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内参

合集下载

舆情报告范文

舆情报告范文

舆情报告范文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闻散播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的声音也变得越来越响亮。

这样的情况下,各种舆情也层出不穷,需要进行及时而全面的调查和报告。

本文将以某次网络热点事件为案例,介绍一份舆情报告的写作范例。

一、事件概述2019年2月1日晚,网友《钱江晚报农民》发表了一篇长微博,称自己是杭州市一名农民,曾去参加了杭州市委书记赵一德主持的现场问政会,当他问到贫困农民医疗保障的问题时,赵一德却嘲笑了他的口音。

这篇微博很快引起了网民的强烈反响,有网友声称赵一德侮辱了农民,有网友则表示这只是一种误解。

事件引起了广泛的争议,舆情扩散迅速。

二、数据收集收集和整理数据是舆情报告的重要一环。

在此次事件中,我们主要收集了以下数据:1.微博原文和相关的评论,包括赞、转发和评论数量。

2.网络新闻报道,包括新闻标题、发布时间、来源、内容等。

3.网络调查数据,如问卷调查、网络民意调查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不同人群对此事的看法和态度,也能更清楚地了解事件发展的趋势和重要性。

三、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舆情报告中较为重要的一环。

在此次事件中,我们主要对以下数据进行了分析:1.微博原文和相关的评论。

根据微博原文和相关评论的数量、性质和趋势,我们可以了解舆情的关注度、扩散速度和发展趋势。

例如,在微博中,赵一德的名字成为热搜;评论区呈现出的看法是“支持赵一德”、“反对赵一德”、“认为他嘲笑的是某些地方的口音”等。

2.网络新闻报道。

通过对网络新闻的发布时间、标题、内容、来源等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事件的重要程度,在事件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发布新闻,也能影响事件的舆情走向。

3.网络调查数据。

根据数据分析,可以发现不同人群对此事件的看法和态度,对于政府或企业在此事件中所采取的措施发表意见和建议。

四、报告撰写在报告的撰写过程中,我们应该有大局意识,客观公正。

在此次舆情报告中,我们需要进行以下的撰写:1.事件概述。

首先,我们需要对整个事件进行概述,包括时间地点、事件主角等。

内参是什么意思

内参是什么意思

内参是什么意思内参是指高级别领导机关向中央政治局或者中央书记处直接报告工作的形式。

在中共十八大后,习近平主席明确提出了“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工作队伍”,为这支队伍建设标准树立了目标和航灯。

同时强调说:加强改进舆论宣传工作,建设与我们党执政能力相适应的高素质宣传思想文化队伍,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显然,从讲话中可以看到,无论是对新闻媒体工作人员还是社会上整个媒体界而言,在当今这个互联网和自媒体高度发达的信息化时代,我们都需要把握好新时期媒介融合发展的脉络,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不懈地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这些对于各类媒体的新闻工作者来说,如何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更是必须认真思索并付诸实践的问题。

其特点就是:一、既有汇报性质又带有专题研究性质;二、要求反映情况比较具体全面;三、要注意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进行深入思考,体现敏锐的洞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

当下的一些重大事件往往引起媒体的极大兴趣,也容易吸引受众的眼球,但是对于它所产生的影响程度则未必能够正确估量。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网络舆论迅速扩散蔓延,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之一。

尤其是突发性、群体性等涉及社会稳定和谐的舆情事件,如果没有积极正确地应对措施,很容易演变为群体性事件甚至是极端恶劣的刑事案件。

因此,如何加强舆论监督,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等手段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始终是各级党委和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由此可见,充分发挥社交媒体的重要作用,将其纳入党委和政府的视野并且采取有效的管理办法,是密切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

二、要求反映情况比较具体全面。

要按照《意见》规定的五条原则要求,报送材料具体丰富,覆盖面广,注重报送实际情况。

新闻工作者要根据总体要求和岗位职责要求,深刻分析本单位、部门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选择那些群众普遍关心、愿望迫切的重点课题,围绕关键环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找准症结,提出对策,形成具有独立见解和建设性的调研报告。

仙桃市网络舆情处置工作细则

仙桃市网络舆情处置工作细则

仙桃市网络舆情处理工作细则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深入加强全市网络舆情处理和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处理机制,妥善处理网上舆情,有效引导网络舆论,维护社会友好稳定,为仙桃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依据《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应急措施》(中办发【】22号)和《相关深入规范突发事件和网络热点事件舆论引导步骤暂行要求》(鄂宣发【】6号)等文件精神,制订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中网络舆情是指经过新闻报道、新闻爆料、论坛、博客、播客、微博、微信、QQ 群等互联网形式,反应出来包含仙桃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和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亲密相关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重大事件言论和见解信息,和可能或已经对仙桃形象、政府公信力产生不良影响网上负面报道和负面言论。

