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与信息化的融合

合集下载

信息化 标准化工作情况

信息化 标准化工作情况

信息化标准化工作情况一、信息化标准化的重要性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各行各业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信息系统的数量和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加。

信息化标准化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对促进信息技术应用、提升信息化水平、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化标准化能够规范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提高系统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降低系统集成成本,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竞争力。

二、信息化标准化的意义和目标信息化标准化的主要意义在于提供统一的技术规范和管理方法,为企业和组织的信息化建设提供统一的技术基础和管理体系,保障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其主要目标包括:规范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提高系统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降低系统集成成本,加强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竞争力。

三、信息化标准化的工作内容信息化标准化工作主要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服务标准三个方面。

技术标准是指对信息技术的规范和要求,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网络设备等方面的标准;管理标准是指对信息系统的管理和运行的规范和要求,包括信息安全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运维管理等方面的标准;服务标准是指对信息化服务的规范和要求,包括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安全服务、信息化咨询服务等方面的标准。

四、信息化标准化的实施路径信息化标准化的实施路径主要包括标准制定、标准宣贯、标准实施和标准监督四个环节。

标准制定是指针对某一具体的信息化领域,组织专家和相关人员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服务标准;标准宣贯是指向企业和组织宣传普及相关的标准知识和标准要求;标准实施是指组织企业和组织按照标准规范实施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标准监督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对信息化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保障标准的有效实施。

五、信息化标准化的工作现状和问题当前,我国企业和组织的信息化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标准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

标准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

标准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摘要:标准化是企业推进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有效工具。

信息化是企业提高生产力、推进管理升级的有效途径。

随着智能化、数字化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深入推进,两化融合也将向着更高层次、更加深入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标准化;信息化;两化融合引言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信息化已成为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标准化是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推进企业管理和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

两化融合是实现我国制造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

一、标准化的优势1.1提高企业竞争力标准化可以通过制定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提高企业内部流程和管理效率,从而提高产能、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此外,标准化还可以促进国际贸易和技术交流。

[因为在国际贸易中,标准化可以消除贸易壁垒,降低贸易成本,增加贸易量,提高贸易效率。

在技术交流中,标准化可以促进专业技术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技术创新,推动科技发展。

]而对于消费者而言,标准化可以提供可靠的质量保证,保护消费者权益,方便消费者选择和比较产品。

总之,标准化对于企业、国家和消费者都有积极意义和作用。

1.2推动技术创新标准化可以促进技术规范化和特定领域的技术升级,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交流,对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有很大帮助。

同时,标准化还能够实现产品和服务的互通互认,促进国内外贸易,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此外,标准化还能够减少技术壁垒,促进合作共赢,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可以说,标准化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标准化工作,推动我国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1.3增强消费者信心标准化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减少产品使用中的事故和问题。

对消费者来说,通过购买符合标准的产品或服务,可以减少风险,增加消费者的信心和满意度。

二、信息化的优势2.1提高企业效率信息化可以通过应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各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提高企业内部管理和生产效率。

标准化与信息化的融合

标准化与信息化的融合

标准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摘要标准是企业技术手段、管理思想的体现,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规范、稳定、正常运营的最基础保障。

标准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是标准化从业者的共识,然而如何让标准更好落地,执行力更强,如何管控标准的执行力?传统的标准执行力检查更多地依靠行政手段,依靠员工的标准化意识、各层次的自查、抽查、审核等,有其天然的局限性。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手段的提升,标准体系住立健全的逐渐完善,让标准化与信息化有机融合,实现标准执行力的智能管控成为可能。

关键词标准化:信息化:融合;智能管控珠海电厂基于提升标准执行力,进一步规范、提升生产、经营管理需要,在标准执行力智能管控方面做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开展了“基层班组标准执行力智能管控”项口研究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本文从以下儿方面阐述标准化与信息化融合探讨。

1开展标准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可行性研究珠海电厂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位于行业前列。

珠海电厂1999年建厂伊始,即开始着手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2003年我丿•通过GB/T 19001、GB/T 24001、GB/T 28001贯标认证,2014年通过GB/T 23331能源体系贯标认证,2015年珠海电厂通过了标准化良好行为AAAA级确认,2016年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同时获得电力行业标准化建设优秀单位光荣称号。

多年来体系持续运行,培养造就了优秀的标准化工作氛围及标准化队伍。

与此同时,珠海电厂信息化建设也一直走在行业前列。

珠海电厂2005年提岀“科学管理,打造数字化电厂”的战略LI标,先后获得“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全国电力信息化标杆企业”、“广东省信息化试点示范工程信息化示范单位”等光荣称号;2012年获得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颁发的“电力行业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先进企业”的称号。

