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黄瓜育种

合集下载

黄瓜种植育种方法

黄瓜种植育种方法

黄瓜种植育种方法流程如下:
1.播种前1~3天进行晒种。

2.晒种后将种子用55℃的温水进行烫种10~15分钟,并不断搅
拌到水温降至30~35℃。

3.将种子反复搓洗,并用清水洗净粘液,浸泡3~4小时。

4.将浸泡好的种子用洁净的湿布包好,放在28~32℃的条件下催
芽1~2天,待种子70%“露白”时播种。

5.营养土和药土的配制:营养土应用近3~5年内没有种过瓜类蔬
菜的园土或大田土与优质腐熟有机肥混合,有机肥占30%,土和有机肥混匀过筛。

将过筛后的营养土按照每1立方米土加入100g多菌灵混匀配成药土。

6.育苗:用直径10cm、高10cm的营养钵,内装营养土8cm,浇
透水,水透后在每个营养钵内播发芽种子1粒,上覆药土1cm 厚,平盖地膜,以利保墒。

7.作畦以畦面宽1.2米为宜,高畦整地,平整好喷除草剂后盖地
膜,3天后定植。

黄瓜育种的步骤

黄瓜育种的步骤

黄瓜育种的步骤嘿,咱今儿就来说说黄瓜育种那些事儿!你可别小瞧这黄瓜育种,这里头的门道可多着呢!要育种,首先得选好种。

就好比盖房子得先有好的砖头一样,这种子就是那关键的砖头呀!咱得挑那些长得壮实、没病没灾的黄瓜种子,这就像是挑运动员,得挑身体棒的不是?要是选了个病恹恹的种子,那后面还能指望它长出啥好黄瓜来?选好了种子,接下来就得给它们找个舒服的地儿呆着。

这地儿可不能随随便便,得松松软软、肥沃得很。

就跟人睡觉要睡舒服的床一样,种子也得有个好“床铺”才能茁壮成长呀!把种子小心翼翼地埋进去,就像给宝贝找了个温暖的家。

然后呢,你就得好好照顾它们啦!该浇水的时候浇水,可不能让它们渴着。

这浇水也有讲究,不能一股脑儿地猛浇,就像人吃饭不能暴饮暴食一样。

得恰到好处,让种子们喝得舒舒服服的。

再说说这施肥,就像是给种子们吃补品。

但也不能乱补呀,得根据它们的需要来。

补多了反而可能坏事,就像人吃补品吃多了也会不舒服一样。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种子们慢慢发芽、长大。

这时候你就得时刻留意着,看看有没有什么病虫害来捣乱。

要是有,那可得赶紧想办法对付,不然辛辛苦苦培育的黄瓜苗可就遭殃啦!等黄瓜苗长到一定时候,还得给它们搭架子。

这架子就像是它们的小梯子,让它们能顺着往上爬,能更好地晒太阳、透透气。

嘿,你说这黄瓜育种像不像养孩子?得精心呵护,一步都不能马虎。

要是哪个环节出了差错,那可就前功尽弃咯!等啊等,盼啊盼,终于盼到黄瓜开花结果啦!那一个个小黄瓜挂在架子上,就像一串串绿色的小灯笼,别提多可爱了。

这时候可别高兴得太早,还得继续照顾着,让它们长得又大又好。

你说,这黄瓜育种容易吗?真的不容易啊!但当你看到自己亲手培育出的黄瓜又大又新鲜,那种成就感,简直没法形容!所以啊,别小看这小小的黄瓜,它背后可是凝聚了咱育种人的无数心血和汗水呢!。

第三章 黄瓜育种

第三章 黄瓜育种

美容有间接的作用。
治糖尿病:所含的葡萄糖苷、甘露醇、果糖、木糖不参与 通常糖代谢。 激发人体免疫功能,减轻肝癌病痛:葫芦素C
第一节 黄瓜种质资源
一 、起源与传播
黄瓜又称胡瓜、王瓜,是葫芦科甜瓜属一年生草本蔓生攀 缘植物。黄瓜起源于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地带的热带雨林地 区和中国云南西双版纳。我国黄瓜栽培历史悠久,早在2000 年前,在我国黄河流域就开始栽培黄瓜。古代分两路传入我 国,即一路由源产地传入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形成了华南系 统黄瓜;一路沿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北方地区,形成了华北型
三 、杂种优势利用
黄瓜连续自交3-5代不引起明显的生活力衰退现象。
目前采用的黄瓜育种系统大多遗传基础狭窄,已被证 明是一种遗传变异有限的作物。由适应当地的育种材料得 来的群体所含有关产量的遗传变异很少。对数量性状选择 适用具有广泛遗传基础的原始群体,才会更有效。在现有 群体中引入未被利用或外来种质资源,首先要对产量进行 几个周期的轮回选择,然后对果实品质、抗病性及其他性 状的改良。
四、生态育种
黄瓜周年栽培要求的需要,且有地区生态条件的差役。
生态育种是以后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 理想的保护地黄瓜品种: 1. 对低温或高温的适应性 2. 耐弱光性 3. 抗病性 4. 单性结实性 5. 株型结构:紧凑、叶量节间长度适中、分枝性弱、适于 密植 6. 早熟性:应是节瓜早,做瓜部位低,节成性强,雌花多
霜霉病
白粉病
枯萎病
灰霉病
菌核病
根腐病
蔓枯病
黑斑病
黄瓜的主要害虫有蚜虫、茶黄螨、红蜘蛛、白粉 虱等,近几年流行的美洲斑潜蝇及以为害黄瓜果实为
主的鳞翅目害虫有严重发生之势,黄瓜的抗虫育种工
作亟待开展。
霜霉病

