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铁建沙特轻轨项目亏损原因的分析
承接沙特高铁项目发生巨亏 中铁建暴露短板
承接沙特高铁项目发生巨亏中铁建暴露短板2011年1月22日《上海证券报》刊文称,中国最大的海外工程承包商中铁建已与控股股东中铁建总公司(国有企业)签署协议,后者向中铁建支付20.77亿元对价,接手沙特麦加项目的未完工工程,此举意味着中铁建麦加项目的最大损失为13.85亿元,较去年10月公告的41.53亿元大幅减少。
更有媒体称:“中国铁建按期实现了开通运营,圆满完成了2010年11月的朝觐运营任务。
”国资为上市公司买单,一个项目亏损41亿也叫“圆满”,这不得不让人深刻思考中国企业的海外发展模式。
从媒体披露的信息看,中铁建把麦加项目巨亏的原因都归咎于雇主,好像自己没任何责任,这显然是国际工程管理不成熟的表现,浮出了中国建筑企业国际工程管理的短板。
不断奶的孩子强壮不起来中铁建2008年分别在上海和香港上市,2010年《财富》世界500 强企业排名第133位,全球225家最大承包商排名第1位,中国企业500强排名第8位,是中国最大工程承包商和最大海外工程承包商。
2009年年底,企业总资产2829.9亿元,净资产540.8亿元,全年新签合同总额为6013亿元,海外新签合同额597 亿元,营业收入3555 亿元,实现利税总额208亿元。
就是这么个赫赫有名的上市公司,自己处理不了一个轻轨项目的技术、管理、建设和索赔工作,中国企业的软实力着实让人担心。
与沙特政府签订合同的是中铁建,现在国企中铁建总公司接手后续工程,这就意味着中铁建不具备履行合同的能力,按照国际承包规则,此时雇主可以没收中铁建的保函。
但从目前披露的消息看,中铁建和中铁建总公司与麦加项目雇主似乎没有履行承包商的变更手续,中铁建与中铁建总公司的安排只是中国企业之间的操作。
上市公司的股东是持股自然人或法人,而国有企业的股东是全国人民,国有企业为一个上市公司买单27.68亿元,意味着全国人民平均每人拿出2元钱来填补中铁建麦加项目的亏损黑洞,这种做法从法律上讲是不妥的。
案例解读:中铁建沙特麦加轻轨项目41亿亏损缘由
案例解读:中铁建沙特麦加轻轨项目41亿亏损缘由造成项目亏损的主要原因有:未针对项目要求进行询价,采用国内价格估价,没有对业主的概念设计进行深入分析,低估项目工程量,同时由于对于中东市场不够熟识,低估了项目实施的难度。
现在各种报道中提到的各种原因并不符合事实或者并不能构成索赔的原因,比如政治工程的提法并不符合事实,指定分包造成的损失无法构成索赔原因。
中国铁建在不同场合做出的一些解释,很难解释造成如此大亏损。
而这些解释也更加暴露了他们管理层对于国际工程和中东地区状况的生疏。
长期来看,受大环境影响,除了高科技含量的设备和技术输出,一般的建设工程承包的前景并不看好,由于成本优势不在,许多公司可能会面临逐步退出海外市场的局面。
自从20XX年10月25突然发布沙特麦加轻轨项目以来,网上议论纷纷。
关于沙特项目的亏损,中国铁建在公告中给出的解释是:“该项目采用EPC+O&M 总承包模式,项目签约时只有概念设计,主要由于业主提出新的功能需求及工程量的增加,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合同估计总成本逐步增加。
”“20XX 年下半年,项目全面进入大规模施工阶段,各分部分项工程全面绽开,实际工程数量比签约时估计工程数量大幅度增加,再加上业主对该项目的20XX 年运能需求较合同规定大幅提升、业主负责的地下管网和征地拆迁严重滞后、业主为增加新的功能大量指令性变更使部分已完工工程重新调整等因素影响,导致项目工作量和成本投入大幅增加,计划工期出现阶段性延误。
”公告发布之后,笔者就在网上发过一篇文章,结合笔者长期研究海外工程的经验,对中国铁建沙特麦加轻轨项目的亏损原因做过分析。
随着现在更多的信息被揭示,对于该项目的亏损,我们可以做出相对更加接近事实的推想:报价时没有慎重分析合同及规范,并依据合同和规范进行有针对性的询价,而是参照过去国内的经验进行估价。
这是海外工程大量项目出现亏损的一个常见原因。
中东地区的工程项目,一般都是欧美一些国家的咨询公司编制合同及规范,合同中一般都会包含特别具体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对于设备、材料的参数,施工工艺等有特别细致的要求,在合同和规范中指定厂家、品牌也是特别常见的状况,许多合同还会有指定分包。
沙特风暴:中铁建海外工程41亿巨亏 央企“外战外行”,不得不吞下苦果
中国铁路行业雄心勃勃的海外扩张计划遭到了当头棒喝。
10月25日晚,中国最大的海外工程承包商中国铁建(01186.HK,601186.SH)发布公告称,公司承建的沙特麦加轻轨项目预计将发生巨额亏损。
按9月底的汇率计算,总亏损额约为41.53亿元人民币。
以中国铁建为首的工程承包企业,从2003年开始拓展海外工程市场,在2006年以后达到顶峰,其业务范围遍布欧、美、亚、非各大洲。
但在迅速扩张、夺取订单的过程中,这些海外工程企业的风险管理并未迅速跟进。
记者就沙特麦加轻轨项目的风险管理及相关索赔事宜致电中国铁建,对方拒绝置评。
10月26日,中国铁建复牌后股价大幅下挫,A股跌幅5.24%,H股跌幅达13.71%。
沙特风暴沙特麦加轻轨铁路项目,是中国铁路行业进军中东市场的首个项目。
“虽然全长只有18公里,但受到中沙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在谈到这条铁路的重要性时说。
中国铁建希望该工程能够成为样板,为将来在中东地区收获更多订单打下基础。
中国铁建总裁赵广发在接受沙特国家电视台采访时说,麦加轻轨铁路项目具有三项世界之最:设计运能最大、每小时运量72000人;室外温度最高,达50多度;同类项目工期最短,仅有18个月。
该项目自2009年2月开工建设,根据合同约定,将于2010年11月13日开通运营,项目总金额约17.7亿美元。
然而,中国铁建在公告中表示,项目进入大规模施工阶段后,由于实际工程数量比签约时预计量大幅度增加,再加上沙特业主对该项目的2010年运能需求较合同规定大幅提升、业主负责的地下管网和征地拆迁严重滞后、业主为增加新的功能使部分已完工工程重新调整等因素影响,导致项目工作量和成本投入大幅增加,计划工期出现阶段性延误。
公告称,上述变化导致合同预计总成本大幅增加。
按9月30日汇率折算,合同预计总收入120.70亿元,合同预计总成本160.69亿元,合同损失为39.99亿元。
加上财务费用1. 54亿元,总亏损额预计为41.53亿元。
YDM CHAPTER 2 案例 中国铁建为何在沙特失利?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案例回放:
在中国众多海外工程公司中,中铁十八 局无疑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成熟选手。其前身 为原铁道兵第八师,是中国铁建在中东地区 的旗舰公司。在2009年商务部统计的对外承 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前50名企业中,其以 8.28亿美元排名第19位。
(3)部分人员承担行政责任。具体承建单位中铁十八
局总裁刘 金林被解除总裁职务,退居为公司高级顾问。相信随 着事件的进展,将有更多的人员要为这一潜亏埋单。
(4)风险管理问题开始受到重视。中铁建的巨亏,使
得具有海外项目的企业,纷纷将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被提上了 议事日程,很多工程承包商开始思考海外项目的风险管理问题。
1、建立以项目负责人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完善对 项目负责人的考核。
2、建立和健全对施工费用进行控制的制度,如现场资 源管理。
3、通过各项制度,使施工消耗和支出按照预算时制订 的工料定额和费用开支标准进行严格控制,达到节约目 标。
4、加强施工过程中多余物资和废旧物资的管理。
三、施工安全质量的内部控制
6、采用固定式合约合同,所以不能根据工程量灵 活进行工程费用结清
该项目采用的是EPC合同。
EPC合同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固定的合同价格,在规 定的工期内完成固定范围的工程”。在EPC模式下,承包 商应当根据“业主要求”,进行设计、采购和施工。有经 验的承包商对于此类工程一般只能报价高。对于有些不可 预见的风险,可以采取保险、打入风险费解决。而中国恰 恰是报的最低价格。
反思:
政治or利益???
