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音乐美学思想探微
浅谈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

浅谈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李斯特(Franz Liszt)是19世纪最重要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美学思想对后世的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将从音乐结构、表达方式和艺术目标三个方面对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进行浅谈。
李斯特对音乐结构的思考是他音乐美学思想的核心。
他主张将音乐作为自由艺术的代表,认为音乐的结构应该是自由的、永恒的和无限的。
他通过创新的结构形式和艺术手段来表现音乐的自由性和创造性。
在他的钢琴作品《卡门幻想曲》中,他以卡门主题为基础,自由地变化和发展了主题,打破了传统的构成形式,展示了音乐的独特魅力。
李斯特注重音乐表达方式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他强调音乐应该直接表达人类情感和思想,并具有个人独创性。
他在作曲中引入了大量的表现技巧和特殊的演奏技法,以强调音乐的情感表达和音乐家的个人风格。
他以浪漫主义的音乐思维,将音乐与文学、绘画和戏剧相结合,使音乐具有更加深邃的意义和表达力。
李斯特追求的艺术目标是通过音乐来达到精神的升华和超越。
他认为音乐是一种神圣的艺术,具有宗教的性质。
他相信音乐可以带给人们情感和心灵的满足,使人们超越现实世界的限制,达到精神的净化和升华。
在他的钢琴作品中,他通过创造宏大的音乐画面和音乐氛围,引导听众进入一种超越现实的境界,让人们感受到音乐的神性和魔力。
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表现出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具有强烈的艺术个性和创作风格。
他的创新性和富有想象力的音乐结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以及追求精神升华和超越的艺术目标,使他成为音乐史上的重要人物,并对后世音乐家和作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音乐美学思想为后世的音乐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使音乐成为一种真正可以打动人心和触动灵魂的艺术形式。
浅谈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

浅谈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李斯特(Franz Liszt)是19世纪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和钢琴家,他的音乐美学思想在音乐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斯特对音乐的理解和追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李斯特提倡音乐的主观性和情感性。
他认为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它应该能够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
他注重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认为演奏者应该注入自己的情感和个性进去,而不仅仅是机械地演奏音符。
这种追求情感和个性的表演方式对后来的钢琴演奏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李斯特提出了“诗化音乐”的概念。
他认为音乐可以通过模仿自然景物和描绘情感来传达更深层次的含义。
他尝试着将音乐与文学、绘画等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通过音乐来表达文字所无法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他的钢琴作品《诗意与真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将每一首曲子都赋予了一个诗意的名称,并通过音乐来展现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李斯特注重音乐的创新和个性化。
他不满于古典音乐的限制和规范,试图突破传统的形式和技巧,在音乐中加入更多的想象力和创新元素。
他的钢琴作品《矩阵》就是一个突破传统形式的例子,他将音乐的结构和和声进行了大胆的调整和变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奏鸣曲和独奏曲的形式。
李斯特强调音乐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他认为音乐应该是一种纯粹的艺术形式,追求音乐本身的美和表现力。
他反对将音乐视为一种娱乐和消遣的工具,强调音乐应该追求真理和高尚的道德境界。
他的钢琴作品以其高度的技巧性和感染力而闻名,他的演奏风格也强调了音乐的表现性和艺术性。
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体现了对音乐的情感性、创新性和艺术性的追求。
他从个人情感和自然景物出发,通过音乐来表达更深层次的意义和情感。
他对传统形式和技巧的突破,以及对音乐纯粹性和高尚性的强调,对后来的音乐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浅谈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

浅谈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李斯特(Franz Liszt)是19世纪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和钢琴家,也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音乐作品以技巧与情感并重,将钢琴的表现力发挥到极致。
他的音乐美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就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展开论述。
李斯特强调音乐的情感表达。
他认为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通过旋律、和声、节奏等手段来传达作曲家的感受和思想。
他的音乐作品情感丰富,充满激情和戏剧性,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
他的《钟》和《蓝色多瑙河》等作品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深情和对民族主义以及自由主义思想的追求。
他的音乐不仅表达了个人情感,也传达了一种社会意义,具有浓厚的人道主义色彩。
李斯特注重音乐的形式创新。
他对音乐形式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例如他创立了交响诗这一音乐形式。
交响诗是一种通过音乐来描绘故事情节或表达具体主题的作品,它打破了传统乐曲的形式限制,允许作曲家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李斯特的交响诗作品《莱斯普列伊》和《马快手》等开创了音乐史上的先河,对后世作曲家和音乐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李斯特在音乐的表现手法上也做出了很多创新。
他充分发挥了钢琴作为独奏乐器的表现力,创造出了许多新的演奏技巧和效果,例如拨弦、颤音、和声变化等。
他的作品技巧复杂、音乐性极强,可以说是对钢琴音乐的彻底革新。
他的《匈牙利狂想曲》和《怨念》等作品的表演难度极高,要求演奏者具备出色的技巧和音乐理解力。
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强调音乐的超越性和神圣性。
他认为音乐是一种超越性的艺术形式,可以超越人们对现实和物质世界的认知,引领人们进入一种精神境界。
他的音乐作品往往具有宗教性的氛围,超越了日常的琐事和欲望,表现出一种追求真理和完美的精神追求。
他的音乐观念影响了很多后世作曲家,例如理查德·瓦格纳和贝多芬等。
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在19世纪音乐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注重音乐的情感表达,创新了音乐的形式和表现手法,强调音乐的超越性和神圣性。
浅谈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

