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应对策略研究
如何应对网络暴力
如何应对网络暴力网络暴力是指利用互联网及其相关平台进行的言语或行为上的攻击、侮辱、威胁等行为。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暴力问题日益突出,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如何应对网络暴力,并提供一些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认识网络暴力的危害网络暴力不仅会伤害受害者的自尊心和尊严感,还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社交问题甚至自杀等严重后果。
此外,网络暴力往往会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甚至对受害者家庭和个人生活造成巨大的困扰和压力。
因此,重视并认识网络暴力的危害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二、保持冷静和理智面对网络暴力,保持冷静和理智非常重要。
我们不能过于激动或冲动地回应攻击。
冷静地思考问题,不轻易被情绪影响,避免陷入攻击者的陷阱。
此外,我们可以通过控制表达方式,理性地对待攻击,避免加剧矛盾。
三、不要与攻击者争论与网络暴力的攻击者争论往往不会有好的结果,反而可能被攻击者进一步挑衅和攻击。
不要为了一时的情绪而陷入争执,无谓的争吵只会加剧矛盾。
适当地忽略攻击,回避争论,寻求其他解决方法。
四、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在面对网络暴力时,我们应该加强对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的保护。
不要轻易暴露个人的真实身份、住址、联系方式等敏感信息,避免被攻击者利用。
使用安全可靠的密码,避免个人账号被盗取。
此外,定期检查个人信息的公开程度,保持警惕。
五、寻求帮助和支持当我们遭遇网络暴力时,不要独自承受,应当寻求帮助和支持。
可以向身边的亲友或信任的人倾诉,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此外,可以向网络平台举报或投诉攻击者的行为,寻求相关部门或机构的帮助,寻求法律保护。
六、参与网络素养和教育提高自身的网络素养和意识也是应对网络暴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自我学习和教育,了解网络暴力的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掌握防范和应对网络暴力的技巧和方法。
此外,积极参与网络素养培训和活动,提高自身的防范能力。
七、倡导网络文明与友善在应对网络暴力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积极倡导网络文明和友善的行为。
应对社交媒体网络暴力问题的解决方案与策略
应对社交媒体网络暴力问题的解决方案与策略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然而,与此同时,社交媒体网络暴力问题变得日益严重,给个人、社会和国家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和策略。
一、提高网络素养和道德观念首先,应加强网络素养和道德观念的教育,培养人们正确使用社交媒体的习惯。
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承担起这一责任,教育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见,并遵守网络的行为规范。
此外,媒体和社交平台也应该主动提供有关网络暴力的教育宣传,帮助用户更好地辨别和应对网络暴力行为。
二、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其次,应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对社交媒体平台和用户的监管力度。
相关法律法规需要进一步完善,明确网络暴力行为的定义和处罚标准。
同时,社交媒体平台也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对用户言行的管理,删除、封禁涉嫌网络暴力的账号和内容。
此外,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建立举报机制,鼓励公众主动举报网络暴力行为,加强网络社会治理。
三、加强技术手段和团队建设在解决社交媒体网络暴力问题的过程中,技术手段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首先,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社交媒体平台的内容进行实时监测和筛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有害信息。
其次,还可以通过用户行为分析和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对高风险用户进行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
此外,建立专业团队负责网络暴力事件的应对和调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能力。
四、加强国际合作在社交媒体网络暴力问题的解决中,国际合作也至关重要。
各国可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研究和应对网络暴力问题。
合作可以包括共享经验和技术,共同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共同打击国际网络暴力犯罪。
同时,相关国际组织和平台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搭建国际合作的桥梁和平台,加强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综上所述,应对社交媒体网络暴力问题需要综合运用教育、法制、技术和合作等多种手段和策略。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应对这一问题,建立更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近年来我国网络暴力问题研究综述
近年来我国网络暴力问题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网络暴力问题在我国日益凸显,对个体权益和社会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学者和实务界对网络暴力问题的研究逐渐深入,旨在揭示其成因、特征、危害及防治策略。
本文旨在对近年来我国网络暴力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以期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首先对网络暴力的定义和类型进行界定,明确网络暴力的内涵和外延。
在此基础上,综述了我国网络暴力问题的研究现状,包括网络暴力的成因分析、影响评估、防治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同时,本文也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研究方法单研究视角局限等。
通过综述分析,本文认为,网络暴力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对网络暴力行为的监管和打击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到网络暴力的防治工作中,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个人应提高网络素养和道德意识,自觉抵制网络暴力行为。
本文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包括加强跨学科研究、拓展研究视角、丰富研究方法等,以期为我国网络暴力问题的防治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网络暴力的类型与特点网络暴力作为一种新型的暴力形式,近年来在我国社会中呈现出愈发严重的趋势。
