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阻滞术
神经阻滞术PPT课件
5
治疗性阻滞
对于因恶性循环或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反射所致的慢 性疼痛提供特殊治疗
缓解疼痛以利于其他治疗的实施 改善局部微循环状态,利于血循环障碍性疾病的治
疗 赢得患者合作,提高对心理治疗的接纳程度,促成
整个康复计划的实施
6
并发症
毒性反应 全脊髓麻醉 神经损伤 局部及全身感染 出血或血肿
A. 小关节炎 B. 节段性不稳定 C. 腰椎滑脱 D. 退行性脊柱侧凸
42
腰椎小关节炎
43
节段性不稳定
44
腰椎滑脱
45
退行性腰椎侧凸
46
技术疗效不佳的原因分析
解剖
• 解剖变异
技术 • 穿针位置不佳
并发
症
• 腰肌肌力减弱
47
谢谢
48
2019/11/10
.
49
总之,症状无特异性
35
经皮脊神经背内侧支阻滞术
36
内侧支阻滞
37
Medial Branch Block
38
Medial Branch Block
39
Medial Branch Block
40
Medial Branch Block
41
适应症
腰椎小关节病引起的轴性腰痛,无或伴有下肢及臀部的牵 涉痛。
地塞米松: 作用强,几乎没有盐皮质激素样作用。其棕榈酸酯几乎无 组织刺激性,可应用于各种途径,缺点是局部作用时间短
29
复方倍他米松
得宝松:倍他米松磷酸钠2mg与氯倍他米松二丙酸酯 5mg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以下优点:临床效果好: 抗炎作用强、起效迅速、疗效持久。
神经阻滞技术和镇痛的应用及发展
神经阻滞技术和镇痛的应用及发展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和科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疾病可以通过现代医学手段得到治疗。
神经阻滞技术和镇痛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这项技术通过阻止神经系统的传递来实现疼痛的缓解和治疗。
本文将探讨神经阻滞技术和镇痛的应用及发展。
一、神经阻滞技术的原理神经阻滞技术是一种利用药物对神经的突触传递进行阻滞,从而缓解或治疗病痛的方法。
其原理是在神经系统的特定位置注入局部麻醉剂或其他药物,直接作用于神经纤维的终末,阻止神经传导,从而抑制疼痛。
这种方法可以在不需要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的情况下实现疼痛缓解。
此外,由于阻塞位置的特定性,此方法避免了药物产生的全身副作用,对患者的自主呼吸等功能也不会影响。
二、神经阻滞技术的应用神经阻滞技术在许多临床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手术中,这种技术常被用于麻醉和镇痛。
在急诊和紧急情况下,神经阻滞技术也可作为一种快速和有效的控制疼痛的方法。
此外,神经阻滞技术还可以用于治疗慢性疼痛,如神经性疼痛,肌肉骨骼疼痛等。
它还可以用于放射性物质和化疗药物等引起的疼痛。
神经阻滞技术还可以改善肌肉痉挛、张力和颜面红斑等症状。
三、神经阻滞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阻滞技术将继续得到发展。
新型药物的引入将使得该技术在临床应用中更为广泛。
另外,神经阻滞技术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注射操作的复杂性、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
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同时,数字医疗技术的应用也将为神经阻滞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智能算法和机器学习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定位注射点,提高神经阻滞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外,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也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治疗的过程。
这些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将不断提高神经阻滞技术的诊断和治疗的水平。
四、镇痛的重要性疼痛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症状,在日常生活和医学诊疗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定数量的疼痛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但对于那些需要进行手术、放疗等治疗的人来说,疼痛往往是无法避免的。
神经阻滞疗法
神经阻滞疗法疼痛康复理疗科神经阻滞疗法定义:直接在末梢的神经干、丛,脑脊神经根、交感神经节等神经组织内或附近注入药物或给予物理刺激而阻断神经功能传导称为神经阻滞。
神经阻滞包括化学性和物理性阻滞两种。
化学性神经阻滞疗法常被一些医护人员及患者误称为封闭疗法,主要采用局部麻醉药物阻断神经传导功能,可用于手术中镇痛,而更多的是用于疼痛治疗。
此外临床上使用加热、加压、冷却等物理手段阻断神经传导功能,称为物理性神经阻滞。
