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厥的评估

合集下载

晕厥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晕厥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晕厥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晕厥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病因很多,机制复杂,涉及多个学科。

因此,规范晕厥的诊断与治疗十分重要。

“晕厥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发布。

参照加拿大心血管学会有关晕厥的最新指导性文件并结合近年来的进展,国内本领域的专家撰写了《晕厥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发表于《中华内科杂志》。

该共识旨在制定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晕厥诊断与治疗的指导性文件,帮助临床医生确立晕厥诊断,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共识摘要如下:一、晕厥分类1.神经介导的反射性晕厥:反射性晕厥根据涉及的传出路径而分为交感性或迷走性。

当直立位血管收缩反应降低导致的低血压为主要机制时,即为血管抑制型,当心动过缓或心脏收缩能力减弱是主要机制时为心脏抑制型,这两种机制均存在时则为混合型。

2.体位性低血压及直立不耐受综合征:与反射性晕厥相比,自主神经功能衰竭时交感神经反射通路传出活性慢性受损,因此血管收缩减弱。

起立时,血压下降,出现晕厥或近似晕厥。

体位性低血压为起立时收缩压异常减低。

在病理生理上,反射性晕厥和ANF没有重叠之处,但二者的临床表现常有相同之处,有时会造成鉴别诊断困难。

直立不耐受是指直立位时血液循环异常导致的症状和体征。

晕厥是其中一种症状,其他症状包括:头晕,先兆晕厥;虚弱、疲劳、心慌、出汗;视觉异常(模糊、光感、视野缩小);听力异常(听力受损、耳鸣);颈部疼痛(枕部/颈部周围和肩部区域)、后背痛或心前区疼痛。

各种临床直立位不耐受综合征的临床特征见表1。

其中也包括直立位为主要诱发因素的反射性晕厥。

3.心源性晕厥:心源性晕厥包括心律失常性晕厥和器质性心血管疾病性晕厥。

(1)心律失常性晕厥:心律失常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导致心输出量和脑血流明显下降。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为窦房结自主功能异常或窦房传导异常。

这种情况下,晕厥是由于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导致长间歇所致。

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突然终止时经常出现长间歇(快-慢综合征)。

获得性房室传导阻滞的严重类型(莫氏Ⅱ型、高度以及完全房室传导阻滞)与晕厥相关。

晕厥诊断与鉴别诊断ppt课件【55页】

晕厥诊断与鉴别诊断ppt课件【55页】

2019
-
10
发生机制与临床表现
一、血管迷走性晕厥(单纯性晕厥)
发作期:意识丧失,常伴有血压下降、脉搏微弱, 面色苍白、大汗、瞳孔散大,持续数秒。意识丧失 期可有异常动作,主要是强直或角弓反张。
发作后:可见遗留的紧张、头晕、头痛、苍白、出 汗及便意感。发作后模糊状态伴定向力障碍和易激 惹可非常短(<30秒)或者缺如。
二、体格检查
倾斜试验:没有心脏病或神经系统疾病而 复发性晕厥的年轻患者首选。
颈动脉窦按摩:没有心脏病或神经系统疾 病而复发性晕厥老年患者首选。但头颈部转 动时发生晕厥的患者,不被推荐。
对于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或神经系统疾病 体征的患者,需明确其具体病因。
2019
-
39
晕厥的诊断
三、辅助检查
1. 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电监护、 超声心动图:
2019
-
22
发生机制与临床表现
三、脑血管性晕厥
1.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通常发生于60岁以后,复视、眩晕、吞咽困难、 构音障碍、各种感觉和运动症状、跌倒发作和枕部 头痛等综合征提示弥漫性脑干缺血。典型发作起病 突然,时间短暂(数秒钟至数分钟),但如出现意 识丧失,恢复时间较长(30-60分钟或更长),不 伴脑干缺血的其他症状极少由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引起。
6.夹层性主动脉瘤: 5%-10%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单独表
现为晕厥。15%主动脉夹层为无痛性。
2019
-
21
发生机制与临床表现
二、心血管性晕厥
7.肺动脉高压或肺栓塞
晕厥,常为用力性,可呈现肺动脉高压 症状,有用力后呼吸困难史,血气分析显示 低氧血症,甚至在休息时。
20%的大面积肺栓塞患者以晕厥起病。 常有胸痛及呼吸困难主诉,常伴有低血压、 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和动脉低氧血症。

