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体现

合集下载

从女性主义视角浅析电影《找到你》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从女性主义视角浅析电影《找到你》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从女性主义视角浅析电影《找到你》中的女性形象塑造电影《找到你》讲述了一个女孩子李玩在最困难的时候失去了自己的父亲,踏上寻找父亲的路途,当她走到准确的位置时,却发现她需要寻找的已经不是她最想要找的人了。

从女性主义视角来看,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塑造与性别平等的思想理念相违背,本文从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电影中的女性角色缺乏独立性和自我意识。

电影中的李玩和她的母亲都没有明确的职业和经济来源,她们的生活和命运完全由男性掌控。

李玩的父亲和男友在电影中扮演了主导和支配角色,而女性角色则更多地以被动和接受的方式存在。

在电影的结尾,李玩选择了跟随男友的决定,这与女性主义的思想理念相违背,即女性应该有独立的思想和选择权。

其次,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倾向于陈旧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与传统的性别角色印象相似,母亲是一个体贴、善解人意的家庭主妇,而且她不惜一切代价为自己的家庭做出贡献。

而女主角李玩则更多地被画成一个柔弱、需要保护的女孩子。

她更多的时间是在等待和接受解救,而不是以自己的力量和行动来处理自己的困境。

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局限于传统的性别角色,并未展现女性的多重、复杂性格,也未展现女性自我解放和追求自由的意识。

最后,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之间存在着不平等关系。

电影中的男性形象更具有统治性和支配性,而女性则更多地处于从属和被支配的位置。

电影中的李玩和她母亲都需要依靠男性来维持生计和生命。

据此,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在性别关系中并不平等,她们缺乏自己的主动性和自我决策能力,而且容易被男性所操纵和支配。

总之,电影《找到你》中的女性形象塑造相对薄弱,存在着女性主义思想的缺陷。

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缺乏独立性和自我意识,倾向于传统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并存在着与男性形象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为了体现性别平等的思想理念,电影制作者需要更加关注女性角色的多重、复杂性格,并赋予她们更多的自我决策和主动性。

浅析女性主义在中国电影中的体现

浅析女性主义在中国电影中的体现

|RADIO &TV JOURNAL 2020.06一、女性主义的概念(一)女性主义的定义与影响女性主义一词是Feminism 的翻译,又称“女权主义”,最早出现在19世纪90年代的法国。

早在1791年奥兰普德古热就因争取女性就业权和教育权发表了《女权宣言》,认为“妇女生来就是自由人,和男人有平等的权利”①。

后传到欧洲和美国,并逐渐流行开来,主张实现男女平等。

五四时期传入中国,而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封建社会,在农耕经济与儒家思想的双重作用下,女性解放比西方更加举步维艰。

此后经历了封建王朝的破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开放等外力作用下,女性主义也渐渐被人了解。

女性主义现今虽在中西方都得到了深刻的理解与践行,但在社会、思想、政治方面女性仍旧是得不到与男性完全平等的权利。

路漫漫其修远兮,女性依然坚持不懈地对自我权利上下而求索着。

(二)女性主义与电影的关系在电影行业极为发达的当今时代,电影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在为大众带来视觉盛宴的同时,光影人像故事的背后还拥有对社会、思想、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传播的解读。

在此条件下,电影促进大众对女性主义的理解、增强女性对自身社会性别地位的认识、推动男女享有平等权利意识的觉醒,成为女性主义旗帜中一个重要的标杆。

同时剖析社会现象与矛盾,从而提高电影的质量,观众透过电影对女性主义产生思考,从而使女性主义更好地与时代结合。

美国电影学家尼克布朗曾经提出,影视是能够再现社会原貌的主要传播媒介,对建立社会性别成规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②。

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因拥有抨击社会现实、为女性争取权利的事例而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赢。

由此看来,女性主义与电影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承,具有双向价值的。

二、女性主义在中国电影中的体现(一)中国电影中女性主义的萌芽与发展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主义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了萌芽,五四时期传入中国后,新文化运动时许多知识分子将国外女性主义著作进行了翻译传播,推动了中国第一次妇女运动的解放。

以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电影《找到你》

以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电影《找到你》

以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电影《找到你》《找到你》是一部结合了悬疑、传记和家庭关系等多个元素的电影。

电影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家庭主妇,正在为自己的儿子和丈夫照顾家庭,但是她也有自己的梦想和才能。

这部电影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强调了女性的家庭角色和自我实现的关系。

首先,电影中的女性角色都有自己的个性和价值。

女主角女儿为了自己的梦想拼搏,母亲则支持她,尽管女儿的梦想可能并不符合社会对女性的期望。

另一位女性角色是一名探员,她独立自主,勇敢果敢,不怕面对险情和艰难。

这些女性角色在电影中都扮演着独立自主的角色,不只是家庭的一员,也展现自己的价值。

其次,电影中的女性角色的视野和观察力非常重要。

电影中的女主角非常细心,她发现更多的线索比她的丈夫多,尽管她不是警察。

这表明女性拥有独特的视角和观察力,即使在家庭中,她们也可以成为家庭的决策者和辅助者,不只是看管家庭的人。

第三,电影中表现了女性在职场上的努力。

电影中的女主角拥有良好的音乐才能,在家庭中却很少有机会展现。

后来,她终于有了成为音乐会计划员的机会,并且成功地完成了这个任务。

这表明女性可以在职场上有成功的机会,但是也需要更多的机会和资源来实现梦想。

最后,电影中的家庭角色问题与女性的自我实现有关。

电影中的女主角在家庭中扮演辅助者和照顾者的角色,这与她对于音乐事业的追求和自我实现有所冲突。

但是,在电影结尾,她成功地平衡了家庭和事业,这表明女性可以实现自我,在家庭和事业之间平衡,成为一个多角色的女性。

总的来说,《找到你》是一部尊重女性的电影,展现了女性的价值和潜力。

通过这部电影,观众可以了解到女性在家庭和职场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需要克服的障碍,展现了女性主义的价值观。

女性主义视角下《冰雪奇缘》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女性主义视角下《冰雪奇缘》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女性主义视角下《冰雪奇缘》中的女性形象分析【摘要】《冰雪奇缘》是一部充满女性主题的迪士尼动画电影。

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分析了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在主要女性角色分析中,艾莎和安娜被认为是塑造女性力量和价值观的代表。

