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取舍与调整
初中《英语新目标》教材的取舍与调整
![初中《英语新目标》教材的取舍与调整](https://img.taocdn.com/s3/m/b4dc0f28dd36a32d73758168.png)
教材内容进行 深度加工 , 使之 与学 生 、 教师 、 环境融为一体 , 将静态教学内容变为动态教学情境 ,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与
探究 。 因此 , 教材取舍与调整是一个让教材起“ ” 生” 死 回“ 的
过程 。
响。但 由于我 国地 区差异大 , 东西发展不平衡 , 民族地区相
o tn ) 添 加 ( dn) 替 换 ( paig、 化 ( agn r miig、 t a ig、 d r l n) 变 e c c n i o h g m d y g、 o i i )重新排序( odr g等 , fn r re n) 以成功实现教学 目标 。 e i 教
等各方面都 有很 大的差别 ( 胡鉴 明 ,0 3 o 20 它采用任 务型语 言教学模式。 融汇话题 、 交际功能 和语 言结构 , 成 了一套 形 循序渐进 的生活化学习程序。新 目标教材按照强式交 际观 ( t n es n 编写 , 且以任务为 载体 , 它忽视系统语 Sr gV r o ) o i 并 但 音与语法 , 因此并不完全适合我 国的外语教学环境。 20 0 3年 以来 , 目标教材在 全 国的普遍使用 给初 中英 新
培养 , 鼓励学生通过体验 、 合作等方式参 与语 言实践。创 造
性使用该 教材可 以使这些不可否认 的积极 因素得到充分的
师教学用书 、 习册 、 练 评价手册 、 活动手册 、 配套读物与听力 材料 、 教学挂 图 、 教学 卡片 、 教学摄影 、 录音带 、 录像带等 教 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堂外所使用 的必要材料 ;狭义的教
出版集 团根据《 英语课 程标准 ( 实验 稿 )(0 1的精 神 , 》20 ) 联
如何对英语教材进行取舍和调整 (1)
![如何对英语教材进行取舍和调整 (1)](https://img.taocdn.com/s3/m/3c2f60b1f121dd36a32d821f.png)
如何对英语教材进行取舍和调整新课程提倡的教材观视教材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材料,是教学资源之一,其根本特征是“范例性”。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材是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
教师不能僵化地依据教材实施教学,而应从内容、结构、方法、进度以及资源整合等角度,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取舍和调整。
对教材进行取舍和调整,教师首先要依据课程标准,确定取舍和调整的原则,即:本地化、个性化、个别化、现代化。
教师依据这四个原则,可以对教材进行适当取舍和调整。
一、添加:就是补充更多的材料。
添加包括延伸和扩展两种形式。
延伸是指教师提供更多同类型的材料,因而是数量的变化。
比如,要求学生用动词的正确形式填空,可以增加练习数量。
扩展是指增加不同的材料,侧重增加不同质的材料。
比如,教材中仅有的发音练习是关于个别语音的,这很必要但不充分,因此需要增加一些有关句子重音、节奏的练习,以使学生更好地练习口。
二、删减:包括材料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缩减。
数量的删减指缩减材料的长度。
当同类型的材料数量过多时,就可以省去一部分。
如果不仅要缩减材料数量,还要对其进行教学方法的处理,那就是质量的缩减了,即调整教学要求。
三、修改:可以将教学活动与学生自身的情况和兴趣联系起来,引入真实的语言,或设置更多的解决问题式的任务。
如果教材对听力理解强调不够,教师认为需要补充更多的材料,而又没有现成的录音材料,则可以编写和口述阅读段落,也可以摘写原著要点,然后口述给学生。
四、简化:实际上是修改的一种类型。
语言课程的很多内容是可以简化的。
例如,将复杂的句子改写成简单的句子,将被动语态改为主动语态等。
五、重新排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将教材中的各个部分重新排序。
比如,调整单元内知识呈现的先后顺序,或重新安排单元的教学顺序。
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应在一定的幅度内进行调整,过多的调整对学生未必有利。
总之,教材是可变的,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重组教材内容,使教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从而达到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初中英语教材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初中英语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c5a3fa0f02020740be1e9b95.png)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初中英语教材外研版新标准英语初中教材的内容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它的编写体系体现了教学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这种开放式的编写模式为教师实现“用教材教学”的理念创造了条件。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各板块内容的取舍与重组。
但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教师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学内容多,难以完成任务;课堂活动多,难以分清主次、合理取舍。
二是词汇量大,教师把握不了“重点词”,导致学生掉队。
三是对教学内容,教师不会进行合理调整、删减和补充。
有的教师只是一味地“教教材”,结果是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或教学效率比较低。
为此,广大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教材观,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应坚持“基于教材,而不局限于教材”的原则,努力走出“教材是圣经”的误区,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尤其是教材分析和教材处理的能力,在教学时,既能走进教材,又能从教材中走出来。
笔者结合具体教学实际,就如何对英语教材进行科学处理进行探讨。
一、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原则怎样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实施教材的取舍与调整,使教学更成功地进行,这是所有教师面临的问题。
笔者认为,应围绕以下几个原则进行:1.依据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各级中小学校开展英语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它规定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教学的根本依据。