一、神经阻滞疗法的机理1、阻断痛觉的神经传导通路局部麻醉药及神经破坏药通过抑制神经细胞膜内外钠离子和钾离子的流动,甚至引起细胞膜变性、细胞坏死阻断了神经纤维内神经冲动的传导。
由于传导痛觉的C类神经纤维的髓鞘比较薄,局麻药可迅速阻断痛觉的传导,从而实现镇痛作用。
2、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临床上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注射常用的局麻药后,产生的镇痛是明显超过药物本身的作用时间,说明用局麻药物治疗疼痛,阻断局部神经传导通路并不是唯一的作用机制。
3、改善血液循环交感神经纤维及交感神经节阻滞可有效地改善因末梢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疼痛。
4、抗炎症作用神经阻滞疗法,特别是交感神经阻滞,有抗炎症1让关爱的阳光照亮每一位病患的心疼痛康复理疗科作用,并由此产生良好的镇痛结果。
二、神经阻滞疗法的特点1、镇痛结果确实牢靠2、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3、治疗范围及时效可选择性强4、副作用小5、疗效和操作技巧关系密切三、神经阻滞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症1、适应症神经阻滞疗法的适应症非常广泛,几乎可以说,人身各部位各种性质的疼痛都可以使用神经阻滞疗法。
神经阻滞疗法不仅限于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也可用于治疗许多非疼痛性症状与疾病。
但在选择适应症是,也要注意秉承的发展变化,不能不分时机对所有的患者一概使用。
对于某些疼痛性疾病,即使神经阻滞疗法已取得疗效,也应注意配合药物治疗、物理疗法、针灸等其他疗法,以增加、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2、神经阻滞疗法的禁忌症⑴不协作者,包括精神失常者。
疼痛科神经阻滞、毁损术诊疗常规
疼痛科神经阻滞、毁损术诊疗常规神经阻滞/毁损术是疼痛科治疗各种疼痛性和某些非疼痛性疾病的常用治疗方法。
基本原理:通过局部注射局麻药、糖皮质激素、维生素、神经破坏药,暂时或长期阻断疼痛传导通路,阻断疼痛恶性循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局部无菌性炎症,从而缓解或消除疼痛。
一、适应证1、脊髓神经和外周神经受压、炎症引起的神经痛及软组织痛。
2、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癌痛等难治性痛。
3、某些非疼痛性疾病,如面神经麻痹(面瘫),眼肌、面肌痉挛,神经性耳鸣、耳聋,顽固性呃逆,失眠等。
二、禁忌证1、不能配合治疗包括精神失常者。
2、穿刺部位皮肤或/和深层组织有感染病灶或全身感染尚未控制者。
3、有出血倾向或正在进行抗凝治疗者。
4、局麻药过敏者。
5、患有严重高血压、糖尿病、活动性溃疡、妊娠初期、甲亢、结核病活动期等患者进行神经阻滞时,应慎用糖皮质激素。
6、低血容量患者,不宜施行椎管内、腹腔神经丛及椎旁交感神经节阻滞/毁损术。
三、常用药物常用药物配方:2%利多卡因2.5ml~5ml+维生素B12 0.5mg~1.0mg+维生素B6 100mg~200mg+复方倍他米松1ml+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或20ml。
对糖皮质激素有禁忌者,可用赖氨匹林(来比林)替换复方倍他米松。
(一)、局麻药局麻药是神经阻滞治疗中的主要药物,首选利多卡因,次选罗哌卡因。
根据治疗部位选择用药剂量、浓度和容量,如:利多卡因的用药浓度为0.4%~2.0%,罗哌卡因为0.125%~0.375%;头颈部神经阻滞为5ml~10ml,臂丛神经阻滞为10ml~20ml,胸、腰部神经阻滞为10ml~20ml,交感神经阻滞为3ml~10ml。
局麻药浓度过高和剂量过大可增加其毒副作用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使用局麻药注意事项:1、强调有效低浓度、剂量个体化、剂量总量控制的用药原则,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严防局麻药中毒反应。
对儿童,特别强调不能浓度过高和剂量过大。
肋间神经阻滞术操作方法
肋间神经阻滞术操作方法
1. 为患者准备好消毒剂、手套、局麻药、消毒布、注射器、无菌镊子等工具。
2. 让患者在平躺或侧卧的姿势下,保持舒适的姿势。
3. 检查肋骨以确定准确的神经位置。
4. 在操作区域用消毒布进行消毒。
5. 拿起注射器,用局麻药沿着神经根部进行逐渐注射,使神经芯片分离开来。
6. 利用无菌镊子将细针插入局麻药注射中心,同时在神经根中加入适量的局麻药。
7. 慢慢取出针头,然后用消毒布进行局部止血。
8. 监测患者的神经功能。
9. 治疗完成后,清理操作现场并注意消毒。
10. 让患者静卧10-15分钟,以确保局麻药完全生效。
11. 确保患者安全后,可以让其离开手术室。
神经阻滞工作总结
神经阻滞工作总结
神经阻滞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用于缓解疼痛和控制神经系统相关疾病。
神经阻滞工作总结旨在总结这一治疗方法的原理、适应症、操作技巧和效果评价,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指导。
神经阻滞的原理是通过注射药物或应用电刺激等手段,阻断或减轻神经传导,从而达到减轻疼痛或控制疾病的目的。
在临床上,神经阻滞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疼痛症、运动神经元疾病、自主神经系统失调等疾病的治疗。
