搜索结果。
学习使用搜索引擎的高级搜索技巧,如
《互联网络》PPT课件
探索互联网络的概念和发展历史,了解网络协议与标准的重要性,以及互联 网体系结构的组成。让我们一起踏上这个令人兴奋的数字世界之旅!
互联网服务和应用
电子商务
淘宝、京东和亚马逊等在线购物 平台让购物无处不在,促进了全 球贸易的发展。
社交媒体
微信、Instagram和Facebook等社 交媒体平台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 式和信息传播的方式。
Web技术与浏览器
HTML
学习使用HTML创建网页,了 解标记语言的基本结构和标 签。
CSS
使用CSS样式美化网页,包括 调整颜色、字体和页面布局。
JavaScript
使用JavaScript增加网页的交 互性和动态效果,从简单的 表单验证到复杂的动画。
《网络互联技术》课件

交换机能够根据MAC地址、IP 地址等信息将数据包快速转发 到目标计算机,提高了网络的
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交换机的分类方式有多种,如 按传输速率、应用场景、结构 等,不同类型的交换机适用于 不同的网络环境和需求。
交换机的配置和管理相对简单 ,一般可以通过图形化界面进 行操作。
服务器
服务器是一种提供服务的计 算机,能够通过网络向用户 提供各种服务,如Web服务 、数据库服务、文件服务等
HTTP协议采用请求/响应模 型,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 求,服务器响应请求并返回
数据。
HTT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简单 、灵活和无连接。它基于文 本的协议,易于理解和调试 ,同时支持各种类型的消息 传输,如GET、POST、PUT
、DELETE等。
HTTP协议广泛应用于Web开 发,包括网页浏览、搜索引
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智能客 服、智能安防、智能制造等领域 。
01
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是指让计算机模拟 人类的思维和行为,实现人机交 互的技术。
02
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
人工智能技术具有自主学习、推 理分析、自适应能力等优势。
03
06 网络互联技术未来展望
网络互联技术的发展趋势
5G/6G网络普及
物联网技术具有全面感知、可 靠传输、智能处理等优势。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
物联网技术未来将朝着更加智能 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将 更加注重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技术未来将朝着更加智 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同时 将更加注重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
04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网络安全技术
互联网 介绍课件ppt

云计算与大数据的优 势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为企业和个人提 供了更加高效和灵活的计算和数据处 理能力,能够快速处理海量数据并进 行分析挖掘,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 持。同时,云计算也为企业提供了更 加高效和可靠的计算资源管理方式, 降低了IT成本和维护难度。
云计算与大数据的发 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不 断提高,云计算与大数据的发展趋势 也在不断变化。未来,云计算将更加 注重安全性、可扩展性和灵活性等方 面的发展,而大数据则将更加注重数 据治理、隐私保护和人工智能技术的 应用,为企业和个人带来更加全面和 智能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服务。
互联网的雏形
在ARPANET的基础上,互联网逐渐发展出了电子邮件、文件 传输和远程登录等基础功能,这些功能为现代互联网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互联网的成长
随着越来越多的计算机连接到互联网,互联网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信息 交换平台。在这个过程中,万维网的出现使得互联网变得更加普及和易于使用 。
去中心化
区块链技术将促进互联网的去中心化进程,打破中心化机构的垄 断,提高互联网的民主性和开放性。
数字货币பைடு நூலகம்
区块链技术将推动数字货币的发展,为互联网交易提供更加便捷 、安全的支付方式。
THANKS
感谢观看
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是指用于执行特定任务或提 供特定服务的软件,如办公软件、图 像处理软件等。
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是指互联网中用于规范数据 传输和通信的协议,如TCP/IP协议、 HTTP协议等。
