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营养学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营养学课程标准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临床营养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临床营养学》课程代码:130029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开课学期:第四学期
课程总学时:20学时理论学时:14学时
适用专业:护理专业先修课程:医学基础课程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临床营养学是研究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生理作用和有益影响,以及对疾病发生、发展和康复的影响的科学。

是护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随着临床营养学和医学的发展,临床营养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已经认识到,营养素摄入不足、过剩或者结构不合理,都会引起与营养有关的疾病,例如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血症、冠心病、痛风及肿瘤等均与临床营养学密切相关,通过营养干预、营养治疗可能达到减少发病、减轻症状、控制与稳定病情的目的。

通过平衡膳食、合理营养、营养支持与营养护理可以满足人们促进健康、加快疾病康复的迫切愿望。

因此,在整个临床营养学的教学过程中要自始至终把握疾病的营养干预、营养支持、营养治疗与营养护理这个重点。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通过临床营养学的教学、实习,要使学生掌握临床营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掌握碳水化物、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六大营养素生理功能与膳食来源;掌握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等不同人群的营养特点与常见的营养问题;掌握糖尿病患者能量营养相关因素、营养治疗和营养护理;熟悉平衡膳食及医院的基本膳食、试验膳食、治疗膳食;熟悉人体营养状况评价的基本方法,提高全方位的治疗、护理。

(三)课程设计思路
1、总体设计
(1)《临床营养学》课程设计方案的制定,主要依据护理大纲并结合历年来教学实践经验而制定。

本标准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本门课程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

并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全程渗通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

教学内容设置上,除了让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外,要突出课程的前沿内容,着重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创新理念。

教学方法突出启发式教学,灵活利用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发挥信息化教学的特点和优势,着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员的积极主动性,以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开扩视野,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走信息化教学的道路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但也要注意不能丢弃板书等传统的教学方法。

(2)课程标准力求更新、拓展课程内容。

通过课堂讲授、观看教学图片、自学等方式进行教学。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深入理解以病人为研究对象,研究营养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在疾病状态下营养素的代谢紊乱,各种疾病对营养素的需求和供给方法的一门科学。

了解学科发展方向及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地位,并能结合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需求,从理论上加以提高,为改善人民营养水平,促进患者康复,增进人民体质做出贡献。

(3)课程标准要结合我校学生状况、教学资源等实际,力求达到既有前瞻性、科学性,又实事求是,便于操作与管理。

2、具体设计
《临床营养学》课程的学习包括理论课、实验教学两部分组成,理论课14学时,实验课时4学时;理论课的安排,一般是先学习总论,从总体上学习营养素、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平衡膳食、特殊生理阶段的营养、营养状况评估、医院基本膳食。

再分系统学习各种临床疾病的营养支持治疗。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临床营养学在临床各科室各种疾病中的重要性,为后续临床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必需的知识基础。

学时分配的建议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对《临床营养学》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和掌握人体所需各种营养素及其代谢的基本理论,理解合理营养的卫生要求与膳食要求,掌握不同生理与病理情况的营养需求。

能够从事社区营养咨询、健康教育和干预工作,能够胜任医院营养科的一般工作,具有继续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

(二)具体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人体所需各种营养素及其代谢的基本概念。

2.理解合理营养的卫生要求与膳食要求。

3.掌握不同生理与病理情况的营养需求。

[能力目标]
1.能够从事社区营养咨询、健康教育和干预工作。

2.能够胜任医院营养科的一般工作。

3.具有继续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

[素质目标]
1.充分认识和理解我国制定的有关营养政策。

2.热爱本职工作,对本专业有较深层的理解。

3.具有吃苦耐劳、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课程教学内容标准
理论部分
第一章营养学基础
第一节碳水化合物
[目的和要求]
1.掌握碳水化合物分类、供给量及食物来源。

2.熟悉碳水化合物营养学意义。

3.了解碳水化合物与健康。

[教学内容]
一、碳水化合物分类与组成。

二、碳水化合物的营养学意义。

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与供给量。

四、碳水化合物与健康。

第二节蛋白质
[目的和要求]
1.掌握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方法、供给量及食物来源。