神经阻滞的适应症包括但不限于,神经根痛、坐骨神经痛、颈椎病、肩周炎、神经性疼痛、癌症疼痛、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等。
对于这些疾病,神经阻滞可以有效地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进行神经阻滞时,医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技巧,包括准确定位神经、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控制注射技术等。
此外,医生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对于神经阻滞的效果评价,主要包括疼痛缓解程度、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价,可以客观地评估神经阻滞的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神经阻滞作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神经阻滞工作的总结,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生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体验。
麻醉科神经阻滞培训计划
麻醉科神经阻滞培训计划一、培训背景麻醉科神经阻滞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技能,对于麻醉医生来说,精通神经阻滞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在临床工作中,神经阻滞技术可以用于术前阻滞、术中阻滞及术后镇痛。
它可以减轻术中、术后患者的疼痛,减少麻醉药物使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安全性,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因此,加强神经阻滞技术的培训对麻醉科医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二、培训目标(一)培训内容1. 神经解剖学知识的学习2. 神经阻滞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神经阻滞在不同手术中的应用4. 疼痛评估与管理5. 麻醉药物的使用与剂量(二)培训目标1. 掌握神经解剖学知识,了解神经阻滞的解剖学基础。
2. 掌握神经阻滞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技术方法。
3. 了解神经阻滞在不同手术中的应用,能够根据手术类型选择合适的神经阻滞方法。
4. 掌握术中疼痛评估与管理的方法,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镇痛处理。
5. 了解麻醉药物的使用原则和剂量,减少药物过量使用的风险。
三、培训内容1. 神经解剖学知识的学习神经解剖学知识是神经阻滞技术的基础,只有了解神经的走向和分布,才能准确地进行神经阻滞。
在培训中,将安排专门的课程讲解神经解剖学知识,包括头颈部神经、上肢神经和下肢神经等。
通过解剖模型演示和实际操作演练,帮助学员们掌握神经解剖学知识。
2. 神经阻滞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神经阻滞技术是通过给药使神经传导功能暂时中断,从而达到止痛目的的一种麻醉技术。
培训将重点讲解神经阻滞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技术方法,包括术中阻滞、术前阻滞和术后镇痛。
同时,也将介绍神经阻滞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以及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3. 神经阻滞在不同手术中的应用神经阻滞技术在不同手术中有着不同的应用,比如在外科手术中常用的深部神经阻滞,在骨科手术中常用的表浅神经阻滞等。
培训将结合临床实际,详细介绍神经阻滞在各种手术中的应用,包括手术的特点、常用的神经阻滞位置和技术、剂量及药物选择等。
腰椎神经阻滞操作方法详解
腰椎神经阻滞操作方法详解
腰椎神经阻滞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疾病的方法。
下面是腰椎神经阻滞的操作方法的详解:
1. 预备工作: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取坐位或仰卧位,肩部向前下方倾斜20度,使肩甲下缘与腰棘骨接触。
术区消毒麻醉,然后覆盖无菌巾。
2. 定位:用适当方法辨认骨性和软组织的表面标志物,如腰棘骨、髋嵴、耻骨、骶骨等。
通过肌肉的触觉、声音和电刺激,定位椎间隙和神经阻滞点。
3. 皮肤麻醉:扎入麻醉药物,以适当的角度和深度穿刺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直至进入上述椎间隙。
4. 针头进入:将神经阻滞针与指导针连接在一起,通过皮下组织、突子肌、棘下韧带和黄韧带,将针头推进到椎间隙。
5. 确定针头位置:进针过程中,通过监测进针时的电生理反应和液体反应,判断针头是否准确进入椎间隙,并避免进入神经或血管。
6. 注入药物:当针头正确进入椎间隙后,可以注入适量的药物,如麻醉药物、类固醇等。
