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管理办法.docx
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管理办法
![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da021877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28.png)
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工程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突发事件的信息报送管理工作,明确报送内容和程序,畅通报送渠道,落实相关责任,确保公司及时准确掌握和有效指导处置突发事件,根据集团公司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包括事故灾难、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
第三条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要做到“速报事实、慎报原因”。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和所属单位的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管理。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职责第五条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是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的领导机构,负责审定突发事件的报送信息。
第六条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是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接收应急信息、持续跟踪事件动态、及时向上级汇报和统一对外联系。
其中作业与生产协调部负责接收突发事件信息、跟踪事件动态、汇报请示及传达指令;专项应急预案主责部门牵头组织起草突发事件信息上报材料;办公室负责信息汇总、向上级报告和统一对外联系;质量健康安全环保部负责为突发事件信息上报提供支持。
公司各专项应急办公室经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批准后,负责向集团公司相关部门及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上报突发事件信息。
第七条事件发生单位(以下简称事发单位)是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的责任主体,事件发生主要领导是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的第一责任人。
事发单位、对事件负有相关责任的其他单位应在第一时间将事件信息向公司报告。
第三章信息管理第八条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实行分类管理、分级负责。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四类事件的I级、Ⅱ级、Ⅲ级事件信息报告公司应急总值班室;IV级事件由事发单位组织处置。
突发事件分级标准按照《工程公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执行。
第九条对于井喷失控、危化品泄漏、油气泄漏污染等集团公司升级管理的事件,即使在事发初期未造成严重伤亡、损失和影响,也应严格按本办法规定的时限要求报告信息。
2023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范文
![2023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48f4e08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75.png)
2023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范文尊敬的领导:根据最新要求,为加强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特提出以下2023年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范文,供贵单位参考。
一、报送对象:所有相关部门、单位及人员,包括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公共机构、媒体机构等。
二、报送内容:1.事件基本信息:包括事件发生地点、时间、类型、规模等基本情况。
2.影响范围和后果:详细描述事件影响的区域、人员、设施等范围,以及可能带来的后果和损失。
3.应急措施和处置情况:简要介绍已采取的应急措施和相关应对措施,如疏散、救援、封锁等。
4.伤亡情况:列明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包括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等,如有具体人员信息需注明。
三、报送方式:1.紧急情况下,可以通过电话、传真等即时通信方式报送。
2.非紧急情况下,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报告书等书面形式报送。
四、报送流程:1.事件发生后,立即通知所在单位主管部门,并启动应急预案。
2.主管部门根据事件情况对相关信息进行核实和整理。
3.主管部门将整理后的信息报送给上级部门,并抄送相关单位。
4.上级部门按需将信息报送给更高级部门,直至最高领导层。
5.相关单位收到信息后,如有需要,可在规定时间内向主管部门提供补充信息。
五、报送时效:1.重大突发事件,应在发生后的30分钟内完成基本信息的报送。
2.一般突发事件,应在事件发生后的1小时内完成基本信息的报送。
3.次要突发事件,应在事件发生后的3小时内完成基本信息的报送。
六、报送责任:1.各部门、单位应明确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的责任人员,确保信息的准确报送。
2.责任人员负责收集、整理和报送相关信息,并及时报告上级部门。
以上是2023年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范文,希望能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此致敬礼。
2023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范本
![2023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f3d11621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be.png)
2023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范本一、目的为了及时准确地收集、分析和传递突发事件相关信息,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保障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安全。
特制定本报送制度,明确各部门和单位在发生突发事件时的报送要求和流程。
二、适用范围本报送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各级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和其他机构,对于发生的突发事件需要及时报送相关信息。
三、报送要求1.报送时间:发生突发事件后,相关部门和单位应立即启动报送程序,并在事态发展过程中根据需要及时报送后续信息。
2.报送内容:报送的内容应当包括突发事件的基本情况、现场状况、伤亡情况、应急处置措施、影响范围、社会舆情等相关信息,以及突发事件的更新进展和处理结果。
3.报送方式:报送方式灵活多样,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传真、短信、电话、网络平台等形式报送,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地通过各渠道传递。
四、报送流程1.发现突发事件:各部门和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发现机制,及时发现和掌握突发事件的发生情况。
2.报送制度启动: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相关部门和单位应立即启动报送制度,并按照报送要求采集和整理相关信息。
3.信息报送:各部门和单位应当及时将采集到的突发事件信息上报给紧急指挥中心或应急管理部门,确保信息的准确、全面和及时传递。
