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课件:9上 第一单元 踏上强国之路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踏上强国之路》教学课件(两课时)
思考:你从材料中看出我国经济在国 家、社会、世界中的情况如何?
总结:(1)国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 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 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 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科 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2)社会: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 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 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 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就业稳,创业热,“好饭碗”越端越牢。 2017年1-11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 280万人, 同比增加31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全国城镇调 查失业率和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都保持 在4.9%以下,创下近期低水平。
物价稳,钱包鼓,“获得感”越来越强。 2017年1-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 1.5%。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 实际增长7.5%,比6.9%的GDP增速高0.6个百分 点,居民收入增速再次“跑赢”GDP增速。
思考: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党 的十ー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什么的历史征 程?
归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 开放的历史征程。
活动三:改革开放的显著成效
材料一 安徽凤阳小岗村,改革开放前是一 个远近闻名的穷村。1978年12月的一个晚上, 该村18户农民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做 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分田包产到户,自 负盈亏,开始了自己新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动之路。1979年, 经过一年的包干到户,小岗村获得了空前的 大丰收,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还了贷款。 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了中央的肯 定。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
用
1992~2012年
强调要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 性作用
《第一单元第1课踏上强国之路第2课时走向共同富裕》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PPT模板
B
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只有进行时,
没有完成时
②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
强国之路
③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质量发展阶段转
向高速发展阶段
④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 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第1课
踏上强国之路
第2课时 走向共同富裕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
目 录content
01 新课导入 02 新课讲解 03 课堂小结 04 拓展延伸
01 Part/
新课导入
1. 每年3月的全国两会,“改革”都是社会各界最为关切的议题。 2022年全国两会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这说明( )
02 Part/
新课讲解
知识点一 改革进行时
( A ) 1.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要保持经济 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下 列做法不符合“新常态”要求的是 ··· A. 通过增加投入促进经济发展 B. 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C. 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D. 依靠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
03 Part/
课堂小结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0题,30分)
( D ) 1.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A. 实现共同富裕同区域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 B. 我国经济发展的高速增长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矛盾 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复习课件
4. 改革开放40年成就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工 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 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 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 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 源,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道德与法治
部编版
九年级上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关键词一:全面深化改革
1 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2 改革开
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 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关键词二:共享发展成果
6 共享发展成果原因
7 共享发展成果措施
1. 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 和国,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
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
经济发展,面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 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 实保障。 共享发展成果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朝向共同富裕前进的需要。
7. 共享发展成果的措施
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 享有。 党的政府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 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 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 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 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 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3. 改革开放的意义
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 社会发展活力;
有利于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
改善人民生活; 有利于增强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
中考道德与法治第19课时踏上强国之路(九上第一课)(课堂讲本)课件
率达30% 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年平均汇率折算
达到10276 美元,首次突破1 万美元大关。从这组数据
中可看出我国 ( D )
①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② 人民生活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③ 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
④ 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3.【2020·厦门质检·2 分】【政治认同】“奔小康的路上一 个也不少”。截止到2020 年4 月21 日,我国已有河北、 内蒙古、青海等12 个省区市的贫困县实现了全部脱贫 摘帽。贫困县纷纷实现脱贫摘帽有利于 ( D )
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 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1)
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
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
发展之间的矛盾
继续推向前进
挑战
对策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 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
(2) 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 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
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 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 (3) 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 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1.改革开放促发展的原因。 (1)国家:A. 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B.