其类型多样,特点鲜明,对社会和个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类型上看,网络暴力主要包括网络谩骂、网络谣言、网络人肉搜索、网络欺凌等多种形式。
网络谩骂表现为在网络空间中对他人进行恶意辱骂、攻击,严重损害他人名誉。
网络谣言则是指通过网络平台散布虚假信息,误导公众,对他人或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网络人肉搜索则是指通过网络技术手段,非法获取并公开他人的个人信息,侵犯他人隐私权。
网络欺凌则主要表现为在网络空间中对他人进行恶意恐吓、威胁,造成他人心理压力。
从特点上看,网络暴力具有匿名性、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特点。
匿名性使得网络暴力行为者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从而逃避法律和道德的制裁。
新闻传播学视角下的网络暴力现象及对策研究
新闻传播学视角下的网络暴力现象及对策研究网络暴力是指通过网络渠道进行的恶意攻击、辱骂、诽谤、威胁和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这种行为已经成为了当前互联网时代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新闻传播学旨在研究信息传播与社会的相互影响,因此在网络暴力的研究中,通过新闻传播学视角来分析网络暴力现象及对策,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网络暴力现象1.言行尺度失控。
在网络平台上,个别用户对他人进行谩骂、辱骂、侮辱等言语攻击,且使用恶意言论表达自己对个体或群体的不满甚至仇恨。
2.扩散效果凸显。
网络暴力表现出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和广泛性,一旦有人受到网络暴力攻击,往往会引起许多人的关注和参与,进而导致网络暴力现象的快速蔓延。
3.信息混淆和虚假报道。
网络暴力往往以虚假信息和恶意谣言为根基,通过其迅速扩散的特点,误导公众对特定个体或群体进行仇视和攻击,扰乱社会秩序。
二、网络暴力现象的传播机制1.网络匿名性。
在网络平台上,用户可以使用化名、匿名等方式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这种网络匿名机制为进行网络暴力攻击提供了方便。
2.信息传播的快速性。
互联网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网络暴力信息可以通过网络传播迅速扩散,造成更大的社会危害。
3.传媒相关机构的报道导向。
事实上,新闻媒体通常更加关注网络暴力事件中的冲突和争议,这种导向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网络暴力的恶意扩散。
三、新闻传播学视角下的对策1.建立网络道德规范。
网络暴力事件暴露了网络空间中的价值观混乱和缺失,需要建立起针对网络平台用户的网络道德规范,规范用户行为,重视个人的网络伦理和社会责任感。
2.提高网络素养教育。
新闻传播学可以加强网络素养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帮助大众提高对网络暴力的辨识力和应对能力,促进公众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抵制和反击。
3.倡导多元化的网络价值观。
在新闻传播学的视角下,应当加强网络媒体的多元化报道,向公众传递正能量,增加对网络暴力行为的警示,促进社会公众形成正确的网络价值观。
4.加强网络监管和打击网络暴力行为。
网络欺凌的危害与防范策略
网络欺凌的危害与防范策略网络的普及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网络欺凌这一严重的问题。
网络欺凌不仅严重侵犯了个人隐私,还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本文将探讨网络欺凌的危害,并提出一些防范策略,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和预防网络欺凌。
一、网络欺凌的危害1.1 侵犯个人隐私网络欺凌通过在互联网上发布个人隐私信息、恶意传播他人隐私信息等方式,严重侵犯了个人隐私权。
受害者的个人信息被曝光,不仅会遭受到身心上的伤害,还可能导致财产损失,甚至带来法律风险。
1.2 损害个人形象与声誉网络欺凌在不经意间就能对个人形象造成极大的伤害。
恶意的言论、假冒个人账号等行为,可能抹黑受害者的形象,影响其社交关系和职业发展。
这些攻击和侮辱往往也会导致受害者产生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
1.3 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网络欺凌对受害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受害者不仅面临着公开的侮辱和攻击,还会因为受到孤立和排斥而感到沮丧和无助。
在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引发自杀等悲剧事件。
二、防范网络欺凌的策略2.1 塑造健康的网络环境为了避免网络欺凌的发生,我们应该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网络平台管理者应加强对用户的管理和监督,禁止发布含有侮辱、谩骂等攻击性内容的帖子。
同时,公众也应当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不参与恶意传播、人身攻击等行为。
2.2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个人信息是网络欺凌的主要攻击对象。
为了保护个人隐私,我们应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不随意在网络上公开个人的敏感信息,合理设置隐私权限,谨慎选择可信任的网络平台和应用程序。
同时,定期更新密码,避免使用过于简单的密码,可以有效防范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2.3 健康使用互联网健康使用互联网也是防范网络欺凌的重要策略。
我们应该培养良好的网络素养,学会理性对待网络信息,避免轻信谣言和恶意言论。
同时,避免参与网络暴力行为,保持积极的网络行为,树立正能量的形象。
2.4 寻求帮助与支持当遭受网络欺凌时,受害者应及时向相关机构或人士寻求帮助与支持。
网络时代背景下的校园网络暴力研究
网络时代背景下的校园网络暴力研究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尤其在校园中,网络已经渗透到学生的方方面面,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信息的丰富。
然而,网络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其中之一便是校园网络暴力的出现。
本文将从网络时代背景出发,探讨校园网络暴力的现状、原因和应对策略,以期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一、网络时代的背景在互联网的时代,人们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方便地接触到了世界各地的信息。
尤其对于学生来说,网络已经成为了学习和交流不可或缺的媒介。
然而,随着网络的普及,一些不法分子开始利用网络渠道实施网络暴力行为。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使得一些好学生也被卷入到网络暴力当中,给校园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校园网络暴力的现状校园网络暴力是指通过网络渠道对他人进行言语上、心理上甚至肉体上的侵犯和攻击。
校园网络暴力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网络欺凌、网络谣言、网络诽谤等。
这种暴力行为给受害者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并且有时还会引发校园暴力事件。
目前,校园网络暴力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根据相关的调查数据,超过70%的学生表示曾经或者正在遭受网络暴力的困扰。