4.信息分析:紧急指挥中心或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对上报的突发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事态发展和应对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5.信息反馈:紧急指挥中心或应急管理部门应当根据需要及时向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反馈突发事件信息的分析结果和处理情况,以便各级单位能够做出相应决策和调整措施。
五、责任分工1.各级政府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建立健全突发事件信息管理平台,指导和督促相关部门和单位正确履行报送义务。
2.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构建健全突发事件发现和报送机制,及时、准确、全面地报送突发事件相关信息,积极配合紧急指挥中心或应急管理部门的工作。
3.紧急指挥中心或应急管理部门:负责收集、分析和处理突发事件信息,及时向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反馈处理情况,指导和协调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范文(2篇)
![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范文(2篇)](https://img.taocdn.com/s3/m/b0fbb479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62.png)
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范文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____信息报送管理办法中油办字〔____〕____号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____信息报送的内容和程序,畅通报送渠道,明确相关责任,确保集团公司及时准确掌握和有效指导处置____,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集团公司____体应急预案(试行)》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____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包括事故灾难、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
第三条____信息报送实行分类管理、分级负责。
出现重大及以上____,以及可能引发次生事故或公共事件的事故及重大隐患,集团公司所属企事业单位、股份公司各分(子)公司(以下称各单位)应及时向集团公司报送信息。
第四条集团公司____为____信息报送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接收应急信息、持续跟踪事件动态、及时向上级汇报和统一对外联系。
第五条事故灾难信息报送范围主要包括:(一)井喷失控事故。
海上油(气)井井喷;陆上油(气)井发生井喷失控;陆上含超标有毒有害气体的油气井发生井喷;发生井喷并伴有爆炸、着火,严重危及现场作业人员和作业现场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井内大量喷出流体对江河、湖泊、海洋和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二)火灾爆炸事故:1.可能造成____人及以上死亡,或____人及以上受伤;2.对社会安全、环境造成重大影响,需要或可能需要紧急转移安置____人以上;3.火势燃烧抢救时间超过半小时及以上未能有效控制,可能造成周边生产设施大面积停产,—3—或引发次生灾害;4.油气运输船舶火灾爆炸,可能致使重要港口损毁,或油品泄漏导致水面火灾,可能致使主要航道封航;5.油气运输火车火灾爆炸,可能致使铁路设施损毁,主干线行车中断;6.海上钻井平台、采油平台火灾爆炸,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重大影响。
(三)海难事故。
平台遇险(包括平台失稳、漂移、拖航遇险、被碰撞或翻沉)、船舶海损(包括碰撞、搁浅、触礁、翻沉、火灾)、潜水作业、人员落水等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及____人以上生命安全或一次死亡____人以上,或性质严重、影响恶劣的事件。
突发事件报告管理办法
![突发事件报告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f687aafc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97.png)
突发事件报告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健全应急管理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与公司相关的重大事故和突发事件,切实防范和化解安全风险,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所涉突发事件是指公司在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各部门和子公司向公司安全生产部报送的突发事件信息,及对突发事件的处理。
第四条突发事件的报告应遵循及时、准确、真实、全面的原则。
报告内容应包括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结果及后续处置和应对措施等要素。
第五条凡发生下列突发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严重社会影响的,应及时上报:(一)火灾或其它不可抗力引发的突发事件;(二)交通事故、盗抢等严重事件;(三)相关工作引发的、扰乱办公秩序等群体性事件;(四)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施工人员伤亡,因施工影响周边居民生活而引发的突发事件;(五)传染性疾病、食品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六)其他影响员工健康、生命及财产安全的事件。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第六条突发事件发生地是信息报告的责任主体。
承担信息首报任务,突发事件发生的部门或子公司有责任及时向公司安全生产部报告突发事件信息,部门或子公司主要负责人是突发事件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应切实履行报告责任,负责具体组织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
第七条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各部门或子公司应保持联系,及时、主动的报告突发事件的新进展,可能衍生的新情况等,在突发事件处置完毕前,续报工作实行日报制,事发地有责任每天下班前向公司安全生产部进行终报。
第八条突发事件发生部门或子公司应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做好突发的现场处置;负责落实突发事件后的应急恢复及整改措施的落实工作。
第九条公司安全生产部负责公司各类突发事件的统计、汇总及向上级报告突发事件,负责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及执行,负责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
中学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
![中学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8428351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26.png)
中学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为了预防、控制学校突发事故的发生,提高快速反应、信息报送和应急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学校各项设施的安全运行,保障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办公及生活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一、工作目标1、普及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常识,提高师生、职工的配合意识。
2、建立快速反应、信息报送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重大突发事件达到及时报送、控制,保障学校及师生安全。
二、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立足于防范,抓早、抓小,强化信息的广泛收集和深层次研究,争取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
