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应力分析及计算PPT课件
合集下载
CAESARII管道应力分析培训(ppt 66页)
3-D 应力评定
• A loaded, 3-D pipe contains a representative infinitesimal stress cube
• add graphic (Fig 1-13) • This stress cube is in equilibrium and can be rotated in
CAESAR II 管道应力分析培训
2019/8/9
王大辉 北京艾思弗软件公司
Basic Stress Theory &
2019/8/9
Basic Stress Theory &
介绍
• 培训的目的在于让您了解和掌握 – 应力分析的基础概念 – 模型和边界条件的建立 – 结果的分析和评判
2019/8/9
Basic Stress Theory &
轴向应力
• 沿管道轴向Along axis of pipe • 轴向力引起Axial Force
– 轴向力/面积 (F/A)
• 内压引起Pressure
– Pd / 4t ຫໍສະໝຸດ r P*di / ( do2 - di2 )
• 弯矩引起Bending Moment
very important, its just not part of the “code stress” • 环向应力用来确定壁厚:依据直径、许用应力、腐蚀
裕量、加工偏差、压力确定管道壁厚。
2019/8/9
Basic Stress Theory &
压力引发的径向应力
• 沿半径方向向内 • 内壁的径向应力大小是: -P • 外壁的径向应力大小为 0 • 最大弯曲应力发生在管道的外表面,故该项忽略
压力管道局部应力分析
I.
采用有限元法对特殊管件进行分析,得到应力集中系数;
II. 应力增大系数等于应力集中系数的一半。
应力增大系数应用的注意事项!
根据GB 50316、ASME B31.1和ASME B31.3的规定,计算二次应力时应 采用应力增大系数。这是由于采用应力增大系数的目的,是考虑局部应力 集中的影响,而局部应力集中主要对管件的疲劳破坏产生作用。因为局部 的高应力循环,将使材料产生裂纹并不断扩展,最终导致破坏。校核二次 应力的目的正是为了防止疲劳破坏,因此在计算二次应力时必须考虑应力 集中的影响,应该采用应力增大系数。另外,根据ASME B31.3的标准释 义,计算一次应力可不考虑应力增大系数。这主要是因为校核一次应力是 为了控制管道的整体破坏,局部的应力集中对管道的整体破坏影响不大。 另外一次应力采用弹性分析方法,认为某一点达到屈服管道失效,已经非 常保守,如果在考虑应力集中的影响将导致过分保守。
l 为了能够表示出WRC107、297计算的误差,使用有 限元分析软件(NozzlePro/FEpipe)来进行对比计算。
l 有限元法严格按照理论分析方法,结合ASME Ⅷ-2 中的应力分类来对特定结构进行应力计算,当满足 理想化假设条件时,其结果与真实应力十分接近, 并且有限元分析法不受任何几何条件的限制,计算 精度与网格划分的疏密程度相关。
可以提高至0.6
PPT文档演模板
压力管道局部应力分析
WRC107应用范围及限制条件
PPT文档演模板
压力管道局部应力分析
WRC107应用范围及限制条件
PPT文档演模板
压力管道局部应力分析
WRC297应用范围及限制条件
l WRC297继承了WRC107的一些限制条件,另外,当连接区 域的接管壁厚小于补强壁厚时,其局部应力计算值可能过于 保守
管道应力分析及计算
三、管道的柔性设计
3.1、柔性定义及柔性设计的方法和目的 a)定义 b)目的 c)设计方法 d)端点位移考虑 3.2、是否进行详细柔性设计的判别方法 a)应进行详细柔性设计的管道 b)可以不进行详细柔性设计的管道 c)判别式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3.3、管道的热补偿
三、管道的柔性设计
3.4、应力增大因子 3.5、柔性分析方程 3.6、弹性模量随温度变化效应 3.7、柔性分析的另一规则
五、管道机械专业(应力分析)常用的标准规范
