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养生之道
孔子的修身养生之道(华工公选中国传统人生智慧必备)
孔子的修身养生之道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还是一位修身养生学家。
首先,孔子对饮食卫生、食品安全提出要求,他说:“色恶不食,臭恶不食,鱼馁而肉败不食,不时饪不食,不时不食。
”即食物变色了的不食,变味了的不食,不是刚刚烹饪的不能吃,鱼肉不新鲜也不能吃,不到进餐的时间不吃,进食要按时定量。
孔子还说“唯酒无量不及乱”,饮酒要自我控制,适量而不为乱,乱就是失去常态,乱则影响健康。
这些要求完全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现代科学卫生“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心理平衡”十六字诀健康基石的基本原则。
孔子的养生观是科学的。
孔子的中庸之道被世人奉为修身养生的至高境界。
人在生活和处事中做到不寒不热,不湿不燥,不饥不饱,不卑不亢,不骄不馁,不狂喜不愠怒,不忧伤不耽乐,不仇富不安贫,不逞强不示弱,不争先不恐后,无太过无不及,不高腔不低调,不争长不论短,保持平和的心态,愉悦的心情,就能达到心理平衡,胸襟开阔,祛病驱邪,益寿延年。
此乃养生修身之大道。
守中庸、致中和,阴阳调合,气血畅通,允执其中,平和中正,天人合一,人际和谐,怡乐雍容。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就是在学习中得到愉悦,在与人相处,人际交往中体会到快乐。
孔子很重视快乐对健康的有益作用,他又认为快乐不会无由来地获得,必须通过实践,通过交往来获取。
所以他又说,“发奋忘时,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正体现出孔子那种忘我投入,陶醉在自己兴趣爱好中,甚至把时间和所有烦恼都置诸脑后的豁达心态。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孔子对颜回在逆境中、困顿中仍保持乐观,甚为赞赏,说明孔子是一个逍遥自在的乐天主义者。
孔子乐天知命,修养有素。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气血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认为人一生中,少壮老三个阶段,要时时警觉,年轻时,血气尚未稳定,要警觉贪恋女色,要惜精保命,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儒家养生之道:养心重于养身——儒家养生中的科学与信仰
作者: 周桂钿
作者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历史系,北京100875
出版物刊名: 甘肃社会科学
页码: 106-109页
主题词: 养心 养身 义利 道教 寡欲 宗教信仰
摘要:[提要]养生就是人的生命如何保养的问题。
生命包括两个方面:身与心。
养身需要科学、养心需要信仰。
关于身心的关系,养身主要内容是养备而动时,养心的内容主要是知道、寡欲、行义。
用物质性的生活资料满足人的身体需要。
这是基础性的。
用知识、道义来满足人的精神需要,这是高层次的。
二者比较,精神需要更重要。
对于现代社会的急功近利的思潮来说,儒家强调精神境界的修养,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孔子的养生之道
孔子的养生之道摘要:以古文献为依据,从日常饮食起居、心理和生理健康、体育休闲等方面对孔子的养生之道进行评析。
孔子提倡的修身养心、动静结合、身体力行、崇尚健康的养生思想,在当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孔子;养生;健康中华民族的养生之道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开始探讨,其各种养生理论、方法可在诸子理论中见到。
《庄子》的“养生主”主张“静以养生”,顺其自然;《吕氏春秋》主张“动以养生”,来源于“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老子》的“善摄生者”的理论;等等。
孔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的创立者,被后人尊称为“圣人”。
他宣扬“仁,义,礼,乐”,以“仁爱”为立身之本,“中庸”为行为之则,更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
孔子在养生方面虽然没有专门的著作,但其言行举止都透露出他对养生方面颇有研究。
他提倡的修身养心、动静结合、身体力行,对我国的健身养生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1.孔子其人、儒学及养生孔子说过“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篇》)。
他不像道家一样追求长生不老,也不同于佛教那样寄予来世,他更主张对生命现象加以切实准确的认识和理解,主张对现有的生命给予最大限度的珍惜和关怀。
【1】孔子本人和儒学都对道家的“辟谷,练气,炼丹,服食,引导,房中术”等养生功并不推崇,更注重的是在“道德,心理修养,精神状态”上的修炼,强调“仁爱”,“中庸”,“有节”,通过合理的锻炼和生活方式来延长人的寿命,以达到养生。
2.孔子的养生之法2.1日常饮食起居习惯2.1.1衣着合理孔子在衣着方面是很讲究的,不同季节、不同情况下选择穿不同的衣服。
“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
”(《论语·乡党篇》)讲的就是夏天穿汗衫,并且出门应加件外衣以防受寒,冬天应该注重保暖而着“羔裘”、“狐裘”;睡觉必有“寝衣”而非日常衣着,这样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
《论语·乡党篇》又言“亵裘长,短右袂。
儒家道家释家养生
