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抗病毒药物
恩替卡韦片的功能主治
恩替卡韦片的功能主治简介恩替卡韦片是一种口服药片,主要成分为恩替卡韦。
恩替卡韦是一种直接作用于病毒的抗病毒药物,可用于治疗某些病毒感染的疾病。
本文介绍了恩替卡韦片的功能主治,帮助读者了解该药物的临床应用范围。
功能恩替卡韦片具有以下功能:1.抗病毒:恩替卡韦可抑制多种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包括流感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和乙肝病毒等。
2.免疫调节:恩替卡韦可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减少感染后的炎症反应。
3.抗炎:恩替卡韦可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减轻炎症对机体的损害。
主治恩替卡韦片主要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1.流感治疗:恩替卡韦片可用于治疗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流感症状,包括发热、咳嗽、鼻塞等。
它可以减轻症状严重度和缩短病程,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
2.单纯疱疹感染治疗:恩替卡韦片可用于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生殖器疱疹、嘴唇疱疹等症状。
它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缓解疱疹症状,并减少病毒的传播。
3.乙肝治疗:恩替卡韦片可用于治疗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和慢性乙肝。
它可以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减少病毒载量,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炎症状。
4.呼吸道感染治疗:恩替卡韦片可用于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咳嗽、喉咙痛、打喷嚏等。
它能够抑制病毒的复制,减少病毒的传播,缓解呼吸道感染症状。
5.其他病毒感染治疗:恩替卡韦片还可用于其他病毒感染的治疗,如巨细胞病毒感染、庚型流感病毒感染等。
它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预防病毒感染引起的相关疾病。
用法与注意事项•恩替卡韦片一般口服,按照医生的建议剂量和用药频率服用。
•恩替卡韦片最好与饭后服用,以提高药物的吸收效果。
•在使用恩替卡韦片期间,避免饮酒和饮用葡萄汁,以避免药物与酒精或葡萄汁相互作用影响药效。
•如果出现过敏等不良反应,请停止使用恩替卡韦片,并及时就医。
•在使用恩替卡韦片期间,定期进行肝功监测,以评估药物对肝功能的影响。
结论恩替卡韦片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可用于治疗某些病毒感染的疾病。
抗病毒药物的合成及药效学研究
抗病毒药物的合成及药效学研究一、引言随着世界科技的不断进步,药物合成技术越来越成熟,也越来越高效,能够应对越来越多的疾病。
其中,病毒感染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因为病毒性疾病影响着全球各地的人们。
因此,研究和开发抗病毒药物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二、抗病毒药物的种类和作用机制抗病毒药物可分为直接抗病毒和免疫增强剂两大类。
1. 直接抗病毒药物直接抗病毒药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核苷/核苷酸类似物。
这类药物可以模拟病毒基因组中的DNA或RNA,阻断病毒复制过程,从而达到抗病毒的效果。
目前已有多种核苷/核苷酸类似物被用于治疗临床各种病毒感染,如乙型肝炎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人乳头状瘤病毒。
(2)蛋白酶抑制剂。
病毒复制过程中常常涉及到病毒蛋白酶的参与,因此,研发蛋白酶抑制剂可以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从而达到抗病毒的目的。
现已已用于治疗临床各种病毒感染的蛋白酶抑制剂,如丙型肝炎病毒的Telaprevir和Boceprevir以及Human rhinovirus(鼻病毒)等。
(3)中和剂。
这类药物的作用在于直接抑制病毒进入宿主细胞,从而防止病毒进一步感染。
中和剂通常是通过特定的抗体实现的,如流感病毒抗体类药物。
(4)其他抗病毒药物,如HIV抑制剂等。
2. 免疫增强剂免疫增强剂的主要作用在于提高宿主的免疫能力,从而抵抗病毒的入侵。
常见的免疫增强剂包括干扰素、干扰素诱导剂等。
三、抗病毒药物的合成技术抗病毒药物的合成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改良已有结构改良已有的药物结构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合成方法。
已有药物在经过化学修饰之后可以获得更好的药效,或者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
这样,改良后的药物可以更好地与靶标相互作用,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例子包括:氟罗西汀和富马酸伊布替尼等。
2. 新颖的分子模型设计新颖的分子模型设计是抗病毒药物开发中的一种重要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模拟病毒分子结构和靶标分子结构,研究新颖靶标分子和药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寻找开发出更优秀的药物。
丙型肝炎的药物治疗进展和新疗法
丙型肝炎的药物治疗进展和新疗法丙型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肝炎,全球范围内有数百万人感染。
长期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并发症。
幸运的是,近年来,丙型肝炎的药物治疗进展迅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疗法,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1. 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的出现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是近年来丙型肝炎治疗的重大突破。
与传统的干扰素和利巴韦林等药物相比,DAAs具有更高的治愈率和更少的副作用。
DAAs通过直接抑制病毒的复制过程,有效地抑制了病毒的增殖,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2. 不同基因型的差异丙型肝炎病毒有多个基因型,不同基因型对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目前,已经有了针对不同基因型的特异性药物。
例如,对于基因型1的患者,苏巴韦和阿巴韦韦是常用的治疗药物;而对于基因型3的患者,达卡他韦和阿索帕韦是更有效的选择。
因此,在进行药物治疗前,准确确定患者的基因型是非常重要的。
3. 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个体化治疗是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基因型、病毒载量、肝功能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随着技术的进步,个体化治疗在丙型肝炎的治疗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和相关指标的评估,可以选择最合适的药物组合和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并减少不良反应。
4. 新疗法的出现除了传统的DAAs,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疗法。
例如,RNA干扰疗法可以通过靶向病毒基因组的RNA分子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感染。
此外,疫苗研发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通过疫苗接种可以预防丙型肝炎的感染,对于高风险人群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丙型肝炎的药物治疗进展迅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直接抗病毒药物的出现以及针对不同基因型的特异性药物的研发,使得治愈丙型肝炎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同时,个体化治疗和新疗法的不断发展也为丙型肝炎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然而,我们仍需持续努力,加强研究和临床实践,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药物化学中抗病毒药物
抗病毒药物的发展历程
抗病毒药物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最早 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是一些天然产物,如植物 提取物、抗菌药等。随着分子生物学和药理 学的发展,人们开始针对病毒的特定靶点进 行药物设计和筛选,发现了许多具有抗病毒 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
提供基础。
药物筛选
利用高通量筛选技术, 从大量化合物中筛选出 具有抗病毒活性的候选
药物。
结构优化
根据抗病毒活性测试结 果,对候选药物进行结 构优化,以提高疗效和
降低副作用。
临床试验
对新药进行多阶段临床 试验,评估其在人体内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抗病毒药物的生产工艺
0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2
03
04
发酵工程
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抗病 毒药物,如抗生素。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干扰素是一类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的蛋白质,通过激活宿 主细胞的抗病毒蛋白合成而抑制病毒复制。干扰素主要用 于治疗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慢性乙型肝炎。金刚烷胺主要 用于预防和治疗甲型流感病毒感染。
03
抗病毒药物的研发与生 产
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流程
靶点发现
确定病毒的特异性靶点 ,如病毒酶、受体或关 键蛋白质,为药物设计
化学合成
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备抗病毒 药物,如核苷类似物。
基因工程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重组蛋 白或多肽类抗病毒药物。
细胞培养
通过细胞培养技术生产病毒抗 体或细胞因子类抗病毒药物。
抗病毒药物的质量控制
抗病毒药物的现状与发展__
抗病毒药物的现状与发展__抗病毒药物的现状与发展一、引言随着全球病毒性疾病的不断增加,抗病毒药物的研究与开辟变得尤其重要。
本文将对抗病毒药物的现状与发展进行详细的探讨,包括抗病毒药物的定义、分类、作用机制、研发流程、市场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抗病毒药物的定义与分类抗病毒药物是指能够抑制病毒复制和传播的药物,用于治疗病毒性疾病。
根据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目标病毒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直接抗病毒药物:直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如核苷类似物药物、蛋白酶抑制剂等。
2. 免疫调节剂:增强机体免疫力,匡助机体反抗病毒感染,如干扰素、免疫增强剂等。
3. 抗病毒药物辅助治疗剂:用于减轻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症状和并发症,如解热镇痛药、抗炎药等。
三、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抑制病毒复制:通过抑制病毒的核酸合成、蛋白质合成等关键环节,阻断病毒的复制过程。
2. 抑制病毒侵入:通过抑制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结合、逆转录酶的活性等方式,阻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
3. 加强免疫应答:通过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对病毒的反抗能力。
四、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流程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流程普通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病毒筛选与鉴定:选择目标病毒,进行病毒的筛选和鉴定,确定病毒的特性和复制机制。