2.熟悉蛋白质组成、氮平衡概念。

[教学内容]
一、蛋白质组成、氮平衡必须氨基酸。

二、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

三、蛋白质食物来源与供给量。

第三节脂类
[目的和要求]
1.掌握脂肪分类、营养价值评价、供给量及食物来源。

2.熟悉必须脂肪酸概念及营养学意义。

3.了解脂肪与健康。

[教学内容]
一、脂类的营养学意义。

二、必须脂肪酸。

三、食物来源与供给量。

四、脂类与健康的关系。

第四节能量
[目的和要求]
1.掌握能量单位与能量系数。

2.熟悉能量的供给及能量消耗。

3.了解能量与健康。

[教学内容]
一、能量单位及能量系数。

二、人体的能量消耗。

三、能量的来源与供给。

第五节维生素
[目的和要求]
1.掌握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B族维生素、维生素C、叶酸,尼克酸生理功能及缺乏症。

2.熟悉维生素的分类及食物来源。

[教学内容]
一、脂溶性维生素。

二、水溶性维生素
第六节矿物质
[目的和要求]
1.掌握:钙、磷、铁、碘、锌的营养学意义、食物来源及缺乏症*。

2、熟悉矿物质的概述。

钙、磷、镁、铁、锌、铜、、碘、的体内分布;食物来源及缺乏症。

[教学内容]
1、矿物质的概述;
2、钙、磷、镁、铁、锌、铜、、碘、的体内分布;食物来源。

第七节水
[目的和要求]
1.熟悉水的生理功能,水的供给量。

2.了解水的种类及水体内分布。

[教学内容]
一、水的生理功能
二、水的种类
三、水的需要量
第八节膳食纤维
[目的和要求]
1.掌握膳食纤维的营养学意义、食物来源及供给量*。

2.熟悉膳食纤维的种类。

[教学内容]
一、膳食纤维种类。

二、膳食纤维营养学意义、食物来源及供给量。

第二章健康人群的营养
[目的和要求]
1.掌握食物的分类、营养特点、膳食结构。

2.熟悉《中国居民膳食宝塔》的内容及应用时注意的问题。

3.了解婴幼儿、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等不同人群的营养特点及常见的营养问题。

[教学内容]
一、食物的分类、各类食物的营养特点。

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其应用。

三、平衡膳食。

四、婴幼儿的营养、儿童的营养、青少年的营养、成年人的营养、老年人的营养、孕妇和乳母的营养。

第三章临床营养基础
第一节营养调查与营养评价
[目的和要求]
1.掌握膳食调查目的、膳食调查的方法及膳食调查的结果整理与评价。

2.熟悉几种常用的人体测量指标及人体测量指标的各种评价指数。

3.了解营养调查结果分析与评价内容。

[教学内容]
一、营养调查
二、膳食调查*
三、人体测量
四、临床体征检查
五、临床生化检测
六、营养评价:BCA评价法、SOAP评价法、SAG评价法。

第二节医院膳食
[目的和要求]
1.掌握医院基本膳食的种类及膳食要求*。

2.熟悉常见治疗膳食的种类、适用的对象及膳食要求*。

3.了解试验膳食试验目的与膳食要求
[教学内容]
一、基本膳食。

(一)普通膳食(二)软食(三)半流质膳食(四)流质膳食
二、治疗膳食
(一)高能量膳食(二)低能量膳食(三)高蛋白膳食(四)低蛋白膳食(五)限脂肪膳食(六)低饱和脂肪低胆固醇膳食(七)限盐膳食(八)少渣膳食(九)高纤维膳食(十)低嘌呤膳食
三、试验膳食
(一)胆囊造影膳食(二)肌酐试验膳食(三)葡萄糖耐量试验膳食(四)潜血试验膳食
第三节肠内肠外营养
[目的和要求]
1.掌握肠内营养制剂、肠内营养途径及灌注方法、掌握肠外营养制剂
2.熟悉肠内营养适应症、熟悉肠内营养并发症、肠内营养护理要点。

