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模剂及其作用机理
脱模剂工作原理
脱模剂工作原理
脱模剂是一种化学物质,用于在模具和成品工件之间形成一层薄膜,以便轻松脱离模具。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润滑作用:脱模剂能够在模具表面形成一层润滑薄膜,减少模具和工件之间的摩擦力,使工件能够顺利脱离模具。
2. 防粘附作用:脱模剂能够降低工件与模具之间的粘附力,使工件在脱模时不会粘在模具上。
3. 防止氧化作用:一些脱模剂含有抗氧化剂,可以防止工件与模具表面发生氧化反应,从而影响脱模效果。
4. 减少毛坯表面缺陷:脱模剂可以填充毛坯表面的凹陷和毛孔,提高工件表面的光滑度和质量。
5. 加快生产效率:使用脱模剂可以加快成品的脱模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总的来说,脱模剂通过润滑、防粘附、防氧化等作用,使工件在脱模时能够从模具中顺利取出,从而满足工业生产中对模具脱模的要求。
高低温脱模剂
高低温脱模剂高低温脱模剂是一种在模具上涂抹以帮助塑料和橡胶制品脱模的物质。
它可以在高温和低温的环境下使用,对于一些特殊的材料和形状的模具也有很好的效果。
在工业生产中,脱模剂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医疗器械、日用品等领域。
本文将会从脱模剂的原理、种类、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高低温脱模剂的原理脱模剂的主要作用是在模具表面形成一层薄膜,使塑料或橡胶制品在脱模时不会粘附在模具上,从而可以顺利地脱模。
脱模剂的原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机械脱模,即通过脱模剂的润滑作用,使模具表面光滑,减少与制品的摩擦力,从而轻松脱模;另一种是化学脱模,脱模剂中的成分可以与塑料或橡胶发生化学反应,使其表面产生一层可使制品和模具分离的薄膜。
二、高低温脱模剂的种类根据使用温度的不同,脱模剂可以分为高温脱模剂和低温脱模剂。
高温脱模剂主要用于塑料或橡胶的高温成型过程,通常可以耐高温达200℃以上,常见的有硅油基、聚四氟乙烯基、酚醛树脂基等;低温脱模剂适用于塑料或橡胶的低温成型过程,一般能够耐低温至-40℃,常见的有蜡基、聚硅氧烷基、聚氨酯基等。
三、高低温脱模剂的使用方法1.预处理模具表面:在使用脱模剂之前,需要首先清洁模具表面,去除杂质和残余物,使表面光滑干净。
2.喷涂脱模剂:将脱模剂均匀地喷涂在模具表面上,可以用喷雾瓶或喷枪进行喷涂,要确保整个表面都被涂覆到。
3.干燥等待:喷涂完脱模剂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让脱模剂充分干燥,一般来说,等待时间约为5-10分钟。
4.操作成型:在模具上施加熔融的塑料或橡胶,按照生产工艺进行压制或注射,待成型完成后,等待一段时间,让制品与模具完全冷却。
5.脱模:轻轻地敲打模具,使制品松动,然后从模具中取出即可。
四、高低温脱模剂的注意事项1.使用环境:要根据成型温度选择合适的脱模剂,不要使用高温脱模剂来低温成型,或者使用低温脱模剂来高温成型。
2.喷涂均匀:脱模剂的喷涂要均匀,不要出现漏喷或者过度喷涂的情况,否则会影响脱模效果。
脱模剂的应用原理
脱模剂的应用原理1. 脱模剂的概述脱模剂是一种常用于各种工业生产中的化学物质,其作用是使模具与制品之间分离,以便顺利脱模。
脱模剂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如塑料加工、橡胶制品、金属铸造等。
本文将介绍脱模剂的应用原理及其工作机制。
2. 脱模剂的应用原理脱模剂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脱模的目的:2.1 形成分离层脱模剂在模具表面形成一层分离层,使得模具表面与被制品之间形成物理隔离,从而减少粘附力和摩擦力,使制品能够容易地从模具上脱离。
2.2 降低表面张力脱模剂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可以降低模具与制品表面之间的粘附力,使制品在脱模过程中不会受到太大阻力。
2.3 膨胀与干燥一些脱模剂在使用时会发生膨胀或干燥的反应,从而形成一层薄膜覆盖在模具表面,帮助制品从模具中顺利脱离。
2.4 分解残留物有些脱模剂还具有分解残留物的功能,当制品脱离模具之后,脱模剂会分解并将模具表面残留的制品残留物清除,减少清洗过程的复杂性。
3. 脱模剂的分类根据脱模剂的成分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3.1 油性脱模剂油性脱模剂主要是由润滑油和溶剂组成,能够降低模具与制品之间的粘附力,适用于金属铸造和塑料加工等领域。
3.2 水性脱模剂水性脱模剂主要是由水和一些表面活性剂组成,能够在模具表面形成分离层,水性脱模剂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适用于食品包装和医药领域。
3.3 硅油脱模剂硅油脱模剂主要由聚硅氧烷组成,具有很高的耐温性和耐化学性,在高温环境下也能保持较好的脱模效果,适用于高温塑料模具和橡胶制品。
3.4 焊接脱模剂焊接脱模剂主要用于焊接过程中,能够在焊接后顺利脱模,并且对焊接接头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4. 脱模剂的选择与使用在选择和使用脱模剂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4.1 制品材料不同的制品材料对脱模剂有不同的要求,例如一些塑料对油性脱模剂更为适用,而一些金属铸件则需要使用耐高温的硅油脱模剂。
4.2 加工工艺加工工艺的不同也会影响脱模剂的选择,例如在高温塑料模具的注塑过程中,需要使用耐高温的硅油脱模剂。
混凝土模板脱模剂原理
混凝土模板脱模剂原理一、前言混凝土模板脱模剂是一种特殊的化学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施工工艺中。
它的主要作用是在混凝土浇筑后,使得混凝土与模板之间的黏附力降低,从而实现模板易脱离的效果。
本文将从混凝土模板脱模剂的原理、作用机制、适用范围、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混凝土模板脱模剂的原理1. 化学成分混凝土模板脱模剂的主要成分是有机酸、表面活性剂和助剂等。
其中有机酸是其最主要的成分,它能够与模板表面的碱性物质发生反应,形成不容易黏附的薄膜,从而实现模板易脱离的效果。
2. 作用机制混凝土模板脱模剂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减少混凝土与模板之间的摩擦力和黏附力,从而实现模板易脱离的效果。