因此,教师要充分把握其理念,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必须在充分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进行。
2.依据学生的需求。
简单地说,取舍与调整是为了让教学材料更符合学生需求或特定教学情境。
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特点、学习规律、生活经历、教育背景以及学习需求等,只有基于学生需求,教材的取舍与调整才能更加科学合理,教学效果才能更好。
3.依据课程安排。
在课时不足或者教学目标、评价方式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评价方式来灵活地安排教材内容,在取舍时有所侧重。
二、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方法Richards等学者将“教材取舍与调整”定义为:“教师对已出版的教科书或教材做改动,使之更适合某一部分学生或者更符合某一特定教学需要。
英语教材的取舍和调整
![英语教材的取舍和调整](https://img.taocdn.com/s3/m/77b7ec59852458fb770b567f.png)
如何进行教材的取舍和调整。
通过学习课程《<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实施建议》,我认为教材的取舍和调整应着手以下几方面:1.对教材进行整体取舍。
由于课时安排和学生水平的限制,有选择地挑选其中的若干部分,舍去太难或太易的部分,或是内容陈旧的部分。
2.对教材某一组成部分进行系统删减。
比如,某些精读教材覆盖面广,对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以及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都有较全面的涵盖,从而增加了教学量。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所侧重,需要集中精力学习某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对教材的使用目的和教学要求做宏观调整。
如词汇量是100,二学生英语基础差,为了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减轻学习心理压力,在教学中可以忽略教材中某些词汇,适当增加学习感兴趣话题的词汇。
4.对教材进行整体补充。
有时教材整体容量欠缺,为了使教材内容和体系更完整、更全面,也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习的实际生活,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使教材更加符合学习的需要,在教材使用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
5.扩展教材内容或活动步骤:在一些教材中,教学活动的难度过高或过低现象时有发生,如教师认为活动太难,就可以扩展活动步骤,增加几个准备性或提示性的步骤,从而降低活动的难度;如活动太易,教师可对原活动进行延伸。
6.调整教学方法。
由于客观条件的差异、学生现有水平的差异以及具体教学实际情况的差异,有时教材推荐或建议的教学方法不一定适合教学需要。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注意调整教学方法。
如词汇学习的枯燥,加大了词汇教学的难度。
教师不应局限在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当创造性的教学。
讲解过程序号要举非常贴近学习生活的实例,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对教材的取舍或调整的方法应根据具体教学情况、不同的学生需求而确定。
做为一名英语教师,应具有开发利用英语教学资源的敏锐目光,善于利用英语教学资源,对现有教材合理取舍或调整。
有效取舍,适度调整
![有效取舍,适度调整](https://img.taocdn.com/s3/m/8b3f8d51be23482fb4da4cf7.png)
有效取舍,适度调整【摘要】团队教研首先以教研组为单位,根据年级组幼儿的能力特点在规定活动的主题和教材的基础上确定内容。
之后,教师以团队的方式开展了集体的教学研学活动,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活动目标、活动环节的调整和重难点的突破达成等方面进行了一次次的讨论、完善的跟进式执教活动,力求使每位教师亲自执教,依托团队力量不断优化课堂质量。
【关键词】团队磨课取舍调整有人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读书是这样,我们的团队磨课也是如此。
一堂好的教学活动不仅需要众人思想火花的碰撞,更需要不断的进行取舍和调整。
每一次的教学活动研讨,我们都会花很多时间从书上、网上寻找适合自己、适合班级的活动进行研磨和教学展示,这样既破坏了主题教学的内在联系,同时也不适合自己的专业成长。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在“读好教材,用好教材”核心理念的指引下,在给定教材,给定主题的条件下,我们开展了大班组的教学活动研讨。
前期准备:选课和确定人员“我上小学了”是贯穿大班整个学期的一个主题,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对于这方面的话题和想法越来越多,从平时和孩子的谈话和家长的沟通中,无不表现出孩子对小学的向往和入学后的种种担忧,为此,我们一致认为从建构式教材中的“好担心”入手,并截取了绘本《小阿力的大学校》中的图片和故事情节。
绘本《小阿力的大学校》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小阿力得知自己要上小学了,在高兴之余有很多担忧,还很紧张;后一部分小阿力真到了学校,感到学校其实一点儿也不可怕,老师亲切,朋友友爱,他非常开心。
对照我们大班的孩子,他们现在正处于与前一阶段,高兴又紧张,心里有着各种各样的想法;其次,是针对后一部分要引导孩子们在充分表达的基础上,让他们明白有担心有困难是很正常的事情,解决担忧和困难有很多方法。
集体是力量的源泉,众人是智慧的摇篮。
所以备课不是一个人的行为,而要靠全组成员的齐心行动。
确定好了内容我们进行了集体备课,为第一次磨课做充分准备。
语文课堂:教材的教学取舍策略
![语文课堂:教材的教学取舍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445e304844769eae009ed9a.png)
1捕 捉 文 本 亮 点 , 求 教 学 . 寻 我 们 知 道 , 同体 裁 的 文 章 , 不
该 教 什 么 ,我 们 才 有 可 能 深 入 去 特 征 。 篇 文 情 并 茂 、 涵 丰 富 的 突 破 口 。 一 内
文章 , 旦 成为教 学 的对 象 , 就 一 它
教 什 么 , 就 是 教 学 的 取 舍 问 具 有 了 教 学 的 意 义 和 价 值 , 而 所 具 有 不 同 的 文 章 风 格 ; 同 一 体 裁
并 不 见 佳 。反 思 这 一 现 象 , 想 , 育 的 特 点 、课 堂 教 学 实 际 和 课 程 是 集 中优 势 兵 力 , 破 一 点 。由此 我 突
问题 的 症 结 在 于 许 多 教 师 回 避 了 改 革 的 要 求 所 决 定 的 。 另外 一 个 教 学 核 心 问 题 : 什 么 。 教 “ 什 么 ” “ 么 教 ” 实 践 前 教 是 怎 的 1教 点 的 多 样 性 。 .