承接一些具有政治色彩的工程可能会牺牲 一定的经济利益,但政治工程并不意味着一定 要做赔本生意,反而可能因为依托政府,更有 盈利的保障。在企业经济利益和政治使命之间 ,表面来看存在着一定冲突,但选择权掌握在 企业手中。如果处理得当,二者应能得到兼顾 。
波兰雨蛙倒咬中海外,央企国际基建征程上的五大滑
波兰雨蛙倒咬中海外,央企国际基建征程上的五大滑哈哥、梵笛祖国基建近年来突飞猛进,国内一些建筑企业养成了先低价中标再搞“二次经营”,合同面前讲政治不讲法律,凭借实力排除反对与阻碍,环保只是走个形式,劳动力成本低,工人可任意加班的种种习惯。
但是这些最惠式国企待遇在它们的海外征程中却遭遇到了挫折,损失惨重。
下面列举几个案例,希望我们在“一带一路”高歌猛进中,引以为戒,保持清醒。
1.中铁建沙特麦加轻轨项目报价比本地承包商低10亿美元,业主一再压缩工期,却只有龟一样的拆迁速度,业主指定供应商及分包商引起成本大幅攀升,工人8小时工作制,2个月的朝觐,沙特工人雷打不动的一天4到5次的礼拜,不讲条件的政治赶工,但这种政治赶工石油富国沙特到现在也不愿认账,中国铁建为此承受了41.53亿元的亏损。
随后,中国铁建将项目移交给了其母公司中国铁建总公司,巨额的亏损最终由谁买单,没了下文。
2.中海外波兰公路项目中国海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中铁的全资子公司。
由中海外牵头组成的联合体以低于波兰政府28亿兹罗提预算一半的价格(13亿兹罗提)中标波兰A2高速公路A、C两个标段。
原材料价格大幅提升、本地设备租赁价格昂贵、因设计忽略雨蛙通道将追加10%的项目投资等等因素积累,项目进行到中期,中海外不得不向波兰方面要求追加2.5亿美元工程款,但波兰政府依据《公共采购法》拒绝了这一请求。
由于项目进展缓慢,资金拨付困难,严重超支,继续做完预计亏损3.94亿美元,最终中海外选择放弃该工程,联合体面临2.71亿美元的索赔和罚款。
中海外为该项目赔光了家底,总经理被撤职,中国中铁被国资委严肃问责。
本想波兰雨蛙美味到口,没想到反给波兰雨蛙倒咬一口。
3.中国中建巴哈·玛度假村在金融危机中失去美国赞助后,巴哈·玛度假村项目被中国中建美国有限公司接手。
该项目从中国进出口银行贷款25亿美元,中建美国公司也斥资1.5亿美元购买该项目股权。
浅议中国企业的境外项目成本管理——中铁建沙特项目巨亏带来的启示
2009年2月,中国铁建在沙特签署了《沙特麦加萨法至穆戈达莎轻轨合同》。
该项目工期22个月,计划次年10月完工进行试运营,项目的执行模式为交钥匙工程加运维管理。
然而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个项目便成了中国铁建的滑铁卢。
根据其2011年1月在上交所发布的公告,截至2010年底,该项目预亏预计将高达41亿元。
根据中铁建公告的解释,项目出现巨亏的原因主要有三:业主负责的征地拆迁和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相较合同业主对铁路运能指标的要求大幅提高;项目预计的工程量因各种因素被大幅突破。
中铁建的沙特铁路项目是一个中国企业因项目成本管理出现问题造成严重后果的经典案例。
目前,中国企业在海外开展业务的情况比较普遍,国际项目管理有其自身的特点,必须在项目全寿命周期做好成本管理。
报价阶段,企业通常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要做好成本预算,努力压低价格保持竞争力。
执行阶段,项目的成本控制能力成为了项目成败的关键,因为海外业务受项目国经济、政治、法律、金融环境影响较大,相关因素的变动都会导致公司的海外项目工期无法得到按期执行,更重要的是导致成本增加,甚至整个项目失败。
当前中国企业境外承揽大型工程和成套业务多采用EPC 模式,这就要求企业按照项目的要求,对承包项目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总负责,要一并承担整个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工作。
这种模式有其明显优势。
首先,它把设计、采购、施工三者结合在一起,使整个项目的设计与施工能够相配合,减少了传统模式下二者的衔接问题,既保证了项目质量又降低了造价;同时,施工安装与采购之间统一也能够从源头避免采购中误差。
然而这种模式一般采用总价合同、固定工期,交钥匙的结算方式,对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尤其是成本管理要求相对高,当前中国的走出去的多数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普遍还存在诸多问题,比较典型的如下:大多数企业内部没有健全的项目成本控制管理机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成本只是由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间接管控。
这种管理模式只能通过对总费用的预算管理和收付款管理控制项目的整体成本,但是效果极为有限,由于缺少专业知识和项目施工信息的了解,容易造成管不住,即没有办法判断项目支出的合理性,或者管的过死,一味追求成本控制,过度控制施工资源而对项目进度和项目质量造成影响,甚至造成安全隐患,从而产生更大的风险。
中国铁建麦加项目巨亏内因
中国铁建麦加项目巨亏内因:不讲条件不讲价钱11月13日,沙特阿拉伯王国麦加萨法至穆戈达莎轻轨(下称“麦加轻轨”),将按计划开通运营。
总承包方中国铁建(601186.SH,1186.HK)总裁赵广发曾在公司内部表示,承建这一项目,政治责任高于一切,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现在来看,中国铁建将成功兑现承诺,却付出了巨亏的代价。
沙特麦加这条全长18.06公里的轻轨,将中国工程承包业龙头央企中国铁建拖入巨亏41.53亿元人民币的境地。
麦加轻轨是一项重要而又特殊的工程,由于涉及外交、宗教等因素,这一施工条件异常困难却与合同条款和报价不相匹配的商业项目,被铁道兵出身的中国铁建视为“不讲条件、不讲价钱”的政治工程,其亏损的结局似乎早已注定。
不过,此时的中国铁建已经是一家两地上市的公众企业,这意味着这家公司在履行政治使命的同时,也需要兼顾自身的商业利益。
二者时有矛盾,但并不意味着一定顾此失彼,关键在于企业如何利用商业规则进行取舍平衡。
中国铁建在麦加轻轨项目上的角色冲突,是大型央企走出国门时共同面临的考题。
特殊工程2009年2月,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沙特国王阿卜杜拉的见证下,中国铁建与沙特城乡事务部签署了麦加轻轨项目合同。