晕厥的诊断与治疗

晕厥的诊断与治疗

药物引起的直立性低血压
利尿剂、吩噻嗪类药物、抗抑郁药泻、呕吐等。
晕厥分类
心源性晕厥 心律失常引起的晕厥 心动过缓、心动过速、药物导致的心
动过缓和心动过速
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长QT综合征) 器质性疾病
晕厥分类
1. 心律失常 ① 缓慢性心律失常:心动过缓与停搏,病窦综合征,心脏传 导阻滞等 ② 快速性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 等 ③ 长QT综合征 2. 器质性心脏病 ① 急性心排出量受阻 左室流出道受阻:主动脉瓣狭窄,左房粘液瘤,活瓣样血栓 形成等 右室流出道受阻:肺动脉瓣狭窄,原发肺动脉高压,肺栓塞 等 ② 心肌病变和先天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Fallot四联症 等
晕厥的诊断与治疗
晕厥定义 晕厥机制 晕厥分类 晕厥诊断 诊断试验 晕厥治疗
流行病学
在美国每年影响超过100万人,每年新发病例 超过50万,占住院患者的1%-6% ,急诊 患者的3%。10-30岁和70岁以上为两个发病 高峰。前一高峰以血管迷走性为主,后一高峰 与器质性疾病和自主神经功能相关。 晕厥的病因研究显示,神经介导性晕厥占所有 病例的24%,体位性低血压占11 %,心律失 常占14 %,器质性心肺疾病占4 %,精神疾病 诱发的类似晕厥可占12%,原因不明的晕厥占 34%。血管迷走性占第一位,心源性晕厥占第 二位。
晕厥治疗
物理抗压法
厥者的血压
交叉腿或握力训练能显著升高先兆晕 逐渐延长站立时间可减少晕厥发作
倾斜训练 米多君
α -受体激动剂降低晕厥的发生率,对排 尿有影响,老年男性慎用,偶有晕厥者不推荐长期应 用。机制:因反射性晕厥的患者周围血管不能适时适 度收缩。
β -受体阻滞剂
负性肌力作用降低静脉回流量突 然减少时压力感受器的活性,但目前未证实,不主张 用

2018晕厥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2018晕厥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二)晕厥的
分类
反射性晕厥(神经 OH及直立不耐
介导)(NMS)
受综合征
心源性晕厥
1.血管迷走性晕厥:
1.药物:最常见
1、心律失常:
直立位:站立位出现,坐 血管舒张剂,利尿剂, 心动过缓:窦房结功能障
位不常发生
抗抑郁药物
情绪性:恐惧疼痛(躯体 2.血容量不足:
或内腔)、器械、晕血 出血、腹泻、呕吐
既往病史 体格检查
心电图
高危因素
低危因素
新进出现的胸部不适,呼吸困难, 典型的反射性晕厥的前驱症状;
腹痛头痛;
不愉快的视觉、声音、气味、
站立时晕厥;
疼痛刺激后;
用力或卧位时晕厥;
长时间站立或拥挤、炎热环境;
突然出现心悸后晕厥;
用餐时或餐后、咳嗽、排便、
年轻时不明原因猝死的家族史 排尿诱发;
卧位变立位
• 可疑阳性:无症状 性血压下降,与基 线值相比SBP下降 ≥20 mmHg,或 DBP下降≥10 mmHg ,或收缩压 降至90 mmHg以下
直立位评价(直立倾斜试验)
• 诊断反射性晕 厥的重要检查
• 分为血管减压 型、心脏抑制 型或混合型。
• 心脏抑制型的 反应对临床心 脏停搏导致的 晕厥具有高度 预测价值
基于危险分层和发病机制的晕 厥治疗策略
晕厥的评估
反射性和直立不 耐受
不可预 测或 高频率 可以特 异性治 疗或等 待心电 监测结 果在做
治疗
可预 测或 高频 率
患者教 育,避 免引起 晕厥的 诱因
心源性
心律失 常
心律失 常的具 体治疗
器质性 心肺疾

