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化工艺
钝化的工艺流程

钝化的工艺流程钝化工艺流程是一种利用化学方法对金属表面进行处理,从而提高金属的抗腐蚀性和耐磨性的工艺。
下面将为您介绍一种常见的钝化工艺流程。
一、清洗:首先,将待处理的金属材料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油污、灰尘等杂质。
清洗可以采用机械清洗、化学清洗或水洗等方式进行。
二、酸洗:清洗后的金属材料进行酸洗处理。
酸洗主要是为了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铁和其它杂质。
常用的酸洗溶液有稀硫酸、稀盐酸等。
三、水洗:酸洗后的金属材料进行水洗,将酸洗液残留在金属表面的杂质彻底洗净,防止后续工艺步骤的污染。
四、中和:水洗后,将金属材料浸入碱液中进行中和处理。
中和主要是为了中和表面残余酸性物质,并且恢复表面的碱性。
五、除氧:中和后的金属材料进行除氧处理。
除氧可以通过浸泡在特定的溶液中,将表面的氧化物还原为金属的形式。
常用的除氧溶液有硝酸盐、硫酸盐等。
六、钝化:除氧处理后,将金属材料浸泡在钝化液中进行钝化。
钝化液是一种含有特定成分的溶液,可以形成一层致密的钝化膜在金属表面。
常用的钝化液有铬酸盐、亚硝酸盐等。
七、水洗:钝化后的金属材料进行水洗,将钝化液残留在金属表面的杂质彻底洗净,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八、干燥:水洗后的金属材料进行干燥处理,除去表面的水分,以防止金属表面的腐蚀。
九、密封:干燥后的金属材料进行密封处理。
密封处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钝化膜的密封性和耐腐蚀性。
常用的密封剂有磷酸、氢氟酸等。
十、检验:完成所有工艺步骤后,对钝化的金属材料进行质量检验,以确保钝化效果符合要求。
总结起来,钝化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清洗、酸洗、水洗、中和、除氧、钝化、水洗、干燥、密封和检验等步骤。
这些步骤可以有效地改善金属表面的性能,提高其抗腐蚀性和耐磨性。
钝化工艺在金属加工和制造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钝化工艺流程

钝化工艺流程钝化是一种表面处理技术,用于减少金属表面对外界环境的腐蚀和氧化。
钝化的过程主要是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来实现的。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钝化工艺流程。
首先,准备工作:在进行钝化之前,需要对金属表面进行彻底的清洁。
清洗金属表面的目的是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油脂,以确保钝化液能够完全接触到金属表面。
清洗可以采用机械清洗、碱性清洗和酸性清洗等方法。
第二步,酸洗:酸洗是钝化工艺中非常重要的步骤。
酸洗一般采用稀硫酸、稀盐酸或稀硝酸等酸性溶液。
酸洗的目的是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膜、铁锈、焊渣和其它杂质。
酸洗的时间和温度需要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进行调整。
第三步,钝化:在酸洗完成后,即可进行钝化。
钝化液的选择和制备需要根据金属的种类和要求来确定。
常用的钝化液有铬酸钠、亚硝酸钠、磷酸亚铁等。
钝化液的浓度和温度也需要根据具体要求来控制。
钝化的时间一般比酸洗时间更长。
第四步,中和和漂洗:在完成钝化后,需要对金属表面进行中和和漂洗。
中和是用碱性溶液将表面的酸性残留物中和掉,以防止对后续工艺产生影响。
漂洗的目的是将金属表面的钝化液冲洗掉,并保证金属表面的干净。
第五步,干燥:在中和和漂洗完成后,需对金属表面进行干燥。
干燥的目的是防止钝化液在金属表面上残留,避免对表面质量产生影响。
常用的干燥方法有自然风干、热风干燥等。