互联网的网络协议
TCP/IP协议
HTTP协议
TCP/IP协议是互联网中最重要的协议之一 ,用于规范数据传输和通信的方式和方法 。
第5课互联网接入课件(共25张PPT)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二、网络连接设备
组建网络时需要使用一些专用的硬件把计算机、移动终端等设备连接起来。1.常用的有线网络接入设备 常用的有线网络接入设备有网线、光纤 网卡、交换机 路由器、光纤收发器、集线器等,部分设备如图5-3所示。
在实际使用中,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往往混合组网,各类网络硬件设备各尽其用,如图5-5所示。
交换机和路由器 交换机和路由器都是日常生活中用于网络连接的重要设备。交换机是把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组成网络的重要网络设备;路由器是把不同的网络连接起来并实现互相访问的关键设备。
互联网接入
更聪明
更网络化
一、网络连接方式
更仿生
二、网络连接设备
三、网络终端设备
一、网络连接方式
计算机接入网络的方式一般可以分为有线接入和无线接入两类。1.有线接入 有线接入方式是指使用网线和光纤等有形电缆作为数据传输媒介实现网络连接的组网方式,如图5-1所示。
2. 无线接入 无线接入方以电磁波作为数据传输媒介实现网络连接的组网方式 无线网络常见的媒介有无线电波红外线、激光等。联网的形式也很多,如Wi-Fi、5G等。常说的无线上网一般有以下两种:一是连接到无线局域网(如图5-2),二是连接到电信运营商的移动通信网络。
家庭宽带上网所需的设备一般称为“猫 即调制解调器(Modem)。如果传输介质是光纤5那么该调制解调器称为光猫99(如图5-6)。
三、网络终端设备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终端设备的应用形态越来越多。同时伴随着连接方式的多样化,网络终端设备既可以作为桌面设备使用,如台式机,也能够以移动的方式使用,如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移动终端,如图5-7所示。另外,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的家电设备也能接入互联网,如智能电视、智能空调、智能音响等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件_第3章_OSI-RM及网络互联设备

续
2、网桥工作原理 3、桥接表的生成
3.2.5 交换机
1、交换机工作层面及功能 交换机工作于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 主要功能:
• 1)快速交换功能:发送结点与接收结点通过交换机 连接,数据帧可直接由源MAC地址快速交换到达目的 MAC地址。 • 2)存储转发功能:在数据帧转发前先送入交换机的 内部缓冲。这种具有存储转发类型的交换机可对数据 帧进行差错检查,可过滤掉有问题的数据帧。
1、OSI的分层思想
分层思想: 1)每一层要有明确的功能界限并严格建立在其下层之上; 2)每一层除实现本层功能外,还要为上层提供一定服务; 3)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的细节或实现方式要与上层无关; 4)同层之间要有相互兼容的通信规则或约定。 根据OSI的分层思想,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应由 两部分组成,即“网络层次模型”和各层拥有的“网络通信 协议”集合。 网络层次模型:它明确定义了各层功能的界限,以及相 邻层次间的接口及服务方法。 网络通信协议:规定了同层次之间通信时建立的规则或 约定。
3、OSI-RM综述
1)ISO-RM的最高层为应用层,面向用户提供应 用级的服务;最低层为物理层,负责连接通信媒体 实现数据传输。低三层可看作是面向数据传输的控 制层(属于通信子网),主要负责解决有关通信控 制和通信寻址等问题;高三层可看作是面向数据处 理的应用层(属于资源子网),主要负责解决应用 进程间的数据通信和数据处理等问题;传输层在 OSI/RM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通信子网和 资源子网的接口,负责总体的数据传输和数据控制, 确保两端通信系统实现端到端的数据传送。由此可 见,传输层是整个网络体系结构的关键层。
第二层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件 第5章 网络互联技术

第 6 页 共 134 页
5.1 网络互连概述
5.1.2 网络互联准则
由于不同的计算机网络之间存在各种差异,如不同 的寻址模式,不同的分组长度,不同的网络接口, 不同的介质访问机制,不同的等待时限,不同的路 由寻址技术,不同的差错恢复能力和状态报告等, 所以网络互联主要应当考虑和解决以下一些问题。
对于网卡而言,每块网卡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 它是网卡生产厂家在生产时烧入ROM(只读存 储芯片)中的,我们把它叫做MAC地址(或物 理地址)。MAC地址由48位二进制组成,为方 便理解和记忆,通常分成6组,每组8位二进制。 每组再用十六进制表示,组与组之间用“-”分 隔,如:00-30-18-A2-18-A6。
网桥协议转换
也就是说,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进行相似的网络间帧的转发, 实现MAC子层的连接,例如,以太网—以太网、以太网—令牌环、
