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林情境教学PPT
李吉林情境教学PPT课件
![李吉林情境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3abe656b9d528ea80c779b7.png)
2021
14
• 深化 ——再现情境,丰富想象,深化感情 《古诗二首》
的“早发白帝城”这首诗把壮丽的长江三峡,雄伟的气势 用28个字写出来了。教完讲文后,教师安排了两项练习, 一是读,二是说。教师要求学生一边看幻灯片,一边把它
读出来;这时,教师操作舟行三峡的投影连续片,学生边 看、边读,随着投影片的迁移学生读道: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之后,要求学生一边看幻灯,一 边把它描述出来。一个学生随投影片的移动,对不同的场 景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早晨,离开了仿佛在云彩中的 的白帝城; 千里之外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回来, 听到两岸 不停啼叫的猿声, 轻快的小舟已经过了很多很多座山了。
“情境教育”,蜚声海内外, 多次应邀出国讲学。先后出版 《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 《训练语言与发展智力》、 《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等专著 七部,并编写出版了1-12册小 学语文补充教材,总计约300余 万字。
2021
2
• 情境教学是李吉林根据保加利亚的洛扎诺 夫的暗示教学原理创造性的提出的。
2021
5
情境教学的特点:
• 形真 • 情切 • 意远
• 理念寓于其 中
2021
6
• 形真并不意味着所有情境都必须是生活真
实现象的再现,而主要是要求形象富有真 切感。
2021
7
• 情切是教师以生动形象的场景、真切的情意去感
染儿童,从而激起儿童相应的情感,促使儿童积
极主动的投入整个学校活动,达到儿童整体和谐 发展的目的。
2021
8
• “意远”,情境教学讲究“情趣”和“意象”,
为学生开拓广阔的想象空间。情境教学总是把教 材内容和生活情境联系起来,由近及远,由此及 彼,由表及里,由今及昔以至未来。
李吉林情境教学PPT
![李吉林情境教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3a0a5d141711cc7931b7168c.png)
二年级童话作文竞赛题(2012年12月)
小老鼠学电脑
小老鼠,学电脑, 调个资料先瞧瞧。 按按键,挪鼠标, 蹦出一个大脸猫。 咧着嘴,弓着腰, 冲着老鼠喵喵叫。 撒腿跑,快点逃, 晚一步,没命了。
笔随心动 文抒情怀
——情境作文的独特优势
1、趣味盎然,告别“被时代” 2 提供素材,摆脱“无米炊”
写一件事
擦亮童心 叙写生命
——情境作文的基本理念
1、人格为本,注重心育 2、生活为源,开启心智 3、体验为重,抒写心声
母校 好大一棵树
——六年级“情系母校”系列活动
把美好留给母校 让感恩走进心灵
【活动内容】 1、我在母校留个影——校园留影活动 2、散落在校园里的回忆——征文活动 3、重温母校的荣光——参观校史室、观看 学校专题片 4、母校写意——书画作品征集 5、致可亲可敬的母校——给母校老师(校 长、同学)的一封信
下 想象时能注意事物间的联系 六年级 上 想象能合乎情理
下 想象的内容较有新意,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
2、想象类情境作文的指导
(1)排序:明晰想象之阶 (2)“摄像”:丰盈想象之源 (3)捕捉:抓住想象之机 (4)“刷新”:拓展想象之域 (5)“引爆”:催开想象之花
永远住在童话里
——童话节活动计划
1、学习运用书面语言的本领
叶圣陶:“人在生活中、在工作 中随时需要作文,所以要学作文,在 从前不是人人需要,在今后却人人需 要。写封信,打个报告,写个总结, 起个发言稿,写一份说明书,写一篇 研究论文,诸如此类,不是各行各业 的人经常要做的事吗?”