2. 药物设计与合成:根据病毒的特性和复制机制,设计合适的药物份子结构,并进行合成。
3. 药效评价: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评价药物的抗病毒活性、毒副作用等。
4. 临床试验:将药物应用于人体,进行临床试验,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
5. 上市与监管:通过临床试验的数据,申请药物上市许可,同时接受药物监管部门的监管。
五、抗病毒药物的市场现状目前,抗病毒药物市场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病毒性疾病的增加,抗病毒药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估计未来还将继续增长。
2. 新药研发发展缓慢:由于病毒的变异性和复杂性,新药的研发发展相对较慢,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
抗病毒药物的用途范围及科普
抗病毒药物的用途范围及科普抗病毒药物的用途范围及科普抗病毒药物是指针对病毒感染或复制过程的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病毒性感染疾病。
本文将介绍抗病毒药物的用途范围及相关科普知识。
一、抗病毒药物的分类和用途范围抗病毒药物可以分为两大类:直接抗病毒药物和免疫调节药物。
直接抗病毒药物主要通过直接作用于病毒,阻碍病毒的生长和复制过程。
免疫调节药物则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对抗病毒的入侵。
1. 直接抗病毒药物直接抗病毒药物的用途范围广泛,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疾病:(1)流感:直接抗病毒药物常用于治疗流感病毒感染,包括乙型流感病毒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等。
(2)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可以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减轻肝炎病情和预防疾病的进展。
(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可以抑制HIV的复制和蔓延,从而控制病毒复制,延缓病情进展。
(4)疱疹病毒感染:抗病毒药物可以减轻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疼痛、瘙痒等症状,缩短疱疹病程。
(5)宫颈癌病毒感染:通过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可以减少宫颈癌病毒(HPV)感染引起的宫颈病变,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6)其他病毒感染:如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等。
2. 免疫调节药物免疫调节药物主要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抵抗病毒的能力。
其主要用于以下方面:(1)干扰素类药物:可以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多种功能,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2)免疫增强类药物:如免疫球蛋白、小分子免疫调节剂等,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帮助机体对抗病毒感染。
二、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及常见副作用在使用抗病毒药物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时间使用药物,不可自行增减。
2. 注意药物的存储方式,避免暴露于阳光和高温环境中,防止药物失效。
3. 了解药物的禁忌症和不良反应,如对某些成分过敏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同时关注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肝功异常、恶心、呕吐等。
恩替卡韦胶囊的功能主治
恩替卡韦胶囊的功能主治恩替卡韦胶囊简介恩替卡韦胶囊是一种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
其主要成分为恩替卡韦,属于直接作用型抗病毒药物。
恩替卡韦胶囊具有较高的抗病毒活性,可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和繁殖,从而达到治疗乙型肝炎的目的。
恩替卡韦胶囊的功能•抑制病毒复制:恩替卡韦胶囊能够有效地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和繁殖,在肝细胞内发挥作用,减少病毒的数量。
•缓解肝脏炎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会导致肝脏炎症,恩替卡韦胶囊能够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肝脏功能。
•改善肝脏纤维化: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长期存在,会导致肝脏纤维化和肝硬化。
恩替卡韦胶囊能够减少肝脏纤维化的程度,改善肝脏病变。
•提高肝功能:恩替卡韦胶囊治疗后,可恢复肝细胞的正常功能,提高肝功能指标。
恩替卡韦胶囊的主治适应症•慢性乙型肝炎:恩替卡韦胶囊是一种针对乙型肝炎的特效药物,适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炎症,恩替卡韦胶囊能够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改善肝功能。
•免疫耐药性乙型肝炎:一些乙型肝炎病毒对传统抗病毒药物产生耐药性,导致药物治疗效果下降。
恩替卡韦胶囊具有较高的抗病毒活性,对一些免疫耐药性乙型肝炎病毒也具有较好的疗效。
恩替卡韦胶囊的使用方法•恩替卡韦胶囊的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肝功能等因素进行调整,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一般情况下,成人每天使用一次,每次2粒,饭后服用。
儿童剂量需根据体重进行调整。
•恩替卡韦胶囊的疗程一般为24周,具体疗程需根据医生的建议。
•在使用恩替卡韦胶囊期间,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和病毒学检测,以评估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
恩替卡韦胶囊的不良反应•恩替卡韦胶囊在临床使用中,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包括乏力、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等。
一般情况下,这些不良反应是轻度的,随着治疗的进行会逐渐减轻。
•在使用恩替卡韦胶囊期间,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血清脂质异常等不良反应。
因此,在治疗期间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血脂情况。
丙型肝炎的直接抗病毒药物
㊃专题㊃通信作者:孔丽,E m a i l :k o n g l i y o u x i a n g@s i n a .c o m 丙型肝炎的直接抗病毒药物崔 坡,孔 丽,赵素贤(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河北石家庄050051) 摘 要:丙型肝炎病毒(H C V )感染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㊂清除H C V 感染,达到治愈是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的最主要目标㊂近年来直接抗病毒药物(D A A )发展迅猛,可以有效清除病毒,而且安全性和耐受性均较好,国际上已广泛用于H C V 感染者的治疗㊂本文就D A A 的分类㊁特点㊁耐药问题及不同H C V 基因型的治疗方案等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㊂关键词:丙型肝炎;肝炎病毒属;抗病毒药中图分类号:R 51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83X (2016)07-0727-05d o i :10.3969/j.i s s n .1004-583X.2016.07.008D i r e c t -a c t i n g a n t i v i r a l a g e n t s i nh e pa t i t i sCv i r u s i n f e c t i o n C u i P o ,K o n g Li ,Z h a oS u x i a n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H e p a t o l o g y ,t h eT h i r d H o s p i t a l o f H e b e iM e d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 ,S h i j i a z h u a n g 050051,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K o n g L i ,E m a i l :k o n g l i y o u x i a n g @s i n a .c o m A B S T R A C T :H e p a t i t i sCv i r u s (H C V )i n f e c t i o n i s o n e o f t h e g l o b a l p u b l i c h e a l t h p r o b l e m ,a n d t h e e r a d i c a t i o no f i n f e c t i o n i s t h e m o s t i m p o r t a n t g o a l i n H C Vt h e r a p y .I nr e c e n t y e a r s ,d i r e c t -a c t i n g a n t i v i r a l a g e n t s (D A A )d e v e l o p q u i c k l y .D u e t o t h eb e t t e r s a f e t y a n d t o l e r a b i l i t y i n t h e r a p y f o rH C Vi n f e c t i o n ,t h e s en e wa g e n t s a r eu s e d g e n e r a l l yi n m a n y c o u n t r i e s .T h i sr e v i e wa i m sa t t h er e c e n ta d v a n c e so fD A Ai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r e s i s t a n c ea n dc u r r e n to p t i m a l m a n a g e m e n t f o rH C Vv a r i o u s g e n o t y pe s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H C Vi nf e c t i o n s .K E Y W O R D S :h e p a t i t i sC ;h e p a c i v i r u s ;a n t i v i r a l a ge n ts 孔丽,女,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㊂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㊂现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常务理事,河北省肝病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石家庄市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㊂发表S C I 及国家级论文80余篇,主编㊁副主编㊁参编著作7部,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㊁三等奖7项,承担河北省厅级课题17项㊂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 e pa t i t i sC v i r u s ,H C V )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全球大约有1.7亿~2亿多的H C V 感染者,这些H C V 感染者容易发展成慢性肝炎,并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㊂我国2006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59岁人群抗-H C V 流行率为0.43%,一般人群感染者大约560万,加上高危人群及高发地区,大约有1000万例H C V 感染者[1]㊂因此,清除H C V ㊁获得治愈㊁清除或减轻H C V 相关肝损害㊁阻止进展为肝硬化㊁失代偿期肝硬化㊁肝功能衰竭或肝癌㊁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率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丙型肝炎治疗的总的目标[1]㊂聚乙二醇干扰素α(P