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 激 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解放和发 展了生产力。
(2)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 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3)人民:中国人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
★ 2.怎样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 的关键 (抉1)择改”革?开(放改解革放开和放发的展重了要社性会)生产力,我国综
2.党和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踏上强国之路》教学课件(两课时)
为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和“两个凡是” 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党的马克思主义路线,中国 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1978 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中心议题是 讨论把全党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 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正 确政治路线。全会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果断地停止使 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 号,否定了中共十ー大沿袭“文化大革命”中的所谓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以及“文化大革命” 今后还要进行多次“左”倾错误等观点。全会确立的党 在新时期的政治路线是: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同 心同德,进一步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并立即动员 起来,鼓足干劲,群策群力,为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而进行新的长征。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全 会提出了关于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及其基本方针。 同时,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 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 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 式和思想方法。可以说,这是一场广泛而又深刻的革命。
(2)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 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基 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 展水平相适应。
活动四:初步调查,深入思考
九年级学生杨某的妈妈是一家国有企 业的工程师,月月有工资,季季有奖金, 年终还有一些出勤奖和技术贡献奖。爸爸 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智能玩具厂,因经营 管理有方,年收入比妈妈还高,家庭生活 过得很殷实。
思考: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党 的十ー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什么的历史征 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正 确政治路线。全会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果断地停止使 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 号,否定了中共十ー大沿袭“文化大革命”中的所谓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以及“文化大革命” 今后还要进行多次“左”倾错误等观点。全会确立的党 在新时期的政治路线是: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同 心同德,进一步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并立即动员 起来,鼓足干劲,群策群力,为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而进行新的长征。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全 会提出了关于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及其基本方针。 同时,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 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 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 式和思想方法。可以说,这是一场广泛而又深刻的革命。
(2)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 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基 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 展水平相适应。
活动四:初步调查,深入思考
九年级学生杨某的妈妈是一家国有企 业的工程师,月月有工资,季季有奖金, 年终还有一些出勤奖和技术贡献奖。爸爸 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智能玩具厂,因经营 管理有方,年收入比妈妈还高,家庭生活 过得很殷实。
思考: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党 的十ー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什么的历史征 程?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ppt教学课件
房,塑胶跑道代替了原状元成才来路 的土跑道,校园 的绿化也越来越状元成才好路 ,教学设施越来越先进, 实验仪器越来越精密等。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②学校面貌之所以发生如此大的改变, 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 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家对教 育的经济扶持越来越大。
新课展开
改革开放促发展
状元成才路
设备等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取得突 破,建成一批接近或状元成才路达到世界先 进技术水平的工程项目。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我国服务贸易规模迅速扩 大,保险、计算机信息服务、 咨询等新兴服务业在国内生产 总值中的比重逐步上升,2016 年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51.6%。
➢请你关注近年来的《政府工作报告》, 收集相关新闻报道,了解我国取得的 经济发展成就。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中国人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改革 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_社__会__劳__动___、创 造_社__会__财__富___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_尊__重__劳__动___、尊重知识、__尊__重__人__才__、尊
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探究与分享
教材5页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探究与分享
教材6页
现代经济学将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三 大产业,分别指代广义的农业、工业和服 务业。三大产业的发展情况可以反映一个 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
我国粮食生产连年增收, 肉类、禽蛋、蔬菜和水产品等 产量稳居世界第一,农业生产 方式正由传统向现代迈进。
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 一位,已经建立起门类齐全、独 立完整的制造体系,载人航天、 载人深潜、大型飞机、百万千瓦 级发电装备、万米深海石油钻探