该项目是2008年6月中沙两国政府签署《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合作协定》之后的首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主要用于缓解每年数百万穆斯林朝觐者在麦加朝觐期间的交通压力。
中国铁建一位人士表示,麦加轻轨项目系商务部推荐中国铁建操作,采用了议标而非招标的方式,公司当时进行评估时,认为该项目本身能够盈利。
议标是一种谈判性采购,是采购人和被采购人之间通过一对一谈判而最终达到采购目的的采购方式,不具有公开性和竞争性。
其优点是省时省力,较为灵活,但不足之处是容易滋生幕后交易。
麦加轻轨项目被称为世界轨道交通建设史上同类项目施工难度最大、建设工期最短、客运能力最大的地铁工程。
中国铁建议标后给出的报价,被认为是同类工程中价格最低的。
从中铁建沙特巨亏看海外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公里 , 中高架 线路 1. 其 43公里 。 麦加轻轨 项 目是世 界上迄 今为止 设计 运 量 最 大—— 单 向 客 流 每 小 时 7 0 20 0人 ,室 外 温 度 最 高— — 夏季地 表最 高温 度达摄 氏 7 O度 , 同类 工程工 期最 短—— 建设 工期仅 2 个 月的轻轨 铁路项 目。 O 随着 工程 的全 面铺 开 , 中铁 建发 现该 项 目实际 工程 数 量 比
仅 没有 把握到 总承包 商 的主动 权 , 而很 多职 责被 分解 , 反 受制 于
工程承 包商 中铁 建发布公 告 , 称公 司承建 的沙特麦 加轻轨项 目预
计将发 生巨额 亏损 , 亏损 总额约 为 4 . 1 5亿元人 民币。 消息一经 该
爆 出即在业 内引起极大振 荡 , 并再 次引发 人们对 中国工程企 业海
力变更 ; 因业主不 断变更需 求而引起 的施工 方案变更等 。工程 变
更往往 导致建 设项 目工期 延误 、 投资 失控 及成 本增 加 , 大项 目 加 管理 的难 度和风 险。 由工程 变更演 变而来 的施 工索赔 、 同争 端 合 及诉讼会 进一步增 加业主 与承包 商之间 的矛盾。 中铁建 公告 称 :0 0年下 半年麦 加轻轨 项 目进 入 大规模 施 21
价格预 期 。 计与采 购权 的缺 失直接造成 成本 失控并导致 施工过 设 程 中意 想不到 的工程量 的增加 。 陷入这种 被动局 面反映 出中铁建 对 中东地 区工程投 标 和操 作模式 的不 熟悉 以及 事前对 可能 遭遇 的合 同风险和 合同陷 阱评 估不 足。
( ) 变更风 险 二 工程
化风险 、 汇率风险和政治风 险, 文章认 为造成 此次亏损 最根 本的原 因在 于中铁建 海外施工经验不足 , 险管控 意识淡漠 。建立合 理的风险 风
中国建企海外工程项目成亏损案例
中国建企国外工程项目成损失事例1背景在接手沙特轻轨项目从前,中铁建已在国外市场历练 30 余年,此时俨然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工程承包商,中铁建也正向“世界建筑业的领军者,全世界最具竞争力的大型建筑公司”的目标迈进。
但是这条仅 18 公里的轻轨线改变了这全部,而这已创下了中国在国外建设项目的最大损失记录。
随之而引起的是中公公众(特别是中小股民 )的激烈不满,究其原由就是其巨额损失会由谁来买单,此处点到为止,大家不言自明。
中铁建在中东马失前蹄给中国国外公司敲响了警钟,而他在中东打拼奋斗的历程是中国工程类公司在国外发展的缩影:经过中国式援建翻开世界之窗的中国承包商们,在面对复杂的现代商业环境时需要付出更多的智慧。
中铁建在麦加的教训也给所有期冀在中东掘金的中国公司上了一课。
2原由中铁建在沙特拥有十年的基础,也吃过亏,应当熟习这里全部的游戏规则,可是中间铁建在 2010 年年初就已经核算出巨亏,却没法依据商业逻辑实时踩刹车,而是明知巨亏还要讲其达成,可否刹车已经不是中铁建可以左右的。
这应当算是巨亏的一个客观原由,政治要素起决定作用。
沙特麦加萨法至穆戈达莎轻轨对于这个轻轨项目最开始夺标呼声最高的也并不是中铁建,而是沙特当地实力最强的铁路建设公司,当年沙特公司报出 200 亿的高价,而中铁建却报出 120 亿的廉价,这难免让人思疑中铁建能否能达到世界标准。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个 120 亿是依据国内广州轻轨的招标成本测算出来的,这就是巨亏的一个主观原由,因为中铁建没有全面考虑当地条件与国内的差别而惹起报价的强盛偏差。
问题还在于, 2009 年正式签约到 2010 年 11 月达成 35%的运能,留给中铁建的工期只有 20 个月,这在国内还算富裕,但这里是沙特 ----一个工作节奏慢的稀罕的国家。
事实证明不论是人员配置仍是工作态度中铁建都没做好准备,随之而来的不确立要素让这个项目变为了不行能达成的任务。
1 / 2旋即,沙特业主方的一个设计更改让全部变得不行逆转起来,两方的商定是在 2010 年 11 月 13 日开通营运,要达到 35%运能,在这一点上中铁建的理解是开通 35%运能,在车站建设方面只要开通 4 个车站就能知足业主要求 ;但业主以后要求他们九个站在 2010 年 11 月就所有开通,这直接致使了工期的吃紧,而以后业主又在技术设施方面的要求更改达到了让人不行理喻的地步。
中铁建沙特巨亏分析
中铁建沙特轻轨项目巨亏分析背景在接手沙特轻轨项目以前,中铁建已在海外市场历练30余年,此时俨然成为全球最大的工程承包商,中铁建也正向“世界建筑业的领军者,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大型建筑集团”的目标迈进。
然而这条仅18公里的轻轨线改变了这一切,而这已创下了中国在海外建设项目的最大亏损记录。
随之而引发的是中国民众(尤其是中小股民)的强烈不满,究其原因就是其巨额亏损会由谁来买单,此处点到为止,大家不言自明。
中铁建在中东马失前蹄给中国海外企业敲响了警钟,而他在中东打拼奋斗的历程是中国工程类企业在海外发展的缩影:通过中国式援建打开世界之窗的中国承包商们,在面对复杂的现代商业环境时需要付出更多的智慧。
中铁建在麦加的教训也给所有期冀在中东掘金的中国企业上了一课。
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中铁建在沙特拥有十年的根基,也吃过亏,应该熟悉这里一切的游戏规则,但是当中铁建在2010年年初就已经核算出巨亏,却无法遵循商业逻辑及时踩刹车,而是明知巨亏还要讲其完成,能否刹车已经不是中铁建能够左右的。
这应该算是巨亏的一个客观原因,政治因素起决定作用。