E G -I F N α)联合利巴韦林(R B V )是丙型肝炎的标准治疗方案(S O C ),但临床疗效有限,不良反应严重,尤其对基因1型患者有效率相对较差,复发率高,阻碍了临床应用㊂近几年来针对H C V 的小分子直接抗病毒药物(D A A )研发取得了重要进展,有多种药物在美国㊁欧洲或其他各国已经获得批准上市,还有更多的D A A 正在进行Ⅱ期或Ⅲ期临床研究,相比以干扰素(I F N )为基础的标准治疗,D A A 能强效抑制H C V 复制,迅速降低H C V R N A 水平,缩短治疗周期,显著提高持续病毒学应答(S V R )率,现将这些药物的特点进行阐述㊂1 H C V 结构和基因型H C V 属黄病毒科,为单股正链R N A 病毒,基因组全长含9600个核苷酸,基因组两端为结构保守的非编码区,中间是长约9000个核苷酸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长约300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聚蛋白前体N H 2-C -E 1-E 2/P 7-N S 2-N S 3-N S 4A -N S 4B -N S 5A -N S 5B -C O O H ,在宿主细胞信号肽酶和病毒蛋白酶的作用下裂解成10余种病毒蛋白,包括核心蛋白和包膜蛋白(E 1和E 2),离子通道蛋白p 7,及非结构蛋白N S 2㊁N S 3㊁N S 4A ㊁N S 4B ㊁N S 5A 和N S 5B ,这些非结构蛋白㊃727㊃‘临床荟萃“ 2016年7月5日第31卷第7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J u l y 5,2016,V o l 31,N o .7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对病毒生命周期的各个过程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其中非结构蛋白N S3/4A㊁N S5A和N S5B是目前D A A的主要作用靶位㊂N S3/4A丝氨酸蛋白酶参与对H C V病毒多肽链的多位点的裂解和剪切,N S5A 复制复合体蛋白在病毒复制和装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N S5B在H C V复制过程中编码R N A聚合酶㊂D A A通过抑制H C V生命周期中的这些重要病毒蛋白,从不同阶段阻断H C V肝内复制进而发挥抗病毒疗效㊂H C V基因容易发生变异,目前可至少分为6个基因型及多个亚型㊂我国以H C V1b型为主(56.8%),其次为2a型(24.1%)和3型(9.1%),未发现基因4型和5型,6型相对较少(6.3%)[1]㊂不同基因型间的序列差异为30%~35%,病毒基因型可影响抗病毒的治疗效果㊁疾病进展和疫苗的研发㊂D A A的治疗应答与H C V基因型存在显著的相关性㊂2D A A的特点和应用目前D A A主要分为3类:N S3/4A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㊁N S5B聚合酶抑制剂和N S5A复制复合物蛋白抑制剂㊂2.1 N S3/4A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N S3/4A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通过与N S3/4A蛋白酶活性中心发生可逆共价或非共价结合,竞争性地抑制酶活性,在翻译后水平上干扰H C V复制[2],因此能迅速降低H C V R N A水平,提高S V R率㊂特拉匹韦(T e l a p r e v i r)和波普瑞韦(B o c e p r e v i r)2011年5月相继在美国和欧洲上市的第一代D A A药物,二者可靶向作用于N S3/4A丝氨酸蛋白酶㊂T e l a p r e v i r与P E G-I F Nα和R B V(P/R)联合用于H C V基因1和4型患者的治疗,结果显示S V R率较单独应用明显提高[3]㊂B o c e p r e v i r与P/R联合应用还可提高对H C V基因2㊁3型的S V R率[4]㊂但是,T e l a p r e v i r和B o c e p r e v i r在治疗过程中有时会并发严重的不良反应,如B o c e p r e v i r可能会出现贫血㊁味觉障碍, T e l a p r e v i r可能会出现皮疹㊁瘙痒和贫血㊂而且T e l a p r e v i r和B o c e p r e v i r存在耐药位点多㊁不良反应发生率高㊁易受基因型影响等问题[5],单药治疗4天即可出现耐药现象[6-7],影响了临床的应用,目前已经不被推荐应用㊂2016年4月颁布的世界卫生组织(WHO)丙型肝炎治疗指南2016年更新版亦强调不再推荐包含T e l a p r e v i r或B o c e p r e v i r的治疗方案用于治疗慢性H C V感染患者[8]㊂西咪匹韦(S i m e p r e v i r)和阿那匹韦(A s u n a p r e v i r)是第2代N S3/4A蛋白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基因1㊁4型H C V感染,疗效优于第1代D A A,且不良反应较少㊂研究显示,S i m e p r e v i r联合索非布韦(S o f o s b u v i r),加或不加R B V治疗12~24周,存在轻度肝纤维化的经治患者的S V R率可达到90%,在经治或初治的晚期肝硬化患者中,S V R率可达到94%[9]㊂S i m e p r e v i r于2013年9月27日获日本医药品医疗器械综合管理机构(P M D A)批准上市,而且S i m e p r e v i r联合S o f o s b u v i r是日本第一个正式批准用于治疗H C V感染的无干扰素㊁无利巴韦林全口服用药方案㊂S i m e p r e v i r于2013年11月22日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 D A)批准上市,美国肝病学会将S i m e p r e v i r与S o f o s b u v i r加或不加R B V联合用于基因1㊁4㊁5㊁6型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10]㊂S i m e p r e v i r于2014年5月14日获欧洲药品管理局批准上市,欧洲肝病学会推荐S i m e p r e v i r与P/R联合,或者S i m e p r e v i r与S o f o s b u v i r联合用于基因1㊁4型丙型肝炎的治疗[11]㊂A s u n a p r e v i r于2014年7月获日本P M D A批准上市,A s u n a p r e v i r与达卡他韦(D a c l a t a s v i r)联合治疗慢性H C V基因1型合并或不合并代偿性肝硬化患者,获得了很高的S V R率,美国F D A亦于2014年审批通过A s u n a p r e v i r+D a c l a t a s v i r组合方案用于H C V基因1b型感染的治疗㊂N S3/4A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P a r i t a p r e v i r (A B T-450),与N S5A复制复合物蛋白抑制剂O m b i t a s v i r(A B T-267)和C Y P3A抑制剂R i t o n a v i r 组成复方制剂(O m b i t a s v i r/P a r i t a p r e v i r/R i t o n a v i r),于2015年7月获美国F D A批准上市㊂在S A P P H I R E-I的Ⅲ期研究中,针对初治无肝硬化的患者,O m b i t a s v i r/P a r i t a p r e v i r/R i t o n a v i r联合D a s a b u v i r加R B V治疗12周,基因1a型和基因1b 型的S V R可分别达到95%㊁98%[12]㊂该药联合R B V或联合D a c l a t a s v i r已经被美国肝脏病学会推荐用于H C V基因1,4型的治疗[10]㊂N S3/4A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G r a z o p r e v i r (MK-5172)与N S5A复制复合物蛋白抑制剂E l b a s v i r(MK-8742)的组合制剂Z e p a t i e r,研究显示针对肝硬化或者无肝硬化的初治患者,Z e p a t i e r治疗12周,可使基因1a型患者S V R达到95%,基因1b 型患者S V R达到99%[13],因此已经获得美国F D A 的批准用于H C V基因1,4型的治疗㊂其他N S3/ 4A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还有丹诺普韦(D a n o p r e v i r)㊁V a n i p r e v i r(MK-7009)㊁F a l d a p r e v i r 等㊂2.2 N S5B聚合酶抑制剂 N S5B是R N A依赖性㊃827㊃‘临床荟萃“2016年7月5日第31卷第7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J u l y5,2016,V o l31,N o.7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R N A聚合酶(R d R p),参与H C V R N A复制,根据其结构不同分为核苷类和非核苷类聚合酶抑制剂两大类[14],这两类药物作用机制不同,可以联合应用㊂核苷类聚合酶抑制剂(N P I)是经过糖基化或碱基化修饰的核苷类似物,通过模拟酶的天然底物,竞争作用于N S5B的催化活性位点,插入到新合成的核苷酸链中,使链的延伸终止,从而阻断H C V的生命周期[2]㊂N S5B的活性位点具有高度保守性,因此对H C V所有基因型均有效㊂S o f o s b u v i r是2013年12月被美国F D A首次批准上市的N S5B核苷类聚合酶抑制剂,在N E U T R I N OⅢ期试验中,S o f o s b u v i r加P/R治疗12周可以使H C V基因1a型初治患者S V R达到92%,基因1b型为82%,基因4型为96%[15]㊂S o f o s b u v i r 联合R B V治疗基因2型的经治患者12周,可使S V R达到96%[16]㊂但对基因3型疗效欠佳,对基因3型的经治患者,S o f o s b u v i r加P/R联合治疗12周, S V R只有83%[16]㊂因为其良好的疗效,S o f o s b u v i r 于2014年1月获欧盟药品管理局批准其在德国㊁英国㊁法国等十几个欧洲国家上市,欧洲肝病指南推荐S o f o s b u v i r可以与P/R或D a c l a t a s v i r或与S i m e p r e v i r等联合,几乎用于各种基因型的丙型肝炎的治疗[11]㊂2016年WHO最新的丙型肝炎指南[8]推荐S o f o s b u v i r+D a c l a t a s v i r用于基因1㊁3㊁4型治疗,S o f o s b u v i r+L e d i p a s v i r用于基因1㊁4㊁5㊁6型的治疗,S o f o s b u v i r+R B V用于基因2㊁3型的治疗㊂但S o f o s b u v i r联合R B V治疗方案不推荐用于治疗基因1型患者,因为此方案在E L E C T R O NⅡ期试验中的有效性次于初期目标[17]㊂其他N S5B核苷类聚合酶抑制剂还有M e r i c i t a b i n e(R G-7128)㊁A C H-3422㊁MK-3682等[2]㊂非核苷类聚合酶抑制剂(N N P I)以非竞争方式与N S5B聚合酶催化部位的变构位点结合,在延伸复合物形成前,导致多聚蛋白复制复合体的重要构象发生改变,从而抑制N S5B聚合酶活性中心的催化效率,干扰病毒的体内复制过程[18]㊂目前至少有5个变构位点可作为N N P I药物的靶位点(N N P l-1~ 5),N N P I-1与N N P I-2位于拇指区,N N P I-3~5位于手掌区,这也是其独特的耐药位点㊂与核苷类聚合酶抑制剂相比,非核苷类聚合酶抑制剂基因屏障较低,容易发生耐药,停药后易复发,且不能对所有基因型均有抗病毒作用[19]㊂所以,现在这类药物的研究热点是与其他高耐药屏障的口服药物联合抗病毒治疗,以减少耐药发生[19]㊂D a s a b u v i r(A B T-333),A b b V i e公司将非核苷类聚合酶抑制剂D a s a b u v i r(A B T-333)与O m b i t a s v i r/ P a r i t a p r e v i r/R i t o n a v i r复合片剂组合(V i e k i r aP a k)用于H C V基因1,4型感染者的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美国肝病学会推荐可与R B V联合用于H C V基因1,4型感染者的治疗[10]㊂在2015年亚太肝病学会(A P A S L)年会上,来自美国的F r e d e r i c k P o o r d a d报告,应用非核苷类聚合酶抑制剂B e c l a b u v i r75m g与D a c l a t a s v i r30m g和A s u n a p r e v i r200m g联合用于H C V基因1型无肝硬化患者,显示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活性㊁安全性和耐受性㊂在既往未治患者中,12周持续病毒应答率(S V R12)为92%㊂在既往经治患者中,S V R12为89%㊂S e t r o b u v i r亦为非核苷类聚合酶抑制剂N N P I-3药物,研究显示S e t r o b u v i r+P/R三联治疗慢性H C V感染者R V R和cE V R均高于P E G-IF N+ R B V对照组患者,但S e t r o b u v i r三联治疗后复发率高,而且复发患者存在M414㊁G554和D559位点变异㊂因此目前该类药物研究的热点不是三联治疗,而是与其他高耐药屏障的D A A联合,以减少耐药发生[19]㊂2.3 N S5A复制复合物蛋白抑制剂 N S5A复制复合物蛋白抑制剂(R C I)通过抑制N S5A的高度磷酸化,或改变N S5A的亚细胞定位,而干扰H C V病毒基因组的复制和子代病毒组装过程[2]㊂N