做好宣传普及重大突发事件的防控措施,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水平,及时采取预防与控制措施,防止事态的扩大。
2、统一指挥,快速反应。
成立重大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形成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
一旦发生重大事件,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果断处置,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3、加强保障,重在建设。
从法规上、制度上、组织上、物质上全面加强保障措施。
在领导精力、经费保障和力量部署等方面加强硬件与软件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4、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发生突发事件后,在重大突发事件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启动应急预案,重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5、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控制和处理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
按照“四早”要求,即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处理,及时快速对突发事件做出反应。
6、系统联动,群防群控。
发生突发事件后,各相关部门负责人要立即深入第一线,掌握情况,开展工作,控制局面。
形成各级各部门系统联动,群防群控的处置工作格局。
三、组织管理(一)组织机构突发事件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组长:副组长:成员:(二)主要职责:1、负责信息报送、应急预案的制订、修订、处置。
2、检查监督突发事件的防控措施。
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管理办法
![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b8eaf35add36a32d737581d5.png)
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是应急管理运行机制的重要环节。
为规范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根据铁路总公司、广铁集团相关规定等,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分部向项目分部值班室(应急办)报送突发事件信息,项目分部向建设单位报送重大突发事件信息,以及项目分部值班室(应急办)对突发事件信息的处理。
第三条各分部应及时向项目分部值班室(应急办)报送本管段突发事件信息。
第四条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应包括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结果以及后续处置和应对措施等要素。
第五条项目分部值班室(应急办)收到重大突发事件信息后及时审核、处理。
按照重大突发事故报送标准,经领导同意后,以《中铁三局怀邵衡项目分部突发事件信息专报》(附件1)形式报送建设单位。
报送地方政府的重大突发事件信息通过电传方式报送。
第六条上级领导对上报信息作出批示或者指示的,项目分部值班室(应急办)要及时传达、落实,有关分部要及时跟踪续报有关情况并落实领导批示精神。
第二章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种类和主要内容第七条本办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和其他紧急重要情况等。
(一)自然灾害,主要包括管段内发生的台风、暴雨、冰雹、洪涝、雨雪冰冻等气象灾害,破坏性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可能或已经影响施工生产、造成人员伤亡。
(二)事故灾难,主要包括管段内发生的火灾爆炸、高墩深水、隧道冒顶涌水突泥、桥梁制运架、支架造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既有铁路公路运河交通,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通讯、信息网络、特种设备等安全事故。
(三)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管段内发生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集体性职业中毒、食物中毒及重大动物疫情等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四)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管段内发生的各类重大社会治安事件,涉外突发公共事件,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冲击公司机关,阻断铁路交通,非法集会和集体静坐、上访请愿、越级集体访等群体性事件。
2024年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范本(三篇)
![2024年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范本(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ddc2f76e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62.png)
2024年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范本____信息直报制度的实施,对于优化____信息报告流程、削减中间环节,确保____信息的快速获取与响应,有效应对并化解潜在风险,最大限度地减轻____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损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于信息直报的时限要求,明确规定:属于直报范畴的____信息,事发地乡镇政府需立即向县政府、市政府上报,且上报时间不得超过事发后的____小时;若确实难以在规定时限内完成上报,则应在接报____信息后立即上报,并在后续报告中详细说明原因。
在特殊情况下,若无法及时提交书面报告,可先通过电话进行初步报告,随后再补交书面材料。
信息直报的范围涵盖了特别重大、重大____的首次报告信息,以及事件敏感性较高或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或有可能演变为特别重大、重大____的首次报告信息,还有影响较大的____的首次报告信息。
对于不属于直报范围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应严格遵循本制度第四条的相关规定进行报告。
在信息直报的方式与渠道方面,市应急管理办公室(市政府值班室)与县应急管理办公室(县政府值班室)负责接收并处理____信息的报告。
各乡镇、各部门可通过电话、传真、网络等多种方式,向县应急办、市应急办提交____信息的报告。
信息报告的格式需严格遵循《永福县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表》的规范。
信息直报实行“首报事件,续报详情”的原则。
首报信息应包含____的发生时间、地点、事件概况及可能造成的伤亡与影响等基本情况;续报信息则需进一步阐述事发单位或事发地的详细情况、事件起因、性质、过程、影响范围、发展趋势、处置进展、请求事项与工作建议等,续报工作可根据实际情况多次进行。
第六条明确了____信息报送的责任制。
____发生地政府作为信息报告的主要责任方,其乡镇政府承担首报信息的重任。
____发生单位有义务及时向____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报告相关信息。
在____处置过程中,现场指挥机构负责人或授权人员需与县政府应急办保持紧密联系,及时、主动地报告____及其处置的最新进展与可能的新情况。
2024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范本
![2024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fca6978f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a3.png)
2024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范本消息标题:2024年度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范文根据最新的要求,为了加强突发事件的信息报送工作,特制定以下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范文,以供参考和执行。