十多年来,根据“数字化电厂”理论模型的指导,结合生产经营工作的实际情况,在电力生产自动化的基础之上,利用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不断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多年来建有完善的生产、经营管理系统,并不断对多个信息化系统进行优化整合,实现无纸化办公,涉及设备运行.点检、维护、保养、消缺、异动、图纸、规程修订、招标、培训学习、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等生产、管理内容均有对应信息化系统支持。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如何与信息化相结合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如何与信息化相结合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如何与信息化相结合在当今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与信息化的结合已成为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关键举措。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旨在通过制定明确的标准和规范,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预防事故的发生。

而信息化则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提供了更高效、更精准、更实时的手段和方法,使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更加科学、规范地开展。

一、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内涵与重要性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有助于明确企业各部门、各岗位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职责和义务,避免责任不清、推诿扯皮的情况发生。

其次,标准化的管理流程和操作规范能够有效降低人为失误导致的事故风险,提高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再者,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企业能够更好地识别和评估潜在的安全风险,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信息化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现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信息化手段应用于安全生产管理中。

例如,一些企业采用了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对安全隐患排查、整改、跟踪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还有的企业利用物联网技术,对设备运行状态、环境参数等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此外,移动应用程序的出现也使得安全管理人员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和处理安全信息,提高了工作效率。

然而,目前信息化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方面,部分企业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足,导致信息化建设滞后。

另一方面,一些企业虽然引入了信息化系统,但由于系统功能不完善、操作复杂、数据不准确等原因,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此外,不同信息化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和数据共享性也存在问题,形成了信息孤岛,影响了安全管理的整体效果。

标准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标准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标准化与信息化的关系标准化和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标准化是指按照一定的规范和要求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以达到统一的质量、性能和安全要求。

而信息化则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标准化和信息化之间既相互支持又相互促进,二者之间的关系密切,相互依存,共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首先,标准化是信息化的基础。

在信息化的过程中,需要有一系列的标准作为基础支撑。

比如,网络通信需要有统一的协议标准,软件开发需要有统一的编码规范,产品质量需要有统一的检测标准等。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信息化提供了基础保障,使得信息化的发展更加规范和有序。

其次,信息化推动了标准化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地进行信息化改造和升级。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一系列的标准来规范和引导信息化的发展。

比如,电子商务需要有统一的交易标准,互联网金融需要有统一的安全标准,智能制造需要有统一的数据标准等。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信息化提供了指导和支持,使得信息化的发展更加健康和可持续。

此外,标准化和信息化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标准化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而信息化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创新发展。

二者结合起来,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服务过程的个性化、管理过程的精细化,推动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总的来说,标准化和信息化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标准化是信息化的基础,信息化推动了标准化的发展,二者共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在当前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更加重视标准化和信息化的关系,加强标准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在标准化和信息化相互支持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信息化标准化合力提升我国行政审批效能

信息化标准化合力提升我国行政审批效能
的瓶 颈提 出 了解 决 策 略 。 关 键 词 :行 政 审 批 信 息 化

标 准化
行政 审批信息化标准化的现实背景和理论基础 自2 0世纪 7 O 年代末 以 “ 改善政 府组织 的运作 ,提高行政效 率与 效 能”为 目标的新公共管理运 动在西方 国家开展以来 ,政府行 政审批 合 理化 和规范化一直都是世界各国政府追求 的方 向和 目 标 之一。在信 息化网络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行政 审批更是纳入 了政府 发展 电子政 务的轨道 。具有代表性 的有 ,以公 共服务标准化为核心 的英 国梅杰政 府的公 民宪章运 动 ;在信 息时代 ,作为 电子政 务发 展较 为成熟 的美 国 、日本 等国家 的 “ 一站式”服务 。其 理论和实践 最为突 出的两点 : 是借鉴 泰勒提 出的企业标准化进行政府管理 的 “ 效率革命 ”提升政 府服务质量 ,对审批流程进行再造 ,使行政 审批科 学化 、法制化 ;二 是将流程再造 和网络技术有 机结合 ,科学 界定 网上审批流程 的边界 、


系统整合 网上行政审批 内容 ,使行政审批透明化 、整合化 。 我国对行政审批制度的研究起步较晚 ,2 0 0 1年 9月 ,国务院成立 行 政审批改革工作领导 小组 ,积极 、稳 妥地推进行 政审批 制度改革 , 改革工作全 面启动 。截至 2 0 1 2年 8月国务 院十年来分 六批共 取消 和 调整了 2 4 9 7项行政审批项 目,占原有总数 的 6 9 . 3 % 。2 0 1 3年 4月 为 落实 《 国务 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 案》 ,国务 院常务 会议决定 , 第 批先行取消和下放 7 1项 行政审批 项 目等事 项。这表 明,在机构 调 整的基础上 ,国务 院职能转变 已进入具体实施 阶段。当前我 国的行 政 审批模式 主要是在学 习借鉴国外 “ 一站式 ”服务 实践经 验的基础上 , 以行政服务中心为依托载体和创新平台进行的。主要 代表性成果及 观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的意义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的意义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的意义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的意义导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信息化与工业化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为了更好地促进两化融合发展,我国提出了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理念,并致力于推进贯标工作。