各家养生养生,又称摄生;养,即保养、调养、护养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儒家养生:儒家的养生妙处在于能精则精,不能精则安贫乐道;心境的安宁与舒适才是最重要的;论语·述而篇中说:“饭蔬食,饮水,曲胧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还有“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孟子云:“孟子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食色性也,儒家的养生在吃和男女之事上有很多论述;论语·乡党第十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噎而蝎,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用白话文说就是,不因为东西很精细就吃的特饱;饭久了味道就会变,鱼肉放久就会腐败,这样的饭菜就不要吃;饭菜的颜色变了不要吃,味道变了不要吃;没有煮熟不吃,不是吃饭的时候就不要吃东西;不是用正规的方法割的肉不吃;调味品没放对吃;肉虽然很多,但是不能吃的肉比吃的饭还多,不能把肉当饭吃;饮酒要适量,不闹事,不违法;论语·乡党第十并载有“食不语,寝不言”;吃饭不说话,睡觉前不聊天;吃饭说话一来容易噎着,食物容易进入气管;二来,说话时不能好好咀嚼,影响消化;睡前谈心容易造成失明,影响睡眠质量;在男女方面,孔子曾经说道:“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古人结婚早,其时身体尚未长成,“血气未定”,儒家认为暂时应戒色,是较为明智的,很符合现代20~22岁后结婚的科学原则;但并不讲中年、老年戒色,并讲“食色性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也是正确的;现代医学也认为,禁欲会损害健康,适度性生活有益心神;老年人虽身体渐衰,一年数次性生活也更有益于其健康;在两性方面,儒家觉得性是人正常的需求讲究节制,既不过度、也不完全的否认;承认性的合理性;道家讲究男女之间的交合是阴阳调和的手段,并认为通过一定的技巧能通过此长生,古往今来有道家很多在房中术方面的着作;释家即佛家认为性是人的罪过,多少罪业因此而起,因此释家对此退避三舍;不过也有些大儒对性不是太感冒,朱熹就说:“存天理,灭人欲;”相比各家而言,儒家对性不戒除、不鼓吹的中庸态度,于健康最为合理;对性命而言,儒家为讲究的是对心性的修炼;儒家经典孟子·尽心上有这样的阐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侯之,所以立命也;”孟子的意思是,能够充分扩展善良本心的人,就是懂得人的本性之人;’懂得人的本性,就懂得了人的天命;保持人的本心,培养人的本性,这就是我用来对待天命的方法;因此不管命短命长,我都将矢志不移,修养身心以等待天命的降临,这就是我安身立命的方法;这是一种对待生命的既积极、又豁达的态度,是非常值得提倡的养生之道;孟子还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种“浩然之气”和它的培养方法,按照孟子自己的说法,就是其气至大至刚,平时需要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不加伤害,并且一与义和道配合在一起,如果脱离了义和道,那就没有力量;所以说,“浩然之气”是由平时正义行为的积累而产生的,并不是靠一时突击的正义行为所能取得的;如果做了有愧于心的事,那么其气就疲软;毫无疑问,这种“浩然之气”,既包含了儒家平时所积极倡导的正义之气,同时也包含了人身的真元之气;道家养生从古至今,就有“医道同源”,“医道通仙道”之说;中华道家认为:“未学道,先学医”,意思是说,想要学习修道,首先必须以医学作为基础;因为从事丹法修炼,应当明白人体内部的经脉穴窍、气血运行、脏腑生理、阴阳生克等等,才不致于盲修瞎炼;中华道家历史上出现的不少高真,都是大名医;如东晋时期的抱朴子葛洪、南北朝的陶弘景、唐代的孙思邀、南宋的马丹阳、明代的张景岳、明末清初的傅青主等等;道家的起源来源于老子和庄子的思想;老子的道囊括天下的所有的一切,“有物混成,先天地而生,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庄子的学说继承老子的思想,史记·庄子传说:“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道家之言;”庄子的思想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他把“道”和“仙”二者合为一体,将得道成仙的人称为“真人”,并民描述了真人的种种超凡形象,成为后世修炼家所追求的“仙道合一”的神仙境界;此外,庄子书中多处提到了道家的修炼功夫,如大宗师篇中说:“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书中所谈踵息、心斋、坐忘、听息、守一、缘督、导引等修真方术,为后世道家修炼法之圭桌;道家的人修炼以后天之道为本,修证老子所云的先天“大道”,改“无为”为有所为,态度上更积极一些;它以长生久视、得道成真为最高追求境界;养生调摄,指中华道家在口常生活之中所奉行的修身之道,大概包括立身处世、四时调摄、茶汤饮食、房事宜忌、情志调节等内容;颐身集·摄生消息论中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与而勿夺,赏而勿罚,此养悉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肝木味酸,木能胜土,土属脾主甘;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益肝,以养脾杰;……春日融和,当眺园林亭阁,虚敞之处,用掳滞怀,以畅生杰;不可兀坐,以生抑郁;饭酒不可过多,米面团饼不可多食,致伤脾胃,难以消化;老人切不可以饥腹多食,以快一时之口,致生不测;天气寒暄不一,不可顿去棉衣;老人羔弱骨疏,风冷易伤滕里,时备夹衣,遇暖易之一重,渐减一重,不可暴去;”可见其对于季节、饮食调摄的讲究,是非常的细致;丘处机有四句重要的道家养生口诀,为:“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乱,加减逐时衣,少吃中后饭注:即午后三至五点钟;”明代,百岁道人冷谦在修龄要旨·起居调摄中讲述养生之道说:“平明睡觉,先醒心后醒眼注:与陈传祖师所传“先醒目后醒心”相左,各存其说可也,两手搓热熨眼数十遍;以睛左旋右转各九遍,闭住少顷,忽大睁开,却除风火;披衣起坐,叩齿集神,次鸣天鼓;依呵、呼、咽、吹、嘘、嘻六字诀,吐浊吸清,按五行相生顺序而行一周,散夜来蕴积邪气;随便导引,或进功夫;徐徐栉沐,饮食调和;面宜多搓,发宜多梳,目宜常运,耳宜常凝,齿宜常叩,口宜常闭,津宜常咽,气宜常提,心宜常静,神宜常存,背宜常暖,腹宜常摩,胸宜常护,囊宜常裹,言语宜常简默,皮肤宜常干沐;食饱徐行,摩脐擦背,使食下舒,方可就坐;饱食发痔,食后曲身而坐,必病中满;怒后勿食,食后勿怒;身体常欲小劳,流水不腐,户枢不朽,运动故也;勿得久劳,久行伤筋,久立伤骨,久坐伤肉,久卧伤杰,久视伤神,久听伤精;忍小便膝冷成淋,忍大便乃成气滞;着湿衣汗衣,令人生疮;夜膳勿饱,饮酒勿醉,醉后勿饮冷,饱余勿便卧;头勿向北卧,头边勿安火炉;切忌子后行房,阳方生而顿灭之,一度伤于百度;大怒交合,成痈疽,疲劳入房,虚损少子;触犯阴阳禁忌,不惟父母受伤,生子亦不仁不孝;临睡时调息咽津,叩齿鸣天鼓,