约翰·奈斯比特(美国未来学家): “在这个文字愈来愈密集的社会,我们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读写技巧。” (《大趋势》)
板块二 合上春天的画夹 ——留住春天的记忆 实践活动 ①我和春天留个影 ②揪住春的尾巴(把春留在校园) ③生活,温暖如花(感受美好生活) ④心花朵朵开(交流活动收获) ⑤七色花剧场(自创花的童话并演出)
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
![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https://img.taocdn.com/s3/m/4b9c1da3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e5.png)
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是:(一)情感和认知活动相互作用的原理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至少有动力、强化、调节三方面的功能。
动力功能是指情感对认知活动的增力或减力的效能,即健康的、积极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起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消极的不健康的情绪对认知活动起阻碍和抑制作用。
情境教学法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
情感对认知活动的增力效能,给我们解决目前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以新的启示。
情感的调节功能是指情感对认知活动的组织或瓦解作用,即中等强度的、愉快的情绪有利于智力操作的组织和进行,而情绪过强和过弱以及情绪不佳则可能导致思维的混乱和记忆的困难。
情境教学法要求创设的情境就是要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心平气和、耳目一新,促进学生心理活动的展开和深入进行。
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也使人深深感到:欢快活泼的课堂气氛是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学生情感高涨和欢欣鼓舞之时往往是知识内化和深化之时。
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功能,左右两半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大脑左半球是掌管逻辑、理性和分析的思维,包括言语的活动;大脑右半球负责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包括情感的活动。
传统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分析讲解,还是学生的单项练习,以至机械的背诵,所调动的主要是逻辑的、无感情的大脑左半球的活动。
而情境教学,往往是让学生先感受而后用语言表达,或边感受边促使内部语言的积极活动。
感受时,掌管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兴奋;表达时,掌管抽象思维的大脑左半球兴奋。
这样,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抑制或同时兴奋,协同工作,大大挖掘了大脑的潜在能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李吉林与情境教学
![李吉林与情境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cf98f4bfa98271fe900ef96f.png)
李吉林与情境教学情境教学:创设充满智慧和情趣的空间以“情"为经,以“境”为纬,通过各种生动、具体的生活环境的创设,拉近了学科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李吉林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开辟了现实的途径——1 为儿童的学习探索情境教育的探索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
时任语文教师的李吉林在教学中发现,语文教学远离学生的生活,远离语言学习应有的真情实感,学生的学习乐趣被淹没在大量枯燥乏味的字、词、句、篇的分析和训练中.受国外在语言教学中情景教学训练的启发,为了努力突破传统的条条框框、改变灌输式教学,李吉林开始了语文情境教学的探索.最初,情境教学以“创设情境,进行片断语言训练”为主。
由于在课堂教学中展示了生活情景,学生学习情绪很高,教学效果显著。