浅谈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李斯特(Franz Liszt)作为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通过自己的音乐创作和演奏,以及对音乐教育和表演艺术的贡献,对音乐美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他的音乐美学思想中,可以看到对于音乐创作与演奏的追求、对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的探索、对音乐的社会责任的意识等方面的思考。
李斯特对音乐创作与演奏有着极高的追求。
他认为音乐创作的目的是表达人的情感和思想,希望能够通过音乐来打破传统形式的束缚,追求创作的自由性和个性化。
在作曲上,他提倡情感表达的自由发挥,舒发内心情感的压抑和激情,追求创作中的自由和创造力。
在演奏上,他也将自己视作音乐的创作者,强调演奏中的个人风格和自由发挥,以及对于音乐细节的精确把握。
这种对音乐创作与演奏的追求,使得李斯特在自己的音乐生涯中成为了一位颇具影响力的作曲家和演奏家。
李斯特探索了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
他认为音乐和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相互借鉴和影响。
他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了文学和绘画的元素,通过音乐表达出对于这些艺术形式的理解和感悟。
他也对其他艺术形式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提出了借鉴和启发,试图通过音乐来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和情感丰富的艺术形象。
李斯特对音乐的社会责任有着清晰的认识和意识。
他认为音乐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创作和表达,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使命。
通过音乐,可以传递人文关怀和人类情感的深远体验,以及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反思和批判。
他通过自己的音乐创作和演奏,积极投身于人道事业和社会公益活动,以音乐来改善社会和人类的现状。
浅谈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一)

浅谈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一)内容摘要:文章初探了李斯特的浪漫主义精神在音乐中的体现,以及浪漫主义美学对李斯特的音乐作品一生的影响。
通过对音乐情感美学和音乐表演美学两部分的浅析,进一步体现出了李斯特浪漫主义音乐美学的宗旨。
关键词:浪漫主义李斯特音乐美学音乐情感音乐表演浪漫主义音乐时期在欧洲音乐史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这个音乐发展的黄金时代,诞生了众多璀璨而光耀于世的大师,其中有一位里程碑式的大师是我们无法忘却的,他便是弗朗兹·李斯特。
是浪漫主义造就了李斯特这样一位在音乐史上独一无二的大师,还是李斯特为浪漫主义音乐增添了别无仅有的绚丽?可以说,浪漫主义在李斯特的身上得到了直观而深刻的体现,也可以说,李斯特是真正的浪漫主义斗士。
浪漫主义时期的社会思潮、人文积淀是李斯特音乐的重要表征和内在驱动,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音乐表现是李斯特成功的重要因素和必然因素,浪漫主义不仅是李斯特本人的性格使然,而且决定了李斯特是浪漫主义时期伟大的作曲家,李斯特不仅是浪漫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自由的化身,而且其音乐是浪漫主义音乐丰碑中不可或缺的一座。
一、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浪漫主义时期,大量的炫技性的作品不断涌现。
与此同时,大量的公众音乐会和音乐节也出现了,音乐家要面对比以往更多的音乐爱好者和观众,演奏家成为乐迷的新宠,成为他们心目中的英雄。
而且浪漫主义时期的演奏家非比寻常地青睐音乐会上的即兴发挥。
可以想象,李斯特作品中的高难度技巧并不是真正难以逾越的峻岭,没有出现在乐谱中的现场即兴表演才是难以企及的高峰。
1.李斯特的音乐情感美学李斯特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他的艺术观点和美学主张不脱离浪漫主义时期艺术界的一般美学宗旨。
诸如崇尚感情,坚持内容突破形式的原则,重视揭示内心世界,强调个人抒情性,喜爱自传体创作题材方面倾向于神话性、传说性和幻想性,富有借古喻今的特点,追求音乐创作的哲理性、抽象性、象征性和主观性,强调民族性,音乐创作与民族解放运动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了古典乐派的基础,比较古典乐派,更为重视音乐的社会教育功能,更为重视综合艺术的创新。
浅谈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

浅谈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李斯特(Franz Liszt)是19世纪浪漫乐派的代表性作曲家和钢琴家,他的音乐美学思想对后来的音乐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音乐美学思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李斯特强调音乐与情感的联系。
他认为音乐是表达情感的最直接的语言,能够深入人的内心,唤起人的情感共鸣。
他的音乐作品通常充满激情和情感的表达,体现了他对音乐与情感关系的理解。
他的《悲怆交响曲》和《诗意谐谑》等作品中,表现了他对于人生苦难和欢乐的深刻体验,通过音乐来传达这些情感。
他在创作和演奏中注重将情感融入音乐中,以达到打动人心的效果。
李斯特提倡音乐创新与实验。
他在创作中采用了很多新的音乐形式和技巧,突破了传统的音乐规范。
他创作了许多以顿挫、冲突和对比为特点的音乐作品,突破了传统的复调和和声学说,创造了更加富于戏剧性和表现力的音乐语言。
他还尝试了很多新的音乐形式,如交响诗、半音阶音阶、流水音乐等,为后来的音乐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李斯特的音乐创新与实验精神,对于后来的音乐家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音乐的发展和演变。
李斯特对于音乐的审美观念有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音乐是一种自由的艺术表现形式,没有固定的规则和格式。
他强调音乐的个性化和自由性,主张音乐创作应该突破传统的束缚,体现作曲家的独特个性和创造力。
他的音乐作品中常常体现出他的个人表达和态度,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
他还提倡演奏的自由和即兴,认为演奏家应该有自己的解释和诠释,以突出个人的艺术风格。
李斯特还重视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尤其是音乐与文学的关系。
他在创作中常常以文学作品为灵感,创造出了很多以文学题材为基础的音乐作品,如《浮士德交响曲》和《他大的冷》等。
他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音乐化处理,将文学的情节、人物和情感表现转化为音乐的形式,以达到更为深刻的艺术效果。
他还与作家、诗人等合作创作,将文学和音乐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包含了对音乐与情感的关系的探讨,对音乐创新与实验的推崇,对音乐审美的独特见解以及对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的重视。
浅谈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

