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旁神经阻滞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神经阻滞术PPT课件
病变,如斜颈、梨状肌综合征 鉴别周围性与中枢性疼痛
5
治疗性阻滞
对于因恶性循环或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反射所致的慢 性疼痛提供特殊治疗
缓解疼痛以利于其他治疗的实施 改善局部微循环状态,利于血循环障碍性疾病的治
疗 赢得患者合作,提高对心理治疗的接纳程度,促成
整个康复计划的实施
6
并发症
毒性反应 全脊髓麻醉 神经损伤 局部及全身感染 出血或血肿
A. 小关节炎 B. 节段性不稳定 C. 腰椎滑脱 D. 退行性脊柱侧凸
42
腰椎小关节炎
43
节段性不稳定
44
腰椎滑脱
45
退行性腰椎侧凸
46
技术疗效不佳的原因分析
解剖
• 解剖变异
技术 • 穿针位置不佳
并发
症
• 腰肌肌力减弱
47
谢谢
48
2019/11/10
.
49
总之,症状无特异性
35
经皮脊神经背内侧支阻滞术
36
内侧支阻滞
37
Medial Branch Block
38
Medial Branch Block
39
Medial Branch Block
40
Medial Branch Block
41
适应症
腰椎小关节病引起的轴性腰痛,无或伴有下肢及臀部的牵 涉痛。
地塞米松: 作用强,几乎没有盐皮质激素样作用。其棕榈酸酯几乎无 组织刺激性,可应用于各种途径,缺点是局部作用时间短
29
复方倍他米松
得宝松:倍他米松磷酸钠2mg与氯倍他米松二丙酸酯 5mg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以下优点:临床效果好: 抗炎作用强、起效迅速、疗效持久。
5
治疗性阻滞
对于因恶性循环或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反射所致的慢 性疼痛提供特殊治疗
缓解疼痛以利于其他治疗的实施 改善局部微循环状态,利于血循环障碍性疾病的治
疗 赢得患者合作,提高对心理治疗的接纳程度,促成
整个康复计划的实施
6
并发症
毒性反应 全脊髓麻醉 神经损伤 局部及全身感染 出血或血肿
A. 小关节炎 B. 节段性不稳定 C. 腰椎滑脱 D. 退行性脊柱侧凸
42
腰椎小关节炎
43
节段性不稳定
44
腰椎滑脱
45
退行性腰椎侧凸
46
技术疗效不佳的原因分析
解剖
• 解剖变异
技术 • 穿针位置不佳
并发
症
• 腰肌肌力减弱
47
谢谢
48
2019/11/10
.
49
总之,症状无特异性
35
经皮脊神经背内侧支阻滞术
36
内侧支阻滞
37
Medial Branch Block
38
Medial Branch Block
39
Medial Branch Block
40
Medial Branch Block
41
适应症
腰椎小关节病引起的轴性腰痛,无或伴有下肢及臀部的牵 涉痛。
地塞米松: 作用强,几乎没有盐皮质激素样作用。其棕榈酸酯几乎无 组织刺激性,可应用于各种途径,缺点是局部作用时间短
29
复方倍他米松
得宝松:倍他米松磷酸钠2mg与氯倍他米松二丙酸酯 5mg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以下优点:临床效果好: 抗炎作用强、起效迅速、疗效持久。
腰部神经阻滞操作常规 PPT
刺入3—4 cm针尖进入软组织后, 连接充有3~4 ml空气的玻璃注射器,针 尖抵达黄韧带,右手注气感觉阻力增加, 当进针穿透黄韧带时,右手突然感觉阻力 消失,立即停止进针。
回吸无血、无脑脊液,注射含1:20 万肾上腺素的局麻药4—5 ml试验剂量, 密切观察5 min。以后的操作与腰硬膜外 正中入路单次或连续给药方法相同。
这是本技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局麻药 可阻滞全部脊神经,使呼吸肌麻痹致呼吸停止,药物 从枕大孔进入颅内使患者意识消失。血管扩张引起血 压骤降,甚至心脏停搏。因此本操作必须在手术室或 具有同等条件的处置室内进行,应准备好抢救物品如: 升压药物,麻醉机及气管插管用品。