探究与分享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②学校面貌之所以发生如此大的改变, 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 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家对教 育的经济扶持越来越大。
新课展开
改革开放促发展
状元成才路
设备等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取得突 破,建成一批接近或状元成才路达到世界先 进技术水平的工程项目。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我国服务贸易规模迅速扩 大,保险、计算机信息服务、 咨询等新兴服务业在国内生产 总值中的比重逐步上升,2016 年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51.6%。
➢请你关注近年来的《政府工作报告》, 收集相关新闻报道,了解我国取得的 经济发展成就。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中国人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改革 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_社__会__劳__动___、创 造_社__会__财__富___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_尊__重__劳__动___、尊重知识、__尊__重__人__才__、尊
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探究与分享
教材5页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探究与分享
教材6页
现代经济学将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三 大产业,分别指代广义的农业、工业和服 务业。三大产业的发展情况可以反映一个 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
我国粮食生产连年增收, 肉类、禽蛋、蔬菜和水产品等 产量稳居世界第一,农业生产 方式正由传统向现代迈进。
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 一位,已经建立起门类齐全、独 立完整的制造体系,载人航天、 载人深潜、大型飞机、百万千瓦 级发电装备、万米深海石油钻探
探究与分享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复习课件
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大城市,取消对部分农业转移人口的 “人到民20对2美0年好现生行活标的准向下往的,农就村是贫党困的人奋口斗全目部标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
—中—国党 已的经十成九为大影报响告世界的重要力量
落户限制,让他们也能享受城市发展的红利。 “请近你代举以出来一久个经能磨够难增的强中人华民民群族众迎获来得了感从、站幸起福来感、、富安起全来感到的强改起革来措的施伟。大飞跃……”
①请运改用革有开关放知经识济,发解展释成我就国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奇迹般成就的主要原因。 经极济大进 地入解高放质和量发发展展了阶社段会;生产力,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一极大地知解识放梳和理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二 学以致用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为了让改 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 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努力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 感。
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生态、国防等
辉煌 成就
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调动了人民群 众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
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中国人民过上了 幸福的生活
改
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革
新时代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
开 放
新征程
段;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 展不平衡不协调
请联系有关知识,说明下面的改革举措反映的是哪个领域的 人国民家对 鼓美励好有生条活件的向大往城,市就,是取党消的对奋部斗分目农标业。转移人口的落户限制,让他们也能享受城市发展的红利。
人区民域对 发美展好不生平活衡的、向城往镇,化就水是平党不的高奋、斗城目乡标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中—国党 已的经十成九为大影报响告世界的重要力量
落户限制,让他们也能享受城市发展的红利。 “请近你代举以出来一久个经能磨够难增的强中人华民民群族众迎获来得了感从、站幸起福来感、、富安起全来感到的强改起革来措的施伟。大飞跃……”
①请运改用革有开关放知经识济,发解展释成我就国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奇迹般成就的主要原因。 经极济大进 地入解高放质和量发发展展了阶社段会;生产力,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一极大地知解识放梳和理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二 学以致用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为了让改 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 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努力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 感。
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生态、国防等
辉煌 成就
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调动了人民群 众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
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中国人民过上了 幸福的生活
改
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革
新时代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
开 放
新征程
段;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 展不平衡不协调
请联系有关知识,说明下面的改革举措反映的是哪个领域的 人国民家对 鼓美励好有生条活件的向大往城,市就,是取党消的对奋部斗分目农标业。转移人口的落户限制,让他们也能享受城市发展的红利。
人区民域对 发美展好不生平活衡的、向城往镇,化就水是平党不的高奋、斗城目乡标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复习课件(14张幻灯片)
(1)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有利 于推动城乡一体化,适应经济新常态;有利于共享发展成 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化解农村社会主要矛盾,
满足农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
6考点训练
(2)“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 成果由人民共享”,体现了当代中国的哪一发展思想?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3) 为什么党和政府要坚持共享发展的理念?