治疗心肺 疾病
具有SCD高风险的 不明原因晕厥(冠

晕厥的诊断与治疗晕厥PPT课件

晕厥的诊断与治疗晕厥PPT课件

三、辅助检查
(二)直立位评价(直立倾斜试验)
诊断反射性晕厥的重要检查
分为血管减压型、心脏抑制 型或混合型。
心脏抑制型的反应对临床心 脏停搏导致的晕厥具有高度 预测价值
而血管减压型、混合型甚至 阴性反应都不能排除心脏停 搏导致的晕厥。
三、辅助检查
(三)心电监测
院内心电监测、 Hoher 植入性心电记录器(ILR) 远程心电监测。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I C D) 可用于各种快速 型心律失常 ( 如心房颤动和心室颤动) 。
心导管射频消融可用于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 过速 、预激综合征及心房颤动的治疗 ,临床疗
四、治疗
(三)体位性低血压的治疗
药物所致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能是体位性低 血压最常见的原因 。治疗原则是避免不良反 应 ; 辅助治疗原则是采用单一或复合治疗 ,适当 考虑个体患者的基础条件。
刘文玲,向晋涛,胡大一,梁鹏,白淑玲,崔健,吴昆,傅媛媛. 《晕厥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年版)》详解[J]. 中国心脏起搏 与心电生理杂志,2010,01:4-11.
2、情境性晕厥:发生于特定触发因素之后, 如:咳嗽、打喷嚏、胃肠道刺激(吞咽、排 便、腹痛) 、排尿(排尿性晕厥)、运动后、 餐后、其他(如大笑、操作、举重)
儿茶酚胺依赖性室速、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等) 植入设备(起搏器、ICD)功能障碍 药物诱发的心律失常
刘文玲,向晋涛,胡大一,梁鹏,白淑玲,崔健,吴昆,傅媛媛. 《晕厥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年版)》详解[J]. 中国心脏起搏 与心电生理杂志,2010,01:4-11.
(三)晕厥的病因诊断:心律失常性晕厥常见心电表现
清醒状态下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40次/min 反复性窦房传导阻滞或窦性停搏≥3 S 莫氏Ⅱ度Ⅱ型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交替性左束支和右束支传导阻滞 室性心动过速或快速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非持续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长QT或短QT间期综

gcs评分标准昏迷分级

gcs评分标准昏迷分级

gcs评分标准昏迷分级昏迷是一种指脑神经失去唤醒能力,反应不灵敏状态,又称为眩晕、晕厥、失去知觉或睡眠。

国际性临床脑功能评估标准评分(GCS)是客观评价患者昏迷程度的最常用的工具,可以用于脑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也可以用于评估患者对脑损伤治疗的效果。

二、GCS评分标准GCS评分由三个部分组成:眼睛张开、口语回答和运动反应。

把每个部分分别评分,然后用总分来确定昏迷程度。

GCS评分标准分为4级:(1)等级1:患者完全有意识,眼睛张开,能够说话,自主运动,GCS总分15-13分;(2)等级2:患者处于半昏迷状态,即眼睛半开,能够回答,偶尔能够被指令行动,GCS总分12-9分;(3)等级3:患者完全昏迷状态,眼睛闭合,只有自发性运动,无法回答,GCS总分8-6分;(4)等级4:患者没有运动反应,无法进行GCS评分,GCS总分5分及以下;GCS评分越低,患者昏迷程度越高,需要更多关注和护理。

三、GCS评分的重要性GCS评分的重要性在于可以清晰准确的反映患者的脑损伤程度,以及病情的变化情况。

通常,如果GCS评分低于8分,表明患者脑损伤程度较重,故要采取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另外,GCS评分有助于评估患者病情的变化,提高患者治疗质量和效果。

此外,GCS评分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脑损伤程度,帮助确定患者的预后。

因此,GCS评分在脑损伤患者的诊疗中十分重要,建议患者应尽早进行GCS评分,以便及时发现脑损伤,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

四、总结GCS评分标准是用来评价昏迷程度的常用工具,由眼睛张开、口语回答和运动反应三部分组成,有4个等级,分别是15-13分(等级1)、12-9分(等级2)、8-6分(等级3)和5分及以下(等级4)。

GCS评分的重要性在于可以反映患者的脑损伤程度,并对患者病情的变化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脑损伤程度,以及确定患者的预后。

因此,一旦出现脑损伤,应尽快进行GCS评分,以便及时发现脑损伤,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

