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从高职院校要完善培养模式必要性入手,深入分析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现状,例如,教学形式单一、重视理论、课程体系不完善等,提出加强队伍建设、完善课程设置体系,加强校企合作等完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会计;人才培养;

一、“互联网+”下完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必要性

1.“互联网+”特征

互联网在当前社会来讲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其最大的特征就是虚拟性,并没有实体,通过网络能解决很多问题。之前的记账凭证以及账簿基本上是采用手工的模式,但是现在不需要手工,是在软件中进行登记,经过软件处理,自动生出,与纸质相比,网络是虚拟的。速度快,信息存储大,还能实现共享。现在行业都在使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信息不用纸质储存,传输速度非常快,不需要很大的媒介,也便于携带,只要授予权限就可以查看相关信息,提高了生活的便洁性。在集团企业中,大部分已经实现了共享会计,对于不同部门或者不同的事业部,其运营的基础信息可以直接在企业所共同运用的软件中留存,这样集团有权限的部门可以跨部门查看,实现了信息共享,促进了工作效率的提高。

2.“互联网+”下对会计行业的影响

互联网改变了市场上很多行业的工作方式,会计行业也深受影响,具体来看,主要变化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会计偏向财务决策与管理。之前的会计人员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核算财务数据与指标,并且准确性还有待提高。但是现在运用互联网,各个软件计算能力提升,会计电算化应用广泛,核算以及登记人员越来越少,更多的倾向于财务决策人员。市场上,一个会计人员可以代理记账几百家公司,从报税到核算每个人员分工合作,核算人员并不缺少,而是企业运行进行财务决策与管理人员需求增大,会计行业不仅仅是只会算账,而是需要财务决策与管理能力。企业的核算数据可以交给代理公司,但是企业在运行中的投资以及筹资等方式还需要自己去决策,这些都需要财务分析,而这部分工作在网络化的今天也是至关重要的,而互联网无法帮助财务人员最终决策。只能帮助财务人员计算相关数据,提出智能化的建议。第二,会计行业效率提高,需求复合型财务人才。现在大部分企业都是采用网络记账,而不是手工记账,在手工记账下,可能会出现手工数据计算错误,并且效率比较低,凭证一个一个填制,并还得粘贴上相应的原始凭证,可是现在互联网下,利用会计电算化等各种软件,根据原始凭证,在软件的有关界面进行填列,就能生成记账凭证;之前每个月进行月末记账以及汇总时,需要手工一一汇总并核对,但是现在在互联网下,利用相关软件,记账会后台自动运行,只需要会计人员操作一下而已。这就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数据核算等人员的需求。因此,之前的财务人员可能只需财务管理相关

知识,但是现在是完全不够的。现阶段的会计人才不仅仅会财务知识,还需要互联网知识,懂得财务软件操作流程等,要做好复合型人才的转变。第三,存储模式改变,信息处理能力变强。现阶段,企业中的会计凭证特别是记账凭证很多都是使用电子设备进行储存,改变之前的纸质储存模式。一个财务处理软件能储存很多信息,提高了工作效率。第四,共享会计信息逐步增多。很多企业集团内部可以共享会计财务信息。在集团内部形成一个基础数据网络,所有部门可以把自己的基础信息上传到云平台,这样实现了集团内部的信息共享,使用时可以直接查看,信息传递速度非常快,集团企业财务工作效率提高。

二、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现状

在高职会计培养中,主要的教学模式还是采用传统的授课模式,学生们还是对核算比较感兴趣,听到管理会计以及理论时,感觉无聊,学生积极性不高。在一个学期期末考试的时候考核用的试卷大部分还是采用核算部分。学校也引入案例、会计电算化、会计综合实训等教学方式,但是整体来说,学习起来还是变换了界面,只是书本知识的演变,并没有很大的实践性。而在互联网模式下,市场上更加需要操作能力强的会计人员。

1.课程体系不够全面

现阶段,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很多专业课是在大二这一学年,大一这一学年涉及的是很基础的学科。但是高职学生在学校是3年,最后一年面临着专升本以及工作两方面的选择,大三开设的课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现阶段,高职学校专业课学习集中在大二这一年。

但是很多学生报这个专业时,是非常感兴趣的,但是大一有太多的基础学科,导致大一基本上没有专业课,这样到大二这一学年对专业的积极性与好奇心已经降低很多,对专业课的学习积极性就没有大一时候高。专业课相互衔接的也不完善,开设的课程太多不精。

2.教师团队缺乏实践

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师大多是高校毕业生直接入职的,或者是其他学校换工作入职的。教师团队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素养很高,但是就是没有在企业中待过,缺乏实践经验,在进行教学时,也只是纸上谈兵,并没有充分的案例与实务做支撑。在知识的讲解中,不够深入,认识不到位。这样学生在听课的时候会枯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教学资源有限

高职院校在资源上是比不上本科学校的,教学规模相对来说不大,实训室等建设不足,教师参与市场无法实现。互联网模式下,需要培养实用型强、操作能力强的人才,但是高职学校提供的教学资源很有限,无法适应社会需求。因为实训软件以及设备不足,导致学校里大部分还是采用纯理论的讲解。除了教学资源不足之外,教师人数也少,师生比高,教师无法兼顾那么多的学生。

三、“互联网+”背景下完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建议

1.加强教师队伍培养

教师队伍直接影响着人才的培养,高职学校应该从教师入手,加强教师培训。现阶段,高职教师每年必须完成相应的继续教育,但是

大多是与科研挂钩,很多教师只是发论文、评职称等而忽略了作为教师最基本的传道受业,解疑答惑的责任。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加强教师队伍培养。第一,建立良好的奖惩晋升机制。现阶段高职学校教师上课质量并不能与工资绩效挂钩。学校应该建立良好的奖惩机制,将教师的授课情况与职称、绩效利益紧密联系起来。这样就会充分调动教师教课积极性。很多高职学校教师知识水平挺高,学习能力强,但是科研却是评职称的重要指标。对于高职学校,应该强调实践能力,要将讲课水平以及实践能力作为衡量职称的重要标准。建立良好的晋升机制,才能让教师有精力去搞好教学,充分培育会计人才。第二,定期进行集中培训,相互学习。学校要邀请各界的专业人员来进行培训,小到财务技能,大到财务管理案例分析等,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可以利用寒暑假或者周末,让跨区域的高职会计教师都能来参加集中培训,一方面,能够相互学习,相互之间互通有无,相互借鉴经验与教训,达到高职会计教师相互融合,相互帮助的局面。另一方面,请来的各界专业人员可以给高职教师带来另外一个世界,补充新知识,激发学习兴趣。第三,组织教师去企业实践。高职学校的教师基本上都是硕士及以上学历,在理论知识上已经有不低的造诣,就是欠缺实践能力,特别是对于应用型学科的会计来说,实践能力是不可或缺的。高职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去企业实习,真切的感受会计岗位在现实生活中的状态。还可以组织教师去跟踪学习,建立企业的学徒制,让教师跟着企业中的会计人员学习,长期跟踪,充分了解市场上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