黄瓜育种

黄瓜育种

1 起源与种质资源 1.1 起源与传播 葫芦科,甜瓜属。学名Cucumis sativus L.,起源于 葫芦科,甜瓜属。学名 起源于 印度的喜玛拉雅山脉南麓的印度北部热带雨林带地区。 热带雨林带地区 印度的喜玛拉雅山脉南麓的印度北部热带雨林带地区。最 初的黄瓜为野生,瓜带黑刺,味剧苦不能食用。 初的黄瓜为野生,瓜带黑刺,味剧苦不能食用。主要依据 是黄瓜在印度已经有3000年的栽培历史,而且在印度喜 年的栽培历史, 是黄瓜在印度已经有 年的栽培历史 玛拉雅山麓曾发现一个原始类型的黄瓜近缘野生种 但据考证, (Cucumi sharwickii Rpyle).但据考证,非洲也很早就 ) 但据考证 有了黄瓜。 旧约全书》 有了黄瓜。《旧约全书》说:“我们记得在埃及不花钱就 能吃到鱼,也有黄瓜……”,欧洲有黄瓜的记载约在公元 能吃到鱼,也有黄瓜 , 1世纪。罗马帝国的第二任皇帝喜爱黄瓜,几乎餐餐必备。 世纪。 世纪 罗马帝国的第二任皇帝喜爱黄瓜,几乎餐餐必备。 此后公元9世纪才相继传入法国和俄罗斯 英国到16世纪 世纪才相继传入法国和俄罗斯。 此后公元 世纪才相继传入法国和俄罗斯。英国到 世纪 才开始种黄瓜。日本的栽培是17世纪从我国引入 世纪从我国引入。 才开始种黄瓜。日本的栽培是 世纪从我国引入。
授粉与受精:凡是花冠呈明显黄色的大花蕾, 授粉与受精:凡是花冠呈明显黄色的大花蕾,次日早 上就能开放。 上就能开放。花粉的雄花开放前一天已有一定的发芽 能力,到开花当天花药开裂时达到最高。 能力,到开花当天花药开裂时达到最高。黄瓜花每天 10时开放 花粉的寿命较短, 时开放, 的6-10时开放,花粉的寿命较短,在较高温度条件下 小时。所以必须是当日花上午进行。 仅4-5小时。所以必须是当日花上午进行。雌蕊于开 花前2天到开花后1天均有授粉受精的能力。 花前2天到开花后1天均有授粉受精的能力。由授粉到 受精约需4 小时。但在10℃和空气相对湿度80% 10℃和空气相对湿度80%下保 受精约需4-5小时。但在10℃和空气相对湿度80%下保 2d仍有发芽能力 雌花的柱头在开花前2d 仍有发芽能力。 2d到开花后 持2d仍有发芽能力。雌花的柱头在开花前2d到开花后 2d都有受精能力 但以开花当天最强。 都有受精能力, 2d都有受精能力,但以开花当天最强。 黄瓜的控制授粉技术简单。 黄瓜的控制授粉技术简单。只要能排除昆虫和其他传 粉者,就不必考虑其他的花粉传染的措施。 粉者,就不必考虑其他的花粉传染的措施。因黄瓜是 雌雄异花作物,而且花粉在花朵上有较强的附着性。 雌雄异花作物,而且花粉在花朵上有较强的附着性。

黄瓜的耐盐碱和抗逆性育种研究

黄瓜的耐盐碱和抗逆性育种研究

黄瓜的耐盐碱和抗逆性育种研究黄瓜是一种被广泛种植的蔬菜,其耐盐碱和抗逆性育种研究对于提高黄瓜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在面临日益严峻的盐碱土壤和气候变化等逆境条件下,寻找耐盐碱和抗逆性强的黄瓜品种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黄瓜的耐盐碱特性以及抗逆性育种研究的方法和进展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首先,黄瓜的耐盐碱特性是指其在含有高盐和高碱性的土壤中能够正常生长和发育的能力。

在盐碱土壤中,高盐浓度会导致土壤中的土壤水分减少,造成黄瓜根系吸收水分困难,进而导致黄瓜水分失衡、生长受限。

而高碱性土壤则会导致植物体内的酸碱平衡紊乱,影响植物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

因此,耐盐碱性是黄瓜育种中一个重要的性状。

为了研究黄瓜的耐盐碱性,许多研究人员在不同的盐碱条件下进行了实验观察。

研究发现,黄瓜的耐盐碱性主要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

就遗传因素而言,一些耐盐碱性特征的基因已经在黄瓜基因组中被鉴定出来,并与黄瓜的耐盐碱性相关。

而在环境因素方面,水分、光照和温度等条件对黄瓜的耐盐碱性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黄瓜的耐盐碱性可能会有所变化。

针对黄瓜的耐盐碱性育种研究,科学家们采取了多种方法。

首先,通过野外收集野生的黄瓜种质资源,发现一些具有耐盐碱性的野生种质,并通过杂交等手段与栽培种质进行杂交育种,从而获得耐盐碱性更强的新品种。

其次,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和基因组学等方法,研究人员可以更准确地鉴定出与黄瓜耐盐碱性相关的基因,为选择和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逆境生物学和遗传工程技术也被应用于黄瓜抗逆性育种中,通过转基因技术引入抗盐碱胁迫的基因,从而提高黄瓜的耐盐碱性和抗逆性。

关于黄瓜耐盐碱性育种的研究进展,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研究人员通过长期的杂交育种和亲本筛选,培育出了多个耐盐碱性强、抗逆能力高的黄瓜新品种。