(3)药物误入血管:局麻药误注入硬膜外 血管,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毒 性反应,导致惊厥和心脏停搏。
(2) 体 表 定 位 : 先 以 示 指 摸 到 尾 骨 尖 , 用拇指尖从尾骨沿中线向上摸,可触到骶骨末 端呈V形或U形的凹陷,此凹陷即骶裂孔。于骶 裂孔两侧可触到豆大结节是骶角。
骶裂孔中心与髂后上棘连线呈一等边三 角形,可作为寻找骶裂孔的参考。
髂后上棘连线相当于第2骶椎,即硬脊 膜囊终止部位。
连接注射器进行抽吸并作阻力试验,如 抽出脑脊液则穿刺失败;抽吸有回血也不应注 药,以免出现局麻药毒性反应。当确定刺入骶 管后,注入药液,总液体量可达30—40ml。
(4)注射液配方:骨注五号
【并发症及注意事项】
(1)穿破硬脊膜:意外穿破硬脊膜约占硬 膜外穿刺的l%。一旦穿破硬脊膜应停止操作。
(2)全脊麻:穿刺时针尖不得超过第2骶椎即髂后 上棘联线,以防误注入蛛网膜下隙,如将大量局麻药 注入可导致全脊麻。
(2)血糖未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及凝血功 能障碍者。
腰丛神经阻滞ppt课件
扫描技术
平卧位,患侧腿轻度外旋。 暴露腹股沟和大腿近端内侧区
域。 探头:15-8 MHz线阵探头。 扫描顺序:探头置于耻骨结节
下方2cm大腿内侧横切面,神 经的前后分支位于长收肌/短收 肌/大收肌之间。或者探头放置 于腹股沟褶平行于腹股沟韧带, 首先找到股动脉,向内侧平移 探头直到耻骨肌出现,收肌群 位于耻骨肌的内侧,来回上下 追踪,可以看到相邻两层肌肉 筋膜之间扁平纤细的神经。 深度:2-4 cm。
• 超声解剖:收肌群肌 肉之间的筋膜里的宽、 扁平的高亮回声。
• 小技巧:神经很小, 不一定能看到,将局 麻药注射到长收肌和 短收肌,短收肌和大 收肌之间的平面即可 阻滞这些神经。闭孔 神经进行低电流刺激 ,诱发内收肌的收缩 以帮助定位。
隐神经-收肌管
• 解剖:收肌管又称Hunter氏管。 位于大腿内侧中1/3段,缝匠 肌深面,长约15厘米,断面呈 三角形。其外侧壁为股内侧肌, 后壁为长收肌及大收肌,前壁 为缝匠肌及架于内收肌与股内 侧肌间的腱纤维板。收肌管的 上口与股三角尖端相通,下口 为收肌腱裂孔,通向腘窝。管 内通过的结构由前向后有隐神 经、股动脉和股静脉。其中隐 神经与膝降动脉伴行自前壁的 下部穿出。
记向头侧,探头尾侧移动,找到骶骨, L5S1间隙,随后往头侧移动,依此L4、L3、 L2横突呈现银叉征。腰大肌位于横突之间。 腰丛神经即位于腰大肌的后半部分里呈纵 向走行。
超声引导腰丛阻滞(横切面)
• 患者体位:侧卧位,阻滞侧朝上 • 体表标志定位:髂嵴连线与脊柱交点外侧
4cm处画一平行于脊柱的长轴线 • 探头:低频曲阵2-5MHz • 扫描顺序:探头置于L34棘突外侧4-5cm水
扫描技术
患者取仰卧位,患肢呈中立位稍外 展。
神经阻滞PPT课件
腰椎小关节源性腰痛发生率
慢性腰痛中,约40%是腰椎小关节源性腰痛。
腰椎小关节源性腰痛的症状
常发生于65岁以上老年人群当中,定位模糊,深 在的钝性疼痛。
疼痛在站立及腰椎过伸加重 疼痛在坐位及腰椎前屈减轻 咳嗽等动作不会加重腰痛 可以伴有同侧臀部及大腿的牵涉痛 有时牵涉痛也可能到达膝关节以下,甚至到足
诊断性阻滞
确定疼痛的解剖学部位及特殊的伤害感受传导通路 区分局部病变与所牵涉的体表疼痛 鉴别体表性疼痛与内脏性疼痛 确定与疼痛相关的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 区别局部病变与反射性神经失调所致的肌肉痉挛性
病变,如斜颈、梨状肌综合征 鉴别周围性与中枢性疼痛
治疗性阻滞
对于因恶性循环或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反射所致的慢 性疼痛提供特殊治疗
常用药物-糖皮质激素
目的:主要是消炎、消肿、松驰组织 粘连,从而起到镇痛作用。
糖皮质激素 短效
氢化可的松 可的松
中效 强的松 强的松龙 甲基强的松龙 曲安西龙
长效 对氟米松 地塞米松 倍他米松