其后,李吉林确定了“带入情境,提供作文题材"的主题.通过引导学生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通过观察、角色扮演等操作性尝试,获取作文题材,以自己的所感去表达.在“运用情境,进行审美教育”的实验阶段,李吉林又将情境教学和审美教育统一于语文教学中。
通过反思,李吉林体会到,情境教学探索的前几个阶段都不是单一的、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每一个阶段都包含着儿童发展的各方面的要素。
也就是说,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
之后,她提出了“凭借情境,促进儿童整体发展"的新思路,并总结出情境教学促进儿童发展的五条要素,即: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以指导观察为基础,强化感受性;以发展思维为核心,着眼创造性;以激发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训练语言为手段,贯穿实践性.随着教学研究实验的深入,李吉林发现,不只是语文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内部,都存在着相似的问题:教育教学活动很难成为儿童的主观需求,这样势必阻碍儿童潜能的充分发展。
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李吉林将情境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成功经验顺其自然地推广开来,从一个班发展向一个年级,从一个学科发展向各个学科,从而在整个小学教育中构建了一个多元的情境络。
(完整版)教法—情境教学法
![(完整版)教法—情境教学法](https://img.taocdn.com/s3/m/df27aa499ec3d5bbfd0a74b4.png)
语文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代表人物:李吉林)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情境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生的。
诸如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体操、音乐欣赏、旅游观光等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作用:1.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感,净化学生的心灵。
2.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
创设情境的途径初步归纳为以下六种:①生活展现情境。
即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②实物演示情境。
即以实物为中心,略设必要背景,构成一个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情境。
以实物演示情境时,应考虑到相应的背景,如“大海上的鲸”、“蓝天上的燕子”、“藤上的葫芦”等,都可通过背景,激起学生广远的联想。
③图画再现情境。
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
课文插图、特意绘制的挂图、剪贴画、简笔画等都可以用来再现课文情境。
④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驰神往。
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
用音乐渲染情境,并不局限于播放现成的乐曲、歌曲,教师自己的弹奏、轻唱以及学生表演唱、哼唱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关键是选取的乐曲与教材的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境的发展上要对应、协调。
⑤表演体会情境。
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有两种,一是进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
“进入角色”即“假如我是课文中的××”;扮演角色,则是担当课文中的某一角色进行表演。
李吉林老师报告PPT(20150602通师讲座)
![李吉林老师报告PPT(20150602通师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394d45ccd5bbfd0a7956739e.png)
