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论语文有效教学三要素

合集下载

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摘要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成了当前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

小学语文教师在传承传统教学中的优点的同时要根据学生特点和学习能力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主动性,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实现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一、所谓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学校和教师不懈地追求。

有效教学是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有效教学的价值取向是:首先,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学生情感态度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其次,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再次,有效地发展教师的教学效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有学者进一步指出,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

有效教学研究的重要价值在于实现了教学视点的变革与研究方法的转型。

有学者指出,以有效教学作为切入点展开的教学研究,冲破了孤立地研究教学方法的陋习,拓展了教学研究的视野,为教学的改革和转型——从传递中心教学转型为对话中心教学,从教的课堂转型为学的课堂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保障。

开展有效教学研究有助于实现教师文化的创造,开拓了教师研究共同体的实践空间;有助于聚焦学生成长的评价,使学生成长成为公认的衡量教学成效的标准。

分析有效教学的核心因素,有学者指出,从学生的角度来讲,速度、收益、安全是有效教学必须综合考虑的三个要素——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学习结果、强化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是有效性的灵魂。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教学的有效性依赖于教师有效的教,即能够促进学生学的教。

从教育学专业角度说,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的发展:针对最近发展区的教学与发展,着眼于人的内在的发展,以及充分的个性与社会需求相统一的发展。

二、有效性的表现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是一种教学追求,更是一套教学方法与教学技艺。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语文课堂教学三要素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语文课堂教学三要素

2018·06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要从问题导向、有效对话、读写迁移三方面入手,关注学生,因学而教,顺学而导,从而提高学生的言语运用能力,发展学生良好的思维质量。

摘要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对话;核心素养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语文课堂教学三要素黄章梅(仙游县城西中心小学,福建仙游351200)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包含“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的语文核心素养也随之提出。

[1]语文教学要为核心素养而教。

语文核心素养,即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它包含了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那么,语文课堂该如何教学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素养呢?一、高质量的问题导向课堂艺术就是提问的艺术。

提问是课堂教学经常使用的一种方式,也是预设与生成环节必须面对的事情,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必不可少的,更是提升师生思维质量的良方。

但如何才能做到问得有效,问到学生的心坎里,真正让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感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才是关键。

提问是需要预设的。

发问的方式是什么,从什么角度发问,如何问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怎么样问才能新颖、巧妙,这些都需要为师者的智慧预设。

但,动态生成的课堂具有不确定性,导什么,怎么导,导至何方这就更需要每位教师的教学智慧。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丰富语言积累,发展思维,学会表达,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自然段的学习,学生通过朗读,对于片段所讲的内容都一清二楚。

至此,“意”已明了,“言”未贯通。

学生认为自己对语段内容的理解得差不多,但作为教师,在预设中,在文本解读中需要落实的“言”还不到位。

于是,笔者又追问:雪水“汇成小溪”一句能不能把“汇成”改为“流入”吗?这一追问,问出了学生的兴头来了。

看一个个认真读书的样就知道追问的结果。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

试论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不少教师的课堂“创新”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貌合神离,徒有形式,没有实效。

那么,如何使初中语文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形式的花样翻新。

”因此,教师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

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二、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

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的原则,增加灵活度。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是好的,然而语文教学长期的“多样性”“模糊性”“独特性”会给学生什么样的影响?笔者认为,这样会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新的误解,不少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

因此,要使课堂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教师要具备在课堂上进行“二度备课”的能力。