1、GB50316-2000《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2、HG/T20645-1998《化工装置管道机械设计规定》 3、SH/T3041-2002《石油化工企业管道柔性设计规范》 4、GB150《钢制压力容器》 5、JB/T8130.1-1999 《恒力弹簧支吊架》 6、JB/T8130.2-1999 《可变弹簧支吊架》 7、GB 50251-2003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8、GB 50253-2003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9、ASME/ANSI B31.1 -- Power Piping
10、ASME/ANSI B31.3 Process Piping 11、ASME/ANSI B31.4 Liquid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piping systems 12、ASME/ANSI B31.8 Gas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piping systems 13、API610 -- 离心泵 14、NEMA SM23 -- 透平 15、API617 -- 离心式压缩机 16、API618 -- 往复式压缩机 17、API661 -- 空冷器 18、ANSI/B31.1、APIRP520 -- 安全阀、爆破膜
《供热管道应力计算》课件
计算速度:保证计算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计算精度:保证计算精度,避免误差影响结果 计算方法: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效率 计算工具:选择合适的计算工具,提高计算效率
计算结果可靠性要求
计算方法: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如弹性应力分析、塑性应力分析等
边界条件:准确设定管道的边界条 件,如温度、压力、位移等
Part Th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ee
供热管道应力计算 概述
应力计算的意义
确保供热管道的安全运行 提高供热管道的使用寿命 降低供热管道的维护成本 提高供热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供热管道应力计算的重要性
确保供热管道的安全运行 防止管道破裂、泄漏等事故发生 提高供热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降低供热系统的维护和维修成本
02 P P T 课 件 介 绍 04 供 热 管 道 应 力 计 算 方 法 06 供 热 管 道 应 力 计 算 结 果 分
析
Part One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Part Two
PPT课件介绍
课件背景
目的:介绍供热管道应力计 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主题:《供热管道应力计算》
内容:包括供热管道应力计 算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
THANKS
汇报人:PPT
实例分析等
适用人群:供热管道设计、 施工、维护等相关人员
课件目的
介绍供热管道应力计算的基本原理 和方法
提供供热管道应力计算的实例和案 例分析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讲解供热管道应力计算的具体步骤 和注意事项
帮助学员掌握供热管道应力计算的 技能和技巧
课件内容
供热管道应力计算概述 供热管道应力计算方法 供热管道应力计算案例分析 供热管道应力计算软件介绍
计算结果可靠性要求
计算方法: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如弹性应力分析、塑性应力分析等
边界条件:准确设定管道的边界条 件,如温度、压力、位移等
