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色彩部分

合集下载

视听语言色彩

视听语言色彩

在影像上较不凸显

红色

是太阳和火焰的色调,象征着温暖,热量,是爱情, 热情,冲动,激烈等的感情象征。
绿色Biblioteka 是大自然生命的象征,也是和平,环保的象征。阳光下的 绿色具有希望和欢乐的价值和意义。当绿色暗化时,其主 要特征是沉稳,静谧。
蓝色

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冷的感觉,所以象征着寒冷。蓝色还包 含着抑郁和忧伤的成分。与红色的凝重热烈相比,蓝色是 一种质地冷凉的色彩,使人的视野扩展,因此电影艺术家 往往用蓝色表现人类幻想的另一世界,即西方的天堂和东 方人畏惧的地府。蓝色也是一种具有多义性的色彩,当蓝 色与亮光为伍时,多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意境,而当蓝色与 昏暗结合时,则有恐惧,迷信,痛苦和毁灭的意味。
第四节:色彩
色彩概述

在电影中色彩不仅能够体现自然物的客观属性, 而且还能唤起情绪,表达感情,传达意义,渲染 气氛,甚至影响到我们正常的心理感受。
分类

色彩的象征意义自古已存,而且往往与文化有关。
一般而言,可以分为冷色系和暖色系。
冷色系(蓝 ,绿 ,浅紫)代表了平静,疏远,安宁 暖色系(红 ,黄 ,橙)代表了侵略,暴力,刺激,在影 像上显得张扬。
谢 谢 大 家
端午节快乐
黄色

给人以明朗和欢乐的感觉,常常被用来象征幸福和温馨。 黄色因明度高,容易从背景中显现出来,具有引人注目, 吸引观者视线的力量和条件。
紫色

是极富有多义性的颜色,明亮时,是高贵和智慧才智的象 征;深暗时,是一种威胁压迫的感受,又是迷信,蒙昧的 体现。
颜色功能 1,奠定整部电影的基调。 2,与时空相联,表示一种回忆, 对照,以此讲述故事。 3,被凸显出来的色彩,往往用来 营造较强的象征意义。而且大都带 有表现主义味道。 4,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视听语言-光线和色彩分析PPT课件

视听语言-光线和色彩分析PPT课件

视听语言
光是影像造型元素中的核心元素。
电影的叙事构成中,对于人物塑造中的形体、动作、服装、化妆、光 线等都可以形成独特的镜头语言,但光线更具有视觉的外在性。
.
17
光线与造型
一、光位:决定物体造型形状的主要因素 1、正面光又称为质感光、色彩光 不能完展示出影像的外形和纹理,其结果是使物体看起来像平面效果。 能帮助隐藏皱纹与瑕疵,因此经常用在人物肖像与产品的摄影
主光决定形 副光决定神 主光决定效果 副光决定感觉
.
37
色彩的理解
色彩是看得见的能量
——鲁塞尔
.
38
人眼的色彩感知机理
一、人眼的感色系统 视网膜中的锥状细胞和杆状细胞 “感色纤维间联结的设想”。
.
39
色彩感觉的三种基本特征
二、色彩感觉的三种基本特征 人眼的彩色视觉有三种基本特征,每一种特征既能从色光的客观刺激
反差取决于两个因素:光的性质、光的比值
光的性质也叫光源性质,它分为直射光、漫反射光两种
.
30
光线与影调
人工光线与自然光线。
.
31
光线与影调
A、直射光:硬光、男人光
可以是自然光,也可以是人工光(聚光灯)
光效:有明显的投射方向——形成明显的亮暗反差、强烈的视觉起伏 感,物体显得坚硬沉重粗糙,人物显得坚强、有力量,性格豪爽、粗 犷

.
1
光是什么
光,是能够作用与人们的视网膜,刺激视神经引起视觉感受的电磁辐 射。
.
2
.
3
物体色
物体色是由投射光和它自身的表面两个因素决定的。
.
4
.
5
光线的基本作用
1、完成曝光,实现影像的确立; 2、控制画面亮度和反差,形成明暗影调位置; 3、确定场景气氛; 4、突出强调人、景、物的造型特点; 5、为影片确立视觉基调; 6、协调画面的构图。

影视视听语言3(色彩、光线、影调)