这些暴力行为在学生中产生了恐惧感,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因此,探索校园网络暴力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三、校园网络暴力的原因1. 匿名性和虚拟性:网络提供了一个匿名的平台,使得肇事者可以隐身于虚拟世界中,暂时摆脱了现实的监控和追责。
这为一些心理扭曲的人提供了实施网络暴力的机会。
2. 缺乏约束和教育:网络是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约束。
一些学生因为对网络暴力的危害和后果缺乏认识,对网络行为缺乏律己意识。
3. 竞争压力和焦虑心理:在当今社会,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和竞争压力。
一些学生在压力之下会将自己的不满和焦虑转移到网络上,通过网络暴力来排泄负面情绪。
四、应对校园网络暴力的策略面对校园网络暴力的严峻形势,各方应采取相应的策略来防范和解决这一问题。
大学生网络暴力论文
大学生网络暴力论文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暴力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尤其是在大学生群体中,网络暴力的现象日益严重。
本文将从定义网络暴力、大学生网络暴力的特点、影响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网络暴力定义网络暴力是指在互联网上以侮辱、恐吓、讽刺、人肉搜索、散布不实信息等方式对他人进行攻击或者侵权行为。
它可以在各种网络平台上出现,如社交媒体、论坛、博客等。
网络暴力的特点是不受时间、地域、身份的限制,让受害者无处可逃。
二、大学生网络暴力的特点1. 匿名性:互联网提供了一个相对匿名的环境,大学生在网络上往往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从而更容易展现出攻击性的一面。
2. 意志薄弱:许多大学生由于年轻、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在面对网络暴力时容易受到情绪的干扰,不能合理地处理问题,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3. 群体效应:网络暴力常常以团体攻击的方式出现,当一个人遭受网络暴力时,往往会引发更多人的参与,形成了一种“集体攻击”的现象。
三、大学生网络暴力的影响1. 心理健康问题:长期遭受网络暴力的大学生容易出现自卑、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甚至导致自杀的风险。
2. 学业受影响:大学生在遭受网络暴力后,情绪波动较大,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极易影响学业成绩。
3. 社交困境:遭受网络暴力的大学生往往会退缩、回避社交活动,导致与他人的交流减少,进一步加深社交孤立感。
四、应对大学生网络暴力的策略1. 教育引导: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承担责任,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
2. 加强监管:网站、平台等网络服务提供商应加强对用户的审核和管理,对涉及网络暴力的行为进行及时删除和处理。
3. 提供心理支持:学校应增设心理咨询师,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遭受网络暴力的大学生走出困境。
4. 法律保护: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网络暴力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打击和处罚力度,维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五、结语大学生网络暴力问题的存在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社交媒体对网络暴力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社交媒体对网络暴力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研究第一章介绍社交媒体的兴起和普及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交流和信息获取方式。
然而,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网络暴力问题也愈发突出。
本章将介绍社交媒体对网络暴力的影响以及该问题的严重性。
第二章社交媒体对网络暴力的影响2.1 匿名性的影响社交媒体上的匿名性使得人们更容易以虚假身份进行网络暴力行为。
匿名性不仅削弱了网络暴力行为的道德约束力,还给施暴者带来了免于追责的可能性。
2.2 信息扩散的快速性社交媒体的特点之一就是信息传播迅速。
网络暴力行为在社交媒体上很容易得到传播,从而导致更多的人受到伤害。
这种快速传播性会进一步加剧网络暴力的严重性。
2.3 群体认同的影响社交媒体上的群体认同现象可以加剧网络暴力行为。
人们往往会群起而攻之,对于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人进行网络暴力攻击。
这种群体认同的影响使得网络暴力问题更加复杂。
第三章网络暴力的严重性3.1 对个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网络暴力对受害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受害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疾病,甚至引发自杀行为。
这种心理健康问题对个人的生活和工作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3.2 社会和文化影响网络暴力的存在不仅仅是个人问题,也是社会和文化问题。
网络暴力行为的普遍存在可能形成一种不良的社会氛围,影响社会和谐。
此外,网络暴力也可能对社会和文化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
第四章应对网络暴力的策略4.1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预防网络暴力的关键。
家长应该与孩子进行沟通,教育他们正确使用社交媒体,提醒他们不要参与网络暴力行为。
4.2 学校教育的作用学校教育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学校应该开展网络暴力防治教育,让学生了解网络暴力的严重性,培养正确的网络行为和价值观。
4.3 政府和社交媒体公司的合作政府和社交媒体公司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网络暴力问题。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打击力度。
社交媒体公司可以加强自身的监管机制,建立举报机制,及时处理网络暴力行为。
如何应对社交媒体上的网络暴力的解决方案与策略
如何应对社交媒体上的网络暴力的解决方案与策略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网络暴力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在这个虚拟世界里,人们往往会因为一时冲动或匿名身份而恣意发泄情绪,给他人带来极大的心理伤害。
然而,我们不能袖手旁观,应加强应对网络暴力的措施,倡导和平、尊重和友善的网络环境。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以下是一些应对社交媒体上网络暴力的解决方案与策略。
1. 提高意识,加强教育网络暴力问题的解决首先需要提高人们的意识和认识。
学校、家庭和社区应该加强对网络暴力的教育,让人们认识到网络暴力对个人和社会的伤害。
教育活动可以包括举办讲座、座谈会和主题班会等,从而引导人们正确利用网络,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2. 制定和执行网络道德规范建立一套全面的网络文明和道德规范,规范网络行为、沟通和发表言论。
这些规范应包括对侮辱、诽谤和恶意攻击的定义和处理方式,确保网络暴力行为得到有效防治和制裁。
同时,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网络道德规范的监管和执行,定期检查和清理违规账号,保障网络环境的安全和良性发展。