7. 检查疗效:注入药物后,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评估神经阻滞治疗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腰椎神经阻滞操作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相关检查结果,并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和告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同时,操作者应具备相关的解剖学知识和技术,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并在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神经阻滞记录1
神经阻滞记录1简介神经阻滞可以用来减轻或消除疼痛和炎症,对于手术前后和慢性疼痛患者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记录了一位患者接受神经阻滞治疗的过程和效果。
患者信息•姓名:李女士•性别:女•年龄:45岁•疾病:椎间盘突出并压迫神经•症状:腰痛、下肢放射痛•其他疾病史:高血压、糖尿病神经阻滞治疗方案神经阻滞治疗方案包括麻醉医生的推荐和患者的个人选择。
本次治疗采用了立体定向下神经根阻滞。
治疗前,患者进行了基本生命体征检查,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
治疗过程治疗过程如下:1.患者仰卧于手术床上,下肢伸直。
2.麻醉医生将患者皮肤消毒,麻醉局部皮肤。
3.使用X线或CT图像引导下,通过特定的器械将空气或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到特定的神经根处。
4.治疗结束后,患者进行必要的观察和记录,以确保治疗后的一段时间内症状是否有所缓解或减轻。
整个治疗步骤约为30分钟左右。
治疗效果在治疗后,患者感到明显的疼痛缓解和下肢的放射痛减轻。
持续观察显示,治疗效果大约持续了两周,疼痛和放射痛缓解了70%左右。
治疗结束后,患者进行了必要的复诊,确认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
注意事项在治疗过程中,麻醉医生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1.遵守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2.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和血压。
3.确保注射的药物量和注射的位置准确无误,避免误伤其他神经。
4.患者需要在治疗后安排好休息和恢复计划。
神经阻滞是一种治疗体系,可作为患者治疗长期或慢性疼痛或进行手术前后的常用方法。
患者李女士治疗后疼痛缓解,无并发症,显示出神经阻滞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神经阻滞疗法ppt课件
在手术过程中,神经阻滞疗法能够阻 断手术区域的神经传导,使手术部位 失去痛觉,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
神经阻滞疗法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神经阻滞疗法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初,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 发展,神经阻滞疗法在理论和操作技术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
发展
目前,神经阻滞疗法已经从简单的疼痛治疗发展到了涉及多 个学科的综合性治疗方法,如介入神经放射学、超声引导技 术等,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治疗效果。
神经阻滞疗法的常用技术
周围神经阻滞
将药物注射至神经干、 神经丛或神经节周围,
阻断神经传导功能。
中枢神经阻滞
硬膜外阻滞
星状神经节阻滞
将药物注射至脊髓或脑 内,阻断疼痛信号的传
导通路。
将药物注射至硬膜外腔, 通过扩散作用达到阻断
神经传导的效果。
将药物注射至星状神经 节周围,阻断交感神经
传导功能。
神经阻滞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特点
神经阻滞疗法具有起效快、副作 用少、操作简便等优点,广泛应 用于疼痛治疗、手术麻醉、神经 性疾病等领域。
神经阻滞疗法的重要性
疼痛治疗
对于各种疼痛性疾病,如颈椎病、腰 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等,神经阻滞疗 法能够快速有效地缓解疼痛,提高患 者生活质量。
手术麻醉
神经性疾病治疗
对于一些神经性疾病,如神经痛、神 经炎等,神经阻滞疗法能够调节神经 功能,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神经阻滞疗法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神经阻滞疗法在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 展,包括新型药物的研发、治疗方法的改进以及 临床试验的开展等。这些研究为神经阻滞疗法的 应用提供了更科学和有效的依据。
神经阻滞疗法的疗效
