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设计相关规范的研究与探讨

合集下载

人工湿地设计综述(仅供学习参考)

人工湿地设计综述(仅供学习参考)

人工湿地设计调研综述摘要:人工湿地技术是一项建造和运行费用低、水质净化效果较好的污水资源化生态工程技术,其水力学因素对于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较大,而国内对于人工湿地系统内部机理,以及池型设计对湿地处理效果的研究较少。

目前湿地的构建设计往往主要借助传统经验公式和实际工程经验,影响了人工湿地净化功能的有效发挥。

为此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一些人工湿地的调查对比分析,总结了湿地池型对实际运行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及池型优化改进建议。

我国是世界上最贫水的13个国家之一,同时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天津市是我国北方水资源极度匾乏的城市,水危机已成为制约天津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型水处理技术,可作为深度处理工艺,为水资源的回收改造作出了巨大贡献。

人工湿地的占地面积一直是其经济成本的主要因素,尤其在大中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张,所以对人工湿地池型优化设计是我们研究的重要问题。

本文针对天津滨海新区生态特征水体污染状态,在海河流域典型城市水环境整治技术研究成果和示范工程实现的效益效果上,总结分解国内外人工湿地较好处理效果的各种池型的优点,提出适合天津滨海新区生态及水质处理方法和池型优化设计建议。

综合工程实例实际效果着重从湿地植物对池型的影响、湿地布水方式对池型的影响、湿地填料对池型的影响、湿地冬季越冬对池型的影响、进出水流量水质和停留时间对池型的影响以及人工湿地的堵塞问题等方面分析了池型优化的设计方法。

关键字:经济成本对比分析池型优化实际效果人工湿地的定义及国内外发展情况:人工湿地是由基质、水体、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细菌和真菌)在有机物的去除中起主要作用,湿地植物的根系将氧气带入周围的土壤,但远离根部的环境处于厌氧,形成处理环境的变化带,这就加强了人工湿地去除复杂污染物的难处理污染物的能力。

大部分有机物的去除是靠土壤中的微生物,但某些污染物如重金属、硫、磷等依赖于土壤和植物的作用。

人工湿地研究现状与展望

人工湿地研究现状与展望

人工湿地探究现状与展望一、引言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生态工程手段,在近几十年得到了广泛的探究和应用。

它不仅可以提供良好的水资源管理、水质净化和生态修复等功能,还能够保卫和增加湿地生物多样性。

本文将对人工湿地的探究现状进行概述,并对将来人工湿地探究的进步进行展望。

二、人工湿地探究现状人工湿地探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水质净化人工湿地可以通过湿地植物的吸附作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以及湿地土壤的过滤作用,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固体、溶解性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质。

探究者通过人工湿地的建设和调控,探究了不同植被类型和环境因素对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为水污染治理提供了可行的技术途径。

2. 生态修复人工湿地可以重建受损湿地的生态系统,恢复水域的生态功能。

探究者通过人工湿地的建设和管理,重新建立起营养物质循环系统,并引入湿地特有的植物和动物种群,增进湿地的自然恢复。

在生态修复方面的探究中,人工湿地被广泛应用于湖泊、河流和城市水体等不同类型的水环境中。

3.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人工湿地作为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如水资源调整、水质改善、生物多样性保卫等。

通过对人工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估,可以为湿地保卫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现有的探究主要集中在湿地功能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及湿地在生态系统服务中的贡献量化等方面。

三、人工湿地探究展望1. 湿地生态系统微观过程探究目前的人工湿地探究主要关注湿地的整体生态效益以及宏观过程,对于湿地微观过程的熟识还较为有限。

将来的探究可以从湿地内部微环境的观测与分析入手,深度探究湿地中植物、微生物和土壤等微观因素对湿地功能的维持和提升作用。

2. 水污染物去除技术探究虽然人工湿地可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但对于某些难降解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其去除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将来的探究可以探究新型湿地材料和微生物技术,提升人工湿地对水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河道人工湿地的构建研究的开题报告

河道人工湿地的构建研究的开题报告

河道人工湿地的构建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市民生活质量日益受到影响。

为了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提高市民生活品质,建设河道人工湿地成为了一种广受关注的治理手段。

河道人工湿地是利用生态学原理和城市水利工程技术,通过在河道中建立湿地生态系统,将污水和雨水利用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学原理进行净化和处理,从而达到保护水体生态、改善水体质量和维护河道生态平衡的目的。

当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与环境治理面临着紧迫的需求,同时,河道人工湿地的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如湿地设计、施工与维护等方面的技术问题。

因此,开展河道人工湿地的构建研究,对于推动河道水环境治理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及内容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河道人工湿地的构建及其对改善水环境的作用,并结合实际情况,针对一些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研究河道人工湿地的构建原理和技术规范,总结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

2. 分析河道人工湿地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湿地设计、施工与维护等方面的技术问题,以及环境保护、社会经济、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因素。

3. 对重点地区的河道人工湿地进行实地调研,了解湿地建设情况,调查湿地的工作效益和影响因素,总结湿地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4. 提出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的有效解决方案,包括优化湿地设计,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湿地效能和维护管理水平等方面。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综合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案例分析法等,以全面、系统地探讨河道人工湿地的构建问题。

具体来说,本研究将:1. 查阅与河道人工湿地构建有关的国内外文献,掌握河道人工湿地构建的理论基础、技术规范、实践经验和案例资料。

2. 针对重点区域的河道人工湿地进行实地调查和数据采集,了解其建设情况,分析其工作效益和影响因素。

3. 对已有的湿地工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比较,寻找经验和教训。

《2024年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案例及常见问题探讨》范文

《2024年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案例及常见问题探讨》范文

《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案例及常见问题探讨》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的迅猛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污水处理成为环境保护的迫切需求。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技术,因其低能耗、高效率、生态友好的特点,逐渐成为污水处理领域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探讨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并就其常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二、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案例1.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应用人工湿地某城市为解决日益严重的污水问题,引入了人工湿地技术,将污水处理厂排放的污水引入湿地系统。

