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三重解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三重解读

摘要: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和”是作为最高原理被思考和领悟的。我们的祖先建立了贯通天、地、人的和谐思想体系。古人把“和谐”理解成世界存在、生成、变化、发展的最高原理和内在动力,也把它理解成人类相处、社会治理的基本方法。本文从存在论、辩证论、方法论三个方面对古典和谐思想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关键词:古代;和谐;解读

“和”是中国哲学最高与最基本的范畴。细细体会古典哲学中“和”的意蕴,进人它所建构的“和”的语境,梳理清楚古典和谐思想的内在逻辑,对当代人思考和谐问题以及在实践中贯彻和谐之道,都是有所帮助的。

一、和谐存在论:万物一体

对“存在”的思考,在古希腊哲学中就有了,但作为一种方法或作为一种理论视域提出来,则是从现代西方哲学才开始。现代西方哲学出于对近代‘‘认识论’哲学的解构和超越,提出了“存在论”哲学。

“存在论”哲学相比于“认识论”哲学对我们认识事物有什么新的启发和意义呢?“存在论”哲学的思考向度与“认识论”哲学的思考向度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从整全的视野,统一性视野,把人置于存在之中进行思考。也就是说,从与人相关联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至于事物是否具有客观实在性,这里不被强调,被悬搁起来

不予讨论。

相较于“认识论”哲学的思路,“存在论”哲学的思路更符合中国古人的思考习惯。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观点,就是从“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的视点出发的,也就是说,以人为中心,从人与万物的关系来理解事物。一切关于事物存在的判断,如美丽、鲜艳、崇高等,都是人赋予的。一切人的“灵明”所没有涉及的东西,是不可思想的,是处于“黑暗”之中的,因而等于是不存在的。

这种思路,我们还可以往前追溯到先秦这个中国哲学的原创时期。道家的思想就具有明显的“存在论”哲学的特征。老子、庄子都具有拒斥客观知识的倾向。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第十六章》)还说:“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老子·第五十六章》)在老子的视野中,人与世界不是单向的认识关系所以要塞“兑”、闭“门”,要致“虚”、守“静”,世界不是人的认知对象,而只是人可以感悟的存在。所以人可以观“复”,即从万物的根本和归宿处感悟,也就是从大本大源处体会万千世界的风起云涌。

庄子更是反对人们以认识态度来对待一事一物。他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逐无涯,殆矣。”(《庄子·养生主》)对繁多的具体事物的追逐,正是“认识论”哲学所强调的,这种努力的方向,在庄子看来是徒劳无益的。他说:“日月出矣,而爝火不

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庄子·逍遥游》)在明月光照之下却打起火炬,在时雨降落的时候却去浇灌田园,人之所为在伟大的存在面前不是显得渺小和多余吗?通过“认识论”方式的逐物态度是无法把握存在的。为进一步解构“主——客”二分的认识框架,20世纪一些西方哲学派别提出区分存在与存在者。存在就是“无”,存在者就是“有”。存在与存在者的区别,就好比大海与海水,黑夜与灯光,天空与云彩。大海给出了海水,黑夜给出了光亮,天空给出了云彩。这里的“给出”,不是生产式的制造,而是一种关系。好比个体对整体的依赖和整体对个体的限定。这个存在,就是无,也是大大的有,是一切的大本大源。在存在论的视域中,事物的客观实在性被悬搁起来,不予讨论,而回归事物本身。说白了,存在者是具体事物,而存在可大致看成是世界总体,或事物存在的总根源,或曰存在者之所以存在的“场”或“势”。

这种思路告诉我们:事物总是当下被给出,不必寻找事物之外的力量。如对人的本质的考察,我们不必上溯他的血缘关系,而应从人存在的外界环境及关系网络来判断。这实际上让我们回避所谓客观实在性的证明,而注重从存在者背后的存在,以及彼此的关系来探讨事物的本质,认识论把世界割得太零碎,所以要以一种整全的视野来看待。

这些新的观察事物的思路其实在中国古已有之。老子有句名言,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第四十章》)天下万物都是有形体、有限定的、相对的存在者,而这些相对的存在者,最终是生于无的。这个“无”就是存在本身,就是世界作为总体的存在。也就是事物赖以显现的统一性的“场”或“势”。“物物者非物。”(《庄子·知北游》)能产生物质的,必定是非物质的。道,才能成为万物本原。这个道,庄子把它形容为“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这个“道”与西方哲学的“存在”很类似。

以“存在论”的思路和视野来观察事物、把握世界,这是我们古代哲学与20世纪西哲学相契合的地方。然而,更独特的是,中国传统思想是以“和”来说明事物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的。这使我们民族对存在的思考更深一步,或者说,更富有特色。

存在给出了存在物,那存在是什么样的,存在本性是什么?存在本身的性质和状态决定了存在物的性质和状态。中国古人一个富有特色的思想是:和。即世界的本性是以相互平衡及和谐的方式而存在的。好比,你跳出红尘之外,站在太空中,你所看到的地球或人间世界,虽然局部地方可能混乱和争斗,但从总体角度看,它总是和谐有序的。春夏秋冬,按时而至;春花秋月,美景无限;这里是袅袅炊烟,那边是夜夜笙歌;这边车水马龙,那边是书声朗朗。女人的温柔,男人的伟岸;少年的活泼,老人的慈祥。一切的一切,好

像有一种伟大的力量,作了精心的安排。这就是存在本身。与西方思想不同的是,中国思想赋予存在以和谐的性质。因此,许多哲人面对存在,面对世界,面对大自然,总是充满了由衷的赞叹和亲切感。《中庸》里面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把天地创造万物的过程,描绘成宁静的、美的创造过程。《易传》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在天成象,在地成形。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是按照各自本有的特性分门别类地排列和布局的,有乾道必有坤道,有男人必有女人,有施予必有接受,有创始必有守成。日月运行也是按寒暑交替,有规则地运行。总之,一切都是对应的、对称的、有规律的。

华严宗还提出了“四法界”说:“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所谓“事法界”,指形形色色的现象世界;所谓“理法界”,指清净的本体世界。这两种世界互相包容而不妨碍,就叫“理事无碍法界”。各种事物之间也都互相包容而无妨碍,这就叫“事事无碍法界。”他们认为,这

四法界体现了宇宙万物的关系。

宋明理学家更提出了“万物一体”的思想。程颢认为,所谓仁就是“万物一体”的境界。在这个境界中,觉得自己与万物合而为一,觉得对万物无有不爱。程颢说:“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二程遗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