先睡眼后睡心;侧曲而卧,脚直而伸;昼夜起卧,乐在其中矣;”讲到一日起居及注意事项,备极细致,看后令人耳目一新,颇可借鉴;其中也参考了甚多中医学养生知识,如背宜常暖、久行伤筋等等,可见道家养生也是兼容并蓄的;南齐,陶弘景所撰养性延命录·御女损益篇第六中,论及房事宜忌说:“道以精为宝,施之则生人,留之则生身;生身则求度在仙位,生人则功遂而身退;功遂而身退则陷欲以为剧,何况妄施而废弃损不觉多,故疲劳而命坠;天地有阴阳,阴阳人所贵,贵之合于道,但当慎无费;彭祖曰:上士别床,中士异被,服药千裹,不如独卧;色使目盲,声使耳聋,味使口爽;苟能节宣其道,适抑扬其通塞者,可以增寿;一日之忌,暮食无饱;一月之忌,暮饮无醉;一岁之忌,暮须远内,养之不复;终身之忌,暮须护杰;采女问彭祖曰:人年六十,当闭精守一,为可尔否彭祖日:不然男不欲无女,无女则意动,意动则神劳,神劳则损寿;若念真正无可思而大佳,然而万无一焉;有强欲闭之,难持易失,使人漏精尿浊,以致鬼交之病;”这篇是告诫人们不要依赖房事获得快乐;能不动欲最好,更不要给自己创造动欲的条件;一旦动欲,“强欲闭之”反而生病,所以减少动欲因素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还讲到色、声、味使人迷失本性,不利保守元气;这与释家所倡的,色、声、味使人蒙蔽了一与生俱有的“真性”,使历劫不绝,有异曲同工之妙;道家在养生调摄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歌诀,早己和中华民俗文化融合在一起,千年流传,广为人知;如“祸从口出,病从口入”、“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得之不喜,失之不忧”、“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诸恶莫做,众善奉行;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等等,都是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的;养心之道养心,乃道家养生之旨;如“致虚极,守静笃”功夫,即为养心之道之格言;玄中子也言:“养生之旨,以养心为本;乃:偏颇之心,养之使其正;邪恶之心,养之使其善;浮动之心,养之使其静;虚伪之心,养之使其真;贪婪之心,养之使其公;奸诈之心,养之使其良;”善养生者,修养人之公正、善良、真实、安静,心必泰然,行必光明;庄子曰:“用心若镜,应物不伤”;心正则心明,心明则心安,心安则益寿;养生之道,求乎增寿延年,此可谓达;养性之道道家养生之法,其本在于养性;道教南北二宗之祖吕洞宾曰:“练命必先炼性,练精、练气、练神,均以此为枢机”;道家的养性之要,求之于静与定;性命双修,乃以养性为首;养性与养生,益养与延命,乃相依相成;玄中子言:“养生之本,以养性为首;乃:节房事而养性,养之在精;忍怒怨而养性,养之在气;顺百事而养性,养之在神;绝忧虑而养性,养之在心;劳筋骨而养性,养之在形;修品德而养性,养之在命;”善养生者,修养人之精、气、神、心、形、命,其心必安,身必健,养性而至“清静无为”之境,寿可增矣;养神之道养神之道养神,为道家养生之要;中医也很重视这一点,如黄帝内经云:“太上养神,其次养形;”道家的养神功夫,基于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的阶梯渐进;生神经云:“身心并一,则为真神”;所以,养神是身心合一的境界;形神相依,而致心神相交,是道家养生法的境界追求;生命之贵在于神,神兴则生命的活力旺,神衰则生命的活力弱;所以,养生所贵者在乎养神;玄中子言:“养生之要养神为贵;乃:保全精力,养神之本;和顺气息,养神之基;修养性情,养神之源;端正心地,养神之根;节制七情,养神之道;强健体魄,养神之法;”道家之“清静无为”,乃先清其心,寡其欲,而后能静其神,安其形,固其精,养其气;善于养神者,应习气凝神;若养之有素,心神凝一,养生增寿之益,必然孕育其中;中华道家修炼,源远流长;据庄子载传自“轩辕黄帝问道于广成子”,经过了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从中华道家到道教,虽其形式有所变异,其修道内涵却沿袭相传,经过历代修炼人士的实修实证,不断完善其学说,终于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华道家修炼学;释家养身佛家的基本特征是以摆脱现世苦海为中心,现实个体生命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这就决定了佛家不可能明确提倡养生,更不可能崇尚长寿;但是,佛家的某些教义与修行方法,客观上却具有不同程度的养生意义与价值,而且综观古今,佛界长寿之士不乏其人;佛家养生主要体现在以戒、定、慧为修行核心思想,尤其以定、慧的禅定之学与气功的养生之道多有相类似,故最具养生意义与价值,也对中国传统气功产生了相当的影响;修禅是释家修佛的法门,修禅的过程是对心、对性的修炼,最终的目的是达到大自在;但是同时也能产生很好的养身效果;佛教节俭自足,僧侣们要靠自己的劳动获取粮食和蔬菜,以自给自足;佛教中有“一日不做,一日不食”之规矩,实践证明人体一定的劳动量对于增加血液循环,降低血脂,疏通脉络很有好处,从而能够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佛教有衣食具足,闲居静处,息诸劳作,近善行事等有利于养生的行为准则;佛家讲究慈善为本,修行者大都性格温和,心情平静,此乃佛家养心养生的一大重要内容,亦是高僧长寿的原因之一;出家人看破红尘,淡泊名利,在行为情绪上平淡温和,心胸豁达,处事宽容;佛教中的“仁者寿”,是指宅心仁厚,宽于待人会有好的“报应”;长寿之因是仁爱心,承受之缘是心平气和;其实佛教更为强调的是无执着心,若为寿而仁,反不能得寿;这与前述道家所持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思想如出一辙;修习禅法之人,应该对五事进行良好的调节;调五事即调节饮食、调整睡眠、调身、调息、调心;1.调节饮食;饮食与养生关系非常密切;坐禅之人应该保证适量的饮食;2.调整睡眠;坐禅者不应贪睡,应适量减少睡眠时间,以使神清气和,心念明净;因为睡眠中无法持心,凡念妄动,不利修行;而禅定时渐达物我两忘之境,其蓄精复气之功远胜于睡眠;当然,高僧大德,已达睡亦为禅,似睡似禅,无所拘泥;佛门十戒,本为拂尘埃以明心性之用,若无尘无镜,十戒亦为空,无所谓拘不拘守;3.调身;主要是指掌握正确的禅定姿势;修习禅定可以采用坐、立、行、卧等多种姿势,而佛教界修禅者,主要以坐姿为主,因而常被称为坐禅;4.调息;佛教认为,生命在呼吸间,呼吸与心念相互影响,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若呼吸不调,心念则必然不调;要想调心,则必先调整呼吸;5.