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剂原理
抗结剂

食品添加剂题目:抗结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展专业:食品安全与检验班级:食检092学号: ************学生姓名:***关键词:抗结剂食盐柠檬酸铁铵碳酸镁目录:1抗结剂的定义及特点二、常用抗结剂三、影响抗结剂抗结效果的因素四、抗结剂用于食盐中的探讨五.有关抗结剂对人体安全的问题六.抗结剂添加装置七.总结概要:抗结剂,添加于颗粒、粉末状食品中,防止颗粒或粉状食品聚集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的物质。
我国允许使用的有亚铁氰化钾、硅铝酸钠、磷酸三钙、二氧化硅、微晶纤维素5种。
其中亚铁氰化钾在“绿色”标志的食品中禁用,一般食品中其加加入量限为0.01g/kg。
国外许可使用的还有硅酸铝、硅铝酸钙、硅酸钙、硬脂酸钙、碳酸镁、氧化镁、硬脂酸镁、磷酸镁、硅酸镁、高岭土、滑石粉和亚铁氰化钠等。
抗结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展一、抗结剂的定义及特点抗结剂(anticaking agents)又称抗结块剂,是用来防止颗粒或粉末状食品聚集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状态的食品添加剂。
抗结剂的基本特点是颗粒细小,比表面积大(310~675m2/g),比容高(80~465kg/m3),呈微小多孔状,具有极高的吸附能力。
抗结剂能吸附引起结块的水分活液体油脂,从而使颗粒或粉末食品的表面保持干爽、无油腻,达到防止食品结块的目的。
通常,抗结剂必须黏附在主基料颗粒的表面,才能影响主基料的物性。
这种黏附作用是由抗结剂颗粒和主基料之间存在的亲和力产生的,其程度可以是覆盖住颗粒的全部表面,也可以是颗粒的部分表面。
一旦抗结剂颗粒与主基料颗粒黏附,形成一种有序的混合物,就会通过途径来达到改善主基料流动性和提高抗结性的目的。
也有称为流动调节剂、润滑剂、抗结快剂或滑动剂等,但本质都是改善基料流动性和提高其抗结快能力的添加剂。
二、常用抗结剂2.1.亚铁氰化钾、硅铝酸钠、磷酸三钙、二氧化硅、微晶纤维素三、影响抗结剂抗结效果的因素食品颗粒或粉末表面添加抗结剂后,流动性的确能得到改善,但并不是说任何一种产品添加任何一种抗结剂后都能得到预期的效果。
二氧化硅抗结剂的原理

二氧化硅抗结剂的原理
二氧化硅抗结剂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来防止粉状物质的结块。
首先,二氧化硅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和多孔的结构,能够吸附大量的水分。
当存在过多的水分时,二氧化硅表面的吸附水分会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毛细作用并减少颗粒之间的接触,从而减少结块的可能性。
此外,二氧化硅还能通过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来增加颗粒之间的间隙和相互作用力。
这可以使颗粒之间的相对运动减小,降低结块的发生。
除了吸附水分和增加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外,二氧化硅还能通过吸附一些碱性物质,抑制其对粉状物质的结聚作用。
碱性物质的结聚往往是因为颗粒表面带电,形成静电吸引力导致的,而二氧化硅可以中和或减弱这种带电效应,从而防止结块的产生。
综上所述,二氧化硅抗结剂通过吸附水分、增加颗粒之间的间隙和相互作用力、吸附碱性物质等多种机制,从而抑制粉状物质的结块现象。
食盐中的抗结剂国标含量

食盐中的抗结剂国标含量抗结剂,就是一种食品添加剂。
我国允许在食盐中添加的抗结剂,有亚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钠、柠檬酸铁铵、二氧化硅和硅酸钙这五种。
不过企业考虑到工艺难易、成本和效果,主要使用的还是亚铁氰化钾。
抗结剂添加在食盐中的主要作用,是为了保持食盐松散的状态,防止食盐粘结在一起,这样,炒菜的时候盐味混合均匀,也不会手抖放多了。
其实,我们吃的很多食品中,都有各种各样的添加剂,但加了添加剂的食品≠有害食品。
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我国有高达2000多种的食品添加剂都是被国家允许的,而食盐抗结剂就属于其中一类。
按照中国国家标准的规定,食盐中添加的抗结剂以亚铁氰根为例,含量不得超过每公斤10毫克。
所以,市面上添加了抗结剂又允许售卖的食盐,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也就意味着安全性有保障。
不过,前段时间网上又流传过这么些言论,让大家对抗结剂,主要是亚铁氰化钾,产生了很大的恐惧:1. 亚铁氰化钾是一种慢性毒药?正解:亚铁氰化钾是合法食品添加剂因为,亚铁氰化钾这种添加剂,在批准使用之前,都是要经过非常严谨的科学研究,要有可靠的数据做支撑的。
有没有急性毒性、慢性毒性,有没有致畸、致癌等等各种各样的毒性,全部都筛查一遍之后,没有问题才会批准它使用。
我们再来看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粮农组织专家委员会的一组评估数据:亚铁氰化钾要对人的健康产生不良效果,成年人至少每天要摄入1.5mg。
按照我们国家的标准来推算的话,相当于你每天要吃3两左右(150g,相当于三分之一袋)的食盐,而我们正常人一天吃的食盐能到20g的话,身体就已经受不住。
2. 亚铁氰化钾高温下会分解剧毒物质?正解:亚铁氰化钾分解有毒物质的条件基本达不到①亚铁氰化钾化学性质很稳定亚铁氰化钾里面的铁和氰,是结合得非常牢固的。
②亚铁氰化钾分解氰化钾需400°高温,此条件基本达不到。
3. 国际上根本不允许食盐添加亚铁氰化钾?正解:美国、日本、欧盟等都允许亚铁氰化钾用作食盐抗结剂亚铁氰化钾用作抗结剂不仅在中国是允许的,在国外一些国家的标准中,食盐中含有亚铁氰化钾也是符合规定和标准的。
什么是试管抗结剂方案