艾莎的解读显示了她不仅是一个强大的女性角色,还是一个深受伤害但最终找到力量的形象。

安娜则展示了女性的坚强和勇气。

在女性关系的探讨中,电影呈现了姐妹之间的深厚情感和支持。

女性主义元素的呈现让观众看到了女性在塑造自己命运的能力。

本文指出了《冰雪奇缘》中的女性形象对女性主义的重要意义,以及观众在观影时应该从女性形象中获得的启示。

通过对电影中女性形象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女性主义在影视作品中的表现和意义。

【关键词】女性主义,冰雪奇缘,女性形象,艾莎,安娜,女性关系,女性主义元素,重要意义,启示1. 引言1.1 介绍《冰雪奇缘》电影《冰雪奇缘》是一部由迪士尼制作的经典动画电影,于2013年上映。

故事讲述了两位王国公主艾莎和安娜之间的姐妹情谊和冒险经历。

艾莎拥有冰雪神力,但因为无法控制而导致王国永远冰封,安娜则努力寻找解救王国和姐姐的方法。

在旅途中,她们遇到了一群有趣的角色,一起经历了许多挑战和成长。

《冰雪奇缘》以其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精美的动画画面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喜爱。

影片中塑造了多维度的女性角色,展现了她们的勇气、智慧和独立精神。

影片也探讨了女性之间的关系和互助,为女性主义主题提供了有力的表现平台。

通过对《冰雪奇缘》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女性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挑战,以及她们在面对困境时展现出的坚强与智慧。

1.2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重要性在女性主义视角下分析《冰雪奇缘》中的女性形象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这部电影展现了女性角色的复杂性和独立性,挑战了传统的女性角色刻板印象。

通过女性主义的角度去观察和理解这些角色,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探讨关于女性力量、自我意识和自我救赎的议题。

女性主义视角也能帮助我们审视电影中的性别关系和权力结构,揭示其中存在的隐性偏见和不平等现象。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主义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主义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主义
首先,女性主义在电影角色方面得到了广泛体现。

过去,女性在电影作品中常常充当男性情感的附属品。

然而,随着女性主义思潮的兴起,电影中的女性角色也开始呈现出强势、自主的特点。

例如在电影《千与千寻》中,女主角千寻在一个神奇的世界中成长,同时也表现出自己的坚持和勇气;在电影《狮子王》中,雌性角色娜娜成长为一位充满智慧和勇气的领袖,带领动物王国摆脱侵略者的威胁。

其次,女性主义在电影题材方面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女性主义电影往往讨论女性角色的性别、权力、歧视、压迫等问题,从而带领观众思考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

例如在电影《辣手维京人》中,女主角玛龙为了寻找自己的丈夫奋斗不止,也是对权力和压迫的抵抗;在电影《超体》中,女主角露西拥有强大的超能力,不仅能反击强敌,也表现出自己的坚韧和正义感。

最后,女性主义在电影制作方面也得到了一定的关注和影响。

女性在电影制作中的地位和角色日益重要,女性导演、编剧和制片人在电影创作中也发挥了一个重要的作用。

例如导演凯瑟琳•比格罗在电影《阿凡达》中通过视觉效果和剧情,刻画出了一个被压迫的族群抵抗的故事,充分表现了女性的洞见和创造力。

总之,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无论是电影角色还是电影制作,都体现了女性主义一直所追求的意义——走向平等、承担责任、具备自主性和价值。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主义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主义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主义一、反抗男权文化男权文化长期存在于传统的社会里,这种文化认为男性的地位比女性高,男性更适合掌握社会的权利和资源,女性则需要被限制在家庭内部去履行家庭责任。

对于女性而言,这样的文化是一种枷锁,使得女性无法获得应有的尊重和社会地位。

女性主义意味着要反抗这种束缚和压迫,争取女性的平等权利和自主性。

电影《小妇人》就是属于这种类型的女性主义电影,它讲述了四个女孩在十九世纪美国的生活经历,四个人各有不同的志向和追求,但她们都受到了男权文化的限制和影响。

影片中的主人公乔伊是一个勇敢追求独立自主的女孩,她写作并且想要成为一个职业作家,但是她的家人却不同意她的想法。

影片通过乔伊的经历表现出女性要想在传统社会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勇气,她们需要不断接受社会的挑战和考验,并最终战胜社会对女性的负面看法和偏见。

二、塑造女性形象电影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也是女性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女性形象通常被描绘为某种特定的角色或者拥有某种特定的性格特征,并通过这些形象来表现女性应有的价值和权利。

有些电影通过讲述女性的生活经历和成长历程来表现女性的实际境遇,而有些电影则通过形象的塑造来突出女性的独立自主和敢于追求自己的价值观这一特点。

《猎艳行动》是一部充满女性主义元素的电影,它讲述了一位名叫维多利亚的女性间谍在执行任务中被困住后如何生存下来,并最终完成任务的故事。

影片中的维多利亚是一个独立自主、勇敢果敢的女性,她不畏惧危险和暴力,敢于和男性斗争,并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解决了许多危机事件。

这种形象不仅强调了女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同时也彰显了女性的智慧和勇气,使得女性形象更加充实和丰富。

三、女性友爱与合作女性友爱和合作作为女性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电影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电影中经常出现一群女性一起为了共同的目标而战斗的场面,这些场景强调了女性之间的团结和互相支持的重要,此外,电影还通过这些场景来批判男性之间的封闭和不友好性格。

从女性主义视角浅析电影《找到你》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从女性主义视角浅析电影《找到你》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从女性主义视角浅析电影《找到你》中的女性形象塑造电影《找到你》讲述的是一名年轻女子在挑战自我、寻找自我的过程中展示出坚韧、勇敢的精神面貌。

从女性主义视角来看,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塑造揭示出了女性在现代社会中所经历的困境和挑战,以及她们的自我认知和努力。

首先,电影中的女主角李欣是一个富有野心和不屈不挠的女性形象。

她的职业是金融分析师,在工作中因其真实和勤奋而备受赞誉。

无论是工作上的挑战,还是生活中的不顺,她总是坚定地站起来,不屈不挠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她的成功充分展示了女性在职场上的实力和能力,促进了女性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地位和发展。

然而,李欣在工作之余却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感到心灵空虚。

这说明,在追求职业成功的过程中,女性还需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和情感需求。

其次,在电影中,女人的家庭角色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李欣的母亲是一个全职主妇,照顾家中的孩子和家务。