具体来说,混凝土模板脱模剂中的有机酸能够与模板表面的碱性物质发生反应,形成不容易黏附的薄膜,从而可以减少混凝土与模板之间的黏附力。
此外,表面活性剂和助剂等也可以起到类似的作用,进一步减少混凝土与模板之间的摩擦力和黏附力。
3. 物理效应混凝土模板脱模剂还具有一些物理效应,帮助实现模板易脱离的效果。
例如,它可以使得混凝土的表面光滑度更高,从而减少模板与混凝土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减少摩擦力和黏附力。
另外,混凝土模板脱模剂还可以在混凝土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避免混凝土表面受到氧化、碳化等的影响,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耐久性。
三、混凝土模板脱模剂的作用机制混凝土模板脱模剂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化学反应混凝土模板脱模剂中的有机酸能够与模板表面的碱性物质发生反应,形成不容易黏附的薄膜,从而可以减少混凝土与模板之间的黏附力。
这种化学反应是混凝土模板脱模剂实现易脱离效果的基础。
2. 表面活性剂作用混凝土模板脱模剂中的表面活性剂能够改变混凝土与模板表面的表面张力,从而减少混凝土与模板之间的摩擦力和黏附力。
这种作用可以进一步增强混凝土模板脱模剂的易脱离效果。
3. 形成保护层混凝土模板脱模剂还可以在混凝土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避免混凝土表面受到氧化、碳化等的影响,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耐久性。
脱模剂概述
脱模剂概述脱模剂概述一、脱模剂定义及作用1、定义:脱模剂是一种用在两个彼此易于粘着的物体表面的一个界面涂层。
2、作用:在模具和模件间形成一层惰性的涂层,使模件能够方便的从模具中脱出,提高最终产品的抗磨损性能以及抗刮擦性能,它可使物体表面易于脱离、光滑及洁净。
二、脱模剂的原理由于润滑剂物质(脱模剂)易亲金属表面(模具表面),因吸附作用而生成一个静止的润滑剂膜层,从而减少聚合物(模件)和加工设备(模具)之间的摩擦力,产生显著的脱膜效果和提高塑料件表面的光洁度。
三、脱模剂的分类1、按加入方式/用法分类:内脱模剂和外脱模剂。
前者是直接加入到模制塑料中;后者是涂覆于模具的模腔表面。
2、按化学成分分类:无机物、有机物和高聚物。
①无机物脱模剂②有机物脱模剂③高聚物脱模剂3、按功能用途/应用分类:金属脱模:压铸铝(镁、锌)、铸造、锻造等‚非金属脱模:橡胶、玻璃钢、塑料、聚氨酯、混凝土等4、按形状分类:粉状、液体和乳液状(可雾化)。
5、按使用寿命分类:常规脱模剂、半永久脱模剂。
6、按形态分类:溶剂型脱模剂、水性脱模剂、无溶剂型脱模剂、粉末脱模剂、膏状脱模剂四、脱模剂的应用脱模剂用于混凝土预制件、制品、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金属压铸、聚氨酯泡沫和弹性体、注塑热塑性塑料、真空发泡片材和挤压型材等各种模压操作中。
混凝土脱模剂一产品用途针对市场上混凝土制品及施工行业模板存放易生锈、混凝土表面有气泡、混凝土表面易污染、脱模清模困难等难题,本院推出该高效混凝土脱模剂。
产品稳定,性能优越,是创优质工程必备的高性能的混凝土脱模材料。
广泛应用于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的各种钢模板、木模板、竹夹板、塑胶板及混凝土台面等场所中。
二性能特点1. 具有优异的隔离性能、易拆模2. 操作安全、无毒;均匀光滑,成膜性好3. 成膜迅速、耐水冲刷保护模板4. 混凝土表面清洁、平整无污染三理化指标项目指标外观乳白色液体比重1左右气味微有气味四使用方法1.涂刷前先将模板清理干净。
详细介绍脱模剂基本知识
详细介绍脱模剂基本知识脱模剂是一种介于模具和成品之间的功能性物质,是防止橡胶、塑料、弹性体或其他材料的模制品、层压制品等粘结到模具或其他板面,起易于脱离作用的一类加工助剂。
由于注塑、挤出、压延、模压、层压等工艺的迅速发展,脱模剂的用量也大幅度地提高。
特别是近年来,RIM(反应注射成型)工艺的应用,更加促进了脱模剂的发展。
可用作脱模剂的物质很多,如金属皂、硬脂酸、油酸、有机亚磷酸、硅油、硅酮油、椰子油、植物油、白蜡、超细氟塑料粉末、含氟其它物质等。
1.1脱模剂的作用塑料在注塑成型中会产生二种摩擦力,一种是聚合物加热熔融时聚合物分子之间的内摩擦力,另一种是聚合物熔体与加工模具表面的外摩擦力。
由于摩擦作用易使熔体的流动性降低,产生不利的结果,表现为:加工性能差,加工速率慢,制品不易充满形状复杂的模具,制品表面粗糙,缺乏光泽,严重者形成皱纹等毛病。
克服上述二种摩擦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添加润滑剂。
我们所说的脱模剂,实际上是一种外润滑剂。
在使用时可以加入混合物料中,也可以涂刷在模具表面。
外涂脱模剂时,脱模剂在模具表面形成一层光滑的,致密的薄膜,将模具与所加工的物料隔离开来。
这层脱模剂薄膜必须能很好地与模具表面粘结,不易脱离与被破坏,但又不与制品发生任何反应与粘连,能把模制品很好脱落出来。
几乎所有的脱模剂都可以用作外脱模剂,但近年来使用较多的外脱模剂多为能形成紧密牢固脱模薄膜的树脂类、聚硅氧烷类、石油产品类以及含氟聚合物等化合物。
内添加时,在脱模过程中,脱模剂可从内部析出,均匀地分布到塑料制品的表面,在模具和塑料制品之间形成一层润滑剂薄膜或蒸汽(协助脱模)。
可作为内添加型脱模剂的典型物质有:金属皂和硬脂酸盐、油酸、有机亚磷酸酯、硅酮油和蜡。
将外脱模剂和内添加型脱模剂作一比较,就会发现,内添加型脱模剂效果较好(模具不会结皮,还会减少模具清洗时间),可省去外用脱模剂涂敷所需之步骤(因此,使得加工过程更适于自动化),同时,还可以消除由于不适当的使用,而使得模具造成损坏的任何可能性。
脱模剂的作用原理
脱模剂的作用原理脱模剂是一种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化学物质,主要用于帮助模具与成品分离。
在铸造、注塑、压缩成型等工艺中,从模具中取出成品通常是一个非常困难和耗时的工艺步骤。
而脱模剂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使分离过程更加容易和快速。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脱模剂的作用原理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脱模剂的成分脱模剂的成分通常是液态或者喷雾式的。
其主要成分包括:润滑剂、助剂和挥发性有机物质。
润滑剂主要用于降低摩擦系数,使成品更容易从模具中脱离。
助剂则可以加强润滑剂的作用效果,同时还可以减少脱模剂在模具表面的残留。
挥发性有机物质则可以在成型完成后迅速挥发,不会与成品发生化学反应,同时也减少了脱模剂在成品表面的残留。
