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减振
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减振设计与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减振设计与研究城市轨道交通(urban rail transit)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交通方式,具有载客能力大、运行速度快、环保节能等诸多优势,已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所采用。
然而,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不断扩展和运营量的增加,轨道交通系统产生的振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给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轨道减振设计与研究显得非常重要。
轨道减振是指通过改善轨道交通系统结构和设备,降低振动和噪声的传播,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轨道减振设计与研究的目标是达到以下几点:首先,保障乘客乘坐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减少乘客因振动引起的不适和危险;其次,减少轨道交通系统对周边环境的噪声和振动影响,保护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最后,降低车辆和设备的振动,减少对轨道交通系统本身的磨损和损坏,延长使用寿命。
轨道减振设计与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改善:轨道交通系统的结构是减振的基础。
通过改变轨道的材料和结构,减少振动的产生和传播。
例如,采用弹性轨道、轨枕和轨道路基的材料等,可以有效降低轨道交通系统的振动。
2.减振装置:轨道交通车辆和设备的振动主要来自于车轮与轨道的接触。
通过安装减振装置,在车轮和轨道之间加入缓冲材料,减少振动传播。
例如,采用减振垫、减振橡胶等,可以有效降低轨道交通系统的振动。
3.噪声控制:轨道交通系统不仅会产生振动,还会产生噪声。
噪声控制是减振设计与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改善轨道交通车辆和设备的设计,减少噪声的产生和传播。
例如,采用减噪材料、减噪设备等,可以有效降低轨道交通系统的噪声。
4.环境评估:轨道减振设计与研究需要对振动和噪声影响进行环境评估。
通过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进行调查和分析,确定减振设计和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例如,通过监测周边居民对轨道交通系统振动和噪声感知的问卷调查,可以了解居民对振动和噪声的敏感程度和容忍度,为减振设计提供依据。
总之,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减振设计与研究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涉及结构改善、减振装置、噪声控制和环境评估等多个方面。
db344572-2023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减振设计与评价标准
db344572-2023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减振设计与评价标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因其高效、便捷、环保等特点,成为现代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其带来的振动和噪声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轨道减振设计与评价标准的制定,旨在控制和降低轨道交通运行过程中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的影响,保障公众的生活质量,同时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轨道减振设计标准1. 设计原则:轨道减振设计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结合轨道工程的具体条件,采取有效的减振措施。
2. 振动源控制:在车辆设计和轨道结构设计中,应采用减少振动产生的技术和材料,如使用弹性轮对、轨道吸振材料等。
3. 传播途径控制:通过设置隔振层、隔振沟、隔振墙等措施,阻断或减弱振动的传播。
4. 受振对象保护:对于敏感建筑或结构,可以采取加固措施,提高其抗振性能。
5. 监测与评估:建立完善的振动监测网络,定期对轨道交通引起的振动进行监测和评估。
评价标准1. 振动水平评价: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特性和振动敏感程度,设定不同的振动限值标准。
例如,住宅区、医院、学校等敏感区域的振动限值应更为严格。
2. 减振效果评价:通过对比实施减振措施前后的振动水平,评价减振措施的效果。
3. 长期影响评价:考虑轨道交通运营的长期累积效应,对周边环境和建筑物的长期影响进行评估。
4. 居民满意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居民访谈等方式,了解居民对轨道交通振动影响的感知和满意度。
实施与监管1. 规划阶段:在轨道交通规划设计阶段,就应充分考虑减振需求,合理规划线路走向和站点布局。
2. 施工阶段: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减振设计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减振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3. 运营阶段:运营商应建立健全的振动监测和维护体系,确保长期的减振效果。
4. 监管机制: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轨道交通振动影响的监管,确保各项减振措施得到贯彻执行。
结语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减振设计与评价标准是确保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城市轨道交通不同减振措施减振效果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不同减振措施减振效果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凭借着快速、安全、环保等优点,已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挤和减少污染的一种有效手段。