那么,究竟何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的意义?为什么要重视这一工作呢?本文将以深度和广度的方式探讨这个主题,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

一、深度解读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的概念1.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两化融合是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发展趋势,在这一过程中,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相互交叉渗透,进一步推动生产制造的创新与升级。

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则是为了推进与支撑两化融合发展而构建的一套管理模式和方法论。

2. 贯标:贯标即“贯穿标准”,是指将标准应用于具体的管理过程中,以实现标准化管理的理念。

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中,贯标即将两化融合管理标准应用于实际运营中,通过标准的贯彻执行,来推动和促进两化融合管理的全面发展。

二、广度分析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的重要性1. 促进协同发展:两化融合是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的有机结合,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的实施将有助于深入推进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

通过贯标,可以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和标准,实现信息流与物流的有机衔接,提升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2. 加强创新驱动:贯标工作有助于激发企业内部的创新能力,促进科技与产业的融合,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通过贯彻执行两化融合管理标准,可以加强企业内部的创新管理,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能力,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 提高产业竞争力:贯标将有助于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生产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遵循两化融合管理标准,企业能够更加高效地管理资源,提升产品质量和供应链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4. 增强可持续发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将有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通过标准化管理,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

教育信息化如何推进课程标准化和教材数字化

教育信息化如何推进课程标准化和教材数字化

教育信息化如何推进课程标准化和教材数字化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

教育信息化不仅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教学方法,也为推进课程标准化和教材数字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课程标准化和教材数字化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教育信息化究竟是如何推进课程标准化和教材数字化的呢?首先,教育信息化为课程标准化提供了技术平台和数据支持。

通过在线教育平台、教育管理系统等信息化工具,可以实现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例如,教育部门可以利用信息化平台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明确各学科、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确保课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平台上传和共享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案例等,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和整合,提高课程的标准化水平。

其次,教育信息化有助于实现教材数字化。

传统的纸质教材存在着更新速度慢、内容有限、形式单一等问题,而数字化教材则具有诸多优势。

数字化教材可以融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生动的学习内容。

同时,数字化教材还可以实现实时更新,及时反映学科的最新发展和研究成果,使学生能够获取最新的知识。

此外,数字化教材还具备交互性,学生可以通过点击、拖动、填写等操作与教材进行互动,提高学习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再者,教育信息化推动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在互联网的支持下,优质的教育资源可以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和共享。

例如,一些名校的优质课程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向其他学校开放,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同时,教育信息化还可以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课程安排,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另外,教育信息化促进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为课程标准化和教材数字化提供了实践基础。

例如,基于信息化技术的翻转课堂、在线协作学习、虚拟实验室等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标准化是信息化建设之源

标准化是信息化建设之源
的 要 求
次 系 统 开 发 工 程 或 是 一 项 突击 性 工 作 ,
盲 目地追赶 E P、 I R C O等时髦概 念 , 虽 在短期 内有 些效果 ,却 终不 能从根 本
上 解 决 企业 的信 息 化 问 题 。 其 次 ,过 于 简 单 地 看 待 信 息 化 标
准 化工作 ,将其 等 同于 标准 文本 的编
第 四, 对信息化标准化 中的行业标准化 问题重视 不够 , 认为企业 内部 应用系统 只要能解决 自己的业务问题就足够 了,忽视 行业标准的建立 。 第五 ,企业信息化标准 的提 出 、 制定 、 行和修订各个环节都需 要有效的组织 执 机构作为保障 。 虽然我 国从 中央 到地 方都建立起 了标准化组织机构 , 但在企业信息 化标准化的实 际工作中 ,各级组织并未 真正发挥作用 。
如何 制定
产品 标 准 是 企 业 标 准 体 系 的 核 心 , 是 产 品 质 量 特 性 的 集 中 反 映 。 产 品 质
如 何 加 快 企 业 信 息 化 标 准 化 的 建 设
首先, 要把标准 化作为企业信息化建 设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 , 无论是 国家 的标准 化管理机构还是企 业的领导层 , 都要 给予高 度的重视 , 明确各级标准化组 要 织机 构在企业信息化建设 中的责任 。 其次 , 调查整 个企业的信息资源状况 , 搞清各类信 息的分布与处理流程 ,对可
关键 词 :企业 信 息化 标 准化 标准化是企业搭建 信息化平台最 有力的支撑 。 息系统在开发过程 中 , 信 从技术
层 面 的信 息 分 类 与 代 码 到企 业 的 业 务 流 程 规 范 以 及 系统 的 扩 充 和 升 级 , 必 须 以标 都
准规 范为依据 。 信息化的 出发 点和 落脚点是实现信 息共 享和管理 自动化 。 没有信息 标准 化 , 就不能 实现 自动化 , 无法实现数据共享 。只有建立在 标准化之上的企业 也 信息化才真正具有 竞争力 。