第二章 舆情分类第三条 依据网络舆情影响力和发展态势,将舆情分为三级:一级(重大)舆情、二级(严重)舆情、三级(通常)舆情。

一级舆情是指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和有可能形成重大网络热点事件苗头性舆情,或本属二级舆情,因处理不妥,造成发展态势深入扩大网络舆情。

如中央级媒体关注或报道、中国大型门户网站刊发后引发和可能引发广泛关注涉仙舆情。

二级舆情是指网上影响较大、可能会引发网络热点事件舆情,或本属三级舆情,因处理不妥,造成发展态势深入扩大网络舆情。

如省内媒体关注或报道、荆楚网及市内关键网站刊发轻易引发关注和需要市委、市政府协调处理重大民生诉求等方面涉仙舆情。

三级舆情是指市内网站通常爆料、投诉、一般民生诉求等方面需要立即处理网络舆情。

第四条舆情等级由市委宣传部和市网管办确定。

第三章舆情处理第一节责任主体及分工第五条各地党委、政府关键领导和市直部门关键责任人为网络舆情处理第一责任人,对重大舆情要亲自处理。

分管领导(网络讲话人)是直接责任人,负责处理包含当地本部门网络舆情。

市委宣传部、市网管办负责协调、指导全市网络舆情处理工作,涉事地方和部门分管领导(网络讲话人)负责协调、指导当地本部门网络舆情处理工作。

网络舆情的网络舆情内参

网络舆情的网络舆情内参

网络舆情的网络舆情内参
《网络舆情》内参,国家正式刊号(CN11-5803/D),是人民日报社主管,人民网主办的中国当前唯一一分以网络信息为主要内容、反映网络民意和动向的有国家正式刊号的杂志,通过机要局发行,受到各级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的好评。

《网络舆情》一周三刊,每周一为研究版,栏目包括:
舆情专供:收集针对性强,参考、指导价值大的舆情案例、网民言论进行深度提炼、分析,专供司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参阅;
危机管理案例:选取最受网民关注的社会议题、政治议题、舆情热点,对网民言论以及媒体观点进行倾向性分析,提供应对指导;声音:汇聚政坛人物和专家学者关于中国政治的惊人之语;政府舆论调控、网站得意之作、图片内参、突发事件案底、封面专题、新闻发布会、意见领袖、网上调查、网络人文地图、舆情回音壁、网言网语、短信无忌等。

每周四为时事版,栏目包括:
一周舆情综述、排行榜:选取热点人物、事件、网络言论等综合排行;舆情进行时、微博客、一周影音:热议的经济生活、社会管理、科教文卫环保等问题;时事聚焦:选择热点事件,阐述各专家看法和网友观点。

内容涉及政府公信力、司法公正、干群关系、草根民生、安全生产、劳资关系、社会维权等问题;新闻背景、干部人事解读、有话网上说、图说中国、外媒看点、网言网语、短信无忌等。

每周五为财经版,栏目包括:
一周舆情综述:回顾一周财经、企业舆情动态,概述媒体、网民代表性言论;企业家声音及回馈:精编一周官员有关财经问题讲话的网民反馈;精编一周来网民对企业家有关政策、企业、产品的声明、观点等;危机管理案例:已发生的企业舆情事件的经过、媒体网络观点以及应对点评;网络民意、企业舆情排行榜、热点人物榜、热贴排行榜、人事解读、外媒看点、新闻发言人、意见领袖、企业舆情会商室等。

中国网络舆情调研报告

中国网络舆情调研报告

20某某年中国网络舆情研究报告舆情是考验国家互联网治理成绩的关键因素。

如果说2022年是中国网络舆情风起云涌的一年,那20某某年那么是中国互联网外表归于平静,实那么暗流涌动的一年。

研究20某某全年网络舆情事件,可以发现,20某某年6月,成为了上下半年舆情骤热骤冷显著不同的分水岭;而20某某年本身,那么有望成为中国互联网自微博元年以来的前五年,到未来五年形势变化的分水岭。

一、总的形势20某某年,中国互联网出现从空间开垦扩张转向秩序重建的鲜明特点。

研究中国网络舆情大盘,总体上既有乐观可喜之处,也有艰巨挑战并存之处。

笔者梳理全年舆情事件特点,综述如下:20某某年,中国互联网出现从空间开垦扩张转向秩序重建的鲜明特点。

研究中国网络舆情大盘,总体上既有乐观可喜之处,也有艰巨挑战并存之处。

笔者梳理全年舆情事件特点,综述如下:1.国际角度对外议题设置能力显著提升。

随着国力提升,利用互联网对旧的规那么加以修改与完善,并提出新议题、增加新规那么,是我国必须加快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国互联网开展战略在配合一带一路国家建设、G20杭州峰会、亚投行建设等重大事件中,正发挥着积极的舆论引导作用。

