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合集下载

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浅谈

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浅谈

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浅谈会计人才培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关系到企业和社会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的蓬勃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如何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优秀会计人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会计人才培养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会计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但单纯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真正具备实践能力的会计人才。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会计人才培养需要注重专业知识与全面素质的培养。

会计人员在工作中需要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但仅凭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在现代企业中,会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

在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会计人才培养需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会计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际操作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会计知识和技能。

可以通过实训、实习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际的会计工作,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会计人才培养需要注重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会计工作是一个不断更新迭代的工作,需要会计人员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在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具备不断学习和适应变化的能力。

会计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专业知识与全面素质的培养,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注重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只有通过这样的综合培养,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优秀会计人才。

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1. 引言1.1 概述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财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传统的财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复合型财会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传统的财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的专业素养。

这种复合型财会人才既具备会计专业知识,又具备金融、管理、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的需求。

通过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培养出更具有竞争力的财会人才,他们能够独立思考、跨学科协作、创新解决问题,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复合型财会人才还可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可以更好地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挑战,从而为企业赢得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建立和完善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2. 正文2.1 现阶段财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传统的财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很多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财会理论知识的同时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现阶段财会人才培养存在培养重视理论知识而忽视实际技能的现象。

学生在学习中偏重于书本知识,而缺乏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导致就业后无法适应工作需求。

财会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不足也是一个存在的问题。

除了专业知识外,财会人才应具备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但现有培养模式往往忽视这方面的培养。

财会人才培养缺乏行业导向和行业需求分析,导致学生毕业后与行业实际需求不匹配,影响了其就业和职业发展。

现阶段财会人才培养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重视理论知识而忽视实际技能、综合素质培养不足以及缺乏行业导向和需求分析等问题,需要通过改革创新来提升财会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2.2 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1. 综合能力培养:复合型财会人才需要具备不仅仅是财务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包括经济学、管理学、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民办高校会计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民办高校会计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民办高校会计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办高校在培养会计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通过对民办高校会计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分析了其现状、内涵、理论基础、建设和实践以及案例分析。

在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进行评估,并展望了民办高校会计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对诸多因素的综合考量,本文旨在为进一步完善民办高校会计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促进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为社会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会计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民办高校、会计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现状、内涵、理论基础、建设、实践、案例分析、效果评估、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会计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增长。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

由于民办高校相对于公办高校在师资、科研等方面的差距,以及民办高校自身办学定位和资源短缺等问题,会计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面临挑战和困境。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会计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过分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缺乏与市场需求接轨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等。

对民办高校会计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探究和改进势在必行。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现有民办高校会计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构建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提高我国民办高校会计专业人才的质量做出贡献。

1.2 研究意义的内容如下:民办高校会计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通过对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可以为我国民办高校会计本科专业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研究民办高校会计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会计工作中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完善

会计工作中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完善

会计工作中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完善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会计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无论是企业的财务管理、决策制定,还是合规运营,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

然而,现有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与实际需求脱节、培养方式单一、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

因此,如何完善会计工作中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当前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1、课程设置不合理当前的会计课程设置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对实践操作和实际应用的重视程度不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复杂的会计原理和法规有较为深入的理解,但在面对实际的会计业务时,却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这种方式缺乏互动性和创新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尽管许多院校都设置了实践教学环节,但往往流于形式。

实习基地不足、实习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实习指导不到位等问题普遍存在,导致学生无法真正获得实践经验,难以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4、师资队伍实践经验不足部分会计专业教师虽然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缺乏实际的会计工作经验。

这使得他们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无法为学生提供生动、实用的教学案例和指导。

5、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当前的考核评价体系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不足。

这种评价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只注重死记硬背,忽视了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完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1、优化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应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

例如,可以开设会计电算化、财务分析、审计实务等课程,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熟练掌握相关软件和工具的应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小组讨论等。

以案例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的企业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会计人才国际化能力的培养模式、方法与应用

会计人才国际化能力的培养模式、方法与应用

会计人才国际化能力的培养模式、方法与应用
会计人才国际化能力的培养模式、方法与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语言能力培养:会计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因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是以英语为主要语言发布的。

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可以通过开设英语课程、组织英语角、参加英语竞赛等方式进行。

2. 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会计人才需要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与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合作。

可以通过开设跨文化交流课程、组织国际学生交流活动、参与国际会计组织的培训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3. 国际会计知识培养:会计人才需要了解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以及其他国际会计准则的应用。