关于这个轻轨项目最开始夺标呼声最高的也并非中铁建,而是沙特当地实力最强的铁路建设集团,当年沙特公司报出200亿的高价,而中铁建却报出120亿的低价,这不免让人怀疑中铁建是否能达到世界标准。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个120亿是按照国内广州轻轨的投标成本测算出来的,这就是巨亏的一个主观原因,由于中铁建没有全面考虑当地条件与国内的差异而引起报价的巨大偏差。
问题还在于,2009年正式签约到2010年11月完成35%的运能,留给中铁建的工期只有20个月,这在国内还算宽裕,但这里是沙特----一个工作节奏慢的出奇的国度。
事实证明无论是人员配置还是工作态度中铁建都没做好准备,随之而来的不确定因素让这个项目变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旋即,沙特业主方的一个设计变更让一切变得不可逆转起来,双方的约定是在2010年11月13日开通运营,要达到35%运能,在这一点上中铁建的理解是开通35%运能,在车站建设方面只需开通4个车站就能满足业主要求;但业主后来要求他们九个站在2010年11月就全部开通,这直接导致了工期的紧张,而其后业主又在技术设备方面的要求变更达到了让人不可理喻的地步。
中铁项目亏损弥补措施方案
中铁项目亏损弥补措施方案引言中铁集团作为中国铁路建设和运营领域的龙头企业,承担着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然而,由于市场变化和项目风险等因素的影响,中铁项目在经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亏损的情况。
为了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就中铁项目亏损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相应的弥补措施进行探讨。
亏损原因分析在谈及中铁项目亏损的问题时,我们需要先对亏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1. 市场需求变化: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一些原本有利可图的项目可能面临需求下降、竞争加剧等问题,进而导致项目亏损。
2. 成本控制失控:中铁项目涉及大规模的建设和运营成本,若成本控制不力,将导致亏损的发生。
3. 风险管理不当:一些项目本身存在较高的风险,但中铁未能妥善管理和控制,导致项目亏损。
弥补措施针对中铁项目亏损的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弥补措施:1. 加强市场调研和前瞻性规划中铁集团应加强市场调研,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及时调整项目策略和布局,避免投资于市场前景不明朗的项目中。
同时,结合市场需求,制定前瞻性规划,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运营成本。
2. 强化成本管控和效率提升中铁项目应建立健全的成本管控体系,严格控制项目建设和运营成本。
可以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开支。
此外,还可以通过与供应商谈判、采购策略优化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
3. 加强风险评估和管理在中铁项目启动前,应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确定项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确保项目安全、顺利推进。
此外,可以考虑购买适当的风险保险,分散风险。
4. 推进创新和技术升级中铁项目应积极推进创新和技术升级,减少无效成本并提高运营效率。
可以通过引进新技术、智能化设备等方式降低人工成本,并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
5. 寻求合作与多元化发展中铁可以与其他企业合作,通过共享资源和风险,降低项目投资风险和成本压力。
此外,还可以积极拓展多元化业务,降低对单一项目的依赖,分散项目风险,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第09章 案例分析及答案
第九章国际工程承包案例:中国铁建沙特轻轨项目巨亏背后现“合同陷阱”【基本案情】2009 年 2 月 10 日,中国铁建公司与沙特阿拉伯王国城乡事务部签署《沙特麦加萨法至穆戈达莎轻轨合同》,约定采用 EPC+O&M 总承包模式(即设计、采购、施工加运营、维护总承包模式),由公司负责沙特麦加轻轨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系统(包括车辆)安装调试以及从2010 年 11 月 13 日起的三年运营和维护。
工期要求为:2010 年 11 月 13 日开通运营,达到35%运能;2011 年 5 月完成所有调试,达到 100%运能。
该项目合同总金额为 66.50 亿沙特里亚尔,约为 17.7 亿美元。
麦加轻轨项目对于中国铁建来说是一项非常特殊的工程。
2010 年 10 月 12 日,中国铁建总裁赵广发还特别对沙方指出,该项目是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标志性工程,是迄今为止全世界设计运能最大、运营模式最复杂、建设工期最短、外部气候环境最恶劣的轻轨铁路项目。
而似乎也正是因为这几个“之最”,让中国铁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
赵广发在与沙方会面中也坦言,该项目“遇到了一系列巨大挑战和不可预料的重大变更及重重困难”。
2010 年下半年,项目全面进入大规模施工阶段,各部分项目工程全面展开,实际工程数量比签约时预计工程数量大幅度增加,再加上业主对该项目的2010 年运能需求较合同规定大幅提升、业主负责的地下管网和征地拆迁严重滞后、业主为增加新的功能大量指令性变更使部分已完工工程重新调整等因素影响,导致项目工作量和成本投入大幅增加,计划工期出现阶段性延误。
合同预计总成本160.69 亿元,按2010 年9 月30 日的汇率折算,合同总金额120.70 亿元,两者相减,合同损失39.99 亿元。
加上财务费用1.54 亿元,该项目总的亏损预计为41.53 亿元。
