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育种

合集下载

黄瓜种植育种方法

黄瓜种植育种方法

黄瓜种植育种方法流程如下:
1.播种前1~3天进行晒种。

2.晒种后将种子用55℃的温水进行烫种10~15分钟,并不断搅
拌到水温降至30~35℃。

3.将种子反复搓洗,并用清水洗净粘液,浸泡3~4小时。

4.将浸泡好的种子用洁净的湿布包好,放在28~32℃的条件下催
芽1~2天,待种子70%“露白”时播种。

5.营养土和药土的配制:营养土应用近3~5年内没有种过瓜类蔬
菜的园土或大田土与优质腐熟有机肥混合,有机肥占30%,土和有机肥混匀过筛。

将过筛后的营养土按照每1立方米土加入100g多菌灵混匀配成药土。

6.育苗:用直径10cm、高10cm的营养钵,内装营养土8cm,浇
透水,水透后在每个营养钵内播发芽种子1粒,上覆药土1cm 厚,平盖地膜,以利保墒。

7.作畦以畦面宽1.2米为宜,高畦整地,平整好喷除草剂后盖地
膜,3天后定植。

第三章 黄瓜育种

第三章 黄瓜育种

美容有间接的作用。
治糖尿病:所含的葡萄糖苷、甘露醇、果糖、木糖不参与 通常糖代谢。 激发人体免疫功能,减轻肝癌病痛:葫芦素C
第一节 黄瓜种质资源
一 、起源与传播
黄瓜又称胡瓜、王瓜,是葫芦科甜瓜属一年生草本蔓生攀 缘植物。黄瓜起源于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地带的热带雨林地 区和中国云南西双版纳。我国黄瓜栽培历史悠久,早在2000 年前,在我国黄河流域就开始栽培黄瓜。古代分两路传入我 国,即一路由源产地传入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形成了华南系 统黄瓜;一路沿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北方地区,形成了华北型
三 、杂种优势利用
黄瓜连续自交3-5代不引起明显的生活力衰退现象。
目前采用的黄瓜育种系统大多遗传基础狭窄,已被证 明是一种遗传变异有限的作物。由适应当地的育种材料得 来的群体所含有关产量的遗传变异很少。对数量性状选择 适用具有广泛遗传基础的原始群体,才会更有效。在现有 群体中引入未被利用或外来种质资源,首先要对产量进行 几个周期的轮回选择,然后对果实品质、抗病性及其他性 状的改良。
四、生态育种
黄瓜周年栽培要求的需要,且有地区生态条件的差役。
生态育种是以后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 理想的保护地黄瓜品种: 1. 对低温或高温的适应性 2. 耐弱光性 3. 抗病性 4. 单性结实性 5. 株型结构:紧凑、叶量节间长度适中、分枝性弱、适于 密植 6. 早熟性:应是节瓜早,做瓜部位低,节成性强,雌花多
霜霉病
白粉病
枯萎病
灰霉病
菌核病
根腐病
蔓枯病
黑斑病
黄瓜的主要害虫有蚜虫、茶黄螨、红蜘蛛、白粉 虱等,近几年流行的美洲斑潜蝇及以为害黄瓜果实为
主的鳞翅目害虫有严重发生之势,黄瓜的抗虫育种工
作亟待开展。
霜霉病

蔬菜育种

蔬菜育种
中晚熟品种。
二、主要性状遗传规律
• 产量性状:单果重、单株果数、雌花数、果长、
前期产量等
• 品质性状:商品性状(果刺、果瘤、果色、果皮
、瓜把长度)、苦味等
• 抗病性:霜霉病、白粉病、细菌性枯萎病等 • 其他性状:耐寒性、早熟性等
• 产量性状的遗传:为典型的数量性状遗传
单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株数×单株结果数×单果重
• 自交系选择前的群体改良:提高自交系利用价 值和选择效率。
• F1杂种的制种:雌性系法、化学去雄法、人工 授粉法。
若干重要性状的选择
抗病性:苗期抗性室内鉴定、田间成株抗性鉴定。 产量:典型的数量性状,需进行重复试验。 品质:多由单基因控制。感官、消费习惯等。 耐冷性:低温下的发芽能力、生长量等。
黄瓜育种
黄瓜为葫芦科甜瓜属的栽培种,一年生攀援性 草本植物。营养丰富,适宜生食、熟食、腌渍,是 重要蔬菜作物之一,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我国各地 普遍栽培。
黄瓜起源于印度喜马拉雅山麓及尼泊尔、锡金一 带。古代经印度分两路传入我国:一路由缅甸和印 中边界传入华南,并在华南被驯化,形成华南系统 黄瓜;一路为2000多年前由张骞出使西域时经新疆 将黄瓜种子带到北方,经驯化形成华北系统黄瓜。
• 樱桃番茄( var. cerasiforme Alef.)
果实小,形如樱桃,果径约2cm,2个心室,果 色红、橙或黄,植株长势强,茎细长,叶小,色淡 绿。
• 梨形番茄( var. cerasiforme Alef.)
果小似梨,2个心室,果色红、黄等,植株长势 强,叶较小,浓绿。
二、主要性状遗传规律
五、种子生产
• 严格隔离 • 种子生产季节因品种而异 • 种瓜需后熟 • 后熟的种瓜需及时剖瓜取种 • 种子漂洗干净后需及时晾晒 • 种子干透后需合理贮藏