S5A复制复合物蛋白抑制剂是目前已知抗病毒活性最强的小分子抑制剂,对H C V各个基因型均有较好的抗病毒效果㊂D a c l a t a s v i r(D a k l i n z a)是N S5A抑制剂的代表药物,于2014年7月获日本P M D A批准上市㊂于2014年8月22日获得欧洲药物管理局(E MA)批准上市,与其他D A A药物联合用于治疗慢性H C V基因1㊁2㊁3和4型感染的成人患者[11]㊂A I444040Ⅱ期研究显示,D a c l a t a s v i r与S o f o s b u v i r加或不加R B V 治疗12~24周,可以使基因1型初治患者S V R达到98%㊂在应用N S3/4A抑制剂T e l a p r e v i r或B o c e p r e v i r治疗失败的患者中,应用此方案同样可以使S V R达到98%[20]㊂欧洲肝病学会推荐D a c l a t a s v i r与P/R联合用于基因1㊁4型的治疗, D a c l a t a s v i r与S o f o s b u v i r联合用于基因1㊁3㊁4型的治疗[3]㊂D a c l a t a s v i r于2015年7月24日获美国F D A批准上市㊂N S5A复制复合物蛋白抑制剂L e d i p a s v i r(G S-5885)的抗病毒活性主要针对H C V基因1a及l b亚型㊂L e d i p a s v i r与S o f o s b u v i r组成的复方制剂㊃927㊃‘临床荟萃“2016年7月5日第31卷第7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J u l y5,2016,V o l31,N o.7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H a r v o n i于2014年10月被美国F D A批准治疗慢性H C V基因1型感染㊂I O N-1的Ⅲ期试验结果显示应用H a r v o n i加或不加R B V治疗12~24周,可使基因1型初治患者S V R达到97%~99%,而且R B V及治疗疗程对S V R几乎无影响[21]㊂对于无肝硬化的基因1型初治患者,应用S o f o s b u v i r和L e d i p a s v i r联合治疗方案可使疗程缩短至8周[22]㊂对应用N S3/4A蛋白酶抑制剂治疗失败的基因1型肝硬化患者,换用S o f o s b u v i r和L e d i p a s v i r复合制剂治疗依然有效[23]㊂S o f o s b u v i r和L e d i p a s v i r复合制剂对基因4型患者同样有效[24]㊂同时L e d i p a s v i r 也是泛基因型药物,对非基因1型H C V感染也有较好疗效㊂美国肝病学会[10]和WHO[8]均推荐对慢性丙型肝炎初治基因1㊁4㊁5㊁6型患者首推H a r v o n i (L e d i p a s v i r+s o f o s b u v i r)12~24周治疗㊂O m b i t a s v i r(A B T-267)是另一种N S5A复制复合物蛋白抑制剂,它与P a r i t a p r e v i r和R i t o n a v i r组成的复方制剂(O m b i t a s v i r/P a r i t a p r e v i r/R i t o n a v i r)联合R B V或联合D a c l a t a s v i r已经被美国肝脏病学会推荐用于H C V基因1,4型的治疗[10]㊂其他的N S5A复制复合物蛋白抑制剂还有A C H-3102㊁V e l p a t a s v i r(G S-5816)㊁B M S824393等,对多种基因型均有强效的抗病毒作用,估计在不久的将来可以进入临床㊂3D A A临床应用中的耐药问题近年来,D A A药物的研发迅猛发展,但H C V病毒复制时的高自然错配率及R N A聚合酶低保真性的特点使得病毒高耐药性成为D A A临床应用中的主要挑战,而且各种D A A均存在特异的耐药位点,并且与H C V基因型和亚型相关,因此也是临床用药中需要加以关注的问题㊂研究显示在一些未治患者中可以检测到天然耐药的变异H C V(R A V s)[19]㊂应用N S3蛋白酶抑制剂㊁N S5A抑制剂或非核苷类N S5B抑制剂治疗后未达到S V R的患者中,发现H C V分别在N S3蛋白酶㊁N S5A㊁N S5B位点出现氨基酸替换导致其产生耐药㊂例如,在T e l a p r e v i r联合P/R治疗失败的患者中发现N S3位点V36A/G/ I/L/M㊁T54A/S㊁I132V(仅基因1a型)㊁R155G/K/ T/M㊁A156F/N/S/T/V㊁和D168N变异的R A V s[25]㊂同时,在S i m e p r e v i r/联合P/R治疗失败的患者中,确认存在N S3位点80㊁122㊁155㊁168(基因1a型主要为R155K,基因1b型为D168V)变异的R A V s[26]㊂存在N S5A和N S3氨基酸替换的R A V s 出现在A s u n a p r e v i r联合D a c l a t a s v i r治疗失败的患者中㊂特别注意的是,存在N S5A的L31V/M和Y93C/N变异的病毒具有很强的耐药性[27-28]㊂相比之下,很少有报道在S o f o s b u v i r治疗失败的患者中检测到耐N S5B聚合酶抑制剂的H C V(S282T)㊂一般来说,S o f o s b u v i r具有更高的耐药屏障㊂D A A治疗失败后的R A V s有另一个有趣的特点,随着时间推移,R A V s比例会发生变化㊂N S5A耐药的病毒(Q30E/R㊁L31V/M㊁Y93C/N)持续存在,但N S3耐药的病毒(V36M㊁R155K㊁D168A/E/V/Y)普遍减少[25,28]㊂2015年美国肝脏病学会[10]和我国2015年丙型肝炎指南[1]中指出,目前已知的D A A药物相关位点有:①N S3/4A靶点相关:S i m p r e v i rQ80K/R㊁S122G/R/A/I/T㊁R155K/Q㊁D168E/V/A/H/F/ T㊁I*V170T;P a r i t a p r e v i r V36A/M㊁V55I㊁Y56H㊁R155K㊁D168A/V/Y/E/K;②N S5A靶点相关:L e d i p a s v i r M28T㊁Q30E/R/H㊁L31M㊁H58D㊁Y93C/H/N/S;O m b i t a s v i r M*I28T/V/S㊁Q30R㊁H58D㊁Y93C㊁H㊁N;③N S5B靶点相关:S o f o s b u v i r L159F㊁S282T㊁V321A;D a s a b u v i rC316Y㊁M414T/ I㊁Y448H㊁A553T㊁G554S㊁S556G㊁D559G/N㊂4D A A面临的问题D A A s已在多个国家获批上市,但在我国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一些D A A s在我国的临床试验也已完成,相信不久将获批用于临床[1]㊂以D A A s为基础的抗病毒方案包括1个D A A联合P R,D A A s联合利巴韦林,以及不同D A A联合或复合制剂[1]的应用,这些D A A临床疗效较好,S V R较高,但也应该注意到,在清除H C V病毒后,晚期肝纤维化或肝硬化患者仍有进展为肝癌的风险,对这些患者仍需要密切随访和观察㊂同时D A A的耐药问题也开始显现,因此联合应用不同靶位的D A A,或开发适合H C V全基因型的复方制剂,以提高疗效,减少耐药的发生亦是今后的研究方向㊂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更新版)[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5,9(5):590-607.[2]王靖,何小羊.抗丙型肝炎病毒药物研究进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5,42(5):551-560.[3] B e n h a m o uY,M o u s s a l l i J,R a t z i uV,e t a l.T e l a p r e v i r a c t i v i t yi n t r e a t m e n t-n a i v e p a t i e n t s i n f e c t e dh e p a t i t i sCv i r u s g e n o t y p e4:ar a n d o m i z e dt r i a l[J].JI n f e c tD i s,2013,8(6):1000-1007.[4]S i l v aMO,T r e i t e lM,G r a h a m D J,e t a l.A n t i v i r a l a c t i v i t y o fb oc e p r e v i r m o n o t h e r a p y i n t r e a t m e n t-n aïv e s u b j e c t s w i t hc h r o n i ch e p a t i t i s C g e n o t y p e2/3[J].JH e p a t o l,2013,59(1):31-37.[5] H a y e sC N,C h a y a m a K.E m e r g i n g t r e a t m e n t sf o rc h r o n i c㊃037㊃‘临床荟萃“2016年7月5日第31卷第7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J u l y5,2016,V o l31,N o.7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h e p a t i t i sC[J].JF o r m o sM e dA s s o c,2015,114(3):204-215.[6]S a r r a z i nC,K i e f f e rT L,B a r t e l sD,e t a l.D y n a m i c h e p a t i t i sCv i r u s g e n o t y p i c a n d p h e n o t y p i c c h a n g e s i n p a t i e n t s t r e a t e dw i t h t h e p r o t e a s e i n h i b i t o r t e l a p r e v i r[J].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o g y,2007, 132(5):1767-1777.[7]S u s s e rS,W e l s c h C,W a n g Y,e ta l.C h a r a c t e r i z a t i o n o fr e s i s t a n c e t ot h e p r o t e a s ei n h i b i t o rb o c e p r e v i ri nh e p a t i t i sCv i r u s-i n f e c t e d p a t i e n t s[J].H e p a t o l o g y,2009,50(6):1709-1718.[8] W o r l dH e a l t hO r g a n i z a t i o n.G u i d e l i n e s f o r t h e s c r e e n i n g,c a r ea n dt r e a t m e n to f p e r s o n s w i t hc h r o n i ch e p a t i t i s Ci n f e c t i o n[E B/O L].h t t p://w w w.w h o.i n t.2016,A p r i l.[9] L a w i t zE,S u l k o w s k i M S,G h a l i b R,e ta l.S i m e p r e v i r p l u ss o f o s b u v i r,w i t h o rw i t h o u t r i b a v i r i n,t o t r e a t c h r o n i c i n f e c t i o nw i t h h e p a t i t i s C v i r u s g e n o t y p e1i n n o n-r e s p o n d e r s t op e g y l a t e d i n t e r f e r o n a n d r i b a v i r i n a n d t r e a t m e n t-n a i v ep a t i e n t s:t h eC O S MO Sr a n d o m i s e ds t u d y[J].L a n c e t,2014, 384(9956):1756-1765.[10] A A S L D/I D S A H C V G u i d a n c eP a n e l.H e p a t i t i sC G u i d a n c e:A A S L D-I D S A r e c o mm e n d a t i o n sf o rt e s t i n g,m a n a g i n g,a n dt r e a t i n g a d u l t s i n f e c t e dw i t hh e p a t i t i s Cv i r u s[J].H e p a t o l o g y, 2015,62(3):932-954.[11] E u r o p e a n A s s o c i a t i o n f o r t h e S t u d y o ft h e L i v e r.E A S LR e c o mm e n d a t i o n so n T r e a t m e n to f H e p a t i t i sC2015[J].JH e p a t o l,2015,63(1):199-236.[12] F e l d J J,K o w d l e y K V,C o a k l e y E,e t a l.T r e a t m e n t o fH C Vw i t h A B T-450/r-o m b i t a s v i ra n dd a s a b u v i rw i t hr i b a v i r i n[J].NE n g l JM e d,2014,370(17):1594-1603.