网桥
以太网—FDDI等。
第 28 页 共 134 页
5.2 网络互连设备
5.2.2 数据链路层互联设备
1)网桥的结构
网桥的结构由端口模块,存储模块、 软件模块(端口管理软件、协议转 换软件、地址表)、转发模块四部 分组成,如右图所示。
第 9 页 共 134 页
5.1 网络互连概述
5.1.2 网络互联准则
此外,网络互联还应当遵守以下基本准则。
屏蔽或者容纳各个 物理网络的差别;
1
隐藏各个物理网 络的实现细节;
为用户提供通用 透明服务。
2
3
第 10 页 共 134 页
5.1 网络互连概述
5.1.3 网络互联的类型
网络互联的类型主要有:局域网与 局域网(LAN/LAN)的互联、局 域网与广域网(LAN/WAN)的互 联、局域网通过广域网 (LAN/WAN/LAN)互联、广域 网与广域网(WAN/WAN)的互 联,如右图所示。
互联网 ppt课件

网络色情防范是指在网络环境中,防止色情 内容传播的措施。
详细描述
网络色情内容不仅会危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 康,还会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为了防 止网络色情内容的传播,应该加强内容监管 、提高技术防范能力、加强处罚力度等措施 ,同时也要加强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提高
公众对网络色情的认识和警惕性。
网络道德规范
详细描述
云计算使得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和使用计算资源,而无需在本地设备上安装 软件或维护硬件。云计算可以提供高效、灵活和可扩展的计算服务,对于企业和 个人用户来说具有很大的优势。
大数据
总结词
大数据是指数据量巨大、复杂度高、处理难度大的数据集合。
详细描述
大数据技术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等方面的技术。通过对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可以挖掘出更多的价值,为决策提供支持。大数据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商业分析、医疗健 康、科学研究等。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要点一
总结词
互联网经历了从阿帕网、TCP/IP协议、万维网到移动互联 网的发展历程。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互联网的前身是阿帕网,最初用于军事和学术研究目的。 随着TCP/IP协议的提出和应用,阿帕网逐渐演变为今天的 互联网,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交换。随着万维网的发 明,互联网开始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人们可以在网上浏 览网页、发布信息等。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 互联网的应用场景更加广泛,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接入互联 网。
网络欺诈防范
总结词
网络欺诈防范是指在网络交易中,防止诈骗行为发生的 措施。
详细描述
网络欺诈行为包括钓鱼网站、虚假广告、恶意软件等, 这些行为不仅会损害个人利益,还会影响整个网络的信 任度。为了防范网络欺诈行为,应该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提高个人防范意识、加强技术监管和打击力度等措施 。
《网络连接设备概述》课件

调制解调器的功能与特点
数据传输
速率
调制解调器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数据的传输 ,用户可以通过电话线与其他计算机或网 络进行数据交换。
调制解调器的传输速率从最初的56Kbps到 后来的DSL和光纤技术,不断提升,以满足 用户对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
兼容性
安全性
调制解调器应兼容各种计算机和操作系统 ,以确保用户能够方便地连接到网络。
公共场所网络应用场景
咖啡厅、餐厅等场所
在这些公共场所,顾客通常需要使用网络进 行办公、娱乐等活动。因此,这些场所需要 提供稳定的网络环境,而网络连接设备在此 类场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确保用户能够顺 利地访问互联网。
酒店、机场等高端场所
在这些高端场所,用户对于网络的需求更加 迫切,同时也需要更加稳定和高速的网络环 境。网络连接设备在这些场景中同样扮演着 重要的角色,保障用户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 网络服务。
交换机可以分为接入层交换机、汇聚层交换机 和核心层交换机等类型,不同类型的交换机具 有不同的性能和功能。
在选择交换机时,需要考虑交换机的端口数量 、传输速率、MAC地址表容量、安全性、可管 理性和可扩展性等因素。