3.熟悉肠外营养适应症、熟悉肠外营养并发症及处理、熟悉肠外营养护理要点。

[教学内容]
一、肠内营养制剂
(一)肠内营养制剂(二)肠内营养途径与灌注方法(三)肠内营养适应症(四)肠内营养并发症(五)肠内营养护理
二、肠外营养
(一)肠外营养制剂(二)肠外营养适应症(三)肠外营养并发症及处理(四)肠外营养护理
第四章常见疾病的营养
糖尿病
[目的和要求]
1.掌握糖尿病营养治疗原则、膳食制度、食谱设计与膳食计算及饮食的注意要点*.
2.熟悉糖尿病临床表现、分型及相关营养素.
[教学内容]
一、相关营养素二、营养治疗*三、营养护理
实验部分
本课程的实验部分是通过实习,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应用的能力。

实习课的重点是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主要要求学生掌握营养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及膳食评价;病人营养状况评价;各种疾病的膳食治疗,今后能够指导病人开展健康教育和进行合理营养。

实验项目设置、内容与学时分配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课程负责人组织先进教学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并撰写相关教学研究论文,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实施合格课程建设。

1.在讲课前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认真备课。

对重点、难点和新的教学内容,要用简单、通俗的语言为同学们讲解,以保证教学质量。

重视启发式教学,注意运用总论的知识指导各论的学习,通过各论的学习,以加深对总论内容的理解。

2.授课期间,每一章节可以设计典型的营养素缺乏的病案,使学员们带着问题进入本章节的学习;或者在课程之后,及时跟进典型病例进行讨论。

通过病例引导以及老师教员指导下的课堂讨论、资料查询、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分析、讨论有关临床营养学问题。

3.教学方法可多样化,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4.实习课与理论课同步进行,主要的实验方式和要求建议如下:
(1)临床现场实习:结合授课内容,在教学医院进行临床现场实习,通过对病人食堂参观,病历中关于饮食医嘱的翻阅和对病人现场的调查、访问,要求学生根据实习内容,作出客观评价,写出实习报告。

(2)课题讨论与练习:由带教老师给出实习课题或病案,通过提示、演示、课堂讨论、练习等形式完成实习报告。

如:营养素的计算、膳食调查结果的分析评价,病人治疗膳食的食谱编制等。

(3)实验操作:通过学生具体的动手操作完成如人体测量、食物营养成分分析、匀浆膳的配制等实习,要求学生掌握实验操作的目的、原理、方法、应用及实验注意事项。

(4)本实验课程实习1和实习2为必做内容,选修实验不计在总学时内,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使用,其中医院食堂或营养科的参观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开展,今后的实习内容可根据本学科的发展趋势与教师的最新科研成果及实验设备的配备情况,不断进行更新,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争取多开设设计性实验项目与课题,给学生增加动手的机会,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和提高。

(二)考核评价建议
1.考核性质:考查课
2.考试方式
(1)理论成绩的综合评价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占总评成绩的70%
(2)平时成绩的综合评价为全面反映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治学态度,将学生的平时成绩分为三部分:平时考勤成绩(占10%),作业或实验报告成绩(占10%),技能考核成绩(占10%),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

3.试题类型及权重
选择题40%、名词解释9%、填空题15%、判断题10%、简答题12%、论述题或综合分析题14%。

(三)教材编写建议
1.实用性教材的编写与选用应适合护理专业学生认知规律与特点,方便学生学习、阅读和理解。

必要时可配套学习指导及习题集,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并通过自测检验学习的效果,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

2.先进性临床营养学的内容和范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医学模式及卫生医疗卫生保健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教材中应注意及时补充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业务。

3.推荐教材和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卫生部规划教材.《临床营养学》.第一版.供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使用.张爱珍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考书: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卫生部规划教材《营养与膳食》.第一版.供五年一贯制护理学等专业使用.李胜利、刘锜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四)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建议
体重身高测量仪、皮尺、血压计、计算器、多功能食物加工机
(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鼓励教师展示自己制作的教学资源、教学课件等。

2.注意积累案例教学、典型病例或典型问题的电子素材。

3.进一步加强素材库的建设,素材库包括图片库、文本库、视频库、动画库等。

制定:公共基础部化学预防教研室
执笔人:寇红英
审定人:王文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