可以通过开设国际会计课程、组织国际会计研讨会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国际会计知识。

4. 实践能力培养:会计人才需要具备实际操作的能力,能够应对各种国际会计问题。

可以通过开设实践课程、组织实习或实训项目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 国际化实践应用:培养学生参与国际会计实践,如参与国际会计组织的项目、参与国际会计标准的制定等,通过实践应用来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能力。

会计人才国际化能力的培养模式、方法与应用需要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国际会计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培养以及国际化实践应用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能够适应国际化的会计环境,提升其国际化能力。

2024年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篇)

2024年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篇)

2024年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背景介绍会计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一个广泛应用的专业,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于国家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时代背景下,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适应市场对专业人才的新要求。

二、目标定位1. 师资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确保教学质量。

2. 专业课程设置:充分考虑行业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优化课程设置,提高专业素质。

3. 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

4. 实习实训:与企业合作,提供实习实训机会,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5. 学生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1. 会计基础课程: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等,打好专业基础。

2. 会计电算化:加强对财务软件的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会计信息化: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敏感性和应用能力,适应会计信息化发展需求。

4. 财务管理:通过案例教学和实践训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财务决策能力。

5. 税法与税务实务:了解税收政策和税务操作,为企业提供合规服务。

6. 风险管理:加强对企业风险管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

7. 专业实训:与企业合作,提供实习实训机会,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业务操作。

四、实践教学环节设计1. 会计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2. 会计模拟实验:利用模拟软件进行会计实验,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模拟决策能力。

3. 企业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企业的运作机制和实际问题。

4. 学生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提升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5.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和组织协作能力。

五、实习实训与就业保障1. 与企业合作:与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就业保障。

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广东白云学院为例

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广东白云学院为例

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广东白云学院为例步瑞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等院校扩招,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类型发生了明显变化,由过去的学术型人才培养发展为学术型与应用型两个基本的类型。

作为地方普通高校,其人才培养类型或人才培养目标应为应用型人才。

那么如何界定应用型人才,采取何种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这是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等院校必须解决的重大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问题。

本文以广东白云学院会计学专业为例,阐述了会计学专业综合改革项目的建设与实施状况,效果较明显,可供其他高校学习借鉴。

关键词: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广东百云学院一、项目背景广东片云学院会计学专业设置于2005年,是广州白云职业技术学院升本后的首批本科专业之一,至今已有十几年的办学历史。

该专业成立初期,其人才培养目标的界定、课程体系的架构、教学内容的选择,主要是参照省内有影响的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具有明显的学术型教育的痕迹。

近年来,学校顺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职能的新要求,提岀明确办学定位和科学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问题,并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逐步形成了明确的办学目标定位,并提出了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战略发展目标。

会计学专业如何从本专业的办学实际出发,实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是本专业需要认真调研,并予以明确回答的问题。

二、会计学专业综合改革建设总体目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院校扩招.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类型发生了明显变化,由过去的学术型人才培养发展为学术型与应用型两个基本的类型。

作为地方普通高校,其人才培养类型或人才培养目标应为应用型人才。

那么如何界定应用型人才,采取何种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这是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S标的高等院校必须解决的重大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问题。

广东白云学院会计学专业应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作为自己的专业培养目标。

为了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专业综合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在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的基础上,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构建功能清晰、成效显著、特色鲜明的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产教融合下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产教融合下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引言近年教育改革的推行,引发了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诞生与持续发展。

产教融合教育模式的应用渗透,逐步影响了教育机构教育链与专业相关行业产业链的联动,进而实现了二者之间工作资源与教育资源的共享与融合。

近年,高职院校积极启用产教融合,并积累了一定的应用经验,其在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究上亦发现了些许的问题。

针对此类问题,相关教师应以院校与企业协同发展为目标,着手制定人才培养的优化策略。

因此,本文对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实施产教融合的意义产教融合不仅可丰富高职院校各专业教育内容,进而提升院校办学能力,还能实现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从教学质量及长期发展的角度审视,启用产教融合对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拥有较为积极、正面的影响。

以往,院校为保证人才能力培养的循序渐进,各专业的基础课程排课较多,实践课程排课较少,且实践教学的内容亦存有一定的局限。

与知名企业进行教学合作,可在充分迎合当前社会需求的实际工作中,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度理解。

