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的微生物学检查PPT
合集下载
药品微生物检验基础知识 ppt课件

险较小 · 保存期比较短, · 反复传代有引 · 比较容易掌握 起变异的可能;
A:甘油冷冻管保藏法
保藏温度
缺点:操作相对复杂,成本较高。 操作简便, 斜面低温 4℃左右 1~3个月 · · 成本低, 保藏法 B:斜面低温保藏法
· 铜绿假单胞菌 保藏温度4℃左右,保藏时间1~3个月,但铜绿假单胞菌不宜 不宜用本法保 用本法保存。
ppt课件
17
2白色念珠菌 白色念珠菌(Monilia albican 或 canidia Albicans),是一 种真菌,通常存在于正常人 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及阴 道,是医学全身性真菌感染 病的重要途径,可以引起心 膜炎、肺炎、尿布疹、鹅口 疮、阴道炎、脑膜炎、及败 血症。
白色念珠菌沙氏葡萄糖琼脂白色念珠菌
“种”是最本的分类单位,例:大肠埃希菌
ppt课件 3
一、微生物基本介绍
3、微生物的特点
体形微小;
结构简单;
生长繁殖快;
种类繁多,分布广,适应性强。
包括:细菌、酵母菌、霉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 支原体和病毒等。
ppt课件 4
一、微生物基本介绍 4.1细菌 药典收录的有代表性的常见细菌有
1大肠埃希菌
ppt课件 25
二、培养基
4、培养的再融化方式 水浴加热 微波炉 电热炉加热 注意: 固体培养基灭菌后的再融化只允许一次 融化的培养基应置于45℃~50℃的水浴中,不得超过8小时
ppt课件 26
二、培养基 5、培养基的性能评估
所有购回的、配制好的培养基均应进行质量控制试验(培养 基适应性检查) 理化指标(P55) 微生物学指标(P55)
ppt课件
45
四、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1、定义
A:甘油冷冻管保藏法
保藏温度
缺点:操作相对复杂,成本较高。 操作简便, 斜面低温 4℃左右 1~3个月 · · 成本低, 保藏法 B:斜面低温保藏法
· 铜绿假单胞菌 保藏温度4℃左右,保藏时间1~3个月,但铜绿假单胞菌不宜 不宜用本法保 用本法保存。
ppt课件
17
2白色念珠菌 白色念珠菌(Monilia albican 或 canidia Albicans),是一 种真菌,通常存在于正常人 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及阴 道,是医学全身性真菌感染 病的重要途径,可以引起心 膜炎、肺炎、尿布疹、鹅口 疮、阴道炎、脑膜炎、及败 血症。
白色念珠菌沙氏葡萄糖琼脂白色念珠菌
“种”是最本的分类单位,例:大肠埃希菌
ppt课件 3
一、微生物基本介绍
3、微生物的特点
体形微小;
结构简单;
生长繁殖快;
种类繁多,分布广,适应性强。
包括:细菌、酵母菌、霉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 支原体和病毒等。
ppt课件 4
一、微生物基本介绍 4.1细菌 药典收录的有代表性的常见细菌有
1大肠埃希菌
ppt课件 25
二、培养基
4、培养的再融化方式 水浴加热 微波炉 电热炉加热 注意: 固体培养基灭菌后的再融化只允许一次 融化的培养基应置于45℃~50℃的水浴中,不得超过8小时
ppt课件 26
二、培养基 5、培养基的性能评估
所有购回的、配制好的培养基均应进行质量控制试验(培养 基适应性检查) 理化指标(P55) 微生物学指标(P55)
ppt课件
45
四、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1、定义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测技术PPT课件

检
喷雾剂供
查
试品
1.4.2供试品检查
非
无 菌
① 平皿法
平皿法包括倾注法和涂布法
产
品 微 生 物 限 度 检 查
除另有规定外, 取规定量供试 品,按方法适 用性试验确认 的方法进行供 试液制备和菌 数测定,每稀
培养和计数 :除另有规定外, 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平板 在30~35℃培养3天,沙氏葡 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在20~ 25℃培养5 天,观察菌落生 长情况,点计平板上生长的 所有菌落数,必要时可适当 延长培养时间至7 天进行菌落
微
生
1.3.3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
物
限
度
检
查
非 无
1.3 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和供试品计 数方法适用性试验
菌 1.3.1菌液制备及使用
产 品
菌种
微
试验用菌株的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
生
代(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的干燥菌
物
限
种为第0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
度
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保证试验菌
检 查
株的生物学特性
检
查
非
② 薄膜过滤法
无
除另有规定外,按计数方法适用性试
菌
验确认的方法进行供试液制备。取相
产
当于1g、1ml 或10 cm²供试品的供试 液,若供试品所含的菌数较多时,可
品
取适宜稀释级的供试液,照方法适用
微
性试验确认的方法加至适量稀释液中, 立即过滤,冲洗,冲洗后取出滤膜, 培养和计数:培养条件
生
菌面朝上贴于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 和计数方法同平皿计数
值报告菌数
非
③ MPN 法
无
第二十章药物制剂的微生物学检查_PPT幻灯片

