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城市研究 新版

合集下载

21.镇江城市规划与空间结构变迁研究

21.镇江城市规划与空间结构变迁研究

构的形成起了重要影响。沪宁铁路干线由老城西南绕城而出,并有一条货运引线向北伸入长江
码头,向。整体形态为“穴”字形,封住了镇江城市向西拓展的空间,因而镇江长期的城市发展
空间基本限定在老城及滨江一带。这一阶段,镇江空间结构主要为“双中心模式”,“老城—租
3郑忠.论近代中国条约口岸城市发展特征一与非条约口岸城市之比较[J].江海学刊,2001(4) 4戴迎华.镇江开埠问题略论[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1999(9)
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国家制定了“调整”的发展方针,镇江城市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渐
转变为我省重要的内河港口,历史文化古城和风景游览城市。主要依托长江发展内河航运业,
依托历史遗迹、山水资源发展旅游观光业,城市更多地为居民和游客服务。
综上所述,解放初期到 1957 年“一五计划”
完成之间,镇江城市在工业发展的带动下和政治
因素的影响下,按照科学规划思想,形成了几个
新的空间功能区域,即北部沿江工业区。再加上
已有的商业区,城市空间构成布局的空间结构。
改革开放后,城市建设重点为改善民生服务,增 加公共服务设施配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调
图 3 镇江建国后空间结构示意图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
老城居住条件改善。但基本保持了“沿江一字型”
1985 年总体规划规定老城区原则上不再新建工厂,按“点块式”工业布局,把市区分为以轻 工、仪表工业为主的七里甸工业区;以船舶、机械工业为主的官塘桥工业区;以机械工业为主 的东南郊工业区;以电力、化工为主的谏壁镇工业区;以建材工业为主的乔家门建材工业基地。 同时,受卫星城规划思潮的影响,镇江建设了以港口、工业为主,外贸、商业为辅的大港,交 通发达的内河港口的高资。这使得城市平面形态沿江“一字型”展开,形成“一城两区”的城 市空间结构,奠定了现代镇江城市格局。由于工业化的推进,使得城市快速扩张,东西市区路 网逐步打通。

镇江城市和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镇江城市和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200
176
186
132
镇江 1082 72
扬州 980 53
• 区位和对外交通 • 行政区划和面积 • 人口 •比较分析
经济基本状况
2、市区面积占行政市域面积比例、市区人口密度(单位:%,人/平方公里)
苏州
无锡
南京
常州
镇江
扬州
市区面积比例
20
34
72
43
28
15
市区人口密度
1285
1331
1015
只能改善到区域平均水平偏上;和浙江联系也最不便利。
一、镇江中高档 商品住宅的容量
扬中市
城市基本条件
• 区位和对外交通 • 行政区划和面积 • 人口 •比较分析
句容市
丹阳市
经济基本状况
• 主要经济指标 •工业和园区经济、 外资引进 •发展潜力
小结
1、镇江现下辖市区(京口、润州、丹徒和新区)和丹阳市、句容市和扬中市 2、镇江总面积3850平方公里,是长三角最小的,常州4400,扬州6600
镇江城市和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调研和报告回 答的主要问题
一、 镇江中高档商品住宅的容量 二、 城市发展规划和实现前景 三、 土地市场特征与简要分析 四、 房产市场现状与简要分析 五、 可能的项目机会
一、镇江中高档 商品住宅的容量
城市基本条件
• 区位和对外交通 • 面积 • 人口 •比较分析
经济基本状况
苏州 35 34475 12362
无锡 58 43307 11647
南京 92 28160 10194
常州 74 29144 11307
镇江
43 28000
9451

镇江市新市镇建设对策研究

镇江市新市镇建设对策研究

为 连接城 乡 的纽 带 ,成为 吸纳农 民集 中居住 的载 体 , 为重 点 , 够把 传统 经济 与新 经济 有机 结合起 来 的无 能
增强新 市镇 的区域辐 射能力 。 注意结 合现 有 的产业 污染 项 目, 要 而不是 把 两者完 全加 以割 裂的项 目。 比如 , 特色 、 资源 条件 、 区位优 势等 各种 要 素 , 理确 定 自身 句 容 的天 王镇 工 业 园 , 够 吸纳数 千人 就业 , 合 能 天王 镇
0个试 点新 社 区 , 照“ 按 因地制 宜 、 力 而为 、 出 尽 突 域 内建设 的农业 园区和工 业 园 区 , 是解 决城 市化 进 程 和 5 中如何为农 民提供足 够就 业 岗位 的主阵地 。 业 园区 特 色 、 工 试点 推进 ” 的原 则要 求 , 着力 将新 市镇 打造 成规 平 不 仅能解 决工 业反 哺农 村“ 的 问题 ” 更 能集 聚农 村 划 建成 区面积 在 5 方公 里 以上 、人 口 5万人 以上 、 钱 ,
性 经济 、 文化 、 服务 中心 , 分解 城 市 压力 , 高城 乡 能 提

较 强集 聚能 力和带动 作 用的 现代化 区域 小城市 。 为此 . 突 出以下 原则 : 出功 能完 善 , 升新 市 要 突 提
境: 出为 民惠 民 , 突 提高 人 民群众幸 福感 。 三 、 进新 市镇 建设 需要解 决 的几个 具体 问题 推 第一 , 划怎 么做 规 按 照市 委 、 市政 府要 求 , 全市 确定 了 1 1个试 点镇
2 7
镇 江社会 科学 2 1 0 1年 第 1 期 集 聚 全 域 人 口 5 % 以上 , 合 理 的 生 产 、 活 、 态 空 0 有 生 生
主导 后工 业间的小城市 。明确 了“ 十个 一 ” 的规划 建设 具体 内容 , 主 要是 劳 动 和资 本 ,后 工 业化 的驱 动要 素 主要 是 知