一、报送时间要求:1. 当天突发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应立即启动信息报送流程,将事件情况通报至上级主管部门。
2. 上级主管部门收到报送信息后,应在12小时内向有关部门和业务单位进行传达。
二、报送内容要求:1. 事件概况:简要描述事件名称、发生时间、地点、事件类型、影响范围等情况。
2. 事件原因:初步分析事件发生原因,列出可能的影响因素。
3. 应急措施:概述已经采取或计划采取的应急措施,包括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救援和恢复工作等。
4. 受伤人员和财产损失:报告受伤人员和财产损失情况,包括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估值等。
5. 媒体和社会舆论反应:概述媒体和社会舆论对事件的反应和关注程度,以便及时做出相应应对。
三、报送方式要求:1. 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相关部门将报送信息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同时在邮件主题中标注“2024年度突发事件信息报送”。
2. 重要事件和紧急情况可采用电话通报方式,但必须同时以正式的报送文件予以确认。
四、报送责任单位:1. 企事业单位:应急管理部门或专业应急机构。
2. 政府部门: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应急办、突发事件协调指挥部等。
五、报送情况记录:1. 上级主管部门应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信息报送记录,包括报送单位、信息报送时间、报送内容等关键信息。
2. 定期审查报送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确保信息报送工作的高效性和规范性。
六、信息保密要求:1. 所有报送信息应遵守国家的相关保密法律法规,不得泄露给未授权的人员或单位。
2. 各级部门要加强对报送信息的保密教育和管理,防止非法获取和滥用信息。
以上为2024年度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范文,请各单位严格按照要求执行,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传达,以保障突发事件的处置和应对工作的顺利进行。
2023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范本
![2023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cdd5f35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4d.png)
2023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范本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范本(2023年)一、背景和目的为了及时有效地传递突发事件信息,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公司制定了本《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范本》。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公司内部对突发事件信息的报送流程和要求,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保障公司及员工的利益。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内部所有员工,包括各个部门和岗位。
三、定义1. 突发事件:指在正常运营过程中突然发生的不可预测、不可控制、有潜在危险或造成严重影响的事件。
2. 突发事件信息:指与突发事件相关的各类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事件发生时间、地点、性质、影响范围等。
四、报送流程1. 发现突发事件信息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发现或接触到与突发事件相关的信息,应该立即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报告。
部门负责人收到报告后,应及时核实信息的准确性,确认是否属于突发事件范畴。
若属于突发事件,部门负责人将信息报送至报送统筹人员。
2. 报送统筹人员报送统筹人员负责统筹管理突发事件信息的报送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信息收集、整理、汇总和报送。
3. 信息报送报送统筹人员按照公司的规定渠道和方式,及时将突发事件信息报送至公司相关部门。
公司相关部门根据需要,将信息及时传递至监管机构、合作伙伴等相关方。
五、报送要求1. 及时性:发现突发事件信息后,应在最短时间内报告上级部门,确保及时传递信息。
2. 准确性:对于报送的突发事件信息,应保证准确无误,避免不实信息的传播。
3. 完整性:报送的突发事件信息应包含必要的信息,能够清晰、全面地反映事件的性质和影响。
4. 保密性:对于涉及商业敏感信息或隐私的突发事件,应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确保信息安全。
六、责任和制度执行1. 报送统筹人员应负责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整理、汇总和报送工作,并确保报送流程的顺利进行。
2. 相关部门负责人要认真核实和确认报送的突发事件信息,并按时报送至上级部门或相关方。
3. 全体员工都要积极配合突发事件信息的报送工作,及时汇报相关信息,减少事件对公司的影响。
(完整word版)XXX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
![(完整word版)XXX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6917412ed630b1c59eeb5bf.png)
XXX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第一条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是应急管理运行机制的重要环节。
为规范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精神和县政府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需要报送的突发事件信息种类。
(一)自然灾害。
包括水旱灾害,暴雨、冰雹、龙卷风、大风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
(二)事故灾难。
包括航运、铁路、公路、水运等重大交通运输事故;工矿企业、建设工程、公共场所发生的各类重大安全事故;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供水、供电、供油和供气等城市生命线事故以及通讯、信息网络、特种设备等安全事故;核与辐射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等。
(三)公共卫生事件。
包括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重大动植物疫情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四)社会安全事件。
包括涉及公共安全的重大刑事案件、涉外突发公共事件、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以及规模较大的群体性事件等。
第三条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的主要内容。
(一)可能发生、即将发生、已经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时间、地点、单位和涉及的相关人员。
(二)突发公共事件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三)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四)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已采取的初步处置措施、下一步将采取的处置措施、事故控制情况及未来走势预测。
(五)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单位、签发人、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第四条突发事件应急信息报送程序、时间和方式。