研究表明,神经阻滞疗法对于缓解疼痛和改善神 经功能具有良好的疗效。通过阻断神经传导,可 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
神经阻滞与术后镇痛
神经阻滞与术后镇痛在现代医学中,手术是治疗许多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术后疼痛却是患者面临的一个常见且棘手的问题。
如何有效地控制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康复质量,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
神经阻滞作为一种有效的镇痛方法,在术后镇痛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神经阻滞,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到神经周围,暂时阻断神经的传导功能,从而达到镇痛的效果。
这种方法可以在手术前、手术中或手术后进行,其目的都是为了减轻患者的疼痛。
与传统的全身性镇痛药物相比,神经阻滞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
首先,它能够提供更精准的镇痛效果。
由于药物直接作用于特定的神经,因此可以有效地阻断疼痛信号的传递,而不会像全身性药物那样影响整个身体,从而减少了药物的副作用。
例如,全身性的阿片类药物可能会导致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而神经阻滞则可以避免这些问题。
其次,神经阻滞的镇痛持续时间相对较长。
一次成功的神经阻滞可以提供数小时甚至数天的镇痛效果,这对于术后早期的疼痛控制非常重要。
患者在术后能够更好地休息和进行康复锻炼,有助于加快身体的恢复。
此外,神经阻滞还可以减少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
研究表明,良好的术后镇痛可以降低神经系统的敏感性,从而减少慢性疼痛的形成风险。
这对于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神经阻滞方法有多种,包括硬膜外阻滞、蛛网膜下腔阻滞、外周神经阻滞等。
硬膜外阻滞是将药物注射到硬膜外腔,阻滞脊神经根,常用于胸腹部和下肢手术的镇痛。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置入硬膜外导管,持续输注药物,以维持镇痛效果。
蛛网膜下腔阻滞则是将药物直接注入蛛网膜下腔,作用迅速且效果确切,但由于其对交感神经的影响较大,可能会导致血压下降等并发症,因此在使用时需要谨慎。
外周神经阻滞则是针对特定的外周神经进行阻滞,如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股神经阻滞用于下肢手术等。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外周神经阻滞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医生可以在超声引导下清晰地看到神经的位置和周围结构,从而更精准地将药物注射到目标位置,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神经阻滞术的危害
神经阻滞术的危害1. 引言神经阻滞术是一种用于缓解或控制疾病或疼痛的神经系统干预方法。
它通过注射药物或应用物理治疗手段来阻断或减轻神经传导,以达到治疗或病症缓解的效果。
然而,就像任何医疗干预手段一样,神经阻滞术也存在一定的危害性,下面将详细介绍神经阻滞术的危害。
2. 神经损伤神经阻滞术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造成神经损伤。
神经阻滞术涉及直接或间接地对神经进行干预,因此存在一定的风险。
可能会发生的神经损伤包括:神经刺激、神经断裂、神经撕裂、神经炎等。
这些损伤可能会导致感觉丧失、运动障碍或其他神经功能异常。
3. 血管损伤神经阻滞术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血管损伤风险。
在注射药物或应用物理治疗手段时,可能会误伤周围血管,导致血管破裂、出血等不良后果。
血管损伤不仅可能对患者的健康造成直接影响,还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治疗干预,增加患者的负担和风险。
4. 感染神经阻滞术可能引起感染。
在实施该过程中,如果不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局部清洁等操作规范,可能会引入细菌或其他病原体,导致局部或全身性感染。
尤其是在需要长时间插入导管或留置外固定装置的情况下,感染的风险进一步增加。
5. 过敏反应神经阻滞术可能导致过敏反应。
在注射药物的过程中,患者可能对注射剂、局部麻醉剂或其他药物成分产生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可能表现为皮肤红肿、瘙痒、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症状。
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能危及生命,需要及时的治疗和紧急处理。
6. 神经阻滞术的限制神经阻滞术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
对于某些特定的患者,可能存在禁忌症或限制条件。
比如,患有严重出血倾向、感染、不稳定的心血管疾病、药物过敏等患者,可能不适宜接受神经阻滞术。
此外,在特殊病情下,例如存在神经损伤风险较高、病变位置难以准确判断等情况,也可能限制神经阻滞术的应用。