黄瓜种植技术和方法总结-最新

黄瓜种植技术和方法总结-最新

黄瓜种植技术和方法总结·最新说明:本文主要介绍的是黄瓜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本文旨在打造对黄瓜种植和管理进行全面介绍的权威工具文档,从黄瓜育种、种植、防疫、管理等多方面进行介绍,为广大种植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目录一、黄瓜育种技术 (5)1、黄瓜浸种催芽方法和育苗技术 (5)2、黄瓜育苗以移栽技术介绍 (8)3、黄瓜如何育苗?黄瓜插接育苗技术 (9)二、黄瓜种植技术 (15)1、黄瓜根系这样管理,对提高产量和品质有好处! (15)2、大棚黄瓜全程种植技术要点 (16)3、大棚黄瓜种植技术要点 (18)4、夏季如何让黄瓜多结瓜?这几个要点需掌握! (21)5、秋黄瓜如何种植长得又多又好? (22)6、夏季温室黄瓜高产技术要点 (23)7、与传统种植相比,袋式无土栽培黄瓜有哪些益处? (24)8、种植黄瓜要怎么高温闷棚? (25)9、阳台黄瓜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26)10、连续阴雨天黄瓜种植管理要点 (27)11、黄瓜生育期和栽培环境要求 (28)12、黄瓜嫁接后的管理要点 (29)13、秋冬温室黄瓜的栽培技术要点 (31)14、黄瓜怎样蹲苗产量高?有哪些注意事项? (32)15、黄瓜种植技巧:黄瓜想高产,技术是关键 (33)16、大棚黄瓜定植后管理枝术 (34)17、大棚黄瓜种植看叶管理技术要点 (35)18、早春黄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37)三、黄瓜常见病防治 (42)1、黄瓜炭疽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42)2、黄瓜瓜条皴皮的原因和防治方法 (43)3、“黄瓜烂龙头”的原因及防治方案 (44)4、畸形黄瓜:蜂腰瓜形成原因与防治措施 (46)5、黄瓜猝倒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47)6、黄瓜立枯病的防治技巧 (48)四、25种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药剂 (50)1.黄瓜霜霉病 (50)2.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50)3.黄瓜白粉病 (50)4.黄瓜红粉病 (51)5.黄瓜蔓枯病 (51)6.黄瓜枯萎病 (52)7.黄瓜疫病 (52)8.黄瓜炭疽病 (53)9.黄瓜黑斑病 (53)10.黄瓜黑星病 (54)11.黄瓜灰霉病 (54)12.黄瓜菌核病 (55)13.黄瓜斑点病 (55)14.黄瓜细菌性缘枯病 (56)15.黄瓜猝倒病 (56)16.黄瓜立枯病 (56)17.黄瓜根结线虫病 (57)18.黄瓜细菌性叶枯病 (57)19.黄瓜靶斑病 (57)20.黄瓜病毒病 (58)21.黄守瓜 (58)22.黄蓟马 (59)23.美洲斑潜蝇 (59)24.白粉虱 (59)25.瓜蚜 (60)五、黄瓜种植常见问题及防治 (61)1、如何防治黄瓜苗期的“小老苗”现象? (61)2、黄瓜茶黄螨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62)3、“黄瓜烂龙头”的原因及防治方案 (63)4、黄瓜死秧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65)5、黄瓜斑潜蝇症状及防治方法 (67)6、黄瓜沤根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68)7、黄瓜茶黄螨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69)8、冬棚黄瓜早衰症状及防止 (70)9、黄瓜瓜条发黄原因和防治方法 (74)一、黄瓜育种技术1、黄瓜浸种催芽方法和育苗技术此时正值春黄瓜的育苗时节,想要黄瓜苗健康生长活力大,对黄瓜种子的浸种催芽处理工作必须做好,下面一起学习一篇黄瓜浸种催芽方法和育苗技术。

黄瓜的耐盐碱和抗逆性育种研究

黄瓜的耐盐碱和抗逆性育种研究

黄瓜的耐盐碱和抗逆性育种研究黄瓜是一种被广泛种植的蔬菜,其耐盐碱和抗逆性育种研究对于提高黄瓜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在面临日益严峻的盐碱土壤和气候变化等逆境条件下,寻找耐盐碱和抗逆性强的黄瓜品种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黄瓜的耐盐碱特性以及抗逆性育种研究的方法和进展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首先,黄瓜的耐盐碱特性是指其在含有高盐和高碱性的土壤中能够正常生长和发育的能力。

在盐碱土壤中,高盐浓度会导致土壤中的土壤水分减少,造成黄瓜根系吸收水分困难,进而导致黄瓜水分失衡、生长受限。

而高碱性土壤则会导致植物体内的酸碱平衡紊乱,影响植物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

因此,耐盐碱性是黄瓜育种中一个重要的性状。

为了研究黄瓜的耐盐碱性,许多研究人员在不同的盐碱条件下进行了实验观察。

研究发现,黄瓜的耐盐碱性主要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

就遗传因素而言,一些耐盐碱性特征的基因已经在黄瓜基因组中被鉴定出来,并与黄瓜的耐盐碱性相关。

而在环境因素方面,水分、光照和温度等条件对黄瓜的耐盐碱性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黄瓜的耐盐碱性可能会有所变化。

针对黄瓜的耐盐碱性育种研究,科学家们采取了多种方法。

首先,通过野外收集野生的黄瓜种质资源,发现一些具有耐盐碱性的野生种质,并通过杂交等手段与栽培种质进行杂交育种,从而获得耐盐碱性更强的新品种。

其次,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和基因组学等方法,研究人员可以更准确地鉴定出与黄瓜耐盐碱性相关的基因,为选择和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逆境生物学和遗传工程技术也被应用于黄瓜抗逆性育种中,通过转基因技术引入抗盐碱胁迫的基因,从而提高黄瓜的耐盐碱性和抗逆性。

关于黄瓜耐盐碱性育种的研究进展,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研究人员通过长期的杂交育种和亲本筛选,培育出了多个耐盐碱性强、抗逆能力高的黄瓜新品种。

这些新品种具有更强的抗盐碱胁迫的能力,在盐碱土壤中表现出更好的适应性和生长表现。

同时,通过进一步的基因组学研究和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科学家们鉴定出了一些与黄瓜耐盐碱性相关的基因,并对这些基因进行了功能研究,为黄瓜耐盐碱性育种提供了更可靠的理论依据。