自动化标准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

自动化标准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

自动化标准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从生产制造到交通运输,从医疗卫生到能源环保,自动化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然而,在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的同时,自动化标准以及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也变得愈发重要。

一、自动化标准的意义和作用自动化标准是为了规范和统一自动化技术领域的相关标准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文件。

它的意义和作用不可忽视:1. 促进技术创新和发展。

自动化标准可以为技术研究和创新提供明确的指导,降低技术研发和应用中的不确定性,推动技术的成熟和发展。

2. 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自动化标准可以规范产品设计、制造和使用的流程和方法,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促进市场竞争和贸易自由化。

自动化标准的统一和认可可以促进国际市场的开放和竞争,降低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和全球化。

4. 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自动化标准可以规范生产和运作过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自动化标准的发展现状当前,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自动化标准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自动化标准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国际标准的制定。

国际标准组织积极推动自动化标准的制定工作,如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为全球自动化技术的规范提供了统一的框架。

2. 行业标准的推广。

各个行业都在积极制定和推广自动化标准,如工业自动化、交通运输自动化、医疗卫生自动化等,促进各个行业的自动化发展。

3. 技术标准的更新。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旧有的技术标准不再适应新的需求,因此,自动化标准的更新工作十分重要,以适应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4. 标准与法规的衔接。

自动化标准与国家相关法规的衔接是自动化标准发展的重要环节,各个国家应加强标准制定与法规的协调,确保自动化标准的有效实施。

三、自动化标准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自动化标准的制定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什么要做两化融合

为什么要做两化融合

为什么要做两化融合
1、两化融合是指信息化与工业化高层次的深度结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两化融合的核心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2、我国大多数企业都处于工业化水平低的阶段,急需出台标准体系。

两化融合是新时期工业发展的趋势,是我国根据自身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做出的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旨在赶上世界新的产业变革。

两化融合标准体系的出台可以更快、更有效地指导企业的信息化方法。

推出的这个标准体系实际上是告诉你如何进行信息化,如何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

我国企业在两化融合过程中,目前一般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1.装备化基础薄弱:设备自动化、信息化平均水平低,设计、工艺、制造、管理等知识经验不足,现代研发、生产、管理的装备化尚未实现。

2.流程管理缺失:流程管理理念文化缺失,流程动态信息难以收集,流程固化难以实现,更不用说标准化和优化重组了。

3.企业管理和信息化两张皮:重技术、轻管理。

旧的管理体制、思维方式难以支撑信息化的实用推进和效果。

4.在两化融合环境下,企业核心能力不足,主要是管理基础薄弱,两化融合总体上处于从单一覆盖向整合的转变阶段,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层面上,难以根据战略和竞争优势的需求快速形成信息化环境的新能力。

为了解决上述各种问题,我国提出了采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方法,提高了企业的量化融合水平。