调心:调心是修禅的主要法则,贯彻于修禅的始终;坐禅不但在生理方面可以使人大有裨益,从心理方面也能使全身精神归于统一集中,而促使心理现象向健康更进一步发展;抱着一种平静的态度,是与注意的分散作斗争的唯一方法;同时心理既安宁而正常,思想也清明而愉快,自然又能促使体气和平,祛病延年;佛家认为人的情绪波动和无穷思虑,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对生理机体有所干扰,所以要参禅打坐,以常静虑,力求清净,排除杂念,安定情绪;通过静坐使阴阳平衡,经络疏通,气血顺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其次参禅打坐身躯不动,如龟如鹤,减低人体的新陈代谢,在客观上减低人体运动消耗,从而延长了人的寿命;前面提到不宜挨着饿坐禅,但又不能吃得过多;中国古代总结出来:“长寿之道,在龄养生;养生之本,在龄饮食;饮食之要,在放节食;”一般寺院行堂吃饭都是给三分之一饭量的饭,佛家寓意在于吃饭不要吃饱;很多科学家做过实验,人吃饱后会分泌出一种液体,使人加快衰老;俗话说,病从口入,其实古人的意思恐怕首先在于少吃;作为非佛教居士,吃饭吃6成饱最为合适;晚上不吃主食,只喝一些粥;素食与养生素食斋饭是佛教长寿的秘诀之一;素食是我国汉代大乘佛教的独特产物,并非全世界佛教都需遵循的一条饮食规定;我国佛教终生素食,忌荤戒腥,只吃五谷,豆类、蘑菇、蔬菜等;从现代营养学角度来说,佛教的斋饭完全能满足人体需要其生活环境清静,无大的消耗事项;素食的不良物富集量也远较荤食为低,人体更容易将有害物排出,不容易生脂褐斑老年斑和痴呆病;结语从以上儒、道、释三家的养生学介绍来看,里面有不少中医养生学的影子,四家应该是互相参析的结果,不能简单的说谁发源于谁;但从养心修性方面看,中医受儒、道二家的影响很深远,尤其是道家;释家虽然博大精深,但其违拗人之本性,连长生不老都被其弃如敝履,故意图深入揣摩学习者极少;金玉深埋,光芒暗淡,曲高和寡,影响反弱;人之生病,生于欲望;欲生、欲乐、欲人钦敬,故烦恼生而为众病之由,弃守则为疗病金丹;舍得,舍而后能够得;中医养生学研究的重心,应不在于针药技巧,而在于研究如何减淡人名利之心,如何让人知足常乐;世间的道理千万,每条都能到达那真正的自我与清净;。
中庸是处世之道,也是养生之道慈乃寿恶则夭
龙源期刊网 中庸是处世之道,也是养生之道/慈乃寿恶则夭作者: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2年第09期中庸是处世之道,也是养生之道文/薛慧中庸是孔子倡导的最高道德境界,《论语》中所记载的虽然不多,却是中庸之道最基本的内容。
如《论语·雍也》中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意思是说中庸作为一种德,它是至高无上的!老百姓很久没感受到了。
这句话把中庸之道的重要意义说得非常明白。
从孔子的这番感叹中,我们感受到这种“民鲜久矣”的德,是尧舜时代“修己以安百姓”、“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统治者修养自己,使自己持有中正之心,用以对待百姓,让百姓感觉到公平、公正)的“圣德”。
在《论语·先进》中又说:“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欤?子曰:过犹不及。
”意思是说子贡问孔子:“子张与子夏哪个更好?”孔子说:“子张做事过头,子夏做事不到位。
”子贡问:“那么子张要好些吗?”孔子说:“过头与不及同样不好。
”“过犹不及”,这是中庸之道的基本原则。
所谓“允执其中”、“从容中道”,就是这个意思。
中庸并不是不辨是非、不讲原则、调和矛盾、一团和气,或保守固执、不前不进、甘居中游,而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是为人处世的基本方法,也是实现“和谐”的基本途径。
中国的养生学受儒家学说的影响,也以中庸为重要的指导原则。
正常的精神情绪变化,如喜、怒、忧、思、悲、恐、惊本来是人的正常生理活动,然而七情过度,也会物极必反,导致疾病甚至暴亡。
人如果饮食过量或五味过偏,也能损伤肠胃,引起机体代谢失衡而致病。
中庸的原则还提示我们,要有节制地参加社会竞争。
随着社会竞争日趋加剧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每天都在紧张和忙碌中度过,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学习和工作上,留给自己的时间却越来越少,致使很多人造成脑力、体力严重透支,导致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成为患病或者过早死亡的重要原因。
中庸养生之道
中庸养生之道孔子提出的“德润身”“大德必得其寿”“仁者寿”的中庸养生之道,是儒家“静以修身养性”的总纲和方法论。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由;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盖言君子动以中和为节,至于饮食起居,咸得其宜。
那么阴阳不能病,天地不能夭,虽不导引服饵,不失其寿也。
”〔《中庸》〕“心和平而不失中正”,正是儒家所提倡仁者在精神修养方面所遵循的中庸养生之道。
“致中和”是说人的情志,喜怒哀樂之情绪应保持安和,情感的发泄要有节、有度。
到达“中和”便是君子精神修养的最高境界。
中医认为,情绪不调,百病丛生,调和性情,那么可康泰延年。
自古就有“养生莫假设养性”之说。
即,不管面对任何客观环境,都能通过自身心理调节,保持心理平衡和情绪稳定的处惊不乱的精神和人格完善的境界。
这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说:圣人之所以长寿,是因为他们能够洞悉天地自然之道,能明了为人处事之理,因而能够调节好自己的欲望;又由于有仁爱之心,而不会生怨恨;生活于世俗之中而无忧无虑,安闲而愉快——“恬淡虚无”的沉着的心态。
善于中庸养生之道者,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冷静地面对纷繁多变的各种事物,保持正常的喜怒哀乐之情绪,随时随地都能心态平衡与安宁。
这就是养生家常说的,养生贵在“和”“恬淡虚无”的沉着的心态。
能中和者——“精神内守”,必长寿。
总而言之,内心清净以养生,心神庄重以怡情,心态沉着以明志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中庸养生之道的总纲和方法论。
中华养生术