尽管她曾经是一个职业女性,但在结婚生子之后,她选择放弃自己的工作,专注于家庭的生活与管理。

然而,在一个场景中,女儿问母亲,“你没有对自己有一点点的梦想吗?”这个问题显示出,许多对家庭的贡献往往受到忽略。

女性被传统社会所限制,被告知是要成为母亲、妻子、女儿、爱人,而忽视了自身的需求和梦想。

这种困境也是女性主义者努力抗争的问题。

最后,电影中的女性角色并没有被简单地刻画成某一种特定的形象,而是展示出了她们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比如,李欣的上司林院长看起来很弱势和温和,但实际上,她是一个精明而又应对得当的人。

即便是李欣在这个职场挑战中获得了胜利,林院长还是能够保全自己的职位,展示出了她的职场能力和智慧。

此外,李欣在生活中的细节中也展示出了自己的矛盾性,比如在对待自己的喜欢的男孩时,她展现出了脆弱的情感,同时也体现出自己的勇敢和决心。

总之,电影《找到你》中的女性形象塑造深刻地反映了女性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展示了她们的自我认知和努力。

通过展示这些形象,电影向观众们传达了女性的权利和意识形态的成果,揭示了女性主义的核心理念,促进了对女性问题的思考和探讨。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主义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主义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主义电影中的女性主义常常体现在作品的题材和故事情节中。

一些以女性为主角的电影,往往着力讲述女性在社会中的身份认同、成长历程和性别歧视等问题。

比如《纳尼亚传奇》系列中的女主角露西、苏珊、露茜和艾莲娜,她们的成长与探险故事体现了女性在面对外部压力和内心挣扎时的坚毅和勇敢。

一些以真实历史为背景的影片也常常呈现女性的坚强和勇敢。

比如《铁娘子》中的撒切尔夫人,她在政治舞台上的表现和坚定的立场,体现了女性在男性主导的领域中的自信和坚韧。

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呈现也常常体现在影片的解构中。

一些电影通过解构传统的性别角色和价值观念,展现了女性的自我解放和个性追求。

比如《美国丽人》中的女主角莱斯利,她通过自身经历的成长和挣扎,挑战了传统的女性角色定位和社会对女性的期待,最终实现了自我的解放。

一些电影也通过对女性形象的重新塑造和创新,呈现了女性在不同社会背景和历史时期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比如《一代宗师》中的宫二,她作为女性武术大师的形象,颠覆了传统的男性主导的功夫电影,展现了女性在武术领域中的特立独行和风采飘逸。

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呈现也常常体现在对性别话题的关注和探讨中。

一些电影通过对女性的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的探索,呈现了女性在不同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中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比如《爱乐之城》中的女主角米娅,她在追寻自我音乐梦想的过程中,面临了来自社会和个人内心的种种压力和挑战。

而她通过坚定自己的内心和自我价值,最终实现了梦想和自我解放。

一些电影也通过对女性的性别角色和性别关系的刻画,展现了女性在婚姻、家庭和职场中的矛盾和挣扎。

比如《小妇人》中的四个姐妹,她们在不同的生活阶段和环境中,都面临了性别角色和社会期待的挑战和调适,通过姐妹情谊和自我实现,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和意义。

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体现

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体现

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体现一、女性是什么《圣经》上说,上帝造人,而女人则是用亚当的一根肋骨制造的。

可以说,在这里面,我们看到了男女不平等的先兆。

在东方的古代文化中,同样给女性灌输了诸多的礼数来束缚他们的发展、他们的自由。

在我国,有所谓的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妇为夫纲”的阐述。

孔子也曾经说过:“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在过去的社会中,女人被父权社会灌输了太多的礼数,他们的生命围绕周围的男性而生,并由他们赋予她们自身的意义。

社会习俗和观念通常把女性定位在家庭中,将她们定义为“男人的一半”。

笔者查阅了许多资料,发现并没有一个准确地对“现代女性”的定义。

笔者认为,现代女性应该拥有自己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独立性主要包括精神上的独立,而不仅仅是依靠父权话语的掌控,更主要的是现代女性不会受到文化、政治上的钳制。

反观《午夜巴塞罗那》影片中,女性主人公维基、克里斯蒂娜他们在形式上都符合现代女性的标准,但他们是否真正摆脱了父权的控制,下文将做出一一的阐释。

二、主动的女性这里所提到的主动,主要是指女性在思想上的主动权。

女性主义批评家舒拉米斯·费尔斯通在她撰写的《性的辩证法》中,这样写道:“妇女总能在生活的现实经验里、在她们自己的文化生产中找到反抗的空间。

”在这本著作中,费尔斯通对父权社会对女性的压制进行了早期的不屈反抗,她认为女性有自己的能力去实现她们自己的成就,而且女性不应该妥协于父权的压迫之下。

虽然她的激进遭到了很多人的反驳,也没有给女性提供什么建设性的意见,但她敲醒了沉睡多年的女性思维,告诉她们,她们的思维是自由的,她们应该有自己的方式和习惯,并不需要约束于男性的视角之下。

在《午夜巴塞罗那》中,克里斯蒂娜性格独立、勇敢,对待爱情有着自己的想法,她意识到了自己有自主的选择权,即使这些并不被当时的道德规范所接受,但她依然相信自己的选择,并大胆地作出了尝试性的实验。

同时,女性主义学者费尔斯通和梅里杰·罗森也都提出了女性拥有自身主观能动性的概念,这表现在她们观看电影时,会因为她们的喜好受到片中女性主人公,特别是女性明星的影响。

影视史中的女性形象与女性主义视角的分析

影视史中的女性形象与女性主义视角的分析

影视史中的女性形象与女性主义视角的分析在影视史上,女性形象一直是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电影作为一种强大的文化符号和视觉媒介,广泛地塑造和呈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

而女性主义视角则是对这些形象进行分析和解读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通过对影视史中的女性形象与女性主义视角的分析,探讨女性形象在电影中的重要性和对女性主义发展的影响。

首先,女性形象在电影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电影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女性形象,有强大独立的女主角,有温柔体贴的女朋友,有勇敢的救世主,还有被动的被救赎者。

这些形象通过各种方式影响着观众对女性的认知和态度。

例如,强大的女主角形象激励着女性观众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独立,温柔体贴的女朋友形象塑造了女性关系的理想与期望。