最后,质量检验:经过以上步骤的处理后,需要对钝化后的金属表面进行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一般包括外观检查、厚度测量、附着力测试等。
只有通过质量检验,才能保证钝化工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钝化工艺流程涉及到准备工作、酸洗、钝化、中和和漂洗、干燥以及质量检验等多个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条件和操作要求,以确保钝化效果和金属表面的质量。
钝化工艺的实施对于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和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不锈钢钝化工艺流程

不锈钢钝化工艺流程不锈钢钝化是指通过一系列化学处理方法,使不锈钢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以提高其耐腐蚀性能的工艺。
不锈钢钝化工艺流程主要包括表面处理、清洗、酸洗、钝化、清洗、干燥等步骤。
首先,表面处理是不锈钢钝化工艺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去除不锈钢表面的油污、锈斑等杂质。
表面处理通常采用机械方法,如打磨、抛光等,以确保不锈钢表面清洁光滑。
接着,清洗是表面处理后的必要步骤,其目的是去除表面残留的油污、金属粉尘等杂质。
清洗过程中一般采用碱性清洗剂,通过浸泡、喷淋等方式将不锈钢表面彻底清洗干净。
然后,酸洗是不锈钢钝化工艺中的关键步骤,其目的是去除不锈钢表面的氧化皮、锈斑等氧化产物。
酸洗一般采用稀硫酸或稀盐酸溶液,通过浸泡或喷淋方式进行,以确保不锈钢表面达到一定的清洁度和粗糙度。
随后,钝化是不锈钢钝化工艺的核心步骤,其目的是在不锈钢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钝化一般采用酸性钝化剂,如铬酸、亚硝酸盐等,通过浸泡或喷淋方式进行,以确保不锈钢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氧化膜。
接下来,清洗是钝化后的必要步骤,其目的是去除表面残留的钝化剂、酸性溶液等化学物质。
清洗过程中一般采用中性或碱性清洗剂,通过浸泡、喷淋等方式将不锈钢表面彻底清洗干净。
最后,干燥是不锈钢钝化工艺的最后一步,其目的是去除不锈钢表面的水分,防止氧化膜受潮变质。
干燥过程中一般采用热风或烘干设备,将不锈钢表面的水分彻底蒸发,以确保氧化膜的质量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不锈钢钝化工艺流程包括表面处理、清洗、酸洗、钝化、清洗、干燥等步骤,每一步都至关重要,必须严格控制操作参数和工艺流程,以确保不锈钢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氧化膜,提高其耐腐蚀性能。
希望本文能对不锈钢钝化工艺的理解和应用有所帮助。
钝化工艺方案

钝化工艺方案钝化工艺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技术,通过钝化处理可以增加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和耐磨性能,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本文将介绍钝化工艺的基本原理、常见的钝化方法以及钝化工艺的应用领域。
一、钝化工艺的基本原理钝化是指通过表面处理将活泼金属表面的电化学活性减弱或消除,使其形成一层致密的、稳定的氧化物膜,从而保护金属基体不受腐蚀的作用。
钝化工艺的基本原理包括两种方式:化学钝化和电化学钝化。
1. 化学钝化:化学钝化主要是通过在金属表面涂覆一层氧化物膜,形成钝化膜来保护金属基体不受腐蚀。
常见的化学钝化方法有传统化学钝化、磷化、铁磷化等。
2. 电化学钝化:电化学钝化是利用电解法在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来保护金属基体。
常见的电化学钝化方法有阳极氧化、阳极硫酸钝化等。