地铁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的环境影响,特别是振动带来的影响较为突出,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本文以成都城市轨道交通为背景,针对成都地铁减振地段采用的钢弹簧浮置板道床、纵向轨枕道床、先锋扣件、轨道减振器扣件和GJ-Ⅲ型扣件进行现场测试,在时域和频域内对比相邻地段普通整体式道床和减振地段测试断面隧道壁的垂向振动加速度值,从时域曲线图、1/3倍频程曲线和频谱曲线的变化趋势分析减振措施的实际减振效果,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
1.对于扣件减振措施,GJ-Ⅲ型扣件、轨道减振器扣件和先锋扣件地段隧道壁振动的能量主要分别分布在50~70Hz与175~185Hz、30~50Hz、30~50Hz与130Hz~190Hz。
隧道壁的有效减振范围频段分别在50~200Hz、40~150Hz、31.5~200Hz,在隧道壁的减振量分别为7.38dB、6.99 dB、17.15 dB。
2.对于轨枕减振措施,纵向轨枕地段隧道壁振动的能量主要分布在50~80Hz,隧道壁的有效减振范围频段为50~200Hz,在隧道壁的减振量为9.98dB。
3.对于道床减振措施,钢弹簧浮置板道床地段隧道壁振动的能量主要分布在80~110Hz,隧道壁的有效减振范围频段为16~200 Hz,在隧道壁的减振量为22.16d B。
4.减振效果由高到低依次是钢弹簧浮置板道床、先锋扣件、纵向轨枕道床、GJ-Ⅲ型扣件、轨道减振器扣件。
无论何种减振措施,均表现为高频减振效果优于低频减振效果,且钢弹簧浮置板道床在低频处减振效果最好。
地铁轨道减振高度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地铁轨道减振高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引言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撰写:1. 引言1.1 概述地铁轨道减振高度是指在地铁运营过程中,通过减少地铁列车与轨道之间的振动而达到提高乘客舒适度和安全性的目的。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地铁交通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对于地铁运营质量和乘客体验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地铁轨道减振工程成为重要领域之一。
本文将概述地铁轨道减振高度的定义、背景知识以及其在整个地铁系统中的作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引言、正文、解释地铁轨道减振高度的概念和意义、实例分析及结论。
正文部分将介绍地铁轨道减振的定义、背景知识、重要性和应用领域,以及影响因素和主要方法。
接着,我们将详细解释地铁轨道减振高度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其对乘客舒适度和安全性的影响,并探讨与设计标准及改善措施的关联性。
随后,我们将通过实例分析介绍地铁轨道减振高度在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案中的应用情况,并提及地铁运营中对其进行检测与监控的手段与方法。
最后,文章将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发现,并展望地铁轨道减振高度未来发展的趋势与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了解地铁轨道减振高度这一重要概念,明确其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其对乘客舒适度和安全性的影响。
同时,通过实例分析,探讨地铁轨道减振高度在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案中的应用情况,并提供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与建议。
通过研究和深入理解地铁轨道减振高度相关知识,可以为城市地铁系统的设计、运营和改善工作提供有益参考,从而为乘客创造更加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
2. 正文:2.1 地铁轨道减振的定义和背景知识地铁轨道减振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或消除地铁列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噪声。
这些振动和噪声可能给乘客带来不舒适的体验,并且对周边环境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地铁轨道减振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地铁交通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化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地铁列车高速行驶、频繁变换轨道以及与地面结构接触等原因,会导致巨大的机械能传递到轨道上从而引起振动和噪声。
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研发应用方案(二)
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研发应用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绿色、高效的交通方式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
然而,列车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和噪声问题也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沿线居民的生活质量。
为此,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研发与应用势在必行。
二、工作原理1.减振技术:通过研究列车运行过程中的振动产生机制,开发出具有优异阻尼性能和能量吸收能力的减振材料。
利用这些材料对轨道进行改造,有效地吸收和分散列车运行时产生的振动能量,从而降低对沿线居民的影响。
2.降噪技术:针对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噪声源,通过声学原理,设计出具有优异隔音效果的降噪设备。
这些设备包括隔音板、隔音墙等,能够有效地阻挡和吸收列车运行时产生的噪声。
三、实施计划步骤1.需求分析: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振动和噪声问题进行深入调研,了解其产生机制、影响范围和程度。
2.技术研究:开展减振和降噪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实验室测试,确定技术方案。
3.材料与设备研发:根据需求分析和技术研究的结果,研发出适合城市轨道交通使用的减振和降噪材料及设备。
4.现场试验:选择典型站点进行减振和降噪技术的现场试验,验证技术的实际效果。
5.全面推广:根据试验结果,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减振和降噪技术进行全面推广和应用。
四、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减振和降噪问题,包括但不限于轨道、桥梁、隧道等结构。