四、为儿童研究儿童,引我发现规律 我不断反思,反思让我产生顿悟。作为情境教育的探索者, 必须把自己实践中的感受进行系统的理论概括和提升,这是 一个艰苦的历程。我知道事物的现象都是复杂的,是千差万 别的,但是我也懂得规律的东西都是简明的。在思考过程中, 我亲身经历的一个个教学场景,从一个个案例中去粗取精, 从感性到理性,从个别到一般,寻找相似的东西进行抽象、 概括。我懂得相似的集合,就是共性,就是规律。 我总记着中国古代哲人的话:“顺其天性而育之”。我 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为儿童研究儿童,就易于发现规律、掌 握规律。长期的积淀产生了认识上的飞跃,于是就生成了自 己的教育主张和思想。凝聚30年的心血,终于构建了情境教 育的理论框架和操作体系,而且刻上了民族文化的印记。
一笔宝贵财富。”
我坚持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为了儿童我日复一 日,年复一年,坚守在儿童教育的园地里。我对自己提出了 “学、思、行、著”四个字的研究方略。为了挤出时间学习、 实践、研究,我学会了放弃。我婉言谢绝一次次外出讲学的邀 请和组织安排的多次疗养。学校每年暑假组织的旅游,我不用 思索,从未报名参加,连同前几年领导上先后组织专家去欧洲 十国和俄罗斯考察,这些颇有文化底蕴的国家,我当然想去开 开眼界。但是,为了儿童,为了情境教育的研究,我最终割爱 了。为了节省时间,集中精力,我还拒绝了全国小语会要我担 任正理事长的提议;甚至在江苏省人大第七届换届时,我恳切 地向省、市人大领导提出第八届不再担任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委 员的请求。我知道作为老师,搞好改革,只有全身心地投入, 全力以赴才行,我尚不能做到鱼和熊掌兼得。我总是记着我的 第一身份:小学老师;我的责任:教好小学生;我的岗位在小 学。
“第五届中国教育学会科研成果奖”一等奖
三本获得教育部颁发的第一、二以及第四届“全国教育 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李吉林和她的情境教育
![李吉林和她的情境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d37e3674453610661ed9f4b2.png)
意:警惕自己/ “学会放弃”/ “坦然等待”
“坦然等待巨浪”——
汪国真说:“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 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 能是背影。”
行:“天亮就出发”/“做有思想的实践 者”/“空白也是空间”
“天亮就出发”—— 经常跟老师们说,要注意倾听时代的脚步 声。其实,何止是“倾听”,她始终走在同行 乃至时代和社会的前头,她行走的“脚步声” 对于当代中国教育,常常有“空谷足音”的悠 远韵味。 “做有思想的实践者”—— 李吉林说自己是一个“实际工作者”;其 实,她也是一位“理论工作者”。
意:警惕自己/ “学会放弃”/ “坦然等待”
“学会放弃”—— ……可以获得梦寐以求的到中央教科所脱产 进修的机会,反复权衡之后,还是决定留下来, 她说,自己要“从新的实践当中学,从做中学”。 “我学会了放弃,学会了做减法。”对于她 来说,还有另一些隐性的“减法”。鲁洁教授称 赞她:“一个人28年始终只盯住一个问题,去研 究,去寻找答案,这种精神应该说是很稀有的。 特别是在今天这样一种很浮躁的空气底下,做到 是很难的。”(“教育是慢的艺术”)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非也!予一以贯之。(《论语·卫灵公》)
“快乐有人分享”—— 李吉林老师已成为了一种群体,不再是 个人的,这种教育的延伸对于中国教育的 发展,对于情境教育走向世界是有深厚底 蕴的。
意:警惕自己/ “学会放弃”/ “坦然等待”
警惕自己—— 文革中,她被打入“冷宫”,“十 年,漫长的10年,惶惶不可终日的三千 多个日日夜夜,我没有低头,我没有抛 弃自我,我警惕着女人的脆弱和碌碌无 非”。
“我的大学在小学”—— “没文化”的慨叹言出由衷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振有说:
“这哪里是一个小学教师的读书生活,简直 是一位大学者、大理论家的读书生活。一个 教师,这样如饥似渴地读书、学习,想不成 功都是不可能的。” “李老师通读《文心雕 龙》,这是连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博士生也 难以读完的。”
李吉林情境教学法
![李吉林情境教学法](https://img.taocdn.com/s3/m/7c4b9b05844769eae009eda7.png)
李吉林情境教学法李吉林,女,著名儿童教育家,全国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
1938年5 月出生,1956年毕业于江苏省南通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任教于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至今。