浅谈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李斯特(Franz Liszt)是19世纪最重要的音乐家之一,他的音乐作品兼具技巧性和艺术感染力,影响了当时的音乐界并对后世的音乐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他的音乐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独特的音乐美学思想的体现。
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强调音乐的情感表达。
他认为音乐是一种能够直接触动人们内心情感的艺术形式。
他的音乐作品注重情感的细腻描绘,通过音乐语言来表达人类内心的喜怒哀乐。
例如他的《梦幻曲》中的激情奋发,以及《爱之夢》中的深情款款,都展示了他对情感表达的充分理解和驾驭。
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追求音乐的独特性和创造力。
他反对套用旧有的艺术规则和传统,而是鼓励音乐家要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和创新思维。
他的音乐作品中经常出现新颖的和弦结构和变奏形式,展示了他对音乐结构的创造性思考和突破。
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注重音乐的表现力和想象力。
他认为音乐创作应该超越现实世界的束缚,通过音乐的声音和旋律来表达对于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幻想。
他的音乐中经常出现宏伟壮观的乐句和独特的音效处理,使人们能够感受到音乐所表达的场景和情景。
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强调演奏技巧的重要性。
他本人是一位极其出色的钢琴演奏家,他的音乐作品充满了各种技巧性挑战,要求演奏家具备高超的技巧才能完美演绎。
他的音乐作品激发了许多后来音乐家对于技巧性和演奏性的追求。
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体现了他对于音乐情感表达的追求、创新和独特性的强调,同时注重音乐的表现力和想象力,以及演奏技巧的重要性。
他的音乐作品开拓了音乐的新领域,对后世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浅谈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

浅谈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李斯特 (Franz Liszt)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运动的代表之一,他的音乐创作与演奏影响了整个欧洲乐坛。
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钢琴家和作曲家,还是一位重要的音乐美学家,他的音乐美学思想对后世乐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李斯特提出了音乐的“神圣性”思想。
他认为音乐是一种纯粹的语言,可以唤起人们深层次的情感和精神上的体验。
他把音乐比作一种“神圣的语言”,认为它是表达人类内心深处的感情和思想的最高形式。
在这个意义上,李斯特认为音乐是一种宗教体验,在其中人们能够找到神圣的感觉。
其次,李斯特强调音乐的“象征性”。
他认为音乐中的每个音符都代表着一种思想或情感,这些音符之间的关系和组合可以表达出深层次的意义,因此音乐是一种象征性的艺术形式。
他曾认为:“每个音符都代表着思想和感情。
如果连续的音符,以及它们之间的间隔和关系不能确切地表达出音乐家的思想和情感,那么音乐就是虚假的。
”在李斯特看来,音乐既是纯粹的感官体验,又是一种思想和意义的表达方式。
另外,李斯特认为音乐不仅可以唤起情感和思考,还可以对社会产生影响。
他认为音乐是一种社会艺术,具有社会性的属性。
他在音乐中表达出对社会发展方向的关注和反思,呼吁人们实现和谐、平等和自由。
比如,他的音乐作品《钢琴协奏曲第一番》中表达出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和反省,反对贵族霸权和压迫,呼吁人们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平等。
同样地,他的其他作品也致力于反思社会现象,引导人们思考和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以音乐的“神圣性”、“象征性”和“社会性”为基础,强调了音乐的深层意义和普世价值,并開拓出了后世音乐美学思想的新领域。
他对音乐的理解和发展为后世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指导。
浅谈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

浅谈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李斯特(Franz Liszt,1811年-1886年)是19世纪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被誉为钢琴的神童。
他在音乐创作和演奏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对后世的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在当时是非常前卫和独特的,深刻影响了许多后来的作曲家和音乐家。
李斯特强调音乐和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关联。
他认为音乐应该借鉴绘画、诗歌和戏剧等艺术形式,通过音乐传达情感和意象。
他推崇音乐的“表达力”,并且试图通过音乐表现各种情感和意境。
他特别注重音乐的形象感和画面感,尝试将音乐与具体的图像联系起来,使听众能够通过音乐感受到具体的景色和情境。
这一思想在后来的音乐创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诞生了许多具有画面感的音乐作品。
李斯特强调音乐和个人情感之间的紧密联系。
他认为音乐应该是一种个人表达情感和体验内心世界的方式。
他主张音乐要真实、直接地表达出作曲家的情感,要通过音乐来传达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
在他的音乐作品中,常常能够感受到他对爱情、自由、宗教等话题的热情和探索。
这种强调个人情感的思想在后来的浪漫主义音乐中得到了深入发展,成为此后音乐创作的重要特点之一。
李斯特还强调音乐技巧和创新的重要性。
他是钢琴技巧的大师,在他的钢琴作品中,展现了令人惊叹的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他试图通过技巧来扩展音乐的表现力和可能性,突破传统的音乐形式和结构,注重实验和创新。
他的一些作品,如《马僮》和《现在的音乐》等,以其复杂的结构和独特的音乐语言,打破了传统音乐的框架,开辟了新的音乐领域。
这种对技巧和创新的追求,对后来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强调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联,音乐与个人情感的联系,以及音乐技巧和创新的重要性。
他的这些思想对当时的音乐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对后来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至今仍受到广大听众和音乐家的喜爱和尊重,成为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浅谈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

浅谈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创作和演奏影响了整个音乐界。
李斯特不仅是一位钢琴演奏家和作曲家,而且是一位深思熟虑的音乐理论家。
他对音乐的美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后世音乐家产生了深远的启示。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浅谈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
李斯特提出了“音乐的双重性”的概念。
他认为音乐既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也是一种听觉现象。
音乐的艺术表达形式是通过乐曲的结构、主题和情感来传达的,而音乐的听觉现象则包括声音的高低、音乐的节奏和和声等。
他指出,如果仅将音乐看作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会忽略了音乐的基本特性,而如果只关注音乐的听觉现象,又会忽视了音乐艺术的意义。
对音乐的理解应该包括这两个方面,才能真正体会到音乐的美妙之处。
李斯特提出了“诗化”的概念。
他认为音乐可以通过抒发情感、描绘景物和表达思想来达到“诗化”的效果。
他的作品中常常融入了文学题材和意象,使音乐具有了故事性和叙事性。
他的《费利克斯·门德尔松与勃拉姆斯》和《狄德罗》等作品,既展示了他对文学作品的倾慕,又通过音乐来表达对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李斯特的音乐既有音乐本身的魅力,又有文学作品的情感和意义,使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味音乐。
李斯特还深受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强调个性和自由性。
他鼓励音乐家和演奏家发扬个人的风格和特点,注重在演奏中展现个人的情感和感受。
他的钢琴演奏风格独特,擅长运用技巧和表现力来表达音乐的情感和意义。
他也致力于不同风格、不同音乐流派的整合和发展,尝试创造出新的音乐形式和风格。
他的作品涵盖了各种类型的音乐,包括独奏曲、室内乐和交响曲等,展示了他对音乐多样性的追求和探索。
李斯特强调音乐的即兴性和创造性。
他认为音乐应该是即兴的、自由的,不应该被过于严格的规则和形式所限制。
他鼓励音乐家在演奏中发挥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将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融入到音乐中去。
浅谈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