三、鼓励合作学习,但不能忽视独立思考在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

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下 ,学 生就 会逐 步 的学 会用 批判 性 的眼光 去看 待所 面 临 的 问题 。就算 学 生不 能够 回答 自身 所提 出 的 问题 ,但 是在老 师 的适 当 引 导下 ,学生 的提 问行 为 会得 到一 个科 学合 理 的评 价 ,在这 个评 价 中 ,学 生得 到 充分 的 鼓励 。例 如作 为老 师 ,我 们 常可 以这 样引 导学 生 :假如 历 史 上 的牛 顿不 会 对 当时所 流行 的观 点产生 疑 问,而 是 将 自己埋 没的 话 ,他会 不 会成 为 闻名 古今 中外 的科 学 家 ,人们 也许 现在 还 生活 在没 有地 心 引力 的 愚 昧 的学说 中 。种 种迹 象表 明 ,无 论是 什么 情况 ,只要 是学 生提 出 了 自己 的 看法 和疑 问,其 自身 的批判 性 思维水 平 定可 以得 到一个 飞 跃 的发展 。 1 . 4全 面 收集 资料 学 历史 的人 都知 道 , 光 靠 有限 的历 史书 籍来 学习 是不 能够有 所 收获 的 。 初 中 的历 史教 学也 是如 此 , 由于历 史课 程 的学 时有 限 ,一本 历史 课本 难 以 将 以往 的 历史 真相 一一 的 展现在 学 生 的面前 。 从而 使得 学生 的理 解大 多都 停 留在 非常 肤 浅 的表 面 阶段 ,更 不 用说 批判 性思 维 的产 生 。因而 ,走 出课 本 的束 缚 , 全 方位 的 收集历 史 资料 是解 决学 生批 判性 思维 不高 的必 要措施 。 比如 围绕着 《 戊戌 变法 》 的历史 事 件 ,学 生在 学完 该章 节后 ,普 遍 的认为 其 失败 的根 本 原 因是 以慈禧 为代 表 的封 建顽 固势 力 的因循 守 旧 。这就 在无 形 中使 得学 生 的认 识简 单化 ,表 面 化 。教学 经验 表 明, 实行 全方位 的资料 收集 之 后 ,情 况会 有很 大 的改观 ,学生在 大 量 的史 诗资料 面 前会 有一 个充 分 的认 识 ,从而 了解 事件 的真 相 。 2 结语 综 上所 述 ,初 中学 生在 历 史学 习中 的批 判性 思维 的构 建是 一个 系 统工 程 ,需 要上 述 各部 分 的共 同作用 。我们 只有 不 断努力 ,不 断 探索 ,努 力寻 求 适合 学生 的教 学策 略 ,才 能够达 到培 养 学生批 判 性思维 的 目的 。 参 考文 献 : [ 1 1何 成 刚.义务教 育课 程标 准 解读 ( 下) — —批 判 性与创 造性 地 践行 历 史 课标 【 I 1 .北 京教 育 :普 教版 . 2 0 1 2 ( 1 1 ) : 5 1 — 5 2 . 【 2 】陈 文峰 刍议在 初 中历 史教 学中提 升 学生 的批判 性 思维 [ I ] 中国校 外教 育 ( 理 论 ). 2 0 1 0 ( 1 2 ) : 2 3 3 .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三要素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三要素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三要素
小学语文课程在中国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既是语言技能学习的基础,
也是文化和思想素养获取的途径。

教学成功是基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建立良好的教与学环境,从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传统上,语文教学有三要素:内容、方式和评价。

首先,内容指实现教学目标所必须的教学范畴、知识点和技能。

而内容的选择
和组织应基于语文的特殊性,以及学生的特点和要求,以确保孜孜不倦地追求内容的完整性和教学的可见性。

其次,方式是指教学为学习者提供信息和资料的手段,以及帮助学习者反复理
解知识、掌握技能的途径,是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现途径。

因此,在选择教学方式时,要结合课程性质、学习特点以及实际情况,以激发学习者那种必要的内在驱动力,使学生能量凝聚,促进深度学习和创造性思维。

最后,评价是指采用适当的方式,按照标准和指标,通过客观地反映学生学习
状况,定位学习成绩,衡量学习成果,发现学习问题,促进学习者实现自身发展的行为。

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不同,但原则性相同,它要积极激励学生认真学习,能够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性,以培养学生独立处事、自律、坚韧不拔等优良品质。

三要素结合,语文课程更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塑造,以
及语文能力的提升。

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程度,秉承“尊重学生、激发学生、重视实践活动、培养创新意识”的理念,现代化的评价手段,以及模式丰富的教学方式,全面展开语文教学,让学生在快乐、有序的环境中学习,从而实现有效的语文教学。

李家栋上好语文课的几个要素

李家栋上好语文课的几个要素

上好语文课的几个要素一、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

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游戏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授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教授方法。

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更好地学习语文。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阅读方法、写作方法、记忆方法等,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语文,提高学习效率。

三、强化阅读阅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学素养。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强化阅读,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组织阅读活动,也可以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

四、练习表达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练习表达,让学生多说、多写、多表达。

教师可以组织口语交际活动、写作训练等,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五、结合实际语文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运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思考能力。

六、重视德育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其中人文性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德育教育。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了解历史人物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等优秀品质。

同时,教师还应该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为学生树立榜样。

七、多元评价评价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

因此,教师在评价时应采用多元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发展。

教师可以采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多种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论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方法