[13] Z e u z e mS,G h a l i bR,R e d d y K R,e ta l.G r a z o p r e v i r-e l b a s v i rc o m b i n a t i o n t h e r a p y f o r t r e a t m e n t-n a i v e c i r r h o t i c a n dn o n c i r r h o t i c p a t i e n t sw i t hc h r o n i c H C V g e n o t y p e1,4,o r6i n f e c t i o n:a r a n d o m i z e d t r i a l[J].A n n I n t e r n M e d,2015,163(1):1-13.[14] V e r m e h r e nJ,S a r r a z i n C.T h er o l e o fr e s i s t a n c ei n H C Vt r e a t m e n t,b e s t p r a c t i c e a n d r e s e a r c h[J].C l i n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2012,26(4):487-503.[15] L a w i t z E,M a n g i a A,W y l e s D,e t a l.S o f o s b u v i r f o rp r e v i o u s l y u n t r e a t e d c h r o n i c h e p a t i t i sC i n f e c t i o n[J].NE n g l JM e d,2013,368(20):1878-1887.[16] L a w i t zE,P o o r d a d F,B r a i n a r d D M,e ta l.S o f o s b u v i r w i t hp e g i n t e r f e r o n-r i b a v i r i n f o r12w e e k s i n p r e v i o u s l y t r e a t e dp a t i e n t sw i t hh e p a t i t i sC g e n o t y p e2o r3a n dc i r r h o s i s[J].H e p a t o l o g y,2015,61(3):769-775.[17] G a n e E J,S t e d m a n C A,H y l a n d R H,e t a l.N u c l e o t i d ep o l y m e r a s e i n h i b i t o rs o f o s b u v i r p l u sr i b a v i r i nf o rh e p a t i t i sC[J].NE n g l JM e d,2013,368(1):34-44.[18] M e m b r e n oF E,L a w i t z E J.T h e H C V N S5B n u c l e o s i d ea n dn o n n u c l e o s i d e i n h i b i t o r s[J].C l i nL i v e rD i s,2011,15(3):611-626.[19]任姗,陈新月.丙型肝炎相关直接抗病毒药物耐药的研究现状[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11):1807-1812.[20]S u l k o w s k i M S,G a r d i n e r D F,R o d r i g u e z-T o r r e s M,e ta l.D a c l a t a s v i r p l u s s o f o s b u v i r f o r p r e v i o u s l y t r e a t e do ru n t r e a t e dc h r o n i cH C V i n f e c t i o n[J].NE n g l JM e d,2014,370(3):211-221.[21] A f d h a lN,Z e u z e mS,K w oP,e t a l.L e d i p a s v i r a n d s o f o s b u v i rf o r u n t r e a t e d H C Vg e n o t y p e1i n f e c t i o n[J].N E n g l J M e d,2014,370(20):1889-1898.[22] K o w d l e y K V,G o r d o n S C,R e d d y K R,e ta l.L e d i p a s v i r-s o f o s b u v i r f o r8o r12w e e k s f o r c h r o n i cH C Vw i t h o u t c i r r h o s i s[J].NE n g l JM e d,2014,370(20):1879-1888. [23] B o u r l ièr eM,B r o n o w i c k i J,L e d i n g h e nV d,e t a l.L e d i p a s v i r-s o f o s b u v i r w i t h o r w i t h o u tr i b a v i r i nt ot r e a t p a t i e n t s w i t hH C V g e n o t y p e1i n f e c t i o n a n d c i r r h o s i s n o n-r e s p o n s i v et op r e v i o u s p r o t e a s e-i n h i b i t o rt h e r a p y:a r a n d o m i s e d,d o u b l e-b l i n d,p h a s e2t r i a l(S I R I U S)[J].L a nc e t I n f e c tD i s,2015,15(4):397-404.[24] K o h l iA,K a p o o rR,S i m sZ,e t a l.L e d i p a s v i r a n ds o f o s b u v i rf o r h e p a t i t i sCg e n o t y p e4:a p r o o f-o f-c o n c e p t,s i n g l ec e n t e r,o p e n-l a b e l p h a s e2a c o h o r t s t u d y[J].L a n c e t I n f e c tD i s,2015, 15(9):1049-1054.[25]S u l l i v a nJ C,M e y e r S D e,B a r t e l s D J,e ta l.E v o l u t i o n o ft r e a t m e n t-e m e r g e n tr e s i s t a n t v a r i a n t si n t e l a p r e v i r p h a s e3c l i n i c a l t r i a l s[J].C l i n I n f e c tD i s,2013,57(2):221-229.[26] L e n zO,V e r b i n n e nT,F e v e r y B,e t a l.V i r o l o g y a n a l y s e so fH C Vi s o l a t e sf r o m g e n o t y p e1-i n f e c t e d p a t i e n t st r e a t e d w i t hs i m e p r e v i r p l u s p e g i n t e r f e r o n/r i b a v i r i n i nP h a s e I I b/I I I s t u d i e s[J].JH e p a t o l,2015,62(5):1008-1014.[27] K a r i n o Y,T o y o t a J,I k e d a K,e ta l.C h a r a c t e r i z a t i o n o fv i r o l o g i ce s c a p ei n h e p a t i t i s C v i r u s g e n o t y p e1b p a t i e n t s t r e a t e d w i t h t h e d i r e c t-a c t i n g a n t i v i r a l s d a c l a t a s v i r a n da s u n a p r e v i r[J].JH e p a t o l,2013,58(4):646-654.[28] M c p h e eF,H e r n a n d e zD,Y uF,e t a l.R e s i s t a n c e a n a l y s i s o fh e p a t i t i sCv i r u s g e n o t y p e1p r i o rt r e a t m e n tn u l lr e s p o n d e r sr e c e i v i n g d a c l a t a s v i ra n da s u n a p r e v i r[J].H e p a t o l o g y,2013, 58(3):902-911.收稿日期:2016-06-01编辑:王秋红㊃137㊃‘临床荟萃“2016年7月5日第31卷第7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J u l y5,2016,V o l31,N o.7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抗病毒药物的现状与发展__
抗病毒药物的现状与发展__抗病毒药物的现状与发展一、引言抗病毒药物是指能够抑制或杀灭病毒的药物。
随着病毒感染疾病的不断增加,抗病毒药物的研究和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抗病毒药物的现状与发展进行详细探讨。
二、抗病毒药物的分类1. 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抗病毒药物可分为:- 直接抗病毒药物:直接作用于病毒,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 免疫调节剂:调节宿主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 辅助治疗药物:用于缓解病毒感染引起的症状,如退烧药、止咳药等。
2. 根据应用范围的不同,抗病毒药物可分为:- 广谱抗病毒药物:对多种病毒具有抑制作用。
- 特定抗病毒药物:只对特定病毒有效。
三、抗病毒药物的现状1. 直接抗病毒药物的现状目前,市场上已经上市的直接抗病毒药物主要包括抗艾滋病病毒药物、抗流感病毒药物、抗乙肝病毒药物等。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
2. 免疫调节剂的现状免疫调节剂是一类能够调节宿主免疫系统的药物,增强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目前,已经有一些免疫调节剂用于治疗病毒感染疾病,如干扰素、免疫球蛋白等。
3. 辅助治疗药物的现状辅助治疗药物主要用于缓解病毒感染引起的症状,如退烧药、止咳药等。
这些药物能够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四、抗病毒药物的发展趋势1. 个体化治疗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个体化治疗成为抗病毒药物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分析患者的基因信息,可以选择更加适合的药物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2. 多靶点治疗病毒的复制和传播涉及多个环节和靶点,因此,开发具有多靶点作用的抗病毒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多靶点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病毒耐药性的产生。
3. 新药研发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
科学家们正在不断寻找新的抗病毒药物,以应对新出现的病毒感染疾病。
4. 抗病毒药物与免疫疗法的联合应用抗病毒药物和免疫疗法具有互补作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未来,抗病毒药物与免疫疗法的联合应用将成为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手段。
丙肝的抗病毒治疗方案
丙肝的抗病毒治疗方案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一种慢性肝炎,该病毒可通过血液传播。
据统计,全球有大约7000万人患有丙肝,其中有30%的患者在慢性期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目前,丙肝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的目标是彻底清除体内的丙肝病毒(HCV),从而阻止病毒复制,减轻肝损害,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风险。
以下是常见的丙肝抗病毒治疗方案:1. 依那普利(EVP)方案:依那普利是一种直接作用于丙肝病毒的抗病毒药物。
它通过抑制病毒复制的关键酶(HCV NS5A和NS5B聚合酶)来达到抗病毒的效果。
该方案通常与其他抗病毒药物如达拉伯肽(DCV)或丙肝鲁希那韦(LDV)联用,以提高疗效。
2. 直接抗病毒药物联合方案:近年来,研制出了多种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这些药物直接作用于病毒的不同部位,能够迅速清除体内的丙肝病毒。
常用的直接抗病毒药物有:利巴韦林(LVB)、索非布韦(SOF)、维匹克韦拉韦(VPI)等。
这些药物可以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组成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3. 平面或辅助方案:有些患者可能不能耐受直接抗病毒药物的副作用,或者有其他合并症禁忌使用直接抗病毒药物。
对于这些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干扰素和利巴韦林等平面或辅助治疗方案。