影视视听语言3(色彩、光线、影调)
PART.01
《站台》中正是通过自然光效,让两个人的爱在阳光下暴露无疑,以此来说明两个人爱的纯粹、本真,可惜的是两个人在那样的年代下无法自由恋爱,要受到政策和政府的管制。
《钢的琴》中运用戏剧光效的拍摄方式来展现陈桂林偷琴时被发现的无奈,通过此种拍摄方式,将主人公对于梦想的追求和责任的担当得以戏剧化地表现,展现了那个时代小人物的生活态度和生活哲学。
暖色调
冷色调
颜色的象征寓意
添加标题
红色——热烈、喜悦、勇敢、斗争
添加标题
黄色——醒目、庄重、高贵、光辉
添加标题
蓝色——安静、深远、幽清、阴郁
添加标题
绿色——生意、健康、活泼、平和
添加标题
白色——清洁、坦率、朴素、单调
添加标题
紫色——柔和、幽婉、华贵、娴静
添加标题
品红——秀丽、鲜艳、飘逸、悦目
添加标题
《站台》采用中间调的影调方式,贾樟柯擅长于将电影以纪录片的形式拍摄,故事中的画面常常以自然的光效为主,影调方式偏向于中间,更加客观、理性。
《盗梦空间》采用低调的影调方式,给人一种暗虚、模糊不清、阴暗的感觉。制造出来恐怖的感觉。
以光的反差:
软调:明暗对比弱,反差小,画面质感强,表现细腻、温柔,色彩和谐,常用于抒情、压抑、恐怖的气氛。 硬调:明暗对比强,反差大,色彩对比强烈。常用来表示梦境、梦幻、幻觉。 中间调:明暗分布比较均匀,反差适中。
影调的整体风格和局部对比:
整体风格:大多影片都有一个相对统一的影调风格。 局部对比:带有一定的目的性,突出一定的情结。
《大红灯笼高高挂》:颂莲衣服色彩的变化,素白-碎花-紫红-大红-蓝色-白色,表现出人物性格的变化,塑造了人物形象。
色彩的功能
《大红灯笼高高挂》开始,颂莲白衫黑裙的学生装束设计,以此来说明颂莲的“纯真”:还未收到封建思想的侵蚀和“同化”。

从《影》看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特点和作用

从《影》看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特点和作用

从《影》看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特点和作用【摘要】色彩在视听语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以电影《影》为例,探讨了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特点和作用。

在电影《影》中,导演运用了大量的黑白灰色调,呈现出一种阴郁的氛围。

色彩在《影》中不仅具有象征意义,还对情绪和氛围产生影响。

色彩搭配在影视作品中的技巧也至关重要,能够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审美价值不容忽视,能够为作品增添层次和魅力。

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作用值得重视,而《影》的色彩运用则为视听语言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和韵味。

通过分析色彩在电影《影》中的运用,可以更好地理解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关键词】色彩、视听语言、《影》、特点、象征意义、情绪、氛围、技巧、审美价值、重视、魅力1. 引言1.1 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重要性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影视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色彩可以通过渲染影片的氛围和情绪,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以及深入体验角色的情感内心世界。

在视听语言中,色彩能够独特地表达情感、观念和主题,使影片更加生动、引人入胜。

色彩的选择和运用可以直接影响观众的情绪和感受,从而加深观众对影片的影响力和情感共鸣。

在制作影视作品时,色彩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为作品增添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审美价值,使影片更加丰富多彩,吸引观众的眼球,激发观众的思考和情感交流。

在《影》中,色彩运用得当,不仅展现了导演独特的审美观念,更是为整个故事情节增色添彩,使影片更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

1.2 《影》中的色彩运用《影》这部电影在色彩运用上有着极为精致和独特的表现。

导演张艺谋通过对色彩的运用,为影片赋予了独特的视听语言,使得故事情节更加生动和富有表现力。

影片中的色彩选择非常考究。

在《影》中,黑白色是主打色调,呈现出一种古典、高雅的氛围。

红色在影片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象征着权力、爱情和背叛等多重意义。

黄色则用来突显现实与梦境之间的对比,营造出梦幻般的氛围。

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含义

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含义

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含义
在视听语言中,色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元素,它可以传达出丰富的情感、意义和信息。