论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方法

作 ,与老师交 流 … … 如 :我在 教学 《 小露珠 》 这一课 中,当 同学们还在感受 小露珠用 自己的身体滋润 了,美 化了植物时 。
有一个 同学 就冒然提 出问题 :小露珠滋润植 物 ,美化植物 ,装 点着植物 ,可他 自己呢?这 时让你 的课堂掀起一个小小 的高潮 , 那是再 自然 不过 了。课堂 上的学习气氛非常 浓厚 ,学生相互 合 作 ,交 流欲望极高 。因此 大部分学生 的积极 性及灵感能得 到充
答 ,看着学 生积极 的气氛 ,我 又提出这样几个 问题 :小露珠 是 什么时候 出现 的?又是 什么时候 消失 的?经过 几分钟 的阅读 ,
提供 了一些丰富 的素 材后 ,学生就要进 行大量 的 自主探 索。牛
顿说 :” 如果说我对世界有些微贡献的话 ,那不是 由于别的 ,而 只是 由于我的辛勤耐久 的思索所致 。“ 因此在学 习过程 中,可 以 选择 自己喜欢 的学习方式 ,如 自己独立学习 ,也 可以与他人合
二 、 精 心 备 课
么准确 的。师 :说得真好 ,加 上 “ 左右 ”显得 更准确 。还有 与
“ 左右 ”相 近的词语 ? 生 :大致 、估计 、大概 、大约 师 :在
落实语文教 学有效性 ,认 真组织语文教 师开展集体备课 。
实行 “ 个人 自备 、集体议 课 、专人 整理 、上课 听课 、反思修改 ”
分 的发挥 ,进射 出创造性的火花。
四 、有 效 练 习 ,深 化 课 堂
语文教 学担负着言语技 能训练 、思维训 练和情感熏 陶等多 重任务 ,但言语技能原型训练是有效课堂教学的立足点。因此 , 要构 建有效 的课 堂语 文教学 ,语文教 师要落实知识 点 ,抓准精
练 点 ,促成调动学 生听说读写思能 动性 、形成技能 、技 巧 ,达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有效教学要凸显四要素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有效教学要凸显四要素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有效教学要凸显四要素引言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指在语文学科教育中,将阅读、写作、口语、听力和文化知识等方面的内容综合起来,通过多种方式和方法,来达到有效的教育目的。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教学,要凸显以下四个要素。

第一要素:情感教育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教学,要注意情感教育的融入。

在学习中,要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并能够在情感体验中感悟、领悟到知识,进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同时,情感教育也能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情感能力和情感态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个人情感品格。

第二要素:科技教育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教学,要注重科技教育的融入。

在教学实践中,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资源,增强课堂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科技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更加适应当今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

第三要素:文化教育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教学,要注意文化教育的融入。

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阅读名著、传统文化等方式,传授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感悟能力。

同时,文化教育也能够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第四要素:实践教育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教学,要注意实践教育的融入。

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写作、演讲、朗诵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践教育能够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结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教学需注意的四个要素,分别是情感教育、科技教育、文化教育和实践教育。

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每个要素的融入,让学生在情感体验、科技应用、文化传承和实践创新中,全面培养自身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需求。

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呈 现 出形 式 化 、 低 效 化 甚 至无 效 现 象 。 中 学 语 文 课 堂教 学 的 现 状 课 堂 教 学 是 新 课 程 改 革 最 重 要 的 阵 地 ,课 堂 教 学 是 否 富 有 生机 , 关 系着 教学 的 成 败 。 长 期 以来 , 传 统 教 育 影 响下 , 人 们 把 课 堂 教 学 限 定 在 教 师 的 教 学 活 动 范 围 内 ,忽 视 了课 堂 教 学
论 中 学 语 文 课 堂 教 学 的 有 效 性
刘 阳
( 江 苏 省 丹 阳 市 第六 中 学 , 江苏 丹 阳 2 1 2 3 0 0 )
有 效 性 是 课 堂 教 学 的命 脉 , 当前 , 课 堂 教 学 存 在 的 最 大 挑
战就 是 无 效 和 低 效 问题 。 对 于 中 国学 生 来 说 , 语 文 学 习 是 母 语 学习。 但 是 多 年 的 语 文 学 习 并 未 达 到 预 期 的效 果 。 就 目前 课 堂 教 学改革总体而言 , 大方 向是正确 的 , 但 由于 对 课 堂 理 念 的理 解 不 到 位 以及 实 学 改 革
础上 , 充 分 利 用学 科 资 源 , 以促 进 学 生 较 好 成 长 的 教 学 。 教学 的 有 效 性 要 关 注 学 生 的 发 展 。 发 展 就 其 内涵 而 言 , 指 的是 知识 和 技 能 、 过程和方法 与情感 、 态 度 和 价 值 观 三 者 的 协 调发展。 课 堂教 学 的 有 效 性 是 指 通 过 课 堂 教 学 活动 , 学 生 在 学 业上有收获 , 有 提高 , 有 进 步 。具 体 表 现 在 : 学生在认知 上 , 从 不懂到懂 , 从少知到多知 , 从不会 到会 ; 在情感上 , 从 不 喜 欢 到 喜欢 , 从不热爱到热爱 , 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 课 堂 教 学 的 有 效 性 虽 然 表 现 在 不 同层 次 上 ,但 学 生 是 否