突发公共事件详细分类及分级标准按照《永福县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执行,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一般的突发公共事件,各乡镇政府应于事件发生后3小时内将事件简要经过、处置结果书面上报县政府应急办(政府值班室)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
较大的突发公共事件,各乡镇政府应于事件发生后1小时内将事件有关情况书面上报县政府应急办(政府值班室),并随时书面续报最新处置情况。
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管理办法
![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da8500e058fafab068dc022c.png)
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管理办法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是应急管理运行机制的重要环节。
为规范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根据铁路总公司、广铁集团相关规定等,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分部向项目分部值班室(应急办)报送突发事件信息,项目分部向建设单位报送重大突发事件信息,以及项目分部值班室(应急办)对突发事件信息的处理。
第三条各分部应及时向项目分部值班室(应急办)报送本管段突发事件信息。
第四条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应包括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结果以及后续处理和应对措施等要素。
第五条项目分部值班室(应急办)收到重大突发事件信息后及时审核、处理。
按照重大突发事故报送标准,经领导同意后,以《中铁三局怀邵衡项目分部突发事件信息专报》(附件1)形式报送建设单位。
报送地方政府的重大突发事件信息经过电传方式报送。
第六条上级领导对上报信息作出批示或者指示的,项目分部值班室(应急办)要及时传达、落实,有关分部要及时跟踪续报有关情况并落实领导批示精神。
第二章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种类和主要内容第七条本办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和其它紧急重要情况等。
(一)自然灾害,主要包括管段内发生的台风、暴雨、冰雹、洪涝、雨雪冰冻等气象灾害,破坏性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可能或已经影响施工生产、造成人员伤亡。
(二)事故灾难,主要包括管段内发生的火灾爆炸、高墩深水、隧道冒顶涌水突泥、桥梁制运架、支架造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既有铁路公路运河交通,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通讯、信息网络、特种设备等安全事故。
(三)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管段内发生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集体性职业中毒、食物中毒及重大动物疫情等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2023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范文
![2023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75e16e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5.png)
2023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范文【标题】2023年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范文【正文】尊敬的各位单位负责人:鉴于突发事件对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造成的严重影响,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突发事件的信息,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根据上级要求,我单位制定了2023年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现将相关内容通知如下:一、报送范围:该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发生的所有突发事件情况,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重大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
二、报送对象:1. 主要负责人:包括单位负责人、安全生产负责人等;2. 相关部门负责人:包括发展改革部门、公安部门、应急管理部门等。
三、报送内容:1. 事件基本情况:包括事件名称、发生时间、地点、初步影响范围等;2. 事件原因分析:初步判断事件发生原因,如自然灾害、人为疏忽、管理失误等;3. 事件应对措施:已采取和计划采取的应对措施,包括人员调度、资源调配、救援方案等;4. 事件进展情况:事件的发展演变情况和重要进展,如火势蔓延、救援效果等;5. 事件影响评估:对事件可能造成的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进行初步评估,如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
四、报送要求:1. 报送时限:发生突发事件后,单位负责人应第一时间向相关部门报送事件基本情况,后续进展情况需及时报送更新;2. 报送方式:通过电子邮件、短信、电话等方式向相关部门报备。
五、报送保密:1. 报送内容应保密,仅限相关部门内部使用;2. 对于涉及国家秘密、商业机密、个人隐私的内容,应更加严格保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保密规定。
六、报送后续:1. 相关部门将根据事件情况,及时协调指导单位采取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2. 此报送制度并不代表免除单位因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责任,单位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善后工作。
特此通知,请各位单位负责人认真落实相关要求,确保突发事件信息的及时报送和保密工作,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及时有效的数据支持和指导。
谢谢大家的支持与合作!此致敬礼XX单位年月日。
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fc8d124d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b4.png)
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管理办法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意见》、《国家电监会关于加强电力安全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通知》、集团公司《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定(试行)》。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在华能白山煤矸石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工程区域内,从事工程建设、管理、运输等的所有单位、工作人员(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其它与建设工程安全有关的单位)。
第四条发生突发事件后,事发单位要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并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本单位制订的相关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先期处置,控制事态。
第二章重大突发事件报告范围、内容第五条重大突发事件报告范围一、重大及以上人身伤亡事故、设备事故、环境污染事故、火灾事故以及涉及电网安全的事故信息。
二、事件本身比较敏感或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或可能演化为重大及以上人身伤亡事故、设备事故、环境污染事故、火灾事故以及涉及电网安全的事故信息。