(三)联合抗菌试验
联合抗菌试验主要用于测定两种抗菌药 物联合应用时的相互影响。两种抗菌药联合 应用时抗菌作用加强的称为协同作用;抗菌 作用减弱的称为拮抗作用;相互无影响的称 为无关。常用的联合抗菌试验的方法有以下 几种。
出现4种结果: ①无关作用小,两种药物联合作用的活性
等于其单独活性; ②拮抗作用,两种药物联合作用显著低于
2、 培养基
试验所有到的培养基应按各试验菌的营养 要求进行配制,严格控制各种原料、成分的质 量及培养基的配制过程。要注意当有些药物具 有抗代谢作用时,培养 应不能存在代谢物, 否则抑菌作用将会被消除。培养基内如果含有 血清等蛋白质时,有可能与某些抗菌药物结合, 使抗菌药物失去,所以就要避免培养基混进这 类营养物。
(2)挖沟法 (3)打孔法
(二)体外杀菌试验 杀菌试验是用来评价药物对微生物的致
死活性的。 1、最低杀菌浓度(MBC)(最小致死浓
度MLC)的测定 按液体培养基稀释法的操作方法测定药
物的MIC。然后把未长出菌的各个试管培养液 分别移种到无菌平板上,培养后凡是平板上 无菌生长的药物最低浓度就是最小致死浓度 (MLC)。如果是细菌的话可以称为最小杀菌 浓度(MBC)。
二、药物的体内抗菌试验
药物的体内抗菌试验又称为动物实验治疗试验或保 护力试验。当抗菌药物进入机体后,其效力的发挥要 受体内各种因素的影响。如血液及组织内的蛋白质或 磷脂、脓汁内的核酸均与药物结合,降低药物的活性; 坏死组织内的酸性环境也能影响药物的活性。机体内 的微生物,代谢活动较低,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有 时还可形成细胞壁缺陷型细菌,对某些药物不敏感。 机体内各组织中药物的吸收,分布不同,使药物的浓 度难以恒定。因此在评定新药的药效时除做体外抗菌 试验外还需要做体内的抗菌试验。
微生物限度方法学验证PPT课件

菌液制备 (3)接种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
养基上, 23~28℃培养5~7天,加3~5ml0.9%无菌氯 化钠溶液洗下霉菌孢子,吸出菌液,取 1ml菌液加0.9% 无菌氯化钠溶液9ml,采用10倍递增稀释法,稀释至10-
4~ 10-6,使菌数约为50~100cfu/ml。
细菌、霉菌、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
菌液组:测定所加的试验菌数。 平皿法:取试验用的1ml菌液(约50~100cfu),分别注 入平皿中,立即倾注琼脂培养基,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2 个平皿,按平皿法测定其菌落数。
细菌、霉菌、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
供试品对照组:取规定量供试液,按菌落计数方法测定 供试品本底菌数。(和试验组采用同法)
细菌、霉菌、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
细菌、霉菌、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
验证时,按供试液的制备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 计数所规定的方法及要求进行。对各试验菌的回收率 应逐一进行验证。验证试验至少应进行3次独立的平行 试验,并分别计算各试验菌每次试验的回收率。
细菌、霉菌、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
细菌计数验证用菌株: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 草芽孢杆菌。
细菌、霉菌、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
稀释剂对照组:若供试液制备需要分散、乳化,中和、 离心或薄膜过滤等特殊处理时,应增加稀释剂对照组, 以考察供试液制备过程中微生物受影响的程度。试验时, 可用相应的稀释剂替代供试品,加入试验菌,使最终菌 浓度为每1ml 供试液含50~100cfu,按试验组的供试液 制备方法和菌落计数方法测定其菌数。
样品稀释级的选择:最低稀释级,1g或1ml。
培养基:营养琼脂、玫瑰红钠琼脂、改良马丁培养基、 营养肉汤培养基、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
细菌、霉菌、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
养基上, 23~28℃培养5~7天,加3~5ml0.9%无菌氯 化钠溶液洗下霉菌孢子,吸出菌液,取 1ml菌液加0.9% 无菌氯化钠溶液9ml,采用10倍递增稀释法,稀释至10-
4~ 10-6,使菌数约为50~100cfu/ml。
细菌、霉菌、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
菌液组:测定所加的试验菌数。 平皿法:取试验用的1ml菌液(约50~100cfu),分别注 入平皿中,立即倾注琼脂培养基,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2 个平皿,按平皿法测定其菌落数。
细菌、霉菌、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
供试品对照组:取规定量供试液,按菌落计数方法测定 供试品本底菌数。(和试验组采用同法)
细菌、霉菌、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
细菌、霉菌、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
验证时,按供试液的制备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 计数所规定的方法及要求进行。对各试验菌的回收率 应逐一进行验证。验证试验至少应进行3次独立的平行 试验,并分别计算各试验菌每次试验的回收率。
细菌、霉菌、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
细菌计数验证用菌株: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 草芽孢杆菌。
细菌、霉菌、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
稀释剂对照组:若供试液制备需要分散、乳化,中和、 离心或薄膜过滤等特殊处理时,应增加稀释剂对照组, 以考察供试液制备过程中微生物受影响的程度。试验时, 可用相应的稀释剂替代供试品,加入试验菌,使最终菌 浓度为每1ml 供试液含50~100cfu,按试验组的供试液 制备方法和菌落计数方法测定其菌数。
样品稀释级的选择:最低稀释级,1g或1ml。
培养基:营养琼脂、玫瑰红钠琼脂、改良马丁培养基、 营养肉汤培养基、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
细菌、霉菌、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8章 药物检测 ppt课件