晕厥的评估处理课件

晕厥的评估处理课件
晕厥的评估处理课件
目录
• 晕厥的定义与分类 • 晕厥的评估 • 晕厥的处理 • 晕厥的预防 • 晕厥的常见误区 • 晕厥的病例分享
01 晕厥的定义与分类
晕厥的定义
01
晕厥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不足, 导致意识突然丧失的一种短暂性 、自限性的神经功能失调。
02
晕厥通常在数秒至数分钟内自行 恢复,但也可能伴随有摔倒、抽 搐、口吐白沫等症状。
检查神经系统
检查患者的意识状态、瞳 孔反应、肌力和协调性等, 判断是否有神经系统异常。
辅助检查
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检查可以发现 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心 脏病变。
血液检查
血常规、电解质、血糖等 检查可以排除低血糖、低 血压等引起的晕厥。
脑电图和脑CT
对于怀疑癫痫或脑部病变 引起的晕厥,需要进行脑 电图和脑CT等检查。
康问题。
关注家族史
了解家族成员的健康状况,特别 是是否有晕厥或相关疾病的遗传
史。
注意症状
留意自己是否有晕厥的先兆症状, 如头晕、乏力、心慌等,及时就
医检查。
及时就医
出现晕厥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检查,以便及早诊断和治疗。
如有家族史或高危因素,应提前告知医生,以便得到更全面的评估和预防建议。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以排除潜在的 心脏问题。
详细描述
晕厥的原因可能包括低血糖、心律失 常、贫血等。在评估晕厥时,应综合 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体格检查、 病史和相关实验室检查,以确定晕厥 的具体原因。
06 晕厥的病例分享
病例一:不明原因晕厥
患者情况
患者李先生,52岁,因突然晕厥 被送往医院。在晕厥前,他无明 显不适感,晕厥持续约2分钟,自 行苏醒后感到轻微头晕和乏力。

晕厥病人的评估

晕厥病人的评估
过度通气、过度换气、情 绪紧张等。
心源性晕厥的病因
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 脏瓣膜病等。
02
晕厥病人的初步评估
病史采集
晕厥发作的频率和诱因
家族史
了解晕厥的发作次数、时间、环境以 及可能的触发因素,如情绪压力、体 位改变等。
了解家族中是否有晕厥或类似疾病史, 以评估遗传因素。
伴随症状
询问晕厥时是否有头痛、恶心、呕吐、 出汗、呼吸困难等症状,以及是否有 其他疾病史。
05
晕厥病人的护理与康复
护理要点
01
02
03
04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病人平躺,头部稍微放低 ,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窒
息。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病人的心率、血压、 呼吸等生命体征,以便及时发
现异常情况。
观察症状
留意病人是否出现头晕、乏力 、出汗、面色苍白等症状,以
便及时采取措施。
记录病情
详细记录病人的病情变化和症 状表现,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直立倾斜试验
总结词
直立倾斜试验是评估晕厥病人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重要方法,有助于诊断血管迷 走性晕厥。
详细描述
直立倾斜试验通过将病人置于倾斜的位置,观察其血压、心率等生理指标的变化 ,能够评估病人自主神经调节功能是否正常。对于疑似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病人, 直立倾斜试验有助于明确诊断。
04
晕厥病人的治疗评估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晕厥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主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针对心 律失常、低血压等引起的晕厥,可以 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 案,同时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相 互作用。
非药物治疗

成人反射性晕厥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评估 - UpToDate

成人反射性晕厥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评估 - UpToDate

多种动脉和心脏压力感受器都可能发起反射,颈动脉窦反射也可能参与其中(在过去使用术语Bezold-Jarisch反射,但最好不要再使用该术语,因 为该术语不能完全表达复杂的病理生理学机制)[4]。患者可能在静息时肌肉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并对直立位应激的反应迟钝[9]。
●压力感受器反射–心房、大静脉和左心室中存在感受器,其激活可导致反射性心动过缓和血管舒张。交感神经受刺激时可能发生压力或容量 改变,而压力或容量改变时会激活这些机械感受器(包括左心室的机械感受器和大血管牵张感受器),从而可激活到达中脑的C类传入纤维;这 种刺激作用可能导致迷走传入神经激活而后使迷走传出神经激活。
血管迷走性晕厥是晕厥最常见的原因[3]。有明确触发事件的具体病史时,可能提示或诊断为血管迷走性晕厥,但并不要求有典型病史。导致晕厥 或晕厥前兆的急性血管迷走性反应在许多应激性情况下(如献血)也很常见。当排除了晕厥的其他原因,以及患者对直立倾斜台试验出现特征性反 应(患者可能在该试验中出现晕厥)时,也提示该诊断。这些情况下的晕厥是由严重心动过缓、血管扩张(血管减压型反应)或两者共同导致的低血压 引起。 (参见“献血者筛查:提高献血者和受血者安全性的程序和过程”,关于‘血管迷走性晕厥’一节)
treatment反射性晕厥的发病机制了解反射性晕厥涉及到的病理生理学对于理解其临床表现和预防策略至关重要现认为神经通路动脉和心脏压力感受器包括颈动脉窦反射和内源性化学通路均参与其中图反射性晕厥的最常见机制是具有心脏抑制型和血管减压型特征的混合型心脏抑制型反应但患者可能会出现以血管减压型反应心脏抑制型反应或混合型反应为主要特征的晕厥事件
●血管减压型反应–血管减压型反应是由交感神经活动抑制(减弱)导致,甚至在无严重心动过缓的情况下也可引起症状性低血压。例如,在一 份报告中,症状性低血压的最终触发事件似乎是肌肉交感神经活性的突然消失[6]。心肺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也可能是促成因素[7]。