有效教案的要素是什么

有效教案的要素是什么

有效教案的要素是什么教案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个有效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那么,一个有效的教案应该具备哪些要素呢?本文将从任务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反思四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任务目标一个有效的教案应该明确任务目标,即明确教学的目的和期望学生达到的预期效果。

任务目标应该具备以下几个要素:1. 遵循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

教案要与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紧密结合,确保教学内容和目标与教育要求相一致。

2. 合理设定学习目标。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需求,设定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以引导学生的学习。

3. 可衡量的目标。

教案中的目标应该是可以被评估和检验的,这样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学习的成果和进度。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案中的核心部分,它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 清晰明了。

教案中的教学内容应该具备逻辑性和层次性,清晰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2. 知识全面。

教案中的教学内容应该涵盖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并且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

3. 重点突出。

教案中的教学内容应该突出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并掌握重要的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案中至关重要的部分,一个有效的教案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方法:1.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教案中的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包括讲授、示范、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2. 激发学生主动性的方法。

教案中的教学方法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并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引导学生独立学习的方法。

教案中的教学方法应该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独立进行学习。

四、评价反思教案中应该包含评价反思的内容,以帮助教师和学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

1. 合理设置评价方式。

教案中应该设置合理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评价、考试评价等,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语文有效教学三要素的探析-最新教育文档

语文有效教学三要素的探析-最新教育文档

语文有效教学三要素的探析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能够让学生获得较多的语文基础知识,听、说、读、写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与发展,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而实现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主要途径应该与过程和方法有关。

因此,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做到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法得当,教师要善于把握学情、发挥主导作用、课后反思这三个关键的教学要素。

一、善于把握学情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和行为都是为学生的学服务。

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充分掌握学情,才能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崔峦曾指出,有的教师的课阶段性目标不明,越位和不到位的现象同时存在;有的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向中高年级的靠,而中高年级的教学与低年级区别不大或向初中靠。

的确,找不准教学的起点,随意拔高要求或低估学生的现象在日常的教学中随处可见。

教师在课堂上频繁提出学生已经理解的问题,或是提出“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随意性问题,浪费了不少宝贵的教学时间。

对此,教师在课前必须准备充分,除了要深入钻研教材,还要做到把握好学情,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教师在进行教学预设时,应当掌握学情,即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知道学生的最近发展阶段在何处,了解学生已知什么,未知什么,能知什么,想知什么。

然后针对预设的内容预测出学生学习本课可能出现的难点,对此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和策略,以便在教学中作出及时的引导。

只有当老师做到了对学生的状况了然于胸,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善于发挥主导作用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相辅相成的。

在传统的教学中,“闷课”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一节课下来,课堂气氛沉闷,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昏昏欲睡,无精打采。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活”起来,师生互动。

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关注学生学习的情况,勤于观察学生的状态。

当学生都在积极地学习探讨时,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当学生没有兴趣,一脸茫然时,教师应该及时调整,努力让学生回归到学习状态中来。

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设计”的四个维度

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设计”的四个维度

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设计”的四个维度语文阅读教学“怎么教”一直是当下语文教学讨论中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

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设计,是构建有效阅读教学的原点和基础。

只有在教学设计上有所思,才能再课堂上有所为;只有在教学设计上回归语文教学本真,才有可能走进语文教学的理想王国,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所以从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层面探讨“怎么教”的问题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笔者以为,要实现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设计”,需要关注以下四个维度。

一、整体观照,奠定阅读视域唯物辩证法认为,由于整体中的各个部分存在有机的联系和有序的结构,结构的信息量倍增,改变了原有各孤立部分简单累加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大于各孤立部分功能相加之和。

这便是“整体优化”的思想。

只有整体观照,才能整体设计,才能居高临下,统揽全局,运筹帷幄。

1.目标的整体视域。

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语文课堂教学要整体考虑和设计的三维目标这是众所周知的。

如何将这些教学目标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目标体系,实现整体和谐呢?从大方向把握上,当然要对课程目标和年段目标进行系统梳理和把握;从一篇课文来讲,要在单元目标正确定位的前提下,制定课文和课时教学目标。

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组《走进名著》单元,在单元导读中就明确指出“学习本组课文,要理解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这是单元导读中对本组课文的目标定位。

很明显,本组课文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三个。

因此在教学《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根据本组课文的目标定位,从整体观照的角度思考,可以通过“感受人物形象”这一目标入手。