尘螨
WHO对药品的染菌限度标准
制剂
活菌数及控制菌标准
注射用制剂,眼科用制剂,用 于正常无菌体腔、严重烧伤和 溃疡面的制剂
1g(ml)制剂中不得含有活菌
用于局部和受伤皮肤的制剂, 供耳、鼻、喉等用的制剂
1g(ml)制剂中活菌数不超过100,不 得含有肠杆菌科细菌、绿脓杆菌、金 黄色葡萄球菌
其他制剂
1g(ml)制剂中活菌数不超过1000,不 得含有肠杆菌科细菌、绿脓杆菌、金 黄色葡萄球菌, 1g(ml)制剂中活的真 菌(霉菌、酵母)数不超过100
1.加强药品生产管理,实施GMP制度 2.进行微生物学检验 3.使用合适的防腐剂 4.合理的包装材料和储存方法
第二节 药品质量的无菌控制
药品的微生物学标准
一、非规定灭菌Βιβλιοθήκη 物:细菌总数测定限量检验
霉菌和酵母总数测定
病原菌的检验
口服药物: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
外用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 菌、破伤风杆菌
活螨的检验:直检法、漂浮法、分离法
二、规定灭菌药物: 作 无菌检验。
二、药品中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一)无菌检查法
注射剂、输液剂及用于无菌体腔、烧伤、眼科外 伤用药等制剂需 做无菌检查。
(一)一般药品的无菌检查 直接接种法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生孢梭状芽孢杆菌、白色
念珠菌为需氧菌、厌氧菌、真菌的阳性对照。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微生物引起的药物变质
存在于药物中的微生物如遇到适宜的条件就能 生长繁殖,使药物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引起药 物变质失效。
一、药物变质的判断
药物制剂的微生物学检查ppt课件

特殊注射剂的无菌检查
❖ 1、油剂性药物的检测 ❖ 油剂性药物因难于和培养基充分混合,往往影
响检出结果。如果加入吐温-80,与油剂性药物混 合乳化,再用培养基稀释,可以使药品均匀分布在 培养基中。 ❖ 对照:吐温-80 。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 检测时先把一定量药均经增菌后转种到选 择鉴别培养基——麦康凯平板或伊红美兰平 板(EMB平板)。
❖ 培养后挑取可疑菌落作革兰染色及生化反应。 生化反应包括 IMViC试验和乳糖发酵试验。 大肠杆菌IMViC试验结果为+、+、—、—
一般注射剂的无菌检查
❖ 直接接种法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 需氧菌和厌氧菌的培养已全部采用硫乙醇酸 钠培养基检查。在同一培养基中,需氧菌在 培养基表面生长,而厌氧菌在培养基内生长。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 如检测结果为革兰阴性杆菌,乳糖发酵 阳性及IMViC试验符合,则可判断每克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 一般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计数。
❖ 1、油剂性药物的检测 ❖ 油剂性药物因难于和培养基充分混合,往往影
响检出结果。如果加入吐温-80,与油剂性药物混 合乳化,再用培养基稀释,可以使药品均匀分布在 培养基中。 ❖ 对照:吐温-80 。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 检测时先把一定量药均经增菌后转种到选 择鉴别培养基——麦康凯平板或伊红美兰平 板(EMB平板)。
❖ 培养后挑取可疑菌落作革兰染色及生化反应。 生化反应包括 IMViC试验和乳糖发酵试验。 大肠杆菌IMViC试验结果为+、+、—、—
一般注射剂的无菌检查
❖ 直接接种法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 需氧菌和厌氧菌的培养已全部采用硫乙醇酸 钠培养基检查。在同一培养基中,需氧菌在 培养基表面生长,而厌氧菌在培养基内生长。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 如检测结果为革兰阴性杆菌,乳糖发酵 阳性及IMViC试验符合,则可判断每克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 一般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计数。
药物制剂的微生物学检验PPT课件