脱模剂的作用原理脱模剂的作用基本原理是通过物理作用调节模具与成品之间的表面张力,使成品更容易从模具中脱离。
在工业生产中,根据不同的工艺需要和不同的材料特性,使用的脱模剂也不相同。
在铸造工艺中,脱模剂通常是选择不挥发的聚合物材料,同时加入特殊的助剂用于提高脱模作用。
当模具表面涂抹上脱模剂后,其润滑剂成分能够在成品填充完毕时形成一层涂层,使模具表面形成一层薄膜,使得成品从模具中脱离时可以利用其表面液体起到减少表面张力的作用,使成品更容易脱离模具。
与此同时,聚合物材料中有一部分成分是不会挥发的,可以在模具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用于减少脱模剂在模具表面的残留。
在注塑和压缩成型等工艺中,脱模剂通常是选择挥发性有机物质,其主要成分是矿物油、硬脂酸和脂肪酸。
使用脱模剂的时候,通常是在成品表面喷涂一层均匀的脱模剂液体,这些液体在模具表面形成一层非常薄的液体膜,从而减少表面张力,使得成品更容易从模具中脱离。
与此同时,部分脱模剂会在成型中挥发掉,不会对成品造成影响,另外一部分则会残留在成品表面,但是由于其成分的特性,不会对成品的质量和稳定性造成影响。
脱模剂的应用脱模剂是工业生产中非常常用的一种化学物质,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复合材料热压罐设备中脱模剂的添加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复合材料热压罐设备中脱模剂的添加对表面质量的影响摘要:复合材料制造过程中,脱模剂的添加对最终产品的表面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复合材料热压罐设备中脱模剂的添加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引言: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材料组合而成的,具有优异的特性和性能。
在制造复合材料产品过程中,脱模剂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
脱模剂的添加对表面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正确选择合适的脱模剂和正确的添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一、脱模剂的作用机理:在复合材料热压罐设备中,脱模剂的添加主要是为了减少模具与复合材料接触而产生的粘附力,从而使得复合材料能够更容易地分离出模具。
脱模剂可以形成一层隔离膜,使得模具表面与复合材料之间形成一层光滑的界面,从而减少接触面积,降低接触力。
此外,脱模剂还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流动性,避免空气被锁在复合材料中,减少气孔的产生。
二、脱模剂种类的选择:1. 涂料型脱模剂:涂料型脱模剂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它们通常以溶剂为基础,涂覆在模具表面形成一层薄膜。
这种类型的脱模剂适用于大多数复合材料材料,具有良好的脱模性能和表面质量。
2. 薄膜型脱模剂:薄膜型脱模剂主要以石蜡为基础,通过涂覆形成一层薄膜,能有效地降低粘附力和增加模具的使用寿命。
这种脱模剂适用于复合材料生产过程中高温和高压条件下的应用。
3. 涂胶型脱模剂:涂胶型脱模剂是一种具有可再涂覆性的脱模剂,它能够在多次使用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脱模性能。
这种脱模剂适用于需要多次脱模的复合材料制造过程。
三、脱模剂添加方法:1. 喷涂法:将脱模剂均匀喷涂在模具表面,确保脱模剂覆盖整个接触面。
喷涂法适用于平坦和较大面积的模具。
2. 涂刷法:使用刷子将脱模剂均匀地涂刷在模具表面,确保覆盖均匀。
涂刷法适用于复杂形状的模具。
3. 浸涂法:将整个模具浸入脱模剂中,确保模具表面充分与脱模剂接触。
浸涂法适用于一些特殊形状的模具。
四、脱模剂添加对表面质量的影响:1. 表面质量提高:适当的脱模剂添加可以使复合材料与模具表面充分分离,减少接触力,从而提高表面质量。
固化型脱模剂的作用原理
固化型脱模剂的作用原理固化型脱模剂是一种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化学制剂,主要用于模具与成品之间的分离,在模具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使成品从模具中脱离时能够顺利进行,避免因黏附力过大而导致模具磨损或成品损坏。
固化型脱模剂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损耗,而且还可以改善产品的表面质量。
固化型脱模剂一般由溶剂和固化剂组成。
固化剂的主要成分是树脂类物质,它们能够在模具表面形成一层固化的薄膜。
固化剂在涂抹到模具表面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干燥,固化剂中的溶剂会慢慢挥发掉,树脂类物质逐渐固化形成一层保护膜。
固化型脱模剂的作用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 形成分离层固化型脱模剂在涂抹到模具表面后会迅速干燥,形成一层均匀的薄膜。
这层薄膜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高温性,能够承受模具和成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接触和摩擦力,防止模具和成品之间的黏附现象。
薄膜的质量取决于固化剂的配方和施工工艺,一般要求薄膜均匀、平滑、透明、无毛刺和气泡等缺陷。
2. 减少黏附力固化型脱模剂的另一个作用是降低模具和成品之间的黏附力。
在模具表面形成的固化薄膜有较低的表面能,能够降低固化剂在模具表面和成品表面的接触能,从而减小了模具和成品之间的黏附力。
这使得成品在从模具中脱离时能够顺利进行,不会导致模具表面磨损或成品损坏。
此外,固化薄膜的低表面能还能减少由于拉伸、剪切等机械力作用引起的表面缺陷和脱层现象。
固化型脱模剂的使用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准备工作在使用固化型脱模剂前,需要对模具进行清洁和修复。
清洁模具表面的油污、灰尘等杂质,然后对有损坏或磨损的地方进行修复和保养,确保模具表面平整。
2. 涂层施工将固化型脱模剂均匀地涂抹在模具表面,可以使用喷涂或手工刷涂等方式,确保薄膜的厚度均匀一致。
施工时要注意避免产生气泡和漏涂现象,以免影响薄膜的质量。
3. 干燥固化涂抹完成后,固化型脱模剂会迅速干燥。
干燥时间一般根据固化剂的配方和环境温度来确定,一般需要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