这些方案通常需要较长的治疗周期,但对一些无法直接使用抗病毒药物的患者仍然具有一定的疗效。
4. 个体化治疗方案:由于丙肝病毒的基因变异性很高,不同的病毒株对药物的敏感性也不同。
因此,推荐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这包括患者的基因型、病毒载量、肝功能等方面的评估。
个体化治疗方案通常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抗病毒治疗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丙肝患者。
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肝功能和其他合并症等。
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应该遵循临床指南或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总结起来,丙肝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包括依那普利方案、直接抗病毒药物联合方案、平面或辅助方案以及个体化治疗方案。
新型抗病毒药物的研发与应用前景研究
新型抗病毒药物的研发与应用前景研究在人类与病毒的漫长斗争中,病毒的不断变异和传播给全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而新型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则成为了战胜病毒、保障人类健康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新型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病毒感染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本文将对新型抗病毒药物的研发进展以及其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一、新型抗病毒药物的研发进展1、直接抗病毒药物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是一类能够直接作用于病毒复制过程中的关键靶点,从而抑制病毒复制的药物。
例如,在丙型肝炎的治疗中,DAA 药物能够特异性地抑制丙型肝炎病毒(HCV)的蛋白酶、聚合酶等关键酶,从而有效地清除病毒。
目前,已经有多种 DAA 药物上市,并且在丙型肝炎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治愈率高达 90%以上。
2、免疫调节剂免疫调节剂是一类通过调节人体免疫系统来对抗病毒感染的药物。
在病毒感染过程中,免疫系统的过度激活或抑制都会导致病情的加重。
免疫调节剂能够调节免疫系统的平衡,增强机体对病毒的清除能力。
例如,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中,干扰素和胸腺肽等免疫调节剂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反应,从而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病情进展。
3、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抗病毒药物研发手段。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如 CRISPRCas9 系统,可以对病毒的基因组进行精确的修饰和编辑,从而达到抑制病毒复制和传播的目的。
虽然基因编辑技术在抗病毒药物研发中仍处于实验阶段,但其具有巨大的潜力,有望为未来的抗病毒治疗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二、新型抗病毒药物研发面临的挑战1、病毒变异病毒具有极高的变异能力,这使得新型抗病毒药物在研发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病毒的变异可能导致药物靶点的改变,从而使药物失效。
例如,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等表面蛋白经常发生变异,使得针对这些靶点的抗病毒药物的疗效受到影响。
2、药物安全性在新型抗病毒药物的研发过程中,药物的安全性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抗病毒药物的现状与发展__
抗病毒药物的现状与发展__抗病毒药物的现状与发展引言概述:抗病毒药物是指针对病毒感染而设计的药物,用于预防病毒感染、减轻病毒感染症状或抑制病毒复制。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对病毒感染的深入研究,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和应用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从药物分类、研发技术、应用范围、副作用及未来发展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抗病毒药物的现状与发展。
一、药物分类1.1 抗病毒药物主要分为直接抗病毒药物和免疫调节剂两大类。
1.2 直接抗病毒药物可进一步分为核苷类和非核苷类两类。
1.3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主要通过竞争性抑制病毒复制酶活性来抑制病毒复制。
二、研发技术2.1 高通量筛选技术是抗病毒药物研发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快速筛选出具有抗病毒活性的化合物。
2.2 结构基础设计是抗病毒药物研发的关键技术,通过对病毒蛋白结构的研究,设计出具有高效抗病毒活性的化合物。
2.3 基因工程技术在抗病毒药物研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可以通过改造病毒基因组或宿主基因来增强药物的疗效。
三、应用范围3.1 抗病毒药物广泛应用于治疗病毒性感染疾病,如流感、艾滋病等。
3.2 抗病毒药物还可以用于预防病毒感染,如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3.3 抗病毒药物在器官移植、免疫抑制治疗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四、副作用4.1 抗病毒药物的副作用主要包括肝脏损伤、免疫抑制等。
4.2 长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可能导致耐药性的产生,减弱药物的疗效。
4.3 某些抗病毒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对孕妇需慎重使用。
五、未来发展5.1 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将更加注重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基因型和病毒株型进行精准治疗。
5.2 结合免疫疗法和抗病毒药物的联合治疗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5.3 利用纳米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等新兴技术,开发更安全、高效的抗病毒药物。
总结:抗病毒药物的现状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不仅在治疗病毒性感染疾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在预防和控制病毒感染、提高免疫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及使用说明
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及使用说明随着病毒性疾病的增多,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和使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抗病毒药物可以帮助人们抵抗病毒感染,缓解症状,甚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及其使用说明,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病毒性疾病。
一、抗流感药物抗流感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流感病毒感染,包括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
常见的抗流感药物有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和阿那米韦等。
奥司他韦是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病毒复制来减轻症状。
它适用于治疗12个月及以上的患者,每日口服两次,持续5天。
但需要注意的是,奥司他韦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中的安全性尚未确定。
扎那米韦是一种核苷酸类似物,通过抑制病毒RNA聚合酶来阻断病毒复制。
它适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的患者,每日口服两次,持续5天。
扎那米韦的主要不良反应是恶心、呕吐和头痛等。
阿那米韦是一种核苷类似物,通过抑制病毒复制来减轻症状。
它适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的患者,每日口服两次,持续5天。
阿那米韦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和腹泻等。
二、抗疱疹药物抗疱疹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疱疹病毒感染,包括单纯疱疹病毒和带状疱疹病毒。
常见的抗疱疹药物有阿昔洛韦、曲安奈德和伏立康等。
阿昔洛韦是一种DNA聚合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病毒DNA合成来减轻症状。
它适用于治疗成人和儿童的各种疱疹病毒感染,包括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和生殖器疱疹等。
阿昔洛韦可以口服或静脉注射,具体用法和剂量需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曲安奈德是一种局部应用的抗炎药,适用于治疗皮肤和黏膜的疱疹病毒感染。
它可以作为外用药膏或喷雾剂使用,每日使用3-4次,持续5-7天。
曲安奈德的不良反应主要是皮肤刺激和过敏反应。
伏立康是一种免疫调节剂,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来抑制病毒复制。
它适用于治疗成人和儿童的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每日口服三次,持续7天。
伏立康的主要不良反应是恶心、呕吐和头痛等。
三、抗艾滋病病毒药物抗艾滋病病毒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
直接抗病毒药物
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开创丙肝治疗新时代发表者:国洪1159人已访问丙型肝炎全球流行,据调查显示,我国1~59岁人群抗-HCV流行率为0.43%,在全球围属HCV低流行地区。
但部分地区在九十年代由于商业献血盛行,为HCV感染的高发地区。
由于HCV感染具有隐匿性,多数感染者并不知道感染HCV,少数患者待发现时已发展为肝硬化或者肝癌。
所有HCV RNA阳性患者,只要有治疗意愿,无治疗禁忌证,均应接受抗病毒治疗。
早期抗病毒治疗可以清除HCV,获得治愈。
以前抗病毒治疗公认的最有效的方案是标准方案(SOC)即长效干扰素PEG-IFN-α联合应用利巴韦林。
但按标准方案治疗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不能治愈(治愈率50%-70%)或者不能耐受该方案治疗。
近年来抗HCV的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的出现,开创了丙肝治疗新时代。
DAAs直接作用丙肝病毒蛋白酶、RNA聚合酶等病毒复制的重要环节,有效达到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治愈率提高到90%以上,部分方案接近100%。
HCV存在着许多基因型,在世界不同地区主要分为6个基因型。
我国的丙肝患者中,1b型患者约占绝大都数,下面简要介绍目前含DAAs药物治疗1b型丙肝的方案。
方案1:每周PegIFN-α、每日基于体重的利巴韦林(<75 kg或≥75 kg的患者分别为1000或1200 mg/d)和每日sofosbuvir(400 mg/d)的联合方案,治疗12周。
方案2:每周PegIFN-α、每日基于体重的利巴韦林(<75 kg或≥75 kg的患者分别为1000或1200 mg/d)和每日simeprevir(150 mg/d)的联合方案治疗。
Simeprevir应与PegIFN-α和利巴韦林联合应用12周,然后,对于初治和之前复发的患者,包括肝硬化患者,应单独应用Peg IFN-α和利巴韦林治疗额外12周(总疗程24周),对于之前部分应答或无应答者,包括肝硬化患者,应治疗额外36周(总疗程48周)。
国内上市的慢性丙型肝炎直接抗病毒药物集萃
治疗药物*
奥比帕利片+达塞布韦钠片 + 利巴韦林片 奥比帕利片+达塞布韦钠片 + 利巴韦林片
治疗周期
12周
基因1b型 奥比帕利片+达塞布韦钠片 无肝硬化或代偿期肝硬化
12周
24周
代偿期肝硬化
*注:基因1型亚型未知或基因1型混合亚型感染者应遵循1a型给药方案
中国DAAS上市药物及治疗方案
奥比帕利片联合达塞布韦钠片用于治疗成人基因1b 型慢性丙型肝炎
中国DAAS上市药物及治疗方案
1.