现任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教育规划专家组成员,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实验研究会副理事长,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央教科所兼职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情境教育的原则:诱发主动性,强化感受性,着眼创造性,渗透教育性,贯穿实践性。
情境教学的类型:实体情境,模拟情境,语表情境,想象情境,推理情境。
情境教育的操作要素:(一)以“情”为纽带老师与学生之间,真情交融。
教材与学生之间,引发共鸣。
学生与学生之间,真情合作。
(二)以“思”为核心1、倾注期待,使儿童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积极思维。
2、启迪想象,激活右脑,在宽阔的思维空间中提高悟性3、结合实践,在有情有趣的学科活动中,将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三)以“儿童活动”为途径1、活动融入课程,以求保证。
2、利用角色效应,以求主动。
3、活动结合能力训练,以求扎实。
(四)以“美”为境界1、显现“美”的教学内容。
2、运用“美”的教学手段。
3、运用“美”的语言。
(五)以“周围世界”为源泉1、渐次认识大自然。
2、潜心启迪智慧。
3、与道德、审美教育结合。
(后面有展开叙述的)情境教学、四特点(一)形真所谓情真,即主要要求形象具有真切感,神韵相似,以鲜明的形象,强化学生感知教材的亲切感,就如同中国画的白描写意,简要的几笔,就勾勒出形象,并不要求重彩,看来同样是真切、栩栩如生的。
情境教学也是同样的道理,以“神似”显示“形真”。
“形真”不是实体的机械复制,或照相式的再造,而是以简化的形体,暗示的手法获得与实体在结构上对应的形象,从而给学生以真切之感。
(二)情切即情真意切,情感参与认知活动,充分调动主动性。
情境教学是以生动形象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为手段,连同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的内容以及课堂气氛成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儿童的心理,从而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整个学习活动,达到儿童整体和谐发展的目的。
李吉林的情景教学法(资料)
![李吉林的情景教学法(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6fb760b87c24028915fc3b5.png)
李吉林的情景教学法第一部分情境教学的类型情境根据刺激物对儿童感官或思维活动所引起的不同作用。
大致分为实体情境、模拟情境、语表情境、想象情境及推理情境。
(一)实体情境实体情境即以物体原型为主的情境。
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所见的山川田野,风云雨雪,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都是实体情境;在课堂所出示的实物、标本,如珊瑚、指南针、松果等也是实体情境。
实体情境因其本身的具体化,使学生看得到,摸得着,易于感受,易于理解。
凭借实体情境,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从而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二)模拟情境模拟情境是在相似原理的基础上产生的。
以实体创设情境具体而真实,固然有它的优越性,但也不可避免地有它的局限性,客观上不可能具备那么多的实体;主观上亦不需要事事物物以实体出现。
模拟情境,则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运用一定的手段进行复现,达到形象地反映事物的特点就行。
如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角色扮演,都是属模拟情境。
因为是模拟,就和实体相似。
儿童进入模拟情境就可通过眼前形象和实际感受,联系已积累的经验,展开联想与想象,使情境丰富而逼真。
同时,由于模拟情境,只需相似而已,在运用时,就显得简便易行。
画一个萝卜点上三笔作眼睛、嘴巴,就表示是“萝卜娃娃”;很有节奏地哼唱贺绿汀的《游击队之歌》,让学生通过歌曲的节奏、旋律的感受,可想象游击队员英勇善战,出没在深山阔水之间,有力地消灭敌人的英雄形象,从而理解游击队员是“神枪手”、“飞行军”等诗句和意境。
由学生担当角色,进行表演,也属模拟情境。
利用孩子平时积累的有关森林、小河、田野等表象作为背景,那小动物的头饰,人格化的雪花、腊梅、大萝卜春姑娘、冬爷爷……连同儿童的情感,在想象的情境中活跃闪现。
应该说,无论是担任角色,还是在座位上作观众的,几乎都一同借助模拟情境去体验、感受。
由于模拟情境,只求相似,所以它是情境教学中常用的一种。
(三)语表情境语表情境即运用语言表述的情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校 好大一棵树