塑料用的脱模剂
塑料用的脱模剂
塑料脱模剂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塑料制品的生产过程中。
其主要功能是起到脱模、防粘等作用,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以下是该化学品的具体用途和分类:
用途:
1. 起到润滑作用:塑料脱模剂可以润滑模具表面,减少摩擦力,以便顺利取出成型的塑料制品。
2. 改善表面质量:脱模剂可以使塑料制品表面光泽度更高、颜色更加鲜艳、质感更加优美。
3. 防粘作用:由于高温下塑料易粘附在模具表面,脱模剂可以起到防粘附的作用,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不必要麻烦。
4. 延长模具寿命:不仅能够简化生产流程,还能够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节约生产成本。
分类:
1. 溶剂型脱模剂:溶解性好,适用于高温、高压环境下的塑料成型。
常见的有环己酮、丙酮、乙酸乙酯等。
2. 水基型脱模剂:环保无污染,易于清洁。
适用于一些对成型精度要
求不高的塑料制品,如水杯、盆子等。
3. 粉末型脱模剂:粉末细小、易于附着。
适用于一些特殊形状的模具,表面纹路丰富的塑料制品。
总之,塑料脱模剂在塑料制品生产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
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脱模剂的种类也不断增加,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
应用环境的需要。
脱模剂的脱模机理
脱模剂的脱模机理脱模剂是一种介于模具和成品之间的功能性物质。
脱模剂有耐化学性,在与不同树脂的化学成份(特别是苯乙烯和胺类)接触时不被溶解。
脱模剂还具有耐热及应力性能,不易分解或磨损;脱模剂粘合到模具上而不转移到被加工的制件上,不妨碍喷漆或其他二次加工操作。
由于注塑、挤出、压延、模压、层压等工艺的迅速发展,脱模剂的用量也大幅度地提高。
■脱模剂化学作用原理➢极性化学键与模具表面通过相互作用形成具有再生力的吸附型薄膜;➢聚硅氧烷中的硅氧键可视为弱偶极子(Si+-O-),当脱模剂在模具表面铺展成单取向排列时,分子采取特有的伸展链构型;➢自由表面被烷基以密集堆积方式覆盖,脱模能力随烷基密度而递增;但当烷基占有较大空间位阻时,伸展构型受到限制,脱模能力又会降低;➢脱模剂分子量大小和粘度也与脱模能力相关,分子量小时,铺展性好,但耐热能力差。
■各种脱模剂的脱模机理极薄表膜(0.1~1μ薄表膜(1~20μm)厚表膜(30~50μm)■脱模剂的脱模历程在模具表面喷涂脱模剂后,加入聚氨酯料成型时的实际界面如下图所示。
脱模剂成型时界面图脱模时在A或C面剥离时称为界面剥离,在B层剥离时凝聚层破坏。
■脱模剂的转移率转移率指的是脱模剂转移到制品上的比例。
不同的界面剥离,转移率不同,如表所示。
不同界面剥离对应的转移率A 0A-B 22%B (44~70)%B-C 93%不同的转移率使得脱模剂的脱模效果不同。
由下图可以看出B层引起的脱模,最为合理,效果最好;理论上A面剥离有利于提高脱模次数。
转移率与脱模剂脱模性的关系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铁氧体干压成型脱模剂
铁氧体干压成型脱模剂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材料的出现,对于生产工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铁氧体材料是一种重要的磁性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汽车、医疗等领域。
铁氧体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干压成型是一种常见的方法,但是在干压成型过程中,脱模难度大,容易导致产品损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发出了一种铁氧体干压成型脱模剂。
1. 脱模剂的原理铁氧体干压成型脱模剂是一种特殊的润滑剂,它能够在铁氧体颗粒表面形成一层薄膜,使得颗粒之间的摩擦力降低,从而减少了脱模力。
同时,脱模剂还能够填充颗粒之间的空隙,增加颗粒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降低了脱模力。
此外,脱模剂还能够防止铁氧体颗粒与模具表面直接接触,减少了颗粒与模具之间的粘着力,从而更容易脱模。
2. 脱模剂的制备铁氧体干压成型脱模剂的制备需要选择适合的润滑剂和填充剂。
通常情况下,润滑剂可以选择聚乙烯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等高分子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和可塑性。
填充剂可以选择二氧化硅、氧化铝、碳酸钙等无机颗粒,这些颗粒具有良好的填充性能和耐高温性能。
制备过程中,首先将润滑剂和填充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在高速搅拌机中混合均匀。
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溶剂,搅拌至溶解。
最后将混合液倒入模具中,在高温高压下反应凝固,制备出铁氧体干压成型脱模剂。
3. 脱模剂的应用将铁氧体干压成型脱模剂应用于干压成型中,能够有效降低脱模力,减少产品损坏。
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将脱模剂均匀地喷洒在铁氧体颗粒表面,保证每个颗粒都能够受到脱模剂的润滑和填充作用。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干压成型过程中,脱模剂的使用量应该适当,过多会导致颗粒之间的粘着力过低,过少则无法达到降低脱模力的效果。
4. 结论铁氧体干压成型脱模剂的研发,有效解决了干压成型过程中的脱模难题。
它能够降低颗粒之间的摩擦力和粘着力,减少脱模力,从而保证产品的完整性和质量。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优化脱模剂的配方和制备工艺,提高其性能和稳定性,为铁氧体材料的生产提供更加优良的技术支持。
混凝土施工中脱模剂的作用原理
混凝土施工中脱模剂的作用原理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其施工过程需要借助各种辅助材料和工具。
其中,脱模剂是一种常用的辅助材料,它的作用是使混凝土表面与模板表面分离,以便顺利脱模。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施工中脱模剂的作用原理。