这些新品种具有更强的抗盐碱胁迫的能力,在盐碱土壤中表现出更好的适应性和生长表现。

同时,通过进一步的基因组学研究和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科学家们鉴定出了一些与黄瓜耐盐碱性相关的基因,并对这些基因进行了功能研究,为黄瓜耐盐碱性育种提供了更可靠的理论依据。

实验室黄瓜育种实验报告(3篇)

实验室黄瓜育种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黄瓜育种技术,提高黄瓜的产量、品质和抗病性,为黄瓜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品种:黄瓜品种A(高产量、优质)、黄瓜品种B(抗病性强、优质)。

2. 实验设备:恒温培养箱、光照培养箱、种子处理设备、人工气候室、显微镜、电子天平、剪刀、镊子等。

3. 实验试剂:蒸馏水、氯化钠、氯化钙、磷酸二氢钾、硫酸锌、硼酸、乙烯利、多菌灵等。

三、实验方法1. 种子处理:将黄瓜种子浸泡在氯化钙溶液中30分钟,然后用蒸馏水冲洗干净,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发芽。

2. 植株培养:将发芽后的黄瓜种子移植到人工气候室中,设置光照时间为12小时/天,光照强度为2000勒克斯,温度为25±2℃。

3. 杂交组合:选择黄瓜品种A和品种B中的优良植株进行杂交,采用自然授粉方式。

4. 选择育种:观察杂交后代植株的生长发育情况,选择生长健壮、产量高、品质好的植株进行繁殖。

5. 抗病性鉴定:将育种后的黄瓜植株接种黄瓜白粉病菌,观察植株的抗病性。

6. 数据统计与分析:记录植株的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指标,采用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产量分析:经过育种后,黄瓜植株的产量显著提高,平均产量为每株 1.5公斤,比原始品种A的产量提高了30%。

2. 品质分析:育种后的黄瓜植株果实形状、颜色、口感等品质指标均优于原始品种A,符合市场需求。

3. 抗病性分析:育种后的黄瓜植株对黄瓜白粉病菌的抗病性显著提高,发病率仅为5%,比原始品种A降低了20%。

4. 数据统计与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育种后的黄瓜植株在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方面均优于原始品种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五、结论本实验通过黄瓜育种技术,成功培育出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的黄瓜新品种。

该品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为黄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六、实验总结1. 本实验采用黄瓜育种技术,提高了黄瓜的产量、品质和抗病性,为黄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国内外黄瓜育种技术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黄瓜育种技术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黄瓜育种技术及发展趋势一、引言黄瓜是我国主要的蔬菜之一,具有营养丰富、口感爽脆等特点,广受消费者喜爱。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食品安全的关注,黄瓜育种技术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从国内外黄瓜育种技术及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国内黄瓜育种技术1. 传统育种技术传统育种技术主要包括选择优良品种、杂交选育和自交系选育等。

在选择优良品种方面,人们通过观察黄瓜的外形、口感等特点进行筛选;在杂交选育方面,人们将不同的优良品种进行杂交,并筛选出具有更好性状的后代;在自交系选育方面,则是通过连续自交来固定某些性状。

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是指利用分子标记来筛选具有优良性状基因组合的杂交后代或自交系。

这项技术可以提高育种效率和准确性,缩短育种周期,并且可以避免传统育种技术中的一些缺陷。

3. 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指利用CRISPR/Cas9等工具对黄瓜的基因进行精准编辑,以达到改良性状的目的。

这项技术可以实现快速、高效、精准地改良黄瓜品种,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伦理问题。

三、国外黄瓜育种技术1. 遗传多样性保护国外黄瓜育种技术中注重保护遗传多样性,通过收集和保存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黄瓜种质资源,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评价,以保证育种过程中有足够的物质基础。

2. 基因组学与转录组学技术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国外黄瓜育种中。

通过对黄瓜基因组和转录组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更多有益于黄瓜生长发育和抗逆能力的基因信息,并为后续育种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

3. 遗传改良技术国外黄瓜育种中还采用了遗传改良技术,如基因工程技术和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

这些技术可以实现对黄瓜基因的精准编辑,以达到改善性状的目的。

四、发展趋势1. 精准育种随着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发展,精准育种将成为未来黄瓜育种的主流趋势。

通过对黄瓜基因组进行深入解析,并利用分子标记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基因组合的后代或自交系,可以大大提高育种效率和准确性。

黄瓜育种

黄瓜育种

4、亲本的选择
实践表明,亲缘关系较远的品种之间相配,如 东方系品种配西方系品种、华北系品种配华南系品 种、主蔓结果型品种配支蔓结果型品种、早熟品种 配中晚熟品种、春黄瓜配秋黄瓜、鲜食黄瓜配加工 黄瓜等,大多在产量上表现出较明显的高配合力。
但是,亲本选配还须同时考虑抗病性、熟性和瓜条 性状等性状的遗传规律,即充分考虑双亲的相对性状在 F1代的显隐性表现,以求在F1代能够充分表现出综合的 优良性状。因此,对于一些优良的隐性性状(如对霜霉 病的抗性等),双亲必须同时具备,才能配出真正优良 的组合。
专供全条卤瓜用。
★两者兼用品种的育种目标
(1)果细长,青绿色,心室小近似实心,初期幼瓜 可供鲜食,后期成熟嫩瓜可供加工之用。
(2)含水分少,果皮稍硬不脆,耐贮运。
但是,从当前我国黄瓜育种的现状而言,仍在将 某些单一性状的选育作为育种目标之一。
目前我国黄瓜育种主要目标之一是抗病育种。黄 瓜主要病害有霜霉病、枯萎病、疫病、白粉病、 细菌性角斑病、炭疽病和病毒病等,对这些病害 最积极、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手段是培育抗病品种。 20世纪80年代以前,抗病品种的选育以单抗某个 病害为多,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总趋势是以兼抗 多种病害为目标。
目前国内外黄瓜 的种质资源主要分 为华北型、华南型 和北欧型三大类型。
(一)华北型
俗称“水黄瓜”,分 布于中国黄河流域以北及 朝鲜、日本等地。植株生 长势中等,喜土壤湿润、 天气晴朗的气候条件,对 日照长短要求不严。该类 型黄瓜茎节和叶柄较长, 叶片大而薄,果实细长, 绿色,刺瘤密,白刺。
(二)华南型
① 雌性系 通常所称的雌性系包含全部为纯雌株 的纯雌系、全部或大部分为强雌株而小部分为 纯雌株的强雌株系。
② 雌全异株系 部分植株为纯雌株或强雌株,部分 植株为纯全株或雌全同株。