两化融合标准化是指企业贯彻GB/T23020《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的过程。

两化融合管理系统标准GBT23003-2018是由一系列标准组成的标准族。

物流行业:物流标准化与信息化建设方案

物流行业:物流标准化与信息化建设方案

物流行业:物流标准化与信息化建设方案第一章:项目背景与目标 (2)1.1 项目背景 (2)1.2 项目目标 (3)第二章:物流标准化概述 (3)2.1 物流标准化的意义 (3)2.2 物流标准化的内容 (4)第三章:物流标准化建设方案 (4)3.1 物流标准体系构建 (4)3.1.1 标准体系的内涵 (4)3.1.2 构建原则 (4)3.1.3 标准体系构建内容 (5)3.2 物流标准化实施策略 (5)3.2.1 政策引导 (5)3.2.2 企业主体 (5)3.2.3 协会推动 (5)3.2.4 技术创新 (5)3.2.5 培训与宣传 (5)3.2.6 监督与评估 (5)3.2.7 国际合作 (6)第四章:物流信息化概述 (6)4.1 物流信息化的意义 (6)4.2 物流信息化的内容 (6)第五章:物流信息化建设方案 (7)5.1 物流信息系统设计 (7)5.1.1 系统设计目标 (7)5.1.2 系统架构设计 (7)5.1.3 系统功能设计 (8)5.2 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8)5.2.1 平台建设目标 (8)5.2.2 平台架构设计 (8)5.2.3 平台功能设计 (8)第六章:物流标准化与信息化融合 (9)6.1 融合的意义 (9)6.1.1 提高物流效率 (9)6.1.2 优化物流资源配置 (9)6.1.3 提升物流服务质量 (9)6.1.4 促进物流行业创新 (9)6.2 融合的路径 (9)6.2.1 建立统一的信息化标准体系 (9)6.2.2 推进物流作业标准化 (9)6.2.3 加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10)6.2.4 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 (10)6.2.5 培养物流信息化人才 (10)6.2.6 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 (10)第七章:物流标准化与信息化管理 (10)7.1 物流标准化与信息化管理的原则 (10)7.2 物流标准化与信息化管理的策略 (10)第八章:物流标准化与信息化推进策略 (11)8.1 政策法规建设 (11)8.1.1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11)8.1.2 加强政策引导与扶持 (11)8.2 市场驱动 (12)8.2.1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12)8.2.2 推动物流企业转型升级 (12)8.2.3 加强产业链协同 (12)8.2.4 推广先进物流理念与模式 (12)第九章:物流标准化与信息化效果评价 (13)9.1 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13)9.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3)9.1.2 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13)9.2 效果评价方法 (13)9.2.1 层次分析法(AHP) (13)9.2.2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14)9.2.3 模糊综合评价法 (14)第十章:物流标准化与信息化建设保障措施 (14)10.1 组织保障 (14)10.2 技术保障 (15)10.3 资金保障 (15)第一章:项目背景与目标1.1 项目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显著。

信息化建设中的标准化

信息化建设中的标准化

信息化建设中的标准化在信息化建设中,标准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标准化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对于推动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促进信息化与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信息化建设中的标准化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个部门和单位需要进行大量的信息共享和交流。

如果每个部门都按照自己的习惯和标准进行信息处理,就会导致信息不对称、信息孤岛等问题,从而影响工作效率。

而通过标准化的信息化建设,可以统一信息处理的标准和流程,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降低信息交流的成本,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其次,标准化可以提高信息化建设的质量。

在信息化建设中,标准化可以帮助各个部门和单位建立起一套科学的信息管理体系,规范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和传递等环节,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同时,标准化还可以帮助各个部门和单位建立起一套科学的信息化建设评价体系,对信息化建设的进展和成果进行科学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信息化建设的质量。

再次,标准化可以促进信息化与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

在信息化建设中,标准化可以帮助各个部门和单位建立起一套科学的信息共享和交流机制,促进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推动信息化与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

同时,标准化还可以帮助各个部门和单位建立起一套科学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和管理体系,促进信息化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信息化建设与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

总之,信息化建设中的标准化是推动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促进信息化与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

只有不断加强标准化建设,才能更好地推动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促进信息化与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

希望各个部门和单位都能重视标准化建设,在信息化建设中不断加强标准化建设,推动信息化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管理制度建设中的信息化与标准化要求

管理制度建设中的信息化与标准化要求

管理制度建设中的信息化与标准化要求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趋势之一。

在管理制度建设中,信息化和标准化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要求。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管理制度建设中信息化和标准化的要求。

一、信息化的重要性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让我们的世界变得越来越互联网化。

在管理制度建设中,信息化的重要性在于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资源共享,降低成本。

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可以将大量的数据统一管理,实现信息的即时共享和传递,避免信息孤岛的存在。

二、信息化对管理流程的要求信息化对管理流程的要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需要建立高效的信息系统,实现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检索。

其次,需要建立一个完备的网络系统,确保信息的传递畅通无阻。

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保证管理流程的顺利进行。

三、信息化对管理效能的要求信息化对管理效能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信息化要求管理者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管理。

其次,信息化要求管理者具备良好的信息处理能力,能够从海量的信息中快速准确地提取出有用的信息,从而为决策提供支持。

四、标准化的重要性标准化是指根据一定的规范,对管理制度进行统一的规范化处理。

标准化的重要性在于提高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减少管理风险,提高管理的科学性。

通过标准化的手段,可以使管理规范在不同的组织中得以普适,提升管理的效果和效率。

五、标准化对管理流程的要求标准化对管理流程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规范,明确工作的流程和要求。

其次,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评估体系,对管理活动进行评估和监督,确保管理流程的标准化执行。

六、标准化对管理效能的要求标准化对管理效能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标准化要求管理者具备规范化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能够按照规范执行管理活动。

其次,标准化要求管理者具备将制度规范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能力,确保管理的灵活性和实效性。

