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国石拱桥优秀教案范文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优秀3篇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优秀3篇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篇一课题:中国石拱桥学情分析:一、学情现状:本班学生有的对学科知识的领悟力和灵活运用能力较强,教学中可以点到即止。
大部分学生基础薄弱,学习语文积极性不高,需要耐心教授的知识较多。
因此当前要下大力气培养尖子生,树立榜样作用。
重视中游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带动下游学生,减少差生。
二、教学措施(一)、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1、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提高。
2、教学内容深浅度要兼顾,照顾不同基础的群体,让其有所学、学有所得,培养成功感。
3、教学中要有所侧重,详略得当,该详讲得详讲、该略讲就略讲,重点知识重点记。
4、课堂上注意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在课堂上设计教学环节时,要着重训练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二)、关注学生情感,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关注学习有困难学生和性格内向学生,尽可能为他们创造讲话机会。
(三)、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学会学习。
1、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预习、课堂展示等,从而实现学习目标。
2、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3、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两两组合、小组合作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
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字词的音、形、义。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顺序、结构,掌握说明方法以及说明语言的特点3、了解石拱桥的特点4、理解赵州桥、卢沟桥的特点。
5、了解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对桥梁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目标2、3、4教学难点:目标2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生活中,我们见过什么样的桥?生:木桥、铁索桥、石拱桥师: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中国石拱桥一文,首先欣赏一下两幅石拱桥的图片二、学习新知三、检查预习1、加横线字注音弧形:拱桥:陡坡:和谐:匀称:桥墩:推崇:河堤:暴涨:惟妙惟肖:2、解释词语悠久:杰作:雄姿:和谐:推崇:胜景:巧妙绝伦:就地取材:3本文体裁是什么?4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文中国石拱桥5文章怎样安排说明内容?(文章的结构);说明顺序是什么?文章结构(略)顺序:逻辑顺序1、学生朗读文章第1、2自然段回答问题:石拱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中国石拱桥》优秀教学设计(优秀5篇)

《中国石拱桥》优秀教学设计(优秀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较优化。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为了加深您对于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的写作认知,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了5篇《中国石拱桥》优秀教学设计,欢迎您的阅读与参考。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前端分析(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确说明文中举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
2、通过指导阅读,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特点。
3、在多角度的分析举例子这种说明方法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举例说明中所举例子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三)教学方法:设问阅读法(四)教学准备1、制定课本的教学目标,抄在小黑板上。
2、准备赵州桥及该桥二十八道拱圈剖面图和卢沟桥的幻灯片。
3、教师自制一个简易的桥梁演示模型。
(五)教学时间:2课时二、教学过程设计:一课时教学要点: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学内容与步骤:(一)组织教学(略)(二)导入新授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石拱桥》这篇说明文。
(出示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简单分析课文内容后,学生朗读课文,解决生词,理清课文结构层次。
A、求学网,给下边加粗字注音。
拱桥洨河和谐张鹜桥墩B、课文整体思路分析:一部分(第1—2自然段),概括介绍一般石拱桥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3-9自然段),具体说明我国石拱桥的建筑特点以及在历史上的光辉成就,并分析取得成就的原因,赞颂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一层(第3—8自然段),先概括介绍我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然后以赵州桥、卢沟桥这两座不同形式的石拱桥作为典型例子加以说明。