Part Th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ee
供热管道应力计算 概述
应力计算的意义
确保供热管道的安全运行 提高供热管道的使用寿命 降低供热管道的维护成本 提高供热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供热管道应力计算的重要性
确保供热管道的安全运行 防止管道破裂、泄漏等事故发生 提高供热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降低供热系统的维护和维修成本
02 P P T 课 件 介 绍 04 供 热 管 道 应 力 计 算 方 法 06 供 热 管 道 应 力 计 算 结 果 分
析
Part One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Part Two
PPT课件介绍
课件背景
目的:介绍供热管道应力计 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主题:《供热管道应力计算》
内容:包括供热管道应力计 算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
THANKS
汇报人:PPT
实例分析等
适用人群:供热管道设计、 施工、维护等相关人员
课件目的
介绍供热管道应力计算的基本原理 和方法
提供供热管道应力计算的实例和案 例分析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讲解供热管道应力计算的具体步骤 和注意事项
帮助学员掌握供热管道应力计算的 技能和技巧
课件内容
供热管道应力计算概述 供热管道应力计算方法 供热管道应力计算案例分析 供热管道应力计算软件介绍
压力管道强度及应力分析.ppt
S1d
S1Z
dw Dw
焊制三通的长度一般为3.5倍管
子外径;高度取1.7倍外径
压力管道的强度计算
❖ 异径管壁厚计算
按锥壳大端的应力分析进行计算 式:
S1t
2 cos
PDn
t •
0.006P
半锥角不得大于30°,且半锥角 和P/([σ]tφ)的关系,不得超过 下表所列的数值,中间值可内插
求取
❖ 应力分类 由于载荷性质不同,产生的应力性质也不 同,它们对管道的破坏贡献不同。应该对 其分类,对于不同应力给予不同的限制条 件,以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又保证安全 生产
压力管道的载荷和应力分类
❖ 应力分类
▪ 一次应力(P) 一次应力是由于外载荷作用而在管道内部产生 的正应力或剪应力,它满足与外力平衡的条件。 它的特征是非自限性的,始终随外载荷的增加 而增加,最终达到破坏。由于载荷性质不同, 在管道内产生的应力分布也不同,一次应力又 分为:
❖ 热应力概念
▪ 对于平面管系ACB,
b
B端位移为:
Δa
Δb
C
u a2 b2
B Δu
a
T a2 b2
u
Tu
A
与直接从A到B有一根 管子的伸长量相同
压力管道的热应力分析
❖ 管道热应力计算
b
▪ 如果存在温度变化,不仅 Δa 在管内引起热应力,而且
C
在支吊架处引起支座反力 a
的变化,为了保证管道和
修正的方法计算,即
S1w
S11
Dw 4R
S1w
PDw
2 t •
1 P
Dw 4R
压力管道的强度计算
❖ 弯管壁厚计算
由于弯曲使横截面变得不圆,内外侧面壁厚变化,对应 力分布产生影响,为了使上面壁厚计算式的计算值能保 证管道安全,下式定义的最大外径与最小外径的差值Tu, 必须限制在规定范围内
管道应力计算
1.9 应力分类 1.9.1一次应力 由压力、重力与其他外力荷载的作用所产生的应力。
(1)一次一般薄膜应力,是在所研究的截面厚度上均匀 分布的,且等于该截面应力平均值的法向应力(即正应 力)的分量。
(2)一次局部薄膜应力,是由内压或其他机械荷载产生 的,由于结构不连续或其他特殊情况的影响,而在管道 或附件的局部区域有所增强的一次薄膜应力。
(4)剪切弹性模数 表示材料在线性弹性性态时对剪切变形的抵抗能力,单位
为单位面积的力。
1.6 强度指标与塑性指标 钢材的强度特征与变形特征是用一定的强度指标与塑
性指标来衡量,表示钢材力学性能。