女性形象不仅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的价值观和期待,也影响了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和抱负。

其次,女性主义视角对女性形象的分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女性主义视角关注的是女性在电影中的呈现和表述是否具有性别平等和女性解放的意义。

女性主义视角通过批判性地分析女性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展开,揭示其中存在的性别偏见和对女性的压迫。

例如,传统的男性主义观念中常常将女性定位为被保护和被依赖的对象,而女性主义视角则呼吁将女性形象从这种定位中解放出来,赋予她们独立和自主的权力。

女性主义视角的分析有助于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女性形象的背后意义,并反思现实社会中的性别关系和女性的地位。

影视史中存在许多经典的女性形象,其中一些具有鲜明的女性主义特征。

例如,《魔戒三部曲》中的艾欧莲,她是一个拥有独立意识、勇敢无畏的女战士,为团队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展现了女性擅长的智慧和领导能力。

《钢琴课》中的伊达女士则是一个对传统家庭角色不满意的女性,她以强烈的意志力和不屈的精神,坚持追求自己的音乐事业,不断挑战社会对女性的限制。

这些女性形象以其独立、坚强和勇气,成为观众心目中的英雄和榜样。

然而,女性形象在影视作品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主义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主义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主义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表现往往体现在女性角色的刻画上。

传统上,在电影中,女性角色往往被塑造成被动、依赖、柔弱的形象,她们的存在很少超出了男性角色的边缘。

随着女性主义思潮的兴起,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开始呈现出更多的多元化和复杂性。

《魔法黑森林》中的女主角艾尔莎和安娜,她们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被动公主,而是勇敢、独立、有自己的追求和信仰。

她们的形象激发了许多女性观众的共鸣,成为了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一种突破。

女性主义在电影中通过情节和主题的展现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许多电影通过探讨性别歧视、女性权利和自由等问题,呈现了女性主义的主题。

《摔跤吧!爸爸》就是一部关于女性主义的电影,它讲述了一位父亲如何鼓励和支持他的女儿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也抨击了印度社会中的性别歧视和偏见。

影片中的女性主义精神通过角色的成长与坚韧不拔的毅力得到了生动地展现,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共鸣和鼓舞性。

女性导演在电影行业中的崛起也为女性主义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动力。

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导演开始涉足电影创作,她们通过自己的视角和审美观念来打破传统性别观念的束缚,将女性主义的理念融入到她们的作品中。

比如《第八个女人》由女导演简·坎皮翰执导,影片通过讲述八个不同年龄和背景的女性的故事,展现了女性在不同生活阶段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强烈呼吁关注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权利。

通过女性导演的作品,女性主义在电影中传达得更加直接和深刻。

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表现也存在一些争议和挑战。

一些批评者认为,现有的一些女性主义电影仍然受到传统审美观念的影响,女性形象在片中被过分理想化或性别化,没有充分展现出现实生活中女性的真实处境。

《朗姆酒小姐》中的女性形象被批评为过于理想化和陈旧,缺乏对当代女性问题的深刻探讨。

一些女性主义电影的宣传和营销也受到了争议,被指责为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对女性主义的过度包装和利用。

电影《乱世佳人》中的女性主义解读

电影《乱世佳人》中的女性主义解读

电影《乱世佳人》中的女性主义解读一、本文概述《乱世佳人》是一部由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小说,后被改编成电影,成为了一部备受赞誉的经典作品。

本文将对电影《乱世佳人》中的女性主义进行解读,探讨该电影中女性角色的塑造以及女性主义思想的体现。

电影《乱世佳人》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通过主人公斯嘉丽·奥哈拉的生活经历,展现了女性在战争和社会变革中的困境和抗争。

本文将首先概述电影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介绍斯嘉丽等女性角色的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

接着,本文将分析电影中女性角色的塑造方式,探讨导演如何通过对女性角色的刻画来展现女性主义思想。

在电影中,女性角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弱者,她们在困境中展现出坚韧、勇敢和智慧。

斯嘉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在战争中失去了家园和亲人,却依然坚韧不拔地生活下去,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逐渐走出困境。

本文将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女性角色的形象和行为,来探讨电影中所蕴含的女性主义思想。

本文将总结电影《乱世佳人》中的女性主义解读,指出该电影对于女性主义思想的贡献和启示。

通过对电影中女性角色的分析和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女性应该如何面对困境和挑战。

本文也希望通过对电影《乱世佳人》的女性主义解读,能够引发更多对于女性主义和性别平等的思考和讨论。

二、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分析《乱世佳人》作为一部描绘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经典电影,其女性形象的塑造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

电影中的女性角色,如斯嘉丽、梅兰妮和贝尔·沃特林等,各自代表了不同的女性主义观点和价值观,从而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解读空间。

斯嘉丽·奥哈拉是电影中的核心人物,她的形象塑造充满了复杂性和矛盾性。

一方面,她坚韧、独立,具有强烈的生存欲望和竞争意识,这些特质体现了女性主义中强调的女性独立和自我实现的观点。

她不畏艰难,即使在战争和困境中也能勇敢地生存下去,并努力追求自己的幸福。

另一方面,斯嘉丽也深受传统女性角色的影响,她的行为和决策常常受到男性视角的束缚。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主义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主义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主义
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往往是女性主义讨论的重要焦点。

从过去到现在,女性在电影中的形象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过去,女性在电影中往往被描绘成柔弱、被动、依赖男性的形象,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电影开始展现女性的自主、坚强和独立。

《魔法黑森林》中的女主角艾莉亚娜就是一个充满着女性主义色彩的形象,她不愿做传统意义上的“公主”,而是选择了冒险和自我救赎。

这种女性形象的转变不仅在电影中有所体现,也反映了现实社会中女性地位的提升和观念的转变。

电影中的女性题材也是女性主义探讨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社会对女性权益和性别平等的关注逐渐加强,越来越多的电影开始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心理诉求。

《霸王别姬》等电影展现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坎坷命运,以及她们对自我价值和生活命运的追求。

也有更多的电影关注女性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这种关注使得女性在电影中不再仅仅是男性角色的附属品,而是拥有自己独立的情感和命运。

这种关注也反映了女性主义运动对女性自我认知和情感表达的重视,引发了社会对女性生存状态和情感需求的更多关注和思考。

电影也成为了女性主义思想的重要传播平台。

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女性主义题材和观念得到了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关注。