二、常见的钝化方法1. 传统化学钝化:传统化学钝化方法主要是通过溶液处理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来保护金属基体。
常用的传统化学钝化方法有酸洗钝化、碱洗钝化等。
这些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中小型企业。
2. 电化学钝化:电化学钝化方法主要是利用电解法在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常见的电化学钝化方法有阳极氧化、阳极硫酸钝化等。
电化学钝化具有工艺可控性好、环保性好的优点,适用于大型设备和精细零部件的表面处理。
三、钝化工艺的应用领域钝化工艺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
以下是钝化工艺在一些特定领域的应用:1. 冶金领域:在钢铁生产过程中,钝化工艺可以用于去除表面的氧化铁、减少产品裂纹和腐蚀。
2. 机械领域:机械零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腐蚀和磨损的影响,钝化工艺可以增加机械零件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3. 化工领域:化工设备常接触各种腐蚀介质,钝化能够保护设备的金属表面,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4. 航空航天领域:航空航天设备在极端工作环境下,如高温、高压、高湿等,钝化工艺可以提高设备的抗腐蚀性能和耐用性。
综上所述,钝化工艺是一种有效的表面处理技术,通过钝化处理可以增加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和耐磨性能。
镀锌板钝化处理工艺

镀锌板钝化处理工艺镀锌板钝化处理工艺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用于提高镀锌板的耐腐蚀性能和外观质量。
本文将介绍镀锌板钝化处理的工艺流程和原理,以及该工艺的应用和优势。
一、镀锌板钝化处理的工艺流程镀锌板钝化处理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清洗:将待处理的镀锌板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污垢、油脂和其他杂质,以保证钝化液能够充分接触到镀锌板表面。
2. 酸洗:将清洗后的镀锌板浸入酸性溶液中,通过酸洗去除镀锌层上的氧化铁皮、锌盐和其他杂质,使镀锌板表面变得光洁。
3. 钝化:将经过酸洗的镀锌板浸入钝化液中,使钝化液中的成分与镀锌层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层致密的、具有较好耐腐蚀性能的钝化层。
常用的钝化液有铬酸钝化液、钛酸钝化液和磷酸钝化液等。
4. 清水洗涤:将钝化后的镀锌板进行清水洗涤,去除表面的钝化液残留。
5. 干燥:将洗涤后的镀锌板进行干燥处理,以保证表面的干燥和防止再次腐蚀。
二、镀锌板钝化处理的原理镀锌板钝化处理的原理是利用钝化液中的化学物质与镀锌层表面发生反应,形成一层致密的、具有良好耐腐蚀性的钝化层。
这层钝化层可以阻止氧、水和其他腐蚀介质进一步侵蚀镀锌层,从而提高镀锌板的耐腐蚀性能。
三、镀锌板钝化处理的应用和优势镀锌板钝化处理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家电等行业。
它的主要优势有:1. 提高耐腐蚀性能:钝化处理后的镀锌板表面形成的钝化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能够有效防止氧、水和其他腐蚀介质侵蚀镀锌层,从而延长镀锌板的使用寿命。
2. 改善外观质量:钝化处理后的镀锌板表面光洁平整,色泽均匀,能够提高产品的外观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3. 环保节能:钝化处理采用无铬、无铅的环保钝化液,符合环保要求,对环境友好。