二、混凝土脱模剂的分类混凝土脱模剂按照其成分和性质可以分为有机脱模剂和无机脱模剂两种类型。
有机脱模剂一般是由石油基原料、植物基原料、动物基原料等多种原料混合而成。
其主要成分是一些表面活性剂、稳定剂、溶剂和助剂等。
有机脱模剂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和分离性,可以有效地防止混凝土表面与模板表面粘连。
无机脱模剂则一般是由一些无机物质如硅酸盐、磷酸盐、碳酸盐等组成的。
无机脱模剂通常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物质,可与水混合形成一种稀释液。
无机脱模剂的主要作用是减小混凝土表面与模板表面的粘附力,从而达到顺利脱模的目的。
三、混凝土脱模剂的作用原理混凝土脱模剂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层分离膜,使混凝土表面与模板表面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
这种间隙可以减小混凝土表面与模板表面的粘附力,从而达到脱模的目的。
具体来说,混凝土脱模剂的作用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润滑作用混凝土脱模剂含有表面活性剂和润滑剂等成分,可以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层润滑膜,使混凝土表面与模板表面之间形成一定的滑动间隙。
这种间隙可以减小混凝土表面与模板表面的粘附力,从而达到顺利脱模的目的。
2.抗粘附作用混凝土脱模剂中的表面活性剂可以与混凝土表面形成一种表面物理吸附层,使混凝土表面充分暴露在外,减少与模板表面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混凝土表面与模板表面的粘附力。
3.减少表面张力混凝土脱模剂中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有效地降低混凝土表面的表面张力,从而减小混凝土表面与模板表面之间的黏着力。
这种效应可以使混凝土表面与模板表面分离得更加容易。
4.促进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混凝土脱模剂中的一些助剂可以促进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
这些助剂可以增加混凝土的硬度和抗压强度,从而减小混凝土表面与模板表面之间的粘附力。
建筑施工之脱模剂
建筑施工之脱模剂一、引言在建筑施工中,脱模剂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化学品。
它主要用于帮助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从模板中脱离,以便顺利完成建筑工程。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脱模剂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分类、选择和使用注意事项。
二、作用1.增加模板的使用次数脱模剂可以有效地降低混凝土与模板之间的摩擦力,并在浇筑完成后促进混凝土与模板的分离。
这使得模板可以更轻松地从混凝土表面脱离,从而增加了模板的使用次数。
通过合理选择和使用脱模剂,可以极大地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2.提高混凝土表面的质量脱模剂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层薄膜,能够有效地防止混凝土表面的粘附和污染。
这不仅可以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光洁度和平整度,还可以减少模板与混凝土之间的接触。
通过使用脱模剂,可以使混凝土表面更加美观、均匀,提高建筑物的整体质量。
三、分类根据脱模剂的化学成分和应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将脱模剂分为以下几类:1.水溶性脱模剂水溶性脱模剂是最常见的一种脱模剂。
它们通常由一种或多种表面活性剂组成。
这些脱模剂与水的混合溶液可以直接喷洒在模板上,或者在混凝土浇筑前,将脱模剂溶解在水中再进行喷洒。
水溶性脱模剂适用于大面积混凝土施工,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优点。
2.油溶性脱模剂油溶性脱模剂通常由一种或多种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组成。
这些脱模剂需要事先稀释,并使用刷子或喷枪涂抹在模板上。
油溶性脱模剂适用于需要特殊处理的建筑施工,如桥梁、隧道等。
它们可以提供更高的脱模效果和保护性能,但使用过程相对较为复杂。
3.高分子脱模剂高分子脱模剂是一种相对较新的脱模剂类型,通常由聚合物材料和表面活性剂组成。
这些脱模剂可以形成一层均匀分布的高分子保护膜,以起到隔离混凝土与模板之间的效果。
高分子脱模剂适用于对混凝土表面要求较高的工程,如地下室、停车场等。
四、选择和使用注意事项在选择和使用脱模剂时,建筑施工人员应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脱模剂类型和配方。
2.严格按照脱模剂的使用说明和施工工艺进行操作。
混凝土脱模剂的作用原理与应用
混凝土脱模剂的作用原理与应用一、引言混凝土脱模剂是用于混凝土表面的涂覆物,其作用是减少混凝土与模板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混凝土能够轻松地从模板上脱离出来。
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脱模剂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辅助材料,它可以提高混凝土表面的光洁度、减少模板表面的破损,并且在模板上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延长模板的使用寿命。
本文将从脱模剂的作用原理、脱模剂的种类及其应用范围等方面,详细介绍混凝土脱模剂的作用原理与应用。
二、混凝土脱模剂的作用原理混凝土脱模剂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层润滑膜,使得混凝土与模板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从而使混凝土能够轻松地从模板上脱离出来。
1.润滑作用混凝土脱模剂的主要成分是润滑剂,润滑剂可以在混凝土与模板之间形成一层润滑膜,从而减少混凝土与模板之间的摩擦力。