浅谈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李斯特(Franz Liszt)是19世纪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他对音乐的理解和创作对后世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音乐美学思想丰富多彩,包括了对音乐本质的思考、音乐家的修养和创作技巧等方面,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学习的。
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浅谈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
一、对音乐本质的思考李斯特深刻地理解了音乐的本质和意义。
他认为音乐是一种情感表达的艺术,是一种超越语言的交流方式。
在他看来,音乐不仅是美的艺术,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
他曾说:“音乐是唯一能够透过时间和空间,紧密地连接灵魂的力量。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音乐的敬畏和热爱,也表现了他对音乐超越语言和文化差异的理解。
李斯特认为,音乐是一种源自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是一种超越言语和文字的情感传达方式,是一种能够打动人心、触动灵魂的艺术形式。
在他的音乐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对音乐本质的理解和追求,他通过音乐表达了自己对生活、对世界的独特见解和情感。
二、音乐家的修养李斯特不仅注重音乐本身,还十分重视音乐家的修养和艺术修养。
他认为,一个优秀的音乐家不仅要有出色的技术和演奏能力,更需要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广博的人文素养。
他曾说:“一个音乐家必须具备无尽的耐心和无穷的勇气,才能攻克艰巨的技术难题。
”这句话体现了他对音乐家修养的要求,他认为音乐家在面对技术难题时需要有无尽的耐心和无穷的勇气,这不仅是对于音乐技术的要求,更是对于音乐家修养的要求。
李斯特还提出,音乐家还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人文素养,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诠释作品的内涵和情感。
在他看来,音乐家的修养是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具备了高尚的品德和深厚的人文修养,才能成为一名真正伟大的音乐家。
三、创作技巧李斯特对音乐的创作技巧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他提出了“诗化音乐”的概念,强调作曲家在创作音乐时应该将诗意融入使音乐更具有深刻的艺术内涵和情感表达。
他认为,音乐创作需要有敏锐的感觉和丰富的想象力,需要能够把音乐与文字、图像等形式联系起来,使音乐作品更具有诗意和抒情性。
浅谈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

浅谈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李斯特是19世纪最具影响力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美学思想深刻影响了后来的音乐家和音乐理论家。
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音乐的象征意义李斯特认为,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工具,具有象征意义。
他用音乐来表达自己对一些文学作品、历史事件和哲学思想的理解和领悟,如其《诗人的寓言》、《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之行》和《福音书的显现节》等作品。
在这些作品中,李斯特通过音乐的演奏和创作表达了自己对人生、信仰和历史的思考和感悟。
二、音乐的心理效应李斯特认为,音乐可以影响人的心理,甚至可以影响人的身体。
他提出了“音乐磁场”这一概念,认为音乐可以产生一种类似磁场的力量,使人的身心得到平衡和调整。
据说,在李斯特的演奏会上,听众常常会出现昏倒、惊叫等反应,这正是李斯特所谓的音乐磁场的作用。
李斯特认为,音乐的重要性在于它的效果,而不在于它本身的价值。
他认为音乐和科学一样,都是为了探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规律,都是为了改善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环境。
他提出了“音乐的效果学”这一概念,强调音乐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和效果,不能仅仅是单纯的艺术创作。
四、音乐的结构李斯特关注音乐的结构,认为音乐的创作必须以结构为基础,要明确音乐的形式和组织规律。
他提出了“交响诗”这一概念,将音乐与文学相结合,使音乐的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创新性更强。
他还创立了“李斯特式铺陈”这一技巧,将多个乐曲融合在一起,创造出更加激动人心和独具特色的作品。
综上所述,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而且对后来的音乐家和音乐理论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现代音乐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谈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

浅谈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李斯特(Franz Liszt)是19世纪著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他的创作跨越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两个时期,在音乐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他的音乐美学思想也备受关注,本文就来浅谈一下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
1. 音乐的本质:虚与实的结合李斯特认为,音乐的本质就是虚与实的结合。
虚,指的是音乐所表现的感受、情感和想象等精神层面的东西;实,指的是音乐所用的音符、旋律和节奏等物质层面的东西。
只有虚与实的结合,才能构成真正意义上的音乐。
李斯特的这一观点与浪漫主义时期的思潮相契合。
浪漫主义强调艺术家的个性和感受,置身于这个社会的个人感受和情感自由表述的重要性。
李斯特的「虚」的概念,精准的表达了这一潮流的理念,而他所强调的「实」,则用物质来告诉我们,音乐的表达是要在具体物质中完成的。
2. 音乐与自然的关系:形式与内容李斯特认为,音乐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自然给予了音乐以灵感和素材,音乐则通过艺术手法来揭示自然的真相。
对于李斯特来说,音乐的形式和内容是相辅相成的。
形式是音乐的结构和组织方式,内容则是音乐所表现的意义和情感。
只有良好的形式才能使内容得到准确和深刻的表达,只有内容的丰富才能使形式表现得更加生动和具有感染力。
3. 音乐与诗歌的关系:音乐是语言的借鉴李斯特在审美上很倾向诗歌,他认为音乐可以或应该借鉴诗歌的表现手法来扩充自身的表达,也可以或应该吸收诗歌的文学性质来增强自身的艺术价值。
他强调音乐描绘情感,就如同诗歌一样揭示了情感的真实本质。
在他看来,音乐、诗和小说都是人类表达情感的途径,只不过它们的手法不同罢了。
音乐和语言一样,都是一种表达的工具。
只有通过真实的表达,艺术才能走进人们的心灵。
总之,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强调音乐的感受性和与自然的联系,还强调音乐与诗歌之间的关联。
他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不仅在于他的出色的钢琴演奏和创作,也在于他对音乐理论和美学的一系列贡献。
浅谈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