抗炎特性
1 0.8
4 4 5 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0 30 35
盐皮质激素特性
1 0.8
0.25 0.25 +/+/-
+/+/+/-
神经阻滞用药
局麻药物 糖皮质激素
局部麻醉药
酰胺类 布比卡因 利多卡因 罗哌卡因 丙胺卡因
酯类 丁卡因 可卡因 普鲁卡因
根据中间链的不同,将局麻药分为 两大类:
1、酯类 2、酰胺类
芳香族环
中间键
胺基团
常用局麻药
1.普鲁卡因
是一种弱效、短时效,但较安全的局麻药。 粘膜穿透力很差,不用于表面麻醉和硬膜外阻滞。 毒性较小,适用于局部浸润麻醉。 成人一次限量为lg。
神经阻滞疗法ppt课件
在手术过程中,神经阻滞疗法能够阻 断手术区域的神经传导,使手术部位 失去痛觉,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
神经阻滞疗法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神经阻滞疗法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初,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 发展,神经阻滞疗法在理论和操作技术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
发展
目前,神经阻滞疗法已经从简单的疼痛治疗发展到了涉及多 个学科的综合性治疗方法,如介入神经放射学、超声引导技 术等,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治疗效果。
神经阻滞疗法的常用技术
周围神经阻滞
将药物注射至神经干、 神经丛或神经节周围,
阻断神经传导功能。
中枢神经阻滞
硬膜外阻滞
星状神经节阻滞
将药物注射至脊髓或脑 内,阻断疼痛信号的传
导通路。
将药物注射至硬膜外腔, 通过扩散作用达到阻断
神经传导的效果。
将药物注射至星状神经 节周围,阻断交感神经
传导功能。
神经阻滞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特点
神经阻滞疗法具有起效快、副作 用少、操作简便等优点,广泛应 用于疼痛治疗、手术麻醉、神经 性疾病等领域。
神经阻滞疗法的重要性
疼痛治疗
对于各种疼痛性疾病,如颈椎病、腰 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等,神经阻滞疗 法能够快速有效地缓解疼痛,提高患 者生活质量。
手术麻醉
神经性疾病治疗
对于一些神经性疾病,如神经痛、神 经炎等,神经阻滞疗法能够调节神经 功能,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神经阻滞疗法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神经阻滞疗法在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 展,包括新型药物的研发、治疗方法的改进以及 临床试验的开展等。这些研究为神经阻滞疗法的 应用提供了更科学和有效的依据。
神经阻滞疗法的疗效
研究表明,神经阻滞疗法对于缓解疼痛和改善神 经功能具有良好的疗效。通过阻断神经传导,可 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
腰椎旁神经阻滞术PPT课件
4
解剖与生理
• 有学者认为,间盘脱出累及脊膜支可能引起单 纯腰痛。 1-4 后支(又分下述3支) • 后内侧支,支配椎间关节、骶骨背面等组织; • 后外侧支,支配臀神经等椎关节以外组织; • 窦椎神经(Sinuvertebral Never, SVN)支,或称 Luschka神经,由脊神经和交感神经纤维复合形 成。下面将近年SVN与腰腿痛相关的研究进展 简单介绍如下。
33
椎旁腰神经丛阻滞术操作方法