3. 加强技术手段和平台管理社交媒体平台应加强技术投入,研发并实施更加高效、全面的网络暴力检测和屏蔽系统。
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能够及时识别和过滤带有攻击性和伤害性的言论和行为,并对肇事者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同时,社交媒体平台也应建立举报机制,鼓励用户积极举报网络暴力行为,加强对举报的处理和追踪,确保及时整治并防范网络暴力。
4. 强调法律意识,加强打击力度针对网络暴力行为,必须强调法律意识,加强打击力度。
政府应制定明确的法律法规,明确网络暴力的定义、责任和惩处措施,使得肇事者无处可逃。
同时,司法机关应加大对网络暴力案件的打击,加强对网络暴力行为的追责和惩罚力度,提高打击网络暴力的效果和威慑力。
5. 培养健康网络环境的自治力量倡导和培养健康网络环境的自治力量,通过引导和传播正能量,凝聚社会共识,共同维护网络秩序。
可以通过一系列有识之士、公益组织和志愿者等来组成联盟,共同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舆论引导和网络支持等活动。
新媒体时代“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新媒体时代“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应对策略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与此同时,“网络暴力”也成为了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网络暴力是指在网络上发表的具有诽谤、污蔑、侵犯名誉和煽动性的言论、图片、视频等,对他人造成名誉、权益或精神上的损害。
这种现象不仅对受害者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也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因此,深入探讨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暴力的成因1、匿名性带来的责任缺失在网络环境中,用户往往可以以匿名的方式发表言论。
这种匿名性使得一些人觉得无需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从而放纵自己的行为,发表攻击性、侮辱性的言论。
他们认为自己可以隐藏在虚拟的身份背后,逃避现实中的法律和道德约束。
2、信息传播的快速与失真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极快。
一条未经证实的消息可能在短时间内传遍网络。
在传播过程中,信息可能被误读、夸大或歪曲,从而引发公众的愤怒和不满,导致网络暴力的产生。
3、群体效应和从众心理当一部分人的言论形成一种主流观点时,其他人往往会受到影响而跟随。
在网络上,这种群体效应更为明显。
一些人可能原本没有明确的立场,但看到多数人的言论后,为了获得认同和归属感,加入到攻击的行列中,从而使网络暴力的规模不断扩大。
4、现实压力的宣泄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如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等。
网络成为了一些人宣泄压力的渠道。
他们将现实中的不满和愤怒转移到网络上,对他人进行攻击,以寻求心理上的平衡和释放。
5、法律监管的不足目前,针对网络暴力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对网络暴力行为的界定和处罚标准不够明确。
这使得一些实施网络暴力的人认为自己可以逃脱法律的制裁,从而更加肆无忌惮。
6、媒体的不当引导部分媒体为了追求点击率和关注度,对一些事件进行过度炒作和片面报道,误导公众的判断和情绪,从而引发网络暴力。
二、网络暴力的危害1、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网络暴力往往会使受害者遭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导致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甚至可能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应对网络暴力的解决方案与策略
应对网络暴力的解决方案与策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暴力现象也日益严重,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针对网络暴力,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和策略,以维护网络环境的健康和秩序,保障每位用户的利益和权益。
第一,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网络暴力严重侵犯了个人隐私和尊严,危害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针对这一问题,国家需要加大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打击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网络暴力行为的界定和惩处措施。
同时,要通过加强执法力度,对违法行为严厉惩罚,让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维护整个网络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第二,建设健全的网络监管机制。
要从源头上控制网络暴力现象的发生,建立健全的网络监管机制是关键所在。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互联网企业的监管,建立有效的信息审核和核查机制,加强对恶意网站、恶意账号以及其他网络暴力行为的监控和打击。
同时,互联网企业也应承担起社会责任,加强对用户发布内容的审核和处置,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形成一种共同合力,共同维护网络环境的健康。
第三,加强网络教育和培训。
在应对网络暴力问题上,普及网络素养的教育和培训尤为重要。
学校、社区以及互联网企业应联手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活动,加强对广大用户的网络意识教育和网络法律法规的普及。
同时,互联网企业也应加大对用户的引导和教育,提高用户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共同构建健康向上的网络空间。
第四,推动互联网社区的建设和管理。
互联网社区作为用户互动的重要平台,对于防止和解决网络暴力问题有着重要作用。
互联网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社区管理制度,招聘专业人员进行社区管理,及时处理用户投诉和举报,并对社区中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形成一个文明、友善的网络社区氛围。
与此同时,用户也应自觉遵守社区规范,自觉抵制网络暴力行为,主动为社区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应对网络暴力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家庭和个人等各方面的共同参与。
只有通过加强法治建设、强化监管机制、加强教育和引导以及推动社区建设,才能够有效解决网络暴力问题,实现网络空间的健康和谐发展。
如何解决网络欺凌问题六个实用策略帮你保护自己的权益
如何解决网络欺凌问题六个实用策略帮你保护自己的权益如何解决网络欺凌问题——六个实用策略帮你保护自己的权益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网络欺凌问题也随之而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本文将为你介绍六个实用策略,帮助你有效地应对网络欺凌。
策略一:加强个人信息保护首先,在网络上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应该尽量减少将个人信息发布在公开的平台上,比如社交媒体。
同时,合理设置账户的隐私设置,只与可信的人分享个人信息。
此外,定期更改密码,使用强大且复杂的密码也能有效减少黑客入侵的风险。