更可喜的是,在南海争端、黄岩岛问题、香港占中、钓鱼岛问题等国际议题中,中国通过主动设置话题、引导主流舆论、新闻发言人呛声等行动,掀起了浓厚的爱国情绪,在国际舆论场上占据更加主动有利的位置。

2.青年角度90后有望担起舆论场主力军角色。

当下,新一代青年网民越来越习惯扮演驳斥舆论戾气和谣言主力军的角色,主动筹划的一系列正能量网络议题和作品令人印象深刻,网上舆论引导作用积极明显。

随着80后普遍进入而立之年,工作和家庭的压力愈发沉重,参与舆论争辩的意愿有所降低,90后成为接手舆论引导主力军的不二群体。

20某某年,90后团队筹划的帝吧出征、马克斯是个90后等系列作品,展示出极富创造力、竞争力的优势,引领舆论潮流的能力已经显现。

3.资本角度资本舆情陷入舆论漩涡。

县级融媒体中心做强网上舆论阵地工作的研究

县级融媒体中心做强网上舆论阵地工作的研究

视界观 OBSERVATION SCOPE VIEW154摘 要: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特别是县级媒体影响力逐渐下滑,面对这种情况,2018年8月21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上,习总书记作出“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的安排部署。

同时,在自媒体爆发式增长后,网络谣言、虚假信息事件不断增多,网络信息可信度急剧下滑,特别是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后,民众越来越认识到“权威发布”“官媒发声”的重要性,基层官方媒体也越来越受关注。

那么作为县级媒体,如何利用有利时机,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互联网时代进一步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做强网上舆论阵地工作?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县级融媒体中心;做强网上舆论基层传统媒体现状近几年来,传统媒体关注度逐年走低,很多人认为传统的广播电视已经不受到用户重视,甚至部分广播电视报纸人也不断地唱衰传统媒体。

不时爆出的报社停刊、电视台关闭频道的消息,让大家更加觉得传统媒体已经日落西山、信心不再;同时,大多数传统媒体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后,人员老化、历史遗留问题、创收能力急剧下降、专业人才流失严重;很多传统媒体从业者习惯于定向思维、单向传播,没有用户观念、产品意识,不主动创新求变;做主题报道策划容易,做老百姓喜爱看,有阅读量的主题报道策划难……这些问题,阻碍着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改革发展。

另一方面,以抖音、快手、微信、微博、QQ、B 站等为主体的新媒体平台,运用新科技、人工智能算法,不断地对每一个用户进行画像,针对每一个用户推送自己最为感兴趣的内容,让人忘记时间、不能自拔。

正是由于这种沉浸式的内容推荐,让网络媒体对人们思想和舆论的影响不断扩大。

不管是小孩、年轻人、还是中年人,甚至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也加入到网络中来,成为网络舆论浪潮滚滚向前的一部分,而在这浩如烟海的互联网中,各种声音鱼龙混杂。

突发公共事件后网络舆论变化近年来,一些个人或自媒体在毫无调查事实的情况下,肆意编造事态发展过程并随意发布,在网络上引起了民众的强烈关注,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

高校网络舆情的成因\特点及引导策略分析

高校网络舆情的成因\特点及引导策略分析

高校网络舆情的成因\特点及引导策略分析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关乎高校的稳定与社会的和谐。

从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原因入手,总结了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内容,剖析了其特点,进而通过创新教育手段、加强网络政工队伍建设、加强网监制度建设、提高媒介素养、培养“论坛领袖”、提高网监技术等一系列措施,监控和引导网络舆情,进一步推动和谐校园建设。

标签:高校;网络舆情;特点;引导1 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原因1.1 大学生的群体性特征极易诱发网络舆情从心理学而言,相对于一般的社会群体,大学生群体具有相互交往频率高、相互影响和人际吸引大、相互关系持续时间长、群体认知和群体目标共性强等群体心理特征。

无论是正式群体或非正式群体中每个人的言行,因群体内直接联系,相互接触交往影响产生的行为刺激,其行为心理相对于群体其他个体成员,都构成特定的群体心理情景。

在同一群体情景和同一需要作用下,群体内某个个体产生激情时,会引发邻近的人产生同样的激情。

1.2 高校网络道德规范还不成熟网络创造了一个不同于现实社会的虚拟实在。

大学生在网络中,被消解为“数字人”、“信息人”,而“道德人”的主体性因为脱离了现实原点,虚拟实在与人思想道德之间常常陷入对立,对数字的崇拜依附和对信息的沉溺,使人被异化成为了物,人不再是有血有肉的,而是虚拟的人。

在缺乏“他律”约束,而慎独意识差、自我控制能力弱的情形下,道德的主体性会变得越来越模糊不清,责任意识严重淡化,造成网络行为对社会所能承受的道德底线的偏离。

1.3 高校网络言论方面的管理存在缺陷在现实生活中,某些言论或行为受到宪法、刑法、集会游行示威法及其实施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章制度进行规范限制,人们一般不会也不敢为所欲为。