期间,学生可从企业提供的时间资源中总结知识要点及重点,重塑自身专业学习的意识,加强个人能力发展的行业针对性。

在落实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时,院校教师应做好基础课程与实践活动的合理调度,并及时扩充自身对行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了解与掌握。

产教融合教育模式中,企业实践活动的比重相对较大,但教师始终是整体专业教学的主导者。

只有教职人员优先了解了行业各项实践经验与先进技术,才能在学生当前学习及后期复习中给予相对可靠的教学助力[1]。

当前我国各行业发展均呈蓬勃趋势,但随着人口的增长,即便是技能及知识相对完备的高职校生,其依旧拥有一定的就业压力。

产教融合的实施促进了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互帮互助的良性循环。

院校获得了长期合作的专业人才输送地,行业企业亦可在助教活动中优先探寻院校中高素质优质的人才,通过给予其优先录用的特权,保证优质人才的定向“流入”。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改革实践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改革实践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改革实践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社会对高质量会计人才的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会计工作的变革,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亟需与时俱进。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实践。

一、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基础传统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培养学生的记账、报表编制等技能为主要目标。

然而,随着会计工作的复杂性增加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单纯的技能培养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会计人才的需求。

针对这一问题,现代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1.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理论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真正的应用和体验,因此,应将实践环节纳入到会计专业课程中,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会计工作不仅仅需要专业知识,还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跨学科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增加他们的竞争力。

3.注重创新与创业教育。

现代会计工作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记账报表,会计人员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因此,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注重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案例1.引入实习课程。

将实习课程纳入到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熟悉会计工作的流程和实际操作,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2.开展团队项目学习。

组织学生进行团队项目学习,让他们在团队中分工合作,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3.加强实验教学。

在会计专业的相关课程中,增设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进行会计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案例,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

新时代背景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新时代背景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新时代背景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会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在新时代背景下,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也需要不断地更新与改进。

本文将结合现实情况,探讨新时代背景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新时代背景下,会计人才需要具备更加全面的素质和知识体系,同时也需要掌握最新的会计理论与技术。

因此,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上,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培养。

在培养时,重要的不是单纯的知识点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同时还需要注重实际操作经验的带领,将理论知识延伸到实际生产中,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与应用会计知识。

二、专业和通识素养的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会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要求市场拥有广泛的接受范围,对多元文化重视且应该培养会计人才不仅是全方面的专业能力,而且相应的还需要拥有相应的良好心理素质和道德素养。

会计教育应加强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深度,培养学生的公正、诚信和责任感,使学生不仅是会计理论专才,还是有道德修养的公民。

三、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已成为企业发展和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会计人才也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育应该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探索和创新,并将所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

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可以提供一个良好实践环境。

实践中,学生可以借鉴企业的管理经验和实战经验,从而更好地培养创新能力。

四、多元化教育的实践教育前沿是多元化教育,因为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应该顺应这种趋势。

多元化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还可以给学生更多的选择。

通过多元化教育,学生可以不仅掌握会计专业知识,还可以拓展其他领域的知识,如法律、市场营销等。

学校应该给予学生有足够的选择空间,让学生自由选择课程。

同时,学校也可以引入其他领域的专家讲座,让学生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

2024年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4年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4年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背景与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为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我们制定了2024年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具备扎实会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适应现代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二、培养目标1. 理论知识方面:掌握扎实的会计基本理论,了解国内外会计准则和规范,熟悉会计核算方法和制度。

2. 实践技能方面:具备独立开展会计核算、审计、税务等工作的能力,熟练掌握会计软件的操作,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3. 创新意识方面:培养学生对会计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有敏锐的触觉,能够及时应对会计领域的变革和发展。

4. 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具备与他人有效合作的能力。

三、培养模式1. 知识学习与实践结合:在理论课教学的同时,重视实践教学,在实际案例中学习会计相关知识,通过实践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2. 产学合作实训:与企业合作,组织学生参与实际会计操作,通过与真实场景接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创新创业教育:加强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联系,鼓励学生参与实际会计工作中的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四、课程设置1. 专业基础课程:注重会计基本理论和核算方法的学习,包括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课程。

2. 专业实践课程:开设实际操作类课程,包括会计软件操作、财务报表分析、税务筹划等。

3. 通识教育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语言、数学、英语等课程。

五、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多元化的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和小组讨论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 学生参与式教学:通过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项目实践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其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篇)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篇)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管理、经济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专业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专业实务操作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处理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3、熟悉我国有关财务会计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4、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5、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财务会计实际问题的能力;6、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7、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以及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学制:____年。

