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

合集下载

西游记古典名著笔记摘抄(3篇)

西游记古典名著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人物形象1. 唐僧(玄奘):唐朝高僧,为求取真经而踏上西天取经之路。

他心地善良,慈悲为怀,但性格软弱,常被妖怪捉弄。

2. 孙悟空:又称齐天大圣,拥有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奇法术。

他聪明机智,英勇无畏,是唐僧取经路上的得力助手。

3. 猪八戒:原名朱悟能,是天蓬元帅转世。

他贪吃懒惰,但勇猛善战,与孙悟空共同保护唐僧。

4. 沙僧:原名沙悟净,是天宫卷帘大将转世。

他憨厚老实,忠诚可靠,是唐僧取经路上的坚实后盾。

5. 白龙马:原为西海龙王三太子,因犯错被贬为马。

他勤劳朴实,默默承受着取经路上的艰辛。

二、情节概述1. 取经之路: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跋山涉水,历经磨难,最终到达西天取得真经。

2. 降妖伏魔:在取经过程中,唐僧师徒四人遇到了无数妖怪,如白骨精、蜘蛛精、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等。

他们凭借智慧、勇气和法术,一一战胜了这些妖怪。

3. 误会与矛盾:在取经路上,唐僧师徒四人之间也出现了误会和矛盾。

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猪八戒戏嫦娥等情节,展现了他们性格上的缺陷。

4. 师徒情深:在共同经历了无数磨难后,唐僧师徒四人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他们相互扶持,共同克服困难,最终完成了取经任务。

三、思想内涵1. 忠诚:唐僧师徒四人忠诚于取经事业,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们都坚持到底。

2. 智慧:在取经过程中,唐僧师徒四人凭借智慧,战胜了无数妖怪,克服了重重困难。

3. 勇气:面对险恶的环境和强大的敌人,唐僧师徒四人展现了惊人的勇气。

4. 慈悲:唐僧师徒四人心怀慈悲,关爱众生,体现了佛教的慈悲为怀。

四、艺术特色1. 虚实结合:书中既有虚构的神话传说,又有真实的历史背景,使故事更具吸引力。

2. 情节曲折:书中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让人欲罢不能。

3. 人物形象鲜明:书中人物形象生动,性格各异,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4. 语言生动:吴承恩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使故事更具感染力。

五、现实意义1. 勇于面对困难: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我们要学习唐僧师徒四人勇于面对、克服困难的精神。

西游记读书笔记摘抄每章

西游记读书笔记摘抄每章

西游记读书笔记摘抄每章《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

这部小说以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为主线,贯穿了丰富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和宗教信仰,展现了一幅奇幻瑰丽的东方神话世界。

以下是每章的读书笔记摘抄:第一章:孙悟空出世孙悟空,又名美猴王,诞生于花果山,天生神力,聪明绝顶。

他为了寻求长生不老之道,远赴灵台方寸山拜菩提祖师为师,学得七十二变和筋斗云等神通。

第二章:大闹天宫孙悟空因不满天庭的安排,自封为“齐天大圣”,并大闹天宫。

最终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等待有缘人解救。

第三章:唐僧取经唐僧,原名玄奘,受唐太宗之命,前往西天取经。

他历经艰险,最终在观音菩萨的指引下,与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一同踏上了西天取经之路。

第四章:高老庄收八戒唐僧师徒途径高老庄,孙悟空收服了因贪吃而变成猪妖的猪八戒,他原是天蓬元帅,因犯错被贬下凡。

第五章:流沙河遇沙僧师徒四人来到流沙河,孙悟空与沙僧一番激战后,沙僧被收服,成为唐僧的第三个徒弟。

沙僧原是卷帘大将,因失手打碎玻璃盏被贬下凡。

第六章:白龙马唐僧师徒在鹰愁涧遇到白龙马,白龙原是西海龙王敖闰之子,因犯错被贬为马,后被观音点化,成为唐僧的坐骑。

第七章:三打白骨精师徒四人在白虎岭遇到白骨精,孙悟空三次识破其变化,最终将其打败。

但唐僧误会孙悟空,将其逐出师门。

第八章:真假美猴王孙悟空被逐后,六耳猕猴冒充他混入师徒之中,最终在如来佛祖的帮助下,孙悟空识破六耳猕猴,师徒重归于好。

第九章:火焰山师徒四人来到火焰山,孙悟空借来芭蕉扇,扇灭火焰,师徒得以继续西行。

第十章:女儿国唐僧师徒误入女儿国,唐僧被女儿国国王看中,孙悟空巧妙应对,最终师徒四人安全离开。

第十一章:三借芭蕉扇孙悟空为了借芭蕉扇,三次与铁扇公主斗智斗勇,最终借得芭蕉扇,助师徒过火焰山。

第十二章:黄风怪师徒四人遇到黄风怪,孙悟空与其斗法,最终在灵吉菩萨的帮助下,收服黄风怪。

第十三章:金角大王与银角大王孙悟空与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斗智斗勇,最终在太上老君的帮助下,收服二妖。

