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1《社会心理学》2013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81《社会心理学》2013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

一、考试说明

本课程为闭卷考试。考试题由四种题型组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题型一:判断题

题型二:选择题

题型三:填空题

题型四:问答题

二、重点复习内容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的对象

1、社会心理学的概念: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研究人的行为、意识、感情等是怎样被社会环境所影响的。

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在当代社会心理学研究上留下痕迹的三大派心理学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认为行为是人本身的强有力的本能所出来的。成人的行为,尤其是不正常的行为,是由于童年时期没有解决的心理矛盾所引起的。

(2)行为主义-巴甫洛夫、华生,研究重点在人类和其它动物的外部行为,即可以观察到的行为,行为主义学者对人的思维和情感不感兴趣也不加以研究,而只研究可以直接观察和测量的外部行为。注重研究环境对行为的影响,并提出人和动物的行为都是过去学习的结果。(3)格式塔理论-韦德海默、考夫卡,认为人们对环境或事件的理解不是对每一个局部的知觉的总和,而是一个对总体的知觉和理解。

4、了解学习理论、认知理论、动机理论和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1)学习理论:一个人的行为是由过去的学习决定的,现在的行为是由过去的经验形成的。(2)认知理论:一个人的行为决定于这个人对于社会环境的认识和看法。

(3)动机理论:人的需要或动机可以对我们的知觉、态度和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

(4)决策理论:人在做出各种各样的行为之前,总是以一种很符合逻辑、很理智的方式计算这个行为可能给人带来的,人所选中的行为一般都是利益最大、损失最小的行为。

第二章社会认知

1、社会认知研究内容:研究人们如何根据社会信息形成判断的过程。

2、我们对人进行判断时对社会信息的运用

3、图式的概念与理解

(1)图式是对知觉的一种较复杂的组织形式。

(2)图式加工的优点:A、可以帮助我们对人物和事件的细节进行整理并帮助我们的记忆和回忆;B、加快信息加工的速度;C、填充信息之间的空白;D、并对新的信息进行解释和评价。(3)图式加工的缺点:A、对于与图式相符的信息过于信赖;B、以与图式相符的信息来填补信息的空缺,实际上这种信息的填补往往有可能是错误的;C、人们有不愿意改变已有图式的倾向,进而影响社会推断。

4、了解社会认知研究中的一些经典实验的内容和结论:

(1)社会推论中常犯的错误、对人的理智行为的假设;

(2)Kelley对核心品质的研究:核心品质是指与其它品质或性格特点有很大关系的品质。在Kelley的研究中,热情-冷淡被设为老师的核心品质。

(3)认知理论的研究——“图形-背景原则”。

第三章归因理论

1、归因理论的概念:指为某种行为找出解释原因的理论

2、归因的维度(韦纳):内部归因/外部归因,稳定/不稳定,可控/不可控

3、归因的理论

凯利的共变理论-关注原因与结果在不同情况下的共同关系。认为对一个行为或一个事物作出归因需要了解三方面的情况:(1)引起行为或结果的人或事(特异性);(2)做出行为或结果的人或事(一致性);(3)环境背景(一贯性)。

4、了解关于动机归因的实验和结论。

5、归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见和错误。

(1)突出性偏见:过多地对突出的刺激产生发应。

(2)将行为过度归因为性格。

(3)行为者与观察者:只有观察者会犯这一错误,行为者并不出现错误。

(4)错误的一致性:倾向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典型的行为,这种夸大自己意见和行为普遍性的倾向称为错误的一致性效应。

(5)自我服务归因偏见:认为自己是成功的原因,否认失败的责任。

(6)自我中心偏见:夸大自己对某一共同活动的贡献。

第四章态度和态度理论

1、态度的定义。

2、态度的三个组成部分:

认知成分-对这种行为的想法,具有复杂性。

情感成分-对这种行为的或喜爱程度,具有简单性(最简单的成分)。

行为成分-对这种行为会做出什么反应。

情感成分比认知成分更难改变,影响作用更大。

3、认知不协调理论

(1)费斯廷格提出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当人们的行为与他们的态度不一致时,认知不协调就会产生,认知不协调会给人带来心理紧张和压力。当行为不能收回或不能改变时,减轻认知不协调的主要方式是改变态度。

(2)两种基本的认知不协调:决策后的认知不协调、违反态度行为带来的不协调。

(3)认知不协调出现的条件:行为理由不充足、不情愿行为的自愿性、决定的可改变性、行为后果的可预知性、对行为后果的责任感、努力的付出。

4、自我觉知理论

自我知觉理论是由白姆(Bem)在1967年对行为会引起态度改变这一现象提出的理论解释,他认为一个人对态度的表示只是一些随意的口头上的表示。个体对自己的态度并没有很强的信仰或情感,因此态度是可以随时改变的。

当一个人的态度很模糊很不清楚时,态度的改变一般是通过自我知觉的过程产生的。相反,当态度很明显很清楚时,认知不协调产生的压力则可能是态度改变的原因。

第五章态度改变

1、态度改变的过程的理论:信息接受、情感转移、认知一致性、反说明

2、抵制说服的主要机制:贬低说服者、曲解说服内容、抵制说服、反说服、系统加工。

3、影响说服者效果的因素:可信度、可靠性、喜爱度、参照团体。

4、信息传递对说服的影响:

(1)原有态度与信息的差距:差距越大,态度改变的潜力越大。

(2)信息对动机唤起的程度:侵犯信息可提高侵犯动机,进而有助于侵犯主张的说服效果;经。恐惧唤起的作用因条件而异,在低水平条件下,较强烈的恐惧引起较大的态度改变;在高水平条件下,高条件往往不能起到成功的作用。在大部分情况下,恐惧唤起可以说服效果,但是太强的恐惧唤起会破坏说服效果。

(3)信息证据的有力程度:反问的作用、重复的作用、周围线索。

第六章社会影响

1、从众的概念:一个人由于他人做出了某种行为而自愿地做出同样的行为时,这种现象称为从众。阿什和谢里夫进行从众研究时所使用的不同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