同时,也可应用于其他交通领域,如高速公路、机场等。
五、创新要点1.材料创新:研发出具有优异性能的减振和降噪材料,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减振降噪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2.技术集成:将减振和降噪技术进行集成,实现了对城市轨道交通振动和噪声问题的全面治理。
3.智能化应用: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对减振和降噪设备的实时监控和控制,提高了应用效果和维护效率。
六、预期效果1.改善居民生活质量:通过减振和降噪技术的应用,有效降低了列车运行对沿线居民生活的影响,提高了生活质量。
2.提升城市形象:良好的城市轨道交通环境能够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有利于城市的招商引资和旅游发展。
2024年轨交减振降噪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轨交减振降噪市场发展现状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减振降噪技术在轨交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减振降噪技术可以有效减轻列车运行时的噪音和振动,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减少周边居民的噪声干扰。
本文将介绍轨交减振降噪市场的发展现状,包括市场规模、主要技术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市场规模轨交减振降噪市场的规模在不断扩大。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轨交减振降噪市场规模约为10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50亿美元。
亚太地区是轨交减振降噪市场的主要增长驱动力,其中中国是最大的市场。
中国作为全球轨道交通建设最为活跃的国家之一,对减振降噪技术的需求量巨大,推动了市场的快速增长。
技术发展1. 主动减振技术主动减振技术是一种通过激振器主动控制列车振动的方法,以降低振动的水平。
该技术在轨交减振降噪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主动减振技术通过实时监测列车振动,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激振器的工作状态,可以有效地控制列车振动的幅度。
2. 被动减振技术被动减振技术是利用减振器等装置来吸收或隔离列车振动的技术。
被动减振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在地铁、轻轨等轨交系统中。
常见的被动减振技术包括弹性材料减振、悬挂系统减振和承载结构优化等。
3. 噪声控制技术除了减振技术外,轨交减振降噪还需要兼顾噪声控制。
目前,轨交减振降噪的噪声控制主要通过优化轨道和列车结构、改进轨道连接方式、增设隔音设施等手段来实现。
此外,一些高端技术如主动消声技术和声学透明障屏技术也逐渐应用于轨交减振降噪领域。
发展趋势1. 技术整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轨交减振降噪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技术的整合。
将主动减振技术、被动减振技术和噪声控制技术有机结合,形成更为完善的减振降噪方案,提升整体的减振降噪效果。
2. 绿色环保在轨交减振降噪领域,绿色环保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未来的减振降噪产品将更加注重环保性能,采用环保材料和低能耗的设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与振动及其控制措施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与振动及其控制措施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地铁、有轨电车等。
其建设和运营对城市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噪声和振动。
这些噪声和振动不仅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会对建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线等设施造成损害。
控制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和振动对于城市环境保护和居民健康至关重要。
1. 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与振动来源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主要来源于列车行驶时的轮轨摩擦、列车牵引和制动系统、隧道通风系统以及车站乘客活动等。
在地铁和有轨电车的运行过程中,列车行驶时的轮轨摩擦是主要的噪声来源。
列车牵引和制动系统的运行也会产生一定的噪声。
而振动则主要由列车行驶时的轮轨交会引起,同时也会受到列车的牵引和制动力影响。
2. 城市轨道交通噪声与振动对城市环境和居民健康的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和振动对周围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噪声对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耳朵疾病、心理健康问题和睡眠障碍等。
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中会增加人们患上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而振动能直接作用于人体,造成人体局部振动,导致疲劳和不适感,长期暴露还可能引发骨骼、关节等伤害。
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和振动也会影响周围的建筑物、地下管线等结构,使其受到破坏。
3. 城市轨道交通噪声与振动的控制措施为了有效控制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和振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优化轨道和车辆设计。
通过改进轨道和车辆的减振和隔声性能,减少列车行驶时的轮轨摩擦和制动噪声,降低振动。
(2) 采取隔音隔振措施。
在轨道、车站和隧道等重要区域设置隔音隔振设施,减少噪声和振动的传播。
如在轨道旁设置隔音墙、在隧道内安装减振装置等。
(3) 控制列车运行速度。
适当控制列车的运行速度,减少车辆行驶时的轮轨摩擦和制动噪声,同时减小列车通过时的振动影响。
(4) 定期检测和维护轨道和车辆。
进行定期的轨道和车辆检测和维护,确保轨道和车辆的良好运行状态,减少不正常噪声和振动的产生。
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研发应用方案(一)