《西游记》读书笔记大全+赏析

《西游记》读书笔记大全+赏析
太上老君
位列仙班,处处维护天庭利益,道行深厚,法力无边,脾气随和,与世无争,胆小怕事,吝啬小气,滑稽可笑。
金刚琢打孙悟空,三昧真火炼悟空,取经途中设险阻,收服小童,收服青牛。
二郎真君
武艺超群,法力深厚,讲义气,重情义。
大战孙悟空,助悟空打败九头怪。
红孩儿
武艺高强,拥有喷烟吐火的法力;奸诈阴险,富有智谋;顽劣凶残,胆大妄为。
西游记
》中国古典小说四大
名著
之一,杰出的长篇神话小说,开启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是古代长篇小说浪漫主义的高峰。
经典情节索引
石猴出世→灵台山拜师学艺→大闹天宫(龙宫借宝、强销生死簿、官封弱马温、闯祸蟠桃园、八卦炉中遂大圣、受困五行山)→拜师取经→收伏熊罴怪一→计收猪八戒→大战流沙河→四圣试禅心→大闹五庄观→三打白骨精→猪八戒智激美猴王→大战红孩儿→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计盗素金铃→盘丝洞除妖→狮驼岭斗三魔→收拿老鼠精→比丘国救儿童→天竺国降玉兔→二仙收人事→归途落水台下受封
5、【艺术特色】
(1)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创造了一个幻真一体的世界,也创造了无数幻真一体的人物。
(2)把人物置于日常的平民社会中,多色调地去刻画其复杂的性格。比如孙悟空身上也有诸多凡人的弱点中时见市井粗话、江湖术语和商人行话。
(3)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
(4)“以戏言寓诸幻笔”(任蛟《西游记叙言》),中间穿插了大量的游戏笔墨,使全书充满着喜剧色彩和该例如运用生活中的口头语言,使文字幽默诙谐,也使神魔更贴近凡人。
唐僧
心地善良,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立场坚定,勇往直前,有时贤愚不分,好坏不辨。
秉诚建大会,浮屠山受心经,四圣试禅心。恨逐美猴王,有灾沉水宅,女儿国逼婚,路阻火焰山,木仙庵谈诗,朱紫国论前世,黑松林逢魔,供状玄英洞,灭法国受阻,地灵县斋僧。

西游记知识点和考点多篇

西游记知识点和考点多篇

西游记知识点和考点多篇西游记知识点和考点西游记重点知识点归纳西游记知识点和考点1.《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神怪小说,是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远出西域取经_的事件。

有《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

唐僧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

现在《西游记》是根据明代万历年间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的。

2.《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字汝中,号射阳山人,明代人。

3.全书100回,基本由两个故事组成,第1至7回,写孙悟空出世至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

第8至100回总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

4.全书共分三大部分:前7回写大闹天宫的故事,是全书的精华部分,表现孙悟空的反抗精神;8__12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第13回__100回写唐僧师徒取经途中历经81难和师徒终成正果,带经回东土大唐5.《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6.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_,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孙行者。

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7.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福陵山、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

8.沙僧也叫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金身罗汉。

9.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

第八章 《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

第八章 《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

第八章《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明代后期,在通俗小说领域中兴起了编著神怪小说的热潮。

这批神怪小说,是在儒、道、释“三教合一”的思想主导下,接受了古代神话、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宋元说经话本和“灵怪”、“妖术”、“神仙”等小说话本的影响,吸取了道家仙话、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养料后产生的。

它与讲究“真”与“正”的历史演义、英雄传奇不同,其主要特征是尚“奇”贵“幻”,以神魔怪异为主要题材,参照现实生活中政治、伦理、宗教等方面的矛盾和斗争,比附性地编织了神怪形象系列,并将一些零散、片段的故事系统化、完整化。

在这类小说中,有的作品完全以宣扬宗教迷信、封建道德为主要目的,故事荒唐,文字粗鄙,很快被历史淘汰。

但其中以《西游记》为代表的一些优秀作品,往往能以生动的形象、奇幻的境界、诙谐的笔调,怡神悦目,启迪心志,一直被读者珍视。

○第一节《西游记》的题材演化及其作者玄奘取经题材的神化与孙悟空形象的演化作者问题吴承恩《西游记》的版本《西游记》的成书与《三国志演义》、《水浒传》相类似,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积累与演化的过程。

但两者演化的特征并不一致:《三国》、《水浒》是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加以生发与虚构,是“实”与“虚”的结合而以“真”的假象问世;而《西游记》的演化过程则是将历史的真实不断地神化、幻化,最终以“幻”的形态定型。

玄奘(602~664)取经原是唐代的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

贞观三年(629),他为追求佛家真义,经历百馀国,费时17载,前往天竺取回梵文大小乘经论律657部。

这一非凡的壮举,本身就为人们的想象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归国后,他奉诏口述所见所闻,由门徒辨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一书。

此书尽管“皆存实录,匪敢雕华”,但以宗教家的心理去描绘的种种传说故事和自然现象,难免已染上了一些神异的色彩。

后由其弟子慧立、彦 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在赞颂师父,弘扬佛法的过程中,也不时地用夸张神化的笔调去穿插一些离奇的故事。

于是,取经的故事在社会上越传越神,唐代末年的一些笔记如《独异志》、《大唐新语》等,就记录了玄奘取经的神奇故事。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一、知识点:1、我国古代没有专门的神话集,神话材料散见于古书当中。

保存材料较多的有《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

p.212、《诗经》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

风、雅、颂在本质上是一种音乐上的分类。

p.273、从内容方面对《诗经》进行分类,可分成祭祀诗(《维天之命》、《载芟》)、颂赞诗(《生民》、《公刘》、《帛系》、《皇矣》、《大明》)、怨刺诗,揭露时艰、讽谕朝政的诗歌(《民劳》、《节南山》、《小弁》)、婚恋诗(《关雎》、《蒹葭》、《月出》、《采葛》)、征役诗,反映战争问题和军旅生活的诗(《采薇》、《无衣》)。

p.34-P.494、《尚书》以记言为主。

p.585、《战国策》的散文艺术具有很高的成就,前人称赞它“辩丽横肆”。

p.776、《战国策》有很多寓言故事,如“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狐假虎威”、“骥服盐车”、“南辕北辙”等。

p.797、诸子百家包括儒家、墨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纵横家、农家、杂家、小说家等众多的学派。

p.858、孔子之后,与儒家学派相抗衡,在当时并称为“显学”的,是墨翟创立的墨家学派。

p.919、《墨子》的中心思想是兼爱、非攻。

《墨子》显露出由语录体向成熟的论说文过渡的痕迹。

墨家还提出以“三表”做为立言的标准,“三表”又称“三法”。

p.9210、《老子》一书共八十一章。

p.9411、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晚年和弟子万章等人编撰了《孟子》一书,全书包括《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

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建立在性善论的前提下。

p.98p.9912、《庄子》原有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包括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