以下是色彩在视听语言中常见的一些含义:
1. 红色:红色通常与激情、爱、力量和危险相关联。

它可以表示热情、活力和生命力,也可以表示警告、危险和紧张。

2. 蓝色:蓝色常常与平静、信任、稳定和专业相关联。

它可以传达出冷静、理智和安详的感觉,也可以表示忧郁和悲伤。

3. 绿色:绿色通常与自然、健康、生长和和谐相关联。

它可以表示生机、活力和新鲜,也可以传达出嫉妒和贪婪的感觉。

4. 黄色:黄色常常与快乐、光明、温暖和活力相关联。

它可以表示乐观、希望和幸福,也可以传达出警告和不稳定的感觉。

5. 白色:白色通常与纯洁、干净、无暇和简洁相关联。

它可以传达出清新、高雅和简洁的感觉,也可以表示悲伤和哀悼。

6. 黑色:黑色常常与神秘、严肃、悲伤和权威相关联。

它可以传达出神秘、深沉和严肃的感觉,也可以表示恐惧和不安。

需要注意的是,色彩的含义在不同的文化和情境中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使用色彩时,需要考虑到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和具体情境,以确保传达的信息准确无误。

视听语言—光线以及色彩全面分析

视听语言—光线以及色彩全面分析
、直射光:硬光、男人光 可以是自然光,也可以是人工光(聚光灯) 光效:有明显的投射方向——形成明显的亮
暗反差、强烈的视觉起伏感,物体显得坚硬 沉重粗糙,人物显得坚强、有力量,性格豪 爽、粗犷
光线与影调
B、漫反射光:散射光、软光、女性光 可以是阴雨天气光、也可以用散光灯 光效:没有明显的投射方向、物体亮度均匀、
视听语言—光线以及色彩全面分析
光是什么
光,是能够作用与人们的视网膜,刺激视神 经引起视觉感受的电磁辐射。
物体色
物体色是由投射光和它自身的表面两个因素 决定的。
光线的基本作用
1、完成曝光,实现影像的确立; 2、控制画面亮度和反差,形成明暗影调位
置; 3、确定场景气氛; 4、突出强调人、景、物的造型特点; 5、为影片确立视觉基调; 6、协调画面的构图。
色彩感觉的三种基本特征
二、色彩感觉的三种基本特征 人眼的彩色视觉有三种基本特征,每一种特
征既能从色光的客观刺激方面进行定量,也 可以从观察者的主观感觉方面来描述。 前者称为物理学概念,后者称为心理学概念。
明度
在物理学中,光的强度是采用亮度的概念来 表示的。
无论光包含何种光谱成份,都可以用亮度来 进行定量分析,与亮度相对应的心理学概念 是明度。
造型力度通过面积和影调来反映。
影片的视觉基调,不是影片中某几场戏的光 线处理好坏,而是全片的光线设计,要有统 一感。
光线与影调
二、影调:整体亮度:深浅、轻重
反差:大—重—强大
小—轻—弱小
反差取决于两个因素:光的性质、光的比值
光的性质也叫光源性质,它分为直射光、漫 反射光两种
光线与影调
2、调整控制 (1)利用滤色镜控制色调 (2)调整曝光 (3)利用色光照明控制色调 (4)利用“闪前”和“闪后”控制色调 (5)数字模式调整色调