该人工湿地采用自然—生物复合处理工艺,通过植物、微生物和基质的协同作用,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

经过人工湿地的处理,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2.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在某农村地区,由于地理条件和经济因素的限制,传统污水处理设施难以普及。

当地政府采用人工湿地技术,建设了多个小型人工湿地系统,用于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通过植物吸收、微生物降解等作用,有效降低了污水中的污染物浓度,改善了农村水环境。

三、常见问题探讨1. 人工湿地的设计与建设人工湿地的设计与建设是影响其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

设计时需根据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水质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湿地类型和植物种类。

同时,要合理设计湿地基质、水力条件等,以保证湿地的处理效果和生态平衡。

在建设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湿地系统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2. 湿地的维护与管理人工湿地需要定期维护与管理,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良好的处理效果。

维护工作包括清理杂草、修剪植物、更换失效基质等。

同时,需对湿地系统进行定期监测,了解其处理效果和水质变化情况。

管理方面,需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管理措施和运行经费等,确保湿地的长期稳定运行。

3. 湿地处理效果的评估与提升为确保人工湿地的处理效果达到预期目标,需定期对湿地系统进行评估。

人工湿地运行分析与探讨

人工湿地运行分析与探讨

人工湿地运行分析与探讨摘要:玉溪市星云湖抚仙湖出流改道工程人工湿地已运行近10年,为了解和研究人工湿地运行效果,通过湿地的净化能力的监测,分析湿地现状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人工湿地运行维护提供指导性意见,切实解决好存在的问题,为发挥其工程效率奠定基础。

关键词:人工湿地;运行;探讨1.基本概况玉溪市星云湖抚仙湖出流改道工作人工湿地位于江川区九溪镇(以下简称“九溪人工湿地”),于2006年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它的工程任务是将星云湖水处理达到地表水Ⅲ类后进入东风水库,补充玉溪市中心城区水资源,设计规模1.16m3/s,日处理能力10万m3,占地面积174.35亩。

1.1九溪人工湿地设计流程图人工湿地及砂滤池的运行水位控制在1.5m,一级生物塘水深不低于2.0m,二级生物塘的运行水位控制在2.0m。

1.2应急处理池设计为并联4个矩型水池,共4100m2,水深2.0m,池内种植凤眼莲等植物,主要处理在星云湖水华暴发时吸附藻类,其次沉淀星云湖水在暴雨时产生的泥沙。

1.3一级植物塘面积为3.38万m2,分成4组并联子系统,每组之间根据现有地势分别有0.45~0.5m的落差,每级子系统分成5格,采用“下─上─下”进水方式,塘内水深2.0m。

1.4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占地面积7.38万m2,由处理系统4个组成,含18个子系统。

各子系统流程:第一级植物碎石床第二级植物碎石床第二级水生物塘第三级植物碎石床砂滤池。

进水布水方式:一、二、三级人工湿地碎石床进出水采用穿孔管布水,从上部进水,从下部出水;二级生物塘采用“下─上─下”进出水方式;砂滤池采用上进下出方式布水,在顶部设置进水管均匀布水。

工艺尺寸:第一级人工湿地碎石床35m×36m×1.5m,内填人工碎石;第二级人工湿地碎石床35m×35m×1.5m,内填人工碎石;第二级植物塘35m×32m×2.0m;第三级人工湿地碎石床35m×53m×1.5m,内填人工碎石;砂滤池35m×18.5m×1.5m,内填天然粗砂。

人工湿地设计分析

人工湿地设计分析

案例分析
以某城市公园人工湿地为例,该人工湿地主要功能是净化雨水,缓解城市内 涝,同时为周边居民提供休闲观赏的场所。设计过程中,首先对底部结构进行优 化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确保承载力和防渗漏性能;其次,针对不同区域 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如水生植物区主要选用荷花、芦苇等常见水生植物,陆地 区主要选用乔木、灌木和花卉等;最后,选用具有高吸附能力和良好持水能力的 介质,确保湿地的净化效果。
3、介质
介质是人工湿地中植物生长的基础,同时也能吸附和分解污染物。介质的选 择应考虑其理化性质、吸附能力、持水能力等因素,以保证人工湿地的净化效果 和水质改善能力。
设计原则
1、美观性
人工湿地设计应考虑其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和美观性。通过合理布局和选用 适合的植物种类,打造优美、自然的湿地景观,使人们在享受生态服务的同时, 也能感受到自然之美。
4、实际案例的分析表明,优化的人工湿地设计能够取得显著的生态效益和 社会效益,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优美、自然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起到了缓解城市 内涝等实际作用。
5、未来人工湿地设计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提高设计的科学性和精细化 程度,以更好地发挥其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内容
引言
人工湿地设计分析
01 引言
03 设计原则 05 结论
目录
02 设计要素 04 案例分析 06 参考内容
引言
人工湿地是一种模拟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工程化技术,通过人工建造和运营, 为人类社会提供多种生态服务。人工湿地具有净化水质、储存营养物质、维护生 态平衡、促进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并且在应对气候变化、缓解城市“热岛效 应”等方面也具有显著作用。因此,人工湿地设计分析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 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工湿地设计规范

人工湿地设计规范

人工湿地设计规范人工湿地是一种以模拟自然湿地生态系统为目的,通过人工方法构建的湿地系统,可以起到水质净化和生态修复的作用。

为了确保人工湿地能够有效地发挥其功能,设计与建设人工湿地需要遵循一些规范。

1.湿地选址规范:选择适宜的湿地选址是人工湿地设计的基础。

应根据周边土地利用情况、地形地貌、流域水质、水文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具有一定面积和适宜水质的区域作为湿地选址。

2.湿地设计原则:人工湿地设计应遵循生态修复和水质净化的原则,确保湿地系统能够保持良好的水质和生物多样性。

设计中要考虑到湿地面积、湿地类型、流态模式、湿地植被选择等因素,以最佳方式实现湿地功能。

3.水量控制规范:人工湿地设计中要合理控制水量,以满足湿地生态系统的需求。

设计中需要确定进水口和出水口的位置和数量,并根据流量控制要求设置相应的阀门和流速调节设施。

4.湿地植被配置规范:湿地植被是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中应合理选择植被类型和配置。