从文章语言切入,在反复揣摩和推敲中逐步让人物形象丰满起来。

同时将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和体验阅读名著的兴趣两个目标融入其中,体现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

所以我在本课中制定以下三个目标:一是学会“妒、督、寨、擂、呐、丞”等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借人物关系梳理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二是借助多种形式的语言实践,通过学生对文中的“智”的深意、“文”的精彩的感悟和体验,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形象。

课堂教学设计三要素

课堂教学设计三要素

课堂教学设计三要素一、引言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而教师的教学设计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需要具备三个要素,即内容、方法和评价。

本文将围绕这三个要素展开详细论述,旨在帮助教师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内容1.知识结构与准备在教学设计中,内容是教学的核心。

教师必须清楚地了解所教授的知识点,并将其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首先,教师需要明确所教知识点的主要框架和重点。

然后,教师应该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深入研究,掌握相关的知识结构及其内在联系。

最后,教师需要制定教学目标,确保内容的有效传达。

2.知识的分层与连接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该将知识进行合理的分层与连接。

分层可以使学生逐步掌握知识,并确保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连接则可以将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展现出来,帮助学生建立全局观念和思维方式。

3.教材与教辅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辅对于教学内容的传达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在多个教材和教辅之间进行比较,并选择最适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材料。

而不同的教材和教辅可能在深度、广度和实用性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应权衡利弊,做出明智的选择。

三、方法1.多元化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教师可以通过讲授、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创设丰富的学习场景,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

2.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一种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3.差异化教学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

教师设计教学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方法。

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成效。

四、评价1.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每个阶段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该设置合适的形成性评价方式,如课堂练习、小组讨论、个人报告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改正问题。

有效教学三要素

有效教学三要素
给学生成功体验为追求 上海成功教育研究所所长刘京海认为,对学生来 说,“失 败 往 往是失败之母,成功 才 是 成 功 之 母”。 他 认 为,“让 学 生 在 学 习 中 获得成功的体验,培植 自 信 的 种 子,比 学 习 知 识 本 身 更 重 要。”教 学实践证明,学生对学 科 的 兴 趣,很 大 程 度 上 也 取 决 于 是 否 学 得 会。如果学生在学习 中 经 常 处 于 “听 不 懂,不 会 做 ”的 境 地,那 么 学生的自信、兴 趣、求 知 欲、成 就 感 等 积 极 因 素 就 会 逐 渐 丧 失 殆 尽,导致的结果是“不想学了”,“哀莫大于心死”,从 根 本 上 影 响 教 学的有效性。因此,我们 在 教 育 教 学 工 作 中,不 仅 要 强 调 学 生 的 积极主动参与,而且要 让 学 生 获 得 成 功 的 体 验,为 他 们 构 建 自 主 实践成果的展 示 平 台,使 每 个 学 生 都 相 信 自 己 能 学 习 、会 学 习、 “我能行!”。江 苏 教 育 行 政 干 部 培 训 中 心 副 主 任 刘 明 远 教 授 在 作 学 术 讲 座 时 曾 提 到 过 一 个 案 例 :有 一 次 江 苏 教 育 考 察 团 到 美 国 听 一 节 小 学 低 年 级 的 课 ,讲 的 是 3+5= ?,当 时 老 师 就 让 学 生 猜 想 ,有 的 学 生 说 是 4,老 师 请 他 再 想 一 想 ,有 的 说 是 6,得 到 了 表 扬 ,最 后 由 一 名 学 生 说 是 7,得 到 了 老 师 的 极 大 肯 定 赞 赏 。 当 时 听 课 的 人 都 感 到 非 常 奇 怪 ,明 明 是 错 了 怎 么 还 会 得 到 肯 定 呢 ?这 不 是 误 人 子 弟 吗 ? 课 后 与 老 师 进 行 交 流 ,美 国 的 老 师 说 : “7 是 最 接 近 正 确 答 案 的 ,他 们 在 猜 想 的 过 程 中 正 在 逐 步 接 近 正 确 值 ,说 明 他 们 正 在 采 用 正 确 的 思 考 方 法 ,至 于 3+5 等 于 几 ,在 以 后 的 学 习 中 学 生 会 慢 慢 地 学 会 的 。”当 然 ,这 种 方 法 是 否 真 的 科 学 有 效 ,可 能 还 存 在 着 一 些 值 得 商 榷 的 地 方 ,但 也 从 一 个 侧 面 反 映 了 美 国 的 教 育 比 较 重 视 学 生 的 情 感 体 验 ,老 师 能 不 吝 给 予 学 生 及 时 的 表 扬 和 鼓 励 ,把 学 生 的 精 神 愉 悦 、成 功 体 验 放 在 了 学 习 知 识 本 身 之 上 ,这 对 提 高 学 生 的 自 我 效 能 感 无 疑 具 有 积 极的意义。