微生物药敏试验是测定微生物对 各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程度的方法。
通过药敏试验可以了解致病菌对 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为
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等。
03
药物制剂的微生物污染 来源与控制
微生物污染来源
生产环境
生产车间、设备、容器具 等可能成为微生物的来源, 污染药物制剂。
常用的微生物计数法有直接计数法、 间接计数法和流式细胞计数法等。
微生物鉴定的方法
微生物鉴定的方法是根据微生 物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等对 其进行分类和识别的技术。
常用的微生物鉴定方法有形态 学鉴定、血清学鉴定、基因型 鉴定等。
微生物鉴定对于确定病原微生 物、研究新发传染病等方面具 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药敏试验
水源传播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水源,如清洗用 水、冷却水等,可能含有微生物, 进而污染药物制剂。
微生物污染的控制措施
环境控制
定期清洁和消毒生产环境,保 持车间卫生,降低微生物的滋
生。
人员管理
操作人员需经过培训,严格遵 守卫生规定,定期检查手部卫 生。
原材料控制
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查,确保 不携带微生物,并对辅料等进 行灭菌处理。
培养基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介质,由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等组成,根据不同微 生物的需求,培养基的成分和配比也有所不同。
微生物培养法常用于分离、纯化特定的微生物,以及测定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征。
微生物计数法
微生物计数法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 对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进行计数的方 法。
微生物计数法在药物制剂的微生物限 度检查、环境监测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原材料
药物制剂的原材料,如药 材、辅料等,可能携带微 生物。
生产人员
操作人员的手部、衣物等 可能成为微生物的来源, 污染药物制剂。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共49页PPT资料

加热溶化 • 注皿时培养基应在45±1℃,高于45℃时易造成细菌受损或致死,
低于45℃时易凝固,影响混匀,因此使用前可用水浴保温效果较 好。 • 倾注培养基于平皿中与样品摇匀时,切勿溅到皿盖边和皿盖上, 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03.11.2019
20
操作要点
采用薄膜过滤法时,水溶性供试液过滤前先将
03.11.2019
4
洁净级别
洁净级别
尘粒数/m3
浮游菌
个/m2
微粒直径 微粒直径
≥0.5um ≥5um
100
≤3,500
≤0
≤5
沉降菌 个/0.5h
≤1
10000 ≤350,000 ≤2000 ≤100 ≤3
100000
03.11.2019
≤3,500,000 ≤20,000 ≤500
≤10
5
检验量
3
操作环境
• 检验全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在环境洁 净度10000级和局部洁净度100级单向流空气 区域内进行,以防止再污染。单向流空气区 域、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家标准GB/T 16292~16294-2019 《医药 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 菌的测试方法》进行洁净度验证。
– 当仅有1个稀释级的菌落数符合上述规定, 以该级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的值报 告菌数。
03.11.2019
14
菌数报告规则
当同时有2个稀释级的菌落数符合上述规定时,视两者比 值(比值为高稀释级的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的值除以 低稀释级的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的值 )而定。若比 值不大于2,以两稀释级的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的均 值报告菌数;若比值大于2但不超过5时,以低稀释级 的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的值报告菌数。当出现比值大 于5或高稀释级的菌落数大于或等于低稀释级的菌落 数等异常情况时,应查明原因再行检查,必要时,应 进行方法的重新验证。
低于45℃时易凝固,影响混匀,因此使用前可用水浴保温效果较 好。 • 倾注培养基于平皿中与样品摇匀时,切勿溅到皿盖边和皿盖上, 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03.11.2019
20
操作要点
采用薄膜过滤法时,水溶性供试液过滤前先将
03.11.2019
4
洁净级别
洁净级别
尘粒数/m3
浮游菌
个/m2
微粒直径 微粒直径
≥0.5um ≥5um
100
≤3,500
≤0
≤5
沉降菌 个/0.5h
≤1
10000 ≤350,000 ≤2000 ≤100 ≤3
100000
03.11.2019
≤3,500,000 ≤20,000 ≤500
≤10
5
检验量
3
操作环境
• 检验全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在环境洁 净度10000级和局部洁净度100级单向流空气 区域内进行,以防止再污染。单向流空气区 域、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家标准GB/T 16292~16294-2019 《医药 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 菌的测试方法》进行洁净度验证。
– 当仅有1个稀释级的菌落数符合上述规定, 以该级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的值报 告菌数。
03.11.2019
14
菌数报告规则
当同时有2个稀释级的菌落数符合上述规定时,视两者比 值(比值为高稀释级的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的值除以 低稀释级的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的值 )而定。若比 值不大于2,以两稀释级的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的均 值报告菌数;若比值大于2但不超过5时,以低稀释级 的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的值报告菌数。当出现比值大 于5或高稀释级的菌落数大于或等于低稀释级的菌落 数等异常情况时,应查明原因再行检查,必要时,应 进行方法的重新验证。
6.4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教学课件