七、信息化与标准化的关系信息化和标准化在管理制度建设中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标准化融合机制

标准化融合机制

标准化融合机制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标准化融合机制是指在不同产业、不同部门之间建立统一的标准体系,以促进信息共享、技术融合和合作发展。

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在不断探索如何将海量的信息和资源整合利用,实现协同发展和共赢局面。

标准化融合机制的提出,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诞生的。

标准化融合机制的本质是将各个相关领域的标准体系整合为一个更加完善和统一的标准体系,在不同产业、不同部门之间实现互通互联、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和技术融合。

通过建立标准化融合机制,可以便于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共同研发、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标准化融合机制可以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效率。

在过去,由于各个领域都有各自独立的标准体系,使得信息和资源无法互通互联,企业在开展合作研发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资源进行对接和沟通,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降低。

建立标准化融合机制后,可以将各种标准整合为一个更加全面和统一的标准体系,降低了协同工作的成本和难度,减少了资源的浪费,提高了合作效率。

标准化融合机制可以促进技术创新、提高竞争力。

在不同产业、不同部门之间实现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和技术融合,可以让企业在共同研发、共同推广方面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拓市场,实现互利共赢。

通过整合各行业的技术和资源,可以促进技术的跨界融合,实现技术的创新和交叉应用,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标准化融合机制可以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各行各业都需要不断创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

建立标准化融合机制,可以促进产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和交流,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形成良性竞争和合作的局面,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为了实现标准化融合机制,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部门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引导企业间加强合作,推动标准化融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企业可以积极参与标准化融合机制的建设,共同探索跨界合作的新模式,推动产业发展和技术升级;社会各界可以关注标准化融合机制的发展,支持和参与相关活动,共同推动标准化融合机制的实施。

全价值链的精益生产标准化与信息化

全价值链的精益生产标准化与信息化

全价值链的精益生产标准化与信息化随着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生产方式也在不断演进。

精益生产标准化与信息化作为全价值链的重要环节,对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精益生产、标准化和信息化的概念入手,探讨全价值链中这三者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

精益生产是一种通过消除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生产方式。

它强调的是在不断改进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满足市场需求。

而标准化则是指通过制定统一的生产标准和规范,实现生产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信息化则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这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企业的全价值链。

在全价值链中,精益生产旨在通过不断改进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标准化则是通过统一的生产标准和规范,实现生产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信息化则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这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企业的全价值链。

首先,精益生产在全价值链中具有重要作用。

精益生产的核心是不断改进生产流程,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它强调的是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改进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全价值链中,精益生产可以有效地优化生产环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精益生产,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其次,标准化在全价值链中具有重要作用。

标准化是通过制定统一的生产标准和规范,实现生产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在全价值链中,标准化可以有效地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标准化,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质量波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最后,信息化在全价值链中具有重要作用。

信息化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全价值链中,信息化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信息化,企业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打造科学管理制度的标准化与信息化推进路径

打造科学管理制度的标准化与信息化推进路径

打造科学管理制度的标准化与信息化推进路径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潮流下,管理制度的标准化与信息化已成为各个领域追求高效运作的必备要素。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组织中打造科学的管理制度,并提出一些推进标准化与信息化的路径。

一、了解管理制度的核心概念管理制度是组织内部约束和规范员工行为的一系列规定。

它应该包括目标设定、流程规范、权责明确、绩效评估等方面。

通过科学的管理制度,组织能够更好地协调和控制各项工作。

二、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首先需要明确组织的发展目标,然后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例如目标管理制度、绩效管理制度等,确保组织各个环节的协调和效益。

三、落实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管理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标准化的内容应包括流程标准、绩效标准、人员素养标准等。

四、推进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现代管理制度发展的重要动力。

组织可以引入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的集中管理、共享和追踪,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五、培训员工意识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也需要培养员工的管理意识。

组织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制定管理宣传材料等方式,提高员工对管理制度的理解和执行力。

六、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良好的沟通机制是管理制度顺利推进的基础。

组织可以通过定期会议、沟通工具等形式,及时沟通与反馈,解决问题和调整制度。

七、加强监督与评估对管理制度的监督与评估是保证其有效执行的关键一环。

组织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机构,定期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改进。

八、借助新技术推进信息化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技术对于管理制度的推进具有重要作用。

组织可以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实现精细化管理。

九、加强跨组织合作标准化和信息化的推进需要不同组织之间的协同合作。

组织可以通过建立行业标准、开展经验交流,共同推动管理制度的标准化和信息化。

十、总结打造科学的管理制度是组织高效运作的重要保障。

通过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落实标准化管理,推进信息化建设,培训员工意识,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加强监督与评估,借助新技术推进信息化,加强跨组织合作等方法,组织可以实现管理制度的标准化和信息化。