最新 晕厥诊疗指南

最新 晕厥诊疗指南

晕厥诊疗指南建议的级别I级证据和/或一致同意给予的诊断操作/处理有益,有用和有效II级抵触的证据和/或关于处理的有用/有效存在分歧的观点IIa级证据/观点偏重于有用/有效IIb级证据/观点偏重于无用/无效III级证据或一致同意处理无用/无效,且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害证据水平A类证据数据来自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或变换分析B类证据数据来自单中心随机临床试验或大的非随机研究C类证据专家的一致观点和/或小的研究,回顾性研究,注册中心资料第一部分初始评估基于初始评估的策略晕厥病人的最初评估包括:详细的病史包括直立位血压的体格检查和标准心电图。

把真正的晕厥和与真实的或表面上的短暂意识丧失相联系的非晕厥状态区别开来通常是诊断的第一步,它影响随后的诊断策略。

(图1)表1提供了主要的已知的短暂意识丧失(TLOC)原因的临床分类,根据病理生理学晕厥又可细分为以下方面:●神经调节性(神经反射性)晕厥是指一个反射反应当它触发时,产生血管舒张和心动过缓;然而,这两个因素对系统低血压和大脑低灌流的贡献可有相当大地差异,这个触发事件在任何一个病人随着时间的不同而有相当大地变化。