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

p.10513、《荀子》共有三十二篇,系汉代刘向编定。

荀子主张“法后王,统礼义,一制度”。

p.11714、荀子有《成相》和《赋篇》两篇韵文。

《西游记》重要知识点笔记整理文字版

《西游记》重要知识点笔记整理文字版

《西游记》重要知识点笔记整理文字版.《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是古典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小偏整理了《西游记》重要知识点笔记整理文字版,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西游记》重要知识点笔记整理文字版一、填空1.《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是古典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远出西域取经的事件。

有《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

唐僧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

2.《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代人。

3.《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__浪漫主义__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 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4.全书共分三大部分:第1至7回,写孙悟空出世至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

是全书的精华部分;8—12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第13回—100回总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

5.《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6.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

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孙行者,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7.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福陵山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

8.沙僧也叫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金身罗汉。

9.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

第8章《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8.1 复习笔记一、《西游记》的题材演化及其作者1.神怪小说(1)明代后期,在通俗小说领域中兴起了编著神怪小说的热潮。

这批神怪小说,是在儒、道、释“三教合一”的思想主导下,接受了古代神话、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宋元说经话本和“灵怪”“妖术”“神仙”等小说话本的影响,吸取了道家仙话、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养料后产生的。

(2)神怪小说与讲究“真”与“正”的历史演义、英雄传奇不同,其主要特征是尚“奇”贵“幻”,以神魔怪异为主要题材,参照现实生活中政治、伦理、宗教等方面的矛盾和斗争,比附性地编织了神怪形象系列,并将一些零散、片段的故事系统化、完整化。

2.《西游记》的题材演化《西游记》的成书经历了一个长期积累与演化的过程,它将历史的真实不断地神化、幻化,最终以“幻”的形态定型。

(1)玄奘取经是唐代的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他曾奉诏口述所见所闻,由门徒辨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一书,已有一些神异的色彩。

(2)玄奘的弟子慧立、彦悰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不时地用夸张神化的笔调穿插一些离奇的故事。

(3)唐代末年的一些笔记如《独异志》《大唐新语》等,就记录了玄奘取经的神奇故事。

(4)“说经”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成书于北宋年间,大致勾画了《西游记》的基本框架,并开始将取经的历史故事文学化。

书中出现了猴行者的形象,实际上已成了取经路上的主角,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雏形。

(5)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取经故事在元代渐趋定型,在元末明初人杨景贤所作的杂剧《西游记》中,猪八戒首次出现,已有的深沙神也改称了沙和尚。

至迟在元末明初,有一部故事比较完整的《西游记》问世。

原书已佚,现今只有一段残文。

(6)世德堂本《西游记》是现存最早的《西游记》刊本,20卷100回,刊于万历二十年。

(7)清初汪象旭、黄周星评刻的《西游证道书》引《释厄传》的故事作为第九回。

3.《西游记》版本(1)世德堂本《西游记》是现存最早的《西游记》刊本,20卷,100回,一般认为初刊于万历二十年。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册---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册---笔记

第七编明代文学绪论明代文学呈现波浪形态势,大致可分成2个阶段:一.前期作为元文学馀波和明中后期文学突变的准备,可视为中古文学最后阶段;二.嘉靖(1522~1566)后,文学变革迅猛异常,步入近古新时代。

(一)明中叶到鸦片战争是近古期第一段。

(二)元明际社会动荡,形成人心思治、崇拜英雄的思潮,涌现一批精神上较解放且富时代使命感的文人,文学作品尚酣畅雄健的阳刚之美,浸透忧患意识,如《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游传》;南戏中兴和宋濂、刘基、高启等诗文作家。

(三)明初经济复苏,士人忧患意识消蚀;思想文化专制和特务统治,平添不安全感,知识分子转而欣赏平稳和谐、雍容典雅美:小说、戏曲创作受限,“台阁体”诗歌和讴歌富贵、道德、神仙的戏剧泛滥,文学倾向贵族化、御用化而滑入低谷。

(四)明中叶,商业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统治集团腐朽、思想控制松动、王阳明心学流行,嘉靖后文学复苏:1.文学创作随接受对象下层化、市民化而更加面向现实,创作主体精神高扬,突出个性和人欲的表露。

2.叙事文学全面成熟,向近代化变革:(1)《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词话》问世;(2)戏曲:从《宝剑记》、《浣纱记》、《鸣凤记》等三大传奇问世,传奇定型和昆腔改革,到汤显祖写“临川四梦”,戏曲创作推向继元杂剧后的又一高峰;(3)诗文:继前七子在弘治年间(1488~1505)以“复古”开展文学革新运动后,相继出现唐家派、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等。

(4)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白话短篇小说繁荣,(5)“挂枝儿”、“山歌”等民间文学的流行和整理。

3.明末天启、崇祯(1621~1644)间,国事多艰、经世实学思潮抬头,向理性回归,重新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开启清文学思潮的转变。

三.明中期后,文学向世俗化、个性化、趣味化流动。

第一节商业经济的繁荣与城市文化形态的形成一.工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壮大,新读者群形成。

二.新内容与新形象:市民生活、市民情趣、市民形象。

中国古代文学 重要知识点整理:《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  重要知识点整理:《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

《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神怪小说明代后期,神怪小说在通俗小说领域中兴起了编著热潮。

它们是在“三教合一”的思想主导下,接受了古代神话、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宋元说经话本和“灵怪”“妖术”“神仙”等小说话本的影响,吸取了道家仙话、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养料后产生的。

其主要特征是尚“奇”贵“幻”,以神魔怪异为主要题材,参照现实生活中政治、伦理、宗教等方面的矛盾和斗争,比附性地编织了神怪形象系列,并将一些零散、片段的故事系统化、完整化。

《西游记》为其代表作,以生动的形象、奇幻的境界、诙谐的笔调,怡神悦目,启迪心志,被读者珍视。

第一节《西游记》的艺术成就现存最早的是金陵世德堂刊本《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20卷100回,一般认为刊于万历二十年(1592)。