题 ,是 课 堂 教 学 智 慧 的 一 个 重 要 谓 的 教 学 意 义 和 价 值 ,乃 是 一 种 的 文 章 , 都 具 有 自身 的特 点 。 也 可
表征 。教学 的取 舍在 本质 上决定 没有 统 一 规 定 的 不 确切 内容 , 这 以 说 每 篇 文 章 的 思 想 意 义 、情 感
教 学 任 务 和 教 学 时 间 是 新 课 容 、语 文 教 材 内 容 和 语 文 教 学 内 教 时 的 矛 盾 ,促 使 我 们 不 可 能 无
程 改 革 中 碰 到 的 一 个 比 较 突 出 的 容 是 相 互 关 联 但 又 有 着 重 要 区别 止 境 无 限 制 地 教 各 种 内 容 。 此 , 因 实 践 矛 盾 ,这 一 矛 盾 使 许 多 语 文 的 三 个 层 面 。 在 语 文 教 学 的 具 体 教 时 的 限 制 性 要 求 我 们 进 行 教 学
校本教材的开发
![校本教材的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eceedf24a6c30c2258019e12.png)
英语校本教材的开发一.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教材开发的关系应区分两个概念:开发校本课程与开发校本教材不是一回事。
很多人把“课程”错误地理解为“教材”,将“教师开发课程”理解为“教师编教材”。
校本课程的产品指的是《课程纲要》,而不是教材(崔允漷杨璐《中国教育报》,2008)。
校本课程可以有传统意义上的教材,也可能没有。
开发校本课程有时需要编教材,有时又根本不需要编教材。
课程的含义很广,目标、内容、教学体系、评价体系等等,教材只是内容中的重要因素,但不一定是必备因素。
有些课程一旦编出了教材,课程就基本上死亡了,如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大多数课程领域(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大多数研究性学习)。
很多教材只是课外读物,不具备教材的意义。
“教材的编写不仅要准确把握政策意图,还要充分考虑教学需要,这样能够控制低层次的教材编写,也不加重学生的经济负担,无需担心学校通过开设校本课程逼着学生订购教材”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的思想源于20世纪60一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主张学校的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等参与课程的决策,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实现课程决定的民主化。
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和实施适合学校的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学校教育教学所必需的课程体系。
校本课程的开发一般分为分析环境、设置课程目标、组织课程、实施课程和评价课程五个阶段。
分析环境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起始阶段,开发者必须进行学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分析,要针对本校教师群体,分析他们的需求。
课程目标决定课程性质,课程开发者必须全面考虑教师群体在未来社会中的社会角色和发展方向。
组织课程就是选择和确定课程的构成要素、课程内容和呈现方式。
实施课程包括校本课程的原型评价、课程试验和推广以及教与学的过程。
如何将教材作为教学资源合理运用
![如何将教材作为教学资源合理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aae52f1f10a6f524ccbf8512.png)
如何将教材作为教学资源合理运用一.把握教材——合理、有效地使用教材的前提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是教学活动的媒介和载体,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所以把握好教材是合理、有效地使用教材的前提。
1.什么是教材。
一提起教材,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学校发给学生,供课堂教学使用的课本。
教材是否完全等同于课本,了解了这个最基本的问题,我想也会有助于我们准确地去解读和使用教材。
我们现在所谓的教材就是指教科书,尤其是指学生能够购买的教科书。
但是,教材本身并不局限于学生用的那个课本,比如说教师用书,练习册,还有磁带、包括多媒体光盘、甚至是卡片、挂图等等,都属于教材的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完善,网络,电视节目,报纸,这都可以作为教学材料的一部分,他们都属于课程资源,都是课程的核心学习材料。