第二层(第9自然段),分析取得如此光辉成就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介绍解放后我国石拱桥建设技术的飞跃发展。
2、引导学生,找出课文列举了几个例子及为什么举这几个例子的问题。
我们讨论这篇说明文为什么举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个例子的问题。
初中四册中国石拱桥教案(优秀7篇)

初中四册中国石拱桥教案(优秀7篇)《中国石拱桥》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雄伟、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等词语,掌握读音和词义。
2.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握石拱桥的特征。
能力目标1.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整体感知文意,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2.把握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理解作者对事物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的概括┠芰Α3.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德育目标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勤劳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2.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教学难点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教学方法1.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
让学生自读自思,辅之以教师的点拨引导,化枯燥为生动,变死寂为灵动,提高说明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2.讨论法。
讨论法是民主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映,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评论与争辩的能力。
通过讨论,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敢于质疑,不断提高思维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文字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教学要点]引导学生辨析文体,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征;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了解说明对象,明确其特征;局部探究,赵州桥、卢沟桥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地解释“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由茅以升创作的《中国石拱桥》,了解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设计(二)桥是大地上最真实、最亲切的形象,它总是那样的平凡又像是没人关心似的,从溪流的这一边跨搭到那一边,经受千人踩踏,暴洪冲刷,坚贞的挺立是它不变的形象。
以上是文人骚客笔下的桥。
《中国石拱桥》教案设计(优秀5篇)

《中国石拱桥》教案设计(优秀5篇)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文章结构2、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掌握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3、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教学重点: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文章结构教学难点:掌握说明事物要突出事物特征,准确选取事例的说明方法教学流程:一、导入(5分钟)让同学们列举一些自己所知道的桥,让后简单分下类,看下什么桥是石拱桥,这样首先对石拱桥有所了解。
然后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石拱桥》,看一看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是怎样介绍中国石拱桥的。
二、初读文章,整体把握(15分钟)1、初读课文,思考:本文介绍了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等,本文的说明对象究竟是什么?有哪些特点?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说明对象特点:历史悠久、结构坚固设计巧妙、形式优美艺术水平高2、说明对象既然是中国石拱桥,文章第1、第2小节介绍一般石拱桥似乎就有些多余,那么第1、第2小节能不能去掉?先从整体上介绍一般的石拱桥的共性,对石拱桥有大致的了解,后具体介绍中国石拱桥,既能够使读者了解石拱桥的一般特点,更能对中国石拱桥的特性有深刻的印象。
3、文章第几小节到第几小节主要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从整体上采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进行介绍说明?第3-8小节举例子赵州桥、卢沟桥4、文章结尾第9、第10小节分别介绍了什么?第9小节介绍中国石拱桥的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第10小节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现代发展三、比较阅读,大同小异(25分钟)1、文中说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那么作者为什么选取赵州桥、卢沟桥作为例子来介绍中国石拱桥?用这两个例子能否说清楚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赵州桥、卢沟桥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三大特点的?)