但对网络言论,则缺少法律法规的直接限制。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只能按照社会规范所要求的那样做。

但由于网络具有特殊的“匿名性”,人们不需要为自己在网络上的非理性行为承担任何责任,风险趋近于零,故而就唤醒了人们心灵深处的一些并不那么美好的本能的冲动,这些冲动一旦付诸实施,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影响。

人民法院应对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对策思考

人民法院应对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对策思考

近年来,法院工作已成为网络媒体和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来势汹涌的网络舆论如同狂风暴雨击打着法院和法官,对法院的审判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在这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面对网络舆情提出的挑战,如何化压力为动力,坚守公平与正义,践行司法为民,成了人民法院必须正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人民法院面临的网络舆情危机当前人民法院面临的网络舆情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形:1、个别法院和法官的违法违纪或不文明行为通过网络迅速放大。

如最高法院院原副院长黄松有受贿案,从案发到法院判决,被媒体反复炒作,给法院和法官形象造成极大损害,降低了法院公信力。

2009年湖北省相继发生的公安县法院陪审员强奸幼女事件、枣阳法院“习惯”执法事件、武汉汉阳女法官与当事人对骂事件,经网络曝光,迅速在全国引起轰动。

2010年5月12日《新京报》报道了山东潍坊市坊子区法官收黑钱被偷拍的新闻后,立即引起网上热议;次日,《武汉晨报》又以《山东法官“黑”钱,院长来汉善后》为题予以报道,一段《山东法官收黑钱院长千里来善后》的视频几乎同时在网上爆料,随即引起全国反响,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全国范围内的各大报纸、电视、网站纷纷关注报道此事。

截止5月15日,针对坊子区法官收钱办案的报道和评论已形成强大的网络风暴。

2、个别案件审判或执行存在错误或瑕疵引发网络舆论聚焦。

浙江湖州“南浔协警临时性强奸案”,本是一起并不复杂的强奸案件。

其基本案情是:2009年6月10日晚,2名协警邱某、蔡某带着刚参加完高考的陈某、沈某出去吃饭。

席间4人喝了很多酒,陈某醉得不省人事。

蔡某驾车带大家到宾馆开房醒酒。

到房间后,邱某、蔡某趁陈某醉酒没有意识、无力反抗之机,先后强行与她发生性关系。

10月19日,湖州南浔区人民法院以强奸罪一审分别判处邱某、蔡某有期徒刑3年。

判决书中写到:“两辩护人关于两被告人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各自全部犯罪事实,具有法定从轻或减轻情节,以及两被告人的犯罪属临时性的即意犯罪,犯罪情节一般,主观恶性较小,危害后果较轻,归案后认罪态度好,真诚悔罪,并取得被害人的谅解,且系初犯偶犯,建议酌情从轻处罚的辩护意见,与庭审查明的事实相符,本院予以采纳。

基础理论篇_第二章 网络舆情工作概述

基础理论篇_第二章 网络舆情工作概述

基础理论篇第二章网络舆情工作概述第一节网络舆情工作的概念及内涵一、网络舆情工作的概念网络舆情工作是收集、整理、分析和报送网络舆情信息,为社会组织和机构掌握社情民意和科学决策提供支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广义上看,网络舆情工作包括网络舆情监测、网络舆情分析、网络舆情研判、网络舆情应对与管理、网络舆情工作体系管理等多个方面。

狭义上看,网络舆情工作主要是指对互联网舆情的监测、分析与管理工作。

网络舆情工作是伴随着网络及网络舆情的产生而出现的一项新工作,是舆情信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网络舆情工作的分类网络舆情工作的类型一般可按照舆情涉及的领域进行划分,如政务舆情(中央、省级、市级、县级政府机关等)、企业舆情(央企国企、上市公司、中小企业等)、教育舆情(公立高校、民办学校等)、行业舆情(地产、医疗、交通、通讯等)以及个人舆情等。

或是按照内容渠道进行划分,如网络媒体舆情、社交平台舆情、即时通讯平台舆情等。

三、网络舆情工作的主体相对于作为现实舆情主体的公众,以及作为网络舆情主体的网上媒体、意见领袖及网民等,网络舆情工作的主体是网络舆情工作者。

目前对于网络舆情工作者这一群体尚无统一的称呼,比如根据中宣部舆情信息局对于舆情信息员的定义,网络舆情工作者可被称为网络舆情信息员;“人民网”等一些舆情工作机构则将网络舆情工作者称为网络舆情分析师。

通常来说,网络舆情工作者被归属于政府和企业内参工作序列。

现在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已将网络舆情分析师作为一门新兴职业,正式纳入职业培训序列。