一、《西游记》的内涵:1.《西游记》在神幻奇异的故事之中,诙谐滑稽的笔墨之外,蕴涵着某种深意和主旨。

作家主观上想通过塑造孙悟空的艺术形象来宣扬“明心见性”,维护封建社会的正常秩序,但客观上张扬了对人性自由的向往和自我价值的肯定。

2.呼唤着有个性、有理想、有能力的人性美。

孙悟空大智大勇,桀骛不驯,反对束缚、尊重自我和向往自由,具有为实现理想而奋斗到底的英雄献身精神和强烈的个性精神,呈现出独特的光彩。

3.整体性寓意与局部性象征。

小说的主要篇幅是描写孙悟空从唐僧师徒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取经。

这八十一难的磨练隐喻着明心见性必须经过一个长期艰苦的“渐悟”过程。

此外,在小说中多次讽刺揶揄现实。

二、营造了一个极幻与极真相结合的神幻世界。

1.以诡异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突破时空、生死、以及神、人、物的界限,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异奇幻的境界。

2.小说中变幻莫测、惊心动魄的故事,或如现实的影子,或含生活的真理,表现得入情入理。

极幻之文含极真之情;极奇之事寓极真之理。

三、以独特的手法,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1.物性、神性与人性的统一。

作为某一动植物的精灵,保持其原有的形貌和习性,性格也往往与之相称。

西游记读书笔记摘抄加赏析

西游记读书笔记摘抄加赏析

西游记读书笔记摘抄加赏析西游记读书笔记摘抄及赏析一日,见那老树枝头,桃熟打扮,他心里要吃个尝新。

奈何本园土地,力士并齐天府仙吏紧随不便。

忽设一计道:“汝等且出门外伺候让我在这亭上少憩片时。

那众神果退。

那赤脚大仙撞见大圣,大圣低头定计,赚哄真仙,他要暗去赴会,却问:“老道何往?大仙道:“蒙王母见招,去赴蟠桃嘉会。

大圣道:“老道不知。

玉帝应老孙筋斗云疾,着老孙五路邀请列位,先至通明殿下演礼,后方去赴宴。

大仙是个正大光明之人,就以他的诳语作真,道:“常年就在瑶池演礼谢恩,如何先去通明殿演礼,方去瑶池赴会?这大圣一条棒,抵住了四大天王与李托塔,哪吒太子,俱在半空中,杀够多时,大圣见天色将晚,既拔毫毛一把,丢在口中,嚼碎了,喷将出去,叫声“变!就变了千百个大圣,都使的是金箍棒,打退了哪吒太子,战败了五个天王。

西游记读书笔记摘抄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东胜神洲傲来国海中有花果山,山项上一仙石孕育出一石猴。

石猴在所居涧水源头寻到名为“水帘洞”的石洞,被群猴拥戴为王。

又过三五百年,石猴忽为人生无常,不得久寿而悲啼。

根据一老猴指点,石猴经南赡训洲到西牛贺洲,上灵台方寸山,入斜月三星洞,拜见须菩提祖师,被收为徒,起名曰孙悟空。

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悟空从祖师学得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及“筋斗云”。

一日,悟空受众人挑唆,变为松树,引起祖师不快,被逐出洞。

回到花果山,与占山妖魔厮斗取胜,带回被掳的众猴与物品。

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悟空使摄法将傲来国库馆里兵器搬进山中,操演群猴。

山中妖、兽纷纷拜悟空为尊。

悟空向龙王讨得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

在幽冥界勾掉猴属在生死簿上的姓名。

龙王和阎王表奏玉帝,请伏妖猴。

玉帝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悟空。

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悟空被授以“弼马温”之官,他得知此官为末等职,回花果山。

玉帝命托塔李天王与其子哪吒太子擒悟空。

被悟空打败。

金星再次招来悟空。

自考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重点笔记

自考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重点笔记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笔记一、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壹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法家学派化人物有:韩非子屈宋:指战国时期的屈原、宋玉扬马:指西汉扬雄、马司相如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禹、应玚沈诗任笔:指南朝齐梁间的沈约和任昉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贰沈宋:指初唐武后时期著名的宫延诗人沈全期和宋之问唐代诗人属于边塞诗派的有:王昌龄、岑参、高适、王之涣、李颀张王乐府:指张籍、王建所写的乐府诗郊寒岛瘦:苏轼语,是对中唐诗人孟郊、贾岛诗风的形象概括元白:指中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南唐二主:指五代时南唐的两个皇帝,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三苏:是苏轼、苏洵、苏辙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宋代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有:苏轼、辛弃疾宋代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有:柳永、李清照叁元代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明代后七子:指宗臣、李攀龙、王世贞、谢榛、梁有誉、涂中行、吴国伦唐宗派:是明代前后七于的反对派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公安派三袁: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和宋琬宋诗派:即清代“同光体”诗人,代表作家是陈三立、陈衍浙西词派:清初词派,以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朱彝尊为代表阳羡词派:清初词派,以江苏省宜兴人陈维崧为代表常州词派:清中叶词派,代表人物是张惠言桐城派:清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苏州作家群:清初戏曲家群体,代表人有李玉、朱素臣、朱佐朝南洪北孔:指清初著名的戏剧家洪异和孔尚任南社:成立于1909年,发起人为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二、主要文学创作基本特点归类壹《论语》的艺术特色有:①浅显、简练、富于哲理性。

②在简单的对话中表现人物形象。

《墨子》的艺术特色有:①质朴少文采,但逻辑性很强。

吴承恩的著作《西游记》优秀小说读书笔记

吴承恩的著作《西游记》优秀小说读书笔记

吴承恩的著作《西游记》优秀小说读书笔记吴承恩的著作《西游记》优秀小说读书笔记1不用我说,大家肯定都知道我国古典小说中的四颗璀璨的明珠四大名著是哪几本书吧。

对他们就是《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以及《西游记》,其中《西游记》是备受青少年所喜爱的一部不朽的著作《西游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杰出的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长篇神魔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巨著。

《西游记》主要描写的是孙悟空等保护唐僧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全书共一百回,回回都引人入胜,回回都精彩至极。

从大的结构来看可分为三部分:其一,第一回到第七回,主要写了孙悟空的出世,拜师以及大闹天宫,这可谓全书最精彩的地方,热闹非凡,孙悟空上天入地,把天宫折腾的好一番,把他的反抗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