1.6.1 强度极限σb 是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上的最大应力点,单位为MPa。 1.6.2 屈服极限σs 材料在拉伸应力超过弹性范围,开始发生塑性变形时
的应力。产生0.2%残余变形的应力值作为条件屈服极限, 用σs(0.2%)表示,单位为MPa。 1.6.3 持久强度σDt 在给定温度下,使试样经过一定时间发生蠕变断裂时 的应力。工程上使用在设计温度下10万小时断裂时的平 均值表示,σDt单位为MPa。
1.6.4 蠕变极限σnt 在给定温度下和规定的持续时间内,使试样产生一定
载作用下所产生的一次应力和在热胀、冷缩及位移受约 束时所产生的二次应力,以及管道对设备产生的推力和 力矩。保证设备和管道的安全运行。 1.2 管道应力计算常用的规范、标准 (1)DL/T 5366-2006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应力计 算技术规程 (2) ASME B 31.1-2004 动力管道 1.3 管道应力分析方法 管道应力分析方法分为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 1.4 管道荷载 (1)重力荷载 (2)压力荷载 (3)位移荷载
2.8 作用力和力矩计算的基本方法 早期采用简化的弹性中心法,是将计算管系当作一根
压力管道应力分析_图文
管道元件变形的几种基本形式:
⑴ 拉伸和压缩 ⑵ 剪切 • 对于塑性材料:[τ]=(0.6~0.8)[σ] • 对于脆性材料:[τ]=(0.6~1.0)[σ] ⑶ 扭转 • [τ]=(0.5~0.6)[σ] ⑷ 弯曲 • уman≤[f] [f]为工程上规定的许用绕度值
。
承受内压管子的强度计算
1、管子壁厚计算 承受内压管子理论壁厚公式,按管子外径确
• 上式即为管道中二次应力强度条件判定 式,它已被众多的压力管道设计规范如 ANSI B31.3、SHJ41所引用。
压力管道的强度计算:
• 基本概念: ⑴ 设计压力 ⑵ 设计温度 ⑶ 材料的许用应力 ⑷ 厚度附加量 ⑸ 焊缝系数 ⑹ 设计寿命 ⑺ 计算厚度
⑻ 设计厚度 ⑼ 名义厚度 ⑽ 有效厚度
②对简单的L形、∏形、Z形等管道,可采 用表格法、图解法等验算,但所采用的 表和图必须是经过计算验证的;
③无分支管道或管系的局部作为计算机柔 性计算前的初步判断时,可采用简化的 分析方法。
2、SH/T3041《石油化工管道柔性设计规 定》中的规定:
⑴ 操作温度大于400℃或小于-50℃ ⑵ 进出加热炉及蒸汽发生器的高温管道 ⑶ 进出反应器的高温管道; ⑷ 进出汽轮机的蒸汽管道; ⑸ 进出离心式压缩机、往复式压缩机的工
一般连续敷设的管道允许跨距L应按三跨连续梁承受 均布载荷时的刚度条件计算
(1)刚度条件
(装置内)
(装置外)
装置内:管道固有频率不低于4Hz; 装置外:管道固有频率不低于2.55Hz。
(2)强度条件
(不考虑内压)
(考虑内压)
取L1和L2两者之间的小值。
• 为了便于快速直接得到管道的允许跨距一 些书、手册列出了根据上述方法计算得到 的连续敷设管道的允许跨距。如《石油化 工装置工艺管道安装设计手册》。
管道应力分析-孙学军_图文
裂纹。)
21
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强度理论 力学性能:
1.强度极限 2.屈服强度 3.断裂 4.强化阶段 5.局部变形阶段
22
最大拉应力理论:
该理论认为:最大拉应力是引起断裂的主要原因 即认为:无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最大拉应力达到 单向拉伸时的抗拉强度,材料就会发生脆性断裂。
屈服判据:
强度准则:
应力分析报告
应力ISO图
支撑设计、选型
提交业主 提交现场
8
应力分析管线分类:
9
关键管线表:
10
应力ISO图:
在管道单线图的基础 上增加应力分析的节 点号、约束点的位置 及类型、约束点的位 移量及载荷、备注等 信息。
11
管道受到的载荷、变形及失效形式
管道受到的载荷:
压力 操作压力、试验压力; 温度 重量 活荷载:管内输送介质的重量、测试的介质重量、 由于环境或操作条件产生的雪/冰荷载等。 死荷载:管道重量、保温重量及阀门(含执行机构 )、法兰等管道组成件重量。 位移 设备管口热位移; 基础沉降、潮汐运动、风等作用下在管道连接处产 生的位移; 支撑结构的变形; 压力延长效应产生的位移;