——六年级“情系母校”系列活动 把美好留给母校 让感恩走进心灵
【活动内容】 1、我在母校留个影——校园留影活动 2、散落在校园里的回忆——征文活动 3、重温母校的荣光——参观校史室、观看 学校专题片 4、母校写意——书画作品征集 5、致可亲可敬的母校——给母校老师(校 长、同学)的一封信
写作是莫大的享受 写作是一件幸福的事 写作是生活中少有的美好事情 写作是一种福分
写作是心灵的流淌 写作是心灵的倾诉 写作是心灵的慰藉 写作是释放自己的一种方式
写作是一种对话 写作是一种真诚的交流 写作是我重要的表达方式 写作是一种生活态度 写作是最迷人的生活方式 写作是证明自我的唯一途径
写作是为了对抗时间带来的空白
到习作的乐趣,这时,习作练习的效度也
才会更高。
擦亮童心 叙写生命
——情境作文的基本理念
1、人格为本,注重心育 2、生活为源,开启心智 3、体验为重,抒写心声 4、兴趣为先,拨动心弦 5、文化为要,滋养心灵
母语文化节
情系母语 传承经典 润泽生命
活动内容:
1、魅力母语(母语文化主题读本开发)
2、大美汉字(专家讲座: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二、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 1、开发童话教材 2、阅读童话书籍 3、欣赏童话剧目 4、表演童话短剧 5、讲述童话故事 6、举办童话知识竞赛
三、创作精彩的童话作品 1、“童画”世界书画大赛 2、童话创作比赛 3、手工制童话 4、与童话作家通信 5、童话故事接龙 6、开展童话专题研究
四、享受丰硕的童话成果 1、汇编童话作文集 2、绘画作品展 3、圆个童话梦 4、排演学生创作的童话故事 5、选拔童话之星 6、童话人物狂欢会 7、闭幕式
擦亮童心 叙写生命
——情境作文的基本理念
1、人格为本,注重心育 2、生活为源,开启心智 3、体验为重,抒写心声 4、兴趣为先,拨动心弦
情境的创设必须考虑学习的主体——
儿童,只有从儿童的心理出发,把“生命
冲动”找到,并激发出来,唤醒习作的主
体意识,吸引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并促使
其全身心投入,这样才能使学生充分体验
(6)实情调查
2、记实类情境作文的指导
(1)前置——拥有真实的素材 (2)浸润——获取真切的感受 (3)体悟——孕育真挚的情感 (4)表达——叙写真诚的话语
走近潞城普通劳动者
四、想象类情境作文的教学
四、想象类情境作文的教学
1、想象类情境作文的类型
(1)画面联想
夏日的一个夜晚,萤火虫提着灯笼回到家,正准备休息,他的伙伴 急匆匆地来借灯笼。这个伙伴是谁?为什么要借灯笼呢?请你展开想象, 编个故事,再取个题目。
笔随心动
文抒情怀
——情境作文的独特优势 1、趣味盎然,告别“被时代”
二年级童话作文竞赛题(2012年12月)
小老鼠学电脑 小老鼠,学电脑, 调个资料先瞧瞧。 按按键,挪鼠标, 蹦出一个大脸猫。 咧着嘴,弓着腰, 冲着老鼠喵喵叫。 撒腿跑,快点逃,
晚一步,没命了。
笔随心动
文抒情怀
——情境作文的独特优势 1、趣味盎然,告别“被时代” 2 提供素材,摆脱“无米炊”
6、20年后,我跨进母校大门——想象剧表 演 7、绿叶对根的情意——“母校抒怀”诗歌 征集 8、最后一堂课——学科情意课堂 9、定格,在今夏——毕业合影留念 10、成长 感恩 启航——“难忘今宵” 毕业典礼 12、将文明的背影留给母校——“八礼四仪” 文明示范活动
在母校的凝视下走向远方
“世界如此浩瀚,你只需听从你内心的声 音。或者说,你站在你所在的位置,用你的心, 同时也用你的皮肤和五官来感觉这个世界,然 后把你内心的话说出来,这样就行了。”(林白) 情境作文通过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将 生活引入内心,从内心出发进行表达,用文字 将生活定格,并“储藏”起来,继续拥有,从 而使生活的滋味更醇厚,更温热,更美好。
7、提升思维品质
思维是写作活动的核心。没有 思维就没有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就 没有构思,就没有想象,就没有审 美,就不能完成好习作。正是在一 次次写作过程中,学生的各种思维 能力得到了锻造、淬炼,思维品质 得到了提升。
8、学会静心寻觅
如果一个人不能让自己静下心来完 成好一篇文章,那么,他可能也难 以将其他事情变得完美。因为,虽 然大家所做的事不同,但将事情做 好的道理是一样的。
儿童不仅仅是文化的接受者,也是文
化的创造者。我们通过情境演绎出充满魅
力的文化景象,唤醒了学生的文化意识,
为学生创造了一种色彩斑斓、意蕴丰富的 文化生活,使学生得到文化的浸润,培育 了学生的文化情怀,使语文教育成了陶冶 人性,促进学生人格生成的文化过程。
情境作文将写作交给生活,将生活引入 内心,从内心出发进行表达,用文字将生活 定格,并“储藏”起来,继续拥有,从而使
赴一场春的盛会
——低段主题性情境活动
板块一 打开春天的门缝 ——观察初春的景色 实践活动
①一朵花推开春天的门(观察迎春花)
②柳芽报春 ③小草宝宝的绿衣裳 ④小鸟鸣春 ⑤摇醒春天的风
板块二 合上春天的画夹 ——留住春天的记忆 实践活动 ①我和春天留个影 ②揪住春的尾巴(把春留在校园) ③生活,温暖如花(感受美好生活) ④心花朵朵开(交流活动收获)