黄瓜育种

黄瓜育种
嫩果棍棒状,绿色,瘤密,多白刺。熟果黄白色,无网纹。 是枯萎病的抗源,单性结实能力强,并具有节成性好,花 芽分化对短日照不敏感等特征。节间较细长,叶薄而棱角 显著。在北方经过长期的栽培,已经形成春黄瓜、夏黄瓜、 秋黄瓜三种类型. (1)春黄瓜 一般比较耐寒、早熟。一些品种有较强的单 性结实能力(如长春密刺),是早春温室黄瓜生产的理想 品种。长春密刺、山东密刺、北京小刺等。 (2)夏黄瓜 生长势强,耐热抗病,多为中熟品种。夏丰、 津研2号、7号、宁阳大刺等。 (3)秋黄瓜 适应性较强,叶片深绿,较厚,多为中晚熟 品种。唐山秋瓜、天津秋黄瓜、汉中冬瓜等.ぃ
1979-1980年中国农科院蔬菜所和云南省农科 院园艺所组成蔬菜品种资源考察组,在西双版纳搜 集到一种新类型。称之为西双版纳黄瓜。该黄瓜具 有方圆形、大脐、果肉橙色类似甜瓜的特征。但经 鉴定属于是一种黄瓜变种。
西双版纳黄瓜
1.2 种质资源 (一)华北型 分布于中国黄河流域以北及朝鲜、日本等地。
(3)a+,a 纯合的aa基因型加强雄性趋势,但其作 用受F位点支配(下位于F位点),故雄性化的趋势 也受F+/F+的决定。基因型“m+/-、F+/F+、a/a”, “m/m、F+/F+、a/a”都是典型的雄性花类型。
(四)开花与授粉 雌雄同株的植株通常是先
发生雄花。植株在早期具有从雄性向雌性转 变的趋势。早熟品种这种趋势开始的早,往 往第三或第四节就出现雌花;晚熟品种较晚, 有些在十几节才出现第一雌花。性别转变的 早晚是一种遗传性状,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 但环境只能影响性型转变的迟早,不能影响 性型趋向的顺序. 由于雌花率是随着植株进 入壮年期而逐渐提高的,因而性态转变开始 早的早熟品种大多雌花率高。

黄瓜种植技巧

黄瓜种植技巧

黄瓜种植技巧
一、选择育种
育种是种植黄瓜的基础。

了解黄瓜品种在您的地区的早熟性、抗病性性状及其品质特点后,就可以合理地选择比较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环境的品种,为提高种植效益和作物品质奠定基础。

二、增加田间施肥
施肥对于黄瓜种植效益的提高和植株健康生长是重要的。

一般地,在春季秧苗期需要施用氮、磷、钾复合肥50—70公斤,其中氮肥前
期可以施用尿素等,后期可以用有机肥,以增加植株的体积及结实率。

三、注意防病
黄瓜的主要病害主要有疫霉病、细菌性病害和病毒病等。

当检测到病害时,就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采用有效的农药。

四、综合防控
加强田间管理是种植黄瓜的关键,应以合理施肥、及时消除杂草、增加植株的空气、水分和营养供给等,有助于维持绿色植株,进一步增加产量。

- 1 -。

黄瓜育种

黄瓜育种

4、亲本的选择
实践表明,亲缘关系较远的品种之间相配,如 东方系品种配西方系品种、华北系品种配华南系品 种、主蔓结果型品种配支蔓结果型品种、早熟品种 配中晚熟品种、春黄瓜配秋黄瓜、鲜食黄瓜配加工 黄瓜等,大多在产量上表现出较明显的高配合力。
但是,亲本选配还须同时考虑抗病性、熟性和瓜条 性状等性状的遗传规律,即充分考虑双亲的相对性状在 F1代的显隐性表现,以求在F1代能够充分表现出综合的 优良性状。因此,对于一些优良的隐性性状(如对霜霉 病的抗性等),双亲必须同时具备,才能配出真正优良 的组合。
专供全条卤瓜用。
★两者兼用品种的育种目标
(1)果细长,青绿色,心室小近似实心,初期幼瓜 可供鲜食,后期成熟嫩瓜可供加工之用。
(2)含水分少,果皮稍硬不脆,耐贮运。
但是,从当前我国黄瓜育种的现状而言,仍在将 某些单一性状的选育作为育种目标之一。
目前我国黄瓜育种主要目标之一是抗病育种。黄 瓜主要病害有霜霉病、枯萎病、疫病、白粉病、 细菌性角斑病、炭疽病和病毒病等,对这些病害 最积极、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手段是培育抗病品种。 20世纪80年代以前,抗病品种的选育以单抗某个 病害为多,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总趋势是以兼抗 多种病害为目标。
目前国内外黄瓜 的种质资源主要分 为华北型、华南型 和北欧型三大类型。
(一)华北型
俗称“水黄瓜”,分 布于中国黄河流域以北及 朝鲜、日本等地。植株生 长势中等,喜土壤湿润、 天气晴朗的气候条件,对 日照长短要求不严。该类 型黄瓜茎节和叶柄较长, 叶片大而薄,果实细长, 绿色,刺瘤密,白刺。
(二)华南型
① 雌性系 通常所称的雌性系包含全部为纯雌株 的纯雌系、全部或大部分为强雌株而小部分为 纯雌株的强雌株系。
② 雌全异株系 部分植株为纯雌株或强雌株,部分 植株为纯全株或雌全同株。

黄瓜- 杂交育种的程序和方法共27页

黄瓜- 杂交育种的程序和方法共27页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黄瓜- 杂交育种的程序和方法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END

第三章、黄瓜育种幻灯片PPT

第三章、黄瓜育种幻灯片PPT
第三章、黄瓜育种
第一节、黄瓜资源与分类:
黄瓜又名王瓜、胡瓜、原产印 度,传入我国的主要途径有两 条,一是:由张骞出使西域引 进;二是:云南靠近印度地区 的民间交流。加之与欧洲的交 流和我国各地长期栽培形成的 类型。黄瓜为葫芦科、黄瓜属 、黄瓜种, 2n=14,同株异花 受粉一年生蔓性植物。
1、野生黄瓜:分枝力强,茎叶细小 ,果苦不可食,抗病性强,分布于 喜马拉雅山脉热带雨林地区。
2、每次进展的株系比较,应人工创造性 状出现的条件。如抗病性,应人工接种 等。
3、不同生态类型的品种在选育自交系时,应 安排在相应季节。
4、花期隔离常采用人工扎花法,这是由于黄 瓜的花朵大,单株留果较少决定的。
5、自交留种除早熟选育时,应以第一节雌花 留种外,而其它选育那么可在2~4位留种。
6、对原始材料 较纯品种,可边选自交系边 进展配合力测定,可节省工作量。
〔3〕株系比较
每个入选单株后代种一小区30株,10小区 设一对照〔目前生产上最早熟的品种〕 ,淘汰不良株系,按上年工程在优系中 选优株,第一雌花自交,单株留种。
〔4〕系内株间一致性比较
上年入选单株后代种一小区50株,系内株 间早熟一致性好的小区入选且系内混合 授粉混合留种,参加区域试验。
三、杂优育种
种瓜脱粒方法:后熟完毕,用刀纵切 取瓤,在非金属容器内,30℃左右下 发酵24小时,冲洗凉干。也可用1升 瓜瓤,参加35%的盐取50毫升,30分 钟后冲洗凉干。
思考题
1、大白菜、番茄、黄瓜的原产地和开花生 物学特性是什么?
2、大白菜是怎样分类的? 3、大白菜通过春化和抽薹开花的条件是什
么? 4、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是怎样选育的? 5、大白菜小株采种法生产一代杂交种的程
广州二青、上海扬行、杭州青皮等。 5、华北黄瓜:茎节细长,根系弱,抗病