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研发应用方案一、实施背景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效、便捷、安全等优点,然而,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噪声问题也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为此,从产业结构改革的角度出发,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研发应用方案,旨在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舒适度,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促进产业技术的升级与转型。
二、工作原理本方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1.振动控制:通过优化车辆动力学性能,采用先进的振动抑制技术,例如主动控制振动(ACV)系统,根据实时监测的振动信号,对车辆运行状态进行主动调整,从而降低车辆运行过程中的振动。
2.噪声控制:针对轨道交通的噪声问题,采用声学设计、被动降噪和主动降噪相结合的方法。
在轨道、车辆和建筑物等关键部位进行声学包装,如吸声、隔声、减振等措施,同时利用先进的噪声主动控制技术,如自适应噪声消除(ANC)系统,实现对噪声的有效抑制。
3.智能化监控:通过建立全面的智能化监控系统,对轨道、车辆、站场等关键部位的振动和噪声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为减振、降噪方案的实施提供数据支持。
三、实施计划步骤1.需求分析: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振动和噪声问题进行深入调研,明确减振、降噪的目标和需求。
2.技术研究:开展振动控制、噪声控制和智能化监控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制定技术方案。
3.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和技术研究结果,设计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研发应用方案。
4.试验验证:在实验室和现场进行方案试验验证,对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进行评估。
5.方案实施:根据试验验证结果,对方案进行优化和完善,然后在城市轨道交通中进行全面实施。
6.效果评估:在方案实施后,对减振、降噪的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和教训,持续改进和优化方案。
四、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减振、降噪技术研发和应用,包括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同时,也可为其他类似振动和噪声问题的工程领域提供参考和借鉴。
轨道交通车辆的减振技术研究
轨道交通车辆的减振技术研究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轨道交通系统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通过轨道交通系统出行的乘客常常会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车辆的颠簸和震动。
由于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震动会对乘客的舒适性和乘坐体验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轨道交通车辆的减振技术变得极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轨道交通车辆的减振技术研究,包括振动机理、常见减振措施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1. 振动机理轨道交通车辆的振动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
首先,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不平衡和偏心会导致振动。
其次,轨道本身的不平整度也会使车辆产生震动。
此外,轨道与车辆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会产生振动。
车辆运行振动的特点包括峰值加速度、频率和振动幅度。
峰值加速度是指在运行过程中达到的最大加速度值,频率是指车辆振动的周期,而振动幅度则反映了振动的强度。
准确了解振动机理是研究轨道交通车辆减振技术的基础。
2. 常见减振措施针对轨道交通车辆的振动问题,工程师们提出了多种减振措施,以提高乘客的乘坐体验、减少能源损耗和延长车辆寿命。
一种常见的减振措施是使用减振器。
减振器通过吸收和减少车辆振动,起到减震的效果。
减振器的设计和使用通常依赖于车辆的类型和使用环境。
现代轨道交通车辆常使用液压减振器和气压减振器,在车辆与轨道之间设置减振垫,以减少振动传递的能量。
除了减振器,减震墙也是一种有效的减振措施。
减震墙能够有效隔绝振动能量的传递,降低车辆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减震墙的设计和建造依赖于地质条件和周围建筑物的环境需求。
在压路机和地铁建设中,减震墙已经被广泛应用。
此外,设计人员还可以通过改善车辆的悬挂系统和轮轨接触来减少振动和噪音。
通过改进悬挂系统,可以使车辆在运行时更加稳定,减少振动。
优化轮轨接触可以降低列车通过轨道时的噪音和震动。
3. 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轨道交通车辆的减振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使用新材料和先进传感器,以及应用智能控制系统。
新材料的应用可以改善车辆的振动特性。
城市轨道交通的减振降噪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的减振降噪技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工具因其高效、便捷的特点,成为了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选择。
然而,随之而来的振动和噪声问题也给人们的生活和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减少这些不利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的减振降噪技术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和完善。
城市轨道交通产生振动和噪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列车在轨道上行驶时,车轮与轨道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产生振动和冲击,这种振动通过轨道、道床等结构传递到周围的土壤和建筑物中。
其次,列车运行时的动力系统、通风系统等设备也会产生噪声。