此外,还需要考虑交换机的品牌、价格和服务 等因素,以确保选择的交换机能够满足实际需 求并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网络连接设备概述》ppt 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网络连接设备简介 • 路由器 • 交换机 • 调制解调器 • 无线网卡与适配器 • 网络连接设备的应用场景
01 网络连接设备简 介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网络连接设备是指在网络中用于 连接、传输和交换信息的各种设 备和系统。
分类
根据功能和应用场景,网络连接 设备可分为有线设备和无线设备 ,如路由器、交换机、调制解调 器、集线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1 网络互联的概述
802.5 LAN
WAN-WAN
网关
WAN
网关
802.3 LAN
802.4 LAN
网桥
网关
X.25 WAN
LAN-WAN
LAN-WAN
LAN-WAN-LAN
802.3 LAN
6.1.2 网络互联的层次
1.数据链路层互联 数据链路层互联的设备是网桥(Bridge)。网桥可用于局域网之间的连
网卡是工作在OSI模型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接口设备。 网卡通常包括RAM、EPROM、DSP芯片(也称数字信号处理
器)、主机总线接口和物理链路接口、收发器(用于接收 和发送物理层传输的信号)等部件。
数据链路控 制器EDLC
缓冲区 RAM
站地址 EPROM
曼彻斯特编码/ 译码器MCC
主机接口 控制ASIC
(2)局域网连接设备和应用。主要介绍网络适配器、中继器、集线 器、网关和以太网交换机等局域网连接设备的主要工作原理和特 点,以及这些设备的基本使用。
(3)网络互联设备与应用。主要介绍路由器和网关的特点、主要工 作原理、以及基本使用。
(4)网络互联技术。主要介绍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综合 业务数字网(ISDN)、公共分组交换数据网(X.25)、数字数据 网(DDN)、帧中继(Frame Relay)、ADSL和ATM技术等网 络互联采用的技术的基本特征、适用范围和基本用途。
通信,例如,1台100Mb/s的24口交换机,其每个端 口理论上均可同时达到100Mb/s的速率。
6.2.5 以太网交换机
1.交换机性能指标 影响交换机性能的指标主要是MPPS和背板带宽。MPPS是Million
Packet Per Second的缩写,即每秒可转发多少个百万数据 包。 2.交换机分类 以太网交换机有多种分类方法。从外观形态和功能上可分为模块 式交换机和固定端口交换机。从应用规模上可分为企业级交换 机、部门级交换机、工作组级交换机等。从实用角度上可分为 低端固定交换机、低端可变端口交换机、中型交换机和高端交 换机等。 3.交换机工作方式 交换机的工作方式是存储转发,它将某个端口发送的数据帧先存 储在该端口的缓冲区,通过解析数据帧,获得目的MAC地址, 然后在交换机的MAC地址与端口对应地址表中,检索该目的 主机所连接到的交换机端口,找到后就将数据帧从源端口直接 复制到目的端口缓冲区中,转发到该网段或主机。
第6章 网络互联与设备
6.1 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 6.2 局域网互联设备和应用 6.3 路由器与网关 6.4 网络互联技术 6.5 扩展读物
本章要点
本章讲述网络互联的基础知识。主要涉及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局域 网互联设备、路由器、网关等基础知识和一般应用,常用的网络 互连技术。具体内容概括如下。
(1)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主要介绍网络互联基本概念;网络互联 的4种主要类型;网络互联的3个层次——数据链路层互联、网络 层互联和高层互联。
6.2.3 集线器
集线器(Hub)一般认为工作在OSI模型的物理层,是将局域网中 节点的线缆集中在一起的设备,主要作为网络连接的中心点, 通常联网的节点通过非屏蔽双绞线与集线器连接。使用集线器 连接网络的特点是:当网络中某条线路或某个节点出现故障时, 不会影响网络上其他节点的正常工作。
6.2.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桥
6.2.4 网桥
1.透明网桥 透明网桥有3个主要功能:地址学习、数据帧过滤和转发。 在网桥中保存着一个地址数据表,用于存放网桥端口和MAC地
址(相连网段中计算机的MAC地址)。该表是自动地、动态 地和自主地建立的。即通过自学习的方式,不需要网络管理员 与配置协议的干预。自学习和转发过程如下。 (1)地址数据表初始为空。 (2)当一个数据帧到达网桥的一个端口时,网桥检索地址数据 表,如果发现该帧的目的地址不在表中,则网桥将该数据帧复 制到所有其他端口(除了进入端口)的缓冲区中,该帧被广播 到与该端口相连的网段中。 (3)当一个数据帧到达网桥的一个端口时,并且该帧的目的地 址在表中,网桥将该帧转发到合适的端口。如果在一段时间后, 没有接收到以表中某一个地址作为源地址的数据帧,网桥将表 中这个地址删除。
(3)在接收数据时,网卡查看传输介质上的数据信号,如果发 现数据帧中的目的地址与本网卡地址相同,并对数据帧进行差 错检测。检验正确的数据帧,网卡才会接收。
6.2.2 中继器
中继器是工作在OSI模型物理层的互联设备,实现两个网络之间 的电气连接。因此,中继器只能用于连接两个相同的局域网, 其作用是把一个局域网中传输的电信号增强后再传送到另一个 局域网上。中继器要求网络是同类型的,而且采用相同的协议 和速率,且起到了维持通过局域网的信号电平,从而扩展了局 域网段的长度。如图所示显示了一个中继器连接两个相同类型 的局域网。