镇江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镇江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镇江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一、引言作为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镇江市坐落于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本文旨在对镇江市的产业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产业结构、特色产业以及未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二、发展历程自改革开放以来,镇江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镇江市先后形成了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化工医药等产业聚集区,并且积极引进了知名企业和研发中心,推动了产业创新和技术进步。

三、产业结构镇江市目前的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导,并且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布局。

其中,机械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在市内拥有较高的比重,尤其是汽车零部件、机床和数控设备等领域表现突出。

另外,化工医药、食品加工、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产业也在快速发展。

四、特色产业在众多产业中,镇江市有几个特色突出的产业值得关注。

首先是汽车零部件产业,镇江市作为国内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之一,拥有众多知名品牌和制造企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其次是食品加工产业,镇江市以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以及传统的工艺技术,生产了许多有特色的食品,如镇江醋、金冠酱油等。

此外,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也备受关注,镇江市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创新企业,以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经济转型。

五、发展机遇随着国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进,镇江市将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

首先,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新和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

其次,区位优势和交通便利为镇江市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此外,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也将为镇江市的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六、发展挑战在发展的过程中,镇江市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人才引进和培养的问题,尽管镇江市已经在人才引进和教育培训上下了一定的功夫,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

其次,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问题也需要重视。

随着产业的发展,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逐渐显现,需要加大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力度。

镇江常州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镇江常州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镇江常州写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镇江和常州都是江苏省的两个重要城市,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基础。

镇江位于长江下游,毗邻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常州则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中心地带,是中国的经济强省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镇江和常州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

为了进一步推动两地的经济发展,加强区域合作,本次研究旨在探讨镇江和常州之间的合作模式及开展的可行性,为两地提供发展合作的参考依据。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为镇江和常州之间的合作提供可行性建议,探讨两地在经济、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合作潜力,为两地深化合作提供战略指导和政策支持。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镇江和常州的经济基础和发展现状,探讨两地在产业合作、科技创新、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合作潜力;2. 研究两地文化和旅游资源,探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中的合作机会和前景;3. 提出镇江和常州合作的具体措施和合作模式,为两地的合作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三、研究方法1. 理论研究: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对镇江和常州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文化底蕴等进行深入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 调研访谈:通过实地调研和专家访谈,了解镇江和常州的实际情况,探讨两地的合作需求和合作潜力。

3. 统计分析:通过统计数据的分析和比较,了解两地的经济指标、人口结构、产业发展等情况,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四、研究内容1. 镇江和常州的经济概况分析(1)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2)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3)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优势2. 镇江和常州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分析(1)历史文化底蕴和传统产业(2)旅游景点和旅游服务设施(3)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潜力3. 镇江和常州的合作潜力分析(1)产业合作的机会和前景(2)科技创新和人才交流的合作模式(3)文化和旅游业的合作空间和合作方式4. 镇江和常州合作的建议与措施(1)加强产业合作,推动跨界合作和产业链协同发展(2)加强科技创新,建立创新合作平台和科研合作机制(3)加强文化和旅游交流,打造共同品牌和提升服务水平五、研究成果通过本次研究,得出以下成果:1. 深入分析了镇江和常州的经济、文化和旅游资源,揭示了两地的合作潜力和发展方向;2. 提出了一系列的合作建议和措施,为镇江和常州的合作发展提供了具体指导;3. 为两地政府和企业提供了决策支持和政策建议,促进了两地的互利合作和共同发展。

镇江的调研报告

镇江的调研报告

镇江的调研报告镇江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镇江市的经济发展状况、文化特色,以及社会生活水平等方面的情况,为进一步的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共计访问了50名居民和10家企事业单位。

三、经济发展状况镇江市是一座具有浓厚历史底蕴的江苏省辖市,位于长江下游,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经济以制造业为主导,包括机电、化工、纺织、造纸等行业,同时也有发展的服务业和旅游业。

调研结果显示,近年来镇江市的经济总量持续增长,GDP稳定增长,居民收入水平有所提高。

特别是在科技创新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方面,镇江市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江苏省的重要创新高地。

四、文化特色镇江市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

调研发现,镇江市的文化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

从传统文化来看,镇江市以古老的古建筑、古城风貌和传统手工艺等为主要特色,如古运河、金山寺、南山寺等。

而现代文化方面,镇江市有丰富的艺术表演和文化活动,如音乐会、戏剧演出、书画展览等。

此外,镇江市民的文化素养较高,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五、社会生活水平调研发现,镇江市的社会生活水平较高。

居民享有较好的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服务,基础设施完善,生活便利度较高。

镇江市还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此外,社会治安较好,居民安全感较高。

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尽管镇江市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产业结构尚未优化,仍然依赖传统制造业,亟待发展更具竞争力的高技术产业。

其次,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有较大的潜力,需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和引导。

另外,社会公共服务设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镇江市政府应制定更加积极主动的政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发展,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鼓励企业和个人创新创业。