7. 术后并发症神经阻滞术后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
术后可能会出现局部疼痛、肿胀、淤血等不适症状。
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包括局部感染、神经功能障碍、血栓形成等。
神经阻滞技术操作规范
神经阻滞技术操作规范神经阻滞技术是一种将局麻药注射于神经干、神经丛、神经节周围,阻滞七传导冲动,使受该神经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的方法。
下面介绍颈神经丛阻滞和臂神经丛阻滞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
颈神经丛阻滞适用于颈部手术的麻醉、颈部肿瘤或神经性疼痛治疗。
操作时,病人仰卧,头向对侧偏转并向后仰,进行常规皮肤消毒。
颈浅丛阻滞需要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做一皮丘,与皮肤平面垂直进针达筋膜处,同吸无血液即注入局麻药5~10ml。
颈深丛阻滞则采用改良方法,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与皮肤垂直方向进针,当穿刺达颈3或颈4横突后,将针稍后退离开骨质并回吸无脑脊液或血液后,注入局麻药5~8ml,即将该侧的颈深丛阻滞。
需要注意的并发症有颈交感神经阻滞合并霍纳综合征、喉返神经或膈神经阻滞有引起呼吸功能障碍的危险、局麻药毒性反应、误入蛛网膜下腔引起蛛网膜下腔阻滞、局部出血和血肿形成。
臂神经丛阻滞有两种方法:肌间沟组织法和锁骨上阻滞法。
肌间沟组织法适用于肩膀和上肢手术,但对前臂及尺侧阻滞效果稍差。
操作时,病人仰卧,前臂下垂,头转向对侧,进行常规皮肤消毒。
在环状软骨(颈6)水平,胸锁乳突肌外侧触及前斜角肌,再往外可触到一凹陷,即为肌间沟。
穿刺针向背、尾方向刺入,有穿破鞘膜感和异感出现,证明定位正确。
回吸无脑脊液或血液即注入局麻药15~25ml(含肾上腺素5ug/ml)。
需要注意的并发症有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阻滞、喉返神经或膈神经阻滞、局部血肿等。
锁骨上阻滞法适用于上臂、前臂及手掌部手术。
操作时,病人仰卧,双臂靠身体平放,头转向对侧,肩下垫一小枕。
在锁骨中点上缘1~1.5cm处进针,并向内、后、下方缓慢推进。
当触及第一肋骨或出现异感时,证明定位正确。
固定穿刺针,回吸无血液后注入局麻药20~30ml(含肾上腺素5ug/ml)。
需要注意的并发症有气胸、血胸、局部血肿等。
腋路阻滞法适用于上肢手术,尤以前臂和手掌部位手术最佳。
操作时,病人仰卧,上臂外展9°,前臂屈曲9°,充分暴露腋窝。
神经阻滞操作评分标准
神经阻滞操作评分标准.txt
神经阻滞操作评分标准
一、背景介绍
神经阻滞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操作技术,用于局部麻醉和疼痛管理。
为了统一评估神经阻滞操作的质量和效果,制定了神经阻滞操作评分标准。
二、评分标准
1. 操作准备:评估穿刺点的选择、患者的体位和安全措施。
2. 麻醉药物与剂量:评估麻醉药物选择和给药剂量的合理性。
3. 确定神经阻滞部位:评估确保正确识别和定位神经以及避免损伤周围结构的能力。
4. 神经阻滞针的准确度:评估穿刺技术的精准性和针尖定位的可靠性。
5. 神经阻滞药物注射:评估药物注射的速率、均匀性和剂量的准确性。
6. 围术期监测:评估对患者的监测和相关并发症的处理能力。
7. 患者满意度:评估患者对神经阻滞操作的满意程度。
三、评分标准说明
1. 每个评分维度根据技术难度和重要性进行加权,总分为100分。
2. 操作准备和患者满意度占总分的20%,其他各项评分维度占总分的15%。
3. 神经阻滞操作评分标准根据手术的类型和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四、应用范围
神经阻滞操作评分标准适用于各类神经阻滞手术,包括但不限于硬膜外阻滞、硬膜内阻滞、神经周围阻滞等。
五、建议与改进
1. 推广和应用神经阻滞操作评分标准,以提高神经阻滞操作的质量和效果。
2. 定期评估和更新评分标准,以适应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手术方法的出现。
以上是神经阻滞操作评分标准的简要介绍,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神经阻滞
病人的准备
手术病人进入手术室后,首先建立静脉通路, 根据病人麻醉方式、手术部位及体位的不同,选 择建立一条或两条静脉通路。协助麻醉师为病人 接好心电监护,并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 尽量避免打吊针与测血压在同一肢体上。并根据 询问病人和看病历检查病人有无合并其它疾病, 针对性的给予液体。
胃肠道的准备
(5)静脉输液 维持有效地循环容量,加速局 麻药的代谢,液体内可加入Vc1~3g滴入,以促 进解毒。 (6)升压 血压下降及时给予升压药。 (7)CPR 对心搏骤停急行心肺复苏。 (8)环境安静 保持病人安静,在手术室内观 察病人是否好转。 (9)放弃手术 如为严重中毒反应,病情好转 后,暂时放弃手术,手术延期进行。
上肢神经阻滞分类
颈神经丛阻滞 臂神经丛阻滞
一、颈神经丛阻滞
解剖部位
颈丛为颈1~4脊神经的前支组成,每一根神经 出椎间孔后,经过椎动脉之后的前支到横突尖, 位于横突尖前、后节间的沟内。离开横突后,分 为上、下两支,与邻近的分支相互联合组成网状 的颈神经丛。
适应症
颈丛麻醉适用于甲状腺、枕部头皮的手术和疼痛 治疗,也用于锁骨及肩部手术的辅助麻醉。
THANK YOU!