•早在人类文化发展的上古时期,文化的发展就不是一个模式,而是形成多个文化体系,呈现多样形态。此后,不同文化并不是孤立地、互不联系地发展,而是在相互交流、对话、学习、碰撞中前行,逐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而不同文明的接触,常常成为人类进步的里程碑: 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学习希腊,阿拉伯学习罗马帝国,中世纪欧洲学习阿拉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又学习东罗马帝国。欧洲文化的发展状况是这样,东亚也是如此:日本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学习借鉴中国;明治维新之后,中国通过日本学习世界。中国从印度引入佛教,之后中国佛教影响东 亚、东南亚大片区域。人类文化发展史表明,一种本土文化、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互鉴时,只要坚持科学方法,保持自己文化的特性,就能不断吸收改造外来文化并使其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这种处于变化发展中的文化,其民族性往往更为鲜明突出,更符合民族文化发展的 需要。以中国绘画为例,“六朝以来,就大受印度美术的影响”。内容与形式发生较大人类文化发展史表明,一种本土文化、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互鉴时,只要坚持科学方法,保持自己文化的特性,就能不断吸收改造外来文化并使其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这种处于变化发展 中的文化,其民族性往往更为鲜明突出,更符合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以中国绘画为例,“六朝以来,就大受印度美术的影响”。内容与形式发生较大人类文化发展史表明,一种本土文化、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互鉴时,只要坚持科学方法,保持自己文化的特性,就能不断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踏上强国之路》教学课件(两课时)
板书设计
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促发展 中国腾飞谱新篇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踏上强国之路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孕育、滋养的国度。 翻读她厚重的历史,似乎每一页都在求索与抗争、 奋斗与崛起的交织辉映中坚韧前行,磅礴不息。有 人曾盛赞:凝视中国,如同欣赏一幅精心创作的画 卷,无论局部还是整体,总有着升腾不屈的气势。 40年来,改革开放使中国迅速跃升为世界第二大 经济体,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极大改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然而,粗放的 发展方式也伴生着巨大的风险与挑战,积累了一系 列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经济结构不合理,区域、 城乡发展失衡;数千万人口渴望脱贫,老龄化社会 已经到来;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资源环境的承载已 近极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踏上强国之路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短暂的40年时 间走过了其他国家几百年的历程,从而造 就了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这节课 就让我们一同回顾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 一同感受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带来的喜悦。
活动一:知晓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 发展变化
改革开放经过40年的不断探索和推 进,逐渐形成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 展道路,中国在经济、军事、政治、科 技、教育、文化、体育、社会等多方面 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全面开放的局面,并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例如,中国经济增速一直维持中高速发展水平, 中国GDP在世界排名从1978年的15位(3679亿元)提 升到现在的世界第二(744127亿元)。中国在科技方 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墨子传信、神舟飞天、 高铁飞驰、天眼探空、北斗组网、超算发威、移动支 付、网上购物……),越来越多的科技领域走进了世 界前列甚至世界第一。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 重要的作用,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 力量。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有了质的飞跃,从那个吃 了上顿没下顿的年代到了现在电灯电话、汽车家电都 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人民的生活追求早已不仅限于吃 饱穿暖,而是开始追求有品质、有品位的生活。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pptx
返回目录
知 识 点 2 共享发展成果 233考 1. 坚持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120考 (1)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 程。 (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4)坚持共享发展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 进步的需要。
【答】①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 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汇储备稳居 世界第一,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②国际影响力显 著提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成为影 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返回目录
(3)请你帮小明补全板块三 畅想发展愿景 的内容。 明确设问类型:开放类,畅 想内容与改革开放有关,且 要切合实际
规范作答 【答案】示例: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 家文化软实力明显增强;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得以实现;城乡区域发展 差距和居民强国之路
返回目录
336考
第二框 走向共同富裕
教材知识
知 识 点 1 改革进行时 103考 1. 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及做法。48考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返回目录
(3)中国深刻影响世界: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
2.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40考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 复兴。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返回目录
知识拓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24考
拟定一个贴切的主题 。
明确限定内容:板块 一中人们的衣食住行 越来越好
明确设问类型:拟定主题
九上1.1踏上强国之路
②改革A开、放越是决来定当越代分中国离命运的关键B抉、择 与任何人都无关
③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
C、越来越紧密 D、彼此不能分开
④改革开放能使我国迅速超越发达国家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随 堂练
2.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改革开放如春风化雨,改
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
站 起 来
新民主主义革命
富 起 来
社会社主会义主革义命革命
强 起 来
改革开放新革命
改革开放新革命
天宫一号发射成功
神舟八号 将与天宫一号对接
2015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
2015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
结束语
变了中国1,影.我响们了世走界:入40年了后高的今度天信,我息们不化改初的心社,为会实现,两人个百与年人目标 和中华之民族间的的伟大联复系兴,应“中该国的是改(革领域将更)广、举措将更多、力度将更
强”,这是因为( )
A.改A革、开放越是来我国越解决分一离切问题的关键B、与任何人都无关
B. 改革开放是党执政兴国的的第一要务
②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③对外开放使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④我国已迈入经济强国的行列
A.①② 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新时代,新发展!