镇江“山水花园城市”建设路径创新研究

镇江“山水花园城市”建设路径创新研究

因素
第一 , 城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划决 策 和实 施机 制 不完 善 导致 政 府 来 调控 土 地市 场 , 时把过 于 集 中 的决 策 权 转变 为 集 同
宏 观 调控 措施 不 到位 , 由于规 划不 周 全所 遗 留下 来 的 体 决策 。建议 围绕 山水 花 园城 市 发展 , 建 专 门城 市 组
环 境 , 需 要 有 一个 生 活 小 康 的 生存 环 境 , 时更 需 设城 市规 划 决策 委员 会 和城 市规 划 监督 委 员会 。 别 也 同 分
要有 人 文 和谐 、 管理 高效 的软环 境 。到底什 么 样 的城 负责 规划 的编制 和监 督 。 实行 集 体决 策 。 另外 , 总体 在 市样 式 、 D G P水 平 、 境 质 量 和 山水 生 态 指 标 等才 算 规划 的基 础 上应完 善 历史 文 化保 护 规划 、 市 生态 规 环 城
园城 市 ” 。它总 体上 应该 涵 盖 自然 、 济 、 经 人文 等 诸 多 成 相互 制 约 的权 力 结构 , 免 决策 权 的集 中化 , 城 避 为
方 面 的内容 , 要有优 美 的 自然 与 人工 相 融合 的实体 市规 划决 策 的科 学化 、 既 民主化 提供 保证 。 因此 , 建议 增
现 他们 的诉 求 。 机 构可 尝试 将城 市 土地 的纯 收 益 、城 市建 设 维护 税 、
第二 , 建设 与管 理体 制 不和谐 。 主要 表 现在 : 是 公 用 事业 附加 费 和 市 政设 施 配 套 费 组 成 城 市专 项 基 一
城 市基 础设 施 建设 与管 理 的矛盾 。 大量 的基 础设 施 运 金 , 并建 立 相应 的使 用制 度 。 最后 , 重加 强 城市 建设 着 营还处 在 高投 入 、 产 出 、 低 服务 不到 位 的模式 之下 。 二 和管 理 的统 一信 息 平 台建设 ,为 山水 花 园城市 规 划 、

镇江地块可行性研究报告

镇江地块可行性研究报告

镇江地块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本研究报告旨在对镇江地块的开发可行性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

本报告首先对镇江地块的区位优势、自然环境、区域经济、人口结构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然后对地块的开发潜力、可行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评估,最后提出了具体的开发建议,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可行性实施方案,旨在为镇江地块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镇江地块,可行性,区位优势,开发潜力一、引言镇江地块位于中国江苏省镇江市,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核心区域,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镇江地块的开发利用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研究报告旨在对镇江地块的开发可行性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为地块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二、镇江地块的区位优势1.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镇江地块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中心位置,东临上海,南接杭州湾,北通长江,地处长江经济带上,交通十分便利。

此外,地块内部还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穿行,为开发提供了有力的交通保障。

2. 自然资源丰富镇江地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包括农田、水域、森林等。

其中,水域资源十分丰富,适宜开展渔业和水产养殖业。

3. 人文环境优美镇江地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拥有许多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和旅游景点。

此外,地块内还有多所高等院校,为人才引进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镇江地块的区域经济分析1. 经济发展潜力巨大镇江地块所处地区经济发达,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城市化水平高。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地块的经济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2. 产业结构合理地块内主要产业为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产业结构合理,且相互之间具有良好的协调性。

特别是农业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地块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3. 房地产市场活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块内的房地产市场非常活跃,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较高。

此外,地块内还有许多适合开发的用地,为房地产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镇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

镇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
(4)财政、金融状况
财政收入增幅较快。2004年财政总收入完成92.12亿元,比上年增长32.6%。
金融运行态势良好,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76.51亿元,比年初增加95.72亿元。其中:企业存款220.70亿元,比年初增加32.18亿元;居民储蓄存款388.46亿元,比年初增加50.25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89.26亿元,比年初增加78.4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298.93亿元,比年初增加17.42亿元;中长期贷款116.60亿元,比年初增加33.00亿元。个人住房、汽车、教育等消费贷款发展迅速。
我们项目处在一个怎样的城市背景下?
城市规划给房地产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
镇江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水平如何?南徐是否有发展的潜力?
板块的特性,竞争对手搏奕?
基于项目SWOT的分析提出项目市场建议
城市篇
一、镇江城市发展策略研究
(一)城市发展所处的时代背景
镇江位于江苏省西南部,是长三角“先行规划、先行发展”的十五个城市之一,但镇江处于长三角城市都市圈的最外围,受到上海经济圈的辐射非常小。
(4)行政区划分
镇江为江苏省省辖市,下辖三个县(市):丹阳市、句容市、扬中市,下辖四个区:丹徒区、京口区、润州区和镇江新区。
2、经济状况
(1)经济地位
镇江市地处沪宁工业带、长江和运河十字交汇点,具备发展基础工业所必要的港口、交通、能源、水利、用地及城市依拖等优势条件。
(2)经济发展水平GDP和人均GDP
提纲
研究背景
研究内容
一、镇江城市发展策略研究
二、镇江房地产市场行业的研究
三、竞争研究
四、消费者研究
五、项目市场建议
六、项目财务分析
[研究背景]

镇江城市现状分析报告书

镇江城市现状分析报告书

镇江城市现状分析报告书一、引言镇江是江苏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长江下游的南京市以北、扬州市以南。

作为江苏省的重要城市之一,镇江在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本报告将对镇江市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方面,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经济发展现状镇江市的经济发展表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

根据数据统计,镇江市的GDP在过去五年中年均增长率达到8%,远高于江苏省整体水平。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镇江市政府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创新和发展。

然而,镇江市的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产业结构不平衡、创新能力薄弱等。

因此,镇江市应致力于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企业创新和发展能力。

三、城市规划现状在城市规划方面,镇江市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市区的道路交通网络相对较为完善,市民的出行更加便利。

此外,镇江市还积极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化工程,增强了城市的整体形象。

然而,城市规划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小区配套设施不完善、公共交通不便等。

因此,镇江市应考虑进一步优化城市规划,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

四、环境保护现状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镇江市的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政府加大了环境治理力度,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同时,镇江市还增加了环保设施投资,改善了大气、水质等环境指标。

然而,环境保护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垃圾分类不到位、污水处理不完善等。

因此,镇江市应继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提高环境治理的水平。

五、建议为进一步推动镇江市的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企业创新和发展能力;2. 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优化交通网络,改善居民生活环境;3. 加强环境保护,继续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改善生态环境质量;4. 加强城市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5. 加强城市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城市软实力。