落实语文要素,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落实语文要素,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落实语文要素,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作者:吴景英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1年第81期阅读教學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兴趣、理解、运用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三要素,三要素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若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阅读教学就会“低效”,甚至“无效”。

笔者现就如何通过落实语文阅读教学的三要素,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谈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最重要的因素。

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如果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兴趣,他就会主动阅读学习,阅读教学就会事半功倍;如果他不感兴趣,那么,阅读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教师要想上好阅读教学课,首先就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只有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上阅读,他才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学习阅读,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其阅读能力才会有质的提升。

1.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视频、图片、动画等各种素材为创设情境带来便利,情境可以“故事化”“悬念化”“生活化”“活动化”“游戏化”。

教师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在《只有一个地球》的阅读教学中,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笔者创设了情境“浩瀚宇宙中的一粒沙”,首先播放“地球家园”视频,得出地球如此“巨大”,再播放“浩瀚的宇宙”视频,通过宇宙和地球大小的对比,得出地球如此“渺小”。

通过“巨大”和“渺小”的反差对比,极大地诱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开展阅读教学就事半功倍了。

2.探究背景,激发阅读兴趣在阅读教学前还可以对阅读材料的背景,如,时代背景、创作背景、作者生平等进行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设计探究问题,诱发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的兴趣。

笔者在《少年闰土》的阅读教学中就先介绍了作者鲁迅的生平情况,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提出阅读问题“闰土的父亲为什么要给闰土套上一个银项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提升。

“画”·“划”·“话”——小学语文教学的三要素

“画”·“划”·“话”——小学语文教学的三要素

“画” ·“划” ·“话”——小学语文教学的三要素摘要: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对于学生的知识积累与未来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教学意义。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也有了新的发展,语文教师需要在不断的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中探索出更具科学性和有效性的教学方法,以此来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发展服务。

本文将“画”·“划”·“话”这三要素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路径,并结合教学实例提出一些策略性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三要素、课堂教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教学内容除了语言、文字、文学等基本范畴之外,还涵盖着历史文化及人文精神等多个方面。

从具体的教学实践来看,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也具有着体量大、内容杂、门类丰富等特点,如何探索出一条有效的教学路径,帮助学生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感受了语文学科的魅力,这已经成为了一线教师一个重要的教学研究方向。

在笔者看来,语文学科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其生活性与实用性,语文知识的运用则与学生的生活和实践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采用积极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参与其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画”、“划”、“话”等教学路径,在多样化的教学设计中为学生提供更具生活性和趣味感的语文学习体验。

1.“画”——以图画提高知识的生动性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将课堂作为教学活动展开的主要阵地,将课本作为知识传递的主要平台,而知识讲解则主要依赖课文文本以及教师的口头讲授。

这样的教学模式固然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一定的基础知识,但无疑在潜移默化中拉远了学生与语文学科之间的距离。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生对抽象知识的敏感度较低,但反而具有很强的感性思维能力,对生活具有很强的感知与感触,这正与语文学科的生活性特点不谋而合。

基于此,教师应将课本之外图“画”、课文之内的插“画”以及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画”纳入到教学体系之中,从图画入手提高语文知识的生动性与形象性,加深学生对语文学科本质的感性认知。

三要素法与中学语文小说教学的探究

三要素法与中学语文小说教学的探究

三要素法与中学语文小说教学的探究【摘要】本文探讨了三要素法在中学语文小说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首先介绍了三要素法的理论基础,然后详细探讨了三要素法在中学语文小说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其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作用。

分析了中学语文小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有效的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

结论部分总结了三要素法对中学语文小说教学的启示,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中学语文教师更好地运用三要素法进行小说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文学素养。

【关键词】三要素法、中学语文、小说教学、理论基础、应用、阅读能力、问题、挑战、策略、启示、未来研究方向、总结。

1. 引言1.1 三要素法与中学语文小说教学的重要性三要素法与中学语文小说教学的重要性,是当前教学实践中需要深入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要素法将故事教学分为情节、人物和环境三个要素,并通过这些要素的分析和整合,来提升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在中学语文小说教学中,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对故事情节不清晰、人物形象模糊等问题。

而三要素法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把握故事的主线,深入理解人物的性格和行为,以及背景环境对故事的影响。

通过三要素法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三要素法在中学语文小说教学中的重要性,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1.2 研究背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小说教学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小说作为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既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情感,又可以启发他们的思考和想象力。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的阅读水平参差不齐、小说故事情节复杂等问题,使得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目前在中学语文小说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学生对小说的理解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剖析小说中的三要素等。