下堂课见
C. 改C革、开放越是来建设越富强紧民密主文明和谐D美丽、的彼社会此主不义现能代化分强开国之路
D. 改革开放是立国兴国强国的物质基础
随 堂练
3.经过改革开放多年来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 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已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引擎之 一。这说明 ( )
③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
C、越来越紧密 D、彼此不能分开
④改革开放能使我国迅速超越发达国家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随 堂练
2.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改革开放如春风化雨,改
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
站 起 来
新民主主义革命
富 起 来
社会社主会义主革义命革命
强 起 来
改革开放新革命
改革开放新革命
天宫一号发射成功
神舟八号 将与天宫一号对接
2015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
2015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
结束语
变了中国1,影.我响们了世走界:入40年了后高的今度天信,我息们不化改初的心社,为会实现,两人个百与年人目标 和中华之民族间的的伟大联复系兴,应“中该国的是改(革领域将更)广、举措将更多、力度将更
强”,这是因为( )
A.改A革、开放越是来我国越解决分一离切问题的关键B、与任何人都无关
B. 改革开放是党执政兴国的的第一要务
②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③对外开放使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④我国已迈入经济强国的行列
A.①② 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新时代,新发展!
下堂课见
C. 改C革、开放越是来建设越富强紧民密主文明和谐D美丽、的彼社会此主不义现能代化分强开国之路
D. 改革开放是立国兴国强国的物质基础
随 堂练
3.经过改革开放多年来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 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已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引擎之 一。这说明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这一观点是错误的。(2分) (2)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坚持改革开放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4分)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返回目录
8.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怎么做? (1)树立远大理想,勇担历史使命,立志报效祖国。 (2)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3)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4)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自强不息。 (5)积极为国家的改革开放事业建言献策。 (6)培养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关心拓展 1. 正确认识共同富裕 (。1)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2)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时富裕,也不等于同步、同等富裕。 (3)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需要党的领导、全面深化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和乡村振兴战 略有机统一,相互促进。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返回目录
9. 如何正确认识共享发展?(P12) (1)共享发展应该是人人享有,而不是一部分人享有,先富要带后富 。 (2)共享发展不是短时间就能实现的。 (3)共享发展就是要共同享有国家发展的所有成果。 (4)“人心齐,泰山移。”人人共享需要人人共建。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返回目录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返回目录
知识拓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 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主要原因: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坚持改革开放;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④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⑤实 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⑥全国各族 人民的艰苦奋斗等。
返回目录
8. 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P11~13) (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 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准) (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3)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4)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5)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6)共享发展成果有利于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 社会全面进步。(意义)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返回目录
二、走向共同富裕
1.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为什么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P9~10)
(1)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 依靠改革开放。 (2)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 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018.10B) (3)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 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等,都需要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4)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返回目录
★6.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P5~11) (1)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2)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关键抉择),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关键一招。 (4)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返回目录
知识拓展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十九届四中全会内容补充】
(1)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 (2)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3)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辨析题抢先练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7亿多农村贫困 人口摆脱了贫困,显著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有效遏制和缩小农村地区间的发展差 距,增强了贫困人口的信心和发展能力。
对此,有人认为:只要国家坚持改革开放,加大对农村的扶贫开发力度就能实现 共同富裕。请你对这一观点加以辨析。(12分)
返回目录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返回目录
5.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P10) (1)原因: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 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2)重要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要求。 (3)意义: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4)做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育、文化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返回目录
表现 人民生活 国际影响
内容 ①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②人民收入较快增长;③家庭财产稳 步增加;④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⑤扶贫工作取得举世 瞩目的成就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 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已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10. 党和政府如何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P11~13)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 共享发展成果。 (2)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 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 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3)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返回目录
2. 正确认识我国推行的改革。(P9) (1)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实质) (2)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 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的改革。(内涵) (3)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 (4)要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 进。(做法)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知识网络
返回目录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返回目录
必备核心观点
1.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2. 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就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文化。 4.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 矛盾。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返回目录
3.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P5) 4.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P8)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返回目录
5. 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推动中国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P4~5) (1)国家:①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 度,形成了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②我国逐步建立、完善 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 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社会: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 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四个尊重)
返回目录
2. 国家应该如何推进扶贫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 (210)1坚6.持19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3)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4)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援助。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返回目录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返回目录
6. 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国家采取了哪些举措? (1)城乡协调发展:①实施精准扶贫,逐步实现共同富裕;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③扎 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等。 (2)区域协调发展:①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②推进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 、东部率先发展;③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④不断巩固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 色发展格局;⑤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改革发展支持力度 。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返回目录