此外,轨道的不平顺、弯道和道岔等部位的特殊结构也会加剧振动和噪声的产生。
为了有效地减振降噪,人们采取了多种技术手段。
在轨道结构方面,采用了一系列特殊的设计和材料。
例如,使用弹性扣件可以减少轨道与轨枕之间的刚性连接,从而降低振动的传递。
橡胶垫浮置板轨道则通过在轨道板下设置橡胶垫,有效地隔离了振动向道床和基础的传递。
还有一种新型的梯形轨枕轨道,其独特的结构能够分散和吸收振动能量。
道床的优化也是减振降噪的重要措施之一。
钢弹簧浮置道床是一种常见的减振道床,它利用钢弹簧的弹性支撑,大大减少了振动向地下的传播。
此外,通过在道床中添加吸音材料,如吸音板、吸音棉等,可以有效地吸收噪声。
在车辆方面,改进车轮和钢轨的形状和材质可以降低振动和噪声的产生。
采用低噪声的车轮踏面设计、优化轮轨匹配关系以及使用高强度和耐磨的钢轨材料,都有助于减少摩擦和冲击产生的振动和噪声。
同时,对车辆的动力系统和悬挂系统进行优化,降低设备运行时的振动和噪声水平。
对于隧道结构,采用特殊的衬砌材料和结构形式也能起到减振降噪的作用。
例如,在隧道壁上安装吸音板或采用具有吸音功能的衬砌材料,可以减少噪声在隧道内的反射和传播。
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规划和设计阶段,就应充分考虑减振降噪的要求。
合理选择线路的走向和敷设方式,避免经过对振动和噪声敏感的区域。
轨道交通减振降噪的国家层面的政策法规
文章主题:深度探讨轨道交通减振降噪的国家层面的政策法规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轨道交通系统在城市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然而,随之而来的噪音和振动却成为了城市居民的心头大患。
为此,不少国家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力求降低轨道交通的噪音和振动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本文将从国家层面入手,深度探讨轨道交通减振降噪的政策法规。
一、政策法规的制定背景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探讨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政策法规的制定背景。
分析各国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以及其制定政策法规的原因和目的。
在这个部分,我们需要对减振降噪的概念进行深入解释,并分析其对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重要性。
二、不同国家的政策法规比较这一部分将分析不同国家对轨道交通减振降噪的政策法规。
我们将重点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我国家在这方面的表现,分析其差异和共同点。
我们还将分析各国政策法规的预算投入、执行力度和效果,以及探讨其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
三、政策法规的实施和执行政策法规的实施和执行是保证减振降噪效果的关键。
本部分将分析各国在政策实施和执行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包括监督管理机构的设置、技术标准的制定、应急处置和环保意识的提升等方面。
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实施政策法规所涉及的各方利益关系,以及可能存在的矛盾和挑战。
四、个人观点与理解在这一部分,我将共享我个人对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政策法规的观点和理解。
我将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研究,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个人的见解和建议。
我也将展望未来,对减振降噪政策法规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五、总结与回顾我将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
总结文章的重点观点和结论,回顾减振降噪政策法规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方向。
我还将为读者提供进一步阅读的参考资料和建议,帮助他们对这一话题有更全面、深刻的理解。
结语通过本文的深度探讨,相信读者对轨道交通减振降噪的国家层面的政策法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将继续成为重要的议题,我们也期待着更多的创新和研究能够为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带来更多改善。
城市地铁轨道结构减振等级划分
城市地铁轨道结构减振等级划分
目前城市地铁减振分级主要分为初级减振、中级减振、高级减振和特殊减振[] 。
初级减振的减振效果为5~ 10dB,主要通过减振扣件来实现,如各种减振扣件和科隆蛋扣件等;中级减振的减振效果为10〜15dB,其减振轨道结构主要有先锋扣件、弹性轨枕、弹性支承块和梯形轨枕轨道;高级减振的减振效果为15~ 20dB,其结构主要是浮置板轨道,包括橡胶浮置板轨道和钢弹簧浮置板轨道,橡胶浮置板轨道根据减振目标的要求分为面支承、线支承和点支承,按弹性支承的特点也称为面弹性、线弹性和点弹性;特殊减振要求减振效果大于20 dB,一般是采取综合减振措施方可达到,如在减振效果较好的浮置板轨道的基础上,采用高弹性轨下垫板、轨腰使用减振隔噪器等。
探讨如何做好地铁轨道减振降噪
探讨如何做好地铁轨道减振降噪1.地铁振动的产生与传播机理1.1振动的传播机理城市轨道交通在运营过程中,列车车轮与钢轨之间产生撞击振动,经过轨枕、道床,传递至隧道或桥梁基础,再传递给地面,从而对周围区域产生振动,并进一步传播到周围建筑物。
这种振动干扰不仅对地铁沿线民宅、学校、医院等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可能对沿线基础较差的建筑物造成损害。
1.2地铁振动产生原因地铁振动产生的主要原因可分为:①列车本身制作误差在运行时产生的自身振动;②地铁建成通车后,由于长时间运行、保养不足,造成轨道磨损产生振动;③由于运行线路存在曲线,造成轮缘与钢轨内侧撞击,形成振动;④运行列车通过钢轨、道岔相互连接处的轨缝,产生的振动。
2.减振降噪型轨道结构的设计原则地铁振动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解决方案主要分为主动减振和被动减振两种,主动减振主要是通过科技发展,减少制作误差,定期保养维修线路,但这些只能降低振动能量,而不能避免振动,因此被动减震应运而生。
地铁施工中主要运用的减振方法是采用减振道床,其中包括:一般减振整体道床、橡胶减振垫浮置板整体道床、钢弹簧浮置板道床。
减振降噪应以工程环境评价报告为依据,经现场详细调研,明确振动与噪声的保护对象和范围,确定期望值,根据线路铺设形式、地质条件等合理选型。
减振降噪型轨道结构的设计应遵循以下主要设计原则:(1)良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良好的减振降噪性;(2)结构简单,施工和安装的简便性;(3)轨道几何形位的可调性;(4)低成本、少养护维修。