所以教材不完全等同于课本,凡是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材料,都可以称之为教材。
2. 分析教材,有的放矢。
许多老师对过去的教材情有独钟,每个单元里边的课文、对话练习、语法等等,条条框框很清楚,学生学起来轻松易懂。
那么现在的这些新教材呢,给大家的印象是单词量过大,板块不清楚;新词汇到处都有,语法也比较分散,练习和活动也是混在一起的,老师们感到很迷惑。
多数老师对这种新的教材编写思路还不太认可,或者说还不太容易接受。
幸运的是在教授新教材之初,我参加了教育部的远程培训,聆听了程晓堂和孟雁君两位专家对新教材的解读,使我没有从感性上拒绝或反对新教材。
通过学习和的实践,我个人倒是觉得新教材有它的独到之处。
新课标理念下编出来的教材,为学生为教师留的空间比较大,它的弹性、它的选择性比较多,另外,提供的资源量也比以前大,当然这个时代性更是比以前强了。
还有,就是它更贴近于人文,学生不仅可以学习还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但是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有广博的知识,要有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等。
新的事物的出现,新的要求的提出都要有一段时间的适应,而且需要很多人的努力。
教学内容的取舍与重组
![教学内容的取舍与重组](https://img.taocdn.com/s3/m/5023e43831126edb6f1a1030.png)
、
教 学 内容 取 舍 与重 组 的途 径
再 完 美 的教 材 也 不 可 能 满 足 教 学 情 境 千 变 万 化 的 实 际
比如 一 些 综 合 的 探 索 、一 些 活 动 的 体 验 、一 些 思 想 情 感 的
定 程 度 上 脱 离学 生 的 生 活 经 验 , 忽 视 了学 生 的 发 展 需 求 。
者 认 为 ,对 教 学 内容 特 别 是 教 材 内 容 的 取 舍 与重 组 ,仅 仅 基 于教 师 自己 的 直 觉 和 经 验 而 限 于 局 部 的 修 修 补 补 ,这 是
远远不够的。
是要利用一切可 以利用的资源为教 育教 学服务 。语文课程
标 准 实 验教 科 书一 改 以往 “ 习 篇 目+ 础 知识 ” 的单 一 板 学 基
堂 中得 到 长 足 的 发 展 。
一
特定 的人 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具有 认知 、迁移 、情 意等多
重 价 值 。改 变课 程 过 于 注 重 知 识 传 授 的 倾 向 ,强 调 形 成 积 极 主动 的学 习 态 度 ,使 获 得 基 础 知 识 和 基 本 技 能 的 过 程 同 时 成 为 学 会 学 习 和 形 改 革 的重 要 目标 之 一 。这 就 要 求 教 师 在 教 学 中既 要 重 视 知 识 的 迁 移 价 值 ,更 要 深 入 分 析 和 挖 掘 知识 的 认 知 价 值 和情 意
进行 有针 对 性 的取舍 和 重组 ,注 意基础 性 与先 进性 的 整合 、 内容 广度 与 深度 的 整合 、 知识 与 情 感的 整
合 、理 论 与 实践 的整合 ,以使课 程 与教 学 内容 呈现 出一定 的 系统 性和 整体性 ,有 利 于学生 建构 自己的知
细研教材 大胆取舍--课堂有效阅读教学中对教材合理取舍的探索
![细研教材 大胆取舍--课堂有效阅读教学中对教材合理取舍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2f9d7e056c85ec3a87c2c5b0.png)
对 话 教 学 的过程 是 充 分 发挥 集体 智 慧 的效 能和 优 势 ,最 对 教 师和 教 参 的复 制 。 因此 ,教 师 必须 从 居高 临 下 的强 势位
大程度地利用集体的思维 ,使每一个对话的参与者都 能够获 置上走 下来 ,走 到与学生中 问,与他们平起平 坐、平等交
得 收益 的过 程 。 “ 以人 为本 ”、 “ 让学生 成 为学 习 的主 体 ”
主 要 凭借 ,是语 文 教学 内容 的载 体 ,是 学 生学 习 语文 的重要
信 息 源 。因 此 ,笔 者认 为语 文教 学必 须 立 足 教材 ,深 入挖 掘 教材 的丰 富 而浓 厚 的 资源 , 教师 要 “ ”教材 而 非 “ ”教 用 教
来 主 义 ,生 怕 哪方 面 没讲 就 会影 响 学 生的 成 绩 ,这样 就 会 觉 得 教 材 内容 多 、头 绪 多 、涉 及面 广 , 课时 少 、难 度大 、进度 慢 ,反而 达 不到 有 效 的 阅读 教学 目的 。这 就要 求 我们 教 师对 教材 内容必 须敢 于 大胆 取 舍 , “ 大胆 取 舍 ”并不 是 “ 离 教 脱 材 ,架 空教 材 ” ,而 正是 以教材 这 个例 子 选 取某 一 知识 点 ,
1 根据 学生 的经 验 资源 进 行 取舍 。教 学 设 计 时我 们应 全 .