典型的血管神经性晕厥被情绪或直立位应激介导,并且它能够通过病史获取而得到诊断。

颈动脉窦晕厥是通过病史,看起来它的发生是与意外的颈动脉窦机械刺激紧密相关而得到确定的,并且它也能够通过颈动脉窦按摩再现。

情境性晕厥是指那些与某些特殊情形相关联的神经调节性晕厥形式,例如,排尿,咳嗽,排便,等等。

然而,经常的是,神经调节性晕厥以一个非典型形式发生,这些形式通过次要临床标准,排除晕厥的其它原因(无器质性心脏病)和倾斜试验或颈动脉窦按摩阳性而诊断。

非典型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例子包括没有明确触发事件或先兆症状的情形。

●直立位低血压是指站立位导致动脉低血压的晕厥,这种体位变化最常见的是从坐位或卧位变为站立位。

当自主神经系统不能胜任和未能对变化到站立位发生反应时,这种情形就会发生,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容量的丧失,这种情况下自主神经系统本身并没有损害,但是由于循环血量的减少它不能维持血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8·
·世界全科医学工作瞭望·
! ! 【编者按】 ! 本栏目以编译的形式为广大读者展示国际家庭医学的发展动态,目前遇到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国际家 庭医学工作开展的现状,开办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好评。本栏目的文章大部分译自《 "#$%&’() *(#&+, -.,/&’&()》 和《 0()(1&() *(#&+, -.,/&’&()》,希望热爱家庭医学的同道给予关注或投稿支持。
颈动脉窦性晕厥可根据头部转动后、剃胡须或者穿高领 衫,特别是老年病人出现晕厥的病史做出诊断。可考虑做颈动 脉窦按摩试验,颈动脉窦按摩的程序见表 4。
表 4! 颈动脉窦按摩的程序 指! ! 征! 头部转动后、剃胡须或者穿高领衫晕厥史,老年病人无
法解释的晕厥前症状或者跌倒,心血管和神经检查为阴 性时
禁! ! 忌! 最近(7 个月)发生心肌梗死、一过缺血性发作或脑卒 中、出现室颤、室性心动过速或颈动脉杂音
监测设备! 静脉通路、脉搏、血氧、心电图
人员配备! 护士或技师监测血压和脉搏、医生完成按摩操作
方! ! 法! 病人呈垂直位,通常从右侧颈动脉开始,按摩下颌骨角 甲状软骨的上缘,按摩时,从轻度逐渐地增加压力。按 摩持续 > /;绝不能同时按摩两侧动脉
阳性结果! 突发性房室传导阻滞或者心脏停搏至少持续 7 /,血压 从收缩压 >3 ## AK,舒张压 73 ## AK 基线下降;出现 晕厥或晕厥前症状
尽力活动
心脏:主动脉狭窄、肺动脉高 压;左房 室 瓣 狭 窄、心 肌 病、 冠状动脉病
咳嗽、排尿、吞咽或排便即刻 出现
反射性晕厥、情景性晕厥
诱发因素或 紧急事件
头部转 动,颈 部 活 动 或 者 肿 瘤,剃胡须、穿高领衫压迫颈 动脉窦引起
导性疾病的老年病人和那些因意外事件造成损伤的高风险病人
也可以考虑做电生理检测。
·$@Z·
表 !" 与发作时间和背景相关的晕厥
发作相 关时间
病因诊断
发作前 体位
活动
情景
可能性诊断
立正长久站立
迅速站立 经过训练的运动员( 无心脏 病)运动之后
反射性 晕 厥、血 管 迷 走 神 经 性晕厥
直立性低血压
反射性 晕 厥、血 管 迷 走 神 经 性晕厥
"
监测,住院病人远程监测
"
"
"
!
"
"
"
!
!
"
阳性
"
!
治疗或会诊
阴性
" &&&%"
" " "
"
!
症状出现时正
"
!
症状出现时伴
"
!
未确诊的
" " " "
常的窦性心律 发心律不齐
心律不齐
"
"
"
"
"
!
!
!
"
停止检查心律失常 治疗或会诊 考虑做电生理研究
"
"
"
"
"
! "
!
!
出现晕厥 首次出现晕厥
"
!
头高斜位试验
心脏内的电生理( :9:6347<GJK’797,’6 K3LM’:K,C1;) 研究,
通过电刺激和监测发现晕厥前心室或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传导异
常情况。电生理研究对心脏病的诊断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
对临床正常心脏和正常心电图的预示作用比较小。对于存在着
潜在性器质性心脏病、非诊断性长期应用心电图监测和患有传
% % 注:其他病人,如果没有心脏病但在晕厥前出现突发性心悸,仰
卧位晕厥,频繁出现晕厥,当高度怀疑心源性晕厥,有时轻度心脏病
也需要住院
病史体检和心电图
"
"
!
!
"
诊断:老年人过多用药 I 怀疑:主动脉狭窄、肺 血管神经晕厥、情景性 栓塞性神经性症状、
" " "
晕厥和直立性低血压 晕厥和猝死的家族史
"
"
@
电生理研究和埋藏式心电循环记录器
晕厥病人的病史或体检提示神经源性病因,应该接受
ABCC 检测,颈动脉窦按摩和 ? 或埋藏式心电循环记录
@