3.对于减振降噪技术措施的比选3.1对于一般减振措施(1)采用60 kg/m 重型钢轨,弹性分开式扣件,铺设无缝线路,以减小钢轨所受的列车冲击振动,降低地铁运营对沿线建筑物的振动影响。
(2)在小半径曲线地段钢轨侧面经常涂油,定期对钢轨表面进行打磨,对车轮进行碹削,从而有效抑制滚动噪声的产生。
(3)在半径小于400 m 的曲线及高架线跨越铁路、城市主干道等地段,采用弹性减磨、防脱护轮轨。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减振降噪技术应用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减振降噪技术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轨道交通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轨道交通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噪声也给沿线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减振降噪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城市轨道交通产生振动和噪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列车车轮与钢轨之间的相互作用、轨道结构的不平顺、列车的动力系统以及车辆与空气的摩擦等都会产生振动和噪声。
这些振动和噪声不仅会影响乘客的舒适度,还可能对沿线建筑物的结构安全造成威胁,干扰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为了有效减少城市轨道交通的振动和噪声,工程中采用了多种减振降噪技术。
首先是轨道减振技术。
常见的轨道减振措施包括弹性扣件、橡胶隔振垫、浮置板道床等。
弹性扣件通过增加扣件的弹性,减少钢轨与轨枕之间的刚性连接,从而降低振动的传递。
橡胶隔振垫安装在道床和基础之间,能够有效地隔离振动的传播。
浮置板道床则是将道床板通过弹性元件悬浮在基础上,大大减少了振动向周围的传递。
其次是车辆减振技术。
优化车辆的悬挂系统、采用新型的车轮和钢轨材料、降低车辆的运行速度等都可以有效地降低车辆自身产生的振动和噪声。
例如,采用弹性车轮可以减少车轮与钢轨之间的冲击,降低噪声的产生。
在桥梁结构方面,通过采用合理的桥梁结构形式、增加桥梁的阻尼、优化桥梁的支座等方式也能达到减振降噪的目的。
例如,采用箱梁结构可以减少噪声的辐射,增加桥梁的阻尼可以消耗振动能量。
声屏障是城市轨道交通中常用的降噪措施之一。
声屏障可以分为直立式、半封闭式和全封闭式。
直立式声屏障较为常见,其安装简单、成本较低,但降噪效果相对较弱。
半封闭式和全封闭式声屏障降噪效果更好,但成本较高,施工难度也较大。
在选择声屏障时,需要综合考虑降噪要求、工程成本和景观影响等因素。
此外,隧道内的减振降噪也不容忽视。
在隧道内铺设吸音材料、优化隧道的截面形状等都有助于降低噪声。
在实际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减振降噪技术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结构噪声分析与减振降噪措施
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结构噪声分析与减振降噪措施摘要: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结构噪声来源的分析,提出从轨道结构方面采取的减振降噪措施。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结构振动噪声减振降噪随着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开通运营,沿线部分地段的噪声超标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控制振动与噪声,除采取行政管理手段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合理规划外,还需对轨道结构、机车车辆采取减振、消音、隔音等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轨道交通产生的振动与噪声对人体造成的损害。
结构既是城市轨道交通的振源,也是振动传播途径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从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的振动与噪声来源入手,从轨道结构方面采取一些措施,以达到减振降噪的目的。
1 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结构噪声来源分析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列车引起的噪声可分为四个部分:轮轨噪声、集电噪声、车厢的空气动力噪声和桥梁结构的二次振动噪声。
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变化, 轨道交通的主噪声源也随之变化。
轨道交通的噪声源图如图1 所示。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速度一般在60~80 kmΠh , 故相应的主噪声源为轮轨噪声,有效分析轮轨噪声产生的机理是找到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的关键。
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结构的轮轨噪声的振动来源于轨道的不平顺。
钢轨与运行中的列车车轮相互作用,激起钢轨和轨下基础的振动,钢轨就向外辐射噪声,振动随轨下基础向周围传递, 或引起振动, 或造成结构的“二次噪声”。
图1 轨道交通噪声源图轮轨噪声主要有三种类型:尖叫噪声、冲击噪声、和滚动噪声。
尖叫噪声主要是当列车通过小半径曲线时,由于车轮受转向架约束,不能正切钢轨运行,即车轮不能处于曲线的径向位置,车轮在钢轨上向前滚动时同时沿轨面横向滑动,产生轮轨接触面的粘着和空转,引起车轮共振,产生强的窄频带尖叫声;冲击噪声是列车车辆通过轨缝、道岔或车轮踏面擦伤、剥离等轮轨表面的不连续性而引起的垂直激励产生非线性的振动并辐射噪声。
滚动(轰鸣) 噪声是由于列车运行时, 由钢轨表面粗糙、凸凹不平,钢轨表面伤痕、马鞍形磨耗及轮轨尺寸偏差等引起车轮和钢轨相互振动,并通过轨道结构传递辐射噪声。
地铁轨道减振降噪措施
地铁轨道减振降噪措施摘要:轨道交通已经成为城市交通主要的通行方式。
但是随着地铁轨道交通投入运营,它带来的振动和噪声污染也呈现在人们面前。
要对地铁轨道进行减振降噪处理,须合理利用减振降噪技术手段,把振动及噪声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本文分析地铁轨道出现振动及噪声的成因,提出减振降噪设计原则,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减振降噪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具体应用,从总体上对地铁轨道减振降噪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或有疏漏之处,与业界人士交流探讨。