需要考虑植被的适应性、生长速度、抗污染能力等因素,保证湿地植被能够有效地吸附和分解水中的污染物。

5.湿地建设工艺规范:湿地建设工艺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包括土方工程、石方工程、土工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等。

在施工过程中要保持湿地系统的完整性,防止因施工而破坏湿地生态系统。

6.湿地管理规范:人工湿地的管理是确保湿地正常运行和发挥功能的关键。

管理规范包括定期巡查、检测水质、排除病害、保护植被等。

管理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湿地问题。

7.监测与评估规范:人工湿地的长期监测和评估是保证湿地持续有效运行的重要手段。

监测内容包括水质、植被、动物等。

评估结果可用于调整湿地管理策略,优化湿地运行效果。

8.环境保护规范:人工湿地设计与建设应符合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

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并将湿地建设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9.经费投入和使用规范:人工湿地的设计和建设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管理和维护也需要一定的费用支持。

我国人工湿地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及未来发展建议

我国人工湿地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及未来发展建议

我国人工湿地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及未来发展建议我国人工湿地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及未来发展建议人工湿地是指采用人工手段构筑的模拟自然湿地环境,通过模拟湿地生态系统,有效地生物修复,水资源调蓄和净化,研究和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等一系列水利工程技术。

近年来,我国人工湿地研究与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本文将从研究进展、应用场景和未来发展建议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研究进展在人工湿地的研究方面,以往主要集中在湿地植被、水质净化和生态系统功能等方面。

不仅在湿地植被研究中不断发现新的湿地植物种类,还对湿地植物的养护、繁殖和栽培等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提高湿地植物的生存率和繁殖效果。

同时,人工湿地在水质净化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湿地植物的吸附作用,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重金属等,从而达到水资源调蓄和净化的目的。

此外,人工湿地还能够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如保持水质稳定、调节水量等,对生态环境的维护有着重要作用。

二、应用场景人工湿地的应用场景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城市内的污水处理、污染水体修复和自然湿地的保护等方面。

在城市内,由于人口增加和工业发展的需求,城市污水处理越来越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人工湿地凭借其技术成熟、经济可行和环境友好的特点,成为城市污水处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构筑人工湿地,将城市污水引入湿地,经过湿地植物的吸附、降解作用,使水中的有机物和污染物得到有效去除,清洁的水资源再次返回水体中,实现了城市污水的处理和回收利用。

此外,对于一些污染的水体,如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等,人工湿地也能够发挥重要的修复作用。

通过湿地植物的吸附和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实现水体的修复和健康。

三、未来发展建议尽管我国人工湿地在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人工湿地建设成本较高,需要大量的土地和资金支持。

因此,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推动人工湿地建设。

其次,目前人工湿地的设计和运行还存在一定问题。

河流综合治理中河流人工湿地建设研究

河流综合治理中河流人工湿地建设研究

河流综合治理中河流人工湿地建设研究摘要:在河流综合治理中,河流人工湿地建设是重要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就河流人工湿地生态景观设计、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河流;人工湿地;建设湿地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湿地为人类生产生活和休闲提供多种资源,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环境和环境资本之一,水力文明和水生文明的建立与发展均以湿地为基础。

湿地在抵御和调节洪水、降解污染物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被喻为“地球之肾”,同时还是众多野生物、尤其是鸟类的重要栖息地。

因人口增长以及人类对湿地认识的片面性等原因,湿地面积急剧萎缩。

究其原因大多是因为农业和城建开发占地以及湿地来水量不足等原因,另外过度放牧、化学物质蚀变、滥采滥伐、物理变性(填埋、滥挖、分洪、岸旁人群影响)等也是一些影响要素。

湿地的消失和退化使区域地形地貌发生变化的同时,自身生态环境功能也在退化或丧失,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受到冲击。

在区域发展规划中,如何维持和创造湿地这一重要环境要素的作用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

湿地是一个运动而非静止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中包含了水文、生物地球化学、生态系统动态及物种适应等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

要建立一个具有自我组织、自我维持以及自我设计能力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就必须尊重湿地的生态过程。

对于人工湿地而言,因其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在重视其景观形式的同时,必须要注重它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功能。

因此,人工湿地设计,除了要遵循景观设计的一般原则以外,还有着其特殊的原则与要求。

1人工湿地生态景观设计(l)选址原则人工湿地虽然能带来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大力推广。

但是在实际建造中对拟建造地点的地质水文条件、水资源现状、气候条件等这些现实问题仍要慎重考虑。

因此在营造人工湿地时必须选择适宜的地点,使工程具有合理的建造成本、最小的维护费用和最大的生态与经济效益。

(2)形态设计原则湿地设计应以整体和谐为宗旨,人工湿地虽然是人为设计,但在其形态上应尽量模拟自然状态,以适应湿地生物系统的形态和分布格局。

《2024年海绵城市背景下的城市人工湿地设计研究》范文

《2024年海绵城市背景下的城市人工湿地设计研究》范文

《海绵城市背景下的城市人工湿地设计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海绵城市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水管理理念,其核心在于通过增加城市绿地、透水铺装等措施,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在应对雨水时具有“弹性”,从而减缓城市内涝、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人工湿地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雨水处理和生态环境改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针对海绵城市背景下的城市人工湿地设计进行研究,旨在为未来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二、人工湿地的概念及功能人工湿地是一种模拟自然湿地的人工生态系统,通过植物、微生物、基质等元素的相互作用,实现对雨水的净化、滞留和再利用。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人工湿地具有以下功能:1. 雨水处理:人工湿地能够有效地吸收、滞留和净化雨水,减少径流,降低城市内涝的风险。

2. 生态修复:人工湿地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修复的空间。

3. 水资源再利用:通过人工湿地的净化处理,将雨水资源化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海绵城市背景下的人工湿地设计原则在海绵城市背景下,人工湿地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生态优先原则: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充分利用自然地形、植被等条件,构建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人工湿地系统。

