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镜头的四大门派ACDK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镜头的四大门派基本被ACDK左右,A是法国电影镜头爱展能(安琴),C是英国电影镜头库克(切莫认为COOKE是一种简单的三片三组结构的镜头),D是英国电影镜头DALLMYER(刀梅),K 是法国电影镜头KENOPTIK(坚无敌).
刀梅镜头以SUPER-SIX系列而名闻天下,当然,那动辄数万人民币的镜头,我也无缘一见,不过刀梅的放大镜头,大画幅镜头都还能玩得起,尤其是放大头,其中有几枚是5片3组的海利亚(HELIAR)结构,被称为模仿海利亚最杰出的版本之一。
具体资料请大家找百度老师或者GOOGLE.
这次测试的是刀梅4.5/35镜头。用在佳能350D上,只能微距,而且镜头伸入机身,但完全可以用在奶昔NEX5上.
镜头已经卖出,连镜头的图片也没来得及留下。只能靠这些照片留个记忆。
左为Biotar 4cm f/1.4,极其珍稀罕见;右为Biotar 8cm f/2,是Night Exakta用镜头,也用于120画幅,产量极少。
本人姓王,因洋名Manfred读音如面粉,故网名“面粉王”。2005年,我上了一套数码单反相机及其配套的自动调焦镜头,不过新鲜头儿一过,我却觉得没劲了。直到一款老镜头到手后,我的摄影热情才被彻底点燃―这才是我梦寐以求的感觉。
随后,自动镜头全出手,遍尝天下老镜头。先是Zeiss、Rollei摄影镜头,而后又烧到了电影镜头。后来,我的乐趣从单纯的拍摄扩展到
了对镜头风格特色的琢磨。于是,摄影头、航拍头、放大头、投影头、电影头、民用的、工业用的、军用的,五花八门;法国的、德国的、英国的、美国的、瑞士的、荷兰的,各国精品。不论有名气无名气、有膜的无膜的、单膜的多膜的,我都想法子弄回来玩玩。我天生好奇,爱探个究竟,常常对同一个型号的镜头,买好几支不同时期的产品来比较,从中找出其最理想者,并总结出不同批次的成像特点。所以,我对镜头的认识,是通过自己的实际使用积累起来的,镜头接触多了,欣赏口味也随之改变了。
我原以为,进行比拼之后,留5到6支、配齐焦距段就足矣。可是当我把玩了数十支、上百支老镜头之后,却越发不可收手了,结果就是钱包永远干瘪,防潮箱永远爆满。对我来说,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域、具有不同风格的镜头,就如同气质迥异的各国美女―后宫虽无三千,却足数百有余。
镜头与民族性格
遍赏各国“佳丽”之后,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各国的镜头都与该国的民族性格相通,举几个例子:
法国镜头。对于中国人,一提起光学,自然会想起德国,大多不知道法国光学在世界的地位。法国人在18世纪中叶首创光学玻璃的生产方法,是现代光学玻璃工业的鼻祖。法国镜头从不缺解像力,例如被誉为当世第一高解像力的Kinoptik,此外还有Angenieux、Som Berthiot、Boyer、Foca等品牌,在解像力方面也都极为出色。法国镜头的色彩都很美,体现了法国人丰厚的艺术底蕴,例如被公认的
Angenieux。而几乎所有的法国镜头都具有旋涡状焦外的特殊成像效果,法国人似乎不太在乎这种失真,反而营造出自由奔放的氛围,这与法兰西民族生性浪漫又不拘小节有关。
英国镜头。某日与一个电影制作基地的老板闲谈,问起他为何用德国的Zeiss镜头而不用英国Cooke镜头,他说Cooke太贵,用不起。是的,英国镜头也比德国镜头只好不差,是越看越喜欢、越用越爱用的那种。它不像法国镜头那么热情奔放、明艳照人,而像英国绅士一样,内敛而不张扬,颜色沉稳厚重,而又实力十足,Cooke电影镜头就具有这种特点。一如保守怀旧的英国人,许多英国镜头拍出的片子,调子怀旧写意、艺术感极强。
德国镜头。德国人对光学的贡献最大,这是毋庸置疑的。德国能够成为世界光学大国,与德国人性格严谨仔细、非常合适制造相机与镜头这种精密仪器有关。但是,相比法国镜头,德国镜头少了点风情和浪漫;相比英国镜头,它又少了点画意和趣味。不过,德国一些相对弱小的品牌,如Voigtlander、Schneider、Meyer、Kilfitt、Astro Berlin 等早期生产的镜头,比大品牌的产品更有个性和艺术感觉。
有没有最好的镜头?
经常有人问,你玩了那么多镜头了,什么镜头才是最好的?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当初,我的镜头探索之旅也是为了寻找最好的,可是当我几乎玩遍了各种公认的“牛头”之后,我却发现这个世界上的确有某一项或某几项指标最好的镜头,例如,色彩最好的是Angenieux,解像力最好的是Kinoptik,散景最好的是
Dallmeyer……而各方面表现都No.1的镜头却真没有。有所长必有所短,有所得必有所失,这个道理适用于世间万物,包括镜头。举一个例子,无限远锐利、拍风景一流的镜头,其近距离成像就会太硬,拍人像特写时,皮肤显得像岩石般坚硬而表现不了柔润感;而拍人像非常美的镜头,无限远的锐度就会比较软。看来十全十美的镜头,只存在于人们的愿望中,现实中是做不出来的。
评判镜头的好坏,与个人喜好、艺术修养和阅历有很大的关系。入门者眼中的好镜头,通常是“镜头好锐、好鲜艳、好清晰”等概念,资深人士则关注色彩色调、立体感、层次过渡、高光控制、暗部细节、焦外特点等等。玩镜头如同喝茶,要懂得如何去品。我认为,好镜头有三种。为了方便理解,我就用美女或茶来作比喻。
第一种是“萝莉”,天生丽质。骤眼看上去很漂亮,但因没啥文化和内涵,很快会觉得没劲,一个字:愣。在茶方面与之相应的是茉莉花茶,入口香,味道单薄,不耐品。现代镜头大多走这个路子,主要体现为三高:反差高、锐度高、饱和度高。这种镜头拍出来的片子看上去很打眼,直接冲击你的视觉感官,但是很快就会审美疲劳。
第二种是内秀的,俗称心灵美。这如同普洱茶,入口并不太香。这种镜头大多是上世纪60年代以前出产的老家伙,不是小孩子喜欢的萝莉,咋一看是不来电的,甚至有些缺陷,例如锐度不足、反差低、色彩不真实、吃逆光严重。但只要你懂得如何驾驭它,却是越相处越发感觉到魅力无穷,越品味越发现其内涵丰富,醇厚悠远,如一座宝山,时不时给你惊喜。而你,需要花时间去发掘、去了解,才能喜欢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