• 穿刺点距离腰椎棘突中线的具体距离越 大,穿刺针与皮肤的角度也越大,这是 传统的椎旁腰神经丛阻滞术的进针方法, 针尖容易进入椎间孔,阻滞的效果较好, 但容易损伤在椎间孔进出的神经和血管, 甚至注射的药液通过椎间孔可进入椎管 内。在选择穿刺点时要充分考虑以上因 素。
34
40
41
并发症
• 在椎间孔处垂直穿剌法的并发症很少, 远远低于棘突间硬膜外腔穿刺和过去使 用的斜入法椎间孔穿刺。由椎间关节的 阻挡作用,穿刺针不会触及神经根、血 管,也不会误入蛛网膜下腔。
42
并发症
• 初学者因不熟练,针尖过度上斜或下斜可刺到 上或下一神经根,或刺中出入椎间孔的动、静 脉,发生药物误入血管的并发症。在应用胶原 酶或神经破坏性药物时要特别注意。 • 乙醇误注入腰动脉会引起截瘫。 • 针尖刺入包绕神经根的硬膜下层间隙注射,可 因胶原酶或神经破坏性药物进入蛛网膜下腔, 引起严重的神经损伤。
椎旁腰神经丛阻滞术操作方法
• 穿刺点的头尾侧定位,例如L4-5椎间盘突出时, 先找到L4-5棘突间隙,画出标记,然后找出上 一个棘突间隙,在两棘突间隙连线的上中1/3交 界处,向患侧(即腰及下肢疼痛侧)旁开2~ 2.5 cm,即为穿刺点。旁开的距离可有个体差 异,笔者测定并经X线验证,男性平均为2 . 22cm,女性平均为2 . 07cm。需要指出的是, 每个患者的身高、体重、体型各不相同,因而 穿刺点定位有所差异,需要不断积累临床经验。
解剖与生理
• 有学者认为,间盘脱出累及脊膜支可能引起单 纯腰痛。 1-4 后支(又分下述3支) • 后内侧支,支配椎间关节、骶骨背面等组织; • 后外侧支,支配臀神经等椎关节以外组织; • 窦椎神经(Sinuvertebral Never, SVN)支,或称 Luschka神经,由脊神经和交感神经纤维复合形 成。下面将近年SVN与腰腿痛相关的研究进展 简单介绍如下。
33
椎旁腰神经丛阻滞术操作方法
• 穿刺点距离腰椎棘突中线的具体距离越 大,穿刺针与皮肤的角度也越大,这是 传统的椎旁腰神经丛阻滞术的进针方法, 针尖容易进入椎间孔,阻滞的效果较好, 但容易损伤在椎间孔进出的神经和血管, 甚至注射的药液通过椎间孔可进入椎管 内。在选择穿刺点时要充分考虑以上因 素。
34
40
41
并发症
• 在椎间孔处垂直穿剌法的并发症很少, 远远低于棘突间硬膜外腔穿刺和过去使 用的斜入法椎间孔穿刺。由椎间关节的 阻挡作用,穿刺针不会触及神经根、血 管,也不会误入蛛网膜下腔。
42
并发症
• 初学者因不熟练,针尖过度上斜或下斜可刺到 上或下一神经根,或刺中出入椎间孔的动、静 脉,发生药物误入血管的并发症。在应用胶原 酶或神经破坏性药物时要特别注意。 • 乙醇误注入腰动脉会引起截瘫。 • 针尖刺入包绕神经根的硬膜下层间隙注射,可 因胶原酶或神经破坏性药物进入蛛网膜下腔, 引起严重的神经损伤。
椎旁腰神经丛阻滞术操作方法
• 穿刺点的头尾侧定位,例如L4-5椎间盘突出时, 先找到L4-5棘突间隙,画出标记,然后找出上 一个棘突间隙,在两棘突间隙连线的上中1/3交 界处,向患侧(即腰及下肢疼痛侧)旁开2~ 2.5 cm,即为穿刺点。旁开的距离可有个体差 异,笔者测定并经X线验证,男性平均为2 . 22cm,女性平均为2 . 07cm。需要指出的是, 每个患者的身高、体重、体型各不相同,因而 穿刺点定位有所差异,需要不断积累临床经验。
神经阻滞疗法 ppt课件
5.对复杂的慢性疼痛综合征患者,阻滞疗法仅是
手段之一,应该采取综合性治疗
精选ppt
92
效果评定
1、注意患者对穿刺注射及其他操作的反应,以帮助确 定“痛阈”
2、通过神经功能的检查和交感神经功能的测定以确定 计划中的神经是否被阻滞
3、评价阻滞后疼痛减轻的程度和病理生理方面的效果 4、将疼痛减轻的持续期与阻滞作用所产生的持续期相
经痛现象
不能长时间保持某 一坐姿
症状复杂,诊断困 难
精选ppt
71
骶髂关节体格检查
Gaenslen's test is performed with the patient supine (on the back). The hip joint is maximally flexed on one side and the opposite hip joint is extended. This maneuver stresses both sacroiliac joints simultaneously.