中国DAAS上市药物及治疗方案
3.索磷布韦片(索华迪) 【产品名称】索磷布韦片 【商品名】索华迪
【药理】NS5B聚合酶抑制剂
【规格】400mg/片,28片/瓶
【用法】每日一次一片,随食物服用。不单独使用。
【适应症】1-6型
【生产厂家】Gilead Sciences Ireland UC
中国DAAS上市药物及治疗方案
2017 年亚太肝脏研究学会年会中国大陆、韩国及 俄罗斯的基因 1b 型初治丙肝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 在接受盐酸达拉他韦片和阿舒瑞韦软胶囊联合治疗 24 周后,92%~96% 的患者在停药后 12 周可获得持续病 毒学应答率(SVR12)(整体人群 SVR 率达 92%,基 线无 NS5A 耐药相关性突变人群 SVR12 率达 96%), 且疗效不受已知降低干扰素应答因素的影响,具有较 好的疗效和耐受性。在 24 周联合治疗期间不良事件 发生率低。较之传统疗法,这一全口服联合方案治疗 基因 1b 型丙肝具有疗程短、治愈率高和副作用低的 优势。全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DAA)的应用将大幅提 高慢性丙肝的治愈率,案
4.艾尔巴韦格拉瑞韦片(择必达)
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真实世界研究
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真实世界研究摘要目的观察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60例HCVRNA阳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纳入研究,分别给予索磷布韦+达拉他韦,索磷布韦+雷迪帕维,索磷布韦+利巴韦林方案治疗,观察治疗4周,12周或者24周以及治疗结束后12周患者病毒学、生化学改变及临床安全性。
结果 60例患者,平均年龄34±23岁;索磷布韦+达拉他韦±利巴韦林治疗组,索磷布韦+雷迪帕维±利巴韦林治疗组,索磷布韦+利巴韦林治疗组12周治疗结束后持续性病毒应答率(SVR12)分别为100%(38/38),100%(18/18),75%(3/4),60例患者治疗结束后累积持续性病毒学应答率为 98.33%,肝功能复常率100%,除5例出现一过性头晕、纳差、乏力外,无其他不良反应。
结论 DA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程短,疗效确切,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丙型肝炎直接抗病毒药物疗效安全性持续性病毒学应答。
sofosbuvir-based interferon-free direct acting antiviral agents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a real-world observational study.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 (DDA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Methods patients with HCV RNA 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C in hospital of Suixi chounty from January,2015 thruoth December,2018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Treatment regimens included sofosbuvir(SOF)/ledipasvir ,SOF plus daclatasvir ,SOF plus ribavirin.The virological, biochemical changes and clinical safety were observed after 4 weeks, 12 or 24 weeks of treatment and 12 weeks after treatment.Results A total of 60 patients were included (aged 34±23 years).patients treated with sofosbuvir plus dacatavir, sofosbuvir pius ledipavir and sofosbuvir plus ribavirin had a SVR12 of 100%(38/38),100%(18/18),75%(3/4),respectively.the cumulative rate of SVR12 was 98.33% in 60 patients after the end of treatment .Liver function recovery rate was 100%.There were no other adverse events except transient dizziness, poor appetite and fatigue in 5 patients.Conclusions DAA is highly effective and saf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C with short course of treatment, good toleranceKeywordsHepatitis C ;Direct-acting antivirals; efficacy; safety; SVR 122011年以来,国外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小分子药物的研发成功,使得丙肝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发生重大的变化[1],尤其2013年以来各种直接抗病毒药物( direct-acting antivirals?DAA)新药不断问世,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抗病毒中成药十大排行榜
抗病毒中成药十大排行榜抗病毒中成药是指能够对抗病毒感染并起到治疗作用的药物。
随着病毒感染疾病的增多,研发出多种抗病毒中成药,为治疗病毒感染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众多的抗病毒中成药中,以下是十大排行榜的成药,它们已被证明在抗病毒方面具有出色的效果。
1. 清热解毒片清热解毒片是一种传统中药制剂,主要由黄芩、连翘、板蓝根等中草药组成。
该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在治疗病毒感染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2. 阿昔洛韦软膏阿昔洛韦软膏是一种应用于皮肤和黏膜表面的抗病毒药物。
它可以广泛用于治疗皮肤和黏膜病毒感染,如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
3. 雷帕替韦雷帕替韦是一种口服的抗病毒药物,常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它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和感染能力,起到抗病毒作用。
4. 阿昔洛韦注射液阿昔洛韦注射液是一种用于静脉输入的抗病毒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的疱疹病毒感染。
它可以通过直接抑制病毒的复制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5. 利巴韦林利巴韦林是一种抗病毒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它可以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和抗病毒免疫机制来发挥作用。
6. 头孢拉定头孢拉定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同时也具有抗病毒作用。
它可以用于治疗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等症状,并对病毒感染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7. 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气雾剂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气雾剂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可用于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
它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和抗病毒免疫功能来起到治疗作用。
8. 利巴韦林口服溶液利巴韦林口服溶液是一种口服的抗病毒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呼吸道和消化道病毒感染。
它可以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来发挥治疗的效果。
9. 饿了么胶囊饿了么胶囊是一种抗病毒中成药,主要由虎杖、忍冬藤等中草药制成。
它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的作用,在治疗病毒感染方面有一定的疗效。
10. 妥拉苏单抗注射液妥拉苏单抗注射液是一种用于静脉输入的抗病毒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的呼吸道病毒感染。
它可以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和感染能力来发挥治疗作用。
抗病毒药物的现状与发展__
抗病毒药物的现状与发展__抗病毒药物的现状与发展一、引言抗病毒药物是指用于预防和治疗病毒感染的药物。
随着病毒感染疾病的增加和病毒变异的不断出现,研发和改进抗病毒药物成为当今医学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抗病毒药物的现状与发展。
二、抗病毒药物的分类抗病毒药物根据其作用机制和目标病毒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1. 直接抗病毒药物:直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过程,如核苷类似物、蛋白酶抑制剂等。
2. 免疫增强剂:增强机体免疫力,帮助机体抵抗病毒感染,如干扰素等。
3. 疫苗: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预防病毒感染,如流感疫苗、乙肝疫苗等。
三、抗病毒药物的研发与应用1. 研发过程:抗病毒药物的研发通常经历药物发现、药物设计、体外体内实验、临床试验等多个阶段。
研发过程中需要进行药物筛选、药效评价、安全性评估等工作。
2. 应用领域:抗病毒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和疫苗预防领域,如治疗HIV感染、流感、乙肝、丙肝等病毒感染疾病。
四、抗病毒药物的现状1. HIV抗病毒药物:目前已有多种高效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用于治疗HIV感染,如核苷类似物、蛋白酶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能够有效抑制HIV的复制和传播,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 流感抗病毒药物:目前已有多种抗流感病毒药物用于治疗流感,如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核苷类似物等。
这些药物能够减轻流感症状、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3. 乙肝抗病毒药物:目前已有多种抗乙肝病毒药物用于治疗乙肝,如核苷类似物、干扰素等。