4. 工艺简单可靠:镀锌板钝化处理工艺相对简单,操作方便,工艺可靠性高,能够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
镀锌板钝化处理工艺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通过清洗、酸洗、钝化、清水洗涤和干燥等步骤,能够提高镀锌板的耐腐蚀性能和外观质量。
钝化工艺的作用

钝化工艺的作用
钝化工艺是一种表面处理技术,其作用是在金属表面生成一层稳定的、具有密度和附着力的薄膜,从而提高金属件表面的抗腐蚀性能和耐久性。
具体来说,钝化工艺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1.改善金属表面的机械性能:钝化膜可以增加金属的表面粗
糙度,提高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2.提高金属件的抗腐蚀性能:钝化膜可以防止金属与外界环
境中的氧气、水或化学物质接触而发生电化学反应,从而防止金属件表面的腐蚀和锈蚀。
3.为金属表面涂层提供基础:钝化膜可以作为涂层的基层,
提高涂层与金属表面的附着力。
4.安全性:通过钝化工艺,可以减少金属表面存在的锋利边
缘,从而减少人员操作时的伤害风险。
因此,钝化工艺在金属制品制造和加工领域被广泛应用,并在工业领域、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行业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钝化工艺的种类

钝化工艺的种类
钝化工艺是通过对金属表面进行处理,形成一层具有保护性能的钝化膜,使金属表面具有耐蚀、耐磨、耐高温等性能的工艺。
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和用途,钝化工艺可分为以下几个种类:
1. 酸洗钝化:将金属件浸泡在酸性溶液中,通过溶解金属表面的氧化铁、氧化锈等杂质,达到去除污渍和锈蚀的目的,形成一层钝化膜。
2. 镀锌钝化:将金属件首先经过酸洗去除杂质,然后进行电镀锌处理,形成一层锌的保护膜,进而进行钝化处理,提高金属的耐蚀性能。
3. 镀铬钝化:将金属件经过酸洗或机械处理后,进行电镀铬处理,形成一层具有钝化和美观的铬层,提高金属的耐蚀性和硬度。
4. 磷化钝化:将金属件表面形成一层细密的磷化膜,通过改善金属表面的润湿性和润滑性,提高金属的耐磨性能和耐蚀性能。
5. 预涂钝化:在金属表面涂覆一层钝化剂,通过化学反应和吸附作用,形成一层有机保护膜来提高金属的耐蚀性能。
6. 氧化钝化:将金属件暴露在高温氧化气氛中,使其表面发生氧化反应,形成一层氧化钝化膜,提高金属的耐高温性能和耐蚀性能。
这些钝化工艺在不同的领域和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电气等。
铝件钝化工艺

铝件钝化工艺铝件钝化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通过在铝材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以提高其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本文将介绍铝件钝化的工艺流程、常用的钝化方法以及钝化后的效果。
一、工艺流程铝件钝化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表面处理、钝化处理和后处理三个步骤。
1. 表面处理:首先需要对铝件表面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油污、氧化物和杂质等。
常用的清洗方法有碱洗、酸洗和溶剂清洗等。
2. 钝化处理:清洗后的铝件需要进行钝化处理,以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常用的钝化方法有化学钝化、电化学钝化和阳极氧化等。
3. 后处理:钝化后的铝件还需要进行后处理,以提高其表面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常见的后处理方法有封孔处理、涂装和电泳等。