策略二:培养网络素养其次,培养良好的网络素养也是解决网络欺凌问题的关键。
了解网络的基本规则和行为准则,遵守网络道德,不参与网络暴力行为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学习如何辨别网络上的虚假信息,避免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
策略三:提高个人信息识别能力第三个策略是提高个人信息识别能力。
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辨别和识别潜在的威胁。
熟练了解常见的网络欺凌手段,如冒充、敲诈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
同时,要注意观察网络交流中的语言暴力和差异化的声音,对于有威胁性的言论及时采取措施。
策略四:建立健康的网络社交圈建立健康的网络社交圈是防止网络欺凌的重要手段。
要选择真正值得信任和愿意保护彼此权益的朋友,避免与网络暴力行为者保持接触。
同时,积极参与正能量的网络社区,与善意分享、友善交流的人保持良好的互动。
这样不仅能获得更多的信息和资源,也能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策略五:寻求专业支持与援助如果自己遭受了网络欺凌,我们应该及时寻求专业的支持与援助。
在学校、公司或社区中,经常会有专门负责网络安全和心理咨询的机构或人员。
我们可以向他们寻求帮助,咨询如何应对网络欺凌问题,并获得必要的支持和保护。
策略六:积极参与网络安全宣传与教育最后一个策略是积极参与网络安全宣传与教育。
《网络暴力现象研究》分析报告范本
《网络暴力现象研究》分析报告范本网络暴力现象研究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暴力现象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本文旨在对网络暴力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并探讨其对个人、社会和网络发展的影响。
一、定义和形式网络暴力是指在网络平台上针对特定个体或群体进行粗暴、侮辱、威胁、侵犯隐私等言语或行为的现象。
其形式多样,包括但不限于网络霸凌、网络谩骂、网络人肉搜索等。
二、影响因素1. 网络匿名性: 在网络上,用户可以隐藏真实身份,迅速产生及传播事实与言论,这使得网络暴力更加容易发生。
2. 社交媒体平台的冷漠态度: 一些社交媒体平台在管理网络暴力问题上存在监管力度不足的情况,导致网络暴力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3. 个人心理因素: 一些参与者存在攻击性、报复心理等心理因素,导致其在网络暴力中寻求心理满足。
三、对个人的影响1. 心理健康问题: 遭受网络暴力威胁的个人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自杀等极端行为。
2. 社交障碍: 长期遭受网络暴力的个体往往对社交活动缺乏信心,导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避开社交场合,并且对他人保持警惕态度。
3. 个人形象受损: 遭受网络暴力攻击的个体往往会在公众场合中丧失声誉和面临职场困境。
四、对社会的影响1. 社会秩序受损: 网络暴力的存在破坏了网络社区的和谐氛围,使得社会秩序面临严峻挑战。
2. 道德伦理沦丧: 网络暴力现象进一步加剧了社会道德伦理的混乱,破坏了良好的社会风气。
3. 公众舆论扰乱: 网络暴力现象往往会影响社会公众的判断和决策,扰乱了公众舆论的正常发展。
五、对网络发展的影响1. 动态平衡受挑战: 网络暴力的存在对网络平台的发展构成了一定的挑战,需要平台方采取措施维护平衡。
2. 信息传播受限: 网络暴力现象使得网络上的信息传播受到一定的限制,有损网络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3. 用户信任受损: 网络暴力现象对网络用户的信任产生了严重的冲击,使得用户对网络平台的使用产生疑虑和不信任感。
全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暴力现象成因与对策探析
全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暴力现象成因与对策探析一、绪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娱乐休闲的重要平台。
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其中之一便是大学生网络暴力现象。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通过对大学生网络暴力现象的概述,揭示其严重性和普遍性;其次,分析大学生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包括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网络环境因素;针对大学生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预防和治理大学生网络暴力现象提供参考。
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
在这个信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娱乐休闲的重要平台。
网络的普及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其中之一便是大学生网络暴力现象的日益严重。
网络暴力不仅对受害者造成了心理和生理上的伤害,还对社会和谐稳定产生了不良影响。
深入研究大学生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与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研究大学生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的根源。
通过对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可以找出导致这一现象的各种因素,从而为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提供依据。
研究大学生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还有助于揭示网络空间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为其他群体的网络暴力防治提供借鉴。
研究大学生网络暴力现象的对策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网络素养和自我保护意识。
通过探讨大学生网络暴力现象的有效对策,可以帮助大学生认识到网络暴力的危害,学会如何避免成为网络暴力的受害者或加害者。
研究对策还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抵制网络暴力行为,共同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研究大学生网络暴力现象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暴力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通过对大学生网络暴力现象的研究,可以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从而有效地遏制网络暴力现象的蔓延,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应对网络暴力问题的策略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与网络监管
应对网络暴力问题的策略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与网络监管在信息时代,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暴力问题也日益严重。
网络暴力不仅损害了个人的声誉和尊严,还会给社会秩序和道德带来负面影响。