六、结论综上所述,镇江市的经济发展表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镇江某地块可行性研究报告

镇江某地块可行性研究报告

镇江某地块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述在镇江市某地区,有一处位于城市中心区域的空地,面积为5000平方米,目前尚未进行开发利用。

本报告旨在对该地块的开发利用进行可行性研究,包括项目定位、市场分析、资金运作、施工方案等方面的内容,以确定该地块是否适合开发,以及如何最大程度地实现开发价值。

二、项目定位该地块位于镇江市繁华的商业区域,周边有多家商业综合体、写字楼、住宅区等,交通便利,人口密集。

因此,适合开发商业综合体项目,集合商业、办公、餐饮、娱乐等功能,满足周边居民和上班族的需求。

三、市场分析1. 需求分析镇江市作为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经济发展不断壮大,人口数量逐年增加,消费水平逐渐提高。

因此,商业综合体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集合购物、办公、餐饮、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更受人们青睐。

2. 竞争分析在镇江市中心区域,已有多家商业综合体存在,包括购物中心、写字楼、餐饮街等,市场竞争激烈。

因此,开发该地块需要充分考虑市场定位和差异化经营策略,提高竞争力。

四、资金运作1. 投资规模根据市场需求和土地面积,初步估算该地块的投资规模为5000万元,包括土地购置费、开发建设费、运营管理费等。

2. 资金来源开发商可通过自筹资金、银行贷款、股权合作等方式筹集所需资金。

3. 投资回收根据市场预测和运营计划,预计该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为5年,投资利润率在20%左右。

五、施工方案1. 设计方案根据地块位置和市场需求,设计出一座综合性商业综合体,包括购物中心、写字楼、餐饮街、娱乐设施等,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2. 施工进度预计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需要2年时间,分为规划设计、土地开发、建筑施工等多个阶段。

3. 施工费用初步估算项目的施工费用为3000万元,包括设计费、施工费、材料费等。

六、风险分析1. 市场风险市场竞争激烈,需谨慎制定差异化经营策略,避免价格战和同质化竞争。

2. 政策风险政府政策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力度较大,需密切关注政策变化,降低政策风险。

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让青年在城市更有为——镇江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研究

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让青年在城市更有为——镇江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研究

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让青年在城市更有为——镇江建设青年
发展友好型城市研究
戴惠;孙文平
【期刊名称】《区域治理》
【年(卷),期】2023()4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青年是城市发展的中坚力量,城市发展前景和青年发展前途息息相关。

镇江想要从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青年群体“创新创业福地”,党政部门要进一步树立“青年优先发展理念”,把促进青年高质量发展摆在城市整体发展战略中去谋篇布局,不断提升青年群体的参与感、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总页数】4页(P0010-0013)
【作者】戴惠;孙文平
【作者单位】中共镇江市委党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432.6
【相关文献】
1.“新一线城市”青年友好型城市政策创新研究
2.降点房价让城市与青年更友好
3.让城市对青年发展更友好:社会质量对青年获得感的影响研究
4.省级层面推进“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工作的难点与实施路径
5.党建引领青年社群发展助力创建青年友好城市研究——以成华区“成都华润万象红色驿站”建设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扬州、仪征、镇江市场简单研究分析

扬州、仪征、镇江市场简单研究分析

扬州、仪征、镇江市场简单研究分析扬州、仪征和镇江是江苏省的三个重要城市,也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这三个城市都具备繁荣的市场,为当地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是对这三个城市市场的简单研究分析:扬州市场:扬州市作为江苏省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商业活动一直很繁荣。

扬州市市场包括传统的城中市场和现代化的商业综合体。

城中市场主要集中在繁华的市中心,传承了悠久的扬州商贸文化,以小吃一条街和扬州特色商品为主打,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当地居民。

而商业综合体则以高品质的购物环境和大型连锁超市为特点,满足了人们对购物的需求。

扬州市场的特点是多样化,既有传统的特色商品,也有国际品牌的进驻,满足了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

仪征市场:仪征市是镇江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市场发展相对较为落后,以传统的农贸市场为主。

农贸市场以农产品和日用品为主要交易品种,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方便的购物场所。

仪征市场的特点是简单朴实,价格相对较低,吸引了不少来自农村的消费者。

然而,受限于市场营销手段和市场设施的落后,仪征市场的竞争力有待提高。

镇江市场:镇江市是江苏省的重要城市,也是扬子江中下游地区的中心城市。

镇江市场以商业综合体为主,大型购物中心和百货公司在市区内分布广泛。

镇江市场的特点是大规模、高品质,吸引了很多国内外知名品牌进驻。

商业综合体内配套设施完备,消费者购物体验感好,吸引了周边城市的消费者到镇江购物。

同时,镇江市场也注重多种经营方式的创新,如线上线下结合的商城模式,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方便的消费方式。

总的来说,扬州、仪征和镇江市场各有特色。

扬州以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市场特色为其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仪征虽然市场发展相对滞后,但农贸市场满足了农村居民的基本需求;镇江市场规模大、品质高,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未来,这三个城市的市场还可以通过加强市场宣传、提升商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扬州、仪征和镇江是江苏省的三个重要城市,也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江苏镇江丹徒新区CBD发展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镇江丹徒新区CBD发展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镇江丹徒新区CBD发展可行性研究报告2004年4月前言CBD ,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的英文缩写,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

其最初被定义为“商业汇聚之处”,这些地方一般都集中了大量的金融、商贸、文化、服务以及大量的商务办公和酒店、公寓等设施,并具有最完善、最便捷的交通、通信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环境,因此吸引了大量的知名公司、金融机构、企业、财团在此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便于开展各项商务活动。