下肢神经阻滞的常用药物
1、2%的利多卡因20ml加 1:20万副肾稀释到70ml 2、 2%的利多卡因10ml加 0.75%的罗哌卡因20ml加 0.9%的生理盐水至60ml
3、1%的罗哌卡因20ml加 0.9%的生理盐水至70ml
下肢神经阻滞注意事项
1、穿刺点有感染有外伤的不能行神经阻滞。 2、肥胖的患者不宜行神经阻滞。 3、疼痛阈值比较低的患者不宜行神经阻滞。 4、用神经刺激仪行神经阻滞时要看到标准的肌肉收缩,才能推药。 5、注药速度要慢,压力不要太大,还要反复回抽看有无回血。 6、手术时间长,要一直用止血带的慎选神经阻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疗效不佳的原因分析
解剖
• 解剖变异
技术
• 穿针位置不佳
并发 症
• 腰肌肌力减弱
谢谢
4.布比卡因
是一种强效和长时效局麻药。
常用于神经阻滞、腰麻及硬膜外阻滞,很少用于局部浸润
麻醉。
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透过胎盘的量少,适用于产科的分娩 镇痛,浓度<0.125%。
作用时间4~6小时。 成人一次限量为150mg。 使用时应注意其心脏毒性。
5.罗哌卡因
新的酰胺类局麻药,作用强度和时效与布比卡因类似,但心
缓解疼痛以利于其他治疗的实施
改善局部微循环状态,利于血循环障碍性疾病的治
疗
赢得患者合作,提高对心理治疗的接纳程度,促成
整个康复计划的实施
并发症
毒性反应 全脊髓麻醉 神经损伤 局部及全身感染 出血或血肿
毒性反应
单位时间内血液中局麻药浓度
超过了机体的耐受力而引起的不良 反应。
常见原因:
监护
禁忌证
全身感染性疾病
局部皮肤感染
局麻药过敏
严重高血压、心脏病等 有严重出血倾向者
神经阻滞用药
局麻药物
糖皮质激素
局部麻醉药
酰胺类 布比卡因 利多卡因 罗哌卡因 丙胺卡因 丁卡因 可卡因 普鲁卡因 酯类
根据中间链的不同,将局麻药分为 两大类:
1、酯类 2、酰胺类
芳香族环
中间键
常发生于65岁以上老年人群当中,定位模糊,深 在的钝性疼痛。 疼痛在站立及腰椎过伸加重 疼痛在坐位及腰椎前屈减轻 咳嗽等动作不会加重腰痛 可以伴有同侧臀部及大腿的牵涉痛 有时牵涉痛也可能到达膝关节以下,甚至到足
总之,症状无特异性
经皮脊神经背内侧支阻滞术
内侧支阻滞
Medial Branch Block
诊断性阻滞
确定疼痛的解剖学部位及特殊的伤害感受传导通路 区分局部病变与所牵涉的体表疼痛 鉴别体表性疼痛与内脏性疼痛 确定与疼痛相关的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 区别局部病变与反射性神经失调所致的肌肉痉挛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病变,如斜颈、梨状肌综合征
鉴别周围性与中枢性疼痛
治疗性阻滞
对于因恶性循环或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反射所致的慢 性疼痛提供特殊治疗
呼吸系统
早期:胸闷、气急、呼吸困难 晚期:呼吸抑制、惊厥、紫绀 →呼吸停止
发生局麻药毒性反应的处理
立即停止用药
吸氧 输液、用镇静药 低血压麻黄素 惊厥者可用硫贲妥钠静注
缓慢注射
与患者保 持言语交 流
注意最低 中毒剂量 经常回抽
使用推荐 剂量
预防
严禁快速 注入药物
注意注射 部位
备好复苏 设备和药 物
2、减轻局麻药的毒性反应; 3、减少创面出血。
CNS
早期:口唇发麻、耳鸣、精神状态改变,如:
眩晕、嗜睡、多语、烦躁 中期:恶心、呕吐、头痛、视物模糊、颜面肌震颤 晚期:全身肌痉挛、抽搐、意识消失
早期症状不典型 分期无明显界限
循环系统
早期:面色潮红、BP↑、HR↑
晚期:面色苍白、BP↓、心律失常甚至停跳
糖皮质激素
抗炎特性 1 0.8
盐皮质激素特性 1 0.8 0.25 0.25 +/+/+/+/+/-
短效
氢化可的松 可的松
中效
强的松 强的松龙 甲基强的松龙 曲安西龙 4 4 5 5
长效
对氟米松 地塞米松 倍他米松 10 30 35
常用糖皮质激素的特点
泼尼松龙(强的松龙):
