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新教材第一学期《寓言两则》复习精编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提纲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
文学常识 注音停顿 重点词汇 难句翻译 内容理解
《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
客共同编写而成。
文学 常识
《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天瑞》。
《列子》,旧题为列御寇著,内容多为 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列御寇, 相传是战国时道家人物,郑国人。
5. 其人舍然大喜。
那个人消除了疑虑,非常高兴。
主 旨 启 示 内容 理解
《穿井得一人》: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对于道听途说的 传闻要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 讹。凡事要以审慎的态度,调查研究。
《杞人忧天》: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要为不必 要或无根据的事情而忧虑担心。“杞人 忧天”这个成语用来批评和讽刺那些害 怕不可能发生的灾祸、徒然自扰的庸人。
重点 实词
9. 只使:纵使,即使。 3.国人道之:国人,居住在国 都里的人。道,讲述。 10.中伤:伤害。
4.丁氏对曰:对,应答,回答。11.舍然:消除疑虑 的样子。舍,同 5.亡处亡气:亡,无,没有。 “释”,解除、消除。
6.因往晓之:晓,告知,开导。
A 有闻而传之者(动词,听说、知道。)
闻
重点 实词
内容 理解
《杞人忧天》:
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 必要的担忧,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强 烈的忧患意识。你同意哪一种理解呢?
C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介词,在)
《 穿 井 得 一 人 》
1.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家中没有井,要到外面打水浇田,经常要有 一个人在外面(做这件事)。
2.有闻而传之者曰。
有听说并传播这件事的人说。
难句 翻译
3.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得到一个人使唤,不是在井中挖到一个人啊。
4.闻之于宋君。
品 析 句 子
《穿井得一人》: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这 句议论有什了这则寓言的中心, 揭示了作者想要阐释的道理,发人深 思。在结构上总结全文。
品 析 句 子
《杞人忧天》: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中,两个人的“喜”一样吗?各有什么作 用?
内容 理解
前一个“喜”表现了杞人内心的担心 解除后的放心、喜悦的心情;后一个“喜” 则表现了开导者看到杞人消除疑虑后的释 然与开心,表现了他热心与善良的品质, 他的关心他人的精神和耐心诱导的做法, 是值得称赞的。
开 放 探 究
《穿井得一人》:
1.你认为怎样做就能避免不实传闻的产生?
2. 生活中为了获得真知真见,避免道听途 说,应该怎么做? 3.宋国国君的做法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
B 闻之于宋君(使动用法,使知道。)
C 求闻之若此(名词,消息。)
D 不若无闻也(动词,听说、知道。)
若
A 若屈伸呼吸(你) B 不若无闻也(如)
之 于 而 其
与其他项不同的是: A 宋之丁氏 C 问之于丁氏
例一: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
B 国人道之 D 因往晓之
重点 虚词
例二: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示例 相同的是:示例:得一人之使
评 说 人 物
《穿井得一人》:
语言 描写
丁氏:语言表述不准确,不清楚。
宋君:对于传言不轻信、不轻传,态度审 慎, 注重调查分析。
国人:道听途说,以讹传讹,态度盲从, 对事实 缺乏调查。
内容 理解
《杞人忧天》:
杞人:为不必要和无根据的事情担心。
晓之者:关心他人,耐心诱导,但对天 地的认识不科学,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 水平。
A 求闻之若此 C 下车引之 B 久之,目似暝 D 夫君子之行
之 于 而 其
法和意义:
例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
A 及其家穿井 (代词,他)
B 其人舍然大喜(代词,那个)
C 其一犬坐于前(其中)
例四:解释下列句子中“于”的意思:
A 闻之于宋君。 (介词,表对象,不译。)
重点 虚词
B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介词,向)
使宋国国君听说了这件事。
《 杞 人 忧 天 》
1.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地崩塌陷落,无处容身, 就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2.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3.奈地坏何?
天,是聚集的气体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
难句 翻译
那么地陷落了怎么办?