3+1模式。

前____年在____大学学习,第四年在美国____大学____分校或美国____大学学习。

学位:管理学学士四、核心课程初级会计学、中级会计学、高级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二)人才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科学素质和社会职责感,教学基础扎实,具有自我学习潜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潜力的一流人才。

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训练,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动手潜力强、综合素质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备较强的获取知识潜力,具有探索精神、创新潜力并具备优秀的科学品质。

培养人才的形式有多种,除了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进行系统教育的进修外,还可采取业余教育,脱产或不脱产的培训班、研讨班等形式,充分利用成人教育、业余教育、电化教育等条件,提倡并鼓励自学成才。

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各行各业都有所不同,但总的目标是到达德、智、体全面发展。

对于企业来说,人才培养是多层次的,包括了高级经营人才的培养;职能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基层管理人才的培养,等等。

能力本位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究

能力本位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究

能力本位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究摘要: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等环境变革,传统的教学理念。

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的能力和素质的需求。

本文结合合肥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实践,在借鉴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能力本位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创新模式,以期推动我国“应用型”本科会计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究。

关键词:能力本位;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本文结合合肥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根据笔者长期的会计教学和会计实践的积淀,在借鉴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能力本位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创新模式”,以期推动我国“应用型”本科会计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究。

一、我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我国目前每年培养大量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层次间界限模糊,主要表现在:1培养目标不明确从高等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看,不同院校以及同类型院校在会计本科层次的培养目标上可谓是“百花齐放”,有的定格为“高级专门人才”,有的是培养“会计师”,还有的是培养“管理者”,对会计专业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缺乏全面、认真、科学的研究。

大部分院校较为注重对学生会计专业技术的培养,忽视非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教育,缺乏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

2课程体系相对老化由于培养目标不明确,所以课程设置缺乏理论依据,课程之间大量存在重复和脱节现象,而对有些必要的教学内容和相关知识又缺乏应有的重视,这样结构的课程体系,直接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没有明确目标导向的课程培养模式,使大量会计毕业生只成为会计人员而不能成为会计人才。

3会计教材内容严重落后课程体系导向的培养模式严重受制于会计教材内容。

我国目前虽然高等教育的会计教材丰富多彩,有“国家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省级‘十一五’规划教材”,还有很多国外版引进教材等等,但相对日益变革的经济环境和飞速发展的管理实践来说,会计教材内容严重滞后,甚至过时,特别是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类课程内容严重落后于企业管理实践,直接导致我国会计高等教育培养大量“核算型”人才,而管理会计人才严重缺乏,会计人才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高职会计专业“1+X”分方向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高职会计专业“1+X”分方向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高职会计专业“1+X”分方向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动以及我国现代化经济发展势头的迅猛,各行业、企业对会计的人才缺口空前巨大。

这也导致了全国各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招生形式的火爆,不仅学生数量急剧上升,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

首当其冲的就是同质化教育模式下,学生在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降低,如何转变这种情况,就需要利用“1+X”分方向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来提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拓宽就业面。

本文阐述了“1+X”分方向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并对其培养策略进行了细致分析。

标签:“1+X”;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根据我国教育系统所提出的要求,高职的院校和普通大学相比,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因此,在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学校和教师能够更加注重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和职业素质提高,兼顾传统会计和会计核算的能力的掌握,以及对企业生产、建设、销售、客户服务等相关内容的关联。

通过现代化的教育体系,避免教学内容和企业的滞后性,以提高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

一、“1+X”分方向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首先,根据我国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体系以及国内各区域经济和行业经济发展的趋势,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毕业生所掌握的技能要求发生了改变。

为了能够确定更加合理的人才培养方向,就需要高职院校能够灵活的运用“1+X”分方向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其次,高职院校和相关教师需要了解“1+X”中的X,具体含义是指在专业确定的基础上,需要学生能够根据市场调研和社会需求的转变,灵活的确定涉外会计,小企业会计,制造业会计,服务业会计,商业企业会计等多个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能够更加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就需要在重点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拓展就业范围,切实有效的了解不同行业特性,在工作中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二、“1+X”分方向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一)分方向首先,该培养模式,除了需要注重学生有针对性的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之外,还需要能够明确分方向培养的重要意义,既包括了初始定向,也囊括了学习过程中的后续定向,可以说这种培养模式是校企结合,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下的订单式培养。