管道应力的校核主要是为了防止管壁内应力过大造 成管道自身的破坏。各种不同荷载引起不同类型的 应力,不同类型的应力对损伤破坏的影响各不相同, 如果根据综合应力进行应力校核可能导致过于保守 的结果,因此管道应力的校核采用了将应力分类校 核的方法。 应力分类校核遵循的是等安全裕度原则,也就是说, 对于危险性小的应力,许用值可以放宽;危险性大的 应力,许用值要严格控制。 应力分类是根据应力性质不同人为进行的,它并不 一定是能够实际测量的应力。
24
最大切应力理论(Tresca准则):
管道应力基础知识课件
应力分析目的:
静力分析:
压力、重力等载荷作用下的管道一次应力 计算——防止塑性变形的破坏;
热胀冷缩以及端点附加位移等位移载荷作 用下的管道二次应力计算——防止疲劳破 坏;
管道对机器、设备作用力的计算——防止 作用力过大,保证机器、设备正常运行;
管道支吊架的受力计算——为支吊架设计 提供依据;
以及其他集中或均布荷载条件 管道计算温度、计算压力和管内介质密度 正常操作条件外的特殊工况,如开车、停车、除焦、再
生、吹扫等工况 机器制造商的允许受力要求 往复泵的激振频率 管道端点约束条件或附加位移、管道所连接的设备
应力专业向管道专业返条件的内容:
管道端点和各约束点、与机器设备的连接点、 固定点、支吊点、止推点和导向点以及位移给 定点处的安装状态和操作状态的受力
荷载特点
荷载来源
注
在管道上产生交变应力,每运 应管道热胀或冷缩,管道变
行周期变化一次
形而产生的交变应力
用计算机程序或有关图表计算
安装时冷紧 管道端点位移
冷紧可减少管道对设备和固定 施工过程中产生 支架的力
在管道上产生交变应力
与管道连接的设备膨胀
对二次应力无影响 用计算机程序或有关图表计算
管道振动
长期振动荷载
冲击载荷作用下管道应力分析——防止管 道振动和应力过大;
管道地震分析——防止管道地震应力过大
什么叫一次应力、二次应力
一次应力是由于压力、重力与其它外力荷 载的作用所产生的应力。它是平衡外力荷 载所需的应力,随外力荷载的增加而增加。 一次应力的特点是没有自限性,即当管道 内的塑性区扩展达到极限状态,使之变成 几何可变的机构时,即使外力荷载不再增 加,管道仍将产生不可限制的塑性流动, 直至破坏。
静力分析:
压力、重力等载荷作用下的管道一次应力 计算——防止塑性变形的破坏;
热胀冷缩以及端点附加位移等位移载荷作 用下的管道二次应力计算——防止疲劳破 坏;
管道对机器、设备作用力的计算——防止 作用力过大,保证机器、设备正常运行;
管道支吊架的受力计算——为支吊架设计 提供依据;
以及其他集中或均布荷载条件 管道计算温度、计算压力和管内介质密度 正常操作条件外的特殊工况,如开车、停车、除焦、再
生、吹扫等工况 机器制造商的允许受力要求 往复泵的激振频率 管道端点约束条件或附加位移、管道所连接的设备
应力专业向管道专业返条件的内容:
管道端点和各约束点、与机器设备的连接点、 固定点、支吊点、止推点和导向点以及位移给 定点处的安装状态和操作状态的受力
荷载特点
荷载来源
注
在管道上产生交变应力,每运 应管道热胀或冷缩,管道变
行周期变化一次
形而产生的交变应力
用计算机程序或有关图表计算
安装时冷紧 管道端点位移
冷紧可减少管道对设备和固定 施工过程中产生 支架的力
在管道上产生交变应力
与管道连接的设备膨胀
对二次应力无影响 用计算机程序或有关图表计算
管道振动
长期振动荷载
冲击载荷作用下管道应力分析——防止管 道振动和应力过大;
管道地震分析——防止管道地震应力过大
什么叫一次应力、二次应力
一次应力是由于压力、重力与其它外力荷 载的作用所产生的应力。它是平衡外力荷 载所需的应力,随外力荷载的增加而增加。 一次应力的特点是没有自限性,即当管道 内的塑性区扩展达到极限状态,使之变成 几何可变的机构时,即使外力荷载不再增 加,管道仍将产生不可限制的塑性流动, 直至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⑼ 往复式压缩机、往复泵动力分析(四级);
⑽ 安全阀、爆破膜泄放反力计算;
⑾ 结构、建筑荷载条件;
⑿ 设备管口荷载、预焊件条件;
⒀ 编制弹簧架采购MR文件及弹簧架技术数据 表;
⒁ 编制柔性件(膨胀节、软管等)采购MR文件 及技术数据表;
11
6.3、各文件应包含的内容:
⑴ 工程规定内容
A、适用范围;
L — 管段两个固定点的展开长度(m) (AB+BC+CD)