许多优秀的女性主义电影作品,比如《爱乐之城》、《铁娘子》等,不仅在票房和口碑上取得了成功,更是将女性主义思想传播到了全世界各个角落。

这种影响力使得女性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同和支持,也促进了女性主义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深入发展和传播。

德国电影《罗拉快跑》中的女性主义元素

德国电影《罗拉快跑》中的女性主义元素

36外国电影评论Forein Film Review【作者简介】彭 薇,女,湖北武汉人,武汉轻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武汉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德语教学和跨文化 传播研究。

德国电影《罗拉快跑》中的女性主义元素彭 薇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在欧美产生一种女性主义的电影样式。

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与父权制文化继续维持妇女从属地位之间矛盾的激化,导致了女性主义的兴起。

随着自由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工业革命的深化,男子在社会个体化的过程中获得越来越多的个人权利,而女性的权利却始终遭到排斥,无法调和的冲突促成了女性主义的爆发。

在这种情况下,女性主义电影越来越多的见诸银幕,以女英雄女豪杰甚至女杀手为主题的电影纷纷搬上银幕。

具体而言,女性主义电影指的是以女性为主角,从揭露、控诉和颠覆父权视角出发,观照女性生活题材的影片。

纵观近年来的女性主义电影,德国导演汤姆·提克威于1998年拍摄的《罗拉快跑》无疑是一个亮点。

“奔跑”这条主线贯穿影片始终,一头红发的女主角罗拉为了拯救男友不停地奔跑。

该片一经上映便大受欢迎,成为当年德国最卖座影片,许多德国女孩甚至模仿片中的女主角罗拉,染了一头红发。

德国市长更是把自己的肖像印在《罗拉快跑》的海报上制成宣传广告,藉此片塑造其贴近年轻人、具有活力的形象。

影片中所体现的强烈女性主义色彩成为该片广受欢迎和好评的催化剂。

电影《罗拉快跑》剧照37MOVIE REVIEW 电影评介2015年第20期本文试以《罗拉快跑》为例,从剧情、角色、语言和道具等方面对该片所反映的女性主义元素进行分析。

一、 不同寻常的剧情“奔跑”是整部影片的线索,在这个“美女救英雄”的故事里,导演摒弃了常规的叙事模式,没有遵循叙事完整归一、时间呈线性发展的刻板规律,而是运用了一种独特的方式,在不足90分钟的时间里,将电影情节和电脑游戏与动画相结合,将一个简单的故事反复讲述了三遍——在罗拉的三次奔跑中,仅仅因为一些细节的改变便导致了三个完全不同的结局。

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体现

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体现

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体现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转变,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体现逐渐受到关注。

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媒介,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能够唤起观众对于性别平等和女性角色觉醒的思考。

本文将探讨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体现,从女性角色的刻画、故事主题的选择以及传递的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体现之一是通过女性角色的刻画呈现出来的。

传统上,女性角色常被描绘成弱势、依赖他人、受限于传统社会观念等等。

然而,随着女性主义的崛起,越来越多的电影开始突破刻板印象,塑造更加独立、自主、勇敢的女性形象。

例如,在电影《魔鬼 wears Prada》中,女主角安迪身兼职业与爱情的纠葛中,最终选择了自己的职业发展,并展现出了坚强的一面。

这样的刻画让观众看到了女性在追求职业成功的道路上所遇到的困境,同时也鼓励着女性在现实生活中追求自己的梦想。

其次,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体现还可以从故事主题的选择上看出。

女性主义强调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因此,一些电影以女性的视角来叙述故事,关注女性在家庭、职场、社会中的境遇。

电影《为奴十二年》揭示了童年失去亲人的女主角索罗门在逃亡和努力重拾自由的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凸显了女性在奴隶制度下所遭受的无尽痛苦和不公。

通过这样的叙事方式,电影引发了观众对于女性权益的思考和关注,倡导着性别平等的价值。

此外,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体现还可以通过传递特定的价值观来展现。

女性主义强调女性的独立、平等和自由,不仅仅是一种人权问题,也是一种社会进步的指向。

电影作为艺术形式,往往传达着导演的观念和态度。

例如在电影《黑天鹅》中,女主角娜娜利用自己的才华和努力,打破了艺术与现实之间的藩篱,最终获得了成功。

这样的故事情节和价值观呼应了女性主义的核心思想,激励着女性追求独立和自由的生活。

综上所述,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体现有助于推动社会对于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的认知。

通过对女性角色的刻画、故事主题的选择以及传递的价值观等方面的探索,电影能够唤起观众的思考和关注,推动社会观念的进步。

觉醒·超越·共生——电影《绿山墙的安妮》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觉醒·超越·共生——电影《绿山墙的安妮》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觉醒·超越·共生——电影《绿山墙的安妮》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觉醒·超越·共生——电影《绿山墙的安妮》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电影《绿山墙的安妮》是一部由美国导演John Crowley执导的剧情片,该片根据美国作家丽哈娜·阿琳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

电影以安妮·群山(Annie Allerton)为主人公,通过她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关于自然环境与女性命运的故事。

影片巧妙地将女性主义与环境保护融为一体,展现了生态女性主义的核心理念——觉醒、超越与共生。

觉醒是电影《绿山墙的安妮》中最为明显的主题之一。

安妮是一个对自然敏感且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的女孩,她能够通过大自然触动灵魂。

在安妮的成长过程中,她不仅仅被自然的美所吸引,更被自然的声音、气味和触感所触动。

这种触动使得安妮逐渐发现“山墙”背后的故事,她开始关注家人对大自然的破坏以及城市化进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这一过程就像安妮的觉醒,启发她认识到她能够为保护自然做出贡献。

超越是影片中的另一个核心概念。

安妮的成长既包含着个人对于自我的超越,也涉及对于社会体制的挑战。

在电影中,安妮在危机中超越自我,她抛弃了物质的追求,转而关注真正重要的事情:保护大自然。

她放弃了城市生活,回到“绿山墙”这片自然保护区,隐居于此,为环境异常赋予了新的意义。

安妮的选择是一种对社会价值观的超越,是对于物质、虚荣和功利主义的拒绝。

她通过自己的行动,展示出一个女性如何以超越的方式对抗传统社会体制的重要性。

共生是电影《绿山墙的安妮》所提出的最为深刻的理念。

安妮将她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保护大自然的事业上。

她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共生中实现生态平衡。

共生的理念在电影中有几个方面的显现。

首先,安妮将大自然视作自己的家园,她不但关心自己的利益,也关心环境的保护。

其次,安妮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互动,使得更多人开始关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她带领人们了解和爱护大自然,共同维护生态平衡。