2024年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4年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4年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 培养具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2. 培养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3. 培养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人才;4. 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二、培养内容1. 基础会计知识的学习:学生要全面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核心概念,包括会计原则、会计核算方法、财务报告分析等;2. 会计实务能力的培养:学生要熟悉企业会计记录、报表编制和分析等实际操作,具备独立开展会计工作的能力;3. 财务管理知识的学习:学生要了解财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能够进行投资决策、融资决策和分配决策等;4. 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要参与创新项目和实践活动,发展创新思维,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方法1. 课堂教学与实践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2. 多样化的评估方式:除了传统的考试评估,还要引入项目报告、实践报告等形式,促使学生动手实践,培养综合能力;3. 实习实训机会的提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实训机会,让他们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4. 导师制度的建立:为学生分配专业导师,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职业规划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

四、培养计划1.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等专业核心课程,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2. 专业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职业规划,设置多样化的专业选修课程,如税务筹划、管理会计等;3. 实践课程:引入实践性课程,如财务软件应用、模拟实验等,让学生能够熟悉实际工作环境和实际操作;4. 学术交流与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参加学术研讨会、行业讲座等活动,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5. 毕业论文:要求学生完成一篇符合学术要求的毕业论文,以展示其独立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师资队伍建设1. 提高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其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2. 引进和培养青年教师:引进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培养他们成为教学骨干;3. 学术交流和合作:组织教师参加学术交流会议、研讨会等活动,促进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提升。

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管理的日益复杂化,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而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也逐渐成为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关注焦点。

本文将围绕着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展开探讨,从当前的现状出发,研究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与提升。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当前主要包括学校的教育培养和企业的培训培养两种形式。

在学校层面,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主要侧重于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的传授,往往缺乏实践操作的锻炼和企业实际需求的对接。

而在企业层面,由于实际操作的需求,培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员工能够迅速适应岗位工作并提供专业技能的提高,但往往忽视了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度。

当前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教育与企业的对接不够紧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之间存在较大的鸿沟;二是培养重视的是岗位需要,却忽视了员工的整体素质提升和综合能力培养;三是培养模式缺乏个性化和系统化,缺乏针对不同人群的专门培训方案。

面对现有培养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对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应该以以下几点为创新理念:1. 教育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教育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让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并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管理会计需求。

2. 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培养模式中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结合,让学生既能够掌握管理会计的理论知识,又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来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理论知识的传授应当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并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

3. 个性化培养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针对性的培养和指导。

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不断壮大,会计人才需求量逐年增加。

中职会计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一定会计基本理论和技能的人才,能够胜任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初级会计工作的人员。

本文将对中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

首先,中职会计专业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培养人才必须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同时也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理论课程的设置要与实际工作密切结合,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例如,可以开设会计实务操作课程,组织学生参与会计模拟实训,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会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其次,在中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应加强实习实训环节。

由于中职阶段学生的学习时长较短,加强实践环节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可以与当地的企事业单位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并在实习期间对学生进行监督指导。

通过实习实训,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会计工作流程,提前适应职业环境,增加就业竞争力。

再次,中职会计专业应加强综合能力培养。

会计工作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包括沟通能力、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因此,中职会计专业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可以开设专业外语、企业管理等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管理能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组织实践活动、文化素质教育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最后,中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还要注重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工作具有较强的责任性和保密性,所以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中职会计专业应将职业道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增强学生的职业操守和责任心。

综上所述,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实习实训环节,强化综合能力培养,重视职业道德教育。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会计人才。

中职会计专业“岗课赛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中职会计专业“岗课赛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吴志华人才培养45OCCUPATION2022 07文/汪梅红中职会计专业“岗课赛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在教育制度改革的推动下,中职会计专业积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完善和优化,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要想进一步提高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质量,专业教师需重视“岗课赛证”融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结合,实现证赛互补的目标,通过此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提前熟悉今后的工作岗位,有利于人才培养工作质量的提高。