6、汉代的一些养生学说。 汉代的思想家和医学家对《黄帝内经》的养生学说,作了某些补 充和发挥。王充提出了人之寿夭与先天禀赋有关的观点,如他在 其代表作《论衡》中,论及生死寿夭,延年之道者近二十篇。他 说:“夫禀气渥则体强,体强则其命长;气薄则其体弱,体弱则 命短”,从而明确指出了先天禀赋强者寿,先天禀赋弱者寿短的 观点 华佗积极推行吕不韦的运动延年说,如他对弟子吴普说:“人体 欲得劳动……动摇则合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 不朽是也”(《三国志· 方伎传》)。其次,他继承《庄子》吐故 纳新、熊经鸟申”的法则,在实践中创立了动形养生的五禽戏法, 这种仿照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动作姿态的锻炼方法,不 仅简便易行,而且对后世保健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医圣张仲景亦非常重视养生,他曾批评那些不注意养生的人说: “怪当今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 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他还特别强调饮食与 养生的关系,
②心理健康特征 *精神愉快 《素问· 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 利”,可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健康的重要标志。七情和调、 精神愉快,反映了脏腑功能良好。现代医学亦认为,人若精神 恬静,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作用就能保持正常状态,从而发 挥对整体的主导作用,自能内外协调,疾病就不易发生。 *记忆良好 肾藏精、精生髓,而“脑为脑之海”。髓海充盈, 则精力充沛,记忆力良好;反之肾气虚弱,不能化精生髓,则 记忆力减退。
*声音宏亮 声由气发,《素问· 五脏生成篇》说;“诸气者, 皆属于肺”,声音宏亮,反映肺的功能良好。 *须发润泽 发的生长与血有密切关系,故称“发为血之余”。 同时,又依赖肾脏精气的充养。《素问· 六节胜象论》说:“肾 者……其华在发”。因此,头发的脱落、过早颁白,是一种早 衰之象,反映肝血不足,肾精亏损。 *食欲正常 中医学认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饮食 的多少直接关系到脾胃的盛衰。食欲正常,则是健康的反映。
道家养生之道
道家养生之道篇一:儒道释养生之道儒道释对中医养生学的贡献我国传统的养生方法,历来重视身心兼养,形神俱健。
特别是道儒佛养生学说,异彩纷呈,各有千秋。
道家养真,儒家崇德,佛家养心,但主流还是三位一体。
中医养生学说来源于中国古代道家的哲学思想——法于自然,返朴归真。
道家养生的内容,以自然天道观为主,它的注意力主要是着眼于人的本身,对自我的生命活动具有丰富的体验。
他们追求的是生命本质的解脱和精神的安宁,尤其强调精神的超然与人格的独立,渴望人生的自由。
老子养生的全部学说是天人合一,崇尚自然。
其核心是"返璞归真",无论是朴还是真,其最终形态都是"道"。
他一生重视养生,是位大寿星。
据司马迁《史记》中记载:"老子百六十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他养生的最高思想境界是:追求道,体悟真。
主张"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
"深根固蒂"之法,"虚其静,入静归根";"甘其食,美其眠,安其居,乐其俗"。
以修道而养寿也。
道家养生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摒绝一切外来因素对生命活动的干扰,求得身心的解脱。
因此,崇尚自然成了道家养生的基本原则,道家的观点认为,以自然界的秩序变化为法,摒弃人的理性因素,在养生中采取顺乎自然的行动,就能维护健康,延年益寿。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的一切都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要不悖天地之理。
而人最初的状态最接近自然,因此他提出返璞归真,把婴儿推为"至朴""至真"的理想标准,养生以重返婴儿状态为最高标准。
庄子认为人与自然合一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主张破除一切人为地刻意追求,认为"无为"、"无已"、"绝对逍遥"是达到人天合一的根本途径。
中国道家养生学的核心是中国道家内丹养生学养生之道,其功理完全合乎宇宙天地人大自然万物变化规律,故立论极其科学而高妙。
之道的成语
之道的成语
以下是一些含有“之道”的成语及其释义:
1.养生之道:指修养身心,以期保健延年的方法。
2.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儒家的一种主张。
指不偏
不倚折衷的原则和态度。
3.用兵之道:用兵作战的学问、道理或规律。
4.孔孟之道:指儒家学说。
孔,孔子;孟,孟子。
儒家创始人孔子主要思想
是“仁义”,“礼乐”。
孟子主要思想是“仁政”,“性善论”。
5.文武之道:指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
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
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6.周全之道:周到全面的方法或策略。
7.亡国之道:导致国家灭亡的方法或策略。
8.生财之道:发财的门路或方法。
这些成语都有自己独特的含义和用法,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
儒家养生之道:欲养其生先修其身
101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察业识某如佛,观事变莫若道,而知性尽性, 开价值之源,树价值之主体莫若儒。”儒家学说的的时期,孔子通过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遗产进行整理 思考,创立了儒家学派。而孔子的儒家思想契合了中 国传统文化这片土壤,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根本 性的影响。 2.1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武术研究
2017 年 2 月 第2卷 第2期
儒家养生之道:欲养其生 先修其身
孙振京 侯文韬 天津体育学院,天津 300381