关键词:地铁;轨道;减振降噪措施引言:地铁轨道常因动力系统以及轮轨系统引发异常振动和噪声,这种不利局面的出现由多种原因促成,需要在地铁工程设计期间秉持设计原则,对减振降噪进行根本性处理,结合地铁轨道减振降噪技术中的常规减振做法,橡胶支承浮置板,中级减振路段等减振措施应用,结合轨道减振器道床,橡胶隔振垫减振道床,梯形轨枕道床以及钢弹簧浮置板道床的合理选用,把减振降噪处理做到极致。
1.地铁轨道振动成因运行中的地铁出现异常振动,原因在于列车高速行驶所致。
导致异常振动的来源是地铁列车的两个系统,一是动力系统,二是轮轨系统。
①行驶期间的地铁列车给沿途轨道施加很大重力载荷,带来的冲击力也很大,进而引起车轮以及轨道结构产生振动;②行驶期间的地铁列车在经过轨道时,一是有大量车轮轧过轨道,二是车轮以及钢轨瞬间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力在列车和钢轨上一起出现进而引起轨道结构以及列车出现振动;③钢轨是有接缝的,车轮途经此处与轨道产生相互作用,轨道结构以及车轮都会出现振动;④轨道铺设作业没有达到标准平顺度,抑或车轮长期运转后严重磨损变得粗糙,产生一种随机性激励,导致车辆出现振动;⑤以车轮偏心为代表的其它原因,给列车带来周期性激励,也会引发车辆出现振动。
2.地铁轨道的减振降噪设计原则2.1.分级减振地铁列车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主要设施,目前国内在减振降噪技术应用上已经相对成熟,在此基础上对类型各异的减振降噪技术进行测试和结果比对,结合当前实况划分减振降噪水平的等级。
轨道结构的减振
轨道结构的减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采用较重的钢轨:比如说,与50kg/m轨相比,采用60kg/m轨可降低振动强度2~4dB;(2)采用无缝线路(3)定期研磨钢轨和车轮保持其平顺性(4)弹性支承块轨道结构(LVT)弹性支承块式轨道(Low Vibration Track,简称LVT)结构由弹性支承块、道床板和混凝土底座及配套扣件构成这种轨道结构减振降噪的效果较为明显,对于城市轨道交通中对振动和噪声敏感的地段,特别是高架结构,弹性支承块式无碴轨道结构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减振方案。
我国秦沈客运专线高速试验段也部分铺设了这种轨道,通过试验验证了其减振性能。
高架桥上LVT结构图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对弹性支承块式轨道结构进行了室内1:1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其阻尼值比刚性整体道床提高30.8%~50.7%。
北京地铁东四十条站、广州地铁1号线和秦岭铁路隧道内均铺设了这种弹性轨道结构。
现场测试表明,弹性支承块式轨道结构的振动衰减特性接近于有碴轨道。
(5)Edilon钢轨埋置式板式轨道结构荷兰Edilon公司研制了一种以纵向连续支承取代传统的分散点支承、增加了轨底支承系统应力水平的埋置式轨道结构。
从1976年开始,荷兰就铺设了埋置式轨道结构(Embedded Rail Structure,简称ERS)。
实践证明,由于这种轨道结构在钢轨周围使用了一种称为EdilonCorkelast的材料,取得了较好的隔声和隔振效果。
钢轨埋置式板式轨道在布鲁塞尔、巴黎、雅典、马德里等城市地铁和地面有轨电车的轨道上应用,效果很好,而且养护维修工作量相当少。
埋入式轨道结构(6)浮置板式轨道结构浮置板轨道的基本原理是在轨道上部结构和基础之间插入一个固有频率很低的线性谐振器,防止振动渗入基础。
浮置板轨道系统主要包括浮置板、板下弹性阻尼元件、侧向垫板和纵向垫板。
浮置板式轨道结构按板下弹性阻尼元件可采用橡胶板或钢弹簧,钢弹簧支承浮置板减振效果更好,但造价较贵,通常作为高等级减振措施在一些特殊敏感地段实用。
轨道减振效果实验室评价方法
轨道减振效果实验室评价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轨道减振效果实验室评价方法是研究轨道减振技术效果的重要手段。
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高速发展,轨道减振技术在减少车辆震动、提高行车舒适性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
由于轨道减振效果的评价与实验室环境密切相关,因此需要建立科学、准确的评价方法,以评估轨道减振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轨道减振效果实验室评价方法的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将概述轨道减振技术及其在交通工具中的重要性。
然后,我们将介绍该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从而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理解。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讨论这些方法中的关键步骤,并探讨其适用性和局限性。
最后,我们将总结这些评价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了解轨道减振效果实验室评价方法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本文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理解,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评价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评价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更好地评估和改进轨道减振技术,从而提高交通工具的舒适性和性能。
总之,轨道减振效果实验室评价方法是研究轨道减振技术的重要手段,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将了解到这些评价方法的原理、步骤和应用。
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轨道减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述: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本文的组织框架,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全文内容的安排和逻辑关系。
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首先概述了本实验室评价方法的研究背景和重要性,指出了当前减振效果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并引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
接下来,本部分介绍了文章的结构框架,分别概括了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并提及了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主要介绍了实验室减振效果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其中,2.1节详细阐述了实验室减振效果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等内容。