精选ppt
49
股神经阻滞
精选ppt
50
股外侧皮神经阻滞
精选ppt
51
隐神经阻滞
精选ppt
52
闭孔神经阻滞
精选ppt
53
坐骨神经阻滞(臀大肌处)
精选ppt
54
坐骨神经阻滞(腘窝处)
精选ppt
55
踝部和足部阻滞
精选ppt
56
躯干部神经阻滞
精选ppt
57
颈丛阻滞
精选ppt
58
肋间神经阻滞
19
吸收
注射部位 剂量 局麻药的理化性质位
全身吸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元本身合成 并释放神经肽
疼痛
29
二、腰椎旁注射治疗
• 在X光引导下腰椎旁垂直穿刺将造 影剂注射到椎间孔附近,造影剂可在硬 膜外腔扩散并显影。 • 药液作用于神经根,还可经椎间孔 直接进入硬膜外腔,到达突出椎间盘引 起的炎性病灶周围,更集中有效地消除 炎症,同时避免经后正中硬膜外腔穿刺 引起的并发症。
5
6
解剖与生理
1-5 窦椎神经(SVN )与腰腿痛关系进展 • 脊神经与交感神经组成的SVN返回到椎管内, 分布于间盘纤维环、后纵韧带、硬脊膜和脊髓 被膜等组织; • Imai等对鼠后纵韧带的酪氨酸羟化酶免疫反应 神经纤维(TH-ir)化学染色研究结果认为,大 量来自双侧SVN形成居中矢状网组织为游离裸 露的、类似静脉曲张的末梢,紧密混合、交通 的末端轴突可能具有一种反应调节功能。
腰椎旁神经阻滞术
1
解剖与生理
1 与腰腿痛相关的解剖学基础 经腰椎间孔发出的脊神经根分为4支; 1-1 脊神经根前支 • L1前支感觉纤维为主组成的髂腹下和髂腹股沟 神经,布于下腹和腹股沟区皮肤; • L2-4前支后股组成股神经,支配耻骨肌、缝匠 肌、股四头肌和髋关节前侧,皮支布于股前区; • L2-4前支前股组成闭孔神经,支配股内收肌群、 闭孔外肌和髋关节后侧,皮支布于股内侧;
9
解剖与生理
• L1椎体与腰大肌内缘为三角形顶角;L1-5椎 体外缘与椎间孔为三角形内边;腰大肌内缘为 三角形外边;骶骨上缘为三角形底边; • MR水平扫对照对侧显示:L2-4椎间孔断面T2 加权像可见液体样高信号向椎间孔内延伸呈T 字型; • 同时测试病人感觉平面注射侧为T6-L5;对侧为 T8-L5; • 另外也可见到药液扩散至椎前外侧间隙,这无 疑可证实PVB也能阻滞腰交感神经。
(+)
缓激肽 肾上腺素 凝血酶
花生四烯酸 脂加氧酶 环氧酶 ( -) 非甾体抗炎药
白三烯4 增加血管道透性 激活白细胞 平滑肌痉挛 (为PG和组胺100倍)
前列腺素2 (PG2 ) 、凝血恶烷2(TX2) 促进凝血 形成皿栓 收缩血管
28
疼痛正反馈回路
髓核释放炎症介质
糖皮质激素
局部免疫炎 性反应
纤维环外层窦椎神经 末梢伤害感受器
4
解剖与生理
• 有学者认为,间盘脱出累及脊膜支可能引起单 纯腰痛。 1-4 后支(又分下述3支) • 后内侧支,支配椎间关节、骶骨背面等组织; • 后外侧支,支配臀神经等椎关节以外组织; • 窦椎神经(Sinuvertebral Never, SVN)支,或称 Luschka神经,由脊神经和交感神经纤维复合形 成。下面将近年SVN与腰腿痛相关的研究进展 简单介绍如下。
20
水平面观横突与胸椎 旁穿刺技术的解剖关 系,提示穿刺针过于 向外容易损伤胸膜。 (1.5 inch=3.8cm)
21
椎旁穿刺的侧面观腰椎旁穿刺部位与神 经根关系的解剖学模型
22
将穿刺针插至椎板后缘,设定穿刺深度后,再将针沿 椎板外侧缘刺入至椎旁间隙。 23
注射造影剂
监示器下显示胸椎旁穿刺针的准确位置
3
解剖与生理
• 最近认为,L4-5间盘脱出累及脊神经根可引起 下腹部内脏牵涉性疼痛。 1-3 脊膜支 • 脊膜支(Ramus meningeus),或称返神经或 脊膜神经,该神经仅含脊神经的体躯感觉神经. • 出椎间孔的脊神经在分前后支之前分出,再经 椎间孔返回椎管内; • 各脊膜支在椎管内上下吻合,分布于脊膜、椎 管内韧带等组织;
24
胸椎骨转移病人可以作为椎旁介入治疗的 适应征
25
适用征:
1. 2. 腰椎间盘脱出症 腰椎转移性癌痛
3.