视听语言色彩版

视听语言色彩版
虽然是最小的构成影片的单位.却也有丰富 的因素构成,比如不同的景别,角度,运动方式, 焦距以及镜头的速度等.
以上从“幕”到“镜头”的结构分析,为 我们呈现了构成影片的分级层次,正如前 面所说,视听语言的语法规范体现在影片 的各个层次之中。
1.2 视听语言研究内容与结构分析 从小到大的方式分析.
4 结构幕 段落组合形成影片最终的
三幕结构,段落的组合往往以场 景的组合为表现形式,所以其涉 及到视听语言的知识点与结构 段落的基本相似.
以段落结构成为幕的过程, 也是蒙太奇思维的最佳体现,影 响影片整体结构的调整和规划.
1.2.2
声音
声音的作用: 1渲染影片整体氛围,以音乐
表现主题. 2也表现在赋予每个段落不
1.1.3
场景
一 场景的重要性
“场景”是构成影片的关键因素,虽然说”幕” 与”段落”是构成影片整体结构与完整影 片叙事的重要单位,但是影片中角色的内心 需求,推动剧情向前发展的某个戏剧性细节, 都是以场景内的某个动作来完成的.
二 场景的划分依据
每一个场景都是由具有清晰的叙事目的,在 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发生的相互关联的镜 头构成.
视听语言
一 视听语言的概述 (1 概述) 二 视觉语言的表述方法 (2 镜头 3 场面调度 4 画面造型) 三 听觉语言的表述方法 (5 声音) 四 视听语言的综合表述 (6 蒙太奇 7 剪辑)
第一章
概述
语言 和 视听语言
这两种表述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沟通和交 流
1.1 影片的结构
根据悉德 菲尔德的理论:一部影片通常由三 幕构成.
转场 指导剧作整体结构的蒙太奇 声 音
1.3动画视听语言的特殊性
1画面分镜头台本的绝对控制性 2摄影机的假定性与摄影机表现的创造性 3其他的独特性

视听语言光线色彩

视听语言光线色彩
(2)、特定的拍摄角度,用以抒发某种情感、表达特定的视角与内涵。
(3)、有着自己独特风格的导演,往往倾向于选择某一类型的角度。不同的 角度,可以表达不同的叙事态度和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
4、视点 镜头视点是指镜头所模拟的观察者的视野。 (1)、客观镜头 客观镜头是指代表摄影机客观描述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的镜头。客观镜头代表
俯 镜头高于被拍摄对象 被拍摄物体显得低矮、渺小、猥琐、受压迫,表达蔑视、

贬义的态度
3、拍摄角度的作用
(1)、叙事的作用。选择一种什么样的角度,首先要考虑的是能不能更完美 地刻画人物、叙述情节,能不能把场面表现好。随着叙事的展开,选择最佳的 角度,并且不断调整角度,对于完成叙事至关重要。
侧面拍摄有利于表现人物的外部轮廓,具有很强的立体感, 还适合表现人物运动、动作、人与人的交流。
(3)、背面角度 概念:摄像机在被摄主角人物或物体的背面位置拍摄。 特点: ①、通过镜头背面角度,观众不仅能看到主体背面的轮廓线,更能看见主体所
关注的背景画面,体察到主角心理感受和内心感情。 ②、演员表演所呈现的信息几乎为零,引发观众想象空间,可以制造悬念。
由长焦距调整为短焦距变焦摄影焦距推向或离开一个静态对象摄影机和被摄对象位置不变景别景深改变拍摄运动中的对象摄影机位置不变被摄对象处于运动中调整角度和焦距避免失焦摄影机移动的同时变焦机位焦距不断相应调整难度较大
视听语言
影像 声音 剪辑
画面造型语言:景别、角度、景深、构图、光线、色彩 镜头语言:运动、场面调度
着创作者的眼睛,它全知全能,且无处不在,类似于小说中的第三人称叙事。
(2)、主观镜头
主观镜头是指代表剧中人物视线或心理活动,如回忆、想像、幻觉的镜头。主 观镜头往往带有特定人物独特的心理感受、强烈的主体意识以及鲜明的情感色 彩,因此,主观镜头用来作为人物心理刻画的主要手段。

从《影》看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特点和作用

从《影》看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特点和作用

从《影》看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特点和作用电影是视听语言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而色彩在电影中的运用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元素之一。

电影《影》以其独特的色彩运用展现了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特点和作用,让观众在沉浸式的感官体验中感受到色彩的力量。

本文将从电影《影》中的色彩运用入手,探讨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特点和作用。

色彩在视听语言中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情感意义。

在电影《影》中,导演通过对色彩的精心运用,诠释了色彩所表达的丰富情感和意义。

在电影中,红色被运用得淋漓尽致,以纵横交错的红线勾勒出戏剧中的激情与暗流。

红色代表着激情、力量和欲望,在电影中被运用得淋漓尽致,使观众对人物内心的激情、挣扎和欲望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

蓝色代表着冷静与理智,在电影中被运用于冷静的宫廷场景和权谋之中,从而让观众感受到宫廷内斗的冰冷与冷静,以及人物之间的权谋与算计。

通过对不同色彩的运用,电影《影》中呈现出了多样的情感和意义,使人物和场景更加生动和丰富。

色彩在视听语言中具有独特的美学效果。

电影《影》中的色彩运用不仅仅是为了表达情感和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其对美学效果的追求。