什么是试管抗结剂方案试管抗结剂方案是一种计划和方法,旨在帮助不孕症患者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实现怀孕和成功分娩的目标。
该方案包括多种治疗方法和医疗技术,如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等。
试管抗结剂方案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促进卵巢排卵和收集卵子,然后将卵子和精子在实验室中结合,培养出胚胎,并在适当的时机将胚胎移植回患者的子宫中。
以下是试管抗结剂方案的主要步骤:1.药物治疗:试管抗结剂方案通常开始于给患者注射激素药物,以促进卵巢排卵并增加排卵卵泡的数量。
这些药物包括促性腺激素和卵泡刺激素,通过模拟自然的卵巢周期来提高卵子的采集数量和质量。
2.卵巢监测:在卵巢排卵的过程中,医生会利用超声波和血液检查等方法进行监测,以确认卵巢的反应和确定取卵的最佳时机。
3.卵子采集:在取卵前,患者会接受局部或全麻醉。
通过一种称为“卵巢刺穿”的非手术方法,医生会使用细长的针来穿过阴道,进入卵巢,定位和采集卵子。
4.精子处理:同一时间,收集到的卵子会与精子结合在一起,通过体外受精(IVF)或微注射(ICSI)技术进行受精。
IVF是将卵子和精子放在一起,让精子自然地进入卵子,而ICSI是通过将一个精子注射到卵子中来实现受精。
5.胚胎培养和评估:受精后的卵子会在实验室中进行培养,通常为2-6天。
医生会定期检查胚胎的发育情况,评估胚胎的质量和选择适合移植的胚胎。
6.胚胎移植:培养出的胚胎会被选取并移植回患者的子宫内腔。
这个过程通常通过经阴道导管或经腹腔手术完成,而且不需要全身麻醉。
7.黄体支持治疗:在胚胎移植后,患者需要继续使用激素药物,如黄体酮,以促进子宫对胚胎的接受和着床。
8.妊娠检测:通常在胚胎移植后的10-14天进行妊娠检测,通过测量血液中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来确定是否妊娠成功。
试管抗结剂方案是一种复杂而精细的医疗过程,需要专业的医疗团队和设备。
尽管成功率有限,但在许多不孕症患者中,它提供了实现生育梦想的机会。
然而,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是独特的,所以选择最适合的方案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并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健康状况进行。
常用抗凝剂阻止血液凝固的原理

常用抗凝剂阻止血液凝固的原理
血液是人体内最重要的物质,它参与一系列生理和代谢过程,如维持营养和氧分递送、运输活动元素、调节温度和中和微生物等等。
当血液发生凝固的时候,它会影响人体的健康状态,引起血栓形成等危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使用了常用抗凝剂来阻止血液凝固。
抗凝剂是一类物质,可以抑制或抑制血液凝固。
它们可以影响血液凝固用的物质,如凝血因子,血小板或血细胞。
抗凝剂可以非特异性地抑制细胞参与凝血,也可以特异性地抑制某些凝血因子,如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以及环血管素。
抗凝剂有多种类型,其原理也不一样。
一般来讲,抗凝剂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机制阻止血液凝固:
1、影响血小板凝聚功能:抗凝剂可以抑制血小板对凝血因子的
反应,降低血小板凝聚功能,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2、影响凝血酶原活性:抗凝剂可以抑制或抑制凝血酶原的活性,降低凝血过程的速度,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3、抑制细胞参与凝血:抗凝剂可以抑制细胞参与凝血,阻止血
液凝固。
4、抑制血小板脱水:抗凝剂可以降低血小板的吸水性,阻止血
液凝固。
虽然抗凝剂可以有效阻止血液凝固,但有时也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包括出血增加、凝血功能降低、改变血液粘度等等。
因此,在使用抗凝剂时,应注意遵守指导方针,避免副作用的发生。
综上所述,抗凝剂是一类物质,它可以通过影响血小板凝聚功能、抑制凝血酶原活性、抑制细胞参与凝血和抑制血小板吸水等机制,阻止血液凝固,防止血栓形成的危害。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抗凝剂时,应遵守指导方针,以避免副作用的发生。
《被膜剂抗结剂》课件