这些药物能够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减轻肝脏损害,延缓疾病进展。
4. 丙肝抗病毒药物:目前已有多种抗丙肝病毒药物用于治疗丙肝,如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免疫增强剂等。
这些药物能够抑制丙肝病毒的复制,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五、抗病毒药物的发展趋势1. 个体化治疗: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未来抗病毒药物将更加注重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基因型和病毒株型进行药物选择,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2. 多靶点药物:病毒具有高度变异性,单一靶点药物易产生耐药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开创丙肝治疗新时代发表者:葛国洪1159人已访问丙型肝炎全球流行,据调查显示,我国1~59岁人群抗-HCV流行率为0.43%,在全球范围内属HCV低流行地区。
但部分地区在九十年代由于商业献血盛行,为HCV感染的高发地区。
由于HCV感染具有隐匿性,多数感染者并不知道感染HCV,少数患者待发现时已发展为肝硬化或者肝癌。
所有HCV RNA阳性患者,只要有治疗意愿,无治疗禁忌证,均应接受抗病毒治疗。
早期抗病毒治疗可以清除HCV,获得治愈。
以前抗病毒治疗公认的最有效的方案是标准方案(SOC)即长效干扰素PEG-IFN-α联合应用利巴韦林。
但按标准方案治疗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不能治愈(治愈率50%-70%)或者不能耐受该方案治疗。
近年来抗HCV的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的出现,开创了丙肝治疗新时代。
DAAs直接作用丙肝病毒蛋白酶、RNA聚合酶等病毒复制的重要环节,有效达到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治愈率提高到90%以上,部分方案接近100%。
HCV存在着许多基因型,在世界不同地区主要分为6个基因型。
我国的丙肝患者中,1b型患者约占绝大都数,下面简要介绍目前含DAAs药物治疗1b型丙肝的方案。
方案1:每周PegIFN-α、每日基于体重的利巴韦林(<75 kg或≥75 kg的患者分别为1000或1200 mg/d)和每日sofosbuvir(400 mg/d)的联合方案,治疗12周。
方案2:每周PegIFN-α、每日基于体重的利巴韦林(<75 kg或≥75 kg的患者分别为1000或1200 mg/d)和每日simeprevir(150 mg/d)的联合方案治疗。
Simeprevir应与PegIFN-α和利巴韦林联合应用12周,然后,对于初治和之前复发的患者,包括肝硬化患者,应单独应用Peg IFN-α和利巴韦林治疗额外12周(总疗程24周),对于之前部分应答或无应答者,包括肝硬化患者,应治疗额外36周(总疗程48周)。
方案3:sofosbuvir(400 mg)和ledipasvir(90 mg)固定剂量联合方案治疗,每日服用一次单片药物。
无肝硬化的患者,包括初治和经治患者,应采用这一固定剂量联合方案治疗12周,不应用利巴韦林。
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包括初治和经治患者,应采用这一固定剂量联合方案治疗12周,每日应用基于体重的利巴韦林(<75 kg或≥75 kg的患者分别为1000或1200 mg/d)。
禁忌应用利巴韦林或对利巴韦林耐受性差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应接受固定剂量的sofosbuvir和ledipasvir联合方案治疗24周,不应用利巴韦林。
方案4:ombitasvir(75 mg)、paritaprevir(12.5 mg)和ritonavir (50 mg)单片药物(2片,每日一次,随食物服用)以及dasabuvir (250 mg)(1片,每日2次)的联合方案治疗。
无肝硬化的患者应接受这一联合方案治疗12周,不应用利巴韦林。
有肝硬化的患者应接受这一联合方案治疗12周,每日应用基于体重的利巴韦林(<75 kg或≥75 kg的患者分别为1000或1200 mg/d)。
方案5:基因1型HCV感染患者可应用每日sofosbuvir(400 mg)和每日simeprevir(150 mg)的联合方案,治疗12周。
对于肝硬化患者,推荐加用每日基于体重的利巴韦林(<75 kg或≥75 kg的患者分别为1000或1200 mg/d)。
对于禁忌应用利巴韦林的肝硬化患者,必须考虑将治疗时间延长至24周。
方案6:每日sofosbuvir(400 mg)和每日daclatasvir (60 mg)的联合方案,治疗12周。
对于肝硬化患者,推荐加用每日基于体重的利巴韦林(<75 kg或≥75 kg的患者分别为1000或1200 mg/d)。
对于禁忌应用利巴韦林的肝硬化患者,必须考虑将治疗时间延长至24周。
方案7:Asunaprevir(100mg)一日两次和daclatavir( 60 mg )每日一次,疗程24周。
DAAs治疗使丙肝治疗迈入新的时代,但毕竟该类药物临床时间不长,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需待进一步评估。
另外也需注意慢性丙肝尤其是肝硬化患者HCV的清除可降低肝硬化失代偿的发生,可降低但不能避免肝癌的发生,需长期监测肝癌的发生情况。
2014与2015EASL抗HCV治疗指南比较2015-10-21 来源:临床肝胆病杂志我要投稿HCV EASL 指南对比评论(3人参与)作者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戴明佳颜学兵鉴于抗丙型肝炎病毒(HCV)药物研制进展非常迅速,针对抗HCV治疗的指南更新也非常及时。
2014年美国感染病学会(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IDSA)及美国肝病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s,AASLD)联合发布了一部丙型肝炎诊治指南,同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关于丙型肝炎管理及治疗的指南。
欧洲肝病学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EASL)在2014年发布了关于丙型肝炎治疗的指南。
作者曾对4部指南进行了解读和比较。
2015年4月EASL会议期间发布了欧洲最新抗HCV指南,国内已有学者对此指南进行了翻译,相对于AASLD及IDSA联合发布的抗HCV治疗指南,本指南涵盖的治疗方案是目前最为全面的。
本文对近2年发表的两部最新EASL抗HCV的指南作一比较,旨在从两部指南的异同之中看出抗HCV的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ngets,DAA)运用的部分趋势及注意事项。
2014年EASL推荐抗HCV治疗方案总结2014年EASL治疗指南中关于抗HCV治疗方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pegylated-interferon-2a/2b+ribavirin(RBV),PR]为基础的方案,即PR联合sofosbuvir(SOF)、simeprevir(SMV)及daclatasvir(DCV);另外一类是以SOF为基础的,即SOF联合PR、RBV、SMV及DCV。
2014年EASL抗HCV治疗指南中指出:所有HCV相关代偿性肝病的初治和经治患者均应接受抗病毒治疗,且不同基因型(genotype,GT)的HCV感染治疗方案不同。
最容易治疗的GT2可供选择的方案为PR+SOF和SOF+RBV,GT5/6提供的方案同GT2;介于治疗难易之间的GT3较GT2多一种治疗方案即SOF+DVC,具体见表1。
从2014年EASL指南可以看出对不同GT都可以采用的治疗方案为PR+SOF和SOF+RBV。
2015年EASL推荐抗HCV治疗方案总结2015年的抗HCV治疗方案增到4大类,一类是以PR为基础的方案,即PR联合SOF、SMV;第二类是针对非结构区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NS)5B的核苷酸类药物SOF 为基础的联合方案,即SOF联合PR、DCV、SMV及RBV;第三类为NS5B非核苷类聚合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protein inhibitor,PI)+NS5A±RBV;第四类为NS3-4A+NS5A±RBV的联合,后两种为2015年新增的治疗方案。
以往用PR±PI抗HCV治疗,治疗的效果或难易程度是GT1a>1b>4>5/6>3>2,故对不同GT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以GT1和GT4最多,共6种治疗方案。
GT1可供的治疗方案可以分为3大类,一类是以PR为基础的方案,即PR联合SOF、SMV;另外一类是以SOF 为基础的,即SOF联合PR、SMV、ledipasvir(LDV)及DCV;最后为3D/r疗法,即由HCV NS3/4A蛋白酶抑制剂ABT-450、NS5A抑制剂ABBT-267和NS5B RNA聚合酶抑制剂ABT-333再联合RBV所组成。
GT4与GT1不同的是不建议用3D/r,而可以用Viekirax±RBV。
最容易治疗的GT2可供选择的方案为PR+SOF、SOF+DCV和SOF+RBV,而GT3治疗方案则同GT2,但首选方案GT2建议SOF+RBV,而GT3则建议首选PR+SOF。
GT5/6提供的方案为PR+SOF、SOF+LDV、SOF+DCV。
2015年EASL治疗指南中对不同GT都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案是PR+SOF和SOF+DCV±RBV(表2)。
2015年与2014年EASL推荐抗HCV治疗方案的比较2015年新增的慢性丙型肝炎(CHC)的治疗药物共有3种:Harvoni:SOF(400mg)+LDV(90mg)±RBV;Viekira Pak(3D)±RBV:每天2片固定剂量组合的ombitasvir/paritaprevir/ritonavir(12.5mg/75mg/50mg)和每天2片dasabuvir(250mg),早晚各1片;Viekirax(2D)±RBV:每天2片固定剂量组合的ombitasvir/paritaprevir/ritonavir (12.5mg/75mg/50mg),早晚各1片。
2015年指南中不再含有PR+DCV的治疗方案;2015年EASL指南中一旦运用第一代NS3/4A治疗失败未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SVR),不再建议含有NS3/4A的PI治疗(包括第二代的SMV),而2014年EASL和WHO指南中指出,如果运用第一代PI发生耐药则可以用第二代PI治疗,但对于GT1a需检测是否含有NS3蛋白酶区Q80K位点的变异,如果含有此变异不建议用第二代PI,即SMV治疗;近2年EASL治疗指南中不同的GT治疗方案的区别见表3。
(1)GT1:2014年含有PR+DCV和SOF+RBV的治疗,在2015年的治疗方案中不建议采用PR+DCV及SOF+RBV治疗GT1。
在2015年指南中PR可以联合SMV及SOF,提示PR可以联合NS3/4A及NS5B,但已不再采用联合NS5A的治疗方案,具体原因没有提及;新增了SOF+LDV治疗方案;增加了3D,即NS3/4A+NS5A+NS5B治疗方案,此联合中NS5B为非核苷酸类药物,且对于GT1a建议加用RBV,故3D治疗实际上至少是4种药物的联合,GT1a实际上5种药物的联合;(2)GT2:2015年增加了SOF+DCV治疗方案,首选的治疗方案仍为SOF+RBV;(3)GT3:2年的治疗方案没有变动,但说明部分增加了SOF+LDV对于GT3的疗效可能次于DCV,即SOF+LDV将来可能会出现在GT3的治疗备选方案中,但LDV+SOF+RBV可能优于SOF+RBV,在将来的临床验证中也许会有结果;(4)GT4:与GT1相同,也去掉了2014年中PR+DCV及SOF+RBV治疗方案,增加了SOF+LDV及2D,即Viekirax(NS3/4A+NS5A)+RBV治疗方案,此方案只用于GT4而不用于其他GT;(5)GT5/6:与2014年相比增加了SOF+DCV和SOF+LDV,去掉了SOF+RB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