浅谈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李斯特(Franz Liszt)是19世纪欧洲最重要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之一,他不仅扩大了钢琴的演奏技巧,也对音乐美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他的音乐美学思想对于后世的音乐家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将对他的音乐美学思想进行浅谈。
李斯特提出了“音乐诗学”的概念。
他认为音乐是一种纯粹的艺术形式,它具有诗意的特质。
他认为音乐的表现力超越了语言的限制,通过纯粹的声音语言,能够直接传达出情感和表达出意境。
他通过将音乐与绘画、文学等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音乐形式,使音乐在艺术上具有了更加深入的内涵。
李斯特强调音乐的情感表达。
他认为音乐应该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交流方式,而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展示。
他在创作中经常加入一些细腻而富有感情的音乐元素,通过音乐来表现人类的情感和生活的故事。
他的音乐作品往往富有戏剧性的冲突和转折,表达出强烈的情感体验,引发听众共鸣和思考。
李斯特还强调了音乐的表现技巧。
他通过对乐器技巧的探索和创新,扩展了钢琴的演奏技巧,使其能够更好地表现音乐的韵律和情感。
他发明了很多新的演奏技巧,如“琴键拨弦”、“颤音”、“颤音颗粒”等,使钢琴演奏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他的创新对于后世的钢琴演奏家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斯特还关注音乐与社会的关系。
他对政治和社会问题有着极高的关注度,他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对社会不公和人类苦难的关切。
他的一些音乐作品,如《墳墓前的谁》、《马兹尔斯班》等,都是以社会问题和历史事件为背景的。
他的音乐作品不仅是对音乐本身的思考和探索,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
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体现了音乐的纯粹性、情感性和表现性,他对音乐表达方式的探索和创新,对钢琴演奏技巧的扩展,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都为后世的音乐家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他的音乐美学思想在当时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直到现今依然是音乐界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浅谈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

浅谈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李斯特(Franz Liszt,1811年-1886年)是19世纪初至中期欧洲最著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之一。
在他的音乐创作和表演中,他倡导一种高度浪漫主义的音乐美学思想,旨在传达出强烈的情感和理想主义。
首先,李斯特坚信音乐是一种高尚的艺术形式,可以达到精神的升华和超越物质世界的力量。
他认为音乐是一种由天赋和灵感创造而来的吟唱,可以引领人们走向更高层次的感性和直观的领域,甚至可以触发人们心中的灵魂和神圣的思考。
因此,他强调音乐的超越性和内向性,强调音乐需要从内心深处流露出来,并且需要创造出一种神秘的魔力,来拯救人们脱离日常的繁琐和庸俗。
其次,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强调创造性和个性化。
他重视作曲家个人的创造力和艺术性,认为音乐可以从个人的独特经验和感受中获得深度和意义,而不是从一套固定的规则或传统中得出结论。
他认为作曲家应该以自己的音乐语言和风格来表达情感和思想,而不是被某些限制所束缚。
他也鼓励演奏家在表演中添加自己的想法和想象力,以增强音乐的个性化和独特性。
第三,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强调音乐的诗意和视觉化。
他认为音乐是一种可以创造出诗意和视觉效果的艺术,可以让人们想象出生动的场景和画面。
他尝试通过使用各种音乐技巧和表现手段,如音效、对位、特殊的和弦、速度和强度等,来呈现出彩虹般的音乐画卷。
他的音乐作品中常常包含有具体的故事和情境,如交响诗和钢琴曲集,用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情感和情景。
综上所述,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是一种高度浪漫主义的思想,强调了音乐的超越性、个性化和诗意化。
他的音乐作品成为19世纪后期音乐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对于西方音乐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浅谈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

浅谈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
李斯特(Franz Liszt)是19世纪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和钢琴家,他的音乐作品在当
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赞誉,影响了许多后来的作曲家。
他的音乐美学思想包括了创新、
独立性、情感表达和对社会的关注等方面。
首先,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强调创新与独立性。
他致力于创造出独特而富有创新性
的音乐作品,通过运用不同的技巧和风格,他试图突破传统的音乐结构和形式,创造出新
的音乐语言和表达方式。
他的作品中注重的是与众不同,追求个人的创新和表达。
另外,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强调情感的表达。
他认为音乐是一种表达内心感受的艺
术形式,可以通过音乐作品传递出人类的情感和意境。
他的音乐作品富有浓郁的个人情感,表达出内心深处的喜怒哀乐。
他运用各种技巧和音乐形式来表达情感,使得音乐作品具有
了更加深刻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此外,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还包括了对社会的关注。
他相信音乐是一种可以改变和
影响社会的力量,可以为社会的进步和改革作出贡献。
他在创作中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关
注社会的问题和矛盾,试图通过音乐来唤起人们的思考和关注社会问题。
他的音乐作品中,既有对社会的批判,又有对社会的赞美和祝福,体现了他对社会的热爱和关注。
总的来说,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包含了创新、独立性、情感表达和对社会的关注等
方面。
他的音乐作品具有独特的创新性和情感表达力,同时也积极反映了社会的现实和问题。
他的音乐美学思想对后来的作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音乐创作的发展起到了积极
的推动作用。
浅谈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