黄瓜杂交育种流程

黄瓜杂交育种流程

黄瓜杂交育种流程
1、亲本的播种期和种植比例:黄瓜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25--30℃,生长发育适宜温度为20--30℃。

采种用的播种期宜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

父母本的种植比例为1:10。

2、人工杂交制种时间:黄瓜开花始温15℃,受精适宜温度17--25℃,温度过高过低,都会使受精能力减弱,影响采种量。

一般在5月中、下旬进行人工杂交,10--15天结束。

黄瓜以主枝结果为主的,宜在主枝的第8--10节开始杂交,一株可连续结果2--6个,种瓜多少,视品种而异。

以侧枝结果为主的,宜在主枝第8节以上和第5节以上抽生的侧枝朵雌花进行杂交。

节位过低,种子量少,种瓜也易着地而得病。

3、扎雌花蕾:杂交前一天傍晚,把母本植株上第二天早晨即将开放的雌花,用塑料线或麻皮把花冠扎住,或用细铁丝夹住。

同时把已开放的雌花和幼果(均指未人工授粉的)以及雄花摘除。

4、采雄花:在杂交当日早晨5点以前,把父本植株上当日开放的雄花采下,放入培养皿内备用。

或者在杂交前一天的傍晚,采摘第二天将开放的雄花蕾,放在纸袋中备用。

5、授粉:授粉时间从早晨露水干后开始,到中午结束。

先松开扎在雌花冠上的绳索,把父本的雄蕊塞在雌花的柱头上,然后再把花冠扎牢,防止昆虫授粉。

在杂交果的节位上,挂上细铁丝或纸牌作为标记。

6、采种瓜:春黄瓜人工授粉后40--50天成熟,夏黄瓜人工授
粉后30--25天采收种瓜。

黄瓜新品种唐秋杂3_号的选育

黄瓜新品种唐秋杂3_号的选育

收稿日期:2022-12-12;修回日期:2023-03-23基金项目:国家特色蔬菜技术体系唐山综合试验站项目(CARS-24-G-02);农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专项(20327209D )作者简介:王春勇,男,助理研究员,从事瓜类、特色蔬菜育种及栽培研究。

E-mail :***************通信作者:孙逊,女,研究员,从事瓜类、特色蔬菜育种及栽培研究。

Email :***************1育种目标黄瓜(Cucumis sativus L.)是世界十大蔬菜栽培作物之一[1],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2],年均播种面积122.97万hm 2、产量6623.08万t ,种植面积和产量占据世界第一[3]。

河北省设施瓜菜常年种植面积66.7万hm 2,是河北省农业支柱产业之一[4]。

近年来品种退化、连作和过量施肥等导致地力下降,致使病虫害种类增多,发生率提高,制约了瓜菜产业的发展[5]。

黄瓜白粉病以其较强流行性、侵染性,损害植株叶片,影响光合作用,进而影响产量和品质[6]。

在我国北方由于受气候、纬度等因子影响设施中栽培黄瓜在生长中后期白粉病发病率较高,对产量影响大[7]。

黄瓜灰霉病近年在唐山市多地暴发,且难以与其他病害区分[8],因此培育抗病性强的黄瓜新品种成为重要的育种方向[9],同时由于黄瓜雌性系具有早熟、丰产等优势,雌性系的研究和利用也成为育种重要方向[10]。

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自2003年开始以早熟、高产、抗病、优质为育种目标,通过回交、自交、杂交等手段,最终以全雌性母本H3、强雌性父本B25杂交育成黄瓜新品种唐秋杂3号。

黄瓜新品种唐秋杂3号的选育王春勇1,闫颖2,王耐红1,李贺1,金晓蕾3,关怡卉1,孙逊1(1.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河北唐山063000;2.唐山园林科学研究所河北唐山063000;3.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呼和浩特010000)摘要:唐秋杂3号是以H3为母本、B2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黄瓜新品种。

黄瓜杂交育种的程序和方法

黄瓜杂交育种的程序和方法

实验二 黄瓜杂交授粉技术及其制种
黄瓜授粉后果实发育问题分析
上图授粉比较成功 右边凹陷区域无种子, 因而果肉发育干瘪。 下图授粉存在问题
实验二 黄瓜杂交授粉技术及其制种
黄瓜生长受阻的因素可导致黄瓜变苦
上图:黄瓜干瘪,短 小,发育不良, 可能原因之一: 授粉不成功。
实验二 黄瓜杂交授粉技术及其制种
实验二 黄3.瓜利杂用交雌授性粉系技制术种及其制种
以雌性系为母本和父本系按照3:1比例种植 与制种区内,开花期摘除个别母本株上的 个别雄花,利用父本花粉给雌性系授粉, 即可在雌性系上获得杂交种。
实验二 黄瓜杂交授粉技术及其制种
黄瓜授粉的成功是不是将花粉在雌 花柱头上接触后就立即发生?
实验二 黄瓜杂交授粉技术及其制种
实验二 杂黄交瓜授杂粉交与授种粉瓜技收术获及其制种
杂交授粉:选择亲本性状(P89) ; 母本要选第二,第三个以上的雌花,其余的雄
花、雄蕊,已经开放的雌花、根瓜全部摘 除。 父本雄蕊:前一天下午雄花扎夹,勿其开裂, 第二天进行授粉。 做好标记。 种瓜收获当杂交的种瓜开始变黄或者变成褐色 时,即可采收。
雌花
雄花花粉
实验(二二黄)瓜黄杂瓜交杂授交粉种技种术子及生其产制种
黄瓜杂交种种子生产多数采用人工授粉杂交的 方法。部分品种可采用雌性系制种,少数 采用化学去雄制种。
实验二 黄1瓜. 人杂工交杂授交粉制技种术及其制种
亲本培育: 1)注意父母本的花期相遇; 2)黄瓜的性型分化与苗期温度、光照条件 3)定植时父母本比例应为1:(3-6)
佛手 瓜属
实验二 黄瓜杂交授粉技术及其制种
一、目的
了解黄瓜杂交制种的程序和方法,包括: 开花习性和花器构造的观察;套袋;自交技术 ;杂交技术;杂交制种的程序。