以《时时刻刻》为例探析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体现和流变

以《时时刻刻》为例探析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体现和流变

以《时时刻刻》为例探析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体现和流变《时时刻刻》是由英国女导演朱莉娅·哈特执导的一部电影。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年轻女子琳达在20世纪60年代伦敦的成长经历,她执着地追求自由、平等和独立,与社会传统观念和家族压力斗争不断,最终赢得了自我认同和自由。

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体现1. 改变传统女性角色形象在过去的电影中,女性角色通常是被动、无知、温柔、脆弱甚至是一种消极的形象,但是《时时刻刻》中的琳达却是一个坚强、独立的女性形象。

她拒绝了社会传统的束缚和家庭压力,选择自由、平等和独立,展现了女性个性化、自我救赎的力量。

2. 揭示女性经历的现实问题女性主义电影通常会揭示女性所面临的真实问题,例如《时时刻刻》中,琳达所面对的问题包括工作歧视、男性主导的家庭压力、婚姻不平等等。

这些问题反映了女性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也让观众更加能够理解和关注女性的处境。

3. 强调女性个体的价值女性主义电影也强调女性个体的价值。

《时时刻刻》中,琳达经历过许多挫折和阻碍,但她通过自我认知、不断学习和努力,最终实现了自我价值和自我实现。

这种意义上的女性主义,更强调女性的自我实现和价值,而不是仅仅以男性作为标准来衡量女性的价值。

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流变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流变始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美国女性解放运动的兴起,女性主义电影开始兴起。

一些女性导演开始关注女性固有的生命体验和文化视角来表达女性话题,这些电影带给观众一种充满强烈的女性力量和自由精神的触觉感受。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变革的发展,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呈现也发生了变化。

近年来,女性主义电影更多地关注女性形象和社会话题等,这些电影通常更加多元化和全面化,同时也更注重复杂的女性情况和主题,并且体现了不同女性群体的声音和视角。

总之,女性主义电影在电影历史上碾压了旧的女性传统形象,展现出新的女性角色和精神。

同时,女性主义电影也创造出独特的女性标志和审美,激发了女性的文化认同和社会话题,对推动社会进步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主义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主义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是一种社会思潮,旨在推动并促进性别平等。

电影作品中,女性主义主题经
常受到关注,包括女性的身份认同、性别暴力和压迫、主流文化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等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电影中的女性主义表现。

一、女性身份认同的探索
二、对性别暴力的揭示
三、对主流文化下女性形象的反思
主流文化往往以男性为中枢,塑造出一种以男性为主角、以男性为标准的形象。

而电
影中的女性主义又对此进行了强烈的反思。

比如,《末代御厨》这部电影,通过讲述一个
女性厨师的成功经验,挑战了传统的厨师文化。

这个女主人公在草根出身的时代成功迈出
了自己的步伐,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打破了主流文化下女性在厨房中的禁区。

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它不仅反映了时代对于性别平等的不同阶段
和不同需要,而且反映了女性作为个体的不同追求和表现。

在指导我们的价值观时,电影
中的女性主义在现实生活中可以作为我们前进的榜样和样板,给人们提供强大的启发。

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电影——以《末路狂花》为例分析电影中的女性主义

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电影——以《末路狂花》为例分析电影中的女性主义
20l3年 第 1期 总第 183期
经济研究导刊
EC0N0MIC RESEARCH GUIDE
No.1.2013 Serial No.】83
从 女 性 主 义 的 角 度 分 析 电 影
以《末路狂花》为例 分析 电影 中的女性主义
石 萌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 院 广播 电视学 院,南京 211172)
女性 在电影 中的作用 多半是提供视觉上 的愉悦 ;这种被 看是因为夫权制社会 中男 女之 间不平等权利结构造成 的,很 少有男 性在 电影 中是处在一种单纯被看 的角色 ,女性 被看主 要表现在三个方 面 :(1)摄影机 (摄影师 )的看 ,是摄影师对女 性角色的审视 ,是摄影师对女性角色的一种表达 ;(2)电影文 本中男性角色的看 ;(3)观众的看 ,当电影 出现在大银幕时观 众看到的女性角色 ,大 多数 的女性观众会 因为一些 同有心理 而被电影中的女性角色所同化 。
有的人说这部影片是一部女性主义的批判电影宣扬的是女权主义思想从片中我们的确能够寻觅出一些这样的气影片有的部分体现出了女性的反抗体现了女性对于所谓男权社会的不屑甚至挑衅从loui的自立性格很少有电影把一个女性塑造的这么独立坚强甚至是有一点点的女强人当然她渐渐地也将thelma影响两人在杀了人后真正地步入了亡命天涯的路程尽管两人背负起绝望而激荡的逃亡之路即便是举枪爆掉油灌车豪迈英姿之下仍然是两个纤细的女性身影
关键词 :女性主义 ;电影 ;《末路 狂花》 中图分类号 :C9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291X(2013)Ol一0272—02
《末路狂花》是一部 1991年上映的剧情片 ,片子主要讲述 了Thelma以及 Louise两位极其普通的女人 的故事 ,Thelma是 典型的家庭主妇 ,而 Louise是一名餐厅女招待 ,两人打算趁周 末之际 去散心 ,谁知 Thelma在一 家乡村酒吧险遭强奸 ,幸 亏 Lo. uise即时赶到予 以解救 。由于对方出言不逊 ,Louise一时 冲动 ,枪杀了该男子。一个不经意的过失 ,把两人推上 了逃亡 的 道路 。在 驶 往墨 西 哥 的路 上 ,搭 车 的 J.D.假 装 钟 情 于 Thelma,两人 尽欢 后 ,趁 Thelma疏忽之 际 ,J.D.拿走 了她们所 有的路费。Thelma和 Louise被逼上了绝路。平时在家是个受气 包的 Thelma不得不持枪抢劫了零货店,两人一步步走向绝路 。

电影中的女性主义与性别平等

电影中的女性主义与性别平等

电影中的女性主义与性别平等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经常通过讲述故事和塑造形象来探讨和展示社会的各种议题。