浅谈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李斯特是19世纪欧洲音乐史上一位非常杰出的作曲家、钢琴演奏家和音乐教育家,他对于音乐美学方面的思考和贡献也是举足轻重的。
本文着重探讨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
首先,李斯特在音乐创作方面有着独特的创作方法和审美观。
他认为音乐创作应该是一个从内心产生的感性发挥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按照既定规则进行技巧的拼凑。
李斯特尝试将音乐与文学、哲学等领域结合起来,从而在他的音乐作品中表现出更加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他的音乐作品往往是一个意境氛围的营造,通过音乐的表现力和情感表达来激发听众的内心共鸣。
其次,李斯特强调音乐表现力和技巧性的统一。
他认为音乐的美不仅在于它的表达意义,更在于演奏者的艺术表现。
因此,他在钢琴演奏技巧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创造了不少技巧上超越了当时的水平的演奏方法,如“琴键颤音”、“双手跨越八度间隔奏出和音”等,这些技巧不仅展示了李斯特个人的想象力和技巧天赋,更是对于钢琴演奏技巧方面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再次,李斯特认为真正的音乐美学在于音乐内在的精神内涵,而不仅在于它的表面装饰,他的音乐创作总是不断地对既有的音乐规则进行突破。
他在音乐中使用了丰富的变化,从而使得他的音乐产生了更加深刻的情感表达。
他也对于音乐文化的传统进行了批判和反思,认为传统音乐的局限性和保守性会阻碍音乐的发展。
他的音乐作品中充满了对于传统音乐规则的挑战和对于音乐自由创作的探索。
同时,他也鼓励青年艺术家们在音乐领域大胆地探索、创新和发展,以期实现音乐的不断更新和进步。
总之,作为19世纪欧洲音乐史上的重要人物,李斯特对于音乐美学的思考和探索,为当代音乐创作和演奏家提供了很大的启示,他的音乐作品也成为后人学习和借鉴的范本。
浅谈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

浅谈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作为19世纪最重要的音乐家之一,李斯特的音乐作品对整个音乐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作曲家和钢琴家,还是一位杰出的音乐美学家。
他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影响了当时以及后来的音乐创作和表演。
本文将对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进行浅谈,探索他对音乐的独特见解和贡献。
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音乐创作中。
他认为音乐是一种超越语言的艺术形式,是一种直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
他在作曲时注重情感的表达,希望通过音乐来传递内心的感受和情绪。
在他的作品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对于爱情、自然、宗教等不同主题的情感表达。
他的《爱之梦》以及《圣方济各的传说》等作品都表现了他对于爱情和宗教的热情和虔诚。
李斯特认为音乐应当是一种直接触动人心灵的力量,它应当能够在听众内心引发共鸣,唤起共同的情感和思想。
除了情感表达,李斯特还非常注重对于音乐形式和结构的把握。
他认为音乐的美在于其精致的结构和富于变化的形式。
他在作曲时尝试了很多新的形式和结构,例如交响诗这种新的音乐形式。
通过这些尝试,他不仅为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造力,还为后来的音乐家们开拓了道路。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丰富的音乐形式和结构,这些形式和结构的运用为他的音乐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
李斯特对于音乐的意义和作用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音乐是一种超越语言和文化的艺术形式,是一种可以跨越国界和种族的沟通方式。
他的音乐作品不仅在欧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还在亚洲和美洲等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音乐被认为是一种国际化的艺术语言,能够跨越不同的文化和民族,直接触动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他的音乐具有世界性的意义和影响,被誉为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在表演方面,李斯特也对音乐的演奏和演绎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他主张音乐的演奏应当注重对于音乐的细节和情感的把握,而不仅仅是技巧和速度的展示。
他在演奏时注重音乐的表现力和情感的传达,更加关注音乐的内在含义和精神内涵。
探析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以舒曼李斯特为例