现代CBD的含义可以解释为“城市的功能核心”,即:城市的经济、科技、文化等实体、信息在此高度集中,交通便利,人口流动巨大,位于城市黄金地带,物业的价值最高等等,是现代都市的重要象征。

CBD不是靠人为的拔苗助长,当一个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内在的需求加上政府引导自然就会形成CBD。

目前,在中国,不少城市都提出了发展CBD的口号,有些城市将CBD作为一个努力方向,在城市核心区开发时为CBD的建设进行预留。

其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而根据建设部在全国范围内对CBD建设情况进行秘密摸底调查显示:目前在中国,国内地尚无具备发展全球性CBD条件的城市;具备发展国际性CBD条件的城市只有3个,分别是上海、北京和广州;而具备发展地区级CBD条件的城市也只有10个,分别是重庆、武汉、成都、杭州、南京、大连、福州、厦门、深圳和宁波。

那么,在镇江丹徒新区是否有发展CBD的可行性,如果要做的话,这个CBD 到底该如何定位?我们将从镇江的发展、丹徒新区的发展等方面来分析,研究在CBD在镇江丹徒新区发展的可行性。

一、丹徒新区经济发展状况分析1. 镇江市经济发展状况分析:1.1镇江市简介镇江市地处江苏省西南部,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十字黄金水道”的交汇点,长江下游南岸,东临上海市,西邻南京市,北与扬州市、泰州市隔江相望。

下辖丹徒区、京口区、润州区、镇江新区和丹阳市、句容市、扬中市,是长三角15个重点发展城市之一。

镇江产业发展研究报告题目

镇江产业发展研究报告题目

镇江产业发展研究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镇江市的产业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镇江市作为江苏省南部地区的重要城市,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近年来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通过本报告,我们将对镇江市的产业结构、发展现状、竞争力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镇江市未来的产业发展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

2. 镇江市概况镇江市位于江苏省中部偏西,东临扬州市,南界常州市,北濒长江。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镇江市辖区面积XXX平方公里,下辖XX个县(区),总人口XXX万人。

镇江市作为江苏省的副省级市,拥有较高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

3. 镇江市产业结构镇江市的产业结构主要以制造业为主,同时伴有快速发展的服务业。

主要产业包括XXX、XXX、XXX等。

3.1 制造业制造业是镇江市经济的支柱产业,占据了市政府很大的重视和支持力度。

随着近年来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镇江市的制造业发展迅速,涵盖了多个领域。

其中,汽车制造、电子设备制造、机械制造等是镇江市制造业的三大支柱。

3.1.1 汽车制造镇江市的汽车制造业具有一定的优势。

目前,镇江市已经引进了多家知名的汽车制造企业,如XXX、XXX等。

这些企业的投资和发展使得镇江市的汽车制造业得到了快速增长,并且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

3.1.2 电子设备制造镇江市的电子设备制造业也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

电子设备制造业作为高新技术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不仅推动了镇江市整体的产业升级,还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3.1.3 机械制造机械制造业是镇江市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

随着近年来镇江市对机械制造业的重点发展,镇江市的机械制造企业逐渐壮大,并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3.2 服务业镇江市的服务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

主要包括金融业、物流业、旅游业等。

3.2.1 金融业镇江市金融业是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金融机构日趋完善,金融创新逐步推进,金融服务水平逐年提高。

镇江城市水生态建设战略研究

镇江城市水生态建设战略研究
meh d o c —i o sr cin, wh c ud p o i ete b ssfrma n h u tia l e eo me tpa fu b n wae to fe o ct c n t t y u o ih wo l rvd h a i o kigt es san b ed v lp n ln o r a tr
城市水生态安全 主要包括供水安全 、防洪安全 、排 涝安全和生态用水安全等。城市水生态安全要求城市建
设在不 同水文保证率条件下 ,供水工程体 系和调水管理
质量改善 ,水景观与水文相 亲 ,水文化提升 ,水经济大
力发展 ,城市水资源统一管理 的镇江城市水生态系统建 设 的战略思路 ;建立镇江市 2 1 0 0及 22 0 0水平 年水生态 建设的战略 目标 ;并提出相应 的水生态建设的对策与措 施 。 目的是在全面剖析国内外城市水生态系统建设成就
e oy tm n eae oiy a d lw. c s se a d rltd p lc n a
Ke od :Z ej n ;Wa r cs t yw rs hni g a t oy e e e s m;S a g;Ub ncnt c o t t y ra os t n re u r i
河北农业科学 ,2 1 ,1 ( ) 2 0 0 4 5 :12—14 2 2 ,17 Jun l f ee Agi l rl cecs ora o b i r ut a S i e H c u n
编辑
李 布 青
镇江 城 市水 生态 建设 战略研 究
张 耘 ,李 明俊 ,解清杰 ,吴春 笃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 的资源 ,是可持
续 发 展 的物 质 基础 。为 了 确保 城 市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和 人

镇江市创建健康城市的战略研究

镇江市创建健康城市的战略研究

是 继 续 深 化 推进 我 市 医 药 卫 生体 制 改 革 的各
项 工作 , 高我 市健 康服 务 工作 的能 力和 水平 。包 括 提
度 , 全基 层 医疗 卫 生 服务 体 系 . 进 基 本 公 共 卫 生 健 促
五是 重性 精神 病人 群 。建 立 完善 管理 治 疗 网络 , 加 快 推 进 基本 医疗 保 障 制度 建 设 .巩 固基本 药 物 制
2基 本 原 则 .