2. 功能性原则: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设计人工湿地的结构、植物配置和微生物群落,确保其具有雨水处理、生态修复和水资源再利用等功能。

3. 可持续性原则:注重人工湿地的长期维护和管理,确保其功能的持续发挥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四、人工湿地设计研究1. 选址与布局:人工湿地的选址应考虑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以及周边环境、交通等因素。

布局上要合理规划进水区、处理区、出水区等,确保湿地的处理效果和生态功能。

2. 基质选择与配置:基质是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选择具有良好的渗水性、保水性和一定抗冲刷能力的材料。

同时,要根据植物需求和微生物生长的需要,合理配置基质,为植物和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人工湿地生态工程设计方法与技术

人工湿地生态工程设计方法与技术

人工湿地生态工程设计方法与技术咱先说说人工湿地是个啥概念哈。

简单来讲呢,它就像是大自然的一个小缩影,是咱们人类按照湿地的自然原理自己打造出来的一个生态系统。

它有好多功能呢,就像一个超级英雄,能净化污水,还能为小动物们提供栖息地。

那设计人工湿地的时候,选址可是很重要的一步哦。

你想啊,要是选个不合适的地儿,这湿地就像个生病的小娃娃,怎么都发挥不好作用。

一般来说呢,得找个有水源的地方,像靠近河流或者有地下水的区域就很不错。

而且啊,周围的环境也要考虑进去,要是周围都是污染大户,那这湿地可就招架不住啦。

湿地里植物的选择也是门大学问。

不同的植物就像不同性格的小伙伴,各有各的本事。

比如说芦苇,那可是净化污水的小能手,就像一个勤劳的清洁工,吸收水里的脏东西可厉害了。

菖蒲呢,也是个厉害角色,而且长得还好看,就像湿地里的小美人。

在选择植物的时候,咱得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来挑,可不能乱点鸳鸯谱。

还有啊,人工湿地的构造也很有讲究。

它分为好多部分呢,像进水区、处理区和出水区。

进水区就像是湿地的大门,得让污水乖乖地、慢慢地流进来。

处理区就是核心战场啦,植物啊、微生物啊都在这儿大显身手,把污水里的有害物质一点点消灭掉。

出水区呢,就是检验成果的地方啦,经过处理的水从这儿流出去,得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行呢。

微生物在人工湿地里也起着超级重要的作用。

这些小得我们肉眼都看不见的小家伙们,就像一个个小小的魔法师。

它们分解污水里的有机物,和植物相互配合,让整个湿地充满活力。

不过呢,咱们也要注意保护这些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可不能破坏它们的小世界哦。

人工湿地的设计和技术虽然有点复杂,但只要咱们用心去了解、去规划,就能打造出一个既漂亮又实用的人工湿地生态工程啦。

就像搭积木一样,一块一块地把各个部分组合好,让这个小生态系统健康地运转起来。

宝子们,是不是感觉很有趣呢?。

人工湿地生态景观设计原则及应用分析

人工湿地生态景观设计原则及应用分析

人工湿地生态景观设计原则及应用分析摘要:本文以人工湿地景观为研究视角,从其发展现状出发,分析基于生态理念下人工湿地景观的设计原则,包括选址、形态设计、植被配置、水岸空间设计、环境艺术小品及构筑物等,为相关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并探讨了人工湿地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生态理念;人工湿地;景观;设计原则,应用引言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由人工建筑和调控的湿地系统,通过物理、化学、生物以及植被之间的优化作用,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

人工湿地作为人类与水生生物协调发展的自然景观和半自然景观,其独特的美学价值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近年来,人工湿地越来越多地以公园、科普教育区、生态农业园区甚至小区主景观的形式进入人们的生活。

因此,如何在兼顾生态与美学的前提下对人工湿地进行景观设计成为了我们研究的课题。

一、人工湿地景观及发展现状与其他类型景观相比,人工湿地景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中包含美学、社会学等理论与理念,在观赏价值上呈现出一定的特质,是广大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人们在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环境中休闲娱乐,可以陶冶情操,利于身心健康。

同时,这一类型的人文景观对于生态环境及水环境的改善都具有积极作用,在城市建设中有效融入人工湿地景观可以满足人们对自然的向往,与全面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旨一脉相承、相得益彰。

简而言之,人工湿地景观为了有效地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满足城市居民走进自然和接近自然的价值诉求,符合科学发展观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整合美学、建筑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通过有效的设计、精心的施工而建设起来的一种人文景观。

虽然近年来我国人工湿地景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设计理念上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设计过程中过分注重景观的观赏价值,对景观的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重视不够。

第二,在建设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人工湿地景观与当地生态系统的整合与融合,使得人工湿地景观在当地生态系统中不能充分发挥其调节功能。

人工湿地设计规范

人工湿地设计规范

人工湿地设计规范人工湿地是指通过人工手段模拟湿地生态系统的水体处理系统,它可以有效地净化废水、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很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为了确保人工湿地的设计和建设质量,提高其运行效果,制定了一系列的设计规范。

一、工程规模和布置1. 人工湿地的规模应根据处理废水的水量、水质及需求来确定,同时兼顾可行性和经济效益。

2. 人工湿地应与周边环境结合,并合理利用已有的地形地貌,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轻微土地利用。

二、水质要求和设计要点1. 人工湿地处理的废水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水质标准。

2. 人工湿地的处理效果应考虑水质的净化程度,达到应有的标准要求。

3. 设计要根据所处理的废水类型、水质特征和水量确定湿地单元的数量和大小。

三、湿地系统的布局和构造1. 人工湿地的系统布局应分别设计主处理区和辅助处理区,有机地组合起各种湿地单元,充分发挥不同湿地单元的功能。

2. 构造要考虑湿地水位管理的动态变化,兼顾稳定运行和管理便捷性。

3. 构造物的材料应选用耐久性好、抗腐蚀性强的材料,以确保运行的安全可靠。

四、植物选择和配置1. 湿地植物的选择应考虑其对废水的净化效果、对环境的适应性以及生命活动能力等因素。

2. 植物配置要根据湿地的特性来确定,保证植物分布的均匀性和适应性。

五、运行与管理1. 人工湿地的运行应有一定的管理措施和规范,定期进行水质和植物生长的监测。

2. 必要时进行清淤、修剪和其他维护工作,确保湿地系统的正常运行。

3. 运行期间要定期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六、环境保护和安全要求1. 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应重视环境保护,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2. 施工和运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设施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