所有晕厥病人 应 包 括 完 整 病 史, 体 检、直 立 性 和 仰 卧 位血压和心电图
0
! ! 注:ABCC D .$(1 < EF G&+G G(H+$ 头高斜位试验。" D 意见一致,良 好的病人导向证据;@ D 意见不一致,病人导向的证据有限;0 D 多数 人的意见,疾病导向的证据 2! 鉴别诊断
"
!
"
相应的检查 I 如超声 心电图、肺扫描、>?、
" " "
心导管或脑电图
"
"
"
!
"
"
"
!
!
!
结果阳性
结果阴性 &&&&&% 不明原因的晕厥
"
!
治疗
"
!
已知或怀疑心脏病, 心电图异常、劳累性
" " " !
- 0* 岁或 颈动脉按
"
!
无可疑 心脏病
症状、突发性晕厥$
摩异常#
"
"
"
"
!
!
"
超声心动图、踏车试验、G793:4
! ! 译者单位万:方23数45据33 河北省廊坊市,中国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
副交感神经兴奋,以出汗、腹部不适、极度的疲劳、虚弱、打 哈欠、恶心、头昏、眩晕为特征,可能会持续几秒到几分钟。 躺下休息或者脱离造成晕厥的场景或许可中断晕厥发作。晕厥 后阶段或许会持续几个小时,持续几天的很少,可能包括拖延 性意识混乱、方向知觉丧失、恶心、眩晕,感觉很虚弱。与血 管迷走神经的刺激相比,造成晕厥后阶段延长的各种病因可能 更为严重,应该做全面的评估。
全迅速地恢复。有些病人用眩晕这个术语来描述晕厥事件,所
以在问诊时有必要询问病人其眩晕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是否出
现了意识丧失。循证医学对晕厥评估的临床建议见表 2。 表 2! 循证医学对晕厥评估的临床建议
临床建议
证据等级
如果晕厥病人的病史或者体检提示心脏病病因,应该
接受超声心动图、长期的心电图监测、应激试验和 ? 或
·2!F·
命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性。有潜在心脏病,特别是老年病人,最 好入院治疗。晕厥病人的住院治疗指征见表 !。仅有 !" 的晕 厥病人发现心脏病因,而这些病人没有先前的心脏病诊断。 #$ !% 直立性因素% 直立性低血压定义:在站立 ! &’( 内,至 少收缩压下降 )* && +,,舒张压下降 #* && +,。在检测期 间,心动过速,心率 - #** 次 . &’( 说明血容量损耗。如果心率 稍有加速,提示压力感受器损害,常常发生于老年病人。与直 立性低血压相关的药物包括抗高血压和抗抑郁药及利尿剂。继 发于糖尿病和酒精滥用的自主神经功能不足也可以引起直立性 低血压。 #$ /% 脑血管因素% 因脑血管疾病引发的晕厥非常少见,病人 没有神经性症状和体征表现。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造成一过 性脑缺血可以引起晕厥。并发的神经症状包括眩晕、共济失调 或常常出现感觉障碍。头痛、眩晕、构音困难、复视、晕厥恢 复期出现头痛或头晕,应考虑神经学病因。 )% 初步评估
敏感的诊断
图 #% 晕厥的诊断流程
的晕厥病人,做超声心动图检查会有帮助。如果病人出现了与
运动相关的晕厥,特别是那些有心脏杂音的病人,应做超声心
动图以排除心肌肥厚或瓣膜性心脏病。
运动性检测可以用于心肌缺血和由运动引起的心动过速或
者产生与运动相关的运动性晕厥。运动后晕厥与运动性晕厥不
同,运动后晕厥是由自主神经功能衰竭和反射性机制引起的。
窦性停搏,@7H’38!型传导阻滞和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病人 应该做进一步治疗。如果在监测中未发现心律失常,应该延长 心电图的监测时间。
如果缺乏已知的心脏病、可疑的心脏病史或心电图异常,
做超声心动万图方未数必据会有帮助。而有心脏病病史或者心电图异常
表 !% 晕厥病人的住院指征
住院诊断 % 怀疑或者已知心脏病病人 % 心电图异常提示心律失常性晕厥 % 运动时出现晕厥 % 晕厥引起了严重损伤 % 有猝死的家族史 住院治疗 % 心律失常引起的晕厥 % 心脏缺血相关的晕厥 % 器质性心脏病或肺心病继发性晕厥 % 脑卒中或神经性障碍 % 严重直立性低血压 % 病人准备安放起搏器,心脏抑制剂神经介导的晕厥
体位性晕厥是由于体位改变致静脉回流减少,左心室的充 盈随之减少,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左心室的过度收缩。然而, 左心室感受器将过度收缩曲解为容量超负荷,错误地抑制了交 感神经兴奋性,而促发了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造成了低血 压、心动过缓和晕厥。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有 7 个不同阶段:前驱症状、意识丧 失、晕厥后阶段。通常可以识别出发生的紧急事件或者情景 ( 如情绪应激、创伤、疼痛、见到血,久站)。前驱症状,因
所有晕厥病人均应做心电图检查。除了 0" 的晕厥病人为 神经性晕厥外,因心脏因素诱发的晕厥有 E*" 的病人心电图可 出现异常。心律失常性晕厥的心电图表现见表 2。晕厥病人的 心电图正常也很重要,一项研究表明,0F 例晕厥病人,其中无一 例心脏病史阴性、心电图正常,而超声心动图异常的病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