5健 康 细胞 工程 建设 行 动 。健康 家庭 、 范 学校 、 . 示
示 范 企 业 、 范 医 院 和社 区卫 生 服 务 中心 ( ) 全 民 示 站 、 健 康 生活 方式 行 动示 范点 等 健康 细胞 工 程 。 ( ) 二 健康 管理 与疾病 管理 1 染 病 防治行 动 。完 善全 市 急性 传染 病 防制 工 . 传
康 促 进 和疾 病综 合 防制 为抓 手 ,配 合 营 造健 康 环境 、 是 完善 慢 性病 综合 防控 体 系 , 成 以公 共 卫生 形
医疗 为 后盾 、 区 卫生 服务 为 平 台 , 府 与社 社 政 完善 健康 服 务 、 护 健康 食 品 、 维 构筑 健 康 社会 等 方 面 , 为主 导 、
延长 , 把镇 江 建设 成 为拥 有健 康 人 群 、 康 环境 、 康 控 机 构 为主 干 的慢性 非传 染 性疾 病 发病 报告 网络 。 健 健 三 服务 的现 代 健康 城市 。
二、 健康 镇江 行 动 内容
是 开 展慢 性病 社 区诊 断 , 定 重点 目标人 群 和 防控 工 确 作 优 先领 域 。四是强 化 高危 人群 及 患者 的发 现 。主动
经 济社会 发 展 到一 定 阶段 的必 然 要求 。 满 足人 民群 配备 健康 教 育工 作专 业人 员 , 高业 务 水 平 和工 作 能 是 提

镇江城市研究新版

镇江城市研究新版
9
3、经济基础
◼ 在江苏省内,镇江市经济规模排名全省第10位,人口规模排名第13位,人均GDP排名第5位,人均 可支配收入排名第5位,商品住宅成交价格水平排在江苏省第8位
城市
常住人口 (万人)
苏州 南京 无锡 南通 徐州 常州 盐城 扬州 泰州 镇江 淮安 连云港 宿迁
1062.57 827
652.90 730.2 871.00 470.8 723.5 449.14 464.58 318.13 489 449.64 487.94
丹阳市 98.02 30.86% 句容市 62.52 19.68% 扬中市 、城市规划
◼ 产业发展方向:东西向。东部有国家级镇江经济开发区(大港);西边有国家级镇江高新区(高资) ◼ 城市发展方向:南向。东南向为丁卯和官塘新城;正南向为丹徒新区;西南向为南徐新城和大学城
二、市场篇 1. 政策梳理 2. 板块划分 3. 土地市场 4. 住宅市场 5. 企业市场占有率 6. 总结与建议 7. 区域拓展建议
1
一、城市篇
2
1、城市地位
地理位置——镇江,长江与京杭大运河唯一交汇枢纽,素有天下第一江山的美誉;因地位雄势、扼守长江, 故名“镇江”,自古就是江河南北的商埠重地;北接扬州,南邻常州,西衔南京,是江苏南北的交通中枢, 境内京沪铁路、京沪高铁、沪宁高铁三线环集,是承接南北的重要枢纽。
城市
GDP (亿元)
增长率
常住人口 (万人)
人口流动 状态
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镇居民,元)
一般预算收入 (亿元)
房地产开发投资 (亿元)
基础设施投资 (亿元)
社消总额 (亿元)
通勤南京 时间(高
铁)
通勤南京 时间(自
驾)

镇江市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研究

镇江市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研究

镇 江 市现 状 城 市 职 能仍 主要 集 中分 布在 老 城 区 路 、 东 吴 路沿 街 商 场 、 酒 店 均 未 配建 停 车 场地 。 中 山
为, 商业集 聚 , 土地 开发 强 度大 , 与 道路 承 载力 严 重不 路 、 解 放路 等路 边 停车严 重 , 影 响其 他交 通通 行 。
1 6
口、 青 年 广场 、 梦 溪广 场等 关键 节 点饱 和 度高 , 交 通拥 6 ) 公 交服 务 水平低 , 分担 率不 高
为相 关城 市 相 比 . 已达 较 高水 平 . 急需 研 究 制 定相 关 堵严 重 。
镇江 社会 科 学 2 0 1 3年 第 1 期
才 能保 证镇 江城 市 的活力 和竞 争力 。 整体 公交 网络效 率不 强 、 服 务水 平 不高 。主要 体 态 势 和要求 , 现 如下 : ( 1 ) 公交 线路 布局 不 合 理 , 重 复 系数 高 。如 中
茂市的 愿景 为蓝 图 .在 分析 现 状 交通 问题 的基 础 上 。
黾出了镇 江发 展现 代化 城 市 交通体 系的愿 景 。 _ 并按 照
8 0o 00

6O O OO

o %
真江交通 体 系发展 愿 景 , 在路 网结 构 、 优 速 交通 等 方 面 。 提 出 了支
拘秩 序和活 力 是我们 面 I 临的最 大 挑 战 。 本 文针 对镇 江
近 几年 . 虽 经大 力发 展 , 但 由于 历史 欠 账多 , 现 有
路 严重 不 足 。
目前 的实 际情 况 , 对 镇 江如何 发 展 现代 化交 通体 系作 道 路 等 级 结构 不 合 理 , 缺 乏 快 速 路 系统 , 次 十道 和 支

镇江市智慧城市建设策略研究

镇江市智慧城市建设策略研究

镇江市智慧城市建设策略研究2019-07-14【摘要】镇江市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可以从加强规划引导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智慧城市基⽯,加强合作与创新促进技术运⽤等⽅⾯进⼀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

【关键词】镇江市 智慧城市 策略⼀、智慧城市的内涵与特征(⼀)理念上注重三性发展智慧城市的发展注重创新性、智能性与包容性,通过三性的组合可以有效的⼈们提供⼯作、⽣活中所设计各类问题的解决⽅案。

智慧城市是⼀种与时俱进的城市化管理模式.它通过主动把握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管理、资源利⽤等要素,创新性的改变了传统的过于依靠基础设施建设来推动城市化的基本模式.是对传统城市建设的⼀种创新。