黄瓜栽培技术ppt课件

黄瓜栽培技术ppt课件

41
(三)塑料大棚春早熟栽培技术要点
定植时期
整地定植
定植后管理
提前扣棚暖地 深翻施基肥 整地方式 定植方法
覆地膜→开穴→栽苗→浇水
畦作
垄作
42
(三)塑料大棚春早熟栽培技术要点
定植时期
整地定植
定植后管理
温度管理 水肥管理 植株调整
前期防止寒潮侵袭。白天温度超过30℃放风,午 后气温降到25℃以下闭风,夜间保持10~13℃。中后 期外温不低于 15℃时昼夜通风。
北方地区无霜期短,黄瓜除夏季可在露地栽培外,充分利用 塑料大、中、小棚和日光温室进行提前、延后和越冬栽培,可实 现黄瓜的周年生产和均衡供应。
我国主要城市的露地黄瓜栽培季节和茬次
设施黄瓜栽培基本茬次
19
我国主要城市的露地黄瓜栽培季节和茬次
地区
哈尔滨、呼和浩 特
沈阳、太原、 乌鲁木齐
栽培茬次
春茬
春茬 秋茬
喜幼湿苗怕期涝水,分适不宜宜土过壤多湿,度初为花土期壤要最控大制持水水分量,的结8果0%期,需适水宜分空较气多相。对湿度

为60%~90%。
喜有机质含量高、疏松透气的土壤;

喜肥又不耐肥,施肥应以农家肥为主。
18
三、栽培季节与茬次安排
我国长江流域以及其以南地区无霜期长,一年四季均可栽培 黄瓜。夏秋季以露地栽培为主,冬春季节多利用塑料大、中棚等 设施进行保护栽培。
根本原因 小瓜在生长过程中没有得到足够的营养物质而停止发育。 植株营养生长过旺; 黄瓜生长期地温过低,根系发育不良; 连续阴天,低温寡照,光合产物少; 下面瓜不及时采收,竞争养分; 花期喷药不当或有毒气体危害。
2
一、品种类型

黄瓜育种方法

黄瓜育种方法

黄瓜育种方法黄瓜是一种很常见的蔬菜,人们经常把它拿来做汤、凉菜、沙拉等,口感清爽,营养丰富。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食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黄瓜育种方面,也有很多成果。

一、选种黄瓜的选种很重要,只有选择种子质量好的品种才能培育出品质更优的黄瓜。

在选择种子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取那些不易萎蔫的种子,颜色饱满的为佳。

2、在相同品种的种子中,优先选择形状规则、大小均匀、表皮光滑的种子。

3、如果条件许可的话,可以在一个存种水平中间挑选出重复性和生育力较强的亲本进行选种。

二、营养管理黄瓜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需求较为丰富,因此在营养方面的管理尤为重要。

黄瓜在不同的生长期,对营养元素的需求也不同,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各个生长阶段的要求:1、生长初期:在黄瓜幼苗刚萌发的时候,磷肥是其必备的营养物质。

幼苗发芽后,可施用一些磷肥作为其底肥。

2、抽蔓期:这个时候要增加氮肥、钾肥的供应,以促进黄瓜的生长。

但要注意控制氮肥量的同时,合理增加钾肥的供应,降低氮肥的含量。

3、开花期:这个时候要增加硼肥和钙肥的供应,有助于提高花粉的质量和数量。

同时较高的温度、光照和湿度也有利于花粉的释放和传播。

4、结果期:这个时候,黄瓜开始结出果实,要增加磷肥、钾肥的供应,有利于提高黄瓜的品质和产量。

三、温度管理黄瓜也是属于热带或亚热带作物,要求温度较高,且有一定的湿度。

在生长过程中,温度对黄瓜的生长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黄瓜的温度管理:1、温度:黄瓜适生温度很重要,在适生温度范围内,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的效率都比较高。

而且黄瓜习惯处在较温暖、阳光充足、湿度适宜的环境中,但也要避免温度过高。

2、湿度:黄瓜对湿度的需求不太高,但生长过程中要保持一定程度的湿度,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四、控制病虫害黄瓜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如黄瓜霜霉病、轮斑病、炭疽病、细菌性斑点病、黄瓜蚜、螨虫、白粉虱等。

因此,在育种过程中,要注意加强病虫害的预防控制。

黄瓜杂交育种流程

黄瓜杂交育种流程

黄瓜杂交育种流程
1、亲本的播种期和种植比例:黄瓜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25--30℃,生长发育适宜温度为20--30℃。