4.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即使掉落,也不能伤害到谁。
溉汲 身亡所寄 中伤 充塞四虚 星宿 躇步跐蹈 舍然
1.家无井/而出溉汲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注音 停顿
3.闻之/于宋君。 4.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5.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
6.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溉汲:打水浇田。溉,浇灌、 7.若:你 灌溉。汲,从井里取水。 2.及其家穿井:及,待,等到。8.奈何:为何,为什 么。 穿,挖掘、开凿。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
文学常识 注音停顿 重点词汇 难句翻译 内容理解
《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
客共同编写而成。
文学 常识
《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天瑞》。
《列子》,旧题为列御寇著,内容多为 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列御寇, 相传是战国时道家人物,郑国人。
5. 其人舍然大喜。
那个人消除了疑虑,非常高兴。
主 旨 启 示 内容 理解
《穿井得一人》: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对于道听途说的 传闻要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 讹。凡事要以审慎的态度,调查研究。
《杞人忧天》: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要为不必 要或无根据的事情而忧虑担心。“杞人 忧天”这个成语用来批评和讽刺那些害 怕不可能发生的灾祸、徒然自扰的庸人。
重点 实词
9. 只使:纵使,即使。 3.国人道之:国人,居住在国 都里的人。道,讲述。 10.中伤:伤害。
4.丁氏对曰:对,应答,回答。11.舍然:消除疑虑 的样子。舍,同 5.亡处亡气:亡,无,没有。 “释”,解除、消除。
6.因往晓之:晓,告知,开导。
A 有闻而传之者(动词,听说、知道。)
闻
重点 实词
内容 理解
《杞人忧天》:
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 必要的担忧,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强 烈的忧患意识。你同意哪一种理解呢?
C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介词,在)
《 穿 井 得 一 人 》
1.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家中没有井,要到外面打水浇田,经常要有 一个人在外面(做这件事)。
2.有闻而传之者曰。
有听说并传播这件事的人说。
难句 翻译
3.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得到一个人使唤,不是在井中挖到一个人啊。
4.闻之于宋君。
品 析 句 子
《穿井得一人》: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这 句议论有什了这则寓言的中心, 揭示了作者想要阐释的道理,发人深 思。在结构上总结全文。
品 析 句 子
《杞人忧天》: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中,两个人的“喜”一样吗?各有什么作 用?
内容 理解
前一个“喜”表现了杞人内心的担心 解除后的放心、喜悦的心情;后一个“喜” 则表现了开导者看到杞人消除疑虑后的释 然与开心,表现了他热心与善良的品质, 他的关心他人的精神和耐心诱导的做法, 是值得称赞的。
开 放 探 究
《穿井得一人》:
1.你认为怎样做就能避免不实传闻的产生?
2. 生活中为了获得真知真见,避免道听途 说,应该怎么做? 3.宋国国君的做法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
B 闻之于宋君(使动用法,使知道。)
C 求闻之若此(名词,消息。)
D 不若无闻也(动词,听说、知道。)
若
A 若屈伸呼吸(你) B 不若无闻也(如)
之 于 而 其
与其他项不同的是: A 宋之丁氏 C 问之于丁氏
例一: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
B 国人道之 D 因往晓之
重点 虚词
例二: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示例 相同的是:示例:得一人之使
评 说 人 物
《穿井得一人》:
语言 描写
丁氏:语言表述不准确,不清楚。
宋君:对于传言不轻信、不轻传,态度审 慎, 注重调查分析。
国人:道听途说,以讹传讹,态度盲从, 对事实 缺乏调查。
内容 理解
《杞人忧天》:
杞人:为不必要和无根据的事情担心。
晓之者:关心他人,耐心诱导,但对天 地的认识不科学,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 水平。
A 求闻之若此 C 下车引之 B 久之,目似暝 D 夫君子之行
之 于 而 其
法和意义:
例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
A 及其家穿井 (代词,他)
B 其人舍然大喜(代词,那个)
C 其一犬坐于前(其中)
例四:解释下列句子中“于”的意思:
A 闻之于宋君。 (介词,表对象,不译。)
重点 虚词
B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介词,向)
使宋国国君听说了这件事。
《 杞 人 忧 天 》
1.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地崩塌陷落,无处容身, 就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2.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3.奈地坏何?
天,是聚集的气体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
难句 翻译
那么地陷落了怎么办?
4.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即使掉落,也不能伤害到谁。
溉汲 身亡所寄 中伤 充塞四虚 星宿 躇步跐蹈 舍然
1.家无井/而出溉汲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注音 停顿
3.闻之/于宋君。 4.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5.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
6.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溉汲:打水浇田。溉,浇灌、 7.若:你 灌溉。汲,从井里取水。 2.及其家穿井:及,待,等到。8.奈何:为何,为什 么。 穿,挖掘、开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