有必要深入研究三要素法在中学语文小说教学中的应用,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试论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试论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试论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摘要】小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新课改过程中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并且广大教师提出了能够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本文就新课改下如何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语文教学在各个阶段的教学中都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具有基础性意义,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俗话说得好: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般,做好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工作,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

新课改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很多新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只有将新的教学指导思想落到实处,才能真正达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一、实现新的教学理论与实际教学活动的有效结合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而人才应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才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学也应该做出相应的改革,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新课改是新时期推动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契机,新课改过程中提出了很多有助于提高现代教学质量的方法与措施。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自然在新课改过程中做出了重要指示,教师想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就必须及时将新的教学理念与实际的教学活动有效结合起来。

目前很多小学教师都在积极的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但是在将新的教学理念落实到实际教学这一环节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程度不足,因此,教师应该积极的将新的教学理念与课堂教学活动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得到快速地提升。

二、尊重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对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做出科学的定位,是新课改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并确立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文有效教学三要素方相成(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浙江丽水323000)摘要:语文有效教学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发展、提高的教学。

清晰、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是导引语文有效教学实施的方向和灵魂;充实、合宜的教学内容,是实现语文有效教学的基础;切实、有效的教学方式是实现语文有效教学的保证。

关键词:语文;有效教学;语文素养;学生doi :10.3969/j.issn.1008-6749.2011.03.020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6749(2011)03-0092-07On Three Elements of Effective Chinese TeachingFang Xiangcheng(College of Teacher Education ,Lishui University ,Lishui Zhejiang 323000,China )Abstract :Effective Chinese teaching is the teaching that can promote effectively the student ’s Chinese quality.The distinct ,explicit and concrete teaching aim is the direction and soul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effective Chinese teaching.The abundant and appropriate teaching contents are the basis of effective Chinese teaching.The pratical and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 is the guarantee of effective Chinese teaching.Key words :Chinese ;effective teaching ;Chinese quality ;student收稿日期:2010-09-15作者简介:方相成,男,河南南阳人,副教授,硕士。

有效教学主张通过科学的观察和测量来考查教学的效果、效益、效率。

有效教学的提出带有明显的科学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烙印,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特别是受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时代精神的影响,有效教学对于人格形成、生命关照等在教学中的意义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

所以,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可以把有效教学理解为所有的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的教学。

这里的“发展”不仅仅是学生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还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人格的完善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即教养与教育的辩证统一。

我国语文教育界关于有效教学的诉求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

1978年3月16日,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发表了著名的《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的文章,对中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现状作了言辞激烈的批评。

吕叔湘的这篇文章,被誉为“一声惊雷”,在整个语文教学界振聋发聩,如醍醐灌顶般惊醒了的语文教育界从此开启了语文教学探索和改革的先河。

30多年来,几代语文教师,深刻反思,潜心研究,锐意进取,直到新世纪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对语文教学有效性追寻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息。

语丽水学院学报JOURNAL OF LISHUI UNIVERSITY第33卷第3期Vo1.33No.32011年6月Jun.2011文新课程实施以来,有效教学再次成为教育界追逐的热点,并且在人们的探究过程中,其内涵和特征也发生了全新的变化。

本文尝试结合语文新课标所倡导的课程理念,对新形势下实施语文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清晰、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是导引语文有效教学实施的方向和灵魂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效果的预期设想。

有效教学是有明确任务指向的教学,考察教学是否有效,需要明确在教学实施前,教师和学生期待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教学之后是否达到了这一目标,否则所有的考察就没有意义了。

所以,提出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设计的前提,是引导有效教学顺利实施的方向和灵魂,也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我国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根本要求,语文课程则是通过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来实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核心的课程价值的。

作为课程实施环节的教学,理应从课程的基本理念出发,根据全面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来确定教学目标,明确地提出每一次教学期望达到的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和发展的质量、规格、标准和程度。

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目标对教学的导向、推进和评价的作用,对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应符合以下的要求:(一)语文教学目标应综合反映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预期,而不仅仅是获得语文知识的预期语文素养是一个人语文生活中所需要的最基本、最重要、最具有发展潜质的素质和修养,也是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它不仅仅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思维等方面的素养,还包括人的语文体验、语文直觉、语文想象、语文感悟、语文情感等方面的内容。

新课程推出的这一全新概念,与以往强调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相比,内涵更加丰富,更能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

语文有效教学在明确教学目标的时候,应充分考虑语文素养内涵的丰富性、获得途径的多元性和发展、提高的复杂性,不能以平面的视角只盯住线性的语文知识,而应该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以确保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应该注意的是,三维目标在语文课程目标体系中是一条隐性的线索,也就是说,每一条教学目标都应该包含3个维度的要求,而不应该简单地把它们硬性抽取出来。