带状疱疹后遗痛
26
椎 管 内 与 椎 旁 间 隙 相 通 的 解 剖 学 特 点
侧隐窝
27
糖皮质激素在治疗中的作用
糖皮质激素 (-) 膜磷脂 磷脂酶A2 (+) 前列腺素I2 舒张血管 抗血小板凝集 控制炎症
30
31
32
椎旁腰神经丛阻滞术操作方法
• 患者取侧卧位,患侧在上,令其双髓膝屈曲。 穿刺点选在腰椎棘突中线旁开2~5cm处,穿刺 点距离腰椎棘突中线的具体距离要根据病情的 需要而确定,例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常 需要在腰4-5椎旁进行穿刺,此时如选择椎旁 2 cm为穿刺点,则穿刺针近乎于皮肤垂直进针, 不易损伤在椎间孔进出的神经和血管。这种小 角度的穿刺进针方法目前被应用较多。
17
脊神经根
肋横突间韧带
后面观,直刺法胸椎 旁阻滞穿刺针与脊神 经根解剖学关系
18
(三)适应证 1. 2. 坐骨神经痛 下肢手术麻醉
(四)并发症 1. 2. 3. 4. 神经损伤 出血 局麻药中毒 感染
(五)使用率 1. 2. 主要用于临床麻醉 疼痛治疗少用
19
股骨颈
水平面观:后入路穿刺方向
坐骨结节
2
解剖与生理
• L4前支一部分和L5前支组成腰骶干,与 S1-3前支组成的骶丛构成坐骨神经,布于大腿 后侧,向下分出的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布于小腿 和足背部。 1-2 与脊神经相连的交感神经交通支 • 腰交感神经节2-6个不等,并上下相连,位于相 应临近间盘处的椎体前外侧部。 • 所发出的纤维常与相邻椎间盘融合、同时与上 下相邻神经节相连;
7
解剖与生理
• 交感神经与腰腿痛 • 众所周知,疼痛经常伴有交感神经症状,刺 激交感神经而疼痛加重.L2或L3交感神经 阻滞可缓解腰腿痛等相关症状原因何在? • Sekiguchi等对鼠腰交感神经切除後硬 脊膜内神经分布的密度变化和分布变化 进行了研究.
8
解剖与生理
腰丛神经 • 出椎间孔的脊神经组成腰丛神经,经腰大肌后 面、腰椎横突前面、腰方肌内侧和椎间孔和椎 板外侧的椎旁间隙走行,
33
椎旁腰神经丛阻滞术操作方法
• 穿刺点距离腰椎棘突中线的具体距离越 大,穿刺针与皮肤的角度也越大,这是 传统的椎旁腰神经丛阻滞术的进针方法, 针尖容易进入椎间孔,阻滞的效果较好, 但容易损伤在椎间孔进出的神经和血管, 甚至注射的药液通过椎间孔可进入椎管 内。在选择穿刺点时要充分考虑以上因 素。
10
胸椎背根节
前面观胸椎旁 神经解剖
11
前面观腰丛神经解剖
12
腰部正、侧面观腰椎解剖与穿刺针方向
14
同学回答
第七节 下肢神经阻滞疗法
一、坐骨神经阻滞
(一)解剖
15
后面观:坐骨神经出坐 骨大孔走向
16
胸膜
胸交感神经节 肋横突间韧带 肋骨
水平面与侧面观,直刺法胸 椎旁阻滞穿刺针与脊神经根 解剖学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