黄瓜育种方法

黄瓜育种方法

黄瓜育种方法黄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其营养价值丰富,口感清爽,深受人们的喜爱。

为了满足人们对黄瓜的需求,育种工作者们不断探索新的育种方法,以提高黄瓜的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黄瓜育种方法。

一、杂交育种法杂交育种法是一种常见的育种方法,其原理是将两个不同的品种进行杂交,从而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后代。

在黄瓜育种中,杂交育种法被广泛应用。

通过杂交,可以获得具有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等优良性状的黄瓜品种。

二、基因编辑育种法基因编辑育种法是一种新兴的育种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对黄瓜的基因进行修改,从而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黄瓜品种。

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精准地修改黄瓜的基因,使其具有更好的抗病、抗逆性能,从而提高黄瓜的产量和品质。

三、组织培养育种法组织培养育种法是一种常见的无性繁殖方法,其原理是将黄瓜的组织培养在适宜的培养基上,从而获得具有相同基因型的黄瓜植株。

组织培养育种法可以大幅度提高黄瓜的繁殖效率,从而加快黄瓜育种的速度。

四、遗传改良育种法遗传改良育种法是一种传统的育种方法,其原理是通过选择和杂交,从而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黄瓜品种。

在黄瓜育种中,遗传改良育种法被广泛应用。

通过选择和杂交,可以获得具有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等优良性状的黄瓜品种。

五、基因组学育种法基因组学育种法是一种新兴的育种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对黄瓜基因组的研究,发现与黄瓜性状相关的基因,从而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黄瓜品种。

基因组学育种法可以大幅度提高黄瓜育种的速度和效率,从而满足人们对黄瓜的需求。

黄瓜育种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适用范围。

育种工作者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育种方法,以提高黄瓜的产量和品质,满足人们对黄瓜的需求。

黄瓜南瓜育苗

黄瓜南瓜育苗

南瓜育种技术‘1、种子处理播种前先准备好育苗钵(规格选用10厘米×10厘米×8厘米)和营养土(腐熟有机肥50%,大田沙壤土50%,混匀)。

播种前要进行种子处理,去除瘪籽和畸形籽,选用饱满的种子,在晴天将种子晒1~2天,以增强种子的生活力,晒种后,把种子放入55℃水中,烫种10分钟,不断搅拌待水温降至30℃时,再浸种5小时,搓净黏液,清水投洗后用湿布包好,置于25~30℃的温度条件下催芽,经36~48小时,芽长3毫米左右时,即可播种。

2、播种将发芽的种子平放在装好营养土并浇透水的育苗钵中,注意芽向下,每钵1~2粒,然后覆1厘米左右厚的过筛细土。

播完后盖上塑料膜,注意盖严,夜间加盖草帘保温,注意温度保持在25℃左右,以利于迅速出苗。

3、苗期管理西洋南瓜的苗龄一般为40~45天。

刚播完种时要加强保温保湿,密封苗床,子叶拱土后要及时放风降温,防幼苗徒长。

白天保持22℃左右,夜间保持12℃左右即可。

多数幼苗出土后,可加覆1厘米厚的细土以保持湿度。

育苗期间晴天时,适当放风,阴天时,少放风,注意控制湿度,切忌湿度过大。

壮苗标准:3叶1心,株高10~15厘米,叶片深绿,茎秆粗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一、品种选择早春大棚黄瓜种植,应选择前期耐低温、弱光,后期耐高温,抗病性强、连续结果能力强、早期产量高的优良品种,如津春2号、津春5号、津优2号、津优5号、博耐1号等。

二、播种时间播种时间一般在2月上旬,在温室内育苗。

三、种子处理用种量一般每亩150~200克。

播种前1~3天进行晒种,晒种后将种子用55℃温水烫种10~15分钟,并不断搅拌到水温降至30℃~35℃,将种子反复搓洗,并用清水洗净黏液,浸泡3~4小时,将浸泡好的种子用洁净的纱布包好,放在28℃~32℃的条件下催芽1~2天,每天用温水冲洗1~2次,翻动,防止霉变,待种子70%露白时播种。

四、育苗营养土和药土的配制:营养土应用近3~5年内没有种过瓜类蔬菜的田园土与优质腐熟有机肥混合。

黄瓜育种

黄瓜育种

黄瓜育种研究进展黄瓜(Cucumis sativus L),别名“胡瓜”、“王瓜”、“刺瓜”,为葫芦科甜瓜属中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

其果实脆嫩清香,味甘可口,营养价值丰富,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及其它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黄瓜中特有的丙二醇具有减肥的功效。

黄瓜是世界性的重要蔬菜作物之一,在全球蔬菜供应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我国是黄瓜的生产大国,其栽培面积约占全国蔬菜总面积的10%,2012年我国黄瓜产量约78亿t,居世界第一位。

黄瓜作为我国主要的设施蔬菜,对蔬菜周年供应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已成为农村致富及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我国黄瓜品种的选育工作始于20世纪50 年代末,提高黄瓜的产量、改善品质、增强对病虫害和非生物逆境的抗性,是目前黄瓜遗传育种中的发展方向。

黄瓜的育种方法:1 常规育种常规杂交育种基本上是染色体的重新组合,这种技术一般并不引起染色体发生变异,更难以涉及到基因突变。

该方法可对多个基因控制的多个性状进行综合改良,变异范围广,在作物品种的创新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由于这种育种途径主要是通过普通黄瓜基因间的交换重组育成新品种,因而也存在不足之处。