在电影中,导演对色彩的运用既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将现代视觉审美与传统美学相结合,展现了独特的美学魅力。

电影中运用的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色调,以及通过明暗对比突出的黑白色调,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仿佛置身于一幅幅水墨画中,感受着中国传统美学的魅力。

电影中运用的金黄色调、翠绿色调等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美学意蕴,赋予了电影以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通过对色彩的独特运用,电影《影》不仅呈现出了多样丰富的美学效果,更为观众带来了沉浸式的视觉享受。

色彩在视听语言中还具有独特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在电影《影》中,导演通过对色彩的变换和对比,展现了独特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电影中黑白色的运用和明暗对比,展现出了独特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一种独特的美感和情感流动。

又如,电影中对红色、蓝色等色彩的精心运用,使影片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色彩对比和韵律感,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一种独特的美感和情感流动。

从《影》看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特点和作用

从《影》看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特点和作用

从《影》看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特点和作用影是一种独特的视听语言,它能够通过其持续流动的画面和听觉交互,展示出复杂的信息。

色彩在影中具有重要的功能,能够丰富和强化观众的感知,使特定的画面和画面获得特殊的色彩效果。

一般来说,色彩在影中可以表达诸多内容,如表达主题、情感和形式信息等。

首先,色彩可以表达主题,通过明暗、鲜艳和柔和的颜色等方式表达主题内容。

通过大致的色调定位,色彩能够提供观众对画面内容的一定认知,使观众快速理解画面的内容,有助于影片的叙事效果。

例如,当用户看到绿色的世界,他们就会想到一个多彩而美丽的自然世界。

红色的世界让人感受到庆典或感慨的气氛;黑暗色能让观众体会到现实社会的残酷;浅蓝色的场景则会给人以淡雅的恬静感。

因此,色彩不仅能展示出画面的直接信息,而且能展示更多丰富多彩的信息。

此外,色彩还能表现情感,通过特殊的色彩调节来体现影片某些情节的心情变化。

例如,画面的色彩在高兴的情绪时有明亮的颜色,不高兴时有暗淡的颜色。

在某种程度上,色彩能够体现出画面的心理状态,能够有效地让观众在观看影片时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其中的情感描述,这样就可以提高电影的可看性和感官效果。

而且,色彩还可以表达形式信息,如空间、时间和场景信息等。

例如,借助色彩可以彰显人物或者画面的层次感,黑色、白色和灰色等色彩可以让观众更清晰的感受到这种结构的层次分明;其次,借助色彩,可以表达两个场景之间的时间变化,如一幅在晴天的画面切换到灰雨后的画面;此外,还可以利用色彩的变化来表达空间变化,画面中的颜色会随着视角的改变而有所调整,这会给观众产生更多的变化和新感受。

总之,色彩在影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表达主题内容,表达情感,而且能够进一步表达形式信息。

因此,在电影制作中,色彩应当被充分考量,以此以此更好地实现电影艺术作品技术效果。

视听语言考试重点笔记

视听语言考试重点笔记

视听语言考试重点笔记一、镜头部分。

1. 镜头的概念与分类。

- 概念:镜头是视听语言的基本表意单元,是摄像机从开机到关机所拍摄下来的一段连续的画面。

- 分类:- 根据焦距分:- 广角镜头(短焦距镜头):视角广,画面有明显的透视变形,可容纳更多的景物,常用于表现宏大的场景或制造特殊的视觉效果,如强调空间的广阔或物体的渺小。