赵州桥卢沟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2、既然都能体现中国石拱桥的三大特点,能否只选取其中一座桥来介绍?这样介绍不是更简洁吗?(可从造型结构和介绍侧重点两个方面进行思考)赵州桥卢沟桥造型结构拱上加拱联拱介绍侧重历史最悠久,设计很科学艺术价值高,历史意义大3、阅读4-6小节,思考:作者围绕赵州桥时说明顺序具体是怎样的?赵州桥:先总写赵州桥的整体情况,再分四个方面具体介绍赵州桥的特点4、介绍卢沟桥时与介绍赵州桥时的说明顺序有什么相同之处?卢沟桥:先总写卢沟桥的情况,再具体写桥的与众不同之处共同点:先简要介绍总体情况,后重点介绍主要特点5、小节:说明文中选取事例要既有代表性,能体现说明对象的共性,又能在说明对象的特征方面有所侧重,表现出独特的个性。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优秀3篇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优秀3篇中国石拱桥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体会说明事物的特征,初步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
2、学习准确的说明语言。
【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⑴说明事物的特征。
⑴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教学难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课时安排:两课时。
4、教学方法:⑴讨论、点拨、自读相结合。
⑴比较阅读法。
⑴运用多媒体配合教学。
【教学及步骤】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简介作者二、初读课文,领会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提示:同学们读课文时,请注意领会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读完后给课文的前添加一些修饰语,即什么什么样的石拱桥。
1、学生结合注释自由朗读课文5分钟,如仍有生疏字词,自词典。
2、检查学生朗读情况:屏幕显示:生字3、给课文前添加修饰语:提示:发言时请对所添加的稍作解释,并注意以课文为根据。
学生可能添加的修饰语的情况:⑴历史悠久的中国石拱桥文中多处写到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如“旅人桥”等。
⑴“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赵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⑴形式多样的中国石拱桥“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赵州桥是独拱石桥卢沟桥是联拱石桥,形式不一样。
⑴巧妙绝伦(制造奇特)的中国石拱桥“桥(赵州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奇观”等。
⑴坚固的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到现在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卢沟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坚固。
”⑴杰出的中国石拱桥……4、学生充分发言后,引导学生结合1、2、3、自然段归纳总结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三、再读课文,重点比较阅读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文字1、显示赵州桥、卢沟桥图片。
2、讨论填写赵州桥、卢沟桥概况表。
桥名位置历史和修建年月结构特点形式特点学生讨论中可能提出的问题:⑴“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如何理解?引导学生看赵州桥图片,理解“两肩”、“各有”。
2023最新-《中国石拱桥》教案【精选9篇】

《中国石拱桥》教案【精选9篇】《中国石拱桥》一文,生动地展示了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历史文物,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9篇《中国石拱桥》教案,可以帮助到您,就是牛牛范文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中国石拱桥》教案篇一课文在教材中所处地位分析《中国石拱桥》是学生初次系统的接触说明文,学生对说明文体知识所知甚少,况且《中国石拱桥》是说明文中的典范,这一课给学生印象的好坏,必将影响到以后学生对说明文学习的兴趣,因此,除掌握必要的说明文体知识外,还应该注意结合文章特点,培养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本单元的重点,在教学上应该放在学习说明文抓住物特征,举典型事例说明事物的方法;说明文与记叙文在写作目的和语言使用方面的差别;了解说明顺序,掌握说明方法。
同时针对学生基础薄弱这一情况,分三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预习时了解说明文有关文体知识、关于作者、积累字词,及对文章内容整体感知,质疑、解疑。
第二课时整体感知文章,重点分析赵州桥一例,从中掌握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了解说明顺序,掌握说明方法的运用,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
参照上一例,自行分析卢沟桥一例。
第三课时由于我乡境内有座石拱桥,所以此课到万善石桥上,除在这里结合文章内容感悟实体建筑物外,并与记叙文比较,体会差异,同时点出主旨,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目标1、师生互动目标:学习说明文抓住事物特征,举典型事例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初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2、小组互动目标:初步认识说明文与记叙文在写作目的及使用语言方面的差异,体会文章平实而准确的语言特点。
3、个人自学目标:了解作者,说明文体有关知识,积累字词,感知课文内容。
4、情感目标: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悠久历史和杰出成就,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抓住事物特征,举典型事例进行说明的方法。