在市场规模扩大的情况下,加强商业化推 广可以更好地将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赋予其更大的商业价值。
总结与展望
产业发展前景
随着国家对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发展,被膜剂抗结剂未来将会得到进一步的重视,产 业发展前景广阔。
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在被膜剂抗结剂的研究中,如何提高其抗结强度,提高其稳定性,是未来研究的重大方向。
《被膜剂抗结剂》PPT课 件
这是一份关于被膜剂抗结剂的PPT课件,今天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一技术。
应用领域
建筑领域
被膜剂抗结剂可以广泛应用于混凝土制品、地铁 隧道绿化等项目,有效预防结冰现象,提高材料 的抗冻性。
农业领域
应用于农业领域的被膜剂抗结剂可以有效预防果 树皮裂、幼苗冻灾等问题,优化农业生产环境。
产品开发与实验验证
实验设计
我们的实验分为两部分,一是采用不同的纳米材料进行对比,二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测试抗 结性能。
实验结果及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使用纳米材料A和B可以显著增加抗结性能,同时在恶劣条件下,抗结效果也 较为显著。
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案例
将被膜剂抗结剂应在水稻生产中,可以有效解决水稻生产中的冻害问题,有效提高冬季水稻 的生长速率和产量。
被膜剂抗结剂的原理
1
工作机制
被膜剂抗结剂可以将液体吸附到凝胶中形成保护膜,凝胶为无定形高分子物质, 能够吸附大量的水分,保护液体不受外界干扰。
2
常用材料及特点
被膜剂抗结剂通常使用纳米级复合材料,具有对湿水性强的特点,易于延展,其 吸附力强,能够吸附大量的水分。
3
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案例
如在路面修补中,使用被膜剂抗结剂可以起到保护路面不结冰的作用,防止塌陷。
应用案例分享
(新)抗结剂在粉末油脂制品中的应用

关键词 :抗结剂 ;粉末油脂
微胶囊技术是一项比较新颖而又发展迅速的技 术 ,这种技术经过几十年的不断研发 ,已日趋成熟 。 由于微胶囊技术可以将固态 、液态或气态的芯材包 埋于胶囊之中 ,使其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会以被控 制的速率释放 。微胶囊化粉末为互不粘连的几微米 乃至几毫米大小的微粒物质 ,所以其应用范围已涉 及多种工业领域 ,如食品 、制药 、农用化学品 、饲料和 精细化工等工业中 。近年来 ,微胶囊技术在油脂加 工业中的应用 ,也是高附加值油脂产品领域中令人 关注的热点之一 。油脂被微胶囊化之后 ,可以防止 其中热敏性 、光敏性脂溶性成分的破坏 ,提高油脂制 品的营养性和风味稳定性 ;并且 ,采用微胶囊技术包 埋油脂的制品 ,可以很方便地计量 ,以及很便利地与 其他亲水性基料相混合 ,即便油脂使用量很少 ,也可 以在其他主料中很均匀地分散 ;尤为重要的是我们 有效地控制被包埋的功能性脂质成分释放的条件和 速度 ,所以微胶囊化的油脂制品具有十分广阔的应 用前景 。目前 ,我国市场已有各种高脂量的微胶囊 化粉末油脂问世 ,已被应用在汤料 、冰淇淋粉以及固 体饮料等方面 。
64
中 国 油 脂 2002 年第 27 卷第 2 期
产生的电荷作用 ,而导致流动性差[3] 。 112 被包埋物 —油脂的性质
假设芯材油脂中液油的比率过高 ,微胶囊化采用 的壁材形成的微胶囊层存在孔隙或空洞 ,由于液油有 渗透性 ,所以可以从囊心中迁移到微胶囊颗粒表面 上[4] ,从而造成粘连 ,这一现象尤其易发生在高脂量 、 高液油/ 固脂率的芯材的微胶囊化油脂产品方面。 113 产品受压
食盐抗结剂

食盐抗结剂食盐抗结剂(Anti caking agents)食盐抗结剂抗结剂又称抗结块剂,是用来防止食盐颗粒或粉状聚集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的一类物质。
其自化学性质独特、稳定,几无毒、无味。
物理性状易溶于水,或为颗粒细微、松散多孔、吸附力强。
易吸附导致形成结块的水分、或进入分子晶格内部等,使食盐保持粉末或颗粒状态持久、稳定。
目前卫生部公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仅列了“亚铁氰化钾(黄血盐钾)”。
本文针对食盐结块产生的原因及抗结机理进行分析,并对新型食盐抗结剂作了介绍。
一、食盐结块的原因及抗结块剂阻止结块机理1.“盐桥”学说;2.“微量杂质”论;3.“晶格”理论.二、食盐法定抗结块剂1.亚铁氰化钾Potassium ferrocyanide2.亚铁氰化钠Sodium ferrocyanide(征求意见,待审批中)3.柠檬酸铁铵Ammonium iron citrate(征求意见, 待审批中)4.国外其他法定“抗结剂”三、主要抗结块剂“黄血盐钾”化学性质、制造方法及添加工艺1.化学性质;2.抗结块作用机理;3.合成方法;4.添加工艺.四、抗结块剂发展方向及新产品抗结剂发展向着保证食品安全、无毒(或低毒)、化学性质稳定惰性,功能多样性发展。
特别是关注食盐的工业用途方向不受影响。
新产品或多功能性产品发展方向:1.“内消旋酒石酸铁铵(Fe-mTA)”2.“活性磷酸三钙”3.“活性氟化钾”(南美洲部份国家预防牙病兼拮抗作用)一、食盐结块的原因及抗结块剂阻止结块机理盐类含工业盐及食用盐,化学成份为“氯化钠”。
通常不管是“精制盐”还是“粗盐”,在放置很短时间即结块,给生产、使用带诸多不便。
经分析造成这原因主要有:1、“盐桥”学说:有学者认为氯化钠结块的主要原因是产品结晶大小不一,晶体不规整,产品在存储过程中受环境的影响,反复受冷受热,其内在的少量水份或吸收外界的水份使晶体表面反复结晶,晶体之间连接起来形成“盐桥”而结块。
抗结剂的种类和使用标准