网络舆情工作者的工作职责在于从互联网海量信息中采撷精粹,还原社会真实的矛盾构成,成为互联网时代下社会组织与民众进行良性沟通的桥梁。

网络舆情工作者通常需要具备以下四个层面的知识和能力:一是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如新闻传播学、社会学、逻辑学、统计学、情报学、经济学等理论;二是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如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三是拥有一定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素养,如熟悉国家在互联网管理、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四是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网络传播的规律与社会发展的动向。

不可忽略写“内参”

不可忽略写“内参”

不可忽略写“内参”
朱中宝
【期刊名称】《新闻实践》
【年(卷),期】1997(000)008
【摘要】众所周知,我省各级新闻单位和党政宣传部门大都办有《情况反映》一类的“内参”刊物,它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和欢迎。

其原因是“内参”适应了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各级领导机关提供了决策参考。

应该说公开报道和“内参”,是新闻工作的“两翼”,缺一不可。

但是,从目前实际情况看,却存在重公开报道而轻“内参”的倾向。

据笔者观察了解,新闻记者采写“内参”的很少,特别是
市(地)县级新闻单位的记者,每年写过“内参”的还不到5%;而写过“内参”的记者,其作
【总页数】1页(P40-40)
【作者】朱中宝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2.2
【相关文献】
1.意境美——古典诗歌教学不可忽缺的元素 [J], 王平香
2.章句之学不可忽——朱子《论语集注》“可与共学”章的章句问题 [J], 方旭东
3.初中生学习语文的习惯"不可忽" [J], 周骏华
4.初中生学习语文的习惯“不可忽” [J], 周骏华;
5.经济报道不可忽略写人 [J], 夏鼎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网络舆情刊物介绍

网络舆情刊物介绍

《网络舆情》本刊概况主管:人民日报主办:人民网内参刊号:CN11-5803/D社总编辑:罗华执行总编:祝华新出版周期:每周一企业版,每周一、周四政务版参阅范围:司局级,扩大到县处级、企事业单位领导办刊宗旨:帮领导干部读网创办背景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3年1月数据,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64亿,上网普及率达到42.1%。

从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到传统的论坛/BBS,网络日益成为热点事件曝光的主要平台和舆论的独立源头,近年的热点事件中网络舆情影响话题走向的比重已然超过传统媒体。

在互联网影响力日益增大的今天,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术机构都越来越重视互联网舆情的监测、研究和引导,互联网业已成为了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新平台之一。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通过互联网反映民意、汇集民情、阐述民智。

“网络问政”已成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渠道。

显然,互联网已成为社会观念和思想的显示器和晴雨表,已成为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舆论主渠道,已成为社会舆论的发源地。

在这种条件下,无论是舆情监测、分析、预判,还是舆情的应对、处置或修补都不再是件简单的事情。

《网络舆情》内参由我国创办最早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人民网主办,是国内惟一一份具有国家正式内参号的、以互联网为主要信息来源、反映社情民意和舆情动向的内参读物。

它旨在帮助领导干部“读网”,梳理和客观呈现互联网上的热点舆情以及多种意见构成,包括网民对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反馈,对地方施政和行业发展的评价,互联网上的社会思潮,专家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见解。

同时,介绍境外媒体网站上对中国事务的评论,关注国际重大事件特别是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发展有影响的事件,帮助领导干部拓展视野。

本刊还特别关注各类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形成路径,总结政府危机管理、媒体关系的得失,在问责制年代为领导干部提供应对参考。

主要内容·每周一、周四出刊,栏目包括:一周舆情综述:关注热点事件,充分利用微博等新媒体工具深入研究社情民意,对舆情事件进行澄清、解析,引导舆论;危机管理案例:选取最受网民关注的社会议题、政治议题、舆情热点,对网民言论以及媒体观点进行倾向性分析;政务微博观察:总结各级政府微博对舆情事件应对的得失和微博网友的整体反馈,从舆情分析师专业角度对政府表现提出建议;舆情素养:从危机应对角度,梳理国内外重大、突发、特色舆情事件,帮助读者全面认识舆情、处理舆情,最终把控舆情;媒体观察:展示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角色转换及发展经验,为新闻宣传管理部门提供管理决策建议;舆情素养、吏治舆情、政策舆情、民生舆情、舆情焦点、微博调色板、政务微博运营、人民舆评、突发事件案底、干部人事解读、舆情会商室、排行榜、图片内参、舆情回音壁、外媒看点、网络名家、网文趣读、网言网语&短信无忌等。

网络舆情处置工作细则

网络舆情处置工作细则

网络舆情处置工作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分局络舆情的处置与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络舆情处置机制,妥善处置上舆情,有效引导络舆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华宁公路分局营造良的舆论环境,根据《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应急办法》(中办发【2022】22号)等件精神,制定本细则。

第二章舆情分类第三条根据络舆情的影响力和发展态势,将舆情分为三级:一级(重大)舆情、二级(严重)舆情、三级(一般)舆情。

一级舆情是指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有可能形成重大络热点事件的苗头性舆情,或本属二级舆情,因处置不当,导致发展态势进一步扩大的络舆情。