U — 管段两个固定点的直线距离(m) (AD间的直线距离)
(依据ASME/ANSI B31.1及B31.3)
公式的适用范围14
(4)应力分析
静力分析(含疲劳分析、风载荷及地 震载荷分析)
动力分析
A、静力分析包含的内容 a) 一次应力计算及评定 — 防止管道塑性变形破坏. b) 二次应力计算及评定 — 防止疲劳破坏。 c) 设备管口受力计算(及评定) — 防止作用力太大, 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d) 支承点受力计算 — 为支吊架设计提供依据。 e) 管道上法兰受力计算 — 防止法兰泄漏。 f) 两相流及液击冲击载荷计算 — 为支吊架和结构 设计提供依据。
⑶ 编制临界管线表(三级签署) — 应力分析管线表
静力分析
⑷ 应力分析
(三、四级);
动力分析
⑸ 卧式容器固定端确定,立式设备支耳标高确定;
⑹ 支管补强计算;
⑺ 动设备许用荷载校核(四级)
10
⑻ 夹套管(蒸汽、热油、热水)计算(端部强 度计算、内部导向翼板位置确定、同时 包括任何应力分析管道的所有内容);
管道应力分析专题
1
一、管道应力分析的目的
1、使管道应力在规范的许用范围内,保证管道系 统的整体安全
2、使动(静)设备管口载荷符合制造商或公认的 标准—使其能长周期、平稳运转
3、给结构及各种支撑提供设计载荷 4、确定管道热位移及各种冲击载荷所导致的管道
位移 5、解决管道动力学问题:机械振动、脉动、安全
⑵ 壁厚计算
A、当
t
D0 且 P
6 t
0.385时
B、当
t
PD0
2t 2YP
t
D0 6
或
P
t
0.385时
t 的确定应根据断裂理论、疲劳、热应力及材
料特性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C、外压直管的壁厚,应根据GB150规定的方法确定。
D、其它的管件(如Y型三通、孔板等)依据相应的规范
(GB50316-2000)公式进行计算。
阀排放等 6、优化配管设计
2
二、管道应力分析基础知识
2.1、应力、应变及应力状态 2.2、材料的机械性能 2.3、强度理论 2.4、管道变形的基本形式 2.5、管道中的应力状态 2.6、管道应力分类 2.6.1、应力分类校核遵循的原则 2.6.2、管道应力分析中的应力分类 2.6.3、管道应力分析中一次和二次应力超标原因 2.7、管道应力分析所遵循的标准
6
五、管道机械专业(应力分析)常用的标准规范
1、GB50316-2000《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2、HG/T20645-1998《化工装置管道机械设计规定》 3、SH/T3041-2002《石油化工企业管道柔性设计规范》 4、GB150《钢制压力容器》 5、JB/T8130.1-1999 《恒力弹簧支吊架》 6、JB/T8130.2-1999 《可变弹簧支吊架》 7、GB 50251-2003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8、GB 50253-2003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9、ASME/ANSI B31.1 -- Power Piping
B、概述;
C、设计中采用的标准规范;
D、计算程序(软件);
E、设计温度、压力、安装温度(环境温度)、压力;
F、设计荷载 — 风压值; — 地震烈度; — 雪荷载; — 土壤的力学性质;
G、临界管线表的确定准则(哪些管线该做哪类的应力分 析);
H、计算及安全性评定准则;
I、应力分析工作流程。
J、其它 12
5
四、管道应力分析的职责
4.1、应力分析(静力分析、动力分析); 4.2、对重要管线的壁厚进行计算,包括特殊管件的应力
分析; 4.3、对动设备(机泵源自空冷器、透平等)管口受力进行校核计算; 4.4、管架设计; 4.5、审核供货商文件; 4.6、编制、修改相关规定; 4.7、编制应力分析及管架设计工程规定; 4.8、本专业人员培训; 4.9、进度、质量及人工时控制 ; 4.10、参加现场技术服务;
六、工程设计阶段管机专业的任务
6.1、初步设计、基础设计阶段 ⑴ 编制工程设计规定(应力分析、管架设计) (四级签 署); (2) 参加设备布置工作;
(3) 对主要管线的走向进行应力分析和评定。