抗结剂的种类和使用标准一、引言抗结剂是一种用于防止物质结块或凝结的添加剂,常用于食品、制药、化工等领域。
正确使用抗结剂可以有效地保持物质的自由流动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抗结剂的种类和使用标准,以确保安全、有效地应用。
二、抗结剂的种类抗结剂的种类繁多,根据其作用机制和化学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1. 矿物质类:如二氧化硅、硅酸钙等,主要通过物理作用吸附物质表面的水分和防止颗粒团聚。
2. 合成树脂类:如硬脂酸钙、硬脂酸镁等,具有较好的抗结性能和分散性。
3. 天然提取物类:如单甘酯、磷脂等,来源于天然植物,对人体安全。
4. 其他类:如微晶纤维素、变性淀粉等,具有较好的抗结效果。
三、抗结剂的使用标准使用抗结剂时,应遵循以下标准:1. 抗结效果:抗结剂应能有效地防止物质结块或凝结,保持物质的自由流动性。
添加量应能满足预期的抗结效果,避免物质结块或凝结。
2. 安全性:抗结剂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不会对人体健康或环境造成危害。
使用应符合相关法规和规定,不得超过允许的安全浓度。
3. 相容性:抗结剂应与所添加的物质相容,不产生不良反应,不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4. 稳定性:抗结剂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能保持其抗结效果。
5. 口感和外观:如食品中添加抗结剂,应不影响食品的口感和外观,符合食品质量标准。
四、结论正确使用抗结剂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使用抗结剂时,应根据产品的具体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种类和添加量,确保满足预期的抗结效果和使用安全标准。
此外,还需关注抗结剂与物质的相容性以及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五、建议与展望为更好地应用抗结剂,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抗结剂的安全性评估和风险评估,确保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不产生负面影响。
2. 开展对抗结剂的深入研究,探索新型、高效、安全的抗结剂品种。
3. 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规范抗结剂的使用和管理。
食品抗结剂综述

我国目前允许使用约14种
-磷酸盐类: 分正磷酸盐、焦磷酸盐、聚磷酸盐、 偏磷酸盐四类; -其它:乳酸钠、乳酸钾(99增补);甘油(02增补) 11
各种磷酸盐的结构
O OH-P-OH OH H3PO4 正磷酸 O O O OH-P-O-P-O-P-OH OH OH OH H5P3O10 三聚磷酸 O O OH-P-O-P-OH OH OH H4P2O7 焦磷酸 (HPO3)n 偏聚磷酸
12
一、水分保持剂的定义和种类
* 正磷酸盐(phosphates):
磷酸三钠(trisodium phosphate)、磷酸二氢钠(sodium dihydrogen phosphate)、磷酸氢二钠(disodium hydrogen phosphate)、磷酸氢二钾(磷酸二钾,dipotassium hydrogen phosphate)、磷酸二氢钾(磷酸一钾,potass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磷酸钙(磷酸三钙,calcium phosphate)、磷酸二氢钙(磷酸一钙,酸性磷酸钙calc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13
一、水分保持剂的定义和种类
* 焦磷酸盐(pyrophosphate) :焦磷酸钠(二磷酸四钠, sodium sodium dihydrogen phosphate)、焦磷酸二氢二钠 (酸性焦磷酸钠,焦磷酸二钠disodium dihydrogen pyrophosphate)。
* 聚 磷 酸 盐 (polyphosphates) : 三 聚 磷 酸 钠 (sodium tripolyphosphate)。
- 在焙烤制品中,作复合膨松剂的酸性物质,与碳 酸盐作用产生气体,使产品膨松;此外还有面团 改良作用。 15
抗结剂

食品添加剂题目:抗结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展专业:食品安全与检验班级:食检092学号: ************学生姓名:***关键词:抗结剂食盐柠檬酸铁铵碳酸镁目录:1抗结剂的定义及特点二、常用抗结剂三、影响抗结剂抗结效果的因素四、抗结剂用于食盐中的探讨五.有关抗结剂对人体安全的问题六.抗结剂添加装置七.总结概要:抗结剂,添加于颗粒、粉末状食品中,防止颗粒或粉状食品聚集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的物质。
我国允许使用的有亚铁氰化钾、硅铝酸钠、磷酸三钙、二氧化硅、微晶纤维素5种。
其中亚铁氰化钾在“绿色”标志的食品中禁用,一般食品中其加加入量限为0.01g/kg。
国外许可使用的还有硅酸铝、硅铝酸钙、硅酸钙、硬脂酸钙、碳酸镁、氧化镁、硬脂酸镁、磷酸镁、硅酸镁、高岭土、滑石粉和亚铁氰化钠等。
抗结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展一、抗结剂的定义及特点抗结剂(anticaking agents)又称抗结块剂,是用来防止颗粒或粉末状食品聚集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状态的食品添加剂。
抗结剂的基本特点是颗粒细小,比表面积大(310~675m2/g),比容高(80~465kg/m3),呈微小多孔状,具有极高的吸附能力。
抗结剂能吸附引起结块的水分活液体油脂,从而使颗粒或粉末食品的表面保持干爽、无油腻,达到防止食品结块的目的。
通常,抗结剂必须黏附在主基料颗粒的表面,才能影响主基料的物性。
这种黏附作用是由抗结剂颗粒和主基料之间存在的亲和力产生的,其程度可以是覆盖住颗粒的全部表面,也可以是颗粒的部分表面。
一旦抗结剂颗粒与主基料颗粒黏附,形成一种有序的混合物,就会通过途径来达到改善主基料流动性和提高抗结性的目的。
也有称为流动调节剂、润滑剂、抗结快剂或滑动剂等,但本质都是改善基料流动性和提高其抗结快能力的添加剂。
二、常用抗结剂2.1.亚铁氰化钾、硅铝酸钠、磷酸三钙、二氧化硅、微晶纤维素三、影响抗结剂抗结效果的因素食品颗粒或粉末表面添加抗结剂后,流动性的确能得到改善,但并不是说任何一种产品添加任何一种抗结剂后都能得到预期的效果。
抗结剂