润滑膜的厚度可以根据混凝土表面的光洁度和模板的平整度来调整,一般来说,润滑膜的厚度应该在5-10微米之间。
2.防粘作用混凝土脱模剂中的一些成分具有防粘作用,可以防止混凝土在脱模过程中与模板粘连。
例如,一些脱模剂中含有聚乙烯醇等成分,可以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层防粘膜,从而减少混凝土与模板之间的粘连。
3.保护作用混凝土脱模剂中的一些成分还具有保护作用,可以保护模板表面不受混凝土的侵蚀和损坏。
例如,一些脱模剂中含有硅酸盐等成分,可以在模板表面形成一层硅酸盐膜,从而保护模板不受混凝土的侵蚀和损坏。
三、混凝土脱模剂的种类1.甘油脱模剂甘油脱模剂是一种常见的脱模剂,主要成分是甘油、水和乙醇等。
该脱模剂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和防粘性,可以使混凝土轻松地从模板上脱离出来。
此外,甘油脱模剂还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2.石蜡脱模剂石蜡脱模剂是一种基于石蜡的脱模剂,主要成分是石蜡和溶剂等。
该脱模剂具有良好的防粘性和保护性能,可以保护模板表面不受混凝土的侵蚀和损坏。
此外,石蜡脱模剂还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能,可以在潮湿环境中使用。
3.聚乙烯醇脱模剂聚乙烯醇脱模剂是一种基于聚乙烯醇的脱模剂,主要成分是聚乙烯醇、水和乙醇等。
脱模剂作用
脱模剂作用脱模剂,顾名思义,是指用于脱模的一种化学物质,它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脱模剂的作用是将模具与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分离,使得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可以顺利地从模具中脱离出来。
脱模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脱模剂可以防止混凝土与模具之间的粘结。
混凝土在浇注后会经历一个固结过程,由于其中的水分在固结过程中渗透到模具的表面,所以当混凝土固结完成后,模具和混凝土之间会产生粘结现象。
这种粘结现象往往会导致模具的损坏,并且使得脱模操作困难,为了避免这种粘结现象,可以在模具表面涂抹一层脱模剂,它能够形成一层薄膜,有效地隔离了混凝土和模具之间的粘结。
其次,脱模剂还可以增加模具的使用寿命。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往往需要多次使用同一个模具,如果没有适当的脱模剂,模具常常会受到磨损和破坏,导致其寿命大大缩短。
脱模剂可以将模具表面包裹在一层薄膜中,有效地减少了混凝土对模具的摩擦和冲击,从而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节约了模具购置的费用。
另外,脱模剂还可以提高混凝土表面的光洁度。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表面接触空气而引起的硬化现象会影响混凝土的光洁度,使得浇筑面不平整。
使用脱模剂可以有效地从混凝土表面分离出来,保持混凝土的光洁度,使得混凝土表面更加平整光滑,提高了施工质量。
此外,脱模剂还可以提高混凝土表面的色彩和纹理。
部分脱模剂里含有着色颜料,经过模具涂抹后,混凝土在脱模时会留下一层带有纹理和色彩的薄膜,从而使得混凝土表面呈现出独特的效果。
这些效果使得混凝土可以被用于装饰和建筑等方面,增加其应用价值。
总的来说,脱模剂作为一种化学物质,在混凝土浇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防止模具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增加模具的使用寿命,提高混凝土表面的光洁度和色彩纹理等方面。
因此,在混凝土浇筑中,使用脱模剂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减少损耗,节约成本,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脱模剂原理和分类
(一)有机硅脱模剂用作脱模剂的有机硅是指聚有机硅氧烷(也可称作聚硅酮)。
1.二甲基硅油这是一种无色无味的透明粘稠液体,溶于苯、甲苯、二甲苯、乙醚,部分溶于乙醇、丁醇、丙醇,不溶于环己醉、甲醇、植物油、水、石蜡油。
本品无毒。
二甲基硅油具有优良的耐温性,其粘度随温度变化小,电性能优良,具有憎水性,是一种用途广泛的脱模剂。
2.甲基苯基硅油这是一种无色或微黄色油状液体,物理性能随组成和分子量而异,它除了有二甲基硅油的一般性能外,还具有较佳的耐高温、抗辐射性能,但温度粘度系数比二甲基硅油差。
3.二乙基硅油它是一种无色至浅黄色透明液体,耐高温粘度系数小,具有优良的润滑性能和介电性能,无毒、无腐蚀性.溶于甲苯、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
4.乳化硅油乳化硅油是聚甲基硅氧烷乳化剂。
这是一种白色乳状液,含硅油30-40%,耐高温、不易挥发、抗氧化、耐腐蚀、对金属无腐蚀作用,无毒。
5.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本品无色透明,全溶于苯。
6.甲基嵌段温室硫化硅橡胶这是一种无色至淡黄色透明粘稠液体,它是含端羟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聚甲基乙氧基硅氧烷的共混物。
不需要加交联剂,加触媒后即可在温室下固化成弹性硅橡胶。
7.甲基硅树脂甲基硅树脂是由甲基三乙氧基水解缩聚而得的黄色透明液体。
在加热下或在室温下加入适当固化剂能固化成膜,其膜透明、坚硬、耐磨,耐水性优良。
(二)其它脱模剂其它脱模剂主要可分为混合溶液型、薄膜型和油膏型三类。
1.混合溶液型混合溶液型主要有聚乙烯醇溶液、聚丙烯酰胺溶液、醋酸纤维素溶液、聚苯乙烯等有机溶剂溶液。
2.薄膜型薄膜型主要有聚酯薄膜、聚乙烯醇薄膜、聚乙烯薄膜、氟塑料薄膜、玻璃纸、醋酸纤维素薄膜、锡纸、金纸等。
3.油膏型油膏型主要有汽车蜡、地板蜡、石蜡、巴西棕榈蜡、豆油、凡士林等。
此外,还可由不同组分配制成油膏,如石蜡3份、凡士林2份配成蜡膏;凡土林10份、石蜡1份、硬脂酸2份和煤油7份配成凡士林油膏;石蜡100克、凡士林20克、松节油40毫升和汽油80-100毫升配成代用地板蜡。
脱模剂的成分及作用原理
脱模剂的成分及作用原理
脱模剂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用来在混凝土或其他材料硬化后将模具从中拆除出来,并保持表面光滑。
脱模剂的主要成分和作用原理如下:
1. 矿物油:矿物油是脱模剂的主要成分之一,其主要作用是润滑模具和混凝土之间的界面,减少模具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使模具容易拆除。
2. 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脱模剂的另一个主要成分,它能够改善润滑性能,降低模具与混凝土之间的表面张力,使脱模剂更容易渗透到混凝土表面,并减少模具与混凝土之间的黏附力。
3. 溶剂:溶剂是脱模剂中的辅助成分,它可以帮助脱模剂迅速挥发并渗透到混凝土表面,加速脱模剂的干燥和硬化过程。
4. 防粘剂:脱模剂中可能含有一些防粘剂,其作用是降低混凝土表面的粘附性,减少混凝土在模具上的附着力,使模具更容易拆除。
综上所述,脱模剂的成分和作用原理主要是通过润滑和改变混凝土表面性质来降低模具与混凝土之间的黏附力和摩擦力,从而实现模具的轻松拆除。
建筑施工之脱模剂
建筑施工之脱模剂一、引言脱模剂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它能够有效地分离混凝土与模具,使得模具在浇筑混凝土后能够轻松地从构件上脱离。
本文将就建筑施工中脱模剂的原理、分类、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脱模剂的原理脱模剂通过在混凝土与模具接触表面形成一层分离膜,从而防止混凝土附着在模具上。
脱模剂中的活性物质能够与水泥胶体发生反应,减少粘性,同时在混凝土硬化后残留相对稳定的分离介质,降低脱模过程中的摩擦力,使模具顺利与混凝土分离。
三、脱模剂的分类根据脱模剂的成分和用途不同,可以将脱模剂分为有机脱模剂和无机脱模剂。
1. 有机脱模剂有机脱模剂主要由石油类、合成松香类、高级脂肪酸盐、高级醇盐等组成。
这类脱模剂具有良好的隔离性能,能够有效地降低混凝土与模具之间的粘附力,使得脱模效果更加显著。
有机脱模剂通常适用于大面积混凝土构件的脱模作业,如楼板、墙体等。
2. 无机脱模剂无机脱模剂主要由碱性硅酸盐、磷酸盐等无机物质组成。
这类脱模剂具有优良的分离性能,能够在混凝土与模具接触表面生成一层薄膜,有效地降低脱模时的摩擦力,使得模具脱离混凝土更加容易。
无机脱模剂通常适用于小型混凝土构件的脱模作业,如墙柱、梁等。
四、脱模剂的使用方法1. 准备工作在使用脱模剂之前,需要对模具进行清洁,确保表面没有灰尘、泥土等杂质。
同时,还应将脱模剂稀释至适当的浓度。
2. 喷涂脱模剂将稀释好的脱模剂均匀喷涂在模具内侧表面上,确保覆盖均匀,并避免产生积聚现象。
3. 干燥时间脱模剂涂覆后,需要一定的干燥时间使其完全吸附在模具表面上,一般情况下需要等待30分钟至1小时。
4. 浇筑混凝土在脱模剂干燥后,即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作业。
在浇筑过程中,需要注意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浇筑质量的控制。
5. 脱模处理混凝土养护一定时间后,即可进行脱模处理。
使用适当的工具,轻轻敲击模具或施加适量的拉力,使模具与混凝土分离。
如有需要,可以使用适当的脱模剂清洗剂进行清洗。
脱模剂及其作用机理
液 ,可作模具的润滑剂 ,也可作为胶管的脱芯剂 。 (2) 油酸钠 。将 22 份油酸与 100 份水混合 ,
加热至近沸 ,再把 3 份苛性钠慢慢加入 ,并搅拌至 皂化 ,控制 pH 值为 7~9 。使用时按 1∶1 的水稀 释 。用作外胎硫化脱模时 ,需在 200 份上述溶液 中加入 2 份甘油 。
SBR , NBR , 俄 IR ,CR , EPDM
氟系
含氟聚酯
各种橡胶
美
环氧大豆油 环氧大豆油 各种橡胶
美
PAT Ru55p B - 238
聚乙烯醇
Aflax - 54
———
EPDM
法
蜡类
SBR , NBR , 俄 IR ,CR ,EPDM
015 % ~ 1 % SBR , NBR , 俄
溶液
IR ,CR ,EPDM
———
CHR ,FPM
德
(1) 工业用凡士林 ,直接用作脱模剂 。 (2) 石蜡 ,直接用作脱模剂 。 (3) 磺化植物油 ,直接用作脱模剂 。 (4) 印染油 (土耳其红油 、太古油) ,在 100 份
沸水中加 019~2 份印染油制成的乳液 ,比肥皂水 脱模效果好 。
图 1 脱模示意图
112 脱模剂的转移率 脱模剂的转移率 ,是指脱模剂在脱模过程中
转移到成型产品上的百分率 。由图 2 看出 : (1) 由 A 面剥离脱模 ,脱模剂不转移 ; (2) 由 A 面剥离及 B 面凝聚层破坏脱模 ,脱
收稿日期 :2001 - 12 - 01
图 2 脱模剂转移率与隔离性的关系
40 42 45
2 国内常用脱模剂[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2 年 李 昂 脱模剂及其作用机理
27
面张力 rc 时 ,液体不湿润物质的表面 ;当 rL < rc 时 ,液体就会湿润物质的表面 。因此 ,临界表面张 力小的物质作脱模剂 ,是隔离性最好的脱模剂 。
图 3 在物质表面滴上液滴时的接触角
图 4 聚四氟乙烯( PTFE) 的临界表面张力
(5) 295 # 硅脂 ,用甲苯或松香水等溶剂稀释 调匀后 ,喷涂于模具腔内 。适用于橡胶 、塑料层压 板等制品 。
(6) 有机硅树脂 :将 1 # 或 2 # 硅树脂溶于甲苯 中 ,配成 3 %~9 %溶液 ,适用于橡胶制品 。
(7) 硅橡胶 :将甲基 (或甲基乙烯基) 硅橡胶配 成 10 %汽油溶液存放 ,使用时再以 1∶28 的比例用 汽油稀释 、混匀 。适用于运输带制品的脱模 。
(3) 乳化甲基硅油 。配成含硅油 35 %~40 % 的水乳液 (需加乳化剂如吐温 20 、平平加或聚乙 烯醇 ,用量约为含硅油量的 2 %) 。然后加水稀释 到含硅油 011 %~5 % ,喷涂到模具上 ,经加热除 去水分 ,使硅油沉附于模腔表面上 。适用于各种 橡胶和塑料制品 。
(4) 含 氢 甲 基 硅 油 。选 用 粘 度 5 ~ 50cp 的 202 # ,821 # 硅油 30 份 、酞酸正丁酯 4 份 、溶剂汽油 300 份配成溶液 ,喷到 150 ℃热模具腔内 。宜作内 胎脱模剂 。
(8) 硅橡胶甲苯溶液 。将硅橡胶溶于甲苯中 配成 1 %~2 %溶液 。适用于橡胶 、聚乙烯 、聚苯 乙烯制品的脱模[3 ] 。 213 蜡 (油) 系脱模剂
蜡油系列脱模剂特点是价格低廉 ,粘敷性能 好 ,缺点是污染模具 。其主要品种有 :
28
特种橡胶制品
第 23 卷 第 4 期
名称牌号 外涂型脱模剂 RC7
模剂发生少量转移 (约 22 %) ; (3) 只因凝聚层的破坏而脱模 ,脱模剂转移较
多 (约 44 %~70 %) ; (4) 由 B , C 面剥离及凝聚层的破坏而脱模 ,
引起大量脱模剂转移 (约 93 %) ; (5) 成型物与脱模剂接触 ,发生混和 、粘接 ,当
勉强脱模时 ,就会使部分成型物 (产品) 的表面 、界 面破坏而脱模 。通常使用的脱模剂 ,要求在 B 面 或 A , B 2 面剥离脱模 。由凝聚层引起的脱模 ,其 脱模效果最好 。
日 DK公司