智慧城市创造性的引⼊了智能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不是简单的机械的针对⼈们所⾯临的问题给出答案.⽽是可以让⼈这⼀主体参与到其中的⽅案。

(⼆)⼿段上注重利⽤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进⾏城市管理⾸先,从技术⼿段来看,智慧城市的构建中⼤量的使⽤了计算机语⾔、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这些技术使得⼯作、⽣活中的各种信息有效的转化为数字信号,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基础。

其次,从管理⼿段来看.不同的个体可以利⽤这种现代化的技术实现不同的⽬标,从政府来看,可以借助这种技术来进⾏资源调配,降低资源使⽤效率,并对各种资产进⾏监控;从企业的经济个体来看,可以利⽤这种管理模式来对原材料、⽣产、物流与销售、售后进⾏全过程管理,实现产品全过程服务于增值;从个⼈的⾓度来看,可以利⽤这种管理⼿段来实现异地办公、管理⾃⾝的⽣活等⽬标。

(三)⽬标上注重效率和⼈民⽣活⽔平提升智慧城市建设.其最终⽬标是促进城市管理效率的提升与⼈民幸福指数的提升。

从城市管理效率来看,就是要通过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城市资源优化配置.以最⼩的成本实现预定的⽬标.另⼀⽅⾯促进资源的节约,尽量减⼩资源浪费,从⽽最终达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效率提升的⽬标。

⼆、镇江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愿景与基本框架(⼀)镇江市智慧城市的发展愿景虽然镇江市还没有提出智慧城市专门规划,但从《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个五年规划纲要》、《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五”规划》等规划来看,镇江市智慧城市建设具有明确的愿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镇江城市理解报告①城市再理解——城市群效应显现,城市分化加剧大背景下,对所在城市进行长效、持续理解②市场再判断——结合最新政策环境、信贷环境、一二级市场表现,重新审视和判断机会与风险目录一、城市篇1.城市地位2.城市规划3.经济基础4.人口及购买力5.产业布局6.交通建设7.总结与建议二、市场篇1.政策梳理2.板块划分3.土地市场4.住宅市场5.企业市场占有率6.总结与建议7.区域拓展建议一、城市篇地理位置——镇江,长江与京杭大运河唯一交汇枢纽,素有天下第一江山的美誉;因地位雄势、扼守长江,故名“镇江”,自古就是江河南北的商埠重地;北接扬州,南邻常州,西衔南京,是江苏南北的交通中枢,境内京沪铁路、京沪高铁、沪宁高铁三线环集,是承接南北的重要枢纽。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城市群:发挥南京和镇江山水相连、文化同根、联系密切优势,推动宁镇(扬)地区同城化发展。

加强南京和镇江重大基础设施对接、产业合作和公共事务协作管理,推进南京龙潭、仙林、汤山、湖熟与镇江下蜀、宝华、黄梅、郭庄跨界区域共建共享,打造要素集聚、资源共享、互动发展的宁镇(扬)大都市区。

历史地位/文化底蕴——镇江拥有3000多年历史,2560年建城史,东吴建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人文底蕴浓厚;1928年至1949年为江苏省省会,下辖11县市,城市地位曾一度逼近南京。

一座拥有3000多年历史,2560年建城史,东吴建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战略——多个发展战略云集,宁镇扬同城化、长三角一体化、江苏长江经济带、国家级江北新区等等多个国家战略交汇,为提速镇江发展提供了国家战略规划层面的保障,镇江已具备城市腾飞的可能。

宁镇一体化◼十三五期间,规划部门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开展针对性的研究,谋划宁镇一体化地区发展◼2016年9月,镇江市规划局发文《用五大理念建设“强富美高”新镇江的规划》,支持南京10大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同意宁镇一体化,同时提出请求江苏省层面支持丹阳撤县设区,做大镇江中心城市◼镇江市现辖京口、润州、丹徒三区,代管句容、丹阳、扬中三市,另有镇江高新区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镇江新区行使市辖区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镇江市区在全市经济比重占比约44%,人口占比36.23%,集中度较低,在宁镇一体化,镇丹一体化的规划背景下,对下属县市的吸引力有进一步增强的趋势2016年经济总量占比镇江全市3833.84100.00%镇江市区1680.0743.82%丹阳市1136.0429.63%句容市51313.38%扬中市504.7313.17%2016年常住人口占比镇江全市317.65100.00%镇江市区122.9138.69%丹阳市98.0230.86%句容市62.5219.68%扬中市34.2010.77%◼产业发展方向:东西向。

东部有国家级镇江经济开发区(大港);西边有国家级镇江高新区(高资)◼城市发展方向:南向。

东南向为丁卯和官塘新城;正南向为丹徒新区;西南向为南徐新城和大学城丹徒分区丹徒分区——新城区以生活居住、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城市新区。

南徐分区——城市次中心由行政、文化、体育、商务为主的市级公共设施和生活居住构成的多功能复合型新城区。

老城分区——城市主中心商业金融、旅游服务丁卯分区——产业新城区以高新技术(教育、光电子)产业、科技信息服务和生活居住为主。

谏壁、大港、高资工业物流及配套区港口和区域物流中心及配套适量规模的城市生活区镇江市十三五规划:1、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3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8.5%。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6万元,年均增长8%。

2、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达到8.5%,确保与经济增长同步,力争超过经济增长速度。

3、推动“一城四区”整合联动。

中心城区,推进主城区向南发展,加快镇丹一体化进程,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都市区。