微晶纤维素
• 微晶纤维素是一种纯化的、部分解聚的纤维素,白色、无臭、无味,由多孔微粒组成的结 晶粉末。微晶纤维素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妆品、食品等行业,不同的微粒大小和含水量有 不同的特征和应用范围。 • 在食品工业上可作重要的功能性食品基料—膳食纤维素,是一种理想的保健食品添加剂
• (1)保持乳化和泡沫的稳定性;
硅铝酸钠
• 由火山熔岩与 氢201996))规定可用于植脂末。
• 根据最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2760-2014)[2] 规定已从食品添加剂允许使
用品种中删除。
磷酸三钙(TCP)
• 磷酸三钙主要是一种安全的营养强
硅两种。结晶二氧化硅因晶体结构不同,分为石英、鳞石英和方石英三种。而自然界存在
的硅藻土是无定形二氧化硅。 • 食品工业用作抗结剂、消泡剂、增稠剂、助滤剂、澄清剂。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 准》(GB2760-2011)规定:可用于蛋粉、糖粉、奶粉、可可粉、可可脂、植物性粉末、速 溶咖啡、汤料粉等,最大使用量为15g/kg,粉末香精,最大使用量为80g/kg;固体饮料 ,最大使用量为0.2g/kg;粮食,1.2g/kg[4] 。 • 二氧化硅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用途,但有时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二氧化硅的粉尘极细,可以悬浮在空气中,如果人长期吸入含有二氧化硅的粉尘,就会患 硅肺病。
抗结剂
食安1201班 小组成员:王阿美 王丹丹 王玥兵 叶泳 张骐轩
1
抗结剂概念及作用机理
目录
2
抗结剂的种类和使用标准
亚铁氰化钾、硅铝酸钠、磷酸三钙 (TCP)、二氧化硅、微晶纤维素
Part 1 抗结剂概念及作用机理
概念:添加于颗粒、粉末状食品中,防止颗粒或粉状食品聚集结块、保持 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的物质。我国允许使用的有亚铁氰化钾、硅铝酸钠(
加工食品中的抗结剂对人体有何影响

加工食品中的抗结剂对人体有何影响在现代食品工业中,加工食品为了保持良好的品质和口感,往往会添加各种食品添加剂,抗结剂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对于抗结剂,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也不清楚它们对人体健康到底有何影响。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抗结剂。
抗结剂是一种能够防止颗粒或粉状食品聚集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状态的食品添加剂。
常见的抗结剂有二氧化硅、硅酸钙、亚铁氰化钾等。
那么,这些抗结剂是如何在食品中发挥作用的呢?以二氧化硅为例,它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可以吸附食品中的水分,从而减少颗粒之间的粘连,防止结块。
硅酸钙则通过在颗粒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保护膜,来阻止它们相互接触和凝聚。
了解了抗结剂的作用原理,接下来我们关心的就是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对于大多数合法使用的抗结剂,在规定的使用量范围内,一般认为是相对安全的。
例如,二氧化硅在食品中的使用量通常很小,经过消化后,它不会被人体吸收,而是会随着粪便排出体外。
硅酸钙在体内也能够被正常代谢和排泄。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完全忽视抗结剂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
以亚铁氰化钾为例,虽然在正常使用量下对人体无害,但如果长期大量摄入,可能会对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长期过量摄入某些抗结剂,可能会对人体的消化系统造成负担。
这是因为它们在肠道中可能会干扰正常的消化过程,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以及患有某些疾病的人群,抗结剂的影响可能更为敏感。
儿童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解毒和代谢能力相对较弱;孕妇的身体状况特殊,需要为胎儿的健康考虑;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对有害物质的耐受能力降低;患有肝脏、肾脏等疾病的人群,由于代谢功能受损,可能无法有效地处理和排出抗结剂。
为了减少抗结剂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在购买加工食品时,尽量选择添加剂种类少、含量低的产品。
同时,多食用新鲜的天然食品,减少对加工食品的依赖。
堆浸中防结垢剂的作用机理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堆浸中防结垢剂的作用机理
关于防结垢剂的作用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清楚,说法也不完全一致。
多数认为防结垢剂起晶核分散剂、结晶晶形改变剂、介质稳定剂的作用。
一、晶核分散剂作用
碳酸钙晶核吸附防结垢剂分子于其表面后,由于电子或空间结构上给予晶核以斥力,从而溶液中的晶核互相之间不能聚集形成沉淀,而呈良好的分散状态。
例如往pH 为7~8 的含有大量重碳酸钙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立即会生成大量白色的碳酸钙结晶沉淀;但如事先往含重碳酸钙的溶液中加入2×10-5 的三聚磷酸钠,再加入氢氧比钠,则溶液中不出现白色碳酸钙结晶沉淀,此时溶液的透明度变差些。
三聚磷酸钠不可能溶解碳酸钙沉淀,而是将肉眼看不见的碳酸钙晶核分散于溶液中,使其不能聚集形成大的结晶。
二、结晶晶形改变剂作用
碳酸钙结晶晶形本来是对称的,但当碳酸钙晶核吸附了防结垢剂分子于其表面后,使碳酸钙结晶晶形变为不对称,而且在乎面方向上生长,变为球状(见图1),这样防结垢剂的加入,导致了晶形的改变。
不对称的结晶降低了其表面的吸附倾向,从而抑制了垢的生成。
图1 加防结垢剂前后的两种碳酸钙结晶对比
(a)未加防结垢剂碳酸钙结晶(b)加防结垢剂后碳酸钙结晶
三、介质稳定剂作用
介质中存在不稳定因素会促使结垢的生成。
引起介质不稳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压力、流速、流型等的急骤变化,或由于介质内某些组分的浓度发生较大变化。
当介质内的Ca2+或CO32-的浓度增大超过其溶度积时就会生成。
食品添加剂 P抗结水分保持