第八倒十二回写了唐僧的出世及取经的缘故。

第十三到一百回就是孙悟空保唐僧,沿途降妖除魔,收八戒的唐僧,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来到天竺,取得真经修成正果,可真是皆大欢喜。

其中,最令人深刻的是孙悟空。

我个人认为《西游记》的成就,突出的表现在作者塑造了一个神话英雄——孙悟空的光辉形象,宣传了敢于和善于反抗封建统治的战斗性主义的主题,寄托了广大群众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反抗情绪,以及他们要求消灭邪恶势力。

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

孙悟空具有勇于斗争,不畏强暴,机智聪明,活泼乐观,爽朗诙谐,豪爽自尊等性格特征,是一只伟大的猴子。

前八回主要表现了他对天地权威蔑视并进行反抗的精神。

他是东胜神州的傲来国花果山的一个石猴,她出生后,凭着智慧勇敢做了猴王,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

后来拜师学艺,通过勤奋练习,练成长生不老之术,七十二般变化和一跟头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

随后闹龙宫,索铁棒,入地府去猴名。

接着大闹天宫,“玉帝老儿”也无奈。

他甚至提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号,表现去他热爱自由,敢于反抗的英雄气概。

后八十回主要表现他不畏强暴,罚强除恶,乐观活泼,豪爽自尊的英雄气概。

阅读著名小说《西游记》笔记400字范文

阅读著名小说《西游记》笔记400字范文

阅读著名小说《西游记》笔记400字范文阅读著名小说《西游记》笔记400字1《西游记》是一部古典小说,利用国庆小长假的七天时间,我看完了这部小说。

我这本书与其他的版本不同,全是古文,需要反复精读、细细品味方能奏效。

其人物也别具精彩,其中我最喜欢孙悟空。

他虽非人、非神、非魔、非仙,也非妖,但却有人的善良、神的法力、仙的智慧、魔的勇猛,是个不折不扣的猴王。

在西天取真经途中时常与师傅发生争执,其原因并非妖魔作怪,是师徒之间互相猜疑所致。

唐僧是一个凡胎肉骨,弱不禁风,分不清危险轻重、不识妖魔真假,但心地善良,是个十足的大好人。

有时我真搞不清作者为何要刻画唐僧?孙悟空几个筋斗云就可以把真经取回来。

如今我明白:红花没有绿叶相伴,展现不了婀娜的舞姿。

同样,如果没有唐僧的加入,哪里有超凡的“齐天大圣”?幕后的“工作”是神圣的。

在书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都被刻画得精彩夺目。

在我眼里他们都是好样的,个个英勇无比,不畏艰难,面对凶狠的妖魔鬼怪,决不退缩。

阅读著名小说《西游记》笔记400字2《西游记》描写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历尽九九八十一难,战胜许多妖魔鬼怪,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

在《西游记》中,我最欣赏的是《真假悟空》的故事。

一只妖猴变成孙悟空的样子,来到唐僧身边,将唐僧打昏,抢走了重要的物品。

当真孙悟空回来时,唐僧将他赶走,师徒不能相认。

后来真孙悟空找到佛祖,佛祖将假孙悟空降伏,真孙悟空继续留在唐僧身边保护他取经……读完后,不由让我产生许多感想。

是什么力量让师徒四人和好如初?又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取回真经?我想了很久,认识到是师徒之间的亲情和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西游记》虽然是一篇普通文章,但是唐僧师徒四人有着现代人所没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

我们还有许多不如他们,我们应当向他们学习,在生活中勇往直前,不屈不挠,在学习中勇于开拓,积极向上。

我们应该明白:不经历风雨,是不会成功的,因为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所以我们做任何事都不应该放弃。

西游记1—10回读书笔记

西游记1—10回读书笔记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我非常喜欢这部作品。

下面是我对其中1-10回内容的读书笔记:一、内容概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这一回主要描绘了孙悟空的出生和他的非凡出生。

他从一块巨石中诞生,后来被赋予了生命和灵性。

这个情节展示了孙悟空的特殊性和神秘性,为后续的故事奠定了基础。

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

这一回讲述了孙悟空的修行和他的领悟。

他学会了菩提祖师的许多技能,并理解了宇宙的真谛。

这为他后续的战斗和冒险提供了强大的基础。

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

这一回讲述了孙悟空回到花果山,打败了当地的妖王,并让所有的妖精都对他俯首称臣。

这显示了孙悟空的威力和智慧,为后续的故事增加了更多的戏剧性。

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

这一回讲述了孙悟空被授予天宫的官职,但他并不满足于此,还想去更高更远的地方探险。

这表明了他的好奇心和不满足,为后续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

这一回讲述了孙悟空偷吃蟠桃,被天宫发现后,他和天宫的战斗开始。

这个情节是《西游记》中的经典段落之一,展示了孙悟空的勇气和智慧。

第六回: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

这一回讲述了观音试图平息争端,但小圣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成功地制服了孙悟空。

这个情节展示了小圣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实力。

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这一回讲述了孙悟空被困在八卦炉中,但他成功地逃脱了。

之后他被压在五行山下,但他的心仍然活跃着。

这个情节展示了孙悟空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

这一回讲述了如来佛祖造经的故事,并讲述了观音菩萨被派去东土传经的过程。

这个情节为后续的故事提供了背景和铺垫。

第九回:袁守诚妙算无私曲,老龙王拙计犯天条。

这一回讲述了袁守诚通过占卜预测未来的事件,以及老龙王因为误解而触犯了天条的故事。

这个情节展示了人和神的冲突以及命运的不可预测性。

级读书笔记《西游记》

级读书笔记《西游记》

级读书笔记《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故事从孙悟空的诞生开始。

那花果山的一块仙石孕育出了一只石猴,它天生聪慧,很快成为了群猴之王,自号“美猴王”。

为了追求长生不老之术,美猴王飘洋过海,历经艰辛,终于拜在菩提祖师门下,学得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等神通。