女性主义和性别平等是其中一些常见的主题之一。

本文将就在电影中展示的女性主义和性别平等展开论述,探究电影对于这些议题的贡献。

一、塑造强大女性形象电影中的女性主义常常表现为塑造强大、独立且具有影响力的女性形象。

这些角色在故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展示了其智慧、勇气和毅力。

例如,电影《饮食男女》中的李秀珍通过她的烹饪技能和坚强的意志在传统家庭中突围,展现了她作为女性在社会上的价值。

这些形象在影片中不仅仅是为了展示女性角色的力量,更为了打破性别刻板印象和传统的家庭观念。

二、女性主义与家庭关系电影也通过展现女性在家庭关系中的地位和权力来反映女性主义的观点。

许多电影以家庭为背景,揭示了女性在家庭中的困境和挣扎。

例如,电影《小妇人》中的四个姐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追求,在男权社会中发现了自己的声音和自我认同。

通过这些角色的故事,观众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女性在家庭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思考如何打破家庭中的性别固有观念。

三、反思社会对于女性的偏见电影能够揭示和反思社会对于女性的偏见和歧视。

通过展示女性所经历的种种不公平待遇和挫折,电影可以唤起观众对于性别平等的思考。

例如,电影《银河护卫队》中的女性尤梅达在即使面对种种困境时也能坚定地保护自己,这种形象激发观众对于女性权益的关注,并希望在现实生活中实现性别平等。

四、电影中的男性角色与性别平等电影还可以通过展示男性角色与女性角色的平等关系,传达性别平等的信息。

在电影中,男性角色也扮演着重要的辅助角色,与女性共同面对挑战和解决问题。

例如,电影《摔跤吧!爸爸》中,女儿和父亲一同努力,共同实现了女儿摔跤梦想的故事。

这种男性角色的塑造不仅体现了性别平等,也为男性观众树立了一个更加平衡和包容的形象。

总结电影作为一种强大的艺术形式,能够通过展示女性主义和性别平等的故事和形象来引起观众对于这些议题的关注和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体现一、女性是什么《圣经》上说,上帝造人,而女人则是用亚当的一根肋骨制造的。

可以说,在这里面,我们看到了男女不平等的先兆。

在东方的古代文化中,同样给女性灌输了诸多的礼数来束缚他们的发展、他们的自由。

在我国,有所谓的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妇为夫纲”的阐述。

孔子也曾经说过:“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在过去的社会中,女人被父权社会灌输了太多的礼数,他们的生命围绕周围的男性而生,并由他们赋予她们自身的意义。

社会习俗和观念通常把女性定位在家庭中,将她们定义为“男人的一半”。

笔者查阅了许多资料,发现并没有一个准确地对“现代女性”的定义。

笔者认为,现代女性应该拥有自己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独立性主要包括精神上的独立,而不仅仅是依靠父权话语的掌控,更主要的是现代女性不会受到文化、政治上的钳制。

反观《午夜巴塞罗那》影片中,女性主人公维基、克里斯蒂娜他们在形式上都符合现代女性的标准,但他们是否真正摆脱了父权的控制,下文将做出一一的阐释。

二、主动的女性这里所提到的主动,主要是指女性在思想上的主动权。

女性主义批评家舒拉米斯·费尔斯通在她撰写的《性的辩证法》中,这样写道:“妇女总能在生活的现实经验里、在她们自己的文化生产中找到反抗的空间。

”在这本著作中,费尔斯通对父权社会对女性的压制进行了早期的不屈反抗,她认为女性有自己的能力去实现她们自己的成就,而且女性不应该妥协于父权的压迫之下。

虽然她的激进遭到了很多人的反驳,也没有给女性提供什么建设性的意见,但她敲醒了沉睡多年的女性思维,告诉她们,她们的思维是自由的,她们应该有自己的方式和习惯,并不需要约束于男性的视角之下。

在《午夜巴塞罗那》中,克里斯蒂娜性格独立、勇敢,对待爱情有着自己的想法,她意识到了自己有自主的选择权,即使这些并不被当时的道德规范所接受,但她依然相信自己的选择,并大胆地作出了尝试性的实验。

同时,女性主义学者费尔斯通和梅里杰·罗森也都提出了女性拥有自身主观能动性的概念,这表现在她们观看电影时,会因为她们的喜好受到片中女性主人公,特别是女性明星的影响。

但她们的理论当中都缺乏对女性应该怎样做出自由选择和行动的方法。

就像影片中的朱莉,她知道她与丈夫马克之间的爱已经不存在,但是她无法做出选择,因为她说过:“我不能离开他,不能失去他。

”她们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独立思维,但在现实社会中,她们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依然是迷茫的。

三、被动的女性波伏娃是女性主义批评学兴起后的先锋者,她的理论也是当时社会所急需的。

在波伏娃的脑中,她承认女性的存在,并通过自己的行动证明她所指出的一切。

她承认女性具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但同时又说道:“女性是人为建构的。

”在她的观点中,女性行为的形成受到社会文化和一切社会秩序的制约和影响,在男人的眼中,女性是“他者”的形象,她们的行动受到他们的影响,并起到了致命的作用。

波伏娃的理论深受她的爱人——萨特的影响。

萨特崇尚人们自身的自由,强调人们具有“自在存在”和“自为存在”的权利和能力。

在这些理论当中,波伏娃大胆地宣称女性的前进和解放,同时又看到了社会文化和男性视角对女性观点自由发挥的制约。

虽然她一生追求自由,但她始终无法摆脱男性话语权的压制。

影片中的维基仿佛就是波伏娃理论形象的化身,她拥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非常有理想、有目标地计划着自己的未来,她与自己的未婚夫相爱,并且选择与性格迥异的好友克里斯汀娜来到了巴塞罗那。

这一切都是她自己的选择,而且也得到了选择中的愉悦。

但当她遇到了西班牙画家安东尼奥时,她的选择却变得被动,变得不能自已。

在被动的女性理论框架中,最有权力来说明这一切的也许就是劳拉·穆尔维。

他的《视觉快感与叙事性电影》解答了,女性在电影中的地位和身份,即使她也有着自己的缺陷和不足。

劳拉·穆尔维认为“女性是意义的承担者,而非创造者”。

穆尔维的这一观点承认了女性的他者形象,认为女性在父权社会中始终站在被动的一方。

同克莱尔·约翰斯顿一样,穆尔维指出,对于男人影像观来说,“女人”是一种符号,更重要的是女性形象,是作为“被阉割”的他者而存在的;反过来,这样的女性形象巩固了父权社会和父权秩序的存在。