三、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涉险人数10人以上或者可能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的特大未遂事故,以及媒体向社会披露的重大未遂事故信息。
第六条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单位是信息报告的责任主体。
电力建设施工中发生本规定范围内的突发事件时,项目建设、施工等各参战单位都有报告信息的责任。
外包工程施工单位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公司须向华能吉林公司及时报告,并督促施工单位向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第七条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内容要简明、准确,应包括以下内容一、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信息来源。
二、事故的基本经过、已造成的后果、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
2023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范本
![2023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3029c1b1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50.png)
2023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及时准确地报送和发布突发事件信息,做到快速响应、科学防控、及时处置、信息公开,提升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单位内部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送、信息收集、信息审核、信息发布的相关工作,以及与外界相关单位之间的信息协调和共享。
第三条突发事件的定义为: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突然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直接相关的事件。
第四条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
第五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要求履行相关责任。
第二章报送程序第六条当单位发现并确认突发事件发生时,应立即启动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程序,尽快将相关信息报送到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
第七条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程序包括信息收集、信息审核、信息报送和信息发布四个环节。
第八条信息收集环节应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一)及时了解突发事件的基本情况和发生地点;(二)收集现场照片、视频等相关材料,并保持其原始性;(三)了解相关人员受伤、死亡情况,并进行记录。
第九条信息审核环节应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一)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初步核实和分类;(二)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做到客观公正;(三)对有关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形成报告和决策依据。
第十条信息报送环节应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一)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的要求,编制突发事件信息报告;(二)报告内容应包括事件基本情况、事故发生原因、受伤、死亡人数等信息;(三)报告提交到上级主管部门并抄送相关单位。
第十一条信息发布环节应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一)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公开,避免不实、重复和误导等情况;(二)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应当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保密工作要求;(三)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应当做好媒体沟通和相关协调工作。
第三章责任与义务第十二条各级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明确报送程序和责任分工。
公共突发事件报送制度范本
![公共突发事件报送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1b782f26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f4.png)
公共突发事件报送制度第一条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和处理公共突发事件,提高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公共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或者社会秩序混乱的事件。
第三条公共突发事件报送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以人为本,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二)预防为主,常备不懈;(三)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四)快速反应,准确报送;(五)协同配合,共同应对。
第四条公共突发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个等级。
具体划分标准按照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规定执行。
第五条公共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地的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
第六条公共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地的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及时收集、核实事件信息,并根据事件等级和紧急程度,分别向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
第七条公共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和涉及范围;(二)事件造成的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社会影响;(三)事件发展趋势和已经采取的或者拟采取的应急救援和处置措施;(四)其他需要报告的重要信息。
第八条公共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方式如下:(一)电话报告:事发地的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立即拨打紧急电话,向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事件信息;(二)书面报告:事发地的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制作书面报告,详细描述事件信息,并报送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三)电子报告:事发地的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通过电子邮件或者政务信息系统,向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事件信息。
第九条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收到公共突发事件信息后,应当立即进行核实,并根据事件等级和紧急程度,分别采取以下措施:(一)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协调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二)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事件信息;(三)向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通报事件信息;(四)组织专家进行评估,确定事件发展趋势和应对措施;(五)其他必要的措施。