学成归来的孙悟空,先是大闹龙宫取得如意金箍棒,又大闹地府勾去生死簿。

龙王和阎王上天告状,玉帝本欲派兵捉拿,却在太白金星的建议下,将孙悟空招安,封其为弼马温。

然而当孙悟空得知这只是个不入流的小官时,大怒之下反出天宫,自封“齐天大圣”。

玉帝再次派兵捉拿,却都铩羽而归,最终只好再次招安,让孙悟空管理蟠桃园。

可这猴子偷吃蟠桃,搅乱蟠桃会,又偷吃了太上老君的仙丹,练就了金刚不坏之躯。

玉帝盛怒之下,派十万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却依然无法将其制服。

最后,还是如来佛祖出手,将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

五百年后,孙悟空受观音菩萨点化,拜唐僧为师,保护他西天取经。

与此同时,唐僧还收了猪八戒和沙和尚为徒。

师徒四人一路西行,历经九九八十一难。

这一路上,他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妖魔鬼怪。

有的妖怪是想吃唐僧肉以求长生不老,比如白骨精,她三次变化人形,都被孙悟空识破并打死;有的妖怪则是为了与唐僧成亲,像玉兔精;还有的妖怪只是为了给主人报仇,比如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

在这些磨难中,孙悟空始终是降妖除魔的主力。

他的火眼金睛能够识破妖怪的伪装,他的金箍棒更是威力无穷。

但他也有冲动鲁莽的时候,比如三打白骨精时,就因为他的急躁和唐僧的误会,被唐僧赶回了花果山。

不过,当唐僧有难时,他还是不计前嫌,立刻回来相助。

猪八戒则是个贪吃懒做、贪图女色的角色,但他也有可爱的一面,常常能给大家带来欢笑。

沙和尚则忠厚老实,任劳任怨,默默地承担着行李的重担。

唐僧虽然有些迂腐和固执,但他的坚定信念和慈悲心肠也是取经成功的关键。

吴承恩《西游记》读书笔记5篇

吴承恩《西游记》读书笔记5篇

吴承恩《西游记》读书笔记5篇神幻小说《西游记》是以虚幻境象的表达形式,客观地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寄托人们在精神生活方面对自由公平的一种渴望,文化传承及它自身发展的独特见解。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吴承恩《西游记》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吴承恩《西游记》读书笔记1《西游记》是一部各个年龄段都可读的经典之作。

阅历不同,所获得的感受也就不尽相同,有人喜欢它生动鲜活的个性人物;有人喜欢它险象环生的故事情节;有人喜欢它那活泼有趣的对话旁白。

于我而言,我更喜欢故事中充满对自由的追求与向往。

《西游记》以孙悟空和猪八戒以及沙和尚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为线索,记叙一路上跟妖魔和险恶的自然环境作斗争,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的故事。

每当想起书中的孙悟空,我就无比感叹他那英勇无畏,敢与妖魔斗争并充满智慧和勇气的形象。

每当我遇到困难而退缩时,每当我遭受挫折而落泪时,我就会想起孙悟空那高大的身影,他像一座高山,那高山上矗立着坚定的丰碑;他像一座灯塔,那灯塔上闪耀着明亮的光辉;他像一片绿洲,那绿洲上生长着坚定不移的毅力与决心!这些智慧和勇气让孙悟空保护唐僧成功取得真经。

有时我会想:如果我同学、朋友被人欺负或者被坏人劫持了,我是否也能像孙悟空那样充满智慧,保持沉着冷静、敢于出手帮助呢?恐怕有些困难,因为就在不久前,我路过一个巷口,发现了两名歹徒,劫持一名小女孩,逼她交出身上所有钱财。

看到这,我飞快地跑走了,可又于心不忍。

正要报警时,警察已经来了。

如今跟孙悟空一比,我真羞愧难当啊!看来平时别人遇到困难,我应该先冷静一下,想好解决办法再去帮忙。

一本好书能启迪人们的心智,净化人们的心灵,陶治人们的情操,完善人们的品德。

《西游记》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看了他们执着的精神,再想想自己遇事不沉着冷静,焦急过度的样子,我不禁惭愧自己没有行侠仗义的精神。

以后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遇到需要我帮忙的情况时,我都要尽力做,不管成功还是失败,只要做了就会有收获与成长。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35)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35)

第四章《⽔浒传》 简述《⽔浒传》的版本 1、《⽔浒传》的版本⽐较复杂,⼤致可以分为简本和繁本两个系统。

2、繁本系统分为100回本、120回本、70回本三种。

容与堂本是现存最完整的百回繁本;120回本在100回繁本的基础上增加征⽥虎、王庆的情节;70回本在100回繁本作底本的修改删节本,并将“梁⼭泊英雄排座次”改写为“梁⼭泊英雄惊恶梦”结束全书。

3、简本系统⽐较重要的有《忠义⽔浒传》和《⽔浒志传评林》 试述《⽔浒传》在⼈物塑造⽅⾯的主要成就 与《三国演义》相⽐,《⽔浒传》在⼈物塑造⽅⾯有了很⼤的发展和进步,它把塑造绿林豪侠英雄作为⾃⼰的艺术追求,开始了从类型化⼈物向性格化⼈物过渡,其主要特征是: 1、传奇性与现实性、超⼈与凡⼈的结合,如“武松打虎”武松具有超⼈的⼒量,但打虎前也要先喝酒体现了凡⼈的性格。

2、惊奇和逼真的结合。

如“武松打虎”,就很好地处理了整个故事的⾼度夸张和细节描写的严格真实。

3、粗线条勾勒和⼯笔细描的结合。

即⽤讲故事的办法,以⼀连串惊⼼动魄的情节,勾勒出⼈物性格的轮廓,后⽤⼯笔细描的办法,描绘⼈物的⾳容笑貌,突出⼈物的个性特征。

如对武松,作者⼀⽅⾯安排了打虎、杀潘⾦莲、西门庆等⼏个层次分明的段落。

但另⼀⽅⾯,每⼀个段落所描绘的细节过程都迥然不同。

4、稳定与变化、单⼀与丰富的结合。

如鲁智深的粗犷豪放和勇武善战的基本性格是稳定不变的,但从开始的嗜酒如命到后来到⼭寨上发挥重要的核⼼作⽤,期间的性格有了很明显的成长变化的轨迹。

简述《⽔浒传》的地位和影响 社会影响 1、明清两代的农民和绿林豪杰起义,往往打出“替天⾏道”的旗帜。

2、进步⽂⼈及思想家、艺术家如李贽等往往以《⽔浒传》中的忠义思想来批判社会的⿊暗与不公;或者以梁⼭英雄的纯真朴实,来抨击封建礼教的虚伪和残酷。

⽂学艺术影响 1、作品所创制的英雄传奇⼩说的体式,对后代⼩说创作产⽣了重⼤影响,成为英雄传奇⼩说的典范作品。

2、《⽔浒传》对其他艺术形式如戏剧、曲艺、绘画、等都产⽣了很⼤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明后期编著神怪小说的热潮:(一)在儒、道、释“三教合一”思想主导下,接受古代神话、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宋元说经话本和“灵怪”、“妖术”、“神仙”等小说话本影响,吸取道家仙话、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养料后产生。