现在有语文教师把“过程与方法”理解为纯粹的学法指导,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当作是思想情感教育的内容,并人为地把它们与知识教学割裂开来。

写教案时经常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一一列举出来,看似很全面,其实是对三维目标的内涵和实质的表面化和教条化的理解。

认识上的肤浅导致了行为上的机械模仿和形式主义。

(二)教学目标应反映学生的语文学习所得,以及在相应的学习领域中所引起的行为的变化判断教学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或者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

因此,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学生作为行为主体,用学生通过语文教学得到的收获,在思想观念、知识技能、行为方式、品德、情感以及审美等方面的提高和变化作为指引语文教学的方向。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陈述语文教学目标的时候,喜欢用培养学生什么、激发学生什么、提高学生什么、使学生怎样等句式,这其实是把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要求当成教学目标,是对教学目标的误解。

比如《大堰河———我的保姆》有一条教学目标是:学习诗歌的意象组合方式,领会诗人是如何通过丰富的意象来表达对大堰河的深切怀念、同情、感激和赞美之情的。

提高对现代诗歌的分析、鉴赏能力。

这一目标隐含主体是学生,明确地点出了学生要学什么、做什么、学完之后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但如果换成是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使学生领会诗人是如何通过丰富的意象来表达对大堰河的深切怀念、同情、感激和赞美之情的。

培养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分析、鉴赏能力。

隐含的主体就变成了教师,陈述的是教师的教学行为,而不是教学要达到的目标。

(三)语文教学目标应对学生获得语文素养的质量和规格有具体规定,以便于教学时把握和评价时适用确定教学目标是为了使教学意图清晰,教学方相成:论语文有效教学三要素93第3期任务明朗化,引起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引导语文教学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进,教学任务完成后还可以根据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检测,反思和检验教学效果。

设定的教学目标必须要明确、具体、可观测、可理解、可评价,也就是说要有明确的达成度。

空洞、模糊、大而无当的目标起不到引导教学和检验效果的作用,因而也是无效的目标。

比如,对文学作品的教学,不少老师把提高审美鉴赏能力作为教学目标,看似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但是,审美和鉴赏包含的内容非常多,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作品审美和鉴赏的任务、要求、方法、途径也各不相同。

只是笼统地提出审美和鉴赏,既缺乏具体的要求,又没有明确的方向,难以对教学产生控制和导向作用,更难以对教学的结果和学生的掌握情况提供确切的评价标准,无法判断学生有没有形成审美和鉴赏能力,或者审美和鉴赏能力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提高。

这样的教学目标就属于大而无当的无效目标。

有效的教学目标应该是针对学生在语文素养上的收获和提高在内容、质量、规格上有确切的规定和具体的指标。

对于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学习,应尽可能把期望学生学到什么样的知识、掌握什么样的操作方法明确地标示出来;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领域的学习,由于学习的目标难以结果化或无需结果化,则可以通过描述学生的心理感受、体验、参与学习的表现等方式来加以标示。

比如,《归去来兮辞》的教学目标就可以这样来陈述:1.能借助课文注释和《古汉语常用字典》理解文章词句的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2.能够与同学合作,梳理课文中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3.能够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揣摩课文优美的语言,把握作者写景、抒情、言志的艺术特色,并能够在小组和班级讨论中,与他人交流和分享阅读感受,体会和理解作者不愿与黑暗的官场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这些目标既隐含了三维的要求,又体现了以学生的学习为本位的观念,各项指标紧扣课文的重点和特色,可理解、可监测、可评价。

教学中围绕这些目标来展开活动,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避免随意性、模糊性和盲目性,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充实、合宜的教学内容,是实现语文有效教学的基础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可能凭空而来,需要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学习、领会、掌握和内化逐步发展和提高。

语文教学内容是建构学生语文素养的物质材料和精神营养,是学生在现有的发展阶段需要吸收和积累的“资本”。

缺乏应有的教学内容,语文教学无异于沙上建塔,虚浮难持。

所以,充实、合宜的教学内容,是实现语文有效教学的基础。

“充实”是指要有足够的分量;“合宜”是指要与既定的教学目标相一致。

那么,语文教学内容是从何而来的呢?(一)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内容的核心从“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的大语文观来看,语文教学内容应来自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

但是,生活和社会实践本身并不具备语文教学内容的本体价值。

语文的世界虽然林林总总,包罗万象,然而语文教学的内容却是有自己的边际和界限的,这个边际和界限就是语言文字。

生活和社会实践是语文教学内容的源头活水,而语言文字则可以使我们有办法在“三千弱水”中取自己需要的“一瓢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