采种用的播种期宜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

父母本的种植比例为1:10。

2、人工杂交制种时间:黄瓜开花始温15℃,受精适宜温度17--25℃,温度过高过低,都会使受精能力减弱,影响采种量。

一般在5月中、下旬进行人工杂交,10--15天结束。

黄瓜以主枝结果为主的,宜在主枝的第8--10节开始杂交,一株可连续结果2--6个,种瓜多少,视品种而异。

以侧枝结果为主的,宜在主枝第8节以上和第5节以上抽生的侧枝朵雌花进行杂交。

节位过低,种子量少,种瓜也易着地而得病。

3、扎雌花蕾:杂交前一天傍晚,把母本植株上第二天早晨即将开放的雌花,用塑料线或麻皮把花冠扎住,或用细铁丝夹住。

同时把已开放的雌花和幼果(均指未人工授粉的)以及雄花摘除。

4、采雄花:在杂交当日早晨5点以前,把父本植株上当日开放的雄花采下,放入培养皿内备用。

或者在杂交前一天的傍晚,采摘第二天将开放的雄花蕾,放在纸袋中备用。

5、授粉:授粉时间从早晨露水干后开始,到中午结束。

先松开扎在雌花冠上的绳索,把父本的雄蕊塞在雌花的柱头上,然后再把花冠扎牢,防止昆虫授粉。

在杂交果的节位上,挂上细铁丝或纸牌作为标记。

6、采种瓜:春黄瓜人工授粉后40--50天成熟,夏黄瓜人工授
粉后30--25天采收种瓜。

第三章、黄瓜育种

第三章、黄瓜育种

注意事项: 1、选择时期,在自交系选育过程中,优 良单株选择的时期应按主要经济性状出 现的次序进行,如果是早熟性,应在第 一雌花出现开始,抗病则在自然发病的 时期,所有性状全部出现后才能最后定 论,一般用分项累进选择法或分次分批 淘汰法。 2、每次进行的株系比较,应人工创造性 状出现的条件。如抗病性,应人工接种 等。
二、选择育种
我国各地地方品种繁多,各有特色, 很受当地消费者的喜爱,但也存在不足, 利用自然变异进行选择育种,是培育抗 病、早熟品种的好方法。 1、抗病品种选育 (1)建立选种圃,一致条件下种植试材 (2)利用自然或人工接种方法诱导发病 (3)单株选择,自交留种。 (4)单株后代的温室内抗病鉴定和单株 选择,单株自交留种,直至纯合。
3、化学去雄法 当以自交系为亲本配制F1时,可用适 当浓度的乙烯剂处理母本,使之只产生 雌花,从而达到利用雌性系相近的制种 效果,节省人工去雄花的劳动力,提高 F1纯度。 方法要点:按一般方法1:3~4定植父母本 自交系,在两叶一心期,对母本行喷撒 300ppm乙烯利,以叶片滴水为适度,3 天一次,连续三次,处理过早,对幼苗 伤害大,不适采用。
4、黄瓜F1种子生产技术要点
一般杂交组合采用春露地进行杂交制 种,3月下旬阳畦或小拱棚育苗,4月下 旬露地定植,不同组合应设2000米隔离 区,也可用纱网隔离。 父母本按1:4~5定植,一般在施用有 机肥基础上增施PK肥,自交系为亲本 时进入初花期后,每1~2天巡视母本田, 去除未开雄花,一定要干净。采用化学 杀雄剂者母本2叶1心期喷撒乙烯利,雌 性系为母本则不采取什么措施。开花后 放蜂或人工辅助授粉,选留母本株2~4 节位留处留种瓜2~3 个。种瓜及时采收 后熟5-7天,一般从授粉后35~40天可采 收为后边的种瓜节省营养。

黄瓜杂交育种的程序和方法

黄瓜杂交育种的程序和方法

实验二 黄瓜杂交授粉技术及其制种
黄瓜授粉后果实发育问题分析
上图授粉比较成功 右边凹陷区域无种子, 因而果肉发育干瘪。 下图授粉存在问题
实验二 黄瓜杂交授粉技术及其制种
黄瓜生长受阻的因素可导致黄瓜变苦
上图:黄瓜干瘪,短 小,发育不良, 可能原因之一: 授粉不成功。
实验二 黄瓜杂交授粉技术及其制种
实验二 黄3.瓜利杂用交雌授性粉系技制术种及其制种
以雌性系为母本和父本系按照3:1比例种植 与制种区内,开花期摘除个别母本株上的 个别雄花,利用父本花粉给雌性系授粉, 即可在雌性系上获得杂交种。
实验二 黄瓜杂交授粉技术及其制种
黄瓜授粉的成功是不是将花粉在雌 花柱头上接触后就立即发生?
实验二 黄瓜杂交授粉技术及其制种
实验二 杂黄交瓜授杂粉交与授种粉瓜技收术获及其制种
杂交授粉:选择亲本性状(P89) ; 母本要选第二,第三个以上的雌花,其余的雄
花、雄蕊,已经开放的雌花、根瓜全部摘 除。 父本雄蕊:前一天下午雄花扎夹,勿其开裂, 第二天进行授粉。 做好标记。 种瓜收获当杂交的种瓜开始变黄或者变成褐色 时,即可采收。
雌花
雄花花粉
实验(二二黄)瓜黄杂瓜交杂授交粉种技种术子及生其产制种
黄瓜杂交种种子生产多数采用人工授粉杂交的 方法。部分品种可采用雌性系制种,少数 采用化学去雄制种。
实验二 黄1瓜. 人杂工交杂授交粉制技种术及其制种
亲本培育: 1)注意父母本的花期相遇; 2)黄瓜的性型分化与苗期温度、光照条件 3)定植时父母本比例应为1:(3-6)
佛手 瓜属
实验二 黄瓜杂交授粉技术及其制种
一、目的
了解黄瓜杂交制种的程序和方法,包括: 开花习性和花器构造的观察;套袋;自交技术 ;杂交技术;杂交制种的程序。