пестилCM N222
氟烃在三氯 氟胺基甲酸 乙酯中的分 散体
硅橡胶
———
橡 胶 海 绵 橡 美 T/ V 公司 胶胶鞋制品
Dinamar FC ——— 5153
适用对象 产 地
各 种 橡 胶 制 美 TSE 公司 品
各 种 橡 胶 制 俄 品 橡 胶 、织 物 、 美 T/ V 公司 金属复合材 料制品 硅橡胶 ,硅氟 美 3M 公司 橡胶
(3) 甘油 。可直接用作脱模剂或水胎润滑剂 。 (4) 脂肪酸铝溶液 。将脂肪铝溶于二氯乙烷 中配成 1 %溶液 。适用于聚氨酯制品 ,涂 1 次 ,可 重复用多次 ,脱模效果好[4] 。 (5) 硬脂酸锌是透明塑料制品的脱模剂 。 215 其他 (1) 聚乙烯醇 。配方为聚乙烯醇 5 份 ,酒精 35 份 ,洗衣粉 1 份 ;配制工艺为用部分水将聚乙烯醇 溶解 (加热 60 ℃~70 ℃) ,然后加足水 ,充分搅拌 , 再加入酒精及溶解好的洗衣粉 ,混合至白色析出 物溶完即可 。适用于不饱和聚酯与环氧树脂成型 品的脱模[3 ] 。 (2) 聚丙烯酰胺 : 配方 、配制工艺和应用同 (1) 。 (3) 醋酸纤维素 、聚苯乙烯的有机溶剂溶液也 可用脱模剂[3 ] 。 (4) 含掩蔽剂的水性脱模剂 。配方 : 微晶蜡 217 份 ,聚硅氧烷 210 份 ,稠矿脂 7188 份 ,杀菌剂 011 份 ,脂肪醇加成物 115 份 ,壬基酚 EO 加成物 014 份 ,脂肪醇与聚乙二醇醚混合物 0132 份 ,水 84173 份 。先将二分之一的水加热至 95 ℃,在搅 拌下陆续加入上述各组分 ,并加入相应的乳化剂 。 宜作聚氨酯制品的脱模剂[4] 。 (5) 耐久性脱模剂。在 200ml 混合溶剂 (二甲 苯∶乙苯∶乙烷 ∶甲苯 = 82∶16∶5∶1) 中 ,加入 Me3SiCl 116 ,Si (OEt ) 4 110 ,水 1912mol ,在 25 ℃~40 ℃搅拌 1h ,得到硅氧烷树脂溶液。再将此溶液 15 ,二甲基 硅氧烷 (粘度 200Pa·s) 66 ,混合溶剂 19 混合。以二 氯甲烷配成 4 %~10 %溶液。宜作聚氨酯泡沫制品
1 脱模剂的作用机理[1]
111 脱模历程 在模具表面喷涂脱模剂之后接 触面为 A 面 ,脱模剂面为 B 面 ,脱模剂与模具的 接触面为 C 面 ;脱模剂层为凝聚层 。脱模时 ,当 在 A 面和 C 面剥离时称为界面剥离 ,而在 B 面剥 离时叫做凝聚层破坏 。
88N E - 91 MP - 75
十二烷基磺 酸三乙醇胺 , 多元醇 ———
硅橡胶 ,氟橡 美 Lord 公司 胶塑料
冷 模 、除 氟 、 德 Henkel 公司 硅橡胶外 ,一 切热模橡胶 制品
———
氟橡胶 ,乙丙 美 chem Tren 公
橡胶
司
———
橡胶制品
英
Sippiolc
烷基磺酸钠 硅橡胶等
113 脱模剂的表面张力 脱模剂的隔离性取决于其表面性质 ,而表面
不湿润性物质的物性值是根据其临界表面张力 ( rc) 的概念得出的 。rc 的测定方法是在被测物质 的表面上滴上表面张力不同的几种物质的液滴 , 测出它们的接触角 θ(如图 3) 。用被测物质的表 面张力与其接触角 θ的余弦值 cosθ作图得一直 线 (如图 4) ,延长这条直线和纵坐标相交 ,其交点 对应的横坐标值就是被测物质的表面张力值 ,也 叫该物质的临界表面张力 rc 。这个值有表示 :当 物质表面上液体表面张力 rL 大于物质的临界表
| 氯化碳表面 —CHCl —CH2 — —CCl2 —CH2 —
= CCl2 硝基化合物表面 —CH2ONO2 (结晶) —CH(NO2) 2 (单分子膜) —CH2NO2 (结晶)
临界表面张力 ×10 - 7 ,N/ m
6 15 17 18 22 25 28
20~22 22~24
31 35
39 40 43
SBR , NBR , 俄 IR ,CR , EPDM
氟系
含氟聚酯
各种橡胶
美
环氧大豆油 环氧大豆油 各种橡胶
美
PAT Ru55p B - 238
聚乙烯醇
Aflax - 54
———
EPDM
法
蜡类
SBR , NBR , 俄 IR ,CR ,EPDM
015 % ~ 1 % SBR , NBR , 俄
40 42 45
2 国内常用脱模剂[2]
211 氟系脱模剂 有机氟化物是最佳的脱模剂 ,隔离性能好 ,对
模具污染小 ,但价格较高 。品种主要有 : (1) 聚四氟乙烯 (相对分子质量 1 800) ; (2) 氟树脂粉末 (低分子 PTFE) ; (3) 氟树脂涂料 ( PTFE ,FEP ,PFA) 。
第 23 卷 第 4 期 2002 年 7 月
特种橡胶制品
Special Purpose Rubber Products
Vol. 23 No. 4 July 2002
脱模剂及其作用机理
李 昂
(西北橡胶塑料研究设计院 ,陕西 咸阳 712023)
摘 要 :介绍了脱模剂的作用机理与脱模剂的类型 。 关键词 :脱模剂 ;作用机理 ;类型 中图分类号 :TQ330138 +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 - 4030 (2002) 04 - 0026 - 03
Relis 38 88
C12 - C20 Eesymould 20
———
阻燃 ,一次涂 美 Lord 公司 敷多次用
Outright
———
冷 模 、除 氟 、 德 Henkel 公司 硅橡胶外 ,一 切热模橡胶 制品
烯烃磺酸钠 012 % ~ 2 % 水分散液 ———
SBR 制品 橡胶制品
德 Henkel 公司 英
的脱模 ,1 次涂膜可重复使用数百次[4] 。 (6) 多层复合型脱模剂 。底层为短链四氟乙
德 Henkel 公司
内加型脱模剂
DinamarppA - 790
———
各种橡胶
美
硬脂酸锌
用量 011 %~ 各种橡胶
美
20 % 硬 脂 酸
锌
聚硅氧烷
聚硅氧烷
各种橡胶
日
Q2 - 7119
硅有机物
Pu ,Eu
美
B - 239 烷基磺酸钠
蜡类 烷基磺酸钠
CR , EPDM , 俄 SBR ,NBR ,IR
212 硅系脱模剂 硅氧烷化合物 、硅油 、硅树脂 ,是一种隔离性
较好的脱模剂 ,对模具污染小 ,主要用于天然橡 胶 、塑料和丁基橡胶的模型制品 。只要涂 1 次 ,可 进行 5~10 次脱模 。主要品种有 :
(1) 甲基支链硅油 (128 号硅油) ,直接用于脱 模。
(2) 甲基硅油 :将粘度 300~1 000cp 的甲基硅 油溶于汽油 (或甲苯 、二甲苯 、二氯乙烷) 中 ,配成 015 %~2 %硅油溶液 。适用于橡胶 、塑料模型制 品脱模 。
在橡胶 、塑料制造工业中 ,制造模型产品时 , 为便于脱模 、提高效率 、延长模具寿命 ,同时为使 产品表面光滑 、尺寸合格 、减少废品 ,需要使用脱 模剂 。脱模剂分外涂和内加型 2 大类 。外涂型脱 模剂是喷涂在模具表面 ,用来防止产品与模具的 粘接 ,内加型脱模剂是配入成型物料中的一类物 质 ,在硫化成型过程中 ,它迁移到产品表面 ,从而 起到了与模具隔离的作用 。本文仅就脱模剂的作 用机理与脱模剂的类型作简要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