重 分析 了 “ 闰土 ”一 个人 物 形 象 ,却 已达 到 了有 效 的教 学 目 的 :给 学 生 分析 其 他 人 物 形 象 提供 了范 例 和 方法 。 点 内容 。我 们 可 以从 小弗 郎士 、 韩麦 尔 先 生两 个 人 物 中选 择
的教 育 理念 虽然 早 就 已经 提 出 ,可 在 实 际的 课堂 教 学 中却 并 未 得到 真 正 的重视 。纵 观我 们现 有 课 堂教 学 ,课 堂 仍然 是 教 师和 个别 “ 学生 ”的舞 台 ,大部 分学 生仅是 作 为 “ 好 受
第一章 概论概论
![第一章 概论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7b23c730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2d.png)
4)高质量、高水平的英语教材大都配有 教科书、练习册等丰富的的资源,同时配 有彩图、英文视频和音频等具有较强视觉 和听觉效果的内容,这有利于更好的激发 学生的兴趣。
5)教材的编写往往反映某种教学思 想和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材往往意 味着新的教训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出现。
五 英语教材编写的新发展
1.教材编写指导思想的变化
指越来越多的英语教材由语言教学研究专业人员 或教材研究专业人员编写。 Advantage:
此种教材编写水平和编写质量方面更能得到保证 Disadvantage:
由于职业教材编写者不从事实际语言教学,所以 他们编写的教材可能与实际教学的需要不吻合。
5 教材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依据你的学习或教学经验,教材对 于外语教学有哪些作用?
6.3.1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删减
删减内容时应注意:
不根据主观看法或个人偏爱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 对教材内容的删减不应该影响教材整体结构的完整性 和系统性; 删减的比例不宜大,否则应考虑重选教材; 不能为了考试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
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的同时,应考虑进行补充;
6.3.2 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
6、教材的取舍和调整
教材的取舍和调整
思考题: 什么是教材的取舍和调整?包 含哪些方面?
教材的取舍和调整
教材的取舍和调整:指的是教师在使用 教材过程中,根据学生以及实际教学的 需要,对教材的内容、结构、顺序、教 学活动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增 删和调整。
6.1教材取舍和调整的原因
思考题: 为什么要对教材进行取舍和调整呢?
6.3.3 对教材内容进行替换
过多地删减或补充内容可能影响教材 的整体结构,在没有必要完全删除或 补充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对教材局部 内容或活动进行替换,使教学更有效。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材的取舍调整与二度开发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材的取舍调整与二度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bbc5fa61a45177232f60a2f2.png)
f r Vo a i n l& Te h c lCo lg o c to a c nia le e
YA NG u p ng Xi - i
( z o cto a Qu h u Vo a in l& Te h ia l g ,Qu h u h j n 2 0 0,Chn ) c nc l l e Co e z o ,Z ei g3 4 0 a ia
Ab t a t W i h a i e eo me to i e e h g e o a in le u a i n a d t e wie u e o h g i h l n u g n t e sr c : t t e r pd d v l p n fCh n s i h r v c to a d c to n h d s f t e En l a g a e i h h s wo l ,mo e a d mo e v c t n l o lg n l h t x b o s a eb i g p b ih d t h l n e f rv c t n lc l g s t r - rd r n r o a i a l e E g i e t o k r en u l e .I s a c a l g o o a i a o l e o p o o c e s s ' e o e
用 的教材 的结构 、 内容 、 序 、 学 方 法 等要 素进 行 顺 教
取 舍调 整 以适 应教 师课 堂教 学 的需 要 ; 后者 是 指 更
教 师应 如 何 防范教 材使 用过 程 中可能 出现的 以下 问
题 : 校成 为新 教 材 的 “ 学 中转 站 ” ?课 堂 成 为 新教 材 的“ 马场 ” 教师 成为新 教材 的“ 跑 ? 服务员 ” 学生成 ?
对教材处理意见及教学措施
![对教材处理意见及教学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05b5790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d2.png)
对教材处理意见及教学措施
嘿,咱来讲讲教材处理意见和教学措施哈!你看哦,就像做饭一样,教材就是那些食材,得经过精心处理才能变成美味佳肴,可不能随随便便就扔锅里煮啦!(比如说数学教材里的那些公式定理,不认真梳理怎么能让学生明白呢?)
咱先说教材处理意见。
咱不能死磕着教材一字一句地教,得有取舍呀!有的内容可能有点过时了,那咱就得果断舍弃,不然学生学了有啥用?(就好像一件过时的衣服,咱还留着它干啥呀!)而且有些知识点太难了,学生一下子消化不了,咱是不是得想办法简化一下,换个更容易理解的方式来讲呢?(好比爬山,直接让学生爬珠穆朗玛峰,那不得吓退一大片呀,咱得找个小山坡先让他们练练手呀!)
再说教学措施。
咱上课得有趣味性啊!可不能干巴巴地讲,谁爱听呀!(这就像一场电影,要是枯燥无味,观众不得睡着啦!)要多和学生互动,问问他们的想法,让他们参与进来,这样他们印象才深刻嘛!(就好像一场游戏,大家都参与进来才好玩呀!)然后呢,可以多举些实际的例子,让那些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起来。
(比如说物理的力学知识,拿个球给学生演示一下,不比在黑板上画来画去强多啦?)