黄瓜育种方法

黄瓜育种方法

黄瓜育种方法黄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其营养价值丰富,口感清爽,深受人们的喜爱。

为了满足人们对黄瓜的需求,育种工作者们不断探索新的育种方法,以提高黄瓜的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黄瓜育种方法。

一、杂交育种法杂交育种法是一种常见的育种方法,其原理是将两个不同的品种进行杂交,从而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后代。

在黄瓜育种中,杂交育种法被广泛应用。

通过杂交,可以获得具有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等优良性状的黄瓜品种。

二、基因编辑育种法基因编辑育种法是一种新兴的育种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对黄瓜的基因进行修改,从而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黄瓜品种。

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精准地修改黄瓜的基因,使其具有更好的抗病、抗逆性能,从而提高黄瓜的产量和品质。

三、组织培养育种法组织培养育种法是一种常见的无性繁殖方法,其原理是将黄瓜的组织培养在适宜的培养基上,从而获得具有相同基因型的黄瓜植株。

组织培养育种法可以大幅度提高黄瓜的繁殖效率,从而加快黄瓜育种的速度。

四、遗传改良育种法遗传改良育种法是一种传统的育种方法,其原理是通过选择和杂交,从而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黄瓜品种。

在黄瓜育种中,遗传改良育种法被广泛应用。

通过选择和杂交,可以获得具有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等优良性状的黄瓜品种。

五、基因组学育种法基因组学育种法是一种新兴的育种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对黄瓜基因组的研究,发现与黄瓜性状相关的基因,从而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黄瓜品种。

基因组学育种法可以大幅度提高黄瓜育种的速度和效率,从而满足人们对黄瓜的需求。

黄瓜育种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适用范围。

育种工作者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育种方法,以提高黄瓜的产量和品质,满足人们对黄瓜的需求。

黄瓜育种

黄瓜育种

黄瓜育种研究进展黄瓜(Cucumis sativus L),别名“胡瓜”、“王瓜”、“刺瓜”,为葫芦科甜瓜属中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

其果实脆嫩清香,味甘可口,营养价值丰富,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及其它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黄瓜中特有的丙二醇具有减肥的功效。

黄瓜是世界性的重要蔬菜作物之一,在全球蔬菜供应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我国是黄瓜的生产大国,其栽培面积约占全国蔬菜总面积的10%,2012年我国黄瓜产量约78亿t,居世界第一位。

黄瓜作为我国主要的设施蔬菜,对蔬菜周年供应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已成为农村致富及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我国黄瓜品种的选育工作始于20世纪50 年代末,提高黄瓜的产量、改善品质、增强对病虫害和非生物逆境的抗性,是目前黄瓜遗传育种中的发展方向。

黄瓜的育种方法:1 常规育种常规杂交育种基本上是染色体的重新组合,这种技术一般并不引起染色体发生变异,更难以涉及到基因突变。

该方法可对多个基因控制的多个性状进行综合改良,变异范围广,在作物品种的创新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由于这种育种途径主要是通过普通黄瓜基因间的交换重组育成新品种,因而也存在不足之处。

2 诱变育种诱变育种就是利用各种物理和化学因素诱导生物体发生遗传变异,并对其后代进行研究、筛选和鉴定的一门现代生物学技术,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有利用价值的突变体。

2.1物理诱变目前常用的物理诱变剂主要包括X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中子、质子以及紫外线等,目前应用最多的是γ射线。

王玉怀[1]等利用9万伦琴的60Co-γ照射‘长春密刺’干种子,发现1 株黄色子叶的突变幼苗,研究表明黄色子叶为核遗传的隐形性状,受核内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该性状可作为苗期标记鉴别F1杂种。

李加旺[2]等利用23.22C/kg·S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具有某些优良特性的黄瓜自交系种子,并在其变异后代群体中,筛选出两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单株。

经3代系选,从中分选出一个主要性状均能稳定遗传的株系M-8。

黄瓜及栽培技ppt

黄瓜及栽培技ppt

3
经济效益显著
黄瓜是农业产业中的重要经济作物,对于提高 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黄瓜栽培技术的发展历史
古代栽培技术
黄瓜在古代就已经被栽培,如埃及、印度等国家 。
近代栽培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黄瓜栽培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和 完善,如灌溉技术、肥料应用、品种选育等。
现代栽培技术
现代科技为黄瓜栽培提供了更多手段,如温室栽 培、无土栽培、生物防治等。
黄瓜的生长习性
温度
黄瓜喜温暖,不耐寒冷。生育 适温为10~32℃。一般白天25 ~32℃,夜间15~18℃生长良 好,植株生育的适宜气温昼夜
相差不大。
光照
黄瓜喜光,是短日照作物。在 短日照下能提早开花。
湿度
黄瓜喜湿润,不耐干旱,要求 较高的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 最适宜的空气湿度为70~90%
,土壤湿度为80~90%。
黄瓜的繁殖方式
繁殖
播种繁殖。春季于2~3月播种, 夏秋季7~8月播种。
种子处理
用55~60℃温水浸种10~15分 钟或用冰醋酸消毒处理,然后用 水冲洗干净,再浸种4~6小时, 捞起、沥干多余的水分后播种。
播种方法
将种子播种于苗床或营养杯内, 覆土2~3厘米并浇透水。
03
黄瓜栽培技术
选种与育苗
选种
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土壤和市场需求的高产、优质、抗病虫 害的黄瓜品种。
育苗
准备好育苗床,将种子种植在适宜大小的育苗盘或土壤中, 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及时浇水和施肥,直到幼苗长出3-4 片真叶。
土壤管理
01
02
03
土壤选择
选择透气性好、疏松、肥 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并 进行深耕和细整。