9
6.2、详细设计阶段
⑴ 修订工程设计规定(应力分析、管架设计)
(四级签署);
⑵ 重要管线的壁厚计算,特殊管件的应力分析;
13
⑶ 临界管线表
应力分析
计算机计算(BY COMPUTER)
(350°C)
简单手算(公式法、图表法) (BY FORMULA)
管线
非应力分析
目测法(BY VISUAL)
C
D(固定)
公式法:
D0 • Y (L U)2
208.3
D0 — 管外径(mm)
B
Y — 管段总位移(mm)
A(固定)
Y=(ΔX2+ΔY2 +ΔZ2)1/2
7
10、ASME/ANSI B31.3 Process Piping 11、ASME/ANSI B31.4 Liquid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piping systems 12、ASME/ANSI B31.8 Gas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piping systems 13、API610 -- 离心泵 14、NEMA SM23 -- 透平 15、API617 -- 离心式压缩机 16、API618 -- 往复式压缩机 17、API661 -- 空冷器 18、ANSI/B31.1、APIRP520 -- 安全阀、爆破膜 8
3
三、管道的柔性设计
3.1、柔性定义及柔性设计的方法和目的 a)定义 b)目的 c)设计方法 d)端点位移考虑 3.2、是否进行详细柔性设计的判别方法 a)应进行详细柔性设计的管道 b)可以不进行详细柔性设计的管道 c)判别式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3.3、管道的热补偿
4
三、管道的柔性设计
3.4、应力增大因子 3.5、柔性分析方程 3.6、弹性模量随温度变化效应 3.7、柔性分析的另一规则
⑽ 安全阀、爆破膜泄放反力计算;
⑾ 结构、建筑荷载条件;
⑿ 设备管口荷载、预焊件条件;
⒀ 编制弹簧架采购MR文件及弹簧架技术数据 表;
⒁ 编制柔性件(膨胀节、软管等)采购MR文件 及技术数据表;
11
6.3、各文件应包含的内容:
⑴ 工程规定内容
A、适用范围;
L — 管段两个固定点的展开长度(m) (AB+BC+CD)
U — 管段两个固定点的直线距离(m) (AD间的直线距离)
(依据ASME/ANSI B31.1及B31.3)
公式的适用范围14
(4)应力分析
静力分析(含疲劳分析、风载荷及地 震载荷分析)
动力分析
A、静力分析包含的内容 a) 一次应力计算及评定 — 防止管道塑性变形破坏. b) 二次应力计算及评定 — 防止疲劳破坏。 c) 设备管口受力计算(及评定) — 防止作用力太大, 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d) 支承点受力计算 — 为支吊架设计提供依据。 e) 管道上法兰受力计算 — 防止法兰泄漏。 f) 两相流及液击冲击载荷计算 — 为支吊架和结构 设计提供依据。
⑶ 编制临界管线表(三级签署) — 应力分析管线表
静力分析
⑷ 应力分析
(三、四级);
动力分析
⑸ 卧式容器固定端确定,立式设备支耳标高确定;
⑹ 支管补强计算;
⑺ 动设备许用荷载校核(四级)
10
⑻ 夹套管(蒸汽、热油、热水)计算(端部强 度计算、内部导向翼板位置确定、同时 包括任何应力分析管道的所有内容);
管道应力分析专题
1
一、管道应力分析的目的
1、使管道应力在规范的许用范围内,保证管道系 统的整体安全
2、使动(静)设备管口载荷符合制造商或公认的 标准—使其能长周期、平稳运转
3、给结构及各种支撑提供设计载荷 4、确定管道热位移及各种冲击载荷所导致的管道
位移 5、解决管道动力学问题:机械振动、脉动、安全
⑵ 壁厚计算
A、当
t
D0 且 P
6 t
0.385时
B、当
t
PD0
2t 2YP
t
D0 6
或
P
t
0.385时
t 的确定应根据断裂理论、疲劳、热应力及材
料特性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C、外压直管的壁厚,应根据GB150规定的方法确定。
D、其它的管件(如Y型三通、孔板等)依据相应的规范
(GB50316-2000)公式进行计算。
阀排放等 6、优化配管设计
2
二、管道应力分析基础知识