2 诱变育种诱变育种就是利用各种物理和化学因素诱导生物体发生遗传变异,并对其后代进行研究、筛选和鉴定的一门现代生物学技术,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有利用价值的突变体。

2.1物理诱变目前常用的物理诱变剂主要包括X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中子、质子以及紫外线等,目前应用最多的是γ射线。

王玉怀[1]等利用9万伦琴的60Co-γ照射‘长春密刺’干种子,发现1 株黄色子叶的突变幼苗,研究表明黄色子叶为核遗传的隐形性状,受核内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该性状可作为苗期标记鉴别F1杂种。

李加旺[2]等利用23.22C/kg·S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具有某些优良特性的黄瓜自交系种子,并在其变异后代群体中,筛选出两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单株。

经3代系选,从中分选出一个主要性状均能稳定遗传的株系M-8。

黄瓜育种报告总结与反思

黄瓜育种报告总结与反思

黄瓜育种报告总结与反思1.引言1.1 概述黄瓜育种一直是植物育种领域的重要课题。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关注不断增强,黄瓜作为一种常见的蔬菜,对其品质和产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本报告旨在总结黄瓜育种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旨在为黄瓜育种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报告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与反思三大部分。

-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本报告的背景和意义,介绍了黄瓜育种的重要性,以及本报告的目的和结构安排。

- 正文部分将详细阐述黄瓜育种的意义、方法和挑战。

首先分析了黄瓜育种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其对优质、高产、抗逆性等方面的影响。

其次,介绍了当前常用的黄瓜育种方法,包括传统育种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等。

最后,分析了黄瓜育种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探讨了如何克服这些难题的可能途径。

- 结论与反思部分将对本次黄瓜育种工作进行总结,并对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反思和分析。

同时,展望未来黄瓜育种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提出了一些值得研究和探索的方向。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黄瓜育种工作进行总结与反思,旨在探讨黄瓜育种的意义、方法和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通过对黄瓜育种工作的深入分析和总结,我们希望能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同时也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品种和技术支持。

通过对问题与反思的深入探讨,我们希望能够找到解决当前面临挑战的有效方法,为黄瓜育种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2.正文2.1 黄瓜育种的意义黄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常见的蔬菜之一,其营养丰富,口感清爽,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因此,黄瓜育种的意义非常重大。

首先,黄瓜育种可以提高黄瓜产量和质量。

通过选择优良的品种和培育高产、抗病、耐逆的新品种,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保证供应稳定,提高农民收入。

其次,黄瓜育种可以改善品质和口感。

针对市场需求,培育出口感脆嫩、口味甜美的黄瓜品种,使产品更受欢迎,提升商品附加值。

黄瓜杂交育种的程序和方法

黄瓜杂交育种的程序和方法
植株花型类型 杂交后果实发育情况
黄瓜制种的技术要领
第一阶段:教室讲授
第二阶段:请陈先知老师给大家在黄瓜 大棚,讲解黄瓜杂交制种与人工授粉 等知识。
• 第三阶段:记录今天实训报告
• 三、 作业内容

写一份黄瓜杂交授粉技术及其杂交制种的实验报告,内容包括描述黄瓜花
型,及其人工授粉技术要领,授粉成功与否对果实发育的影响等原因分析。
瓜类蔬菜大家庭


南瓜属

西瓜属


丝 瓜 属
冬 瓜 属

佛手 瓜属
• 一、目的
了解黄瓜杂交制种的程序和方法,包括:开 花习性和花器构造的观察;套袋;自交技术;杂 交技术;杂交制种的程序。
1、开花授粉习性

黄瓜通常是一种雌雄同株的一年生蔓性或攀
缘性异花授粉植物。花一般为单性花,但有的除
雌、雄花外,还有完全花(两性花),因此其植
• 黄瓜授粉的成功是不是将花粉在 雌花柱头上接触后就立即发生?
• 黄瓜受到真菌感染,授粉失败,果实衰败
• 果实: 单籽粒果实(比如桃子)

多籽粒果实(黄瓜)
黄瓜授粉不足导致其发育严重受阻, 发育短小,种子很少。
• 请大家仔细观察黄瓜下图,发现什么问题?
顶端发育变窄变小,无种 子,果实中央也几乎没有 种子形成,种子没有形成, 那么果肉发育受阻。
1. 人工杂交制种
• 亲本培育: • 1)注意父母本的花期相遇; • 2)黄瓜的性型分化与苗期温度、光照条件 • 3)定植时父母本比例应为1:(3-6)
杂交授粉与种瓜收获
• 杂交授粉:选择亲本性状(P89) ; • 母本要选第二,第三个以上的雌花,其余的雄花、雄蕊,已经开放的雌花、

大棚黄瓜栽培技术要点

大棚黄瓜栽培技术要点

大棚黄瓜栽培技术要点赵 坚(山西省绛县农业委员会,山西 绛县 043600)黄瓜又称胡瓜、毛瓜,营养价值丰富,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蔬菜。

大棚种植黄瓜能够满足全年的供应,有效缓解了市场的需求。

为此,本文着重介绍了大棚种植黄瓜的技术要点,以期促进大棚黄瓜的增产增收。

1 选择品种与种子处理挑选合适的品种在当地种植是确保黄瓜产量与品质的关键。

优质品种除了能保证高产外,还能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危害。

山西省常用的黄瓜品种包括津优35号、津优38号等。

选种后准备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将种子放入其中浸泡。

待60分钟后捞出洗净进行催芽。

利用营养土育种,采用大棚加小拱棚的方式,确保育苗成功。

2 幼苗管理播种后温度保持在20℃,避免出现剧烈温差。

待7天后把小苗移入营养钵中。

等到花芽分化时,白天温度调整为25℃,有利于光合作用。

晚间温度控制在13~15℃,以抑制呼吸作用。

一方面能使雌花增多,并使节位降低,另一方面也利于黄瓜营养物质的积累。

在这一阶段要保持床土湿润,并适时追肥,采用尿素与磷酸二氢钾。

3 幼苗定植苗龄达到30~40天时,株高低于10厘米,茎横径为0.6~0.8厘米,长到3叶1心至4叶1心时便可定植。

定植前7~10天进行蹲苗炼苗。

搭上草毡,早揭晚盖,大通风、少浇水。

定植前1~2天通常可进行一次短时间的低温炼苗,温度为5℃。

在晴天上午定植,合理设置行间距。

4 田间管理4.1 促根控秧促根控秧属于前期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前期管理是指从定植开始直到瓜条采收这段时间的管理。