黄瓜育种报告总结与反思

黄瓜育种报告总结与反思

黄瓜育种报告总结与反思1.引言1.1 概述黄瓜育种一直是植物育种领域的重要课题。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关注不断增强,黄瓜作为一种常见的蔬菜,对其品质和产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本报告旨在总结黄瓜育种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旨在为黄瓜育种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报告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与反思三大部分。

-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本报告的背景和意义,介绍了黄瓜育种的重要性,以及本报告的目的和结构安排。

- 正文部分将详细阐述黄瓜育种的意义、方法和挑战。

首先分析了黄瓜育种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其对优质、高产、抗逆性等方面的影响。

其次,介绍了当前常用的黄瓜育种方法,包括传统育种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等。

最后,分析了黄瓜育种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探讨了如何克服这些难题的可能途径。

- 结论与反思部分将对本次黄瓜育种工作进行总结,并对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反思和分析。

同时,展望未来黄瓜育种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提出了一些值得研究和探索的方向。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黄瓜育种工作进行总结与反思,旨在探讨黄瓜育种的意义、方法和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通过对黄瓜育种工作的深入分析和总结,我们希望能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同时也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品种和技术支持。

通过对问题与反思的深入探讨,我们希望能够找到解决当前面临挑战的有效方法,为黄瓜育种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2.正文2.1 黄瓜育种的意义黄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常见的蔬菜之一,其营养丰富,口感清爽,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因此,黄瓜育种的意义非常重大。

首先,黄瓜育种可以提高黄瓜产量和质量。

通过选择优良的品种和培育高产、抗病、耐逆的新品种,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保证供应稳定,提高农民收入。

其次,黄瓜育种可以改善品质和口感。

针对市场需求,培育出口感脆嫩、口味甜美的黄瓜品种,使产品更受欢迎,提升商品附加值。

黄瓜杂交育种的程序和方法

黄瓜杂交育种的程序和方法
植株花型类型 杂交后果实发育情况
黄瓜制种的技术要领
第一阶段:教室讲授
第二阶段:请陈先知老师给大家在黄瓜 大棚,讲解黄瓜杂交制种与人工授粉 等知识。
• 第三阶段:记录今天实训报告
• 三、 作业内容

写一份黄瓜杂交授粉技术及其杂交制种的实验报告,内容包括描述黄瓜花
型,及其人工授粉技术要领,授粉成功与否对果实发育的影响等原因分析。
瓜类蔬菜大家庭


南瓜属

西瓜属


丝 瓜 属
冬 瓜 属

佛手 瓜属
• 一、目的
了解黄瓜杂交制种的程序和方法,包括:开 花习性和花器构造的观察;套袋;自交技术;杂 交技术;杂交制种的程序。
1、开花授粉习性

黄瓜通常是一种雌雄同株的一年生蔓性或攀
缘性异花授粉植物。花一般为单性花,但有的除
雌、雄花外,还有完全花(两性花),因此其植
• 黄瓜授粉的成功是不是将花粉在 雌花柱头上接触后就立即发生?
• 黄瓜受到真菌感染,授粉失败,果实衰败
• 果实: 单籽粒果实(比如桃子)