3. 年鉴的设计和施工应符合相关的土地利用规划及法规要求。

以上是人工湿地设计规范的基本要点,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可以保证人工湿地的设计和建设质量,提高其运行效果,实现废水净化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

同时,人工湿地设计规范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不同地区和水体的处理需求。

《2024年人工湿地净化富营养化景观水的效果及机理研究》范文

《2024年人工湿地净化富营养化景观水的效果及机理研究》范文

《人工湿地净化富营养化景观水的效果及机理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景观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有效的水体净化技术,其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来改善水环境质量,已成为处理富营养化景观水的重要手段。

本文以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净化富营养化景观水方面的效果及机理,为水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人工湿地概述人工湿地是一种模拟自然湿地的生态系统,通过植物、基质、微生物等组成的复合系统,实现对水体的自然净化。

其具有投资成本低、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适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农业废水、富营养化景观水等。

三、人工湿地净化效果研究1. 人工湿地的应用在富营养化景观水的治理中,人工湿地以其独特的自净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不同类型的人工湿地(如垂直流人工湿地、水平流人工湿地等)的实地试验与观察,我们发现其对富营养化景观水的净化效果显著。

2. 净化效果分析人工湿地对富营养化景观水的净化主要体现在去除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及有机物等方面。

研究表明,人工湿地通过植物吸收、基质吸附、微生物降解等多种途径,有效降低水体中的氮、磷含量,提高水体的透明度。

此外,人工湿地还能去除水中的悬浮物、重金属等污染物,改善水质。

四、人工湿地净化机理研究1. 植物作用植物在人工湿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根系吸收和光合作用等过程,植物能够去除水中的营养物质和有机物。

此外,植物还能通过分泌物质促进基质对污染物的吸附和微生物的降解作用。

2. 基质作用基质是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吸附和过滤作用。

基质中的矿物质、有机质等成分能吸附水中的营养物质和有机物,减缓污染物的迁移速度。

同时,基质为微生物提供了生长繁殖的场所,有利于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

3. 微生物作用微生物在人工湿地净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微生物通过代谢过程将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降低水体的生化需氧量(BOD)和化学需氧量(COD)。

环评项目中的人工湿地建设

环评项目中的人工湿地建设

环评项目中的人工湿地建设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人工湿地建设在环评项目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人工湿地是一种模拟自然湿地功能的人工水体系统,通过适当的设计、植物种植和综合管理,能够有效地净化废水、保持生物多样性和改善生态环境。

本文将探讨环评项目中人工湿地建设的意义、建设原则和实施效果。

一、人工湿地建设的意义1.1 生态系统服务提供者人工湿地作为生态系统服务的提供者,能够为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维持作出贡献。

通过建设人工湿地,可以增加水体的净化能力,降低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改善水质。

同时,人工湿地还能提供适宜的生境,吸引和维持多样的植物和动物物种,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

1.2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人工湿地建设可以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人工湿地能够调节和储存水资源,提供稳定的水量和质量。

此外,人工湿地还可以减少径流速度,减少洪水威胁,同时增加地下水补给。

这些措施有助于保护水资源,实现其可持续利用。

1.3 改善生态和环境质量环评项目中的人工湿地建设可以改善生态和环境质量,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人工湿地能够减少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排放,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减少水体富营养化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此外,人工湿地还能降低环境噪音和空气污染,改善大气质量,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二、人工湿地建设的原则2.1 生态原则人工湿地建设应尽可能模拟自然湿地的生态过程和功能。

在设计和选择植物时,应优先考虑具有生态适应性强、对污染物有较强吸附和降解作用的湿地植物。

此外,应根据湿地生态系统需求,合理配置湿地植物和水域结构,确保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稳定。

2.2 技术原则人工湿地建设需要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来实施。

应根据环评项目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湿地建设技术,包括湿地过滤、沉淀和人工湿地系统等。

同时,要确保湿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采用适当的运维管理方式,进行长期的监测和评估。

三、人工湿地建设的实施效果3.1 水质净化效果人工湿地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体中的悬浮物、有机物、氮和磷等污染物,提高水质。

《2024年人工湿地设计研究进展》范文

《2024年人工湿地设计研究进展》范文

《人工湿地设计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简称CW)是一种模拟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人工生态系统,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复合作用来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质,是水污染控制与生态保护领域的一种重要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日益恶化,人工湿地的研究与设计已经成为当前环境保护的热点领域之一。

本文旨在梳理和总结近年来人工湿地设计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二、人工湿地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分类人工湿地设计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利用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净化能力,通过物理沉淀、生物膜技术、植物吸收等过程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

根据水流方式和湿地类型,人工湿地主要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和潜流型人工湿地两大类。

表面流人工湿地中,污水在湿地表面流动,通过自然蒸发和植物吸收等过程进行净化;潜流型人工湿地则通过基质、植物和微生物的复合作用,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深度处理。

三、人工湿地设计研究进展1. 基质设计研究基质是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近年来,研究者们通过实验和模拟等方法,探讨了不同基质类型、粒径、配比等因素对人工湿地净化效果的影响。

例如,砂土、砾石、土壤等基质的应用研究,以及通过添加生物炭、铁矿等材料改善基质的吸附性能和生物活性。

2. 植物选择与配置研究植物在人工湿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提供生物栖息地、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还能通过吸收和代谢作用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