3.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新变化。(P10) (1)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2)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 挑战。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4.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应采取的措施。 (P11)0转) 变发展方式。 (2)优化经济结构。 (3)转换增长动力。 (4)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返回目录
7.改革创新精神的内涵、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的原因。(P11) (1)内涵: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 (2)原因:只有全社会不断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才能持续推 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返回目录
5.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6.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7. 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 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返回目录
中考考点精讲
考点梳理
公平正义P78、我国的国际地位与作用P110、“两个一 关联考点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返回目录
8.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怎么做? (1)树立远大理想,勇担历史使命,立志报效祖国。 (2)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3)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4)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自强不息。 (5)积极为国家的改革开放事业建言献策。 (6)培养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关心拓展 1. 正确认识共同富裕 (。1)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2)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时富裕,也不等于同步、同等富裕。 (3)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需要党的领导、全面深化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和乡村振兴战 略有机统一,相互促进。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返回目录
9. 如何正确认识共享发展?(P12) (1)共享发展应该是人人享有,而不是一部分人享有,先富要带后富 。 (2)共享发展不是短时间就能实现的。 (3)共享发展就是要共同享有国家发展的所有成果。 (4)“人心齐,泰山移。”人人共享需要人人共建。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返回目录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返回目录
知识拓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 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主要原因: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坚持改革开放;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④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⑤实 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⑥全国各族 人民的艰苦奋斗等。
返回目录
8. 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P11~13) (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 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准) (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3)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4)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5)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6)共享发展成果有利于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 社会全面进步。(意义)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返回目录
二、走向共同富裕
1.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为什么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P9~10)
(1)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 依靠改革开放。 (2)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 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018.10B) (3)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 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等,都需要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4)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返回目录
★6.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P5~11) (1)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2)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关键抉择),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关键一招。 (4)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返回目录
知识拓展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十九届四中全会内容补充】
(1)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 (2)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3)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辨析题抢先练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7亿多农村贫困 人口摆脱了贫困,显著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有效遏制和缩小农村地区间的发展差 距,增强了贫困人口的信心和发展能力。
对此,有人认为:只要国家坚持改革开放,加大对农村的扶贫开发力度就能实现 共同富裕。请你对这一观点加以辨析。(12分)
返回目录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返回目录
5.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P10) (1)原因: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 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2)重要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要求。 (3)意义: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4)做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育、文化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返回目录
表现 人民生活 国际影响
内容 ①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②人民收入较快增长;③家庭财产稳 步增加;④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⑤扶贫工作取得举世 瞩目的成就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 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已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10. 党和政府如何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P11~13)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 共享发展成果。 (2)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 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 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3)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返回目录
2. 正确认识我国推行的改革。(P9) (1)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实质) (2)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 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的改革。(内涵) (3)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 (4)要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 进。(做法)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知识网络
返回目录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返回目录
必备核心观点
1.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2. 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就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文化。 4.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 矛盾。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返回目录
3.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P5) 4.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P8)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返回目录
5. 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推动中国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P4~5) (1)国家:①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 度,形成了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②我国逐步建立、完善 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 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社会: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 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四个尊重)
返回目录
2. 国家应该如何推进扶贫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 (210)1坚6.持19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3)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4)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援助。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返回目录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返回目录
6. 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国家采取了哪些举措? (1)城乡协调发展:①实施精准扶贫,逐步实现共同富裕;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③扎 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等。 (2)区域协调发展:①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②推进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 、东部率先发展;③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④不断巩固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 色发展格局;⑤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改革发展支持力度 。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返回目录
3.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新变化。(P10) (1)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2)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 挑战。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4.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应采取的措施。 (P11)0转) 变发展方式。 (2)优化经济结构。 (3)转换增长动力。 (4)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返回目录
7.改革创新精神的内涵、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的原因。(P11) (1)内涵: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 (2)原因:只有全社会不断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才能持续推 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返回目录
5.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6.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7. 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 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返回目录
中考考点精讲
考点梳理
公平正义P78、我国的国际地位与作用P110、“两个一 关联考点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