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脊椎动物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章圆口纲

概述:最早出现的最原始的脊椎动物

一、圆口纲的主要特征

1. 外形特征:

身体鳗形,身体分部:头、躯体、尾

单鼻孔:头背中央

松果眼:具有水晶体和视网膜

顶体:松果眼腹面

眼、口漏斗、侧线、背鳍(1~2个)、尾鳍

皮肤和骨骼系统:

内部结构特征

1.皮肤和骨骼系统:表皮和真皮;表皮由多层上皮细胞构成,其间分布很多单细胞黏液腺,骨骼由结缔组织和软骨构成。

2. 肌肉系统:体壁肌肉分节明显,尚无水平横隔发生。口漏斗有辐射状肌肉,舌由复杂的肌肉操作。

3.消化系统:口漏斗深处有口,无上下颌,口内具舌,舌上有胶质锉齿,口后为咽,咽分为背腹两管,背管为食管,食管后接肠管,无胃。腹管为呼吸管。

4. 呼吸系统:

5. 循环系统:七鳃鳗出现了心脏和红血细胞,使运输氧气的能力大为增强。

循环途径

6. 泄殖系统

排泄系统:肾脏一对,长条形,通过系膜连于体腔背壁。输尿管沿肾脏腹面向后行走,在末端开口于泄殖乳突上的泄殖孔。

生殖系统:

精子、卵--体腔--泄殖乳突--经泄殖孔到体外在水中受精,受精卵沉入水底在沙中进行孵化--沙隐幼虫--经过3-7年的变态发育而发育为成体。

7.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七鳃鳗的脑已经分化为五部分(大脑、中脑、小脑、间脑、延髓),但是很原始,体积小,成一直线在一个水平面上。大脑半球小,顶部全为上皮细胞,嗅叶很大。间脑顶壁具松果眼和顶眼,前者有感光作用,后者退化。脊髓扁平带状。脑神经10对。

单个鼻孔通至嗅囊,嗅囊再向前延伸为鼻垂体囊,为盲管,不与咽部相通。只有内耳,两个半规管。

2.内部结构特征

原始特征:

缺乏用于主动摄食的上下颌;

无成对的偶鳍,支持奇鳍的是不分节的辐鳍软骨,原型尾--水栖无羊膜动物最原始的尾型;

终生保留脊索,外包脊索鞘,用于支持体轴;脊索背方的脊髓两侧出现按体节排列的成对软骨质弓片,相当于脊椎骨椎弓的基背片和间背片。

脑颅主要由脑下的软骨底盘,嗅软骨囊,耳囊软骨,及支持口漏斗和舌的一些软骨构成;鳃笼,围心软骨

躯干部和尾部的肌肉为一系列按节排列的弓形肌节,及附着肌节前后的肌隔。无水平隔,无轴上肌与轴下肌之分

原尾型:脊柱尾端平直,将尾鳍平分为上下对称的两叶,尾内外均对称。

歪尾型:脊柱尾端向上翘,伸入尾鳍上叶,尾鳍上下两叶不对称。

正尾型:脊柱尾端向上翘,但仅达尾鳍基部,尾鳍的外形上下两叶是对称的。

胃未分化,肠管内有许多纵行排列的粘膜褶和一条纵行排列的螺旋瓣,可以增加吸收面积。

开始出现静脉窦,一心房和一心室组成心脏,循环系统与循环方式与文昌鱼类似。

脑的各部分排列于同一平面上,无任何脑曲。中脑未形成二叠体,小脑延脑未分开,无视交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不发达,脊神经背根和腹根不形成混合神经。

雌雄异体或雌雄同体,生殖腺单个,无生殖导管;

寄生及半寄生特征

摄食方式

呼吸器官--呼吸管的存在和特殊的鳃结构

唾腺的存在(分泌抗凝血剂)

二、圆口纲的分类概述

1.七鳃鳗目:

2.盲鳗目:

三、圆口纲的生态

重点难点

1.圆口纲的原始特征

2.圆口纲的寄生与半寄生特征

第十七章两栖纲

第一节从水生到陆生的转变

1. 概述

两栖动物是一类幼体水生,成体水陆兼栖的变温动物。

2. 水陆环境的差异:

3. 由水生转变为陆生所面临的矛盾及解决的方式

(1)生活介质和气体交换器官的矛盾;--肺的出现

(2)浮力消失与动物承重的矛盾;--五趾型附肢

(3)空气湿度减小与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矛盾。

--身体表面的粘膜

4. 五趾型附肢出现对动物进化的意义

(1)发展了具有多支点的杠杆运动的关节;

(2)使肩带游离,前肢摆脱了头骨的制约,不但使头部获得较大的活动范围,也使前肢和头部的运动更加灵活与复杂;

(3)腰带连接后肢与躯干,构成了支撑体重和运动的主要工具,使登陆的目标得以实现。第二节两栖纲的主要特征

一、概述

两栖动物区别于陆栖脊椎动物的基本特征

二、体型特征

1.体型分化:蚓螈型、鲵螈型、蛙蟾型

2.身体分部:分为头、躯干、尾、四肢四部分。

(1)头部:

--外形特征

--口裂宽阔,颌缘是否有齿示种类而异

--外鼻孔、内鼻孔

--眼,具有活动眼睑,下眼睑具有瞬膜

--鼓膜,覆于中耳外壁,通过耳柱骨与内

耳相通,中耳由耳咽管与咽腔相通。

--声囊:外声囊、内声囊

躯干部:--自颅骨后缘至泄殖孔为躯干部

尾:--尾形侧扁,是鲵螈类的游泳器官。

附肢:--2对

三、皮肤

皮肤裸露,富含腺体,是两栖动物区分于其他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皮肤由表皮与真皮组成,真皮底部有皮下结缔组织,并以此与体肌疏松相联。

表皮:--生发层

--角质层

表皮中富含有丰富的粘液腺,为多细胞构成的泡状腺,腺体的分泌部下沉到真皮层,有管道通到皮肤表面,借真皮内肌肉的收缩来排出分泌物。

粘液腺功能:1.减少体内水分散失

2.利用皮肤进行呼吸

3.调节体温

耳旁腺、毒腺:一般认为是由粘液腺转化而来,能分泌白色、紫红色、褐色等颜色的毒浆,是一种防御的适应。

耳旁腺的结构:由50~60个椭圆形的小毒腺集合而成,每个小毒腺中充满噬酸性物质,以一短管开口于皮肤表面,腺体基部有一平滑肌包绕,控制分泌物的排出。

真皮--疏松层:外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其间分布有大量粘液细胞、神经细胞、血管

致密层:内层,内含致密结缔组织,胶原纤维、弹性纤维。

骨骼系统

1.概述:

2.头骨:

◆宽而扁,脑腔狭小,无眶间隔,属于平底形,枕髁两个,由侧枕骨形成。

◆骨化程度低,骨块数目少。

软骨性硬骨--侧枕骨、眶蝶骨和前耳骨各1对。

膜性硬骨--鼻骨、额骨、顶骨(或愈合成额顶骨)各1对

侧面-鳞骨,底部-副蝶骨1个,犁骨1对,

◆颅骨通过方骨与下颌相连-自接型

◆舌弓背部的舌颌骨移至中耳内,转化为听骨--耳柱骨

◆幼体时期鳃弓退化,其残余部分转化为成体中的支持舌和喉部的软骨

3. 脊柱:由颈椎、躯干椎、荐锥、尾椎组成

颈椎--1枚,又称为寰椎使头部出现上下运动的可能

荐锥--1枚,横突和肋骨大而且粗壮,外端与腰带的髂骨相连,使后肢获得较稳固的支持。

躯干椎--数目因种而异

尾椎--大多数为20枚

半陆生的蛙蟾类的进化趋势为脊柱变短,而躯干椎数目减少到7枚左右,尾椎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