如中央级媒体关注或报道、国内大型门户站刊发后引起和可能引起广泛关注的舆情。

二级舆情是指上影响较大、可能会引发络热点事件的舆情,或本属三级舆情,因处置不当,导致发展态势进一步扩大的络舆情。

如省内媒体关注或报道、云南及市内主要站刊发的容易引起关注和需要市委、市政府协调解决的重大民生诉求等方面的舆情。

三级舆情是指市内站的一般爆料、投诉、普通民生诉求等方面需要及时解决的络舆情。

第四条舆情级别由省公路局党委和玉溪公路局党委和市管办确定。

第三章舆情处置第一节责任主体及分工第五条分局主要领导和分局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络舆情处置第一责任人,对重大舆情要亲自处置。

分管领导(络发言人)是直接责任人,负责处置涉及本部门的络舆情。

市管办负责协调、指导全市络舆情处置工作,涉事部门分管领导(络发言人)负责协调、指导本地本部门络舆情处置工作。

第六条各部门明确一名成员分管络舆情工作并担任络发言人,至少配备一名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有一定写作能力的同志担任络舆情管理员,武装多名高素质络评论员。

全分局上下形成涉事部门牵头协调、相关职能部门整体联动、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的络舆情处置与管理工作格局。

形成络发言人统一指挥、络舆情管理员具体负责、各职能部门和评员积极配合的工作格局。

第二节舆情监测第三节舆情研判第九条一级舆情,由领导小组和玉溪公路党委召集涉事部门举行舆情研判联席会议,研究制定舆情处置方案。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运作模式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运作模式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运作模式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组建于2018年7月,该室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网络舆情监测体系。

从以定量方式反映社情民意到出版“史上最贵的杂志”《网络舆情》(纸质杂志加网络版3800元/年,目前有约4000个用户)、再到舆情应对咨询顾问服务,它如何形成流水化产品作业、做到叫好又叫座?做产品:依靠公布阻碍力做定向服务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作为党报、党网所属机构,背靠主流媒体,解读社情民意,推动媒体和口头两个舆论场的对话。

这一市场定位,也决定了其系列产品的差不多原则:严格做网络舆情,信息源全部来源于公网,不做任何网下调查,着力于舆论应对能力和技巧分析研究。

在产品开发上,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走出舆情产品“一事一报”的老路子,走向“综合监测与咨询”服务路径。

目前,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要紧分三个层次开展舆情监测业务:1.公布的舆情会商和舆论热点评析。

人民网开设重点新闻网站第一家舆情频道,围绕突发事件和公共舆论话题,邀请各方面专家,地点政府发言人,突发事件当事人等,进“舆情会商室”与网友在线交流,切磋地点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体会教训,总结地点政府对突发事件和社会舆论的应对技巧。

舆论热点评析的另一种方式,是按季度制作公布地点舆情应对能力排行榜。

针对地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和突发事件的体会教训,做客观理性分析,努力挖掘政府应对手法的亮点。

从2018年第一季度开始,为总结和鼓舞地点政府与网络民意的顺畅沟通和良性互动,地点舆情排行榜增设了“网络问政实践”的典型体会。

2018年第一季度推出的常州环保局长“批判有奖”确实是一个案例。

2.为客户量身定做舆情监测服务,包括舆情监测平台和舆情分析报告。

人民网舆情监测平台是在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搜索引擎项目技术支撑下,利用自主和合作开发的第三代搜索引擎技术,搜集全国1万多家新闻网站、BBS和博客,包括文字、图片和视频,按照客户的监测项目分类,实现信息自动推送和更新。

舆情分析报告是从舆论生成发酵的规律,捕捉舆论进展拐点,分析舆论进展趋势,服务用户包括省市级地点政府、中央部委、大型国企和上市公司等。

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网站管理办法》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网站管理办法》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网站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布日期】2018.06.13•【字号】桂安监管〔2018〕32号•【施行日期】2018.06.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网站管理办法》的通知桂安监管〔2018〕32号各市安全监管局、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事业单位:经研究,现将《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网站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各市安全监管局、局属事业单位的网站建设、运维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18年6月1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网站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自治区安全监管局网站(以下简称局网站)建设和管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网站发展指引的通知》(国办发〔2017〕47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的实施意见》(桂办发〔2016〕39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区政府网站管理办法的通知》(桂政办发〔2017〕152号)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局网站是自治区安全监管局提供信息社会化服务的第一平台,是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政民互动的重要窗口、网上办事的重要渠道,具备信息发布、解读回应、办事服务、互动交流等功能。

注册域名为/。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信息是指本局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并主动向社会公开的政务信息,以及在政务信息发布过程中解读具体内容、扩大宣传影响、引导社会舆论、服务便利公众制作产生的信息。