4、加快建设连淮扬镇铁路,争取镇宣铁路开工建设。

积极推动宁句城际轨道交通、扬镇马城际轨道交通、南京仙林-高资-镇江主城轨道交通建设,推动宁镇扬同城化。

2、城市规划——主要新区建设镇江南徐新城➢建成镇江城市的市区副中心,是南徐新城的规划定位。

未来这里将以发展办公、居住、旅游、休闲、文化、体育功能为主。

南徐新城中心区由檀山路分割为东西两片,东区以行政办公、体育文化、公园休闲等公共服务用地为主,西区结合长山灌渠以居住用地为主。

➢空间设计上,南徐新城区将进一步彰显特色,形成“一核、五轴、三带、两圈”的空间规模。

南徐新城建成后,不仅会使未来镇江主城的功能布局结构大为改观,而且还将高水准地满足前来居住或旅游的国内外人士的需求,为镇江进一步对内对外开放创造条件,充分展示“新世纪、新名城、新镇江”现代化城市形象。

2016年江苏主要城市宏观数据对比城市常住人口(万人)GDP (亿元)人均GDP (元)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016年商品住宅价格(元/㎡)苏州1062.57154001449325648.49173049375440018791南京82710503.021*********.561142.605088.204999718913无锡652.909210.021*********.258753119.56486288922南通730.26768.2926904812590.22632.9392478813徐州871.005808.52666884797.33516.062659.39284217030常州470.85773.91226403605.1480.32202.8460587509盐城723.54576.1632503882.8415.21630.9304965600扬州449.144449.38990463288.68345.301358.80356598113泰州464.584101.78882903164.12327.601118.34368285,912镇江318.133833.841205122873.43293.011236.78417947834淮安4893048623312535.19483.131083.83303355851连云港449.642376.48528532385.16211.47933.31278536,098宿迁487.942351.12481852059.98444705.54240864650◼在江苏省内,镇江市经济规模排名全省第10位,人口规模排名第13位,人均GDP 排名第5位,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第5位,商品住宅成交价格水平排在江苏省第8位3、经济基础扬州南京镇江淮安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2016年末户籍人口(万人)461.12653.4271.67564.45228.5449.1384.8279.92016年末常住人口(万人)448.36826.59318.13487.2226.2401.7365.4259.22010年六普常住人口(万人)445.97800.47311.34479.99136.63393.79226.31253.29人口增量0.5%2.9%2.0%1.5%65.6%2.0%61.5%2.3%◼南京都市圈内,镇江市常住人口规模排名倒数第三,仅高于马鞍山和宣城◼南京都市圈内,仅南京和镇江是人口导入型城市,其他均为人口外流型城市◼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至今,常住人口增加6.31万人,增长率2%城市经济——镇江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南京都市圈第二,百姓生活富足,消费能力较强;紧临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南京,高铁通勤时间仅为25分钟。

同时是南京都市圈内除南京以外的唯一的人口净流入城市。

城市GDP(亿元)增长率常住人口(万人)人口流动状态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元)一般预算收入(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基础设施投资(亿元)社消总额(亿元)通勤南京时间(高铁)通勤南京时间(自驾)南京10503.028.00%827净流入499971142.61845.6951.955088.2//扬州4449.389.40%449.14净流出35659345.3410.18/1358.848分钟90分钟镇江3833.849.30%318.13净流入41794293.01448.641236.7825分钟90分钟芜湖2699.449.70%367净流出32315298.72408.1444.46828.1740分钟90分钟滁州1422.89.20%404.4净流出26285167.3336.2/515.218分钟60分钟马鞍山1493.769%227.6净流出38142140.32218.93176.7470.6317分钟60分钟润州区政府镇江市政府市工商管理局镇江海关行政服务中心规划局市地税局交通局润州区工商局京口区政府丹徒区政府润州区财政局市国税局卫生局赛尔尼柯电器有限公司亿海软件中交二航局三公司吉贝尔药业稳润光电江苏柳工江苏省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交通银行镇江分行建设银行镇江分行金舟软件镇江中船设备镇江中煤电子研究所精功镇江汽车制造索普政府及企事业单位镇江市政府机构、学校、医院等均集中分布在市中心和润州市政府区域企业职位月薪平均月薪政府及企事业单位丁岗镇政府行政助理55005500-6000江滨医院医生5800镇江实验学校教师5800三产产业镇江亿海软件工程师53636000-7000中国建设银行客户经理9100二产产业镇江江南化工有限公司操作工24503000-3500镇江赛尔尼柯电器电气工程师3234三产从业人口从写字楼集中分布区域来看,镇江市三产从业人口主要分布在京口区中山路和解放路沿线二产从业人口二产产业以医疗器械、化工原料、汽车制造为主,主要分布在城市东部,丁卯及大港片区从镇江企业分布的区域特征及企业员工薪资待遇来看,目前京口区和润州区为镇江高收入人群聚集地镇江市2016年三次产业结构为3.6:48.8:47.6四大千亿级产业:石化、机械制造、装备制造、铝业具备一定规模,但在省内乃至国内并无处于绝对领先水平的优势产业,整体产业发展水平平庸在三产中,旅游业、零售业较为发达,有镇江三山(金山、焦山、北固山)、西津渡等优质旅游景观资源5、产业布局——城市优势及特色产业门类产值新材料1310.78高端装备制造1212.87新能源580.89新一代信息技术490.972016年支柱产业总产值情况2016年主要三产门类产值情况门类产值/总收入旅游业621.23(总收入)零售业806.55住宿业10.63餐饮业115.87二产产业以机械制造、化工原料、汽车制造为主,相对应的二产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市东部,丁卯及大港片区;企事业单位及三产从业人口等高收入人群集中分布在京口区和润州区,较强的购房能力为区域房地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产业规划布局镇江沿江建成三个开发区,一个工业园,一个产业园,形成“T”字型总布局;如图所示,镇江市的产业布局基本上分为四大区域:◆红色区域是位于主城区的大市口商业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