2、说明文平实而准确的语言,与记叙文的在写作目的及使用语言方面的差异。
3、了解说明顺序,掌握说明方法的运用。
中国石拱桥教案优秀4篇

中国石拱桥教案优秀4篇《中国石拱桥》优秀教案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及举典型例子说明事物特征是方法。
2、理清全文由概括到具体、由结果到原因的逻辑说明顺序。
3、初步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认识文中出现的几种说明方法。
4、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简明、生动。
5、初步运用说明文知识,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查字典、找资料,扫清字词障碍,理解课文。
2、通过感知作品,把握课文重点,理清作者思路,了解几种常用说明方法。
3、通过比较阅读、问题探讨、展示提升等方式掌握课文应体现的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及其光辉成就。
2、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难点】1、认识文中出现的几种说明方法,并把握其特点。
2、说明文相关知识的运用及学生丰富想象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1、结合教材第49页单元提示第二段“表达方式”这一话题,让学生回忆常见的五种表达方式的名称。
2、以师对一个苹果的如下表述,学生判断各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1)今天,我来这里给大家上课,顺便带来了一个大苹果,准备把它作为一个小小的礼物,送给本节课表现秀的同学。
(2)这是一个质量上等的好苹果。
(3)它圆圆的、大大的,通体黄里透红,表皮光滑细腻,像胖娃娃的脸。
(4)这个苹果太可爱了,我多么喜欢它啊!(5)这个苹果整体呈球形,如成人拳头大小,通身粉红色,上半部比下半部颜色略深,整个苹果重约300克,属红富士超大型果种。
3、学生把教材翻到第92页,以对作者相关文学常识的了解,师引出本课的说明文体裁,并板书课题。
二、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结合先前的预习,指出本课的学习目标。
三、预习交流1、寻访文朋字友。
各小组在各自板块上展示预习时自选的6个字或词,然后轮流给出展示理由。
2、学生就预习过程中把握的说明顺序、遣词用字、语言组织、谋篇布局、感情寄予、说明方法等不同方面,结合整理形成的问题及研讨情况进行交流,教师及时指导。
中国石拱桥教案8篇

中国石拱桥教案8篇《中国石拱桥》优秀教案篇一一、复习导入1、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来说明的?2、课文主要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明确:逻辑顺序二、赏析探究1、作者把中国石拱桥介绍得清楚明白,是因为用到了一些说明方法,接下来分小组找一找本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说说其作用。
明确(参考):(1)列数字: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通过确凿的数据,准确地说明了桥的规模,突出了赵州桥“雄伟”的特点。
)(2)打比方: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形象地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上的基本特征。
)(3)引用:创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突出了赵州桥构造的奇特。
)(4)举例子: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用具体例子作证,显得真实可信,有说服力。
)(5)下定义: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使读者具体直观地认识到联拱石桥的形态特征。
)2、品味课文语言:下列各句中加粗的字能否去掉?为什么?(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的比较早。
(2)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3)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4)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明确:这些加粗的词不可以去掉,因为它们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然后再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语句,进一步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三、感悟抒情学了本文,你领悟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吗?你读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感受呢?明确:本文体现了作者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赞美和敬佩,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赞扬,(然后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从而让学生领会本文的中心)。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篇二本课时主要学习内容:1、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思路,理解说明顺序。
2、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一、连问速答,整体感知,梳理思路,理解说明顺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拱桥优秀教案范文中国石拱桥优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理解石拱桥及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2.分析例子和对象特征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本文举例的特点。
