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与静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及静坐,人人都知其有益,小则可以养身,大则可入修士之道。但静坐至相当程度后,则内部必须静中求动,并非只静不动,这与太极拳的动中求静,意味相似。所以太极拳练到相当程度后,内部静中亦须求动,二者同出一辙,没什么差别,而且,太极拳呼吸的升降,全为先天之气的作用,与静坐金丹的秘诀相合。
文修于内,武修于外。体育(锻炼精气神)为内,武事(练习拳术)是外。修习者能内外表里集大成者,是上乘;或由体育之文而得武事之武。或由武而得文,是中乘;如只知体育而成,或专由武事由成,是下乘。静坐乃文修之一,所以静坐与太极拳有重大关系。
诗云“思无邪”,论语云“仁者静”,孟子云“不动心”,这都说明静字的重要。能静坐则心平气和,志正体直,思绪清静,推手时无论何劲,都不至于散乱。心静之法,在于涵养。至于静坐之法,假如没有真传,往往益而有害。倘能依照练习正宗太极拳的要旨,就可免于流弊。如正身端坐,或单盘,或双盘,或通常坐法,均无不可,但都须顶悬身正(即虚领顶劲),沉肩含胸,周身松开,舌顶上腭,唇齿相合,双目微闭(即垂帘),双手以左掌之背贴于右掌心上,贴近小腹之前,轻放于腿上,然后心相既定,宽放脐腹,无我无他,一切思虑均置之度外,收视反听(俗谓谨闭五贼:谨呈于耳,则耳不外听,而精归于肾;谨于眼,则目不外,而魂归于肝;谨于口,则默契不谈,而神归于心;谨于鼻,则鼻不外嗅,而魂归于肺;谨于意,则用志不分,而意归于脾。精、神、魂、魄、意、心、肝、脾、肺、肾各有所归,各复其命,则天心自定)。
静坐可于晨起和临睡时各行一次,如有余暇,午后可加行一次,不拘长短,一刻、半小时或一小时都可,坐到佳境时,周身内外,异常舒适,口中舌下并有唾液涌出,咽之甚甜,正所谓水火既济,乾坤交汞。初学应记住不可行气,只以鼻作呼吸,求其自然为主。因为行气必须到相当程度才能练习,否则易生弊端。如意气上行,有脑充血,或神经错乱之患。意气下沉,有痔疮、肠疝之患。到功深之后,则兼用口或只用脐呼吸(这种大成功夫,非真传不可)。
至于行气之法有以下数种:
一后天返先天之法
此法与太极拳后天返先天的道理正好相同。由丹田达于海底,抄尾闾而过,缘背脊上行,经玉枕、天灵等穴,下过前额、人中、喉结、心窝、脐轮等处,而归于丹田。
二由山根往上顺行法
此法由山根往上至天灵,再向上往后,经玉枕,背脊至尾闾,提肛再缘背脊上行,经玉枕、天灵向前往下,经山根、承浆等穴,(咽涎)归至丹田。
三小周天
1、上丹田、玄关(两眼中略上三分)、玉柱(鼻尖)、重楼(大凹凸处下1寸3分)。
2、中丹田、膻中(人字骨中间)、灵台(脐上一寸半)、土釜(脐上八分各
开3寸同时分守)
3、下丹田、气海(脐下一寸)、丹田(脐下2寸)、关元(脐下3寸)。
四大周天
一由无极(印堂)而太极(日月角),
二抱日月(由日月角)上昆仑(头中顶一点),
三骑青牛过幽谷关(头后两软肉中两旁点),
四直至天心(脊突处1、2、3节空洞中)
五小憩于须弥山中(两腰上)
六见龙海底(前阴后阴软肉中间)
七在田(两涌泉穴在腿后下行)
八种玉停耕(脐后七分脊前3分,由腿后回,呼吸停止)
九万象(即两乳间)
十回春(重楼下1寸半,膻中上1寸半上前胸中)。
久之,人身中的气,如圆球般可以顺转倒退,极其自然。至于由静坐而入定,使心地开明,善根发现,以至于大成,在于各人的修练。所以,练习太极拳到相当程度时,为修身修心考虑,不能不练静坐功夫。也应该知道,练坐功年久者也欲学习太极拳,以助坐功的不足。何况已练者,既有门径而不前进,犹如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岂不可惜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