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过程和要点

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过程和要点

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过程和要点随着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企业两化融合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和实施有效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两化融合的概念和意义出发,探讨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实施过程和要点,帮助企业更好地推进两化融合,提高内部管理效率和整体竞争力。

一、两化融合的概念和意义两化融合,即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是指把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相结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生产方式,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创造更高效、更灵活、更具竞争力的生产模式。

两化融合不仅是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更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品质的关键。

建立和实施一套完善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对企业而言至关重要。

1.1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意义:(1)提高管理效率。

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生产管理流程,加快决策的速度和质量,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2)降低成本。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人力成本、物料消耗和库存量,从根本上降低生产成本。

(3)提升产品质量。

通过信息化技术对工业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能够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提升产品质量。

(4)增强竞争力。

两化融合带来的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的提升能够使企业更具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1)标准化。

制定相关的标准化文件,明确两化融合的目标和要求,并将其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中。

(2)信息化平台。

构建信息化平台,把企业的信息资源纳入统一的管理系统中,实现信息共享和统一管理。

(3)人才培养。

加强企业内部人才培养和外部引进,并建立专业的两化融合团队。

(4)管理体系。

建立和完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包括组织架构、流程管理、绩效评价等。

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过程2.1 阶段目标设定在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制定明确的阶段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措施。

阶段目标的设定需要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阶段,同时结合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

阶段目标的设定可以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两个方面进行规划,明确每个阶段的目标和落实路径。

城市不动产管理规划的标准化与信息化推进

城市不动产管理规划的标准化与信息化推进

城市不动产管理规划的标准化与信息化推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不动产管理规划的标准化与信息化推进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不动产管理规划是指对城市土地、房屋等不动产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的过程,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而标准化与信息化则是推动不动产管理规划高效运作和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标准化和信息化两个方面探讨城市不动产管理规划的推进。

一、标准化推进城市不动产管理规划标准化是指通过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实现城市不动产管理规划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标准化推进城市不动产管理规划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保障公平公正,对于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不动产管理规划标准体系的建立建立不动产管理规划的标准体系是标准化推进的首要任务。

标准体系应包括不动产管理规划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术要求等内容,以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标准体系还应与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相衔接,确保规划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 不动产管理规划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制定和修订不动产管理规划的标准是标准化推进的重要环节。

标准的制定应参考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技术标准,结合本地实际,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同时,标准的修订应及时跟进市场和技术的发展,保持标准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

3. 不动产管理规划标准的推广和应用标准的推广和应用是标准化推进的最终目标。

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提高相关从业人员对标准的认知和应用能力,推动标准在实践中的落地和应用。

同时,建立标准的监督和评估机制,确保标准的有效执行和实施效果。

二、信息化推进城市不动产管理规划信息化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城市不动产管理规划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

信息化推进城市不动产管理规划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优化管理流程、增强数据安全性,对于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不动产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建设不动产管理信息平台是信息化推进的核心任务。

信息平台应包括不动产登记、交易、评估、监管等功能模块,实现不动产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共享利用。

全价值链的精益生产标准化与信息化

全价值链的精益生产标准化与信息化

全价值链的精益生产标准化与信息化是当前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

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实施精益生产的重要性。

精益生产是一种以减少浪费、提高效率为中心的生产理念,其核心在于通过标准化和信息化来优化价值链的各个环节。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讨全价值链的精益生产标准化与信息化。

首先,精益生产标准化是精益生产的基础和前提。

标准化是指在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中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流畅性。

标准化的实施可以大大减少因为人为因素或操作失误而导致的生产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汽车制造企业通过对生产线的标准化管理,将生产效率提高了20%以上,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交付效率。

其次,信息化在全价值链的精益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信息化可以帮助企业实时监控生产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例如,某电子企业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了对生产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分析,减少了生产线的停机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交付速度。

此外,全价值链的精益生产需要企业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

企业要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持续优化全价值链,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例如,某食品企业通过与客户的紧密合作,持续改进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推出了深受市场欢迎的新品种,大大提高了销售额和市场份额。

让我们总结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全价值链的精益生产标准化与信息化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路径。

企业要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客户的需求。

希望本文能够对企业实施精益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化与信息化的融合
摘要标准是企业技术手段、管理思想的体现,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规范、稳定、正常运营的最基础保障。

标准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是标准化从业者的共识,然而如何让标准更好落地,执行力更强,如何管控标准的执行力?传统的标准执行力检查更多地依靠行政手段,依靠员工的标准化意识、各层次的自查、抽查、审核等,有其天然的局限性。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手段的提升,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的逐渐完善,让标准化与信息化有机融合,实现标准执行力的智能管控成为可能。