公司解释,合同预计总成本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该项目采用EPC+O&M 总承包模式,项目签约时只有概念设计,主要由于业主提出新的功能需求及工程量的增加,合同预计总成本逐步增加。
沙特麦加轻轨工程案例分析
沙特麦加轻轨工程案例分析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建)2010年10月26日刊登沙特麦加轻轨项目情况公告:“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因实际工程数量比签约时预计工程量大幅增加等原因,预计将发生大额亏损。
……项目总亏损额预计为人民币41.53亿元”。
作为富有经验的国际承包商,中铁建在自己专长的领域尚且创下了中国海外工程项目巨亏的记录,这让很多企业管理者开始反思自身经营的风险,特别是国际化方向中的风险管理。
本文整理财新《新世纪》及其它来源的背景资料,从国际承包工程合同管理的角度来展示和思考该项目,为我国企业更快更好地实现国际化提供借鉴。
麦加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城,在麦加朝觐期间,每年数百万穆斯林朝觐者涌入,而当地的交通压力很大。
2006年1月12日震惊世界的麦加朝觐踩踏事故,导致345人死亡,大量人员受伤,沙特政府迫切希望改善麦加的交通状况。
麦加轻轨项目起于加马拉站,经米纳、穆兹达利法,至终点阿拉法山站。
正线全长18.06公里,环形折返线长1.6公里,其中高架段长13.36公里。
正线为双线,全线共设九座车站,其中高架站七座。
据中铁建公告介绍,沙特麦加轻轨由沙特城乡事务部担任业主,项目采用EPC+O&M总承包模式(即设计、采购、施工加运营、维护总承包模式),由中铁建负责设计、采购、施工、(包括车辆在内的)系统安装调试、以及从2010年11月13日起的三年运营和维护。
工期要求:2010年11月13日开通运营,达到35%的运能;2011年5月完成所有调试,达到100%的运能。
国内同等规模的轻轨项目,从设计到运营需要三年时间。
但本项目自2009年2月开工建设,将于2010年11月13日开通运营,实际工期仅为16个月,建设工期很短。
该轻轨项目标准高运力大。
轻轨最高运送能力为单向高峰每小时输送7万2千人,列车最小追踪间隔80秒,是目前世界上设计运能最大的轻轨铁路。
中铁建经商务部推荐,采用议标方式。
曾经夺标呼声最高的沙特本拉登集团报价27亿美元。
央企海外投资巨亏原因分析
中铁建沙特轻轨投资巨亏原因分析2009年2月10日,在世界500强中排名第133位的中铁建与沙特阿拉伯王国城乡事业部签署了《沙特麦加萨法至穆戈达莎轻轨合同》。
根据合同,中铁建将负责该轻轨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系统(包括车辆)安装调试,以及从2010年11月13日起的三年运营和维护。
合同要求今年11月13日开通运营,达到35%的运能,2011年5月完成所有调试,达到100%的运能。
然而,10月26日9时50分,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香港联交所同时发布公告,公司在沙特阿拉伯王国麦加的轻轨项目预计将发生41.53亿元的巨额亏损。
引起国内工程行业及投资人的广泛的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麦加轻轨项目是世界轨道交通建设史上同类项目施工难度最大、建设工期最短、客运能力最大的地铁工程,按照正常的商业规律,其价格理应最高,工期最长,但中国铁建议标后给出的报价,却是同类工程中价格最低(最后报价17.7亿美元,比沙特当地实力最强的铁路建设集团的27亿美元少了将近10亿美元),工期最短。
这一施工条件异常困难却与合同条款和报价不相匹配的商业项目,其亏损的结局似乎早已注定。
而且,项目一开始,中国铁建即感受到难度,2009年亏损已开始出现,但是中国铁建未按通常商业合同做法停工谈判,而是调集国内技术骨干不计成本赶工,如此赶工成本超出数十亿元,远非一般商业合同要求之守信义务所能解释。
既然亏损的结局似乎早已注定,中铁建为何还要承包这给项目?既然2009年亏损已开始出现,为什么中铁建没有按通常商业合同做法停工谈判?而是不计成本,竭尽所能,保证工期的按期完成。
追究其原因应有以下几点:1. 沙特国王的高度信任,中国商务部委以重任。
沙特国王阿卜杜拉曾对其表示,当初在选择承包商时,沙特国内意见不一,国王最终决定将项目交由中国公司承建,是对中国企业的高度信任,这位国王亦承诺该项目如果实施顺利,中国企业会有更多机遇,沙特还有许多大项目将交给中国公司承建。
深度分析中国铁建沙特麦加轻轨项目亿巨亏原因
深度分析中国铁建沙特麦加轻轨项目亿巨亏原因————————————————————————————————作者:————————————————————————————————日期:深度分析中国铁建沙特麦加轻轨项目41亿巨亏原因自从2010年10月25突然发布沙特麦加轻轨项目以来,网上议论纷纷。
关于沙特项目的亏损,中国铁建在公告中给出的解释是:“该项目采用EPC+O&M 总承包模式,项目签约时只有概念设计,主要由于业主提出新的功能需求及工程量的增加,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合同预计总成本逐步增加。
”“2010 年下半年,项目全面进入大规模施工阶段,各分部分项工程全面展开,实际工程数量比签约时预计工程数量大幅度增加,再加上业主对该项目的2010 年运能需求较合同规定大幅提升、业主负责的地下管网和征地拆迁严重滞后、业主为增加新的功能大量指令性变更使部分已完工工程重新调整等因素影响,导致项目工作量和成本投入大幅增加,计划工期出现阶段性延误。
”公告发布之后,笔者就在网上发过一篇文章,结合笔者长期研究海外工程的经验,对中国铁建沙特麦加轻轨项目的亏损原因做过分析。
随着现在更多的信息被揭示,对于该项目的亏损,我们可以做出相对更加接近事实的推测:1.报价时没有慎重分析合同及规范,并依据合同和规范进行有针对性的询价,而是参照过去国内的经验进行估价。
这是海外工程大量项目出现亏损的一个常见原因。
中东地区的工程项目,一般都是欧美一些国家的咨询公司编制合同及规范,合同中一般都会包含非常详细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对于设备、材料的参数,施工工艺等有非常细致的要求,在合同和规范中指定厂家、品牌也是非常常见的情况,很多合同还会有指定分包。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认真分析规范,而是想当然的认为中标后能够使用国内的材料和设备,必然会带来巨大损失。
2.这是一个EPC合同,业主提供的设计还处于概念设计阶段。
