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池塘有害藻类的防除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殖池塘有害藻类的防除方法

滕州市水产技术指导站赵建国

滕州市滕国渔业科技有限公司王伟

在池塘养殖中,当水体的环境因子发生特殊变化时,往往会产生大量有害藻类并成为优势种群,抑制有益藻类的生长,造成水质恶化,影响鱼类生长,导致水体的生产力下降,严重时对养殖水产品的安全造成危害。现将池塘中几种有害藻类的防除方法介绍如下:

一、青泥苔

青泥苔是丝状绿藻(双星藻、转板藻和双星藻科的水绵)的总称。春季随水温的上升,在池塘浅水处开始时萌发,早期象毛发一样附着在池底或者象网一样悬浮在水中;衰老时丝体断离池底,成黄绿色漂浮在水面。发生的条件:

多出现在水位浅、水质较瘦的池塘中,春、夏、秋三季均可发生。危害:

当青泥苔大量繁殖时,因消耗水体中的养分使水质变得更清瘦,影响鱼类正常生长。当培育苗种的池塘出现青泥苔时,苗种易被缠绕致死,降低成活率。防除措施:

①清除池塘中青泥苔最简单易行的办法是交换池水,改变水体ph值和水质。

并施基肥培肥水质,抑制青泥苔的生长。②未放养的池塘可用生石灰粉或草木灰撒在青泥苔上,使它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对已经放养的池塘,可用

0."7-1ppm的硫酸铜全池泼洒杀灭,杀灭后应及时抬高水位、追施有机或无机肥提高水体的肥度至20-30cm,减少阳光射入池塘底部量。③每亩用25~30g扑草净拌湿土撒于青泥苔上进行杀灭或使用青苔净、蓝藻杀星等杀藻剂进行处理,一次使用面积不得超过池塘三分之一;清除青泥苔后应注意防止其腐败物恶化水质,及时进行水体增氧。

二、"水网藻

多发生在水质较肥的浅水鱼塘中,池塘中水网藻多时,旺盛的丝状藻体集结于网带,幼鱼误入网中常会因呼吸困难和无法摄食而死亡。同时,水网藻大量繁殖时消耗池塘水中的养料,影响鱼类生长。

防除方法与防除青泥苔的方法相同。

三、蓝藻

蓝藻类(如:

微囊藻、鱼腥藻、颤藻等)在养殖水体大量繁殖生长,形成强势群体时,池塘表层会漂浮着一层油绿色的薄膜(俗称“水华”),严重时薄膜越叠越厚,可以布满整个水体,被阳光照射后水面呈现出黄绿色(俗称“湖靛”),伴有腥臭味,严重的还飘逸出硫磺的味道。发生的条件:

当水温在20℃以上,水体富营养化,较高的ph值,适宜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时,微囊藻繁殖最快,因此,“水华”、“湖靛”多发生在盛夏至初秋季节,有明显的季节性。危害:

当微囊藻生长过于旺盛时,水体中的溶氧往往不够其生长需要而死亡,藻体被细菌分解时,会消耗水体中大量的溶氧,同时产生的羟胺、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对鱼类生长非常不利,甚至毒死鱼类。防除措施:

①加强水质调控,切实搞好预防。可以通过经常性的注排水、增加底层水体溶氧量、泼洒微生态制剂如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措施降低水体中的有机物质,加速氮循环,增加水体有效氮的含量,促进其他有益藻类的繁殖,抑制微囊藻水华的发生。②对已经出现微囊藻水华的池塘,可泼洒

0."7ppm的硫酸铜或其它灭藻剂及早进行杀灭。

杀灭后,应采取换水、施肥等措施,重新培肥水质。

四、甲藻

在池塘中对鱼类产生危害的甲藻有多甲藻和裸甲藻。多甲藻为黄褐色,大量繁殖时,在阳光照射下反映出红棕色,俗称“红水”、“铁锈水”。裸甲藻为蓝绿

色,喜光群集,大量繁殖时池水往往呈蓝绿色,有时出现绿色带状、云块状水华,俗称“扫帚水”、“乌云水”。发生的条件:

多甲藻和裸甲藻喜欢生长在含有机质多、硬度大、呈微碱性的池塘水体中。多在5~10月份容易发生。危害:

甲藻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当藻类极度繁殖后,如遇天气、水温、ph值等变化时,易大量死亡,导致水质突变,成为“臭清水”,俗称“转水”。养殖水产品常因水体急剧缺氧和甲藻毒素而大批死亡(即“泛池”)。

防除措施:

①甲藻对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当水体中大量出现时,可采取加注新水或换水的办法,抑制其生长繁殖。②用

0."7ppm硫酸铜或8%二氧化氯250g/亩〃米全池泼洒杀灭,2~3天后,换水1/2左右。③用过磷酸钙

2."5-4kg/亩〃米加500g增氧剂全池泼洒,连续3天。

五、嗜酸性卵甲藻

嗜酸性卵甲藻系寄生性单细胞甲藻,卵甲藻在鱼体表面寄生后,会使鱼类感染打粉病。病鱼全身像裹了一层白粉,白点连成片。发生的条件:

适合生长在pH5~

6."

5、水温22~32℃、水质清瘦的浅水池塘中。危害:

嗜酸性卵甲藻与鱼类接触后,附着在鱼体上,脱去鞭毛,营寄生生活。开始时在鱼的背鳍、尾鳍及背部先后出现白点,并逐渐蔓延至尾柄、身体的两侧、头部及鳃内。当体表的白点连成一片时,体表好像是裹住一层白粉,俗称“打粉病”。粉块脱落处,皮肤发炎溃疡,常并发水霉病,导致鱼类死亡。防除措施:

①养殖期间定期泼洒生石灰,每次用量为20~40ppm,调整池塘水质呈中性或者弱碱性可抑制其繁殖。②发病后,将病鱼迅速转入到中性或者弱碱性池塘中,可杀灭嗜酸性卵甲藻。③当发现鱼体上有肉眼可见的白点时,可投入新鲜的枫树枝,每亩水体用量25~30kg。每5kg扎成一捆,均匀投入到鱼池中,枫树叶应全部沉入水中。大约7天左右,鱼体上的白粉就逐渐消失。另外发生此病时,忌用硫酸铜全池泼洒,因为使用后往往会加重病情而导致鱼类大量死亡。

六、三毛金藻

主要为三毛金藻属的舞三毛金藻和小三毛金藻。发生的条件:

适合生长在盐度3‰以上,氯化物含量2000毫克/升以上,pH

7."2~

9."6,硬度40度以上的水体中。主要发生在盐碱地区的池塘,多生存于水中的中下层。当水体中有大量三毛金藻时,水体呈棕褐色或黄褐色。

四季均可发生,但主要发生在低温季节。危害:

三毛金藻能分泌一种使鱼类中毒的溶血素和鱼毒素,可引起鱼类中毒死亡。鱼中毒后,上层鱼类向池塘四隅集中,驱之即散。随着中毒的加深,中层、底层鱼类也相继排列在池岸边的浅水处,一般头向岸边,静止不动,受到惊扰也无反应;濒死的鱼在水中侧卧,呼吸困难,最后呈昏迷状态而死。

发生此病时,禁用生石灰全池泼洒,因为生石灰能增加其毒素的毒性。

防除措施:

①对新开挖的盐碱地池塘,要用淡水反复浸泡,降低水体的盐度。合理适量施肥,保持水体肥度,透明度以不高于25cm为宜。

②当三毛金藻大量出现后,排掉上层老水,加注水质较肥、盐度较低的新水。③全池泼洒20ppm碳酸氢铵或15ppm尿素,可使三毛金藻膨胀解体死亡。④全池泼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