为了有效地应对网络暴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与网络监管,并制定一系列策略。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网络道德建设是应对网络暴力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只有通过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网络素养和道德水平,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
首先,对于个人而言,要注重培养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个人应该自觉遵守网络行为规范,不随意发表侮辱、诽谤、恶意攻击他人的言论。
同时,积极传播正能量,为网络空间注入更多的友善和宽容。
其次,对于家庭和学校而言,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家庭是培养孩子品德的重要基地,父母应该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教育他们区分是非、理性表达意见。
学校则应该开设网络道德教育课程,加强学生的网络素养培养。
最后,对于社会和媒体而言,要弘扬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
社会应该加大网络道德倡导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宣传网络道德,塑造良好的网络氛围。
媒体也应该在报道中强化网络道德责任感,杜绝恶意渲染和诋毁他人的行为。
二、加强网络监管的必要性网络监管是应对网络暴力问题的保障和手段。
只有通过加强网络监管,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和监督机制,才能有效地打击网络暴力,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首先,要加强网络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针对网络暴力的不同形式和行为,必须建立明确的法律框架,明确相关法律责任,加大对网络暴力犯罪的打击力度。
同时,要及时跟进技术发展和网络形势变化,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持法律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其次,要加强网络监督和执法力度。
相关执法机关要增加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打击力度,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惩处。
同时,建立起网络举报平台和监督机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网络监督,及时发现和举报网络暴力行为。
浅析网络暴力的危害成因及对策
浅析网络暴力的危害成因及对策网络暴力是一种具有侵害性质的行为,通过网络平台对特定个体或群体进行攻击、谩骂、恐吓、造谣等行为,严重影响了受害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形象。
网络暴力的危害成因主要包括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网络匿名性的滥用、个人心理因素的作用等。
针对网络暴力的危害成因,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对策,如提高网络素质教育、加强网络监管、建立网络道德规范等,从而有效预防和遏制网络暴力现象的发生和蔓延。
一、网络暴力的危害成因1.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2.网络匿名性的滥用网络匿名性是网络暴力行为的助长因素之一。
在网络空间中,很多人借助网络匿名性,隐藏了自己的身份,肆意进行攻击和谩骂他人的行为。
他们觉得自己不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可以迅速地在网络上发泄情绪。
正是因为这种匿名性,一些人才会肆无忌惮地进行网络暴力行为。
3.个人心理因素的作用个人心理因素在网络暴力行为中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有的人因为自卑、失落等心理问题,在网络上通过攻击他人来寻找一种自我价值的满足;有的人则是因为情绪失控,一时冲动就会在网络上发布负面言论和攻击性言辞。
这些个人心理因素的作用,使得网络暴力行为更加泛滥。
二、对网络暴力的应对策略1.提高网络素质教育提高网络素质教育是防范网络暴力的根本之策。
通过加强网络道德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网民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增强网络自我保护意识,规范网络言行,杜绝网络暴力的发生。
2.加强网络监管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网络监管力度,防止一些虚假信息、攻击性言论在网络上肆意传播。
建立健全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对网络暴力行为予以严惩,切实维护网络空间的清朗环境。
3.建立网络道德规范建立网络道德规范是减少网络暴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道德规范的约束,社会舆论和网络空间将得到规范,恶意攻击行为将受到道德谴责,使得网络暴力行为减少甚至消失。
4.加强心理辅导和疏导针对那些由于心理问题而产生攻击性行为的个体,应该开展心理辅导和疏导工作。
应对网络暴力的防范策略与方法
应对网络暴力的防范策略与方法网络暴力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一种严重的问题。
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广泛传播的特点,网络暴力行为在互联网上经常发生。
它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
为了有效应对网络暴力,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方法来预防、打击和处理此类行为。
第一,建立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
政府应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网络暴力的定义和处罚标准,加强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打击力度。
同时,政府还应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对受害者的保护和支持,鼓励公众参与打击网络暴力,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第二,加强网络教育和宣传。
通过加强网络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网络暴力的认知和警觉性。
公众需要了解网络暴力的形式和危害,学会辨别和拒绝网络暴力行为,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教育机构和家庭也应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教育,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避免参与或成为网络暴力的受害者。
第三,加强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
网络平台和服务提供商应加强对网络暴力行为的监管,建立健全的投诉举报机制,及时处理和处罚网络暴力行为的发起者。
同时,技术手段如过滤器、关键词屏蔽等也需要不断完善,以防止网络暴力信息的传播。
个人和家庭应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使用安全的网络设备和防火墙,切勿随意泄露个人信息。
第四,加强心理辅导和支持。
网络暴力行为往往给受害者带来心理创伤和困扰。
对于受害者来说,获得心理辅导和适当的支持非常重要。
学校、社区和相关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受害者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境,重建自信心。
第五,加强全社会的参与和监督。