二、常用的钝化方法1. 化学钝化:化学钝化是指利用化学药液在铝件表面形成氧化膜的方法。
常用的化学钝化剂有铬酸钠、硫酸铜和硝酸铝等。
化学钝化的优点是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但钝化膜较薄,耐蚀性相对较差。
2. 电化学钝化:电化学钝化是指利用电解的方法在铝件表面形成氧化膜的方法。
常用的电化学钝化溶液有硫酸、硫酸铜和硫酸铬等。
电化学钝化的优点是钝化膜较厚,耐蚀性较好,但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3. 阳极氧化:阳极氧化是指利用阳极氧化设备,在铝件表面形成氧化膜的方法。
阳极氧化的优点是钝化膜厚度可控,耐蚀性好,且可实现不同颜色的氧化膜,但设备投资大,工艺复杂。
三、钝化后的效果经过钝化处理的铝件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能够有效阻止铝件与外界环境的接触,从而提高其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钝化后的铝件不易被氧化,能够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还能增强其美观性。
钝化膜的厚度、颜色和硬度等性能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节。
通常情况下,钝化膜的厚度在5-25微米之间,颜色可以是无色、银白色、黑色、金黄色等,硬度可以达到150-500HV。
四、总结铝件钝化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通过在铝材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提高其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常用的钝化方法包括化学钝化、电化学钝化和阳极氧化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钝化的概念
定义一:如果一个金属或合金在电化学序上是 活泼的(即电极电位较低),但它的电化学行为 却不活泼,很像一个贵金属(表现为电极电位较 高),则称此金属被钝化了。 金属钝化后,在电化学序上发生了变化,电极 电位正移。 当很小的腐蚀电流(阳极电流)通过,出现很大 的阳极极化,使金属电极电位升高。
化学转化膜
金属与介质作用而形成的非电子导体膜称为化学 转化膜,如果这种化学转化膜是通过阳极氧化处 理过程生成的,就叫阳极氧化膜。 金属表面上生成完整钝化膜的过程,叫做钝化过 程。具有完整钝化膜的表面状态叫做钝化状态, 简称钝态。钝化消失的过程叫活化过程,在金属 表面生成完整钝化膜以前的阳极溶解过程叫做活 性溶解过程,也叫做活性腐蚀。
如果表面膜的离子导电性不好,金属离子就很难 通过这层表面膜,金属阳极溶解速度就会降低,因 此,对于金属离子不易通过的表面膜,不论是非电 子导体膜还是电子导体膜,都会阻抑金属的阳极溶 解过程。 如果是完整的非电子导体膜,不仅金属阳极溶解 过程难进行,其它电极过程也难进行。 如果是电子导体,则金属的阳极溶解过程被阻抑, 但电子可以通过这层表面膜,仍可以发生其它电极 反应。
正常现象:极化电位愈正,金属阳极溶解速度 也愈大。如镍或铁在盐酸中进行阳极极化。
特殊现象:当金属电极电位正移到一定数值后, 金属阳极溶解速度不再增加,而是剧烈减小。 如铁或镍在硫酸中进行阳极极化。
钝化:是异常现象。
一 金属腐蚀中的钝化概念
1 钝化现象
铁片在稀硝酸中剧烈溶解。 铁片在浓硝酸中几乎不溶解。 在浓硝酸中浸泡过的铁片放到稀硝酸中,也几 乎不溶解。 把铁在浓硝酸中几乎不溶解的现象称是由于金属与介质作用而形成的能阻抑金 属溶解的电子导体膜,且膜在介质中的溶解速度 很小,以致使金属的阳极溶解速度很小的表面膜。 钝化膜一般是半导体的成相膜,既可以是n型,例 如一些不锈钢上的钝化膜,也可以是p型,例如镍 上的钝化膜或表面注氮的不锈钢上的钝化膜。 铝及铝合金在空气中形成的几个纳米厚的氧化膜, 可以称为钝化膜,但由阳极氧化生成的微米级的 氧化膜则不是钝化膜。
Ti、Al、Cr能在空气和许多介质中钝化。