- 标准镜头:接近人眼的视觉效果,画面比较自然,没有明显的变形,适合拍摄常规的场景和人物对话等。

- 长焦镜头(长焦距镜头):视角窄,景深小,能将远处的景物拉近,压缩空间,常用于特写拍摄人物表情或突出远处的主体。

- 根据运动方式分:- 固定镜头:摄像机位置、镜头光轴和焦距都固定不变的镜头。

它能给人稳定、客观的感觉,适合表现静态的场景或营造宁静的氛围。

- 运动镜头:- 推镜头:沿摄像机光轴方向向前移动拍摄,画面由远至近,主体逐渐变大,重点在于突出主体、强调细节或者引导观众的注意力。

- 拉镜头:与推镜头相反,沿光轴方向向后移动拍摄,画面由近至远,主体逐渐变小,可用于表现主体与环境的关系,有结束感或者揭示新的元素。

- 摇镜头:摄像机位置不动,镜头光轴作水平或垂直方向的运动拍摄。

可以展示空间环境,或者跟随主体运动,如拍摄一场体育比赛中的观众席扫视。

- 移镜头:摄像机沿着一定的方向移动拍摄,可以是横移、纵移、斜移等。

能够连续地展示空间环境,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如跟拍人物在走廊中的行走。

- 跟镜头:摄像机跟随运动的主体一起运动拍摄,使主体始终保持在画面中的某个位置,能够突出主体的运动状态和轨迹。

- 根据景别分:- 远景:表现广阔的空间环境,人物在画面中所占比例很小,主要用来展示地理环境、自然风貌或者大规模的人群场景等,如山脉、城市全貌等。

- 全景:包含人物全身的画面,能够展示人物的整体形象以及人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常用于场景的介绍或者人物的出场。