相比于施工合同,施工方在投标前就需要做更多的工作,需要结合设计院的力量,对概念设计作出评估,较为准确的估计总体工程量。
中国铁建(601186)沙特项目损失报告
中国铁建(601186)沙特项目相关情况中国铁建在沙特麦加项目合同预计总收入为120.51亿,预计总成本为160.45亿,财务费用为1.54亿,故此项目净亏损为41.48亿;沙特项目最新进展:1、公司将沙特麦加项目自2010 年10 月31 日后的权利义务转让给中铁建总公司,总公司支付20.77 亿元作为对价;2、后期麦加项目的索赔安排:1)若索赔收入低于(含)13.85亿元,索赔收入全部归公司所有;2)若高于13.85 亿元低于34.62 亿元,其中13.85 亿元归公司所有,剩余部分(最多20.77亿元)归中铁建总公司所有;3)若高于34.62 亿元,按上述分配后的剩余部分优先补偿中铁建总公司在该项目上的后期亏损,其余部分归公司享有;3、麦加项目截止2010 年10 月31 日的累计净亏损41.48 亿元(包括已完工的34.62 亿元和未完工计提的预计损失6.86 亿元)仍将保留在公司2010 年及以前年度的利润表中,转回的合同预计损失和由中铁建总公司支付的款项计入“资本公积”;综上,中国铁建在沙特项目上最大亏损锁定在13.85亿,若后期索赔收入进账,则损失有望进一步降低;在会计安排上,此笔41.48亿的亏损会在2010年年报中体现,集团安排的20.77亿及未完工项目计提损失的追回部分将准入资本公积,对账面利润没有影响,预计亏损不变。
仅以10年三季报数据为基准,不考虑四季度业绩收入,公司亏损41.48亿计入,则每股亏损为0.337元,截止三季度公司每股收益为0.164元,按此计算,公司不计入四季度收益的前提下,每股亏损达0.173元。
但四季度公司有相当大笔的结算收入到账,机构普遍预计公司2010年每股收益在0.35-0.46之间。
集团公司承诺的20.77亿及后续合同损失转回部分计入资本公积,虽然不能从收入上体现,但会相应减少所得税的支出,对股东有利。
沙特项目的经营现状及其亏损的原因分析
沙特项目的经营现状及其亏损的原因分析摘要:我们不能人云亦云地简单议论当前全局的一个热点问题,即“沙特项目究竟盈利还是亏损”。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借对“沙特项目”进行考察的机会,通过对大量第一手资料的调查研究,以及对亏损的主、客观原因的综合分析,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事实是:我们必须正视沙特项目亏损的现状。
关键词:项目;经营;分析近一个时期,中铁J局上上下下都在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就是,“沙特项目究竟盈利还是亏损”。
在这样的议论纷纷中,我们有了对中铁J局的沙特项目进行调研的机会。
力图通过公正、客观的调查研究,为公司高层的决策提供正确的依据。
一、正视沙特项目亏损现状为了准确把握各个项目合同下的经营现状,通过对大量第一手资料的考察,得出“沙特项目经营情况调查表”如下:从上述沙特项目部组织经营的七个项目情况来看,除了萨比亚桥面改造项目经营形式看好之外,其他六个现场全面亏损。
合计亏损119.68万沙币。
已完未验779万沙币,除去甲方提点和质保金以后的验工收入为605.82万沙币;现金结余149.02万沙币,然而这实际上是2009年2月26日到账的国内40美元的紧急贷款拨付;固定资产净值466万沙币。
截至2009年3月末,沙特项目总资产为1696.91万沙币,而负债总额为1816.59万沙币。
资产负债率为107.05%。
即使已完未验工程款尽快全部验回到账,在605.82万沙币的验工收入基础上,扣除甲方的主材款(约占35%),实际可能进我方账户的验工款大约是393万沙币,加上现金结余149.02万沙币,可能形成自有资金542.02万沙币。
但是,今年5月底或下半年一定要返还187.5万沙币的贷款(即50万美元),再清理253万沙币的职工工资拖欠以后,只剩下101.52万沙币可作为流动资金使用。
然而,沙特项目的每月的现金需求量在80―90万沙币。
由此可见,如果验工拖延一个月,就会导致资金周转紧张,验工拖欠两个月将会导致整个项目运转停滞。
中铁建巨亏原因探究
为什么是中国铁建?----中铁建沙特轻轨项目巨亏41亿事件的法律分析与思考一、公告情况2010年10月25日中国铁建在上交所和联交所发布公告,公告称,承建的沙特轻轨项目可能面临41.53亿元的亏损,亏损是因为实际工程数量比签约时预计工程量大幅增加等原因。
中国铁建已根据合同向业主递交了变更及索赔资料,业主承诺在项目结束后将成立专门委员会,商谈相关索赔和补偿问题。
二、项目及进展情况2009年2月10日,本公司与沙特阿拉伯王国城乡事务部签署《沙特麦加萨法至穆戈达莎轻轨合同》,该项目正线全长18.06公里,环形折返线1.6公里,正线为双线。
项目采用EPC+O/M模式,即设计、采购、施工+运营管理(三年)的模式,施工工期约22个月,计划2010年10月开通运营。
合同总金额66.5亿里亚尔,折合约17.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21亿元,约占本公司中国会计准则下2007 年营业收入的6.81%。
该项目为全世界穆斯林朝觐专用铁路,项目意义重大。
项目进展过程中,2010 年下半年,项目全面进入大规模施工阶段,各分部分项工程全面展开,实际工程数量比签约时预计工程数量大幅度增加,再加上业主对该项目的2010 年运能需求较合同规定大幅提升、业主负责的地下管网和征地拆迁严重滞后、业主为增加新的功能大量指令性变更使部分已完工工程重新调整等因素影响,导致项目工作量和成本投入大幅增加,计划工期出现阶段性延误。
该项目社会影响重大且受到两国政府高度关注,为确保工期进度,本公司下半年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确保了项目主体工程按期完工,满足了业主有关2010 年11 月开通运营的要求。
就上述变化导致合同预计总成本大幅增加,本公司已经根据合同向业主递交了变更及索赔资料,业主承诺在项目结束后将成立专门委员会,商谈相关索赔和补偿问题。
到目前为止,本公司仍在就上述变更索赔事宜与业主协商,尚未获得业主的批准。
三、对中铁建披露的预亏原因及其后果的法律分析根据中国铁建在联交所和上交所公布《公告》,公司认为产生巨亏的原因主要是:1、签约资料不全;2、工程变更;3、业主负责的地下管网和征地拆迁严重滞后;4、汇率变化,即人民币升值增大亏损;5、赶工使成本增加。
深入分析中国铁建沙特麦加轻轨项目41亿巨亏原因
深度分析中国铁建沙特麦加轻轨项目41亿巨亏原因自从2010年10月25突然发布沙特麦加轻轨项目以来,网上议论纷纷。