-面团改良作用,能改善面团的流变特性;
-防腐作用(聚磷酸盐)。 * 在饮料中 -利用其金属离子螯合作用,可防止饮料氧化、变 败、色调变化,防止沉淀形成。
23
三、各种磷酸盐的特性、使用及实例
应用实例
*实用举例1:火腿、鱼肉糜制品中保水
-5~3g/kg六偏磷酸钠 (符合成品pH5.8-6.5要求)
* 性质及使用范围
品种
紫胶/虫胶
性质
薄片或粉末,不溶于 水,涂于食品表面可 形成光亮的膜 蜡状,不溶于水,性 质稳定,隔离性能好 被膜剂
使用
石蜡
被膜剂、消泡剂、胶母糖基础剂、 包装用蜡(用于包装材料的防潮、 防粘和防油)
3
二、抗结剂的种类和安全性
安全性:
除亚铁氰化钾的ADI值(0-0.25mg/kg)有所限定外, 其 余 品 种 的 安 全 性 均 很 好 , ADI 值 均 无 需 规 定 。 LD50(mg/kg): * 微晶纤维素>21500, * 亚铁氰化钾1600-3200, * 二氧化硅>5000, * 硅铝酸钠、磷酸三钙为GRAS
*实用举例4:用于蚕豆罐头生产,可使豆皮软化
(络合钙,从而降低外皮的坚韧度)。
-在蚕豆预煮时,按150kg水加三聚磷酸钠50g、六
偏磷酸钠150g(或只加三聚磷酸钠100g),煮沸
10min ~20min,使豆皮软化。
27
本节复习题
1、水分保持剂和抗结剂的定义和种类。
2、磷酸盐类水分保持剂的作用、使用范围、主要 应用。 -使用范围:pH调节剂;营养强化剂;酸性膨松剂; 水分保持剂;品质改良剂;金属螯合剂 -主要应用:肉制品、焙烤制品、饮料(掌握每类 食品中的主要作用)
抗结剂产生拮抗作用的原理

抗结剂产生拮抗作用的原理抗结剂是指在水泥中加入特定的化学物质,以改善水泥的物理性能和降低水泥浆水化过程中的黏度和凝结时间。
抗结剂能够与水泥中的水化反应产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从而扰乱水泥颗粒间的结构、干扰水化反应的进行,从而降低水泥浆的凝结速度,改变水泥浆的黏度,达到缓凝、抗凝的目的。
抗结剂产生拮抗作用的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1. 化学反应原理:抗结剂在水泥浆中与水化过程中生成的钙硅石矿物相互作用,形成与水泥骨料或水化产物结合的化合物,进而改变水泥浆体系的结构和性能。
抗结剂通过吸附在水泥颗粒上,干扰水化反应过程,阻碍水泥粒子间的聚集和沉积,从而降低了水泥浆体系的黏度并延迟了水泥的凝结时间。
2. 表面电荷对抗作用:水泥颗粒表面带有正电荷,导致颗粒之间存在静电排斥。
抗结剂中的含阴离子可以通过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改变水泥颗粒的表面电荷分布,增加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抵消正电荷带来的静电排斥力。
这种阻碍了水泥颗粒的聚集和堆积,降低了水泥浆的黏度和凝结速度。
3. 水化反应的拮抗作用:抗结剂中的化学物质与水泥中的水化反应产物(例如硅酸钙)发生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其中一部分能够阻碍钙离子的活化和水化反应的进行。
这种延缓了水化反应的进行,从而降低了水泥浆的凝结速度和黏度。
4. 抑制胶凝物的形成:抗结剂中的某些成分可以与水化过程中形成的胶凝物发生反应,改变胶凝物的结构和构成。
抗结剂通过形成新的胶凝物,使得原本形成的胶凝物变得不稳定,减慢胶凝反应的进行。
这种改变了水化反应产物的性质和结构,从而降低了水泥浆的黏度和凝结时间。
总结起来,抗结剂产生拮抗作用的原理主要通过化学反应、表面电荷对拮抗、水化反应拮抗以及抑制胶凝物形成等方面来实现。
这些作用机制能够改变水泥浆体系的结构和黏度,延长水泥的凝结时间,从而达到缓凝和抗凝的效果。
抗结剂在混凝土工程中广泛应用,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抗渗性能,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
抗结剂原理