第四条局网站建设坚持“分级分类、规范运行、利企便民、集约开放”的基本原则,主动适应互联网发展变化,推进集约共享,持续开拓创新,力求把局网站打造成及时、准确、有效的信息发布、互动交流和公共服务平台。

我国网络舆情研究的发展特点

我国网络舆情研究的发展特点

我国网络舆情研究的发展特点作者:张进存来源:《科技传播》2013年第11期摘要我国网络舆情研究的发展特点是研究内容逐步细分化、研究手段趋向技术化、研究力量日益组织化、研究模式呈现商业化。

关键词网络舆情;研究现状;研究特点中图分类号TU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2-0018-022005年发表在《新闻记者》上的《互联网虚假信息的控制与网络舆情的引导》可视为开启我国网络舆情研究的标志性文献。

其后短短8年时间,我国网络舆情研究迅速发展,其研究内容、研究手段、研究力量、研究模式呈现出新的特点。

1 网络舆情研究内容逐步细分化互联网的日渐普及使其作为“第四媒体”的地位和影响更加突显,网络舆情随之受到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其研究内容逐步深入和细分化。

从理论研究来看,既有网络舆情一般性概念的界定和比较研究,也有网络舆情形成、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研究,并且随着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传媒学等传统学科的引入,网络舆情理论研究的视角更加多样,学科交叉和融合性研究更加频繁。

从应用研究来看,由于网络舆情本身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而社会是复杂多样的,因此网络舆情充满了多样性,这一点决定了网络舆情应用研究同样具有多种需求、多种视角。

除了通常有关社会管理、政治治理等方面的网络舆情研究外,还出现了经济网络舆情研究、政法网络舆情研究、农业网络舆情研究、教育网络舆情研究、军事网络舆情研究等分支,更有高校网络舆情研究、企业网络舆情研究等更细分支,研究成果如湖南大学网络文化研究中心唐亚阳负责的《中国教育网络舆情发展报告(2011)》、武汉大学语言与信息研究中心萧国政主持完成的“2012年中国教育热点网络舆情报告”、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2012年企业网络舆情报告》、《2012年央企网络声誉管理研究报告》等。

网络舆情研究细分化的另一个重要体现是出现了大量专门性研究刊物(内刊)。

有的侧重某一行业或领域,如人民网主办的《网络舆情·三农内参》、正义网主办的《政法网络舆情》、中国交通报社网络信息中心主办的《交通网络舆情》等,有的是地域性的,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北京市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合办的《首都网络舆情》、山东省省委宣传部下属大众网主办的《大众舆情参考》等。

网络舆论成公开的内参

网络舆论成公开的内参
言的 匿名性 、 即时性 等特 点 , 让许 多的意见 都 比现 实语 境 中来得 更尖刻 、 准确、 时, 而也具有 更可 靠、 利 及 从 便 的参考价值 。 ——摘 自新华网
舆论成为一种“ 开的 内参 ” 公 。
这样的政 策选择 , 体现 出高层对 于政 治 文明的 良好理 解 : 充分倾 听舆 论 、 深切 尊重 民意 、 给予所 有的意见 以被参考的可能 。让各种 话语 充分博 弈, 从博 弈后的结论 中寻找执政 的方 向、 策的支点 , 网络 时代 一种智 政 是 慧的选择 。 网络拓展 了所有人的公共 空问, 了所有人参政议事 的便利 。 给 而且 , 网络信 息获取 的方便性 。 网络发
人 为障 碍 , 弃 了陈规 陋 习 、 文 抛 繁 缛节 与公文旅 行 , 之成 为一个 成 使
本最 低 、 度 最 快 、 为 直接 的 民 速 最
情 官 意 的互 动 站 。它 可 以最 快速
信、 访、 来 电话 , 中问 环节 多 , 率 效 低 , 多是泥 牛人海 , 很 不了了之。现 在 , 了网络 , 多了监督 的渠道 。 有 就 很 多 网 民素质 较 高 , 热情 、 理 有 有 性, 很有见地 , 使我们获益匪浅 பைடு நூலகம்
导批 准” 如 此背景 下 的博 客 , 必 , 将
然引发“ 身份” 的矛盾和 冲突。他指 出 , 为政府机 关 , 作 做好 电子 政务 、 实现政务 公开 、 有效 地为 民服务才
是更重要 的。
门负责人 与市 民在 网上直 接对话 ,
直 接 答 复 。至 今 已有 公 安 、 容 、 市 财
政、 税务 、 建委 等 1 8个部 门做 过 在 线访谈 , 网民反 映较好 。 通 过 网络 与群众 建立 沟通 , 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日报社人民网
《网络舆情》内参征订启事
一、本刊概况
主管:人民日报社
主办:人民网
内刊号:CN11-5803/D
总编辑:罗华
执行总编:祝华新
办刊宗旨:帮领导干部读网
二、创办背景
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通过互联网反映民意、汇集民情、阐述民智,“网络问政”已成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渠道。