(二)主要特征是尚“奇”贵“幻”,以神魔怪异为主要题材,参照现实生活中政治、伦理、宗教等方面的矛盾和斗争,比附性地编织神怪形象系列,并将一些零散、片段的故事系统化、完整化。

第一节《西游记》的题材演化及其作者一.《西游记》的成书与《三国志演义》、《水浒传》比较:(一)不一致:《三国》《水浒》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生发虚构,是“实”与“虚”的结合而以“真”的假象问世;(二)《西游记》将历史的真实不断地神化、幻化,最终以“幻”的形态定型:1.唐玄奘取经的真实历史事件→门徒辨机辑录玄奘口述所见所闻成《大唐西域记》尽管“皆存实录,匪敢雕华”,由于宗教家心理,难免染上神异色彩→其弟子慧立、彦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赞颂师父,弘扬佛法中,不时用夸张神化笔调穿插离奇的故事→唐末笔记如《独异志》《大唐新语》等记录玄奘取经的神奇故事。

2.成书于北宋间《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1)似为“说经”话本,虽文字粗略,故事简单,尚无猪八戒,“深沙神”也只出现一次,但大致勾画《西游记》基本框架,并开始将取经历史故事文学化。

(2)出现猴行者形象,自称“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实际已成主角,是孙悟空的雏型。

原型:“石中生人”夏启、“铜头铁额”蚩尤、“与帝争位”刑天及猿猴成精的奇闻异说如唐李公佐《古岳渎经》“形若猿猴”的淮涡水怪无支祁,印度教经典《罗摩衍那》中神猴哈奴曼。

3.师徒四人取经故事在元渐趋定型。

猪八戒首次出现在元末明初杨景贤杂剧《西游记》中;剧中深沙神改称沙和尚。

4.元末明初,有故事较完整的《西游记》问世,残文“梦斩泾河龙”内容相当于世德堂本《西游记》第九回;主人物、情节结构大体定型,有关孙悟空的描写已与百回本《西游记》基本一致。

二.作者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居士。

(一)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署名。

(二)清初刊刻《西游证道书》始提出为元丘处机作,一般认为此说是与丘的弟子《长春真人西游记》相混的结果。

(三)清乾隆间,吴玉 《山阳志遗》首先提出《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

(四)本世纪20年代,经鲁迅、胡适等人认定,吴承恩说几乎成为定论。

三.版本。

(一)嘉靖、万历间周弘祖《古今书刻》录“鲁府”、“登州府”刊《西游记》佚。

(二)现存最早:金陵世德堂本《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20卷100回,一般认为刊于万历20年(1592)。

(三)万历、崇祯间另有三种百回本,均无专叙玄奘出身一节故事。

(四)清初汪象旭、黄周星评刻《西游证道书》,自称据大略堂《释厄传》古本将这节故事写成“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作为第九回插入,把原来的第九、十、十一回的内容改成第十、十一两回。

第二节寓有人生哲理的“游戏之作”一.戏笔中存至理。

(一)“游戏中暗藏密谛”(李卓吾评本《西游记总批》),神幻、诙谐中蕴涵哲理:被明个性思潮冲击、改造过的心学;主观上想通过塑造孙悟空的艺术形象宣扬“明心见性”,维护封建正常秩序;客观上张扬了人的自我价值和对于人性美的追求。

(二)想通过孙悟空形象宣扬“三教合一”化的心学,基本思想:“求放心”“致良知”,即使受外物迷惑而放纵不羁的心,回归到良知的自觉境界。

(三)小说选用“心猿”这一比喻躁动心灵的宗教用语作为孙悟空的别称,表明作者把孙悟空当作人心的幻相来刻画。

(四)全书内容构架大致由三部分组成:孙悟空大闹天宫;被压于五行山下;西行取经成正果。

实际上隐喻了放心、定心、修心的全过程。

二.对人性自由的向往和自我价值的肯定:在改造加工传统故事时,纳入心学框架,但心学本身在发展中又有张扬个性和道德完善的不同倾向,这和西游故事在流传过程中积淀的民众意志结合,使《西》向着肯定自我价值和追求人性完美倾斜。

(一)前七回主观上想谴责“放心”之害,客观上赞颂自由和个性。

(二)第七回“定心”为转机,以后取经“修心”的过程反复说明师徒四人在扫除外部邪恶的同时完成人性升华,孙悟空成为有个性、有理想、有能力的人性美的象征:1.不受任何管束、追求自由自在,追求自由而敢作敢为。

2.“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等言论都是顺着强调自我的思路而发出的鲜明和极端的声音,希望凭借个人能力去自由地实现自我价值,是明个性思潮涌动的生动反映。

3.作者不希望否定整个宗法等级制度,反映了封建的等级社会还是不可动摇,维护这个社会的思想也是根深蒂固的,追求自由只能在适度的范围内进行。

4.桀骛不驯的个性特点。

5.取经事业是其理想的象征,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成为其明显的性格特征。

6.大智大勇的英雄精神,品格的完美性和普遍性。

(三)八十一不少模式相同,难找到内在的逻辑联系,循环往复,都是作为修心过程中障碍的象征,隐喻着明心见性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渐悟”过程。