2.1、应力、应变及应力状态 2.2、材料的机械性能 2.3、强度理论 2.4、管道变形的基本形式 2.5、管道中的应力状态 2.6、管道应力分类 2.6.1、应力分类校核遵循的原则 2.6.2、管道应力分析中的应力分类 2.6.3、管道应力分析中一次和二次应力超标原因 2.7、管道应力分析所遵循的标准
6
五、管道机械专业(应力分析)常用的标准规范
1、GB50316-2000《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2、HG/T20645-1998《化工装置管道机械设计规定》 3、SH/T3041-2002《石油化工企业管道柔性设计规范》 4、GB150《钢制压力容器》 5、JB/T8130.1-1999 《恒力弹簧支吊架》 6、JB/T8130.2-1999 《可变弹簧支吊架》 7、GB 50251-2003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8、GB 50253-2003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9、ASME/ANSI B31.1 -- Power Piping
B、概述;
C、设计中采用的标准规范;
D、计算程序(软件);
E、设计温度、压力、安装温度(环境温度)、压力;
F、设计荷载 — 风压值; — 地震烈度; — 雪荷载; — 土壤的力学性质;
G、临界管线表的确定准则(哪些管线该做哪类的应力分 析);
H、计算及安全性评定准则;
I、应力分析工作流程。
J、其它 12
5
四、管道应力分析的职责
4.1、应力分析(静力分析、动力分析); 4.2、对重要管线的壁厚进行计算,包括特殊管件的应力
分析; 4.3、对动设备(机泵源自空冷器、透平等)管口受力进行校核计算; 4.4、管架设计; 4.5、审核供货商文件; 4.6、编制、修改相关规定; 4.7、编制应力分析及管架设计工程规定; 4.8、本专业人员培训; 4.9、进度、质量及人工时控制 ; 4.10、参加现场技术服务;
六、工程设计阶段管机专业的任务
6.1、初步设计、基础设计阶段 ⑴ 编制工程设计规定(应力分析、管架设计) (四级签 署); (2) 参加设备布置工作;
(3) 对主要管线的走向进行应力分析和评定。
9
6.2、详细设计阶段
⑴ 修订工程设计规定(应力分析、管架设计)
(四级签署);
⑵ 重要管线的壁厚计算,特殊管件的应力分析;
13
⑶ 临界管线表
应力分析
计算机计算(BY COMPUTER)
(350°C)
简单手算(公式法、图表法) (BY FORMULA)
管线
非应力分析
目测法(BY VISUAL)
C
D(固定)
公式法:
D0 • Y (L U)2
208.3
D0 — 管外径(mm)
B
Y — 管段总位移(mm)
A(固定)
Y=(ΔX2+ΔY2 +ΔZ2)1/2
7
10、ASME/ANSI B31.3 Process Piping 11、ASME/ANSI B31.4 Liquid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piping systems 12、ASME/ANSI B31.8 Gas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piping systems 13、API610 -- 离心泵 14、NEMA SM23 -- 透平 15、API617 -- 离心式压缩机 16、API618 -- 往复式压缩机 17、API661 -- 空冷器 18、ANSI/B31.1、APIRP520 -- 安全阀、爆破膜 8
3
三、管道的柔性设计
3.1、柔性定义及柔性设计的方法和目的 a)定义 b)目的 c)设计方法 d)端点位移考虑 3.2、是否进行详细柔性设计的判别方法 a)应进行详细柔性设计的管道 b)可以不进行详细柔性设计的管道 c)判别式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3.3、管道的热补偿
4
三、管道的柔性设计
3.4、应力增大因子 3.5、柔性分析方程 3.6、弹性模量随温度变化效应 3.7、柔性分析的另一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