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革命纪念馆在红色旅游中的地位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革命纪念馆在红色旅游中的地位和作用
【摘要】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事业,革命纪念馆作为一种对革命历史的研究和宣传的机构,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革命纪念馆属于纪念性博物馆,这里保存了重要的政治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因此成为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加强革命传育教育的重要基地。在红色旅游的开发和建设中,革命纪念馆可以为社会的价值导向进行准确定位,尤其对于弘扬民族精神、振兴中华起到了重要的精神支撑作用。本文针对革命纪念馆在红色旅游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纪念馆;历史现状;红色旅游;重要作用
关于红色旅游概念的界定,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红色旅游是旅游者在革命纪念地进行参观游览,以在放松精神的同时,接受中国革命传统教育。革命纪念地的形成是基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寻求解放的道路,并开展革命建设期间而建立起的丰功伟绩,在这里所展示的革命先辈的纪念品中,承载着当年的革命精神,以对后人以革命教育。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红色旅游是将自然景观与红色景观相融合,在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推动中国革命教育,让前来旅游的人在放松身心的同时,还能够在传统教育的激励下,振奋精神。也就是说,现代意义的红色旅游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消遣,而是融进了文化韵味,让人们在休闲娱乐的时候,也不要忘记我们所享受的一切都是由老一辈革命家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换来的。红色旅游是以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为主线的,其作用是通过文化理念的提升,来实现具有爱国情怀的精神之旅。
一、革命纪念馆的历史现状
本论文以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的基本情况为例,介绍革命纪念馆的历史和现状。
(一)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的基本概况
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始建于1978年,位于武汉市江岸区长春街57号(原日租界中街89号的日商大石洋行),1979年3月5日正式对外开放。纪念馆是一座四层楼的日式建筑,占地面积1776.96平方米,建筑面积2288.62平方米。1982年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现已成为红色旅游的重要场所,是湖北省武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湖北省首批国防教育基地,同时承担着文物收藏保管、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的职能作用,是面向社会,特别是针对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
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管辖区内公开设立的办事机构,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见证。1937年底至1938年10月中共中央长江局领导人周恩来、董必武、秦邦宪、叶剑英等在这里一方面积极开展与国民党上层的谈判,加强国共两党在政治、军事上的合作,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一方面组织动员广大民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极力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团结一切抗战力量,为争取抗战取得最后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于1944年在日军侵占期间被美军飞机炸毁,1978年在原址按原貌重建,1979年3月正式对外开放,叶剑英为纪念馆题写馆名。建馆30多年来,纪念馆始终坚持把文物保护与传承作为自身的首要任务,充分利用革命纪念馆的有利条件,广泛地征集、收藏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为纪念馆的建设和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近些年来,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在开展红色旅游,创新旅游品牌上狠下功夫,不断加强科学管理、史料研究、丰富内涵、完善纪念馆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促进和扩大社会效益。自开馆以来,这里先后接待了张爱萍、伍修权、方毅、陈荒煤、吴官正、童小鹏、王首道等领导人,以及路易·艾黎、马海德、前苏联空军志愿队老战士访问团、美国马可波罗--0422访问团等国际友人,到目前为止,接待社会各界观众达400多万人次。纪念馆充分利用宝贵的资源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教育起到了启蒙和传承的作用。并先后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湖北省和武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北省首批国防教育基地、武汉市党史教育先进单位、武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武汉市青少年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岸区最佳文明单位等称号。
(二)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的现状
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现隶属于武汉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为副处级事业单位,下辖汉口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及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管理所,三块牌子,一个班子,一套人马。目前,纪念馆人员编制有限,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一线人员年龄偏大,招聘年轻人又受名额限制,影响了纪念馆选拔或引进优秀人才,不利于纪念馆事业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一现状,有待于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思维,努力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观念,改进我们的用人方式,整合资源,顺势发展。
30多年来,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在政府的支持下,已经进行过多次修缮和维护工作,八办纪念馆内举办的《武汉抗战》基本陈列展览于1985年、1998年、2005年进行了三次大的修改,展览内容不断充实和完善,展览形式更加新颖,充分利用现代声、光、电等科技手段,形象地再现了当年武汉人民万众一心、团结抗战的光辉历程,歌颂了周恩来、董必武、秦邦宪、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抗战初期在武汉的丰功伟绩。整个展览突出了武汉全民抗战的特点,使来到这里参观游览的人们对于那段彰显民族精神的历史留下深刻印象。
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在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等社会活动方面,紧扣时代主题,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和人文资源,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各项宣传教育活动,始终以弘扬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为契机,全面发挥纪念馆的职能作用,不断扩大社会影响,有力地促进了文博事业的发展。主要做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结合时政时事,每年举办一至两个具有时代特征的临时展览。先后举办
有《辉煌50年》、《迎接99”澳门回归》、《历史不容歪曲、罪责不容否认—日军南京大屠杀和日本侵华暴行展》、《伟大的旗帜、光辉的历程》、《长征精神永存》、《人民的胜利》、《走近邓大姐》、《周恩来光辉的一生》、《保卫大武汉》、《中国梦-追逐民族复兴之路》等30多个临展。采取送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展览送到部队、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广场、公园、社区、远城区等地巡回展出,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热情欢迎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