项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紧急信息报送办法
![项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紧急信息报送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619d2153a58da0116d17493e.png)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紧急信息报送办法为了快速、及时、高效地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重大事故,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重大事故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防止和减少各类突发事件、重大事故给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现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定义与范围1.1定义本办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对公司及社会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影响、严重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的紧急事件。
已造成严重危害的称为重大事故。
1.2范围本办法所称的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包括本公司发生的下列事项:1.2.1公司行政公章或财务专用章、合同专用章等印章丢失或被盗;1.2.2公司工商证照、项目证件等重要档案资料遗失或被盗;1.2.3大额现金(5000元以上)、大额票据(2万元以上)及其他重大财产丢失或被盗;1.2.4公司核心秘密被泄漏;1.2.5融资方案因出现意外而不能实现以致公司资金链断裂或可能断裂;1.2.6重大合同因故不能履行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后果;1.2.7在建或已建工程出现坍塌或坍塌危险或出现其他重大质量事故;1.2.8建设项目建筑工地发生死亡(1人以上)、重伤(2人以上)伤亡事故;1.2.9车辆出现重大交通事故(死亡或重伤1人以上、轻伤3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2万元以上);1.2.10公司办公场所、员工宿舍、建筑工地、售楼处等公司管辖场地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1.2.11因自然灾害造成公司财产损失10万元以上;1.2.12公司在职人员非正常死亡或因公负伤(重伤);1.2.13公司员工中发生一次中毒5人以上或重大传染疾病;1.2.14公司在职员工发生贪污、受贿等个人经济问题5000元以上,或被政法机关拘留、双规等;1.2.15因施工、拆迁、销售等引起的群体性聚集或投拆的,影响到正常施工或销售(包括一次投诉10人以上或同一事项被投诉3次以上);1.2.16政府部门、媒体对公司某一或某些敏感事项形成关注,被负面曝光或受到主管部门点名批评;1.2.17公司银行帐户被司法查封;1.2.18公司发生标的额100万元以上的诉讼案件。
5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管理办法
![5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a6aa4aeb7f1922791688e8e1.png)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管理办法中油办字〔 2007〕94 号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的内容和程序,畅通报送渠道,明确相关责任,确保集团公司及时准确掌握和有效指导处置突发事件,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集团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试行)》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包括事故灾难、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
第三条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实行分类管理、分级负责。
出现重大及以上突发事件,以及可能引发次生事故或公共事件的事故及重大隐患,集团公司所属企事业单位、股份公司各分(子)公司(以下称各单位)应及时向集团公司报送信息。
第四条集团公司办公厅为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接收应急信息、持续跟踪事件动态、及时向上级汇报和统一对外联系。
第五条事故灾难信息报送范围主要包括:(一)井喷失控事故:海上油(气)井井喷;陆上油(气)井发生井喷失控;陆上含超标有毒有害气体的油气井发生井喷;发生井喷并伴有爆炸、着火,严重危及现场作业人员和作业现场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井内大量喷出流体对江河、湖泊、海洋和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二)火灾爆炸事故:1.可能造成 3 人及以上死亡,或 10 人及以上受伤;2.对社会安全、环境造成重大影响,需要或可能需要紧急转移安置 100 人以上;3.火势燃烧抢救时间超过半小时及以上未能有效控制,可能造成周边生产设施大面积停产,或引发次生灾害;4.油气运输船舶火灾爆炸,可能致使重要港口损毁,或油品泄漏导致水面火灾,可能致使主要航道封航;5.油气运输火车火灾爆炸,可能致使铁路设施损毁,主干线行车中断;6.海上钻井平台、采油平台火灾爆炸,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重大影响。
(三)海难事故:平台遇险(包括平台失稳、漂移、拖航遇险、被碰撞或翻沉)、船舶海损(包括碰撞、搁浅、触礁、翻沉、火灾)、潜水作业、人员落水等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及3 人以上生命安全或一次死亡 3 人以上,或性质严重、影响恶劣的事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是应急管理运行机制的重要环节。
为规范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根据铁路总公司、广铁集团相关规定等,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分部向项目分部值班室(应急办)报送突发事件信息,项目分部向建设单位报送重大突发事件信息,以及项目分部值班室(应急办)对突发事件信息的处理。
第三条各分部应及时向项目分部值班室(应急办)报送本管段突发事件信息。
第四条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应包括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结果以及后续处置和应对措施等要素。
第五条项目分部值班室(应急办)收到重大突发事件信息后及时审核、处理。
按照重大突发事故报送标准,经领导同意后,以《中铁三局怀邵衡项目分部突发事件信息专报》(附件1)形式报送建设单位。
报送地方政府的重大突发事件信息通过电传方式报送。
第六条上级领导对上报信息作出批示或者指示的,项目分部值班室(应急办)要及时传达、落实,有关分部要及时跟踪续报有关情况并落实领导批示精神。
第二章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种类和主要内容
第七条本办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和其他紧急重要情况等。
(一)自然灾害,主要包括管段内发生的台风、暴雨、冰雹、洪涝、雨雪冰冻等气象灾害,破坏性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可能或已经影响施工生产、造成人员伤亡。
(二)事故灾难,主要包括管段内发生的火灾爆炸、高墩深水、隧道冒顶涌
水突泥、桥梁制运架、支架造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既有铁路公路运河交通,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通讯、信息网络、特种设备等安全事故。