6.2.4 网桥
3.网桥的主要性能 (1)网桥可以连接两个采用不同数据链路层协议、不同传输介
质与不同传输速率的网络。 (2)网桥接收从两个局域网介质传来的各帧,然后根据帧的目
的地址,有选择地把从一个网络来的链路帧重新发送到另一个 网络上去,实现通信。 (3)网桥互联的网络在数据链路层以上采用相同的协议。 (4)网桥可以分隔两个网络之间的广播通信量,有利于改善互 联网络的性能与安全性。 (5)网桥对更高层次的协议是透明的,即用户看不到它们的存 在,这样互联的网络看起来就像一个单一的逻辑网络。 用网桥连接局域网时,当网段之间的数据传输量较大时,网桥可 能成为网络的数据传输瓶颈,从而降低网段之间的通信速度。
6.2 局域网互联设备和应用
6.2.1 网络适配器 6.2.2 中继器 6.2.3 集线器 6.2.4 网桥 6.2.5 以太网交换机
6.2.1 网络适配器
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ard,NIC)简称网卡,是计算机与传输介质的接口。
目前常用的网卡是PCI总线接口网卡(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围设备互连)。
接,也能支持局域网的远程连接,它在网络互联中起到了数据接收、 地址过滤与数据转发的作用。用网桥实现数据链路层互联时,互联网 络的数据链路层与物理层的协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2.网络层互联 网络层互联主要是解决路由选择、拥塞控制、差错处理与分段技术等问 题。网络层互联的设备是路由器(Router)。路由器提供了各种速 率的链路或子网接口,参加管理网络。用路由器实现网络层互联时, 互联网络的网络层与以下各层的协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3.高层互联 高层互联的设备是网关(Gateway)。传输层及以上各层协议不同的 网络之间的互联属于高层互联。高层互联使用的网关大多是应用层网 关,简称应用网关(Application Gateway)。用应用网关实现高 层互联时,允许两个网络的应用层及以下各层网络协议是不同的。
内部 接收器
RJ-45
BOOT ROM
主机系统总线
6.2.1 网络适配器
网卡的存储器(EPROM)中保存了一个全球唯一的网络节点地 址,这个地址被称为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 MAC),又叫硬件地址或网卡地址,由网卡生产厂商在生产 网卡时写入网卡的EPROM芯片中。
特征、应用环境和工作方式 了解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综合业务数字网、公共
分组交换数据网、数字数据网、帧中继、ADSL和 ATM技术等基本特点和应用
重要术语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Fiber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模拟传输:Analog Transmission 互联:Interconnection 互通:Intercommunication 互操作:Interoperability 网关:Gateway 应用网关:Application Gateway 路由器:Router 网桥:Bridge 透明网桥:Transparent Bridge 中继器:Repeat 集线器:Hub 交换机:Switch 直通交换:Cut Through 存储转发交换:Store Forward 无碎片交换:Fragment Free 网络适配器(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 数字数据网(DDN):Digital Data Network 帧中继(FR):Frame Relay 异步传输模式(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6.1 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
6.1.1 网络互联的概述 6.1.2 网络互联的层次
6.1.1 网络互联的概述
1.网络互联的要点 网络互联是指把网络与网络连接起来,在用户之间实现跨网络的
通信与操作的技术。 在互联网络中,每个网络中的网络资源都应成为互联网中的资源。
互联网络资源的共享服务与物理网络结构是分离的。互联网络 结构对于网络用户是透明的,且屏蔽了各子网在网络协议、服 务类型与网络管理等方面的差异。 网络互联的基本要求如下。 (1)在网络之间提供一条链路,至少需要一条物理和链路控制 的链路。 (2)在不同网络的进程间提供路径选择和传递数据。 (3)提供各用户使用网络的记录和保持状态信息。 (4)协调各个网络的不同特性。
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CSMA/CD)是在网卡内部实现的。 具体步骤如下。
(1)在发送数据时,网卡首先侦听传输介质上是否有载波信号, 一直到侦听到传输介质内没有载波信号了,则开始传输数据。
(2)网卡在数据传输中继续侦听传输介质,如果检测到信号冲 突,则立即停止该次的信号发送,并等待一段时间后,再重新 发送数据信号。如果数据经过多次重传后仍然发生冲突,就放 弃发送。
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