91SONG OF YELLOW RIVER 2023/ 15代的作曲家在古典创作手法的基础上进行大加扩展,旋律线条变得更加流畅,节奏更加轻快活泼,从结构上看,旋律的乐句组成不再是固定形式,变得更加的灵活多变,使得音乐的旋律线条更加流畅,与古典主义时期古典乐派的均衡、完整的旋律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区别。
除外,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旋律是古典主义晚期旋律发展的延续,特别是在舒伯特的影响下,许多器乐作品的主旋律都极具歌唱性,旋律更富歌唱性,也为歌唱表演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旋律地位直线提升。
(二)和声方面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大多建立在大小调七音阶的和弦上,尽管听觉上是不和谐的,但强调了功能和声的色彩变化,在音乐和声表现力上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升,和声方面逐渐完善,对不协和音程的使用,如七和弦、九和弦经常出现本音转调从而获得特殊的效果,音乐相比于之前的古典主义音乐更具戏剧性和更新颖的听觉艺术。
(三)速度方面随着自由奔放的时代,浪漫主义音乐的速度不再受传统节奏的限制。
这一时期的音乐家们非常喜欢自由的速度。
对于自由速度,主要是指行为人在演奏自由速度时,如果在一小节出现抢拍,可以在另一小节进行弥补。
不管速度快还是慢,都要用于极具个性化的方式来应对。
速度的自由处理通常因力度的变动而变化,即速度加快与之对应的力度也会逐渐增加,速度减慢,对应的力度逐渐减弱。
这种夸张的音乐创作方式被浪漫主义时代艺术家们所广泛推崇。
(四)曲调方面浪漫主义时期的曲调是古典主义时期的一种延续和发展,从曲调风格来说,此时期的音乐民族特色浓烈,创作出悠扬绵长的旋律,艺术家经常就地取材采用本民族的民间歌谣、民间舞曲以及民间神话等。
不同的民族社会主义国家都需要不同的民族音乐精神,因此要求各个民族的音乐家都着力于对自己民族的音乐特点加以研究。
此外,浪漫主义时代的音乐歌曲中也带有强烈的描写式特点,往往是通过对自然界中的景色的描写和对音乐的模仿等。
三、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一)舒曼的美学思想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Rober Alexander Schuman)生于1810年6月8日的德国小镇茨维考,并于1856年7月29日逝世,浪漫主义时期杰出钢琴家、作曲家以及音乐评论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念$ 交响诗是一种更适合浪漫主义思想! 更为自由的交 响乐形式 $ 他在 1848 ( 1858 的 10 年中写了 12 首交响诗 ! 连 同 晚 年 所 作 的 * 从 摇 篮 到 坟 墓 + 共 13 首 $ 这 些 作 品 都 是单 乐 章 的 标 题 音 乐 ! 从 形 式 到 内 容 都 和 柏 辽 兹 的 标 题 交 响曲迥然不同$ 李斯特的许多交响诗作品都取材于诗歌和 美术 ! 但 他 并 不 注 重 用 音 乐 去 描 绘 场 景 , 事 件 ! 也 不 陷 入 琐碎 的 音 乐 解 说 ! 而 是 在 于 表 达 诗 的 意 境 或 思 想 境 界 ! 对 作品的内容或艺术形象进行哲理性概括 $ 比如他在 1837 (
1849 年 至 1861 年 ! 李 斯 特 在 处 于 新 德 意 志 进 步 派 别
中心 的 魏 玛 居 留 ! 在 那 儿 被 许 多 尊 崇 者 和 志 同 道 合 者 所 围 绕 ! 他们之中有作曲家 , 指挥家汉斯/冯/彪 罗 等 人 $ 1859 年 ! 李 斯 特 和 瓦 格 纳 的 追 随 者 们 正 式 发 起 了 %新 德 意 志 乐 派 &! 李斯特成为 % 新德意志乐派 & 的带头人 $ % 新德意志 乐派& 是综合艺术的大本营! 他们中心艺术理念是提倡标 题音 乐 与 综 合 艺 术 $ 李 斯 特 的 音 乐 思 想 直 接 受 瓦 格 纳 % 综 合 艺 术 & 观 念 影 响 ! 并 对 瓦 格 纳 %综 合 艺 术 & 观 念 的 发 展 和完善产生直接影响 $ 李斯特所创的交响诗就是诗歌绘画和交响乐相互渗透 和结 合 的 产 物 ! 交 响 诗 集 中 体 现 了 李 斯 特 % 综 合 艺 术 & 的
1869 )$ 他 的 交 响 曲 与 众 不 同 ! 如 诗 似 的 均 有 标 题 ! 配 器
效果极佳 ! 还 有 % 色 彩 大 师 & 之 称 $ 他 的 交 响 诗 式 的 创 作 手法 ! 对欧 洲 浪 漫 主 义 音 乐 和 标 题 音 乐 的 发 展 起 了 极 大 的 促 进作用 $ 他 的 * 幻 想 交 响 曲 + 并 附 有 一 个 小 标 题 % 一 个 艺 术 家 生 涯 中 的 插 曲 &! 很 像 一 部 用 音 乐 写 的 小 说 $ 他 创 立了器乐创 作 标 题 性 的 主 导 原 则 ! 使 交 响 乐 戏 剧 化 ! 大 胆 改革了管弦 乐 队 的 编 制 和 配 器 手 法 ! 为 标 题 音 乐 创 作 奠 定 了基础 $ 由 于 柏 辽 兹 在 他 的 * 幻 想 交 响 曲 +, *哈 罗 尔 德 在 意 大利 + 中采用 了 文 学 性 标 题 和 文 字 说 明 ! 引 起 了 一 些 人 的 反 对 $ 1863 年 ! 柏 辽 兹 的 * 幻 想 交 响 曲 + 在 巴 黎 演 出 后 ! 李斯特随即将 这 部 作 品 改 编 为 钢 琴 曲 并 在 他 的 * 柏 辽 兹 和 他的 % 哈罗尔 德 & 交 响 曲 + 一 文 与 其 他 的 一 些 论 文 中 立 场 鲜明地肯定 了 标 题 在 音 乐 作 品 中 的 作 用 $ 他 从 音 乐 的 不 确 定性 " 标题和 器 乐 的 内 在 联 系 " 艺 术 的 多 样 统 一 性 和 标 题 性四个角度来 阐 述 他 的 论 点 $ %如 果 作 曲 家 以 寥 寥 数 语 描 画出自己作 品 的 精 神 草 图 ! 没 有 繁 琐 的 细 节 和 细 部 ! 说 出 作为这一乐曲 基 础 的 思 想 ! 这 绝 不 是 无 益 的 ! 无 论 如 何 也 不 像 通 常 所 爱 说 的 那 样 - 可 笑 的 .$ 这 样 一 来 ! 它 既 可 以 避免 不正确的 解 释 ! 没 有 把 握 的 结 论 ! 以 及 对 作 曲 家 从 未 有过的意图作 空 洞 的 解 说 ! 