3.初步感受说明文特点,感知说明文知识(说明方法等)。
【教学重难点】分析例子和对象特征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本文举例的特点(典型、有序、各有侧重)。
【教学过程】一、导入:读下面两段文字,分析下面两段文字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的不同。
【甲】梅花山位于南京市中山门外的紫金山南麓。
南京植梅,始于六朝时期,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梅花山始建于1929年,植梅面积1533余亩,有近400个品种的13000余株梅树,被称为“天下第一梅山”和“中国第一梅花山”,与上海淀山湖梅园、无锡梅园和武汉东湖磨山梅园并称为“中国四大梅园”,居四大梅园之首。
梅花山以品种奇特著称。
【乙】到了梅花山,刚进大门。
眼睛一亮,那几棵梅花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了枝梢,不留一点儿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春光,竟会这样的饱满,这样的烂漫,梅花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了。
甲文运用的是说明的表达方式,注重对梅花山的位置、地位、历史、面积等作知识性的说明和介绍。
乙文运用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重在描写梅花盛开的状态。
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说明和记叙描写的区别。
引入课文学习。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以说明的表达方式为主的课文。
二、整体把握1.速读课文。
(1)积累词语:洨河、巧妙绝伦、匀称、张鷟惟妙惟肖、推崇、独一无二、序幕注意常用和易错的字:匀称chèn、惟妙惟肖xiào(介绍赵州桥的词语:洨河、巧妙绝伦、匀称、张鷟;介绍卢沟桥的词语:惟妙惟肖、推崇、独一无二、序幕。
)(2)应用词语:根据课文内容,分别用两组词语串联起来简介赵州桥和卢沟桥。
例:赵州桥坐落在洨河之上,其设计和石拱技术巧妙绝伦,全桥结构非常匀称,和四周景物配合和谐,深得唐朝文学家张鷟的赞赏,认为它如“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卢沟桥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石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非常逼真,简直惟妙惟肖。
卢沟桥闻名已久,深得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的推崇,认为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另外,发生在卢沟桥的七七事变揭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卢沟桥因此具有反帝反侵略的历史纪念意义。
这些词语分布4-8段,这几个段落集中介绍了中国石拱桥中的两个代表性的杰作:赵州桥、卢沟桥。
2.在这几个段落之前和之后的段落分别介绍什么内容?1-3: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征。
(4-8:分别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
)9:总述中国石拱桥在古代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10:总体介绍解放后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
总结课文结构:总——分——总3.齐读1-3段,中国石拱桥有哪些主要特征?引导学生抓住词句提炼。
(1)历史悠久(“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列举数字“公元282年”直观地写出其历史悠久,“最早”一词隐含着比较,足证其历史悠久。
引用《水经注》资料更为真实可信,充分说明历史悠久的特点。
)(2)形式优美(“像虹”,弧形。
我国诗人诗意优美的比喻:“卧虹”“飞虹”“长虹卧波”。
)(3)结构坚固(“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数字从“几十”到“上千年”具体写出石拱桥的坚固程度,“甚至”一词是对石拱桥的坚固程度感到不可思议的惊叹。
)此外,还有一些次要的特征:数量多,分布广泛(到处都有)、形式多样(大小不一)、多有杰作。
不多强调。
过渡:中国石拱桥具有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总体特征,作者是怎么更具体地说明这些特点的呢?下面我们深入课文,看一看作者笔下的赵州桥和卢沟桥是如何体现这些特征的。
三、细读文本1.细读课文4-8段,思考:赵州桥和卢沟桥分别是如何具体体现中国石拱桥的三个特征的?抓住具体的词、句分析。
(勾画批注,同桌交流。
)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历史悠久:“最古的石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三个词语依次递进,越加清晰具体,“最古”很抽象,“公元605”比较具体了,但仍让读者不够清晰,“一千三百多”则具体写出其年代的久远。
由形容词到列数字,使得其历史悠久的特点得以具体呈现,读者有直观而清晰的感受。
形式优美:“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初月出云,长虹饮涧”“不朽的艺术价值”形式的优美从两个角度呈现:桥本身的美观(设计美观、结构匀称、石栏石板雕刻美观),而且这种美作者将之上升为“艺术”的层面,使其不单成为实用意义上的沟通工具,更成为审美意义上的艺术珍品;桥与环境的配合美观(和谐)(“初月出云,长虹饮涧”也是从整体上写出赵州桥在周围环境衬托下的形式美,“初月”“长虹”写其形,“出云”“饮涧”写其姿,具有动态的美感,云和涧,想象奇特,是它呈现的背景。
而且这是引用古人的赞词,而非作者的渲染,更显可信,也更可看出其形式的优美已是历史的公认。
)结构坚固:“一直使用到现在”“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拱上加拱的设计“减轻桥身重量”“增加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使得桥坚固,28道拱圈设计使得桥体坚固。
中国石拱桥优秀教案范文二(一)教学目标1、认识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的光辉成就和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2、了解作者抓住了中国石拱桥的那些主要特征来进性说明的。