地铁轨道减振技术及应用
地铁轨道减振技术及应用摘要:地铁轨道减振技术是为了降低地铁列车行驶产生的振动和噪声,提升乘客乘坐舒适度和保护周围环境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本文综合研究了地铁轨道振动与噪声的产生机理、减振技术的优势与应用。
研究发现,通过合理的轨道结构设计、减振器的选择与应用以及噪声控制技术的采用,可以有效降低振动和噪声的传递,提高乘客的乘坐舒适度,保护轨道结构和设备,减少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地铁轨道减振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优势和应用价值,为地铁运营提供了可持续性和乘客满意度的提升路径。
本研究对地铁轨道减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地铁;轨道;减振技术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地铁轨道振动和噪声对乘客乘坐舒适度、周围环境和设备的影响日益凸显。
因此,研究和应用地铁轨道减振技术成为提升地铁系统可持续性和乘客体验的重要方向。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地铁轨道振动与噪声的产生机理,分析减振技术的优势和应用,并探索其对提升乘客舒适度、保护轨道结构和设备以及减少噪音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综合研究成果和案例分析,为地铁轨道减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地铁轨道减振技术的优势作用1.1提升乘客舒适度地铁轨道减振技术的主要优势之一是提升乘客的乘坐舒适度。
地铁列车行驶时所产生的振动和噪声会对乘客的乘坐体验产生不利影响。
通过采用适当的减振措施,可以降低振动和噪声的传递,使乘客在地铁列车上享受更加平稳和舒适的乘坐感受。
这对于提高乘客的满意度、促进地铁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1.2保护轨道结构和设备地铁轨道减振技术还能够有效保护轨道结构和设备,减少其受到振动和冲击的损伤。
地铁列车行驶时所产生的振动会对轨道、道床和轨道固定设备造成一定的冲击和磨损。
通过采用减振措施,如合理的轨道结构设计、减振器的选择与应用,可以降低振动对轨道系统的影响,延长轨道和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和更换的频率,降低运营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 市
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减
轨 道
振
交
通
任务 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减振 1.减振类型
根据减振效果的不同,《地铁噪声与振动控制规范》(DB 11/T 838—2011)将轨道减振分为初级减振、中级减振、高级减振和特殊 减振四个等级。按减振环节及减振效果,轨道减振可以分为钢轨类减 振、扣件类减振、轨枕类减振和道床类减振等。其中,钢轨类减振主 要包括采用阻尼钢轨、减振接头夹板、无缝线路等;扣件类减振主要 指采用各种类型的减振扣件,如先锋扣件、减振器扣件等;轨枕类减 振主要包括采用弹性短轨枕、弹性长轨枕、梯形轨枕等;道床类减振 主要包括在碎石道床道砟下设置道砟垫,整体道床采用浮置板道床等。 轨道减振等级、措施及类型如表8所示。
任务 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减振 3.常用的减振技术措施
(4)试运营前对全线钢轨进行预打磨,运营中定期打磨钢轨顶面和车轮踏面,以保 持良好的轮轨接触,减少轮轨之间的动力作用,从而达到减振降噪的效果。 (5)在小半径曲线地段的钢轨工作面上涂润滑油或其他润滑剂,既可以减轻钢轨磨 耗,又可以降低噪声。 (6)严格控制轨道施工质量,提高经常性养护维修的质量,确保线路和轨道的几何 状态良好,使得由车辆引起的振动减小到最低程度,从而减少振动和噪声。 (7)考虑对车辆转向架一系、二系弹簧提出相应技术要求。 (8)对于碎石道床,可采用在道床上使用道砟胶、在道床下部设置减振垫等方式; 对于整体道床,可根据减振等级采用不同的轨道减振结构。其中,轨道中级减振措施 如表9所示,轨道高级减振措施如表10所示。
第二,在降低钢轨支承刚度的同时,也降低了车辆运营的平稳性,增加了 轨道部件的动荷载。
第三,细化减振等级及减振地段造成了全线弹性不连续。 第四,一些减振措施在耐久性、可维修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任务 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减振 4.轨道减振存在的问题
针对轨道减振效果,轨道减振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01 1.缺乏技术储备
02 2.评价体系不完善
03 3.环境评价工作局限性
城
谢谢观看!
市 轨
道
交
通
任务 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减振 3.常用的减振技术措施
表9轨道中级减振措施
任务 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减振 3.常用的减振技术措施
表10轨道高级减振措施
任务 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减振 4.轨道减振存在的问题
根据目前轨道减振结构应用情况来看,轨道减振措施给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带来了一定的副作用,具体如下:
第一,轨道减振虽然减轻了隧道、土壤及建筑物的振动,但是也将振动和 噪声反射回隧道内,造成列车内噪声加大。
任务 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减振 1.减振类型
表8轨道减振等级、措施及类型
任务 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减振 2.减振设计原则
1.综合治理
2.分级减振
3.经济合理,技术可行
4.满足列车安全平稳运行的要求 5.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任务 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减振 3.常用的减振技术措施
常用的减振技术措施包括以下内容: (1)全线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彻底消除钢轨接头,保证轨面的连续和平顺,减 少轮轨间的冲击和振动,从而减少振动和噪声。 (2)预测振动未超国家标准的地段,全线采用性能优良的专为城市轨道交通设计 的弹性扣件,扣件节点静刚度为30 kN/mm左右,采用在轨下和垫板下铺设减振 胶垫的方式,可减振5 dB左右。 (3)对不同减振地段采用不同级别的减振措施,使之满足环保要求,具体的分级 减振地段的划分根据《环境评价影响报告书》和实际情况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