关键词标准化;信息化;融合;智能管控
珠海电厂基于提升标准执行力,进一步规范、提升生产、经营管理需要,在标准执行力智能管控方面做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开展了“基层班组标准执行力智能管控”项目研究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本文从以下几方面阐述标准化与信息化融合探讨。

1 开展标准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可行性研究
珠海电厂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位于行业前列。

珠海电厂1999年建厂伊始,即开始着手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2003年我厂通过GB/T 19001、GB/T 24001、GB/T 28001贯标认证,2014年通过GB/T 23331能源体系贯标认证,2015年珠海电厂通过了标准化良好行为AAAA级确认,2016年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同时获得电力行业标准化建设优秀单位光荣称号。

多年来体系持续运行,培养造就了优秀的标准化工作氛围及标准化队伍。

与此同时,珠海电厂信息化建设也一直走在行业前列。

珠海电厂2005年提出“科学管理,打造数字化电厂”的战略目标,先后获得“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全国电力信息化标杆企业”、“广东省信息化试点示范工程信息化示范单位”等光荣称号;2012年获得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颁发的“电力行业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先进企业”的称号。

十多年来,根据“数字化电厂”理论模型的指导,结合生产经营工作的实际情况,在电力生产自动化的基础之上,利用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不断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多年来建有完善的生产、经营管理系统,并不断对多个信息化系统进行优化整合,实现无纸化办公,涉及设备运行、点检、维护、保养、消缺、异动、图纸、规程修订、招标、培训学习、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等生产、管理内容均有对应信息化系统支持。

以上标准化与信息化建设为珠海电厂深入进行标准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开展标准执行力智能管控研究提供了可能。

2 以管理流程为媒介,实现标准化与信息化的融合
为避免运行的信息化系统与标准规定不对应的“两张皮”现象出现,我厂在《标准化管理标准》中明确规定,信息化流程的修订,应由申请部门提出申请,填写《信息化系统流程修改申请单》,写出修改的信息化流程涉及的标准名称,交由标准归口部门初审是否需要修改标准及标准所附管理流程,然后报送标准化办公室,标准化办公室审核、把关是否涉及标准的修改及修改的标准文本,标准化办公室审核通过后,由标准化办公室通知信息中心,信息中心才能修改信息系统中的流程,有效保障了标准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一致性。

3 基层班组标准执行力的智能管控
班组是企业的最基础单位,是落实技术标准、生产管理标准的最关键环节。

珠海电厂2017年开展了“以价值链为导向,基层班组标准执行力的智能管控”创新项目研究。

项目以基层班组管理需求和上级管理要求为出发点,以基层班组需执行的标准为依据,通过建立适用于珠海电厂的企业级数据中心,完成班组信息系统的“横向融合”和本厂生产经营管理实时数据深度挖掘利用,数据主要通过珠海电厂生产运行管理系統、设备维护维修maximo管理系统、设备设施巡查管理系统、燃料供应链管理系统、培训子系统、移动办公平台等实时业务管理系统提取,建立了基于数据提取、分析基础上的基层班组智能化管理平台。

基层班组标准执行力智能管控的研究探索,实现了生产管理、基础管理等基层班组标准执行情况的智能管控,使班组管理智能化,全面促进了“双基”管理水平的提升,增强了标准在基层班组的执行力,达到了以下目标:
(1)整合、提炼厂生产、管理各类信息化管理系统数据为标准智能管控所用,实现了设备缺陷处理、技改、异动、图纸修订、规程修订、安健环管理、项目管理、巡点检管理、工作票、班组记录、培训、考勤等有关基层班组标准执行的智能管控。

(2)可实时在线查询标准执行次数、未按标准执行次数,是什么事项未执行标准。

(3)梳理、优化了有关生产管理标准相对应的管理流程,研究了涉及基层班组管理的主要标准流程的智能管控方式。

(4)班组管理情况可实时在线分析、查阅、考评,班组管理智能管控。

管理人员可通过智能生成的班组管理记录,及时掌握班组管理动态,为公正客观进行班组考评工作提供证据。

(5)自动生成、汇总班组各项工作清单的实现方式,可查询各项工作历史记录、进度,可自动汇总、统计、分析珠海电厂各基层班组管理工作完成情况,按需形成各类汇总统计表、分析报告。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多年的标准化和信息化融合建设,珠海电厂探索出了一套成熟的标准化和信息化融合的管理体系建设方式,实现了主要生产技术标准、管理标准执行力的智能管控,有效提升了标准执行力,为标准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探索出了一条有效方式。

如果说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两化融合,那么加上标准化,可以说是“三化”融合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