关于沙特项目的亏损,中国铁建在公告中给出的解释是:“该项目采用EPC+O&M 总承包模式,项目签约时只有概念设计,主要由于业主提出新的功能需求及工程量的增加,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合同预计总成本逐步增加。
”“2010 年下半年,项目全面进入大规模施工阶段,各分部分项工程全面展开,实际工程数量比签约时预计工程数量大幅度增加,再加上业主对该项目的2010 年运能需求较合同规定大幅提升、业主负责的地下管网和征地拆迁严重滞后、业主为增加新的功能大量指令性变更使部分已完工工程重新调整等因素影响,导致项目工作量和成本投入大幅增加,计划工期出现阶段性延误。
”公告发布之后,笔者就在网上发过一篇文章,结合笔者长期研究海外工程的经验,对中国铁建沙特麦加轻轨项目的亏损原因做过分析。
随着现在更多的信息被揭示,对于该项目的亏损,我们可以做出相对更加接近事实的推测:1.报价时没有慎重分析合同及规范,并依据合同和规范进行有针对性的询价,而是参照过去国内的经验进行估价。
这是海外工程大量项目出现亏损的一个常见原因。
中东地区的工程项目,一般都是欧美一些国家的咨询公司编制合同及规范,合同中一般都会包含非常详细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对于设备、材料的参数,施工工艺等有非常细致的要求,在合同和规范中指定厂家、品牌也是非常常见的情况,很多合同还会有指定分包。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认真分析规范,而是想当然的认为中标后能够使用国内的材料和设备,必然会带来巨大损失。
2.这是一个EPC合同,业主提供的设计还处于概念设计阶段。
相比于施工合同,施工方在投标前就需要做更多的工作,需要结合设计院的力量,对概念设计作出评估,较为准确的估计总体工程量。
当然,这样的工作会耗费比较长的时间和人力财力,因此很多公司在投标时间紧的情况下,这一步就会做的比较粗略,但是这也会给投标带来极大的风险。
中铁建巨亏内幕及分析(合集五篇)
中铁建巨亏内幕及分析(合集五篇)第一篇:中铁建巨亏内幕及分析中铁建沙特项目巨亏内幕中国铁建(7.47,-0.05,-0.66%)(601186.SH,01186.HK,下称“中铁建”)爆出沙特轻轨工程项目可能亏损41.53亿元后,引起国内工程行业的广泛关注。
中铁建今天发布的三季报显示,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27.74亿元,同比增长29.71%,但是亏损13.6亿元,大幅下降193.52%。
由于计提沙特麦加轻轨项目预计损失,中铁建前三季度资产减值损失高达6.49亿元。
另一家目前正在海外承包工程的大型央企海外项目负责人昨天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认为,中铁建以国内的经验来从事国外的项目,国外的问题没有研究透彻。
按照中铁建董秘余兴喜向本报的解释,沙特轻轨项目亏损的原因在于工程采用议标方式,而非投标方式,即指定由中铁建进行承建。
此外,项目采用“EPC+O&M”的总承包模式,项目签约时只有概念设计,此后业主提出了新的功能需求及工程量增加。
到今年6月30日,中铁建预计总成本增加到125.44亿元。
但是实际的亏损原因并非余兴喜解释的这样简单。
2009年2月10日,中铁建与沙特阿拉伯王国城乡事业部签署了《沙特麦加萨法至穆戈达莎轻轨合同》。
根据合同,中铁建将负责该轻轨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系统(包括车辆)安装调试,以及从2010年11月13日起的三年运营和维护。
合同要求今年11月13日开通运营,达到35%的运能,2011年5月完成所有调试,达到100%的运能。
EPC 意味着中铁建拥有项目设计权、采购权、施工权,设备采购都应由中铁建进行调度。
而据中铁建上述管理层介绍,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尤其是在工程分包过程中,设计是由国外公司负责的。
“由国外设计的话,意味着标准、订货就有一些问题,可能由(设计公司)自己指定。
沙特这个国家制度管理跟中国不一样,据我了解好多东西是指定的,指定由哪些公司提供设备。
”中铁建上述管理层说。
这与上述另一家大型央企海外项目负责人的观点较为类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铁建沙特轻轨项目亏损原因的分析
关于中铁建沙特轻轨项目亏损原因的分析(转载)
2010年10月25日,中国铁建发布公告称,由于承包的沙特麦加轻轨项目出现实际工程数量比预计工程量大幅增加等原因,预计将发生人民币41.53亿元的巨额亏损。
公告发布之后,股市上大小股民无不震惊,股民称之为“史上最雷人的公告”。
公告发布之后,各种媒体争相报道,晚上议论纷纷,不过,工程建设是一个很专业的领域,所以各种报道和讨论也都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各种分析都很难触及问题的本质。
笔者从事海外工程管理工作将近八年,所以对于中国工程企业承包海外工程的种种情况十分熟悉。
本来最近事情多,没打算专门写这件事情,可是昨天发现网上一篇新闻稿《沙特风暴:中铁建海外工程4 1亿巨亏警示》,在结尾的时候提到笔者一篇旧文的观点,其实此文是笔者为了应付领导的要求临时赶制的东西,所以写的很简单也很随意。
因此,为了让大家对于这次事件有个深入的理解,笔者也决定就此事件做一点分析。
关于中国铁建10月25日的公告,网上讨论最多的是中铁建关于亏损原因的说明:
“该项目采用EPC+O&M 总承包模式,项目签约时只有概念设计,主要由于业主提出新的功能需求及工程量的增加,该项目在实施过程
中,合同预计总成本逐步增加。
到2010 年6月30 日,预计总成本增加到125.44 亿元。
2010 年下半年,项目全面进入大规模施工阶段,各分部分项工程全面展开,实际工程数量比签约时预计工程数量大幅度增加,再加上业主对该项目的2010 年运能需求较合同规定大幅提升、业主负责的地下管网和征地拆迁严重滞后、业主为增加新的功能大量指令性变更使部分已完工工程重新调整等因素影响,导致项目工作量和成本投入大幅增加,计划工期出现阶段性延误。
”
对于不从事这一行工作的人来说,这一段解释一定非常难理解,因此就出现了网上各种各样的疑问。
现在EPC项目非常流行,在EPC项目中业主会给出功能要求或者是概念设计。
比较好的方法是业主给出功能要求,各个承包商在投标时,提出自己的方案和报价,这样业主接受了方案和报价之后,承包商就按照这个方案和报价实施,相对来说争执就会较少。