多籽粒果实(黄瓜)
黄瓜授粉不足导致其发育严重受阻, 发育短小,种子很少。
• 请大家仔细观察黄瓜下图,发现什么问题?
顶端发育变窄变小,无种 子,果实中央也几乎没有 种子形成,种子没有形成, 那么果肉发育受阻。
1. 人工杂交制种
• 亲本培育: • 1)注意父母本的花期相遇; • 2)黄瓜的性型分化与苗期温度、光照条件 • 3)定植时父母本比例应为1:(3-6)
杂交授粉与种瓜收获
• 杂交授粉:选择亲本性状(P89) ; • 母本要选第二,第三个以上的雌花,其余的雄花、雄蕊,已经开放的雌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化学去雄法 当以自交系为亲本配制 F1 时,可用适当 浓度的乙烯剂处理母本,使之只产生雌花, 从而达到利用雌性系相近的制种效果,节 省人工去雄花的劳动力,提高F1纯度。 方法要点:按一般方法 1:3~4定植父母本自 交系,在两叶一心期,对母本行喷撒 300ppm乙烯利,以叶片滴水为适度, 3 天 一次,连续三次,处理过早,对幼苗伤害 大,不适采用。
第三章、黄瓜育种
第一节、黄瓜资源与分类:
黄瓜又名王瓜、胡瓜、原产印
度,传入我国的主要途径有两 条,一是:由张骞出使西域引 进;二是:云南靠近印度地区 的民间交流。加之与欧洲的交 流和我国各地长期栽培形成的 类型。黄瓜为葫芦科、黄瓜属、 黄瓜种, 2n=14 ,同株异花受 粉一年生蔓性植物。
1 、野生黄瓜:分枝力强,茎叶细小, 果苦不可食,抗病性强,分布于喜 马拉雅山脉热带雨林地区。 2 、版纳黄瓜:茎叶肥大,果肉乳白 色,可食,单果2kg,最大5kg,分 布于云南西双版纳地区。 3 、乳黄瓜:分枝多,一节多果,果 实小而脆嫩,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为优良加工类型。
6、番茄现代育种目标有哪些? 7、番茄远缘杂交不亲和的克服方法是什么? 8、番茄远缘杂种夭亡、不育的克服方法是什么? 9、番茄杂交种子生产的方法是怎样的(论述 题)? 10、华南黄瓜与华北黄瓜特性比较。 11、黄瓜早熟品种选择育种的方法。 (论述) 12、黄瓜雌性系选育和繁殖的方法。(论述) 13、名词:春化作用;
(3)株系比较 每个入选单株后代种一小区30株,10 小区设一对照(目前生产上最早熟的品 种),淘汰不良株系,按上年项目在优 系中选优株,第一雌花自交,单株留种。 (4)系内株间一致性比较 上年入选单株后代种一小区50株,系 内株间早熟一致性好的小区入选且系内 混合授粉混合留种,参加区域试验。
三、杂优育种 1、采用自交系作亲本的途径 在广泛收集原始材料基础上,按 育种目标选择合适的亲本类型,为 保证亲本基因纯合,应进行多代自 交分离,选出基因一致的优良品系, 由于黄瓜是异花作物,但多代自交 生活力不衰退,可用5圃 (2)利用自然或人工接种方法诱导 发病 (3)单株选择,自交留种。 (4)单株后代的温室内抗病鉴定和 单株选择,单株自交留种,直至 纯合。
2、早熟品种选育 (1)建立选种圃
(2)早熟单株的选择: 采用分期分批选则法。首先在各个品种中 选择第一雌花节位低的单株(第3-4叶现雌花) 栓红色布条标记并人工单花隔离自交授粉; 开花后10-12天观察瓜条发育情况,达到商品 成熟者入选并拴黄布条标记;从第一个开花 节位起,统计前10朵花中雌花数量,大于4者 入选并拴蓝布条标记;所有项目合格者,从 第二个瓜商品成熟起,统计一月内单株产量, 每品种前5株入选。
华北黄瓜
华南黄瓜
第二节、育种方法 一、常规杂交育种 建国后到70年代,我国黄瓜育种 主要以常规杂交方法为主,代表成 果是天津黄瓜研究所用唐山秋瓜和 天津棒槌等地方品种为亲本 杂交选 育出津研系列常规品种津研1——7 号,在全国乃至亚洲风行了40年。
二、选择育种
我国各地地方品种繁多,各有特色, 很受当地消费者的喜爱,但也存在不足, 利用自然变异进行选择育种,是培育抗 病、早熟品种的好方法
我们通过选用优良自交系中的强雌株 与纯雌交配,及对后代分离,能造出 杂交的纯雌株群体——雌性系。 纯雌株×强雌株 ↓ ↓⊕ 100%纯雌株×强雌株 ↓ 100%纯雌株
雌性系和繁殖:虽然雌性系可遗传,但 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诱导适量雄性花 实现系内交配,后代仍为雌性系,不 发生遗传改变。比用强雌株授粉的方 法方便的多。 方法要点: 2000米隔离区建立亲本繁种 田,当苗龄达到二叶一心后用喷雾器 叶面喷洒 1000PPm 的 GA3 , 三 ~ 四行喷 一行,每 5 天一次,喷 1~2次,出现雄 花后,可放蜂或人工辅助授粉。
4、黄瓜F1种子生产技术要点
一般杂交组合采用春露地进行杂交制种, 3 月 下旬阳畦或小拱棚育苗,4月下旬露地定植,不 同组合应设2000米隔离区,也可用纱网隔离。 父母本按1:4~5定植,一般在施用有机肥基础 上增施 PK肥,自交系为亲本时进入初花期后, 每1~2天巡视母本田,去除未开雄花,一定要干 净。采用化学杀雄剂者母本 2 叶 1 心期喷撒乙烯 利,雌性系为母本则不采取什么措施。开花后 放蜂或人工辅助授粉,选留母本株2~4节位留处 留种瓜 2~3 个。种瓜及时采收后熟 5-7天,一般 从授粉后35~40天可采收为后边的种瓜节省营养。
注意事项: 1 、选择时期,在自交系选育过程中,每 次都要选优良原株,选择的时期应按主 要经济性状出现的次序进行,如果是早 熟性,应在第一雌花出现开始,抗病则 在自然发病的时期,所有性状全部出现 后才能最后定论,一般用分项累进选择 法或分次分批淘汰法。 2 、每次进行的株系比较,应人工创造性 状出现的条件。如抗病性,应人工接种 等。
3、不同生态类型的品种在选育自交系时,应 安排在相应季节。 4、花期隔离常采用人工扎花法,这是由于黄 瓜的花朵大,单株留果较少决定的。 5、自交留种除早熟选育时,应以第一节雌花 留种外,而其它选育则可在2~4位留种。 6 、对原始材料 较纯品种,可边选自交系边 进行配合力测定,可节省工作量。
2、采用雌性系作亲本法 正常黄瓜的花是单性花,雌雄异花 同株,在植株上的比例也不同,就形 成了不同的性型: 纯雌株;纯雄株;强雌株;强雄株;
4 、华南黄瓜:茎叶茂盛,根系发达,抗 病差,果实短棒状,果型指数 4 左右, 果熟后黄褐色,少刺瘤,黑刺。分布于 我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代表品种 广州二青、上海扬行、杭州青皮等。 5 、华北黄瓜:茎节细长,根系弱,抗病, 果实长棒状多刺病 ,白刺,果实指数 ﹥ 8 。分布于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代 表品种:宁阳大刺瓜、北京鞭瓜、新泰 密刺等。 6 、其它类型:欧洲黄瓜、北美黄瓜、日 本黄瓜、泡菜黄瓜。
种瓜脱粒方法:后熟完毕,用刀纵切 取瓤,在非金属容器内,30℃左右下 发酵 24 小时,冲洗凉干。也可用 1 升 瓜瓤,加入35%的盐取50毫升,30分 钟后冲洗凉干。
思考题
1、大白菜、番茄、黄瓜的原产地和开花生 物学特性是什么? 2、大白菜是怎样分类的? 3、大白菜通过春化和抽薹开花的条件是什 么? 4、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是怎样选育的? 5、大白菜小株采种法生产一代杂交种的程 序是怎样的?(论述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