其中,主要是浇好定植水与缓苗水。

在定植后7天内进行缓苗,注意温度调控,白天为25~32℃,晚上为15~17℃。

4.2 温湿度管理在田间管理期间要特别注意温度变化,建议引入现代温控技术,以实时监控黄瓜苗的生长温度。

在大棚内关键位置安装温度传感器,与主控电脑相连即可。

棚内湿度要合适,白天控制在60%~80%,晚上保持在85%~90%。

浇水次数不宜多,遵循不干不浇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栽培品种间在抗性上有相当大的差异。一般来 说,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抗病力较强。我国幅员 辽阔,黄瓜品种类型丰富,除上述抗性较强的品 种外,还应注意发掘其他品种作为抗霜霉病育种 的亲本材料。 对于作为抗病亲本的品种,其对霜霉病的抗性 的强弱,要经过仔细的鉴定。
1.2.2 重要性状遗传
黄瓜
甜瓜
西瓜 南瓜
1.1.3 杂交的难易程度
葫芦科蔬菜各属间的自然杂交率极低,不同属间
串粉虽有少数结果,但果实不肥大而易凋落。同一
属不同品种间,由于具有相同的染色体数,极易杂
交,因此存在多个变种。同一属中各种瓜类,多具 有相同的染色体数,相互之间也可以杂交,如南瓜
属中因产地不同,可分为三种:中国南瓜、美洲南
瓜、印度南瓜,各种间染色体有异,故杂交也有难 易之分。
1.1.4 杂种优势
过去许多人的试验结果均认为瓜类杂种优势不明显, 随着杂交材料的丰富,许多瓜类的杂交后代,具有极 强的杂种优势。如黄瓜杂种一代产量可较亲本增加30 %左右,南瓜的杂种一代的果数和产量可较亲本增加 近一倍。 瓜类的杂种优势,除增加产量外,可增加抗病力。不 同的品种杂交,有时可产生抗病的后代,如天津市黄 瓜研究所选育的‘津研1~4号’黄瓜就是利用‘天津 棒槌瓜’与‘唐山秋瓜’杂交,从后代中选育的抗病 品种。
日照长短的敏感性是不同的。此外,栽培管理、
肥料种类和用量等对花的性型也有一定影响。
3、杂交技术
黄瓜通常是先发生雄花,植株在一生中有逐渐 从雄性状态向雌性状态转变的趋势。早熟品种这种 趋向开始得较早,往往在第三或第四节就出现雌花; 晚熟品种的性态转变开始得较晚,有些品种要在第 十几节才出现第一雌花。性态转变得早晚是一种遗 传性状,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但环境条件只能影 响性型趋向转变的迟早,不能改变性型趋向的顺序。
4、亲本的选择
实践表明,亲缘关系较远的品种之间相配,如 东方系品种配西方系品种、华北系品种配华南系品 种、主蔓结果型品种配支蔓结果型品种、早熟品种
配中晚熟品种、春黄瓜配秋黄瓜、鲜食黄瓜配加工
黄瓜等,大多在产量上表现出较明显的高配合力。
但是,亲本选配还须同时考虑抗病性、熟性和瓜条 性状等性状的遗传规律,即充分考虑双亲的相对性状在
第二节 黄瓜育种
黄瓜(Cucumis sativus L.)(英文名cucumber), 又名胡瓜、王瓜,属葫芦科一年生蔓生植物属温季 作物,不耐寒或耐寒性弱,其生长和发育的适宜温 度通常高于20℃,温度低于12℃和高于35℃其生长 发育即不正常。以往黄瓜曾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作 物,但随着保护地裁培技术的普及推广,其栽培季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
蔬菜育种专题
农业与生物技术系蔬菜科学研究所
2010.4
专题三:葫芦科蔬菜育种
第一节 第二节 概论 黄瓜育种
第一节
1.1 种类及名称
概论
葫芦科约有90属,作为蔬菜栽培的约为15属。 我国有南瓜属、丝瓜属、冬瓜属、瓠瓜属、甜瓜
属、佛手瓜属和苦瓜属等8属。在我国,葫芦科
蔬菜栽培甚广。近几年,选育成的西瓜、黄瓜、