咱得时刻关注学生的反应,要是他们一脸懵,那咱就得赶紧调整教学方法啦!不要怕麻烦,为了学生好,咱累点也值呀!(这不就跟带孩子一样嘛,要时刻留意他们的状态。
)总之,教材处理要灵活,教学措施要多样,这样才能真正教好学生呀!我相信,只要咱用心去做,一定能让学生们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新课标下历史教材的整合与取舍
![新课标下历史教材的整合与取舍](https://img.taocdn.com/s3/m/249b703e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8f.png)
新课标下历史教材的整合与取舍历史是一门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的学科,对于各个时期的学生来说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重要性。
而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历史课程的整合与取舍也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这也是当今教育界所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新课标下历史教材的整合与取舍,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新课标要求强调“立德树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注重培养具有全球眼光的“新时代”人才。
在这个背景下,历史教育需要更多考虑到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国际视野。
因此,对于历史教育的整合和取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一、整合历史教材,加强历史文化的练习历史课程的整合是在旧有的基础上,通过讲述与同龄人在过去发生的事情,查找以往的文献和分析历史事件以帮助学生理解现实世界的变化。
新课标中为了满足这一特点,历史教育需要更多的考虑到历史的文化练习和文化继承的方面。
学生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发现历史文化的本质从而更好地理解现实世界的变化。
因此,历史教育课程应该更加注重历史的文化练习和文化继承。
二、引导学生学习历史教材,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新课标下,历史课程应该更多地采用“爱国爱民”的批判精神。
学生应该通过学习历史教材,了解国家的道路发展和历史演变的历程,更好地发扬爱国精神。
另外,历史教材应该通过学生的兴趣引导,让学生觉得历史并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而是一门充满生机的学科。
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和变迁。
三、重在历史教材的分析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新课标中,历史课程还需要注重学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历史教材不仅应该解决历史事件的发生,还应该使历史事件的过程与理由得到充分的分析和解释。
这通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让他们更加明白历史事件的真相,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现实问题。
综上所述,新课标下历史教材的整合和取舍需要加强历史文化的练习,引导学生学习历史教材,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同时还需要重视历史教材的分析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教材处理的三个境界
![教材处理的三个境界](https://img.taocdn.com/s3/m/8c4d086d8e9951e79b89275c.png)
教材处理的三个境界境界一:取舍剪裁新编部审教材打破了全国统编教材一统天下的大一统的格局,这无疑是英语教学的福音。
但是,中国老师甚至是学校都没有自主选择教材的可能。
一个地市通常都会使用同一套教材。
不同学校、不同学生未必适合讲授教材的所有内容。
所以,教材处理的第一个境界就是取舍与剪裁。
如何取舍如何剪裁呢?标准是什么呢?以课程标准和地方的高考和中考标准为基本标准,在词汇和语法条目上做剪裁。
很多教材的词汇量偏大、语法内容过深、过多,可以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的要求做剪裁。
取舍与剪裁的第二个标准是学生的水平。
舍去、裁剪去学生很难学会、难以消化的内容。
根据学生水平而不是教材要求去取舍教材内容。
如果学生很优秀,就可以补充和增加教材之外的拓展内容。
当然,如果按照中、高考的标准省略了部分词汇与语法,很多老师会担心地方的各类考试,比如月考、期中、期末联考偏偏考了相关内容怎么办?这个问题其实不难解决。
完全考察词汇和语法内容的题型所占分值并不高。
如果加强学生在听力、阅读、完形填空与写作方面的训练,那么,学生的分值就会相应大幅度提升。
境界二:调整加工如果说取舍与剪裁是教材处理的第一个境界,那调整与加工教材,就是更高的境界了。
如某出版社的高一教材有一个单元的主题是Food and Nutrition。
教材中的warming up questions 大意是问学生:Breakfast lunch and supper, 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meal of the day? 这个问题不要说作为课前的导入很不合理,就是学生学完这个单元后,也未必能用英语讨论这个话题。
有一个老师对这段教材的编辑加工完成得非常好。
他在导入时,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What do you eat for breakfast, lunch and supper? 这样的问题很简单,水平差的学生都能回答,哪怕他们说不出完整的句子,也能用简单的单词来回答:Bread,coffee,eggs等。
取舍之间 彰显智慧——对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取舍教材图文材料的思考
![取舍之间 彰显智慧——对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取舍教材图文材料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b5140bd66f1aff00bed51e16.png)
知水 平作恰 当的取舍 。