也 可 以 避 免 毫 无 根 据 的 无 休 止 的注释 $& 当李斯特为柏辽兹的标题交响乐欢呼时就阐明了自己 对音乐标题性 的 理 解 $ 他 认 为 % 我 们 所 指 的 是 在 纯 器 乐 作 品上所加的 标 题 ! 标 题 可 以 是 诗 ! 也 可 以 是 散 文 ! 可 长 可 短 ! 可 以对听 者 暗 示 或 详 细 说 明 作 曲 家 想 要 展 示 的 思 想 或 景 象 &$ 音 乐 选 择 标 题 % 描 绘 或 说 明 乐 曲 所 隐 含 的 和 它 所 要 引 起 的 感 情 &! 使 自 己 的 音 乐 和 标 题 成 为 与 % 文 字 所 表 现的思想 融合 为 一 个 整 体 & 是 必 要 的 也 是 可 能 的 ! 这 种 新 形式既是音乐 史 中 早 已 存 在 的 现 象 ! 又 是 当 代 及 未 来 艺 术 发展的必然趋势 $ 李斯特认为每一部作品都有它一定的内容! 这种作品 通过艺术形象 来 反 映 现 实 的 实 际 情 景 ! 作 曲 家 根 据 这 个 题 材给自己的 作 品 起 一 个 名 字 $ 所 以 ! 标 题 音 乐 有 其 本 身 结 构 形式的规律 性 $ 音 乐 和 文 学 结 合 在 浪 漫 主 义 时 期 特 别 的 大显身手 ! 那 时 的 很 多 著 名 文 学 作 品 在 标 题 音 乐 中 得 到 了 充分的体现 $
aes thetik% 的 主 张 # 由 此 拉 开 了 自 律 论 与 他 律 论 之 争 的 序
幕" 作为浪漫主义音乐美学的最高成就# 李斯特的音乐美 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 一 ! 他律论音乐美学观念 汉 斯 立 克 在 他 的 那 篇 著 名 的 音 乐 美 学 论 文 ’论 音 乐 的 (( 音 乐 美 学 的 修 改 刍 议 ) 中 明 确 地 表 达 了 自 己 的 观 美( 点* + 音乐美是一种独特的只为音乐所特有的美 " 这是一 种不依 附 # 不 需 要 外 来 内 容 的 美 # 它 存 在 于 乐 音 以 及 乐 音 的艺术组合之中 ," 在自律美学看来 # 音乐是一种完全不取 决! 不依赖于音乐之外的艺术" 它的内容不是外来的# 不 是独立 存 在 于 音 乐 之 外 的 什 么 东 西 " 它 既 不 是 情 感 # 也 不 是某 种 语 言 ! 映 像 ! 譬 喻 ! 象 征 ! 符 号 " 因 此 # 音 乐 完 全 是自律的 " 以情感美学为基础的他律论派的观点则恰恰相反* 他 们认为 制 约 着 音 乐 法 则 和 规 律 的 是 来 自 于 音 乐 之 外 的 某 种 因素 # 音 乐 体 现 着 某 些 外 界 的 客 观 实 在 # 即 音 乐 总 是 标 志 着音 乐 之 外 的 某 些 东 西 # 并 把 音 乐 作 为 一 种 表 达 感 情 的 媒 介 # 强调音乐同诗歌 ! 文学 ! 美术 ! 戏剧之间的内在联系 # 促进相互结合 ! 贯通 " 它们主要是人类的情感 # 这就是音乐 所表现的主要内容 " 这种观点我们可以从舒曼 ! 柏辽兹 ! 以 & 及后来的穆索尔斯基 ! 理查 斯特劳斯等人的创作中看出 "
!"#$%& %’() *++,-,
!"
福 建 艺 术
音乐作品中! 通过语言文字概括乐曲的中心内容" 题材! 并 作 为 乐 曲 的 标 题 # 标 题 音 乐 从 16 世 纪 开 始 ! 19 世 纪 得 到更大的发 展 $ 提 倡 标 题 音 乐 是 李 斯 特 的 一 个 重 要 的 美 学 观点 ! 这一 观 点 是 和 他 的 他 律 论 观 点 紧 密 相 连 的 $ 他 律 论 强调音乐表达 情 感 并 具 有 描 绘 作 用 ! 标 题 音 乐 强 调 音 乐 的 特定的描绘作用 ! 这与汉斯立克的自律论观点不同 $ 事实上! 标题音乐作为一种音乐体裁! 主要创始人是 法国伟大作曲家 ! 被称为 % 交响诗人 & 的 柏 辽 兹 ’1803 (
李斯特音乐美学思想探微
#$%&’() ’$*+ ,&-’. /0-*10*’. #20+3+4) +5 6’-7*8
撰文! 林敏丹
著名音乐家李斯特
李斯特是浪漫主义时期伟大的作曲家! 钢琴演奏家! 评论家 ! 教 育 家 ! 音 乐 活 动 家 " 他 的 音 乐 美 学 思 想 主 要 体 现在他 1834 年至 1860 年撰写的音乐与艺术评论 # 这些美 学 思 想 集 中 体 现 了 19 世 纪 西 方 浪 漫 主 义 情 感 论 音 乐 美 学 $ 即 他 律 论 # Heteronomie aes thetik % 的 思 想 " 1856 年 奥 地利音乐学家爱德华&汉斯立克发表了他的长篇论文 ’ 论音 (( 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 )# 作者对情感论美学进行 乐的美 ( 全 面 的 否 定 # 明 确 表 达 了 自 律 论 音 乐 美 学 $ Autonomie –
李斯特就是他律论忠实的拥护者" 李斯特音乐美学的 理论 来 源 于 黑 格 尔 的 美 学 " 黑 格 尔 的 + 音 乐 是 一 种 表 情 艺 术, 作为一种音乐哲学观念# 已经成为这个时期的作曲家 和音 乐 美 学 家 们 的 普 遍 共 识 " 他 们 崇 尚 情 感 # 把 情 感 视 为 音乐 艺 术 的 真 实 内 容 " 从 历 史 发 展 的 观 点 看 # 浪 漫 主 义 音 乐 观 是 19 世 纪 黑 格 尔 + 情 感 论 , 在 新 的 历 史 条 件 下 的 发 展和深化 " 19 世纪上半叶西欧资产阶级社会知识分子的阶 级意 识 更 加 成 熟 " 他 们 高 度 肯 定 自 身 情 感 的 价 值 # 强 烈 要 求最后冲破封建社会思想残余的束缚# 发展个性# 解放个 性 " 音乐成为这种精神取向得到最自由发展的领域 " 李斯特在 19 世纪 40 ( 50 年代间撰写了一 系 列 音 乐 批 评文 章 # 内 容 涉 及 从 舒 曼 ! 肖 邦 到 柏 辽 兹 等 整 整 一 代 作 曲 家的创作# 其中曾多次阐述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他极端强 调音 乐 中 的 情 感 内 容 # 甚 至 将 之 置 于 思 想 ! 理 智 之 上 " 李 斯特 在 他 几 乎 与 汉 斯 力 克 的 ’ 论 音 乐 的 美 ) 同 时 发 表 的 论 文 ’柏 辽 兹 和 他 的 +哈 罗 尔 德 , 交 响 曲 ) 前后 % 中 指 出 * $ 写 于 1850 年 +情 感 在 音 乐 中 独 立 存 在 # 发 射 光 芒 # 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