抗结剂[1]抗结剂是指添加于颗粒、粉末状食品中,防止颗粒或粉状食品聚集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的物质。
[编辑]抗结剂的种类和作用机理[2]1.可应用于食品的抗结剂的种类根据1983年美国联邦政府有关法规,有多类物质可作为抗结剂应用在食品加工中,它们是:(1)硅酸盐类常用二氧化硅和硅酸钙作为抗结剂,最大用量被规定≤2%,硅酸钙如用于烘烤方面,用量可≤5%;另外有硅酸铝钠,硅酸镁,硅铝酸钠,硅铝酸钙钠。
(2)硬脂酸盐类。
这类抗结剂主要为:硬脂酸镁,硬脂酸钙,硬脂酸铝和硬脂酸锌。
但硬脂酸锌被作为一种营养成分而不作为一种抗结能力的主要提供者。
(3)铁盐类。
柠檬酸铵铁,氰铁钠[Na4Fe(CN)6·10H2O]均被允许作为食品级抗结剂用,其中前者最大用量≤25 mg/kg(以盐计),后者最大用量≤13 mg/kg(以无水氰铁钠计)。
(4)磷酸盐类。
磷酸钙和磷酸镁不光作为抗结剂用,还可作为一种营养成分,其中TCP[3Ca3(PO4)2·Ca(OH)2]被应用最广泛。
(5)其他。
其他种类的抗结剂有碳酸镁、二氧化锌、解聚淀粉和微晶解聚纤维素等多聚糖类。
上述抗结剂已被广泛应用在香味物质、香料、人工甜味剂、蛋粉、盐、干胶浆和香基、可可粉、糖、柠檬酸、酱油、洋葱和大蒜盐、肉的干熏混合物以及粉末油脂制品如干酪粉、咖啡伴侣、粉末起酥油等方面。
而且由于粉末起酥油配方复杂,它常常采用复合抗结剂来改善它的流动性。
2.抗结剂产生抗结作用的机理通常抗结剂微粒必须能粘附在主基料颗粒的表面上,从而影响主基料颗粒的物性。
这种粘附作用的程度可以是覆盖住颗粒的全部表面,到星星点点地覆盖住颗粒的部分表面。
但不管怎样,抗结剂颗粒和主基料颗粒之间存在亲和力,它们将形成一种有序的混合物。
一旦抗结剂颗粒与主基料颗粒粘附,就会通过以下途径来达到改善主基料流动性和提高抗结性的目的。
(1)提供物理阻隔作用。
当主基料颗粒表面被抗结剂颗粒完全覆盖住以后,由于抗结剂之间的作用力较小,形成的抗结剂层自然成了一种阻隔主基料颗粒相互作用的物理屏障。
试管抗结剂方案是什么意思

试管抗结剂方案是什么意思介绍试管抗结剂方案是指一种针对试管内结晶现象的防治方法。
结晶现象是在实验室环境中常见的问题,尤其是在试管中溶液浓度较高时更容易出现结晶。
结晶会影响试验结果和实验准确性,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防止结晶发生。
试管抗结剂方案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提出的解决方案。
结晶现象的原因结晶现象的产生是由于试管中的溶液中存在过饱和度,当溶液中的溶质浓度超过饱和浓度时,溶质会逐渐聚集形成结晶。
结晶的产生不仅会影响溶液的透明度,还会在试管壁上形成一层沉积物。
这些结晶和沉积物会干扰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处理。
试管抗结剂方案的原理试管抗结剂方案主要采用两种方式来解决结晶问题:溶解度调节和表面改性。
1. 溶解度调节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量。
通过调节试管中溶液的溶解度,可以控制溶质的溶解量,从而减少结晶的发生。
溶解度调节可以通过添加化学试剂来实现,这些试剂可以改变溶液中的浓度,使其维持在恰当的范围内,从而防止结晶的产生。
2. 表面改性试管抗结剂方案还可以通过对试管表面进行改性来减少结晶现象。
试管的表面性质会影响溶质在试管中的操作行为,例如吸附、聚集等。
表面改性主要是通过在试管表面涂覆一层特定的材料,使其具有较好的亲水性或疏水性,从而降低溶质在试管壁上的吸附能力,减少结晶的发生。
试管抗结剂方案的应用试管抗结剂方案广泛应用于各种实验室环境中,特别是在化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实验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案例:1. 化学试剂的制备在化学试剂的制备过程中,溶液浓度通常较高,容易出现结晶现象。
为了保证试剂的纯度和溶液稳定性,需要采用试管抗结剂方案,避免结晶的发生。
2. 培养基的制备在细胞培养的过程中,培养基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
培养基中的营养物浓度较高,容易引起结晶的发生。
通过应用试管抗结剂方案,可以有效防止结晶的产生,保证培养基的质量和稳定性。
3. 药物研发在药物研发过程中,需要进行多种化学反应和药物溶液的制备。
抗结剂方案 试管