网络暴力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解决。
政府、学校、家庭、社区和企业等各方应加强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防范网络暴力的策略和方法。
此外,媒体也应承担起责任,加强对网络暴力的报道和宣传,推动社会舆论对网络暴力行为的谴责和抵制。
在实施以上策略和方法的过程中,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持续关注。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网络空间,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网络暴力问题,保护每个网络用户的合法权益。
粉丝群体网络暴力的生成机制及应对策略研究
粉丝群体网络暴力的生成机制及应对策略研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盛,粉丝群体在网络上逐渐形成,他们因对某个公众人物或特定事物的喜爱而聚集在一起,并对外界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粉丝群体往往会表现出网络暴力的行为,给社会治理和个人权益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粉丝群体网络暴力的生成机制,并提出适应性的应对策略。
首先,粉丝群体网络暴力的生成机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虚拟个体感知的匿名性。
在网络空间中,个体可以隐藏自身的真实身份,不用直接承担自己言行的后果。
这种匿名性为其提供了包容和放大个人攻击行为的环境,容易酝酿出网络暴力。
第二,过度关注个体及严重的身份认同。
粉丝群体对于特定公众人物或内容的过度关注使得粉丝们往往对自己支持的对象产生盲目崇拜,将其视为自己的偶像,认为自身与其具有共同利益,从而对外界持不容分说的立场,推动了网络暴力的出现。
第三,情绪化的言辞和攻击性的言论。
粉丝群体通常情绪激动,易受刺激,他们在网络上发布攻击性言论更容易被其他粉丝共鸣和传播,形成恶性循环。
针对粉丝群体网络暴力的生成机制,我们应该采取适应性的应对策略。
首先,提倡个体平等和包容的网络环境。
在网络空间中,应加强对个体言行的监督和约束,规范网络道德规范,提倡公平和平等,不偏袒任何一方。
同时,鼓励粉丝群体表达意见的同时也要注意言辞的选择和尊重他人权益,避免攻击性的言辞。
其次,加强法律约束和监管。
政府和网络平台应加强对网络暴力事件的调查和处理,并加大对言论自由的限制力度。
对于散布谣言、人肉搜索、辱骂等行为,应该依法追究责任,维护网络秩序。
此外,社会应该加强对粉丝群体的引导和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网络行为规范,提高他们的网络素养和情绪管理能力,使他们能够理性表达意见。
粉丝群体网络暴力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
政府、网络平台、个人以及社群都应该承担起责任,共同推动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
粉丝群体网络暴力的生成机制及应对策略研究
粉丝群体网络暴力的生成机制及应对策略研究粉丝群体网络暴力的生成机制及应对策略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粉丝群体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然而,与之相伴而生的是粉丝群体网络暴力现象的日益突出。
粉丝群体网络暴力指的是粉丝群体成员网络上的恶意攻击、谩骂、威胁等虚拟暴力行为。
本文将就粉丝群体网络暴力的生成机制以及应对策略进行探讨。
一、生成机制1.1 匿名性与网络暴力网络空间的匿名性成为了粉丝群体网络暴力生成的基础之一。
匿名性使得个体更容易产生攻击行为,因为他们不必承担行为的后果。
与现实世界中的面对面交流不同,网络空间的匿名性使得粉丝群体成员可以隐藏在虚拟身份背后,以辱骂、谩骂来表达自己情绪。
1.2 群体认同与网络暴力粉丝群体网络暴力的生成与群体认同息息相关。
粉丝群体成员倾向于通过参与网络暴力行为来巩固群体认同感。
他们追随某个明星或团体,为其辩护甚至为其攻击其他群体,以表达对自己所热爱的对象的支持和忠诚。
1.3 情绪激发与网络暴力情绪激发是粉丝群体网络暴力生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粉丝群体成员在情绪高涨时,往往更容易参与到网络暴力行为中。
不少粉丝群体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与明星或团体的言论、行为有关,触动了粉丝成员的情绪,促使他们采取暴力行为来表达不满或愤怒。
二、应对策略2.1 设立网络举报机制为了应对粉丝群体网络暴力现象,相关社交媒体平台应该设立专门的网络举报机制。
用户可以通过举报机制向平台举报恶意攻击,平台在收到举报后应及时采取行动,封禁违规账号并对相关行为进行调查。
2.2 引导积极讨论和文明辩论社交媒体平台可以通过推动积极讨论和文明辩论来减少网络暴力行为的发生。
平台可以鼓励用户以理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提供良好的互动环境,避免情绪高涨和言语暴力的发生。
在明星或团体遭受恶意攻击时,平台可以组织线上线下的讨论活动,为用户提供一个积极表达的平台。
2.3 意识教育和心理辅导粉丝群体成员普遍年轻且缺乏社会经验,因此,相关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对于减少粉丝群体网络暴力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13治安五区珺莹网络暴力应对策略研究互联网已成为大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信息工具,也是目前受众群最大的媒体之一,各种信息的发布、收集都可以在这里施行。
互联网是一个相对公平的载体,它的开放性、匿名性、交互性的特性在大多数时候可以让人“想说就说”,但其难以掌控的特性让这个带给大众生活变革性影响的平台变得不是那么的安宁,网络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弊端,网络骚扰、攻击、侮辱现象屡见不鲜。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网络暴力影响了网络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大众的正常生活,对社会的稳定也造成了一定的恶劣影响,甚至将虚拟暴力演变成现实暴力。
为了维护网络社会秩序,保障公民合法权利,需要从法律、技术、制度等方面加强建设,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一、完善网络法律体系,夯实制度基石(一)通过基本法律理念规制网络暴力网络空间扩大了人类活动的公共领域,与此相对,个人的私人领域受到一定的压缩和限制;并且,由于网络的参与主体“网络人”在现实和虚拟社会都存在,其具有的现实和虚拟的双重身份使得个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从而导致了目前诸多网络权利的冲突和网络问题的发生。
必须看到的是,任何权利都有可能被权利主体滥用并由此产生权利的冲突,例如网络言论自由的过度就可能侵犯他人的名誉权和隐私权,导致网络暴力现象。
此外还有网络黑客、病毒、欺诈等网络犯罪行为,损害到他人的现实权利。
在遵从秩序维护、权利保护和价值守护等基本理念之外,网络法律还应当考虑法律的保守性与网络的开放性问题、网络条件下平等原则的实现问题、网络条件下法律文化的冲突问题、网络法律与网络技术本身的问题,等等。
与此同时,根据网络环境下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界限的模糊性,一方面保障“网络人”的基本权利,另一方面追求网络基本秩序的建立和价值的维护,最终实现对网络开放性的法律控制。
(二)加强网络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立法是互联网管理的基础。
就我国目前网络状况而言,网络立法过程中难点颇多,旧的法律系统在网络世界的新问题面前显得漏洞百出。
不仅如此,即便是新制定的有关网络信息的法案,也有很多不能解决或难以操作的实际问题。
具体而言,中国还没有规网络的专门法律,我国目前的计算机安全法规主要由国务院或有关部委发布,虽然大多冠名为“管理办法”、“实施办法”,却仍有过于原则之嫌。