理解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3、了解本文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以及时间从先到后说明事物的顺序。
4、学习运用准确语言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2、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三)教学难点: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四)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展示石拱桥图片并简洁作者茅以升导入新课作者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
他几十年致力于桥梁的设计、研究和教学工作。
30年代,他主持设计和修建了钱塘江大桥;50年代又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
他写过大量的介绍桥梁知识的书籍和文章,本文就是介绍我国石拱桥的说明文章。
二、请同学熟读课文,学习文章字词。
三、划分段落指名让学生分段,归纳段意,教师小结。
第一部分(1~2)段,总说石拱桥的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第二部分(3~8)段,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第三部分(9)段,说明中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
第四部分(10)段,说明中国石拱桥在新中国建立后的发展。
四、学习本文选材的方法提问:写中国石拱桥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整体安排文章的结构的?本文主要写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什么开头两段写一般石拱桥的特点?【明确】:由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解放后兴建的各种拱桥,先介绍石拱桥的一般特点,为下面写中国石拱桥作了铺垫,自然过渡到写特殊的石拱桥按照一般到特殊的说明顺序来写的。
——逻辑顺序五、学习文章1、2自然段请同学概括石拱桥的特点?2自然段中“不但”“而且”这两个关联词起什么作用?【明确】: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象虹,形式优美,这是第一个特点,作者又用古代神话、我国诗人对拱桥的比拟说明这种桥给人带来的外观美感,“人间天上”“卧”“飞”引人遐思,写出石拱桥的神奇、雄伟、灵动。
石拱桥第二个特点是历史悠久“比较”二字用词较为准确。
第三个特点是结构坚固,从时间方面表明其坚固,“甚至”强调其存在时间长,突出其坚固的程度。
“不但”“而且”起过渡作用,1段先写桥的形式美,是桥给人的直观印象,是感性认识,2段写桥结构坚固,是对桥的进一步理解,亦即理性认识。
有些桥的外在形式美过渡到写桥的内在结构坚固。
六、学习第3自然段第3自然段都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哪些特点?此段有什么作用?【明确】:历史悠久、数量众多、形式多样、成就惊人举“旅人桥”的例子说明历史悠久。
3段对4至8段是总领关系,3段总写中国石拱桥的特点,4至8段写了中国石拱桥中两大杰出代表赵州桥、卢沟桥的特点。
“惊人”一词说明中国石拱桥有着杰出的成就。
第二课时一、分析文章其它段落1、提问:中国的石拱桥很多,都有相同的特点,作者为什么选择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说明的例子?小结:赵州桥和卢沟桥历史悠久,气魄宏伟、驰名中外,有中国石拱桥的典型特点,很有代表性。
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的特征方法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使读者对被说明事物的特征认识得更具体、更明确、更深刻。
中国石拱桥优秀教案范文三【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及举典型例子说明事物特征是方法。
2、理清全文由概括到具体、由结果到原因的逻辑说明顺序。
3、初步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认识文中出现的几种说明方法。
4、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简明、生动。
5、初步运用说明文知识,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查字典、找资料,扫清字词障碍,理解课文。
2、通过感知作品,把握课文重点,理清作者思路,了解几种常用说明方法。
3、通过比较阅读、问题探讨、展示提升等方式掌握课文应体现的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及其光辉成就。
2、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难点】1、认识文中出现的几种说明方法,并把握其特点。
2、说明文相关知识的运用及学生丰富想象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1、结合教材第49页单元提示第二段“表达方式”这一话题,让学生回忆常见的五种表达方式的名称。
2、以师对一个苹果的如下表述,学生判断各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1) 今天,我来这里给大家上课,顺便带来了一个大苹果,准备把它作为一个小小的礼物,送给本节课表现秀的同学。
(2) 这是一个质量上等的好苹果。
(3) 它圆圆的、大大的,通体黄里透红,表皮光滑细腻,像胖娃娃的脸。
(4) 这个苹果太可爱了,我多么喜欢它啊!(5) 这个苹果整体呈球形,如成人拳头大小,通身粉红色,上半部比下半部颜色略深,整个苹果重约300克,属红富士超大型果种。
3、学生把教材翻到第92页,以对作者相关文学常识的了解,师引出本课的说明文体裁,并板书课题。
二、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结合先前的预习,指出本课的学习目标。
三、预习交流1、寻访文朋字友。
各小组在各自板块上展示预习时自选的6个字或词,然后轮流给出展示理由。
2、学生就预习过程中把握的说明顺序、遣词用字、语言组织、谋篇布局、感情寄予、说明方法等不同方面,结合整理形成的问题及研讨情况进行交流,教师及时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