摘 要:中华传统养生文化博大精深,探索中华养生文化这个古老而神秘的东方智慧, 不仅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而且符合当下所倡导的全民健身。研究养生文化必然要先 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因为养生文化深受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而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 文化发展史上一直占据着核心地位。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儒家养生之 道进行研究,作者认为:儒家养生之道在于修身养德,随之提出的建议就是我们当下 所提倡的“严以修身”。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养生文化 儒家思想 修身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7)2—0101—03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自汉代 以来,一直处于官学的儒家学派,以超越单一民族的 观念和思想体系而存在。一方面,鼓励民族精神和爱 国主义精神。同时,又以“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大 胸襟,倡导民族和谐与友谊。儒家学派不是宗教,而 是可以取代宗教的,它是一种对儒家思想的依附和依 赖。儒家思想主张德化社会和德化生活,对中国人民 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它已成为中国世界的共同文化 和心理基础。直到今天,儒家文化具有深厚的民族文 化身份认同的凝聚,民族团结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 恰是因为儒家思想,以博大的胸襟,为儒家世界,为 形成儒家文化圈奠定了基础。 2.2 修身思想——参天大树的“树干”
儒家、道家、佛家的养生理念
儒家、道家、佛家的养生理念_儒家重视人伦,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立千古不朽的功勋;佛家倾心般若,主张在自觉的基础上觉他,自度的基础上度他,普度众生,同臻西方极乐世界;道家则崇尚自然,主张通过这种修炼,达到长生久世,羽化登仙。
儒家的着眼点在于入世,佛家的着眼点在于出世,道家的着眼点在于加强自身修炼以求长生不死。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佛、道、医、儒、武等诸家中,道教被公认为最擅长于养生。
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被许多封建帝王奉为教条。
1、儒家讲的是敬,道家讲的是静,佛家讲的是净.2、修身,练气,养心儒家更重视的是修身,道家注重的是练气,佛门主要是养心.养形,养气,养心合而为一.这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佛家讲:出世儒家讲:入世道家讲:避世。
(二)道、儒、佛、医思想的共同点:第一:继承和发展了《黄帝内经》“治未病”的思想,以此为养生原则,提出了“养性”之说,强调“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是以圣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
第二:强调精神摄养“自身有病自身知,身病还将心自医,心境静时身亦静,心生还是病生时”。
第三:主张饮食调养提出“老人之食,大抵宜温热、熟软、忌其粗硬生冷”,及“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寿亲养老新书》)的主张;这是符合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的。
第四:提倡顺时奉养老年人要“依四时摄养之方,顺五行休王之气,恭怡奉亲,慎无懈怠”(《寿亲养老新书》)。
故养老大法,必然要依据天和的性质,顺四时变化而摄养,才能老当益壮。
第五:重视起居护养“凡行住坐卧,宴处起居,皆须巧立制度”。
处处为老人提供便利条件,细心护养。
第六:注意药物扶持老年人医药调治应采取“扶持”之法,即用温平、顺气、补虚和中、促进食欲之方来调治,切不可竣补猛泻,这些原则是符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的。
第七:强调房中补益。
“凡觉阳事辄盛,必谨而抑之,不可纵心竭意,以自贼也”,强调不可纵欲。
儒家经典中的生态理念
儒家经典中的生态理念儒家经典中的生态理念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提出了一系列生态理念。
儒家经典中的生态理念主要包括天人合一、天道、天命、天人感应、仁爱、孝道等。
天人合一是儒家思想中最重要的生态理念之一。
儒家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
儒家经典《大学》中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居焉”之说,表明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儒家经典《中庸》中也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之说,强调人类应该遵循天命,顺应自然规律,以达到和谐共生的目的。
天道是儒家经典中的另一个重要生态理念。
儒家认为,天道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类应该尊重天道,遵循天道,以达到和谐共生的目的。
儒家经典《论语》中有“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之说,表明只要人类遵循天道,就能够解决自然界的问题。
天命是儒家经典中的另一个重要生态理念。
儒家认为,天命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类应该尊重天命,遵循天命,以达到和谐共生的目的。
儒家经典《大学》中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表明人类应该遵循天命,以达到和谐共生的目的。
天人感应是儒家经典中的另一个重要生态理念。
儒家认为,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
儒家经典《大学》中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表明人类应该遵循天命,以达到和谐共生的目的。
仁爱是儒家经典中的另一个重要生态理念。
儒家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