抗结剂方案试管一、背景介绍抗结剂是指能够减少或消除试管中物质结晶、沉淀等现象的药物或化合物。
在试管实验中,结晶和沉淀的形成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防止结晶和沉淀的形成。
本文介绍了一种抗结剂方案,以帮助实验人员有效减少实验中的结晶和沉淀问题。
二、抗结剂方案介绍1. 原理说明抗结剂方案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抗结剂,分别是抗结剂A和抗结剂B。
抗结剂A主要通过改变试管中的离子浓度和pH值,使得结晶和沉淀的形成难度增加。
抗结剂B则是通过表面活性剂的作用,防止结晶和沉淀的凝聚和沉积。
2. 实施步骤步骤1:准备试管实验所需的物质和试剂。
步骤2:根据实验需要调配抗结剂A和抗结剂B的浓度,可根据实验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步骤3:将试管中的混合物加入适量的抗结剂A,注意充分搅拌均匀。
步骤4: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抗结剂B,同时继续搅拌以确保抗结剂均匀分散。
步骤5:可以开始进行试验操作,注意观察结晶和沉淀的形成情况。
3. 抗结剂方案效果评估在使用抗结剂方案进行试验后,需要对效果进行评估。
主要评估指标包括结晶和沉淀形成的程度、溶液的透明度、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等。
4. 注意事项•在使用抗结剂方案时,需要注意抗结剂的浓度和配比,不宜过高或过低。
•搅拌均匀是确保抗结剂均匀分散的重要步骤。
•在评估抗结剂方案效果时,需要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三、抗结剂方案的应用抗结剂方案在试管实验中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各种离子交换、沉淀反应、结晶实验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化学实验中的无机盐溶液反应:抗结剂方案可以减少结晶和沉淀的形成,提高溶液的透明度和反应的效果。
2.生物学实验中的蛋白质结晶:抗结剂方案可以调节蛋白质结晶的速度和形态,帮助获得更好的结晶品质。
3.地球化学分析中的元素分离:抗结剂方案可以避免元素结晶和沉淀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提高元素分离的准确性。
四、总结抗结剂方案是一种有效减少试管实验中结晶和沉淀问题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结剂[1]
抗结剂是指添加于颗粒、粉末状食品中,防止颗粒或粉状食品聚集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的物质。
[编辑]
抗结剂的种类和作用机理[2]
1.可应用于食品的抗结剂的种类
根据1983年美国联邦政府有关法规,有多类物质可作为抗结剂应用在食品加工中,它们是:
(1)硅酸盐类常用二氧化硅和硅酸钙作为抗结剂,最大用量被规定≤2%,硅酸钙如用于烘烤方面,用量可≤5%;另外有硅酸铝钠,硅酸镁,硅铝酸钠,硅铝酸钙钠。
(2)硬脂酸盐类。
这类抗结剂主要为:硬脂酸镁,硬脂酸钙,硬脂酸铝和硬脂酸锌。
但硬脂酸锌被作为一种营养成分而不作为一种抗结能力的主要提供者。
(3)铁盐类。
柠檬酸铵铁,氰铁钠[Na4Fe(CN)6·10H2O]均被允许作为食品级抗结剂用,其中前者最大用量≤25 mg/kg(以盐计),后者最大用量≤13 mg/kg(以无水氰铁钠计)。
(4)磷酸盐类。
磷酸钙和磷酸镁不光作为抗结剂用,还可作为一种营养成分,其中
TCP[3Ca3(PO4)2·Ca(OH)2]被应用最广泛。
(5)其他。
其他种类的抗结剂有碳酸镁、二氧化锌、解聚淀粉和微晶解聚纤维素等多聚糖类。
上述抗结剂已被广泛应用在香味物质、香料、人工甜味剂、蛋粉、盐、干胶浆和香基、可可粉、糖、柠檬酸、酱油、洋葱和大蒜盐、肉的干熏混合物以及粉末油脂制品如干酪粉、咖啡伴侣、粉末起酥油等方面。
而且由于粉末起酥油配方复杂,它常常采用复合抗结剂来改善它的流动性。
2.抗结剂产生抗结作用的机理
通常抗结剂微粒必须能粘附在主基料颗粒的表面上,从而影响主基料颗粒的物性。
这种粘附作用的程度可以是覆盖住颗粒的全部表面,到星星点点地覆盖住颗粒的部分表面。
但不管怎样,抗结剂颗粒和主基料颗粒之间存在亲和力,它们将形成一种有序的混合物。
一旦抗结剂颗粒与主基料颗粒粘附,就会通过以下途径来达到改善主基料流动性和提高抗结性的目的。
(1)提供物理阻隔作用。
当主基料颗粒表面被抗结剂颗粒完全覆盖住以后,由于抗结剂
之间的作用力较小,形成的抗结剂层自然成了一种阻隔主基料颗粒相互作用的物理屏障。
这种物理屏障将导致几种结果,其一是抗结剂阻隔了主基料表面的亲水性物质,因吸湿或因制备时尚剩的游离水分所形成的颗粒间的液桥;其二是抗结剂吸附在主基料的表面后,使其更为光滑,从而降低了颗粒间的摩擦力,增加了颗粒的流动性,这一作用常被称作润滑作用。
由于各种抗结剂自身性质各异,所以它们提供的润滑作用也不同。
(2)通过与主基料颗粒竞争吸湿,而改善主基料的吸湿结块倾向。
一般来说,抗结剂自
身具有很大的吸湿能力,从而在与主基料竞争吸湿的情况下,会减少主基料因吸湿性而导致的结块倾向。
(3)通过消除主基料表面的静电荷和分子作用力来提高其流动性。
微胶囊化粉末颗粒带
有的电荷一般相同,因此,它们之间会相互排斥,防止结块。
但是这些产品上的静电荷常会与生产装置或包装材料的摩擦静电相互作用而带来许多麻烦。
当添加抗结剂后,抗结剂会中和主基料颗粒表面的电荷,从而改善主基料粉末的流动性。
这种作用常用来解释当抗结剂与主基料颗粒之间的亲和力不是很大,抗结剂只是零星分散在主基料颗粒的表面时却能很好地改善其流动性的原因。
(4)通过改变主基料结晶体的晶格,形成一种易碎的晶体结构。
当主基料中能结晶的物
质的水溶液中或已结晶的颗粒的表面上存在有抗结剂时,它不仅能抑制晶体的生长,还能改变其晶体结构,从而产生一种在外力作用下十分易碎的晶体。
使原本易形成坚硬团块的主基料的结团现象减少,改善其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