植株的性别表现类型除受基因型控制外,还受
环境条件的影响。低温主要是夜间低温有利于形
成雌花,所以同一品种春季播种越早雌花率越 高,
有利于雌花分化的夜温是15℃左右。短日照也有 利于雌花分化,当温度相同时,短日照下第一雌 花的节位较低,雌花率也较高。有利于雌花分化 的日照长短是每天8~10 h。不同品种对于温度和
目前国内外黄瓜 的种质资源主要分 为华北型、华南型 和北欧型三大类型。
(一)华北型
俗称“水黄瓜”,分 布于中国黄河流域以北及 朝鲜、日本等地。植株生 长势中等,喜土壤湿润、 天气晴朗的气候条件,对 日照长短要求不严。该类 型黄瓜茎节和叶柄较长, 叶片大而薄,果实细长, 绿色,刺瘤密,白刺。
(二)华南型
细菌性角斑病、炭疽病和病毒病等,对这些病害 最积极、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手段是培育抗病品种。 20世纪80年代以前,抗病品种的选育以单抗某个 病害为多,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总趋势是以兼抗
多种病害为目标。
此外,黄瓜育种目标一般还包括有:丰产性选育、 早熟性选育、品质选育和适于保护地栽培品种选育等。 黄瓜丰产性选育的总趋势是利用杂交优势选育杂种 一代。杂交优势显著的F1杂交种,能表现出较强的产 量优势。 早熟性选育的关键是在于降低第一朵雌花出现的节 位,同时,要求幼瓜在低温下膨大发育快。
2.3.2杂交育种
1、开花授粉习性
黄瓜通常是一种雌雄同株的一年生蔓性或攀缘 性异花授粉植物。花一般为单性花,但有的除雌、 雄花外,还有完全花(两性花),因此其植株的 性别表达较为复杂。
2、植株的性型 黄瓜植株的性型表达可分为下 列8种类型: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纯雌株 株上着生的全部是雌花。 强雌株 株上大多数是雌花,有少数雄花。 纯雄株 株上着生的全部是雄花。 雌雄同株 这就是普通的黄瓜植株,株上雌花和雄 花都有,但雄多雌少,因此也可以称为强雄株。 纯全株 株上着生的全部是完全花。 雌全同株 株上有雌花和完全花两种花。 雄全同株 株上有雄花和完全花两种花。 雌雄全同株 株上雌花、雄花和完全花三种都有。
1.2 染色体及主要性状遗传
1.2.1 染色体
葫芦科蔬菜,各种属间的染色体数差异较大,根
据研究,南瓜属2n=48为最多,甜瓜属2n=14为最少, 各属间染色体数目均在14~48之间。如甜瓜为2n=24、 西瓜2n=22、野生西瓜2n=24、美国南瓜2n=40、印度 南瓜2n=48、中国南瓜2n=48、葫芦2n=24、冬瓜2n=24 或44、苦瓜2n=24、普通丝瓜2n=26、佛手瓜2n=24。
2.2 育种目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黄瓜品种 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目前总的趋势是,低产品种为高 产品种所取代,单抗品种为多抗品种所取代,单用途 品种为多用途品种所取代,农药残留高的品种为农药 残留低的品种所取代,大众化品种与特色品种共存。 目前栽培黄瓜以鲜食为主,加工贮运为辅。因此 黄瓜的育种目标亦应以此为中心决定。
2.1.1 种质资源
关于黄瓜的起源,国外一些植物学家大都认为 黄瓜起源于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系地带,以后传 入中国,在中国形成次生中心。黄瓜在印度已有 4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的 山脚,曾找到一个原始类型的黄瓜近缘野生种, C.hardwickii Royle,具有黄瓜的性状,其茎、 叶、花与黄瓜一样,其果实小、平滑、圆形、有 苦味,十分早熟,并很快木栓化。
俗称“旱黄瓜”, 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及 日本各地。该类型黄瓜 茎叶繁茂,茎粗,节间 短,叶片肥大,耐湿热, 要求短日照。果实短粗, 果皮硬,果皮绿、绿白、 黄白色,刺瘤稀,黑刺。
(三)北欧温室型
分布于英国、荷兰。 植株茎叶繁茂,耐低温弱 光,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 果面光滑无刺,绿色,种 子少或单性结果。
★以鲜食为主的黄瓜育种目标
(1)色泽青绿,刺瘤少,果实中型,肉质嫩脆,品
质佳。 (2)心室小,皮薄,瓜把短,生食、煮食均适宜。 (3)早熟,丰产,种子多。 (4)耐贮运,抗病力强。
★以供加工、贮运为主的黄瓜育种目标
(1)果中大,含水量少,肉质稍硬。
(2)中晚熟,产量高,肉厚,心室小。 (3)耐贮运,抗病。 (4)特种品种,果细小,长棒形, 专供全条卤瓜用。
F1代的显隐性表现,以求在F1代能够充分表现出综合的
优良性状。因此,对于一些优良的隐性性状(如对霜霉
病的抗性等),双亲必须同时具备,才能配出真正优良
的组合。
黄瓜的大部分重要经济性状直到瓜条达到商品 成熟期才能充分表现出来,这时植株上大部分雌花 都已开过,不能供杂交之用。为了防止植株过早衰 老病死而收不到种子,通常对于作为亲本用的植株 是在最初的雌花开放前进行初选,根据当时能够观 察到的经济性状,如第一雌花节位、前期若干节内 的雌花节率和子房形态等,选取约为计划数2倍以 上的植株,在这些植株上用第一雌花(早熟育种)或 第二雌花、第三雌花作为母本花,用选定父本株上 的雄花作为父本花进行杂交。
花冠已呈黄色的大花蕾,次日早上即可开放。雄 花在开放前一天花粉已有一定的发芽能力,开花 当天花药开裂时花粉发芽率达到最高。 雌花的柱头在开花前2d到开花后2d都有受精能力, 但以开花当天受精能力最高。所以在进行人工杂 交时,在开花前一天下午就对雌花和雄花进行隔 离,开花当天上午选行授粉。
授粉过程
节的限制性已大大缩小。
嫩果可生食或熟食,成熟果实也可食用,还可腌渍。
每100g鲜果含水分94~97g,碳水化合物16~4.1g,蛋
白质0.4~1.2g,维生素C 7~25mg及钙、磷、铁等矿物
除烦解暑,消肿利尿,能治咽喉肿痛、四肢浮肿、熟痢 便血等。
质。还有保健作用。中医认为,性凉味甘,能生津止渴,
黄瓜的控制授粉技术简单。只要能排除蜜蜂及其 他传粉者,就不必再考虑防止其他花粉污染的措施。 因为黄瓜是雌雄异花作物,其花粉在花朵上有较强的 附着性,风不会传播。研究表明,黄瓜果实发育与授 粉的顺序有关,先授粉的果实对后受精的果实发育有 抑制作用。因此,开花后尽快实行控制授粉,最易获 得成功。同时,除去先前有可能自然受精的雌花,可 以明显增强控制授粉的效果。
用第一雌花杂交,种瓜卧地容易腐烂,瓜条往 往发育不正常,应该采取措施避免。一般情况下, 每株可杂交多朵雌花,以后选留1~2个杂交果。 待杂交瓜达到商品成熟期时再按初选株的经济性 状,淘汰其中一部分不合要求的植株,到种瓜成 熟时再进行一次淘汰。
为选育杂种一代而进行自交以育成自交系时, 杂交技术和上述杂交一样。黄瓜虽经连续4~5代 自交,一般生活力没有明显的退化。
适于保护地栽培品种的选育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 育种目标。理想的保护地黄瓜品种,应是结瓜早、坐 瓜部位低、节成性强、雌花多、分枝性弱、抗病力强 且适于密植的品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