- 中景:一般表现人物膝盖以上的部分,是叙事中最常用的景别,能够兼顾人物的动作和表情,以及人物之间的互动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色的情感特征
• 黑色与白色严格上来说,是亮度,不是色彩,但是因 为也能够传递感情,因此也把它们当色彩看待。
• 黑色的感情特征:最明显的特征是恐怖;还有就是用 来表现悲哀与绝望;再者就是用来表现重量感和力量 感,黑色的沉重感又能表达感情上的庄重、严肃和压 抑;最后,黑色还是一种典型的自我封闭色。
《教父》《好家伙》 《黑客帝国》
《菊豆》8:40——10:40
2、重点色
• 定义:一部影片中,除了总体情绪之外,各种各样的人物 尤其是主要人物,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会有特殊的情绪。 我们把表现这种特殊情绪的色彩手段叫做重点色。
• 所谓重点色是指那种在影片中出现次数并不多,在画面上 所占面积并不大,但能够引起视觉特殊注意的色彩。
• 重点色通常都是以服装色和道具色表现出来的。它必须具 备两个条件才能引起视觉的特殊注意:
《蓝色大门》
在这个片段中,我们看到了虽然整个片子中没有出现 一个明显的带蓝色调的物体,但是通过月光反射到游 泳池的水面,而使得整个场景有了一个蓝色的底调。 我们知道蓝色是一种偏冷的色调,一般是用来描述一 些忧郁的情绪,一些解不开的心结。在这个片段中, 我们通过这种蓝色底调营造出来的幽暗氛围,感受到 的是这几个年轻人淡淡的,有点苦涩的恋爱思绪。尤 其是作为女主角的桂纶镁,她违心地帮助心爱的女生 找男生,内心的痛苦与这种底色交相呼应。蓝色这种 色调有时也传递着某种脆弱的情绪,这里的色彩底色 实际上预示了桂纶镁的脆弱完全不可能的恋情。
蓝色的感情特征
• 蓝色最突出的感情特征是寒冷,这是眼睛看到短波光后生 成的第一心理反应,也是蓝色在影视作品作品中运用得最 广泛的一种性质。
• 蓝色的感情特征:用来表现性格和态度的冷漠;蓝色还是 一种忧郁色。
• 当然,能否表达出这样的情绪还是与颜色浓度有关;再者, 色彩的感情虽然主要是以色相表现出来,但色彩的明度和 饱和度对感情的影响也十分重要。饱和度:颜色的鲜艳程 度。
• 灰白赠我以悲哀, 再完成这帧彩图, 黑还要加我以死。 从此以后, 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 因为我爱他的色彩。
诗人分别赋予各种色彩什么象征意义?
色彩——画面的抒情音符
• 电影史上首部彩色影片是1935年华纳 公司出品《浮华世界》。
• 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的《红色沙漠》 创造性地运用色彩作为影片的表意元 素。这种把色彩作为独立意义符号的 反现实主义手法,是电影史上绝无仅 有的。
色彩的情感特征
• 色彩通常分为暖色和冷色两大类
• 暖色 是以红色为代表的长波光色,它们都能引起 视网膜的扩张性反应,都能导致血液流通的加快和 神经系统的兴奋,因而形成暖的感觉。
• 冷色 是以蓝色为代表的短波光色,它们都能引起 视网膜的收缩性反应,都能导致血液流通的减缓和 神经系统的抑制,因而形成冷的感觉。
• 色彩基调包括两个因素:一个是空间因素:在一个画面、一个 镜头上的色块面积;一个是时间因素:基调色在整个影片中持 续的长度。
• 作为基调的色彩,必须在一个画面、一个镜头上占有面积上的 主导地位;同时,这种色调的画面又必须在整个影片的时间长 度上占有主导地位。这二者缺一不可,没有足够的面积,我们 无法感受它的情绪特征;没有足够的长度,我们无法感受总体 情绪气氛。
一:色彩的属性
• 谈论色彩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文字不可能精确 地描述一种色彩。很多色彩的名字更多地是表 明色彩所希望唤起的情绪,而不是对色彩本身 的描述。
但我们对色彩会有一些基本色彩感觉: • 1)基本色 • 2)饱和度(色彩浓度) • 3)亮度
1、基本色
• 基本色是指我们在光谱中可以看到和分辨 出的颜色。之所以称它们为基本色,是因 为光谱色是很稳定的颜色,我们很容易分 辨出来。
二:色彩在电影中的运用
• 色彩是视听语言中另一重要的表意元素。 在影像中,色彩的表达可能有多种不同 形式。灯光、布景、道具与服装的色彩, 都可以影响画面的色彩谱系,从而构成 不同的叙事内涵。
色彩——闻一多
• 生命是张没有价值的白纸, 自从绿给了我发展, 红给了我热情, 黄教我以忠义, 蓝教我以高洁, 粉红赐我以希望,
《红高粱》
在这个片段中,红色被无限的放大,红红的高粱地,如血一 般的夕阳,所有的物体都染了红。,、红色是波长最长的一 种色调,红色对我们视觉刺激最为强烈。在这里大片的红色 出现不仅触目惊心,它更是这部片子《红高粱》主题色彩的 体现。按照正常的色彩还原,是不可能出现这样的红日,但 是为了加强艺术效果,达到色彩传递情感的艺术境界,导演 将这里的场景里面所有的东西都染上了红色,这红色象征着 热情,象征着那个年代的老百姓不屈不饶的品性。这里的红 色也是象征着他们牺牲的鲜血,整个世界都被这群热情似火 的人们鲜血给染红了,充满了由红色带来的悲壮情绪。
• 我们可以把色彩的亮度理解为在基本色的基础 上添加的黑或白的量。因为当我们用黑白照片 拍摄彩色的景物时,会发现它们的色彩会呈现 为不同程度的亮度。我们把色彩在黑白画面中 呈现出的亮度值称之为色彩的亮度。
