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字简化中的文化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汉字简化中的文化意义
【摘要】汉字作为表意体系文字具象思维性强,为了便于识记、使用,对汉字进行简化成为汉字发展史的必然趋势。本文以《简化字总表》为主要研究材料,从繁体字和简化字的比较出发,探讨了汉字简化中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汉字;简化字总表;文化
一、概述
汉字造字之初多是因义构形,具象思维性强,导致早期的表意文字形体繁复。为了便于识记、使用,对汉字进行简化成为汉字发展史的必然趋势。第一次由官方主持,对汉字进行大规模的简化、规范是在秦统一中国后,然而小篆圆转的笔势、重规整匀称的审美意识与书写时求快求简的心理产生矛盾,因此出现了笔画方折的隶书,此后汉字形体的演变也大致沿袭了简化的趋势,笔画形态、结构部件都趋于规范。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从事汉字简化方面的工作,1956年颁布了《汉字简化方案》,1964年编印《汉字简化总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汉字的繁简之争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大部分的学者对汉字简化表示认同,认为简化汉字有利于汉字的教学,能够扩大汉字以及汉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但也有人就汉字简化的弊端提出质疑,认为简化后的汉字割裂了古代文化的传承,汉字分辨率降低加重了学些者的负担,同时也破坏了汉字本身的构形
理据。本文从繁体字和简化字的比较出发,探讨在汉字简化中的文化意义。
二、简化字的来源
1986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刊印了《简化字总表》,第一表收不做偏旁的简化字352个,第二表收可作偏旁的简化字132个和简化偏旁14个,第三表收录了应用第二表推演出的简化字。分析《总表》中繁简字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把简化字的来源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回归古本字。一些汉字的简化形式实际上出现的比繁体形式的历史更为久远,与其说是对汉字进行简化,不如说是恢复古本字。如“从(從)”,其简化形式最早见于甲骨文,象两人之行,一人在前面走,一人在后面跟着,《说文解字》中注为“从,相听也,从二人”,后来加入了“彳”和“止”,形成了繁体形式,因此这类简化字实际上是“去繁化”的结果。
2、同音代替。这种方法又可以分为同音同义和同音异义两种情况,这里的“同音”“同义”指读音和意义的相近、相似。首先,繁简字形均在古代典籍中出现和使用,两者是异体字,在汉字简化式,就选择用简体形式来取代繁体形式。如“达(達)”,根据甲骨文材料证明,“达”为正体”達”为或体,其次,两者只是读音相通,而异义却千差万别。如“范(範)”,“范”的本义是草名,而“範”本指“铸造器物的模型”,后引申出“规范”的含义,两者
在《荀子·强国》、《礼记·礼运》中都有通用。由此可见,同音代替的方法是建立在通假的基础之上的。
3、文字偶合。汉字的繁简字形之间不同音也不同义,这种方式一般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遵循“约定俗成”的原则。如“叶(葉)”,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叶”是“協”的古字,使用的较少,以“叶”作为“葉”的简体形式最早流行于苏浙一带的群众中间。
4、偏旁类推。这种方法只适用于第三表,是应用第二表的简化偏旁,对汉字进行批量简化的方法。如上文所提到的“从(從)”,类推后得到“苁(蓯)”“纵(縱)”“枞(樅)”“怂(慫)”“耸(聳)”5个字。
三、简体字形体的文化分析
汉字的表意性决定了它的构形以意义为理据,而据义构形的过程中必然受到当时社会文化的影响。汉字简化也必然会影响到汉字表意性,体现出一定的文化含义。根据对简化字来源的分析,我们发现在同音代替中的同音异义、文字偶合、偏旁类推等三种情况中简化字和繁体字的本义相去甚远,所以比较它们简化后,汉字表意性的变化没有多大意义,因此下面只选取第一、二表中,汉字繁简形式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组进行分析。
1、表意性增强:(1)繁体字为声符+记号,简化后变为会意字。如“凭(憑)”,“凭”实际上是故本字,《说文》中解作“依几也,从几,从任。”而“憑”是后起字,“馮”表音,“心”无意义,是
一个记号。
(2)繁体字结构难以解说,简化后变为会意字。如“尘(塵)”,繁体形式实际上也是会意字,但表意效果很不理想,《说文》解释为“鹿行扬土也”,而简化后以“小土”表示尘埃,更加清晰明了。
2、表意性基本不变:(1)繁简字形均为形声字,只是更换了声符。如“极(極)”,繁简形式均为形声字,只是将声符“亟”改换为“及”,是读音更为准确,对表意性基本无影响。
(2)简化字形是草书楷化而成。如“壶(壺)”,这种变化最初是出于艺术审美的需要,后来因其形体简便,符合人们的使用心理进过楷化逐步演变成现在的简体形式。
(3)减省偏旁,保留特征。如“籴(糴)”,“糴”为“市谷也”,但是由于这个字形难写难认,人们约定俗称,只保留下左边具有特征性的偏旁,表意性并无太大变化。再如“标(標)”,减省了偏旁“西”,对表意性并无太大影响。
3、表意性减弱:(1)恢复古本字,去意符。古本字一般包含多重含义,为某个意义专门造字,产生了后起字,简化后虽然回归了古本字,但是意符的省略,导致表意性减弱。如“卷(捲)”,有“膝曲、弯曲”之意,也有“把东西弯转成圆筒形”的意思,后来造了“捲”来表示第二种含义,从“扌”。
(2)繁体字为会意字或形声字,简化后以符号取代意符或声符。如“凤(鳳)”,繁体形式从“鳥”,即使不知道确切的意思,也能
从形体推知“鳳”是某种鸟类,简化后以符号“又”代替“鳥”,表意性大大降低。再如“鸡(鷄)”,意符沒有变化,而以“又”代替了“奚”,表音性降低。
通过对简化字形体的分析可知,简化后汉字的表意性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减弱,不影响汉字的表意性质。从文化语言学角度进行分析,简化字的形体体现出丰富的文化蕴含:
首先,简化字的推行没有割断对传统文化的继承。通过对《简化字总表》中所收的简化字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对字体进行简化并不是近代才出现的行为,《总表》中的521个字头始见于秦汉的高达30%,宋元时期的占到了15%,所以说简化字不足以对文化的传承造成深重的影响。
其次,简化字的形体与汉民族的主体思维、整体性意识。汉字的构形应该遵循“概念—物象—字形”的模式,而简化字中的新造字就“不寻常理”。它从人们的书写心理出发,求快求简,对字体进行改造时常不考虑理据,出现难以解释的字形。还有一些汉字,虽然本身的形体并不复杂,但是由于经常使用,人们希望它越简单越好,也对其进行了简化,如“带(帶)”等。此外,汉民族注重整体性,汉字在简化过程中,很少对一个字进行全面的改造,大部分都是在原有字体的基础上进行偏旁和笔画的调整。
最后,简化字的构形与文化现象。汉字文化除了体现在汉字的构形和意义上,还体现在围绕汉字展开的一些列文化现象,例如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