二、 对教 材图文材料的取舍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还是 以《 国家 和地 区 》 一课 为例 。课 标 中 的要 点 提
非是个 例子 ” 。因此 要 清醒 地 意识 到教 材 只是 一个 案 例、 一 个载体 , 教 师才 是最重 要 的课程 资源 。教材 中 的 图文材料 需要 教 师 去整 合 , 教材 的缺 憾 与 空 白靠 教 师 去圆满 , 教材 的拓展 与 开 发靠 教 师 去 创 造 。所 以教 师 不 能把教材 的 内容硬 塞 给学 生 , 要 对 教 材进 行 大 胆 地
原则能否最恰 当地反映课 标 的要求 ?笔者有 两点思 考 :
第一 , 针对性不是很强 。和平共处 五项原 则认 为国家地
学 中应 当如 何 对 教 材 中 的 图文 材 料 进 行 取 舍 和 调 整 呢?笔者结合七 年级历史 与社 会《 国家和 地 区》 一 课 为 例 提几点思 考 。 对教材 图文材料的取舍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 求
一
位是 平等的 , 但它的 内容过 于宽泛 、 抽 象 。第二 , 对 学生 的认 知也是一 大挑 战 。本课 的教学对 象 是七 年级 的学
生, 其认 知特点是 直接经验少 , 理 解能力差 , 思维形 式正
处在 由具体 形象思维逐步 向抽象 逻辑思 维过渡 的阶段 , 仍属 于经验性 逻辑 思维 , 很大程度 上需要依 赖具体 形象 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 的知识 和概念 。因此 , 通过 教材 的文本让学生 来理 解“ 作为 主权 国家 , 他们 的 国家地 位 是平等 的” , 可能存 在 较大 的难 度 。更何 况 和平 共处 五 项原则 的内容 在初 三 中国 的外交政 策 中肯定 会 再次 涉 及 。因此 , 让初一学生来学 习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 的 内容 是否要求过 高?或者 我们 的课 堂教 学是 否承 载着 过重 的思想教育使命? 因此 , 笔者认 为可 以用 其他 的图文来 取代教材的文 本 。例 如“ 国家 主权平 等 原则 , 既是 传统 国际法上的重要原则之一 , 也是 现代 国际法 的一 项基本 原则 。虽 然各个 国家在领土 面积 、 人 口数 量 、 经 济实力 、 军事力量 以及文 化素质等方面存 在着差 异 , 但是 国家主 权平等原则却 是 国际社 会重 申得 最多 的现 代 国际法 原 则之一 。无论是联合 国还是 其他 区域性 国际组织 , 在它 们通过 的有关 国家 间关 系的基 本原则 的文件 中, 均无 一 的课 标要 求 为“ 1 —2 —7综 述世 界 的国家 和地 区 , 了解 大洲 与 国家 、 地 区的对应 关 系” 。本条课标 的要 点 提示 为 : “ 国家 和地 区 的含义 , 大 洲与 国家 、 地 区的对应关 系 , 世 界一 些 主要 国家 的名 称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材内容的合理选择与取舍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材内容的合理选择与取舍](https://img.taocdn.com/s3/m/d656218de53a580216fcfe5d.png)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材内容的合理选择与取舍学习了“教材的合理整合”这一章节,给我的帮助很大,以前对于学校的安排造成的课时流失无可奈何,现在明白了可以对教材进行合理整合,创造性的适用教材,这样就可以从容的合理的安排教材类容了。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的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
创造性使用教材,要求教师首先要有创造性的思维,有创造的动机和创造意识。
否则就谈不到创造性。
要灵活地创造性使用教材。
在最有限的课时内,最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最经典的最集中的、最有代表性的学习内容。
创造性使用教材,就要以学生为本,考虑学生的爱好、兴趣及生活经验来综合教学内容,让学生置身于多种学习的环境之中。
教师应注意把死的教材用活,通过师生在课堂中的交往、互动共同学习掌握它,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保持最佳的状态来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收到最大的效益,课堂教学取得最好的效果。
创造性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掌握教材的基础上,灵活地组织教材,作到教学内容多样化,使音乐课堂教学丰富多彩,体现审美。
要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音乐教材,并不意味着可以毫无目的、毫无原则地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删减或替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掌握下面几个原则:(一)不能随意丢弃教学重点;(二)不能因为教师综合素质障碍舍弃相应单元;(三)不能根据教师的趣味和长项进行选择;(四)不能迁就学生的趣味进行选择。
好的教学效果=好的教学内容+好的呈现方式+好的教学方法。
教学效率首先取决于老师对其所教授内容的选择和改造程度。
在备课和教学设计中,独立地处理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这是老师上好课的必要保证,也是对老师专业化能力的一项重要要求。
我认为教师处理教材应注意以下几种主要方法和策略:一、简化通俗—让学生易学。
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挖掘、梳理、浓缩、从而使课堂教学内容化难为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获得较大的学习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为什么要对教材进行取舍和调整
1.原因 1.原因
①学生在很多方面存在个体 差异 ②教材与特定语言教学环境可 能存在不完全吻合之处 ③教材与教师的需求可能存 在不吻合之处 ④教材本身可能存在某些方面 的缺陷 学习目标 学习态度与动机 学习方式 对学习结果的期待 课程目标的特殊性 课程设计的特殊性 评价内容与方式的特殊性 教师的语言素养 教学方法、技巧、 教学方法、技巧、风格 教师对教材的期待 教材难易度和梯度不适当 教材整体性与延续性有所欠缺 某些教学活动的可操作性不强 某些教学活动的可操作性不强 教材内容缺乏时代性
材没有涉及或涉及不够 ●学生周围世界发生了与教材内容相关或相似的重大事件 ●教材内容不够充分 ●某个特定的学生群体在某些知识或技能方面可能相对比较 薄弱,教师有必要进行补充, 薄弱,教师有必要进行补充,做一些铺垫