一、中职会计专业“岗课赛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岗课赛证”中的“岗”指的是岗位,属于会计职业工作的着落点,反映出经济社会对会计人才的相关需求;“课”指的是课程,是教学的核心,培养会计人才离不开课程教学;“赛”指的是竞赛,是对学生会计专业技能的衡量途径,也是检验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方式;“证”指的是证书,是进入会计行业的通行证,代表的是持证者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岗课赛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立足于对企业一线行业专家建议的调研,结合社会对会计职业岗位提出的职业要求以及会计职业资格标准等内容,明确课程内容,融合课程和工作过程、课程和职业资格证书,把职业技能大赛嵌入课程体系,最终达到“以赛促学、以赛强技”的目标,进而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以及适应性,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二、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当前,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存在部分缺陷与不足:第一,中职学校在培养会计专业人才过程中存在定位模糊的情况,只是将教学工作放在第一位,忽视了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尽管部分中职学校逐渐认识到此问题的严重性,并逐渐减少理论课在教学中所占比例,但就实践教学而言,仍然没有与具体会计工作紧密结合,无法满足学生未来实际工作需求。

第二,实践教学课程设置较少,实践性训练与实际工作岗位之间存在不匹配的情况,进而导致实践教学出现形式化严重的问题,不利于发挥实践教学课程的作用。

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大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中职会计专业要做到与时俱进,应重视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作为重点,推动“岗课赛证”融合,以培养出更多的综合型会计人才,为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将来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浅谈

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浅谈

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浅谈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会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对会计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和研究成为当前会计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

本文将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培养目标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要培养“德、才、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会计专业人才。

“德”是指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道德情操;“才”是指要具备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体”是指要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美”是指要有高雅的情操和审美情趣。

二、培养模式1. 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学历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应该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会计人才。

学历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术研究,而职业教育则注重实践操作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两者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2.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会计理论教学和会计实践教学都是培养会计人才的重要环节。

理论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实践教学则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际工作中需要的技能和方法。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是培养会计人才的重要手段,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竞争力的会计人才。

在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应该与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进行合作,让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实习和实训,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会计工作的具体要求,也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三、培养方法1. 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师资队伍是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

只有具备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才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让学生能够受益于专业的教学和指导。

2. 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培养会计人才的重要手段,因此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和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实践机会。

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通过对财会人才进行综合性的培养,培养他们具备全面的财会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财会工作需求。

本文将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法等方面对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复合型财会人才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养具备扎实的财务会计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运用财务会计方法进行日常的财务核算和报表编制;二是培养具备风险管理和财务分析能力,能够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识别和处理潜在风险;三是培养具备财务管理和决策能力,能够参与企业的财务决策,并提出有效的财务管理建议;四是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适应和参与国际财会领域的工作。

复合型财会人才的培养内容主要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风险管理、审计、税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在财务会计方面,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财务核算和报表编制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并了解国内外财务会计准则的差异;在管理会计方面,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成本核算和经营预算的方法和技巧,并能够运用管理会计信息进行决策分析;在财务管理方面,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资金管理、投资决策和财务策划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风险管理方面,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和识别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在审计方面,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审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在税务方面,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国内外税务法规,掌握纳税申报和税务筹划的技巧等。

复合型财会人才的培养方法可以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相结合来进行。

理论教学主要包括教师讲授、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财会知识和理论;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教学、模拟教学和实地考察等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实习实训主要包括在企事业单位实习和参与实际项目的实训,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复合型财会人才的培养模式可以通过设定培养目标、确定培养内容和采取培养方法等步骤来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作者:赵爱丽
来源:《经营管理者·中旬刊》2016年第09期
摘要:根据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确立合理的培养方法,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会计专业培养模式
我们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要重点关注专业定位的准确性,课程及实践环节设计的合理性,充分体现专业特色和亮点。

根据目前所看到的,市场上需求高素质的会计电算化人才越来越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会计专业职业教育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如何依据社会现状,培养出高素质会计专业人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而采取的教育教学组织方法或手段。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构建和管理,具体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措施、培养方法评价。

而我院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则是坚持为地方经济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以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为目的,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宗旨、以能够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道路,培养会计应用型人才。

具体的说,就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与道德修养、爱岗敬业和高度社会责任感,掌握会计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熟练的会计核算、电算化操作等综合职业能力,并具有较强的涉税业务处理等能力,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各种财务会计实务以及涉税业务处理工作的素质优良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标准、四项技能的双实合一,岗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培养理念,引入了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对培养方式进行更新,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果。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
根据以专业培养为目标,以职业技能为主线,基于会计工作过程,在充分考虑学校现有基础、办学特色、办学条件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一个中心、两个标准、四项技能”的“双实合一,岗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一个中心、两个标准、四项技能的方法。