(三)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管段内发生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集体性职业中毒、食物中毒及重大动物疫情等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四)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管段内发生的各类重大社会治安事件,涉外突发公共事件,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冲击公司机关,阻断铁路交通,非法集会和集体静坐、上访请愿、越级集体访等群体性事件。
(五)其他紧急重要情况。
1.影响安全生产的重大安全隐患,以及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兆信息。
2.管段周边不稳定的因素可能影响施工生产的信息。
3.影响职工队伍稳定的诱发因素,以及职工队伍倾向性的思想反映。
第八条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的主要内容
(一)可能发生、即将发生、已经发生的突发事件的时间、地点、单位和涉及的相关人员。
(二)突发事件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三)突发事件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四)突发事件发生后已采取的初步处置措施、下一步将采取的处置措施、事故控制情况及未来走势预测。
(五)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单位、签发人、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第三章突发事件信息报送责任制
第九条突发事件发生地分部是信息报告的责任主体,发生地分部主要承担信息首报任务。
突发事件发生分部有责任及时向项目分部办公室(应急办)报告突发事件信息。
各分部主要负责人是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第一责任人,必须切实履行领导责任,办公室(综合部门)主任(负责人)负责具体组织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
第十条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各分部负责人与项目分部办公室(应急办)保持联系,及时、主动报告突发事件及处置的新进展、可能衍生的新情况等。
在突发事件处置完毕前,续报工作实行日报制,事发地有责任每天16时前向项目分部办公室(应急办)报告,重要情况及时报告。
突发事件处置结束后,事发地有责任向项目分部办公室(应急办)进行终报。
第十一条项目分部办公室(应急办)接到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后,要立即核实、研判,确认后以书面形式呈报项目分部有关领导;紧急情况下,可先口头报告公司有关领导,再形成书面材料呈报。
项目分部办公室(应急办)对领导有关处置突发事件信息的指示、批示,要及时加以贯彻落实。
各分部对于项目分部办公室(应急办)要求核查的情况,必须认真调查、核实,及时报告。
第四章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时间和方式
第十二条发生或可能发生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信息,事发地分部应立即向项目分部办公室(应急办)报告,最迟不得超过事发后30分钟;确实难以在事发后30分钟内报告的,可先电话报告,再书面报告,并在续报中说明原因。
第十三条较大的突发事件信息,应于突发事件发生后1小时内将事件有关情况书面上报项目分部办公室(应急办),并随时书面续报最新处置情况。
第十四条一般的突发事件信息,应于突发事件发生后2小时内将事件简要经过、处置结果书面上报项目分部办公室(应急办)及业务主管部门。
第十五条各单位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可以通过电话、传真等方式向项目分部办公室(应急办)报告。
书面信息报告的格式应严格按照《突发事件信息专报》(见附件2)的格式填写。
第五章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流程
第十六条突发事件信息报送要贯穿预测预警、应急响应、善后处理和调查评估全过程。
第十七条突发事件信息应主题鲜明、言简意赅、用词规范、要素齐全、逻
辑严密、条理清楚。
第十八条各分部对事件比较敏感或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极可能演化为一般以上突发事件的信息,要在第一时间内向项目分部办公室(应急办)报告。
重大节假日和公司规定的特殊时期实行突发事件零报告制度。
第十九条因自然灾害影响施工安全生产,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突发事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上报项目分部办公室(应急办,)、安全质量部()。
项目分部办公室(应急办)综合编制《情况速报》(见附件3)报项目分部领导。
根据项目分部领导批示报建设单位。
第二十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信息,由突发事件发生地单位编制《突发事件信息专报》,经分部领导审核后,上报项目分部办公室(应急办,)、安全质量部()。
项目分部办公室(应急办)综合编制《情况速报》报经理部领导。
根据项目分部领导批示报建设单位。
第二十一条社会安全突发事件信息,由突发事件发生地分部编制《突发事件信息专报》,经分部领导审核后,上报项目分部办公室(应急办,)、安全质量部()。
项目分部办公室(应急办)综合编制《情况速报》报经理部领导。
根据项目分部领导批示报建设单位。
第二十二条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方面的突发事件信息,由各分部、部门编制《突发事件信息专报》,经分部领导审核后,上报项目分部办公室(应急办,)。
项目分部办公室(应急办)综合编制《情况速报》报经理部领导。
根据项目分部领导批示报建设单位。
第二十三条项目经理突发事件信息按统一管理、分口报送的原则,需上报建设单位的突发事件信息,由项目分部办公室(应急办)立即向经理部领导报告,同时综合编制《情况速报》,待经理部领导审核后,上报建设单位应急办,或由有关部门对口报送。
第六章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有关制度
第二十四条建立信息报告员制度。
各分部要在进场30天以内,建立专职或兼职信息报告员制度,并将落实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及建立专兼职信息报告员制度情况上报项目分部办公室(应急办)。
第二十五条建立信息报送工作培训制度。
建立信息报告员培训机制,项目分部办公室每年定期组织信息报告员轮训,项目分部办公室(应急办)统一协调各分部信息报告员参加应急办组织的有关培训活动,普及应急管理知识,提高信息报告质量。
第二十六条信息报送督促检查工作。
项目分部办公室(应急办)每年定期组织开展对各单位信息报送工作的督促指导。
各分部每半年也要对本分部信息报告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及时、高效、规范。
第二十七条建立信息报送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
对不属于突发事件信息范围的,作为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或属于突发事件信息范围的信息,未向项目分部办公室(应急办)和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的,迟报、漏报、瞒报、谎报的,要求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责令限期改正;造成严重损失或重大影响的,依照有关法律、规定追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十八条各分部要切实加强对应急值守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应急值守工作机构和制度,严格实行领导干部24小时带班和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应急制度。
要选配政治可靠、责任心强、熟悉业务、作风过硬的年轻干部充实值守应急工作队伍,不断提升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的质量和应急处置的能力。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条本办法由综合部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中铁三局怀邵衡项目分部办公室突发事件信息专报
2.突发事件信息专报
3.情况速报
中铁三局怀邵衡项目分部突发事件
信息专报
年第期
联系电话:
突发事件信息专报
情况速报
年第期标题:
接报时间:登记人:
报送单位:报送人:
领导批示:
拟办意见: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