吸收代谢均减慢,作用时间延长,局部应用副作用少,
Medial Branch Block
Medial Branch Block
Medial Branch Block
适应症
腰椎小关节病引起的轴性腰痛,无或伴有下肢及臀部的牵 涉痛。
A. B.
C.
D.
小关节炎 节段性不稳定 腰椎滑脱 退行性脊柱侧凸
腰椎小关节炎
节段性不稳定
腰椎滑脱
退行性腰椎侧凸
胺基团
常用局麻药
1.普鲁卡因
是一种弱效、短时效,但较安全的局麻药。 粘膜穿透力很差,不用于表面麻醉和硬膜外阻滞。 毒性较小,适用于局部浸润麻醉。 成人一次限量为lg。
2. 丁卡因
是一种强效、长时效的局麻药。 粘膜穿透力强,适用于表面麻醉、神经阻滞、腰麻及硬膜 外阻滞。一般不用于局部浸润。
局部刺激作用较强
甲泼尼龙(甲强龙):
作用较强而持久。注射剂配制后应避光保存,其遇紫外 线及荧光可分解
曲安奈德: 作用强而持久,适于关节腔注射,长期应用可能引起关节 损害。局部刺激作用较大,可引起注射部位疼痛
地塞米松:
作用强,几乎没有盐皮质激素样作用。其棕榈酸酯几乎无
组织刺激性,可应用于各种途径,缺点是局部作用时间短
1、一次用量超过病人的耐量; 2、误注入血管内; 3、注射部位血供丰富,未酌情减量,或未 加肾上腺素;
4、病人因体质衰弱等原因而耐受性降低;
临床上有病人用小剂量局麻药后,即出 现毒性反应症状,称为高敏反应。
局麻药中加肾上腺素的作用:
使局部血管收缩,可以减少局麻药的吸收,从而:
1、延长局麻药的作用时间;
脏毒性较低。
高浓度、较大剂量,阻滞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 低浓度、小剂量,几乎只阻滞感觉神经; 适用于硬膜外镇痛如分娩镇痛。 硬膜外阻滞浓度为0.5%,0.75%~1%浓度可产生较好的运 动神经阻滞。
成人一次限量为150mg。
常用药物-糖皮质激素
目的:主要是消炎、消肿、松驰组织 粘连,从而起到镇痛作用。
成人一次限量:表面麻醉 40mg; 神经阻滞 80mg。
3.利多卡因
是中等效能和时效的局麻药。
组织弥散性能、粘膜穿透力好,可用于
各种局麻方法,但使用的浓度不同。
最适用于神经阻滞和硬膜外阻滞。 成人一次限量:表面麻醉为 l00mg; 局部浸润麻醉和神经阻滞为 400mg。
反复用药可产生快速耐药性。
复方倍他米松
得宝松:倍他米松磷酸钠2mg与氯倍他米松二丙酸酯
5mg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以下优点:临床效果好:
抗炎作用强、起效迅速、疗效持久。
腰椎小关节源性腰痛
腰椎小关节的解剖及神经支配
腰椎小关节源性腰痛发生率
慢性腰痛中,约40%是腰椎小关节源性腰痛。
腰椎小关节源性腰痛的症状
神经阻滞
颈腰痛&微创脊柱外科 黄伟
什么叫神经阻滞? 采用化学(包括局麻药、神经破坏药)或物 理(加热、加压、冷却)的方法,作用于神 经节、根、丛、干和末梢的周围,使其传导 功能被暂时或永久阻断的一种技术。
阻滞的目的:
1、诊断性 2、治疗性
机理
阻断疼痛的传导通道 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 改善血流状态 抗炎作用 辅助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