儒家经典《论语》中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说,表明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
孝道是儒家经典中的另一个重要生态理念。
儒家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
儒家经典《孝经》中有“养生之道,务本之谓也”之说,表明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
综上所述,儒家经典中的生态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提出了一系列生态理念,包括天人合一、天道、天命、天人感应、仁爱、孝道等。
老子和孔子的心理养生之道上
老子和孔子的心理养生之道(上)丁英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大伙儿好,今天我将就老子和孔子的心理养生之道,跟大伙儿做一些交流。
希望大伙儿通过咱们传统文化当中的两个集大成者,代表性的人物老子和孔子,他们的心理健康的认知和心理的养生的一些方式。
关于咱们今世人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而且学会健康心理的一些养成的这些方式能够有所帮忙。
增进咱们身心都健康的生活。
那享受当下现代化进步的给咱们带来的如此的一个好的时期,和好的功效。
那么今天我给大伙儿讲的这部份内容,咱们将从三个大的方面来展开。
一个方面,确实是关于心理养生和健康生活的关系和大体的认知。
那第二个方面确实是咱们传统文化的整体的在心理健康方面的一些表现的特点。
那第三个方面,确实是老子和孔子他们基于心理方面的健康认知和他的一些养生的方式的介绍。
希望大伙儿能够有所收益。
一、心理养生与健康生活(一)心理养生的内涵那下面咱们就进入第一个问题,确实是关于心理养生和健康生活的关系的介绍。
那大伙儿应该明白现代人的都专门强调健康的生活,那么什么样的一个生活才是一个健康的生活?现代科学的研究说明一个人的精神状况如何,关于他的健康状况是有极大的阻碍的。
那么在各类各样的增进躯体健康的因素的实验和调查当中,那么心理健康,心理的状态是占有首位的。
比如美国闻名的心理学的博士梅兰博士,他曾经对两千多个人进行过跟踪快要40年的一个调查研究,那么他通过那个40年的如此的一个超级有说服力的长时刻的一个跟踪调查,而且那个样本也是超级多的两千多人,那么调查的结果得出来,是心理的那个健康状况关于人的健康状况起到的作用是首要的。
若是一个人精神是痛楚的,那么平均他的寿命比一个健康的是精神踊跃状态下的一个人,那他那个寿命要少五年,乃至还要多一些。
通过如此的一个实验,咱们能够得出来结论,固然也是整个考察咱们人类历史进展的不同的那个时期和国家,咱们大体上能够取得如此的结论,确实是古今中外的哈长寿的这些人,那么他们大体上都是胸怀宽广,豁达乐观。
佛家、儒家、道家养生的联系与区别
佛家、儒家、道家养生的联系与区别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
儒者言性,而佛者见性;儒者劳心,佛者安心;儒者贪著,佛者解脱;儒者有为,佛者无为;儒者分别,佛者平等,儒者治外,佛者治。
(一)儒家、道家、佛家的区别:儒家重视人伦,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立千古不朽的功勋;佛家倾心般若,主在自觉的基础上觉他,自度的基础上度他,普度众生,同臻西方极乐世界;道家则崇尚自然,主通过这种修炼,达到长生久世,羽化登仙。
儒家的着眼点在于入世,佛家的着眼点在于出世,道家的着眼点在于加强自身修炼以求长生不死。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佛、道、医、儒、武等诸家中,道教被公认为最擅长于养生。
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被许多封建帝王奉为教条。
1、儒家讲的是敬,道家讲的是静,佛家讲的是净。
2、修身,练气,养心儒家更重视的是修身,道家注重的是练气,佛门主要是养心.养形,养气,养心合而为一.这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佛家讲:出世儒家讲:入世道家讲:避世。
儒家讲入世、道家讲出世、佛家讲救世列三家之别:儒家讲天理、道家讲论道、佛家讲如法--于凌波居士语。
儒家讲入世、道家讲出世、佛家讲救世。
儒家讲天命、道家讲自然、佛家讲解脱。
儒家如小学、道家如中学、佛家如大学--上人语。
儒家如粮店、道家如药店、佛家如百货商店--南怀瑾先生语。
儒家求君子、道家求逍遥、佛家求自在。
儒家弃小人、道家弃造作、佛家弃烦恼。
儒家表现于礼、道家表现于真、佛家表现于戒。
儒家执于境、道家执于心、佛家心境双亡。
三家虽别,但共同构成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国学3、出世与入世在佛家、道家、儒家和现代人的人生观中均有相关相近的地方,但也有区别。
(1)现代人如果常说:用出世的态度或精神,来做入世的事业。
这主要是态度方面的,或者说是世界观与人生观。
就是人生在世,确实要很好地处理出世和入出的关系,要用辨证的观点看待这一问题,才能有正确的答案。
入世,就是把现实生活中的恩怨、情欲、得失、利害、关系、成败、对错等做为行事待人的基本准则。
儒家的养生思想
儒家的养生思想
⏹儒家养生是一种“以心为本”的养生体系。
儒家养生是通过锻炼、活动筋骨、培养道
德以达到心灵的升华,它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健”而且还为了“寿”和“道”。
儒家着重强调的是心性的道德主体作用,是以人为形、气与心一体的三相之有机体。
心乃意识层,形、气为非意识层。
儒家养生是为了训练道德实践的能力。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养生思想形成。
孔子提出了“知者乐,仁者寿”的养生主张。
⏹孟子提出了“养心莫善于寡欲”说和“天人之学”的养生主张,构建了“天人合一”的思
想体系。
他沿着“尽心、知性、知天”的思维模式和认知路线,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养生思想。
《孟子•尽心上》总结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其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夭寿不贰,修身以俊之,所以立命也”,教育人们存心养性。
他认为,一个人要想做到身心健康,那就只有“善养吾浩然之气”,强调通过陶冶道德情操以养生。
⏹荀子则在其养生思想中提出“动静合节”的观点。
“养者而动时,则天不能使之