研究者们通过对不同植物种类、生长周期、根系发育等因素的探讨,寻找最适合的植物配置方案。

同时,还研究了植物种植密度、空间布局等因素对人工湿地净化效果的影响。

3. 水流设计与优化研究水流设计是人工湿地设计的关键环节之一。

研究者们通过优化水流路径、流速、水力停留时间等因素,提高人工湿地的处理效率和稳定性。

同时,还研究了不同类型人工湿地的水流特性,为设计出更符合实际需求的人工湿地提供理论依据。

人工湿地研究现状与展望

人工湿地研究现状与展望

人工湿地研究现状与展望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湿地的面积不断缩小,生态功能受到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人工湿地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从人工湿地的定义、分类及其生态功能等方面,对人工湿地研究的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首先,人工湿地是指人为修建的具有模拟自然湿地功能的人工水系,其设计主要基于模拟自然湿地的水循环、水质净化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方面。

根据不同的处理方式和功能,人工湿地可以分为人工植被湿地、人工渗滤湿地、人工水生植物湿地等。

在人工湿地的研究中,目前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人工湿地的水循环功能是其最基本的功能之一。

研究人员通过模拟自然水循环,探讨了人工湿地中水的入渗、蒸发、蓄水和排水等过程,以及其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效益。

其次,水质净化是人工湿地的另一个重要功能。

人工湿地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微生物的降解等过程,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营养物和有机物质等污染物,改善水质。

此外,人工湿地还可以提供水源补给和洪水调蓄等功能,对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人工湿地的研究在国内外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人工湿地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和适应性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人工湿地的水环境与生态系统受到较大的人为干扰,如何在设计和管理中保持其稳定性和适应性是一个重要问题。

其次,加强对人工湿地中微生物和植物群落结构及其功能的研究也是一个研究热点。

微生物和植物在水质净化和生态功能维护中起着重要作用,深入了解其对人工湿地功能的影响,对于提高水质净化效果和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人工湿地的工程设计和成本效益等问题也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提高人工湿地的实用性和可持续性。

对于未来人工湿地研究的展望,应该继续加强人工湿地的生态系统功能研究。

通过深入了解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水循环、水质净化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机制,可以进一步优化人工湿地的设计和管理方式,提高其生态功能的效率和稳定性。

人工湿地的构建与应用

人工湿地的构建与应用

人工湿地的构建与应用人工湿地的构建与应用人工湿地是指通过人工手段构筑的具备湿地功能的人工生态系统。

人工湿地的构建与应用在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人工湿地的构建方法和其在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一、人工湿地的构建方法1. 选择合适的位置人工湿地的选择应基于其与流域的关系,它应位于水体流向的低洼地,以便拦截流经的污染物质和悬浮物质。

2. 确定适合的湿地类型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环境条件,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人工湿地,如湿地沉淀池、植物湿地和人工湿地复合系统。

通过不同湿地类型的结合和配置,实现湿地的层级利用和综合效应。

3. 设计合理的水流路径和水景特色水流路径的设计关系到湿地系统的流动性和处理效果,可以采用自然排水或进行人工导流。

同时,通过景观设计,增加湿地的观赏性和美观度,提高其社会接受度。

4. 选择适宜的湿地植物湿地植物对水质的净化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植物具有不同的适应性和净化能力,因此在构建人工湿地时应根据水体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选择合适的湿地植物。

5. 合理设置湿地边界和过渡带湿地边界和过渡带的设置对湿地的功能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设置合理的湿地边界和过渡带,可以有效分离湿地与周围环境,减少异常输入对湿地的干扰。

二、人工湿地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1. 水质净化人工湿地通过吸附、沉淀、生物降解等作用,能够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溶解性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质,有效提高水质。

2. 生态修复人工湿地能够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生态系统的重建。

通过适宜的湿地植物选择和生境复原措施,改善湿地环境,提供适宜的栖息地,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发展。

3. 水源涵养人工湿地因具备丰富的空间结构和水功能特点,能够增加水流路径和水停留时间,有效提升水资源的涵养能力,并减缓径流速率,降低洪水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三、人工湿地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1. 城市雨水管理人工湿地可以作为城市雨水利用系统的一部分,接收、净化和储存雨水,减少城市洪涝风险,降低城市雨水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保护城市生态安全。

人工湿地设计研究进展

人工湿地设计研究进展

人工湿地设计探究进展人工湿地是一种模拟自然湿地功能的人工修复手段,是近年来环境工程领域备受关注的探究方向之一。

它利用湿地生态系统的吸附、沉淀、吸附、稳定等性质,通过适当的设计和管理,可以有效地净化水体,改善环境质量。

本文将从湿地类型、设计原则、组成因素等几个方面介绍人工湿地设计的探究进展。

起首,人工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

常见的有自流湿地、人工渗透湿地、人工营养湿地等。

其中,自流湿地是将污染水源流入人工湿地,在湿地内通过湿地植被的生长和微生物的作用,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人工渗透湿地是利用湿地土壤的渗透特性,将废水从上方渗透到土壤中进行处理;人工营养湿地则是通过物理、化学等处理过程,去除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不同类型的湿地具有特定的处理效果,依据污染水体的性质和目标要求选择合适的湿地类型进行设计。

其次,人工湿地设计的原则是保证其高效稳定地运行。

起首,湿地设计要思量湿地的面积和水力负荷。

依据输入水量和水质要求,确定适当的湿地面积和水力负荷,以确保水体在湿地中停留足够长的时间,使污染物得到有效去除。

其次,湿地植物的选择极其重要。

植物在湿地中具有生物吸附、水分蒸发、氧气释放等作用,对于水质改善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选择具有良好适应性和高生物吸附能力的植物极其关键。

此外,湿地的水流淌态也要得到充分思量,防止出现死水区或洪水泛滥等问题。

再次,人工湿地的组成因素包括填料、植物和微生物。

填料是湿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提供表面积,增加吸附沉积能力,并为湿地提供适合的生物生长环境。

常用的填料有河沙、砂石、蓖麻壳等,不同填料对水体的净化效果也有所差异。

植物在湿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的根系能够增加湿地中的生物吸附表面积,同时通过生长代谢能够提供氧气,增进细菌的活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