“从互联网获取民言民声”,已成为地方政府的工作常态。

从“上访”到“上网”,互联网日益成为百姓反映民生的新途径。

《网络舆情》内参由我国创办最早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人民网主办,是国内惟一一份具有国家正式内参号的、以互联网为主要信息来源、反映社情民意和舆情动向的内参读物。

它旨在帮助领导干部“读网”,梳理和客观呈现互联网上的热点
舆情以及多种意见构成,包括网民对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反馈,对地方施政和行业发展的评价,互联网上的社会思潮,专家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见解。

同时,介绍境外媒体网站上对中国事务的评论,关注国际重大事件特别是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发展有影响的事件,帮助领导干部拓展视野。

本刊还特别关注各类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形成路径,总结政府危机管理、媒体关系的得失,在问责制年代为领导干部提供应对参考。

三、主要内容
时事版,每周四出刊,栏目包括:
一周舆情综述:关注热点事件,充分利用微博等新媒体工具深入研究社情民意,对舆情事件进行澄清、解析,引导舆论;
政务微博观察:总结各级政府微博对舆情事件应对的得失和微博网友的整体反馈,从舆情分析师专业角度对政府表现提出建议;
时事聚焦:突出热点事件中自媒体反应,全面展示官员、专家、学者、网络意见“领袖”微博评论,内容涉及政府公信力、草根民生等;
微博调色板、人民舆评、干部人事解读、舆情会商室、排行榜、有话网上说、图片内参、舆情回应、外媒看点、网言网语&短信无忌等。

研究版,每周一出刊,栏目包括:
危机管理案例:选取最受网民关注的社会议题、政治议题、舆情热点,对网民言论以及媒体观点进行倾向性分析;
媒体观察:致力于对新闻报道过程中体现出的价值倾向、功能定位、发展动态、存在问题的探索和研究,展示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角色转换及发展经
验,为新闻宣传管理部门提供管理决策建议;
舆情素养:从危机应对角度,梳理国内外重大、突发、特色舆情事件,帮助读者全
面认识舆情、处理舆情,最终把控舆情。

政策舆情、媒体把关人、图片内参、突发事件案底、舆情焦点、意见领袖、网络达人、网文趣读、网上调查、网络人文地图、网言网语&短信无忌、声音等。

企业版,每周一出刊,栏目包括:
企业危机管理案例:以典型企业危机案例为样本,分析危机管理中的舆情发展,让企业洞悉舆情应对对于危机管理的价值和作用;
企业舆情排行榜:定期推出一定时段内企业所面临的舆情焦点,使企业明了自身在舆情动态发展中的位置,从而采取相应的应对;也让读者能够
了解特定时段内发生的重大经济事件。

舆情进行时、时事聚焦、国资舆情、企业热点、舆评、数字中国、图片内参、资本市场、网络鹰眼、意见领袖、舆情月历、企业家微语录、网言网语等。

《网络舆情》PAD版
《网络舆情》PAD版原汁原味呈现杂志纸制版的内容和样式,具有易操作、易管理、易携带的优点,用户可直接点击下载当期或往期《网络舆情》杂志,实现“零时间投递”,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阅读杂志内容。

结合平板电脑上固有的办公操作系统平台,真正做到移动互联舆情、无线网上办公。

四、服务对象
中央党政军领导,各级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公检法单位领导,以及各民主党派、社团组织,开发区管委会,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领导、管理者等,以司局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参阅对象,经批准现扩大到县处级领导干部。

五、客户VIP增值服务
(一)赠阅当年度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总报告;
(二)纸质订户赠送网络账号,在线阅览,及时便捷;
(三)订阅五份赠送“突发公共事件舆情案例库”网络账号;
(四)订阅十份以上赠送一台杂志PAD版;
(五)订阅二十份以上,邀请订阅单位领导做客人民网舆情会商室。

愿《网络舆情》内参成为领导干部的网络秘书。

人民日报社
人民网编辑政策委员会
《网络舆情》征订回执
服务形式和服务价格
●《网络舆情》(周双刊):时事版、研究版 3800元/年(份)
●《网络舆情》(周叁刊):时事版、研究版、企业版 4800元/年(份)
●《网络舆情》(周刊):企业版 1280元/年(份)
●《网络舆情》PAD版 9800元/台(台)
PAD版除杂志内容外,每年推送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培训课件4个,中国互联
网舆情分析总报告1份,地方党政机构舆情应对能力推荐榜4份,每日舆情
热点365份,微博及其他舆情研究报告若干份。

注:《网络舆情》PAD版次年只需缴纳信息服务费,5800元/年。

请填写征订回执单,连同汇款底联及时回传我处,以便查询。

编号: A66158
经办人 :樊献依邮箱:咨询电话:010- 传真: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