一个中心、两个标准、四项技能:是以就业为中心、以会计制度(或会计准则)和会计规范为标准、实现会计核算、成本计算、纳税申报、财务软件应用四项技能。

2.双实合一的方法。

双实合一:由于会计行业的特殊性,顶岗实习的学生,企业并不欢迎,一般选择的就是企业将要需用的;企业会计用人地点分散、时间上零散,用人单位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都会用人,结合企业用人特点,在实训室建立及使用中,实境和经济实务相结合,采用真实的经济业务在仿真实训室进行操作实训,学生在校内达到企业训练的目的。

3.岗证融合的方法。

岗证融合:引入典型企业会计制度和操作规范,以最新的会计制度(或会计准则)和会计规范为标准建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技能鉴定一体的校内教学课程体系,教、学、练、做一体化,引入最新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准则、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证书的内容,培养学生具备成本计算、账务处理、纳税申报、财务软件应用四项核心技能的教学模式。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
会计教学模式改革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导向,教学上应体现职业技能的运用,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结合教学大纲和教材,制作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并采用模块教学、演示教学、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仿真教学、逆向思维教学等先进、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选用体现会计新知识、新业务、新方法的教材,组织教师根据专业发展及时编写教材,完成有自身特色的专业系列教材编写,规范实训教学内容及考核标准等。

比如,会计教研室于2016年元月,组织专职教师编写了适合我院学生使用的核心专业课教材,有财务会计、税法、成本会计。

在教学实施中,可以采用“2+1”的人才培养模式。

即1~2学年在校内进行会计专业理论和经济实务训练相结合的学习、结合会计资格证书进行技能训练和鉴定,最后1年进行实训实践练习和顶岗实习。

我院学生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完成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在学习理论课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实际需要,穿插实践课于其中,让学生边学边做,一方面提升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巩固了所学理论知识,使其理解更深刻,站的更高,看的更远,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而实践练习和顶岗实习这一块,经管系已经和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展开多种形式的合作。

目前,有一批学生已经完成在京东实习归校,还有几批学生正在实习中,比如:2014级会计专业学生正在新密市国家税务局顶岗实习,2014级金融专业学生正在山东泰盈科技有限公司顶岗实习。

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1.努力去探索多种路径和方式,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展开多种方式的合作,加强的师资力量建设。

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可以借用学校已有的教育教学资源,采用学科交叉的手段实行校内开放。

会计专业教师可以是经常来学校作讲座的校外老师,这是实现校外开放。

会计专业可以与其他成功的高校合作吸引外界优质教学资源,实现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开放。

比如,学院邀请了山东泰盈支付宝项目的总经理为学生们做精彩的讲座;经管系会计教师承担了2016年国税局科员的培训工作。

2.引入新式教学方法,改变固有的教学思路,并与现代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技术手段相结合。

学院可以引入“互动式教学”、“ 仿真工具进行教学法”“表演式教学”、“逆向思维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法”等先进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革新和改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学会实际工作的方法,具备胜任岗位工作的能力。

会计教研室于2016年展开了教学方法创新活动,通过听课,开交流会等方式,交流近年来的教学经验所得,总结了上述学习效率高教学成果好的教学方法。

3.学历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不同于纯粹的学历教育,而是将职业教育融于学历教育中,在注重专业基础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具有会计师的技能。

“学历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在思维方式和方法,分析、判断能力等方面与社会需求接轨,使学生可以在接受专业基础教育的同时进行职业经验积累,可以迅速更新专业知识,掌握专业实务的技能,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竞争能力。

这是学院组织教师从黄准学院学习的极大收获,黄准学院与国内多家大中型行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组建“黄淮学院合作发展联盟”,依托联盟,共建了“行业学院”,推动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紧密衔接,学历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五、总结分析
经过全院师生共同努力,我们在过去几年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大部分学生在毕业之前能取得专业资格证书,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的走向社会,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面向未来。

在2014、2015年,经济管理系组织学生连续参加两届高职组会计技能大赛,分别荣获“河南省高职组会计技能大赛”团体优秀奖和“河南省高职组会计技能大赛”三等奖的佳绩。

学校要进一步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工作,需要我们努力去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只是我们教育改革研究的内容之一,如何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水平的人才,是我们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

作者简介:赵爱丽(1984.12- ),女,汉族,河南新乡人助教,本科,主要从事企业内部控制方向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