微生物则是湿地中最重要的环境净化因子,它们的代谢可以使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机形态,从而实现水质的净化。

综上所述,人工湿地设计是一个综合思量水体性质、水质目标、湿地类型、植物选择、填料和微生物等因素的复杂过程。

人工湿地设计规范

人工湿地设计规范

监测与评估数据的处理与应用
数据采集:定期对人工湿地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收集相关数据。 数据处理: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处理,提取有用的信息。 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人工湿地环境的状况。 数据应用:将分析结果应用于人工湿地设计、管理和保护等方面,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湿地食物链的构建需要充分考虑生物的生态位和营养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制 约关系。
湿地生态平衡维护
植被覆盖:保持湿地的植被覆盖,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态平衡。 水质管理:定期监测水质,保持湿地水质的清洁,防止污染。 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湿地内的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 人类活动控制:限制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干扰,保持湿地的自然状态。
人工湿地环境监测与评估
章节副标题
水质监测与评估
监测指标:pH值、溶解氧、浊度、氨氮等 监测方法:现场采样、在线监测 评估标准:水质达标、生态平衡、安全性 评估周期:定期监测与评估
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估
监测指标:包 括水质、土壤、
植被等
监测方法: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样、实验、遥
感等
评估标准:根 据监测结果, 制定相应的评
0.5-1米
水生植物:根 据生长速度和 覆盖面积,一 般种植间距为
0.3-0.5米
人工湿地水体设计
章节副标题
水体深度设计
浅层水深:0.3-0.5米,适合挺水植物生长 中层水深:0.5-0.7米,适合浮叶植物和漂浮植物生长 深层水深:0.7-1.0米,适合沉水植物生长 塘面水深:不宜过深,保持稳定的水位
考虑植物的生长速度和生命周 期
植物配置方式
根据湿地类型选择植物 考虑植物的生态适应性 植物配置要注重多样性 植物配置要与景观相协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
between attached and suspended growth microorganisms in sub-
4 于水利,孙凤鸣,李玉华,等.最 优 混 凝 搅 拌 条 件 的 研 究 .哈 尔 滨
硝化脱氮反应,当 HRT 为2~4d时,可发生强烈反 硝化反应,实践表 明 表 面 流 湿 地 的 HRT 以 4~8d 为 佳 。 [3]
3 人 工 湿 地 基 质 的 孔 隙 率 关于人工 湿 地 基 质 的 孔 隙 率ε,“规 范 ”没 有 提
供相关的参考值,目 前 大 部 分 工 程 都 是 根 据 经 验 取
计算依据。建议选择几种典型的基质级配和部分
已 经 运 行 的 人 工 湿 地 ,通 过 试 验 数 据 来 确 定 孔 隙
率ε的 取 值 。 同 时 由 于 孔 隙 率ε 与 HRT 密 切 相 关 ,应 该 用 运 行 后 期 的 孔 隙 率ε与 HRT 来 校 核 设 计 HRT。
4 人 工 湿 地 设 计 实 例 邕江水源地上游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示范工程位
0.3。ε 与 人 工 湿 地 基 质 的 种 类、粒 径、深 度 息 息 相 关,基质粒径的大 小 是 影 响 湿 地 系 统 水 力 传 导 性 的
主 要 因 素 ,直 接 关 系 到 湿 地 床 体 的 孔 隙 度 ,进 而 影 响
污染物在湿 地 中 的 停 留 时 间。 粒 径 大 的 基 质,孔 隙
E-mail:wangsy0712@yahoo.cn
3 刘继平.污泥回流法处理低温 低 浊 度 水 的 试 验 研 究.给 水 排 水,
收 稿 日 期 :2011-03-17
1995,(01):13~16
修 回 日 期 :2011-06-28
1 74 给水排水 Vol.37 增刊 2011
t=Vε/Qav 式 中t——— 名 义 水 力 停 留 时 间 ,d;
merged membrane bioreactor. Water Research,2001,35(10): 2435~2445 2 ShimJ K,Yoo I K,Lee Y M.Design and operation consideration
建 筑 大 学 学 报 ,1999,32(6):49~52 5 石明岩,崔福义,张海龙,等.低 温 低 浊 受 污 染 水 处 理 中 混 凝 剂 的
2 水 力 停 留 时 间 湿地面 积、湿 地 的 处 理 效 果 与 水 力 停 留 时 间
(HRT)关 系 密 切。停 留 时 间 过 短,生 化 反 应 不充 分,达 不 到 处 理 效 果;停 留 时 间 过 长,易 引 起 污 水 滞 留和厌氧区扩 大,影 响 处 理 效 果。 水 力 停 留 时 间 可 定 义 为 湿 地 可 用 容 积 与 平 均 流 量 的 比 值 ,即 :
优 化 选 择 .工 业 水 处 理 ,2002,22(10):29~31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using a flat submerged membrane bio-
& 通讯处:102206 北京市海淀区生命园路23-2号
reactor.Process Biochemistry ,2002 ,38(2):279~285
As=Q(lnS0-lnSe)/KTDn
(2)
式 中 S0,Se———进水、出水 BOD5,mg/L,本项目取 105 mg/L,21 mg/L;
As——— 湿 地 床 表 面 积 ,m2 ; Q——— 平 均 设 计 流 量 ,m3/d; KT ———温度 T ℃时的速率常数,d-1; D——— 湿 地 床 深 度 ,m;