比如,奥运会的国家体育馆,各承包商是在投标前各自做出自己的方案,并报给业主,最后由业主选定中标的承包商,在确定承包商前,各个承包商的方案还都进行公式,由市民进行投票。
不过,通常的情况都是业主在招标时给出概念设计及规范要求,概念设计当然并不完全,只有大体轮廓,但是规范会写的很全面。
大家
一定不要认为,规范写的全面是好事,一般这种规范会写的包罗万象,基本上是签订合同以后,业主怎么要求可能都能在规范中找出依据。
而承包商在投标期间并不做细化设计,只是按照业主提供的概念设计报价,因为通常投标时间很紧,也没有时间去做。
签订合同以后,承包商再在业主的概念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然后提交给业主批准,此时承包商和业主在功能要求上一定会产生争执,结果导致承包商开始的设计很难批准。
最终导致的结果是,要么承包商接受业主的要求,增加成本,要么坚持不按照业主的意见修改,不断的拖工期,最后可能去打官司。
不过,真要去仲裁或者上法庭,承包商也很难赢。
因此,操作这样的项目一定要慎之又慎,同时要具有高度的国际工程水平,才有可能将这种风险降到尽可能小的水平,恕我直言,目前中国即使最好的公司,离能操作这样的项目的水平还相差很远,更不用说中国铁建了。
公告中提到,中铁建早已经提交了索赔,但是业主一直没有答复,应该说的就是这方面的情况。
不过,这应该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因为由于合同的工作范围的争执,通常不会导致如此大的损失。
EPC项目和一般的建造合同不一样,后者一般图纸详细,承包商只要按照图纸和技术规范来分析工程和报价就可以。
而EPC通常只有“业主要求”或“概念设计”,这时估计工作量将非常困难,必须要由设计人员与合约估算人员配合,并需要完成一定程度的设计,才有可
能将工作量估计的较为准确,但是我估计,中铁在投标的时候,肯定没有这么做,恐怕只是根据经验粗略的估计工作量就投标了,因为有很多中国的公司在投EPC的项目就是这么做的。
而这方面的失误,在合同上就完全没有索赔的理由了。
综上所述,笔者估计,中铁建此项目的亏损,应该主要是两个方面:由于中铁的投标人员对于工程量估计失误,导致实际实施的工作量远大于报价时估计的工程量。
由于投标时至于概念设计,实施时业主及承包商在功能要求上争执较多。
另外,还有一些原因,中铁建公告虽然只字未提,但我估计他们一定是遇到的,只是没法说而已:
对于当地市场情况不熟悉,未经过仔细的市场考察和询价。
据笔者的了解,中铁建在这个项目上是初次进入沙特市场,新进入一个市场,处于风险控制考虑,必须要对市场进行认真考察。
而针对具体的项目,在投标时就要对材料和分包商进行逐项的询价。
很不幸的是,国内很多承包商在承包海外工程的时候,这些工作都是不做的。
一是时间紧,来不及做,而是,能力不足,做不到,三是,做惯了国内的项目,思维定势,直接就套国内经验估价。
对于当地规范及技术要求不熟悉。
在沙特主要是使用美国标准,国内的承包商虽然说是也做了二、三十年的海外工程,不过对于国外的规范标准仍然是十分陌生的,中铁肯定也是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这会
导致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投标的时候无法准确估计成本,而是会造成实施的困难,特别是设计过程。
缺乏实施国际工程的人才,对于国际工程的操作模式不熟悉。
国际工程的操作模式和国内有很多不同,而且尤其重视书面工作,国内能够进行这些操作的人是少之又少。
比如索赔,如果不能及时的发现索赔机会,留下记录,准备资料,完成索赔报告,本来有机会的索赔也会变成没有机会。
对于沙特这个国家的情况了解不足。
沙特是中东宗教气氛最浓的一个国家,各方面限制非常严,而中铁这个项目的工程所在地是伊斯兰的圣地麦加,限制就更严了。
一个最明显的例子,这个地方甚至不允许非穆斯林进入,所以中铁在实施这个项目的时候,搜遍整个中铁集团寻找回族民工。
中铁公告以来,网上议论纷纷,对于这一公告有各自的观点,笔者罗列了几个,并给予简单的答复。
这次事件是公司配合庄家洗筹,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最终这部分预亏是可以索赔到的。
这个项目是政府间合作的项目,根据公告,责任也是业主的责任,所以肯定不会亏。
这次的巨额亏损,是中铁领导与沙方合作,中饱私囊,并拿长虹来做比。
持有第一种观点的人,主要是不相信一个国有大公司,会出现这样的失误,其实,在海外工程中,类似这样的失误,早已经不是什么新
鲜事,笔者可以随便列出十个八个,而且从亏损比例上来说,很多项目的亏损比例还远远大于这个项目。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奇怪海外工程会有这样的亏损。
至于说配合洗筹,大家就有点自作多情了,这是国有企业,这样的事情可能会导致很多人丢掉乌纱帽,没有人会拿这样的事情来配合洗筹。
持有第二种观点的人,可能过分看重这是一个政府间合作项目。
其实这个项目确实是政府部门在牵线的,但是这个项目的本质是商业性的,最终还是公司间谈判好价格,然后签了合同去做的,所以不要指望会通过政府行为来弥补这笔损失,这不同于经济援助项目。
而如果有人相信公告中所说的,责任是业主的,就未免太过天真了,出了这样的事情,你让中铁建的公告改怎么说呢,难道主动说由于我们犯了这样那样的失误。
大凡出了这样的事情,大家可能都会联想到腐败之类的事情。
不过,就国内的工程企业在海外工程中出现的各种失误来说,倒基本上不是因为钱进了个人的口袋,而纯粹是领导们的盲目扩张和操作失误造成。
关于未来亏损的预测,网上也有一些新闻,一个是说因为中国铁建还负责该项目的未来三年的运营和维护,所以亏损还可能不止41亿。
其实,从理论上来说,我们是不能因为他在承建业务上亏损了,在运营上就一定会亏损,不过就以中铁建的预算水平来说,如果承建业务的成本预算不准,我们没有理由不怀疑,在运营过程中很可能也会亏
损。
笔者做了海外工程多年,很多领导们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往往未来的亏损已经是必然的了,可是在预算中仍然是极力压低成本,估高收入,其态度之乐观可谓罕见,不过,很多时候也是从心理上无法面对现实。
从现在的公告来看,已经发生的损失为33.29亿,预计的损失还有8亿多,鉴于项目已经快要实施完,这个损失的估计应该会相对准确,所以减少损失的主要可能应该在于索赔。
笔者上面已经分析了,这种索赔成功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但是这种情况下,业主可能也会给一些补偿,但是比例应该会比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