补充时注意 补充的内容不宜过多, ●补充的内容不宜过多,否则可能造成喧宾夺主的感觉
●补充的内容不能过多地加重学生的负担
③替换教学内容和活动 替换教学内容和活动 在没有必要进行完全删减或补充的情况下,教师可 在没有必要进行完全删减或补充的情况下, 以对教材的局部内容和活动 局部内容和活动进行替换 以对教材的局部内容和活动进行替换 拓展教学内容或活动步骤 ④拓展教学内容或活动步骤 在一些教材中,教学活动的难度或 的难度或高 在一些教材中,教学活动的难度或高或低的现象时有发生 活 动 太 难 展活动步骤, 展活动步骤, 或 步骤
三、教材调整和取舍的原则
体现交际性原则 (教材中对话) 教材中对话) 更具有可操作性 挑战性更加合适 更加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步骤繁简适当 形式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满足学习者需求的原则 心理需求) (外部需求 心理需求) 体现语言材料真实性的原则 (教材中语言材料) 教材中语言材料) 体现相关性和目的性的原则 (教材中各类学习活动) 教材中各类学习活动)
四、教材的取舍和调整的层次
1.两个层次 1.两个层次
宏观层次: 对教材的总体结构和内容 进行取舍和调整 对教材的总体结构和 总体结构 微观层次: 在实际教学中对教材局部内容 在实际教学中对教材局部内容 进行具体的 调整
2.宏观层次 2.宏观层次
单元进行 ①对教材的单元进行整体取舍 对教材的单元进行整体取舍 课时安排限制,不能完成教材全部内容, 课时安排限制,不能完成教材全部内容,必须删减 若干单元 ②对教材某一组成部分进行有系统的删减 对教材某一组成部分进行有系统的删减 某一组成部分 课时安排限制,只能侧重某些方面的语言知识或语 课时安排限制, 言技能 ③对教材的使用目的和教学要求作宏观的调整 对教材的使用目的和教学要求作宏观的调整 使用目的和教学要求 为了不过多增加学生负担 对教材进行整体补充 ④对教材进行整体补充 教材整体容量欠缺, 教材整体容量欠缺,对某些方面的知识或技能涉及不 够充分
第八章 教材的取舍和调整
(Materials adaption)
一、教材的取舍和调整的具体含义
教师在使用教材过程中, 在使用教材过程中, 根据 学生的需要 以及 实际教学的 需要,对教材的内容、 需要,对教材的内容、 顺序 、教学活动 及教学方法 内容 结构 、 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 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 一个主体 两个需要 四个主要方面
3.微观层次 3.微观层次
①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பைடு நூலகம்减 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 删减内容
●不符合教学需要的内容 ●不符合学生需要的内容 ●不合适的内容(如太 不合适的内容(
难或太易) 难或太易) ●在计划教学时间内不 能完成的内容 删减时注意 ●不能根据主观臆断或个人偏好 ●不影响教材整体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不能一味为了考试的需要而删减 ●尽量与学生一起商量删减哪些内容 删减的同时,要考虑如何补充 ●删减的同时,要考虑如何补充
活 动 太 容 易
对
有的活动进行
⑤调整教学顺序 调整教学顺序 教学 调整原因
●教材内容的难和易没有绝对标准 ●学生的现有英语水平和认知能力存在差异 ●为了使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学生周围发生的事件
调整方式
●一个单元或一课书内容的调整 ●几个单元的顺序调整
⑥调整教学方法 调整教学方法 教学 调整原因
客观条件的 差异
2.看待教材以及使用教材时的三个“正确认识” 2.看待教材以及使用教材时的三个“正确认识” 看待教材以及使用教材时的三个
正确认识教材的作用, 正确认识教材的作用,合理使用教材 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 “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既要认识到教材对教学的重要意义,也要认识到教材的 既要认识到教材对教学的重要意义, 局限性 正确认识教材与课程标准之间的关系 教材是实现课程标准的手段, ●教材是实现课程标准的手段,但不等于课程标准 ●教材中的内容可能超越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体现教材 教材中的内容可能超越课程标准的要求, 的灵活性和可选择性 正确认识教材与考试之间的关系 ●教材内容不等于考试内容 评价以教材中的某些内容为基础, ●评价以教材中的某些内容为基础,但不能死抠书本 ●不能出于考试目的而对教材进行随意取舍和调整
②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 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 补充目的 使教材内容和体系更完整、 ●使教材内容和体系更完整、全面
●使教材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
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增强教学内容的 趣味性 何时补充
●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的部分内容,教 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的部分内容,
不能为了考试的目的而补充( ●不能为了考试的目的而补充(尤其是不能补充大 量的复习题和模拟考试题) 量的复习题和模拟考试题) ●补充的内容最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关
真实的语言材料比非真实的语言材料更适合作为补充的内容 真实的语言材料比非真实的语言材料更适合作为补充的内容
So
平时多注意收集真实的语言材料,在遇到需要补充的内容时, 平时多注意收集真实的语言材料,在遇到需要补充的内容时, 真实的语言材料 才会得心应手
学生现有水 平的差异
教学实际情 况的差异
有时教材推荐或建议的教学方法不一定适合实际教学的需要 有时教材推荐或建议的教学方法不一定适合实际教学的需要 教学方法
五、在对教材进行取舍和调整时应做到
●准确把握教材编写的基本理念 ●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编排方式的意义 ●准确把握教材各单元及单元中各个
板块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注意了解和跟踪对教材进行取舍和 调整以后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