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
儒养性道养身佛养心
儒养性道养身佛养心中华文化的养生之道,是以传统国学和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的变化规律总结得来。
而儒、释(佛)、道三家是中华文化的三大支柱,我认为从儒释道视角来诠释养生文化,可以更顺畅地寻得养生之要义。
有人说,儒家让人“拿得起”,道家让人“放得下”,佛家让人“想得开”,这非常有道理。
儒家的思想是入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用崇高的道德换来内心的坦然;道家的思想是离俗,远离喧嚣,才能潜心修身养性,求得长生;佛家的思想是解脱,看淡红尘中的一切得失,才能超越生死,获得永恒的真理和智慧。
儒家,是指以孔子为宗师的思想流派。
儒家养生重在养性,它崇尚礼乐、仁义,提倡“中庸”之道,十分重视伦理道德教育。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奋发向上的健康心理;“臭恶,不食。
不时,不食。
”提出了有选择、有节制的饮食准则;“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是说只有强健体魄、磨砺意志、树立正气,才能让肉体生命得到升华;而最重要的“中庸”思想,则告诫人们要不偏不倚,做到心胸有量、动静有度、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道家,包括道家和道教两个层面,其中阴阳、五行、三宝(精、气、神)、九守等概念,已成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阴阳五行学说作为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为解释体内气的运化以及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了基础。
道家养生重在养身,主张恬淡无为,顺其自然。
老子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就是要遵循自然法则,让饮食五味充盈我们的身体,让服饰更加舒适美观,让居所更加安逸,同时还要尊崇风土人情与风俗习惯。
唯有清心寡欲、顺其自然,才能长生耐老,延年益寿。
释,释迦牟尼的简称,即佛教文化。
佛家养生重在养心,主张“万法皆空”,认为人生无常,只有努力修行,追求至高无上的生命智慧,才能彻底摆脱生死苦恼,进入涅槃境界。
佛家将“地、水、风、火”并称为“四大”,认为四大不调,则百病丛生;而“贪、嗔、痴”三毒是影响人体健康最重要的内在因素。
要消除这些不利因素,就必须践行正确的修证方法,使我们的心力更加强大:佛教的禅定,重在思维的修炼;瑜伽,重在形体的塑造;静坐,意在排除烦恼、六念皆空;修行,即修习佛教的道理并不断得到证悟。
养生词语的由来
养生词语的由来
“养生”一词原出《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
在道家和儒家的文献中都有释义和引用。
《庄子·养生主》中写道:“养生之道,得之于心,应之于手。
”
“养生之道,得之于心,应之于手”这句话的意思是:养生的道理,需要从内心领悟,并且通过实际行动来实践。
其中,“养生之道”指的是保持健康、延年益寿的方法和原则;“得之于心”表示要从内心理解和领悟养生的道理;“应之于手”则是指将领悟到的养生之道付诸实践,通过实际行动来实现养生的目标。
这句话强调了养生不仅是理论上的了解,更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付诸实践,通过调整饮食、锻炼身体、保持心理健康等方面来达到保持健康的目的。
它提醒人们要注重身心健康,将养生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健康与长寿一直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愿望,因而养生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遍布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的养生之道
养生,又称为养性、摄生、道生、保生等,它是人类在劳动与生活的实践中,通过逐渐认识生命活动的一般规律而掌握的一些自身保健的方法。
生命包括两个方面:身与心。
养身需要科学、养心需要信仰。
养身与养心是人生的最重要的生活内容。
儒家的养生哲学在养生领域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深深地影响了二千年来中国的养生文化。
在儒家养生哲学中,养生不仅要养身,更要养心。
养心可以归纳出最重要的三条:知道、寡欲、行义。
富贵人家如果不懂“道”,有了充足的生活资料,乱用滥用,就会以养伤身,给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知道”是养身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则。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这“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正是儒家人生修养、功成业就的纲领。
这里的“正心”就是指排除杂念、专心致志,就是要清心寡欲。
人都有欲望,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就会失去本心。
进而陷入灾难的深渊。
人们情绪过激会伤害脏腑,脏腑出了毛病,就会导致各种病症,影响健康。
一个人若能做到无欲无求,不贪求名利、富贵,内心自然就会淡泊,这样就能清静气和、无忧无怨,从而达到长寿的目的了。
义,就是适宜、合理的意思。
关于个人,实际上就是如果做了合理的事,自己心中认可的事,以后无论被误解,受迫害,遭冤屈,都问心无愧,无怨无悔。
一生坦然自若,活得自在。
如果做了不合理的事,勉强做了违心的事,一辈子心虚,不敢面对,怕人提起,或者被揭发,受处治、遭惩罚,后悔莫及。
儒家的说法是:“仁者寿”、“多行不义,必自毙。
”义,对
于养身比财利都更重要。
实际上是说,人的精神需要超过物质需要。
儒家养生所说的行义,也就是宗教家所说的行善。
做好事,可以养心,养心有益于养身。
总之,行义,行善,有益于健康,这比任何补药都更好。
养生绝不仅仅只是为了长寿,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和社会抱负———爱其死以有待也,养其身以有为也。
这就是儒家养生的根本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