湿地床深度一般根据所栽种的植物种类及其根
系的生长深度来 确 定,以 保 证 湿 地 床 中 必 要 的 好 氧 条件。本设计中取 D=1.2m,超高为0.3m。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有机污染物负荷 孔隙率 水力停留时间
0 引 言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的污水生态处理技
术 ,近 年 来 受 到 国 内 外众 多 研 究 人员 和 工 程 技 术 人 员
面积 计 算,两 种 计 算 结 果 相 差 近 10 倍。 以 1 000 m3/d的处理水 量 为 例,“导 则 ”计 算 的 面 积 为 0.83 hm2,而“规范”计算 的 面 积 只 需 要 0.1hm2,根 据 实
图 1 人 工 湿 地 工 艺 流 程
污水首先经过格栅、沉砂池拦截、沉淀污水 中较 大 杂 质 后 ,进 入 水 解 酸 化 池 (兼 做 调 节 池 ),在 水 解 酸 化池中细小的颗粒、SS、BOD5、CODCr可 以 得 到 部 分 去除,水 质 经 均 化、水 解 酸 化 后 由 泵 站 提 升,在 满 足 流 量 、压 力 的 要 求 下 ,通 过 配 水 管 网 分 配 进 入 主 处 理 单 元 — 人 工 湿 地 ,污 水 经 过 两 级 人 工 湿 地 处 理 后 ,利 用地形高差重力 流 进 入 氧 化 塘 (兼 做 事 故 排 放 池), 出水达标后排入右江。项目污水经过处理后的排放 标准执 行 《城 镇 污 水 处 理 厂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GB 18918—2002)一级标准的 B 标准。 4.2 设 计 湿 地 基 本 参 数 的 确 定
V ——— 湿 地 容 积 ,m3;
(1)
ε——— 湿 地 孔 隙 率 ; Qav——— 平 均 流 量 ,m3/d。
“规范”提供的 HRT 为:表面流人工湿地4~8d,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 1~3d,垂 直 潜 流 人 工 湿 地 1~ 3d。“导则”却没有对 HRT 作出规定。
HRT 是利用平均 流 量、系 统 几 何 形 状、操 作 水
度大,所 能 容 纳 的 污 水 量 大,吸 附 作 用 的 时 间 长,有
利于污水的 净 化。 湿 地 床 的 不 同 区 域,基 质 粒 径 也
不同。基质深度是决定人工湿地过水断面面积和污
水处理效果的重 要 参 数,可 根 据 系 统 所 栽 种 的 植 物
种类及根系的生长深度确定。
随 着 人 工 湿 地 的 运 行 ,孔 隙 率ε 会 逐 渐 变 小 , 相 应 的 HRT 也 会 变 小 ,至 于 孔 隙 率ε为 何 取 0.3, 以 及 运 行 后 的 变 化 情 况 ,则 没 有 给 出 计 算 过 程 或
K0——— 某 一 填 料 中 植 物 根 系 充 分 发 展 后 的 速 率 常 数,d-1,对 于 城 市 污 水 一般取 K0=1.839d-1。
对 于 本 项 目 生 活 污 水 ,平 均 温 度 取20 ℃ ,床 体 填 料的孔隙率0.40~0.47,取n=0.44,则计算得:KT = 1.839×37.3×0.444.172×1.1(20-20)=2.23(d-1)。
给水排水 Vol.37 增刊 2011 1 75
n——— 床 体 填 料 的 孔 隙 率 。 KT 的确定见式(3)、(4)。
KT =K20(1.1)T-20
(3)
K20=K0(37.3n4.172)
(4)
式中 K20,KT ———温 度 20 ℃ 及 T ℃ 时 的 速 率 常 数 ,d-1 ;
1 人 工 湿 地 面 积 计 算 相对于其他污 水 处 理 技 术,人 工 湿 地 占 地 面 积
大,面积计算是影 响 整 个 工 程 占 地 面 积 的 最 主 要 因 素 。 “导 则 ”和 “规 范 ”分 别 对 水 平 潜 流 人 工 湿 地 和 垂
水力负荷 <1 000~3 000m3/(hm2·d) <5 000m3/(hm2·d)
位 、初 始 孔 隙 率 等 来 估 算 的 。 对 于 潜 流 湿 地 而 言 ,悬
浮 固 体 的 不 断 沉 积 ,其 孔 隙 率 也 随 之 发 生 变 化 ,即 由
于ε随时间变化而变化,HRT 很难确定。 根据历史 资料和 经 验 得,实 际 HRT 通 常 是 理 论 值 的 40% ~ 80% 。 潜 流 湿 地 本 身 的 厌 氧 条 件 正 适 合 系 统 发 生 反
于南宁市隆安县下游 2km 处,滨临右江,是自治 区
环保局为保障首府南宁市饮用水安全而设的项目。 按照规划,该 项 目 的 污 水 处 理 规 模 为 2 万 m3/d,占 地99亩(1亩≈667m2),其中一期工程1.2万 m3/d。 隆 安 县 位 于 北 回 归 线 以 南 ,属 南 亚 热 带 季 风 气 候 ,湿 润多雨,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21.6 ℃,年平均降雨 量1 301mm,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 528.4h,年 平均 相 对 湿 度 80% 。
根据隆安县环境保护监测站对县城生活总排
污 口 的 水 质 监 测 结 果 ,设 计 进 水 水 质 为 BOD5 150 mg/L、CODCr250mg/L、SS 150 mg/L、NH3— N 20mg/L、TP 3mg/L、水温15~25 ℃、pH6~9。 4.1 工 艺 流 程
本 项 目 人 工 湿 地 工 艺 流 程 见 图 1。
根据国内外人 工 湿 地 系 统 运 行 经 验,本 项 目 采 用 潜 流 型 人 工 湿 地 ,其 主 要 物 点 是 :污 水 基 本 上 在 湿 地床 表 面 下 流 动,保 湿 效 果、卫 生 条 件 好,污 水 处 理 能力较强。 4.2.1 湿 地 床 表 面 积 的 确 定
湿 地 床 表 面 积 计 算 见 式 (2):
的密切关注。人工湿地的技术标准有住房和城乡建
际的工程经验,按照 “导 则”计 算 的 面 积 太 大,而 “规
设部编制 的 《人 工 湿 地 污 水 处 理 技 术 导 则 》(RISN- TG 006-2009,以 下 简 称 “导 则 ”),和 环 境 保 护 部 的 《人 工 湿 地 污 水 处 理 工 程 技 术 规 范 》(HJ 2005-2010, 以下简称“规范”)。 本 文 针 对 “导 则”与 “规 范”中 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