在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中,他者是地狱,是阻碍自己个性发展的绊脚石。

在这里,女性形象的存在,她们没有“被阉割”的恐惧感,让她们在生理和心理上,有了男性所没有的优越感。

同时,男人在这一方面的缺陷,让他们感到女性的威胁,他们视她们为他者,为敌人。

而这些不幸的存在,鼓舞了他们生存的勇气,让他们在受到威胁的同时,发展得更好、更完善。

就像电影中出现的安东尼奥,他总是扮演着“感情受伤者”的角色穿梭在每个女人之间,不论是理智的维基,还是浪漫、勇敢的克里斯汀娜甚至是神经质、富有才华的爱莲娜,他都轻松地得到了他们爱恋,并让她们为他而疯狂。

在这里安东尼奥的形象便是男权形象的象征,他的话语支配着片中的女性形象。

在劳拉·穆尔维的理论中,还有一点可以运用在“被动的女性”中,就是他著名的“看与被看”。

穆尔维认为,在观看电影的时候,电影建立了满足男性观众的三种看:(1)作为摄影机的看,主动权掌握在男性手中。

因为一般来说,掌握摄像机的往往是男人;(2)在电影文本中,即在电影运动画面的本身,女性角色的表演是为了男性角色的看;(3)对于观看的观众来说,通过认同心理结构的建设,实现了电影文本中女性角色的被看。

穆尔维的理论是在70年代提出的,当然有着当时年代的局限。

在他的看与被看中,女性永远处于被看的境遇,男性占主导地位。

但在这些观点中,穆尔维主观的将观众,定义为了男性观众,并没有把男性与女性放在同样的地位。

再者,穆尔维忽略了观众的主动性,没有给他们观看的机会,而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他们。

再者,劳拉·穆尔维在进行女性批评时,过分强调对性别的研究,忽略了社会因素对女性主义的影响,如种族、文化等方面的存在。

但作为女性主义批评大师,穆尔维提出“看与被看”的理论,让女性在观看影片时,更加清楚自己的位置和电影中女性的角色与身份。

例如,在伍迪·艾伦的另一部影片《赛末点》中,诺拉的存在是克里斯所赋予的,如果没有男主角克里斯的出现,也许在与汤姆分手后,诺拉将淡出人生的舞台。

而电影中她激情的绽放都是克里斯所赋予的,即使这种绽放并不自在,也不是她出于自由选择的结果。

尼克·布朗在叙述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时,这样说道:“大多数的美国影片是由男人和男人拍摄的,而女人则变成了一种景观。

从叙事角度讲,美国影片将男性表现为主动者,而把女性打发到了配角的位置上。

”布朗的这段叙述与穆尔维的论述形成了统一,并沿用了穆尔维“看与被看”的理论。

有人说:一部影片是主创人员意识形态的体现,同时这种意识形态是不断发展、前进着的。

就像伍迪·艾伦于2005年拍摄的《赛末点》和2008年拍摄的《午夜巴塞罗那》那样,片中都存在着重要的女性角色,但做出的选择形成的模式却不尽相同。

四、平衡状态下的女性戴锦华曾经说过:在社会的性别秩序中,“女人”是一系列的固定角色,如果你拒绝这些角色,你必须付出代价。

如果没有女性角色的上演,安东尼奥的个性将无处展现,他的魅力将无处释放。

在《午夜巴塞罗那》中,安东尼奥是花花公子,他勇敢、毫无约束地向喜欢的人表达着自己的爱意,假设没有维基、没有克里斯汀娜的存在。

可以大胆的相信,安东尼奥所赋予的男性角色将失去先有的光彩,变得被动、不被人们接受。

在波伏娃的理论中,她提出“女性是人为的产物”。

的确是这样的,女性作为社会的弱者,被社会赋予很多礼数的同时,受到了太多的约束与管制。

在“巴塞罗那”中,安东尼奥自由选择自己的恋情,即使他已经结婚并且感情混乱,他的行为不会受到旁人的指责,甚至会被加冕为“多情”“浪漫”的字眼。

但是,当维基面对婚姻的压力时,她变得缩手缩脚,她所做的一切将会受到社会的谴责,就连她自己也会大声地说:“我是在做什么,我有爱我的未婚夫,我真的是疯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

在当今社会中,男性与女性的社会地位实现了暂时的平衡,女性不再为她们受歧视而担心。

但是这种平衡并不等于平等,的确在某些方面,女性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地位和身份。

在70年代的时候,女性主义批评家贝蒂·弗里丹提出了“发展全国性的教育计划”,提倡用教育提高女性的地位。

也许是话语权长期掌握在男性的手中,让女性意识到了自己在文化上的欠缺。

但是当人们努力提高自己文化的同时,却失去了本身意识中,最重要的理念——信心和勇气。

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女性没有放弃对于自己权利的斗争,并积极地将自己脱离男权的困境。

在这个过程中,女性看清了男性对于自己谋求发展时所作出的阻碍,但是惟一没看清的却是自己的内心,内心中对于那些传统观念的把持。

如果维基放弃那些守旧的道德规范,选择自己的内心,选择自己的爱情,她将会品尝一段不一样的人生。

同时,克里斯汀娜的勇敢,让我们看到了她的成长,她勇敢地选择安东尼奥的诱惑,又勇敢地接受爱莲娜的情感,但是她并没有为此而迷茫。

就像影片独白中说道的那样:克里斯汀娜清楚哪些是自己不需要的。

她的这种冲破传统的勇气是现代女性身体里最缺乏的。

也许可以说,在社会现象中,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从数据的统计中,已经达到了平衡状态,因为她们的大部分已经不再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但是在困境面前,她们的勇气还需要生活的历练,只因她们被保护的太久。

五、结语女性主义发展至今,已经有了许多的理论与观点。

从伍尔夫的自由运动到劳拉·穆尔维《视觉快感与叙事性电影》的发表,女性主义研究没有停下她的脚步,并且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女性主义在文化分析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也是不可替代的。

也许,女性主义是边缘的,但是她对于弱势群体的关爱却是伟大的。

就像伍迪·艾伦所创作的角色——克里斯汀娜那样,怀着冒犯常规道德规范的风险,也要去尝试不同的人生,只因女性同样具有自我选择的权利,即使困难重重,也要勇敢地付诸行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