添加Pt和Pd的合金钢,耐蚀性更高;在不锈钢 中添加阴极性元素后,在稀硫酸中的耐蚀性更 好;高碳钢在浓硝酸中比纯铁更易钝化,因为 高碳钢有阴极性的Fe3C。
金属表面氧化物的影响
钝化和金属表面上的氧化物有关。 一块铁片预先在高温下用氢气还原、除去表面氧 化物后,立即放入到碱液中,用一定电流进行阳 极极化,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后才钝化。 另一铁片经氢气还原后,放在空气中暴露一段时 间,再放入到碱液中,用同样大小的电流进行阳 极极化,铁片很快就发生了钝化。 金属表面有氧化物膜时容易钝化,没有氧化物膜 时就难钝化。
一般讲,钝化剂的氧化性越强,越容易使金属钝 化。但如果钝化剂的电极电位太高,阴极极化曲 线与金属的理想钝化曲线交在过钝化区。如不锈 钢在发烟硝酸中或热浓硝酸中。 钝化剂通常是一些氧化剂,但有些非氧化性介质 也能使金属钝化,如镁在氢氟酸中可钝化,钼和 铌在盐酸中可钝化,氢氟酸和盐酸也是钝化剂。
定义三:
某些金属或合金在特殊条件下失去了化学活性, 称为钝化。
3 影响钝化的因素
金属能否钝化取决于金属性质,外加阳极电流大小 或钝化剂的性质及其浓度等等。 金属材料的影响 不同的金属具有不同的钝化趋势。金属腐蚀阳 极过程控制程度减小顺序:
Ti、Al、Cr、Be、Mo、Ni、Co、Fe、Mn、Zn、Cd、Sn、 Cu(钝化由易到难)。
温度的影响
一般讲,温度较低有利于钝态的建立,温度升 高不利于钝化。 因为温度升高使钝化电流密度增加。例如,铁 在25℃的50%HNO3中可钝化,在75℃时,就 不能钝化,即使硝酸浓度提高到80%也不能钝 化。
钝化时间的影响
对可钝化金属进行外加电流阳极极化时, 如果外加电流密度大于致钝电流密度,则 通电一定时间后,电位就会发生突跃,金 属发生钝化。
钝化剂的种类和浓度的影响
钝化剂通常是一些氧化剂,如浓硝酸、浓硫酸、 铬酸盐、硝酸盐等。 这些氧化剂或者能降低阳极溶解速度、阻滞阳极 过程,或者能加快阴极反应速度。
铁在稀硝酸中腐蚀很快,在浓硝酸中却钝化。 钢在1%NaCl溶液中,加入0.1%NaNO2则加速钢 腐蚀,如果加入1%NaNO2,则钢钝化。
金属可由钝化剂钝化,还可以通过外加阳极电流引起钝化。
阳极钝化或电化学钝化:在一定溶液中对金属进行阳极极 化时,外加阳极电流达到一定值后,金属由活化态变为钝 化态,金属的阳极溶解速度变得很小。 铁、钨、镍、钼等金属在稀硫酸中均可因阳极极化而发生 电化学钝化。 电化学钝化本质上与化学钝化一样。即原来活化溶解的金 属由于表面发生某种突变而使电位升高很多,金属阳极溶 解速度大大下降。
金属钝化后,在金属表面生成了钝化膜, 保护了金属。 金属铬、镍、钼、钛、锆、不锈钢、70% Ni-30%Cu等许多金属在适当的介质中具有 钝化性质,称为可钝化金属。
一些强氧化性物质,如硝酸银、氯酸、氯酸钾、 重铬酸钾、高锰酸钾、氧都能使某些金属钝化, 称为钝化剂:能使金属表面自动形成钝化膜的物 质。 钝化剂通常是一些氧化剂,但也有一些非氧化剂, 如镁在氢氟酸中可钝化,钼和铌在盐酸中可钝化, 这时的氢氟酸和盐酸也是钝化剂。 金属与钝化剂的化学作用而产生的钝化现象,称 为化学钝化。
定义二:
一个金属或合金处在某种介质中,金属从 热力学上看,腐蚀趋势大,但实际的腐蚀 速度却很小。 不需要电极电位的正移。
铅在稀硫酸中、镁在水中、银在氯化物溶液中。 Pb + H2SO4= PbSO4↓+ H2, 但在铅表面形成了 PbSO4沉积物,将铅金属和硫酸机械隔离开来, 使腐蚀速度降低,使铅钝化。这种钝化也称机械 钝化。
溶解氧的影响
氧是氧化性的钝化剂,具有双重作用。 作阴极去极化剂加速金属腐蚀;但当氧 还原电流超过金属的钝化电流时,则可 使金属钝化。 如果介质中已有其它氧化剂存在,则氧 气有利于钝化。这时,氧化剂还原电流 加上氧的还原电流共同促使金属钝化。
溶液pH的影响
pH值对金属的钝化有很大影响。在中性介质中, 易钝化;酸性和强碱性介质中,难钝化。 这与阳极反应产物的溶解性有关。在中性介质中, 阳极反应往往生成溶解度较小的氧化物或氢氧化 物;在酸性介质中,往往生成溶解度很大的金属 盐;在强碱性介质中,有些金属阳极反应生成溶 解度很大的酸根离子如ZnO22-、HFeO2-。在高pH 值时,由于Fe3O4溶于强碱中生成可溶性的HFeO2离子,铁不能钝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