永恒的母爱
——四年级主题性情境活动
听妈妈讲过去的事 呵护生鸡蛋 妈妈的一天 心随“影”动 对妈妈说声我爱您 做妈妈的贴身小棉袄 今天我当家 烛光里的妈妈
笔随心动
文抒情怀
——情境作文的独特优势 1、趣味盎然,告别“被时代” 2 提供素材,摆脱“无米炊” 3 真情表露,拒绝“假大空” 4 关注过程,甩掉“挤牙膏”
3、留住那一丝血脉(母语文化系列课) 4、墨香书韵 点染生活(书法作品征集) 5、我的名字有故事(说说自己名字的来历) 6、啄木鸟在行动(纠正生活中的错别字)
7、成语英雄 谁与争锋(成语擂台赛)
8、温暖的乡音(说说我的家乡话)
9、品味母语的缕缕清香(办一份母语文化小报)
10、老地名中的文化记忆(探寻潞城老地名) 13、化不开的母语情结(“爱我母语”主题班队会) 14、经典溢香(师生同台诵读经典) 15、母语,我为你驻守(母语文化节成果展示)
儿 童 教 育 家 李 吉 林
李吉林,女,儿童教 育家,全国著名的语文 教育专家。1938年5月 出生,江苏南通人。中 共党员。1956年毕业于 江苏省南通女子师范学 校,毕业后任教于南通 师范第二附属小学至今。 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 首批特级教师,江苏情 境教育研究所所长,兼 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 长 。
生活的滋味更醇厚,更温热,更美好,使学
生的性情、心智和灵魂得到了锻造。
三、记实类情境作文的教学 1、记实类情境作文的类型
(1)实景观察
南华公园一角 美丽的环城水系
高高的卢医山
三、记实类情境作文的教学 1、记实类情境作文的类型
(1)实景观察
(2)实验感知
(3)实践操作
(4)实际体验
(5)实况转播
1、学习运用书面语言的本领
叶圣陶:“人在生活中、在工作 中随时需要作文,所以要学作文,在 从前不是人人需要,在今后却人人需 要。写封信,打个报告,写个总结, 起个发言稿,写一份说明书,写一篇 研究论文,诸如此类,不是各行各业 的人经常要做的事吗?”
约翰· 奈斯比特(美国未来学家): “在这个文字愈来愈密集的社会,我们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读写技巧。” (《大趋势》)
笔随心动
文抒情怀
——情境作文的独特优势 1、趣味盎然,告别“被时代” 2 提供素材,摆脱“无米炊” 3 真情表露,拒绝“假大空” 4 关注过程,甩掉“挤牙膏”
5 学科融通,抛却“单向度”
擦亮童心 叙写生命
——情境作文的基本理念
1、人格为本,注重心育
只有在生活中不断地磨砺孩子的人格,才 会使他们产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假丑恶的憎 恶,才会在他们心中孕育出诗心、诗情。而一 旦孩子具有了这样的诗性人格,他们看万事万 物时就会带上丰富的情感色彩,渐渐地,他们
2、释放情感的通道
《毛诗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文心雕龙》“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3、“备份”童年生活
将这些生活经历及时记下来,可以给金色 的童年留下“备份”。于是在未来的某一 天,他们会收到许多来自童年的“书信”, 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文字一定会使他们感 到特别温暖,特别珍贵,因为这些文字让 他们明白了原来自己是这样慢慢长大的。
写一件事
难忘的一件事 记成长中的一件事 发生在身边的一件事 令我感动的一件事 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一件囧事 一件“傻”事 一件很酷的事 一件绝妙的事 一件令人胆战心惊的事 一件我最得意的事
丰收的田野
笔随心动
文抒情怀
——情境作文的独特优势 1、趣味盎然,告别“被时代” 2 提供素材,摆脱“无米炊” 3 真情表露,拒绝“假大空”
2、想象类情境作文的指导
(1)排序:明晰想象之阶
(2)“摄像”:丰盈想象之源
(3)捕捉:抓住想象之机
(4)“刷新”:拓展想象之域
(5)“引爆”:催开想象之花
永远住在童话里
——童话节活动计划
[活动内容] 一、营造快乐的童话氛围 1、举办开幕式 2、制作童话头饰 3、设计吉祥物 4、布置校园环境 5、班级自创特色 6、学唱童话歌曲 7、评选童话小天使 8、布置卡通画廊
写作是培养学生学习“定力”的 好途径。而静心潜学、静心体察、 静心思虑的品质则是他们将来学有 所成、缔造奇迹的基础和前提。
儿童写作是为了学习书面语言, 为了打开眼前的世界,为了镌刻美 好的时光,为了耕耘心灵的原野, 为了筑造精神的寓所,为了抵达生 命的深处。
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情境作文主张将作文“镶嵌”在丰富 多彩的活动中,“浸泡”在浓浓的生活 “汁液”里,用生活的方式写生活,使作 文真正成为由内而外的、灵动的东西,成 为生命历程的表达。于是,学生突破了 “法”的桎梏,把自己写“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