色彩亮度可以通过将彩色置换到黑白画 面中呈现的亮或暗的程度来理解。
色彩亮度与饱和度的差异
色彩亮度与饱和度的差异
色彩基调控制手段
• 控制色彩基调通常有两种方法:内部色块法和外部色罩法。 • 内部色块法是指拍摄场景内部的色块控制法,这是获得色
彩基调的最重要的手段。在布置场景时根据色彩基调的要 求,力求场景内部的所有色彩,包括背景、服装、道具的 色彩都向基调色靠拢,使基调色在面积上占有主导地位,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统一和谐的色彩倾向。 • 外部色罩法是在场景外部形成的一种色罩。在电影拍摄中, 一般是在摄影机镜头上戴上一个滤光镜,或者在后期洗印 的时候加色光,需要什么色彩就加什么色光。在电视剧拍 摄中,一般是用调白平衡来控制。
• A、与众不同
• B、前所未有
《阿甘正传》的三个段落
3、贯穿色
• 定义:在一部影片中出现的次数不多,但贯穿于全剧中, 能够引起视觉特殊注意,并且能够起到强调和呼应作用的 色彩叫做贯穿色。
红色的感情特征
• 红色是波长最长的色。在整个色谱中它对视觉的刺激 最强烈,使神经系统最兴奋。
• 红色的感情特征:活跃;一种热烈、温暖的象征;吉 祥的色彩;革命的象征;能够引起神经系统的亢奋, 因而成为一种刺激性欲的兴奋剂。
《红高粱》《红色沙漠》 《大红灯笼高高挂》 《红》(基耶洛夫斯基《蓝》《白》《十诫》)
• 由于我们在日常的中常常将很多对色彩的修饰词混用,比 如说鲜亮、晦暗等等。因此,很容易将两者混淆,但实际 上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 了解不同饱和色固有的亮度水平是很重要的。饱和的黄色 会一直吸引观众的眼球不仅是因为它是饱和的,而且也是 因为它是最亮的。饱和的蓝色会永远比饱和的黄色显得暗 许多。
•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控制色彩的吸引力不能仅仅依靠控制 饱和度或亮度,而是要同时考虑两者在色彩中的使用情况。
视听语言
色彩
• 色彩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非常直观的视觉元 素:我们在描述大部分的事物时,都会注意 到色彩信息。
• 不仅如此,色彩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传递情 绪的重要工具:比如,我们在说某人脸红了 或者面色铁青、面黄肌瘦的时候,色彩往往 透露出特定的情绪和感受。
你喜欢什么颜色?为什么?
取一个棱镜,让一束阳光照越它。你会在 棱镜另一边看到彩虹,或者可见的光谱: 红、橙、黄、绿、蓝、紫。棱镜实验显示 出阳光包含了可见光谱的所有色彩。
绿色的感情特征
• 绿色的波长介于红色和蓝色之间,是一种最适宜人眼 的色彩。到极大的满足,因此它使人产生 宁静和稳定的感觉;绿色又是一种象征生命的色彩。
《这个杀手不太冷》 《阿飞正传》
《这个杀手不太冷》
我们知道,绿色的波长介于红色和蓝色之间,是一 种最适宜人眼的色彩。绿色是一种象征生命的色彩 ,在这个片段中体现得尤为明显。那棵绿色的植物 正是象征着没有家四处漂泊的杀手里昂。小女孩将 这个绿色的植物埋在了绿色的草地中,为它寻找到 了归宿,也是为里昂寻找到了家。镜头慢慢升起, 镜头前面出现了一排绿色的大树,碧绿的树叶充满 画面,镜头继续升起,绿色的大树后面出现远处的 城市,绿色在前景显得十分鲜艳夺目。这里大面积 的绿色出现,充满了生机和生命的活力,色彩传递 情感,这里的绿色寄托了导演对于小女孩未来健康 成长的美好期望。
2、色彩饱和度
• 我们把色彩的相对纯度或者强度称之为色彩 的饱和度。基本色的都是最为饱和的色彩。 如果我们将在一种基本色中添加另一种基本 色,会发现:添加的别的色彩越多,原来的 颜色就会越来越灰,像褪了色一样;添加得 越少,色彩就会越鲜艳和浓密。
3、色彩亮度
• 由于色彩是光的属性之一,所以亮度也会影响 到色彩。也就是说,不仅光的波长会影响我们 对色彩的感知,同波长的光的不同光量也会影 响到我们对于色彩的感知。
《教父》
在这个片段中,有两个对比的场景,一个是外面喧嚣 吵闹的婚礼现场,一个是教父在屋内办事情。两个场 景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调子,婚礼的现场热闹,充满 了亮调,洋溢着欢乐的气氛;而教父的办公室内,却 只有依靠顶光源照明,人物又都穿着暗色调的衣服, 基本上都只能看清脸部,身子都隐藏在黑暗中。我们 知道黑色代表着恐怖和力量感,这种黑色的调子将教 父的权势力量和那种阴暗的感觉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外部的亮调光影更是加强了这种黑暗的印象。
三:色彩的控制手段
• 一种色彩如同一个音符,它只有在一定的组合中才能 表现出一定的意义。离开一定的组合,它只是一种色 彩而不是感情。所以我们要学会用控制色彩来表达情 感。
• 主要有三种控制方法: • 1、色彩基调 • 2、重点色 • 3、贯穿色
1、色彩基调
• 定义:色彩基调就是一部影片或一个段落中,由一种色彩为主 导所构成的统一、和谐的总体色彩倾向。它的作用就是赋予影 片某种特定的总体情绪气氛。
白色的感情特征
• 白色与黑色一样,在屏幕上表现为物体的固有色和由 照明形成的高光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