网络是自由的世界,但自由的世界不是杂乱无序的世界,为互联网容管理立法是我国互联网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
应坚持立法重点放在网络行业准则、信息安全、网络行为等方面,尽快建立适合于我国实情的网络法律体系,界定网络行为、程度的标准,完善网络行为诉讼和取证程序、处罚措施以及执法依据。
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立法模式,把握好“度”。
可以先从地方立法入手,秉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原则,建构适合中国国情的网络公共道德的进程,摸索实践和积累经验并逐步推开;同时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加强立法,对仍能适用传统法律作出修改扩展,既有创新又有继承,保持我国的独立自主性,制定出具有权威性的网络法律规。
(三)加强法律学习,完善网络执法任何制度都不可能自行发挥作用,它需要执法者的实施、守法者的自律以及两者的良性互动。
无论执法者亦或守法者都需不断加强法律学习,熟练掌握信息法律知识和业务,锻造一支高素质、合格的执法监管队伍。
同时面对网民实现对行政行为的调控,即能够通过鼓励行政人员的道德自觉性,强化道德的他律性,把褒扬和惩治结合起来,使一切行政行为都能够在这一道德化的条件下有规可循,有据可查,有法可依,提高执法能力和效率。
随着信息资源法律制度体系的逐步完善,执法能力高低将成为影响制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
二、加快网络技术发展,规网络语言(一)虚拟人身份认证技术网络暴力是一种“虚拟”行为,强烈的匿名感使得人们“口无遮拦”,所以应对网络暴力需要网络技术的保障即虚拟人身份认证技术。
网络世界中的主体角色由于其虚拟性其真实身份难以辨认或者难以确认,能够对主体真实身份进行确认,成为需要时的必要手段。
时下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安全技术和网络加密技术的发展,能够提供对虚拟人身份确认的基础保障。
应对网络暴力,推行网络社区实名制是必不可少的。
网络实名制可以破除网络用户的匿名感,重塑网络“熟人社会”,实现网络论坛规由软约束向硬约束,“前台”管理向“后台”管理,群体责任向个人责任的转变。
(二)网络信息分级与过滤技术各地网络新闻宣传管理处设置一个存庞大的搜索引擎终端,重点对其管辖区的网络舆论进行全面监控。
各备有专门的网络管理人员对其的舆论容进行全天候的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通报与处理,同时使用关键词过滤,将有害信息源的IP地址和节点列表,编制成黑,在网络出口路由器上加上过滤功能,拒绝有害信息源的IP地址;或者采用专门的软件在服务器上形成一个专门网关,建立“防火墙”,通过过滤词的设置,将恶意攻击他人、社会或国家以及其他违反法律或公序良俗的不良言论屏蔽在网络之外。
(三)网络诚信体系构建技术构建网络诚信体系是应对网络暴力行为的重要一环。
只有通过广泛的公众教育,在充分保障公民言论、隐私及其他权力的前提下,赋予终端用户以有效的技术和方法,使其自觉自愿地对网络传播容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保障网络诚信体系的构建和网络中正常的秩序,促进网络健康有序地发展,保障给人类带来福祉。
网络诚信体系建立主要涉及网络认证技术、代理技术。
比如“发信域名认证”技术可以对每个的发送者和信息的完整性进行验证,帮助过滤来自伪造地址的垃圾;“发送端口阻止”技术则针对服务器发送电子时默认使用的端口,阻止未经网络服务商认证的服务器发送。
三、构筑网络管理体制,加强综合治理(一)管理者——政府主体就网络责任主体而言,政府管理部门掌握的公权力是打击网络暴力,维护网络秩序的硬武器。
一是要反思制度设置的公正性,并积极构建利益表达和协调机制,促进转型风险的有序释放。
一方面,应该清晰地意识到,网络暴力的频繁发生,很大程度上是网下社会风险在网络空间无序释放的结果。
而政府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有组织的不负责任”则是这些风险积聚的主要根源。
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网络暴力具有“社会晴雨表”功能。
对此,政府部门要经常性地反思制度设置的公正性问题,并及时开展风险评估,防止制度性社会排斥。
另一方面,也应认识到转型风险具有不可避免性和高度复杂性。
网民实施网络暴力大都只是为了逞口舌之快,泄愤懑之情,对于社会整体发展而言,具有一定的“社会安全阀”功能。
因此,我们不能因网络暴力的存在就因噎废食,导致言路逼仄,而要积极构建网上网下的利益表达和协调机制,在众声喧哗中“尽可能打捞那些沉没的声音”以政府之力维护普通民众特别是弱势人群的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二是应加强网络信息的研判与引导工作,并建立和完善对网络运营商的规制度,防止网络信息异变。
政府应坚持“监督而非监控”的治理理念,监督运营商承担起信息传播过程中“把关人”的角色,做好信息的搜集、取舍、整合、发布全过程的把关工作,对于利用网络散布,歪曲信息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或负有信息监管职责而未尽责的,应根据法律规定坚决追究其相关责任。
(二)服务者——行业自律的自律是打击网络暴力的软力量。
建立行业协会组织对网络业界进行自律管理,不但能够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而且还会降低政府的行政运行成本。
“少干预,重自律”是当前国际互联网管理的一个共同思路。
各国越来越强调政府作为服务者的角色,承认政府管理的“有限性”,着重发挥政府的服务和协调职能。
在对互联网的监管方式问题上,这一管理原则也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贯彻,当前各国的监管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行业监管为主,政府强制为辅,实行政府与行业的协同监管。
政府的职责主要集中在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导向上,行业自律规主要由三方面容组成:公平竞争、自我监管和用户服务,其具体的操作规也由行业协会等组织来制定实施,比较而言,政府监管具有补充性。
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娱乐化、商业化无可厚非,但部分门户缺乏应有的职业操守,对网民贴的有害信息不予以及时处理,导致网络舆论传播失控。
因此,各类不应惟点击率是从,惟利益是从,应该坚守一个基本的文化价值底线,不能一味地迎合网民的需求而不问这种需不是合理。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互联网协会,通过行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行业制裁等方式对互联网进行管理。
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理性的传播者、接受者队伍,这就要求加强网络新闻的伦理建设,提高网络从业者的素质,加强及其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和行业自律,尤其是提高网络编辑和论坛版主以及网络评论员的职业素养和引导舆论的能力,最终提高网络舆论的社会公信力。
(三)使用者——提高素养有信息技术研究者指出,尽管各种用来增强信息性的加密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是数字世界里人们一举一动都会留下无数的电子化数据记录——包括主动的和不经意留下的各种信息。
与物理痕迹不同的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那些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电子化信息可以被无数次整合,长期限地保存甚至无限度地传播,由此可能造成的后果,或许今天的我们仍然是难以想象的。
网络暴力的行为主体是网民,是参与到网络信息传播中的现实的人。
在网上社会与网下社会日益渗透、交融的背景下,他们既可能是网络暴力的实施者,又可能是网络暴力的受害者。
因此,就网民而言,要应对网络暴力风险,必须注意约束自我的网上网下行为:一是在日常生活中应自尊自律,恪守社会公德,避免成为网民攻击的实体对象;二是要提高自身网络道德素质,学会冷静、理性地看待各类社会现象,在网上不发表过激和失实的言论;三是要增强网络风险防意识,加强个人网络信息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