三.作为累积型长篇小说,整体内涵丰富,有总体性的寓意,也有局部性的象征:随机将一些小故事镶嵌在整个体系中,各自独立地折射现实。

第三节神幻世界的奇幻美与诙谐性一.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极真”与“极幻”。

(一)“极幻”:以诡异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突破时空、生死,突破神、人、物的界限,创造光怪陆离、神异奇幻的境界;将奇人、奇事、奇境熔于一炉,构筑成统一和谐的艺术整体,展现出奇幻美。

(二)“极真”:那些变幻莫测、惊心动魄的故事,表现得入情入理;小说中的神魔都写得有人情,通世故。

如《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批语:“极似世上人情”,极幻之文中含极真之情;极奇之事中寓极真之理。

二.人物形象塑造:。

(一)物性、神性与人性的统一。

1.“物性”:作为某一动植物的精灵,保持其原有的形貌和习性;2.动物、植物一旦成妖成怪,就有神奇本领,具“神性”,从“真”转为“幻”;3.赋七情六欲,将妖魔鬼怪人化,将“幻”与更深层次的“真”融合,具“人性”。

(二)把人物置于日常平民社会中,多色调地刻画复杂性格。

1.孙悟空也有诸多凡人的弱点,如言谈中时见市井粗话、江湖术语和商人行话,弱点一般是气质性的;但主要作为理想化、传奇性的英雄,超越凡人感官欲望。

2.猪八戒更像普通人,更具人情味。

(1)本性憨厚、纯朴;除妖勇敢。

(2)食、色欲一时难以泯灭;偷懒、贪小,过多计较个人得失,缺点往往出于本能欲求,反映了人性的普遍弱点,有落后、自私、狭隘的一面。

(3)用多角度、多色调描绘猪八戒形象,更贴近现实生活,因而也更具真实性。

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进步的重要标志。

三.“以戏言寓诸幻笔”(任蛟《西游记叙言》)。

(一)穿插大量游戏笔墨,使全书充满喜剧色彩和诙谐气氛。

有时信手拈来,涉笔成趣,只是为调节气氛,增加趣味性。

(二)有的戏言能对刻画性格,褒贬人物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有的游戏笔墨能成为讽刺世态的利器。

(四)有的戏谑文字是将神魔世俗化、人情化的催化剂。

第四节《封神演义》等其他神魔小说一.《西游记》之后,形成神魔小说流派:(一)《西游记》续书、仿作、节本,及与其相配套的系列丛书。

1.明人无名氏《续西游记》100回,写唐僧师徒保护真经回长安。

2.《西游补》。

(1)16回,叙孙悟空“三调芭蕉扇”后,被情妖鲭鱼精所迷故事。

(2)构思奇特,上下古今熔于一炉;在对历史反思、人生感叹、现实批判中,抒发胸中的垒块;表达对“情”的理性思考。

3.方汝浩《东游记》(全称《新编扫魅燉伦东度记》,《续证道书东游记》)100回。

将人性中较具普遍意义的弱点,如酒、色、财、气等塑造成一系列具类型化和象征意义的“妖魔”形象,并构思一些演化“心生魔生,心灭魔灭”道理的情节,说教味重。

4.“四游记”。

(1)吴元泰《东游记》(全称《八仙出处东游记传》)56回,联缀八仙得道故事。

(2)《南游记》,即余象斗《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18回,演华光救母的故事。

(3)《西游记》,即杨志和改编《西游记》成的《唐三藏西游全传》。

(4)《北游记》,亦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24回,余象斗编,记真武大帝成道降妖事,文字拙劣。

(二)为神仙立传型作品,为佛道两教以及民间流传的各类神仙立传:1.独传式,写一人为主,如达摩、观世音、关帝、牛郎织女等。

2.合传型,将数人凑在一起,如二十四罗汉、八仙等。

3.大都先写传主出身,后叙降妖济世故事,结构松散,形象干瘪,宗教性强。

(三)与历史故事相交融的作品:或将历史故事幻想化,或将虚幻人物历史化,只把历史作为背景或点缀,主色调仍是由神魔鬼怪、奇事奇境显现出来。

代表作如《封神演义》、《三宝太监西洋记》、《三遂平妖传》等。

1.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100回,成书于万历25年(1597)。

(1)有感于国势衰微,想借郑和下西洋故事激励君臣,重振国威,但又着意于宣扬因果轮回,妖奇百出,荒诞不经。

(2)全书几乎全由对话堆砌成,缺乏细节描写和人物刻画,情节枝蔓,文词不佳,战争描写也多承袭《三国志演义》、《西游记》等小说。

2.《三遂平妖传》演文彦博讨平王则、永儿夫妇事。

(1)对造反人物多诬为“妖人”,将实有本事演变为神道妖魔间的争斗。

(2)也反映一些社会黑暗和人民苦难,语言朴素流畅,幽默泼辣。

3.这类小说中影响最大的—《封神演义》100回。

(1)明天启间,许仲琳、李云翔据民间创作改编成。

(2)以武王伐纣、商周易代历史为框架,叙写神仙分成两派卷入争斗,支持武王的为阐教,帮助纣王的为截教。

(3)人物形象。

①暴君纣王的艺术形象,具一定普遍意义,也是明中后期政治现实的折射。

②将纣王昏暴淫乱归罪于妲己,“女人祸水论”。

③文王、武王是仁政理想的化身。

(4)思想。

①积极。

A.小说贯串以仁易暴,以有道伐无道的基本思想;B.引用《孟子》中一些具古代民主思想的言论,具一定的反封建意义。

C.写哪吒追杀其父李靖,是对封建伦理观念的反抗。

D.这些进步思想与晚明尊重人性、张扬个性的社会思潮有关。

②消极。

A.宿命论观点,把一切归结为“成汤气数已尽,周室天命当兴”;B.不管正义与非正义,笼统歌颂忠君精神;C.“女祸论”。

(5)想象奇特。

(6)人物刻画。

(7)偏于叙事略于写人;写人重神奇性而忽略人性;故事情节多有雷同之处,给人程式化感觉。

二.清神魔小说如《后西游记》、《钟馗斩鬼传》、《绿野仙踪》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