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低碳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最终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门市低碳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1 低碳城市的内涵

低碳城市从宏观层面讲是指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增长及CO2排放相脱钩。从微观层面讲,低碳经济包括下列三个方面的经济活动,在经济过程的进口环节,要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等高碳性的能源;在经济过程的转化环节,要大幅度提高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包括提高工业能效、建筑能效和交通能效等;在经济过程的出口环节,要通过植树造林、保护湿地等增加地球的绿色面积,吸收经济活动所排放的CO2,即所谓碳汇。

应着重探索建筑、交通及生产三大领域内的低碳发展模式。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中,主要源于四大领域,分别为交通、建筑、工业及森林减少,在所有CO2排放中,森林减少占10%,城市生产、交通及建筑碳排放量约占城市总的碳排放量的90%以上(其中交通18%,建筑28%(包含运行与施工过程),工业44%)。在城市发展中,首先,应最大限度减小化石能源消耗,降低单位GDP产值的能耗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城市发展与碳排放脱钩;其次,在城市发展中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再者,要在城市中加大森林、沼泽及湿地等生态系统的规模,最大限度地吸收储存CO2,减少已经释放的大气中的CO2含量。

2 厦门发展低碳城市的总体目标

2.1 现状

依据厦门市每年的经济规模,对未来城市CO2排放量进行测算,从总体上明确未来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2008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60.02亿元,万元产值所消耗的能源折合为0.6t标煤(GDP按照2005年价格计算),每吨标准煤排放CO2为2.46t,以此可计算厦门2008年CO2排放量为2245万t左右。厦门总CO2排放量中,工业占绝对的比例,其次为交通及建筑使用中的CO2排放(附图1)。未来需要重点关注居民的生活方式、城市功能结构及产业结构。

图1厦门市各行业二氧化碳排放比例

2.2 总体目标

根据未来十年各项指标的发展预测,可以确定厦门市未

来不同阶段碳排放模式。

2005年,厦门万元GDP的能耗为0.65标准煤/万元。2005年到2008年厦门单位GDP能耗下降速度为年平均2.56%,而如果在此基础上乘以1.3的系数可达到3.35%,假定以此平均数作为未来CO2排放惯性发展模式,并且假定未来厦门GDP 增长率保持年14%的速度发展,2020年GDP总量将为2005年的7.14倍,而单位GDP能耗将降为2005年的60%,2020年CO2排放总量可控制在2005年的4.28倍。

⏹2020年厦门单位GDP能耗可在2005年基础上下降40%;

⏹2020年厦门单位GDP为0.39t标煤/万元GDP;

⏹2020年厦门CO2排放总量控制在6864万t。

厦门低碳城市整体规划进度表详见附图2。

4

2.3 建筑使用碳减排

2.3.1 总量控制

建筑使用阶段CO2排放包括住宅生活及公共建筑,厦门市建筑CO2总排放量由2000年的185.2万t 增至2008年449.05万t,年均增速为11.7%,且公共建筑使用CO2排放普遍偏高。

建筑碳排放已占据社会总碳排放的20%以上,包括居住及公共建筑,而且建筑使用阶段的碳排放比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年上升。

2020年建筑使用碳排放控制在1922万t。

2.3.2 居住建筑碳减排

城市住宅生活碳排放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城市家庭生活能源利用结构,包括空调、热水、家电及炊事中各能源所占的比例。2005年统计显示,厦门居住建筑CO2排放量已达到152.46万t。厦门城市家庭生活能耗逐年上升,据统计,平均每平方米居住面积年能耗消耗带来的CO2排放量达到11.31kg。

2020年居住建筑CO2排放总量控制在652.53万t。

2.3.3 公共建筑碳减排

公共场所碳排放计算包含酒店、办公及商业等公共空间的空调和采暖。据研究,使用中央空调的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为普通建筑能耗的2倍~3倍,不同公建类型平均每年每m2的电力消耗存在巨大差异。2005年统计显示,厦门公共建

筑CO2排放量已达到296.61万t。厦门公共建筑数量的增多导致使用中CO2排放量不断增加,2008年全市既有公共建筑规模为2843.94万m2。在公共建筑类型中,大型酒店、商场及超市规模上涨速度最快。

2020年公共建筑CO2排放总量控制在1269.49万t。

2.4 交通碳减排

厦门目前公共交通及私人小汽车交通CO2排放年增长趋势不断增大,2005年交通碳排放已占全市总碳排放量的18%。

2005年厦门交通运输CO2排放量为288.69万t。私人小汽车CO2排放量日益增加,主要原因在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购买力上升;其次人口增长,土地扩张,城市空间距离增大,造成通勤距离增加,交通能耗增加;其三在于公共交通尤其是轨道交通发展速度滞后于城市土地的扩张速度。

2020年交通领域CO2排放总量控制在1235.58万t。

2.5 生产碳减排

2005年生产领域CO2排放量为705.68万t。生产用能及碳排放与企业管理、技术水平及工艺条件有关,根据统计资料,2005-2008年生产领域二氧化碳排放量见图3。

2020年生产领域CO2排放总量控制在3020.32万t。

图3 2005-2008年生产领域二氧化碳排放量

3 分项规划

低碳城市的建设侧重在城市规划、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节能、地下空间开发、生态城市建设、低碳交通等重点领域,从而实现全市统筹、综合布点、协同推进(详见图4)。

8

3.1 以低碳为导向的城市规划(规划纲要详见附录一)

3.2 可再生能源利用规划

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在生产、生活领域积极推广太阳能、热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积极推广太阳能在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的综合应用,努力让阳光“照亮厦门、温暖厦门、融入生活、推动发展”。该规划已由市建设与管理局组织编制完成(详附录二)。

3.3 建筑节能规划

建筑节能重点抓好新建建筑节能设计与建造、国家机关办公建筑与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与改造、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及产业化、农村建筑节能等关键领域,通过加强行政监管、推进技术进步、完善标准规范、注重市场引导、强化舆论监督,全方位推进建筑节能目标。该实施规划已由市建设与管理局编制完成(详见附录三)。

3.4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

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把交通设施、商业街、商场、仓库、娱乐设施建设在地下,一方面可节省大量建设用地,另一方面地下的恒温恒湿条件较好,还可节省大量空调能耗。该规划已由市建设与管理局组织编制完成。

3.5 城市生态规划

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着眼于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其规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