大肠埃希菌 耐胆盐革兰阴性菌 铜绿假单胞菌 沙门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梭菌 白色念珠菌
非全检,检查 种类与剂型、 给药途径、原 料来源等有关
一、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总则
(一)检查标准
《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 微生物总数检查参照通则1105;控制菌检查法 参照通则1106。
(二)检查环境
洁净度不低于D级背景下的局部B级环境
100ml 供试液
厌氧,48h
适宜体积的 梭菌增菌培 养液
报
G+杆菌 革兰染色、镜检
告 有/无芽孢
检
出 无气泡, 过氧化氢酶试验
阴性
哥伦比亚 琼脂平板 厌氧,48~72h
有菌落 无菌落
报告 未检出
(七)白色念珠菌检查
又称白色假丝酵母,卵圆形真菌,革兰染色 阳性,有芽生孢子,能形成厚膜孢子和假菌丝。 感染后可引起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生殖 系统的疾病。
(一)耐胆盐革兰阴性菌检查
耐胆盐革兰阴性菌指在胆汁酸中可以存活并 繁殖的革兰阴性菌。
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呼吸道吸入给药制 剂、含药材原粉的口服中药制剂、中药提取物、 中药饮片等需检查耐胆盐革兰阴性菌,其数量不 得超过限度标准。
1.耐胆盐革兰阴性菌检查程序
配培养基 和稀释液
供试液 的制备
肠道增 菌肉汤
RV 肉 汤 增菌培 养
无菌落或无特征菌落
最终结 果判断
确证 试验
木糖赖氨酸 脱氧胆酸盐 琼脂划线分 离
有特征 菌落
三糖铁琼 脂培养基 穿刺接种
2.供试品沙门菌检查操作示意图
10g/10ml
供试品
0.1ml
18~24h
18~24h
适宜体积 TSB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实验内容 1.药物的微生物限度检查(二) 2.空气、皮肤细菌检查结果测定。 3.讲授基础培养基的制备方法(营养琼脂、营养肉汤)。 4.细菌在三种不同物理性状培养基上的接种方法(基本技能)
液体培养基 平板培养基 斜面培养基 双糖含铁半固体斜面培养基 5.显微镜下观察 细菌的基本形态: 球菌、枯草杆菌、霍乱弧菌。
(2)将亚碲酸钠增菌液培养物,无菌接种在卵黄高 盐琼脂平板培养基上面。
方法:分区划线接种。 37℃恒温孵育箱 24小时培养后,观察结果。
细菌基本形态 球菌
螺形菌
杆菌
葡萄球菌
链球菌
大肠埃希菌
枯草杆菌
霍乱弧菌
细菌特殊结构 鞭毛
荚膜
芽孢
spore
破伤风梭菌
实验三 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三) 微生物的形态学检查及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培养基分类
根据物理性状分类: 液体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
根据用途分类:
基础培养基
营养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
厌氧培养基
主要用于增菌 用于检测动力及保存菌种 用于分离鉴定细菌 普通琼脂培养基 血液琼脂培养基 SS培养基 双糖铁培养基 庖肉培养基
※ 培养基的制备程序
※ 调配→矫正pH (7.0-7.6 )→分装→ 灭菌(121.3 ℃, 20-30 分钟)→放入冰箱冷藏备用。
一、目的要求: 1、了解细菌的生长现象及代谢产物的观察 2、掌握药品的微生物学检验程序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 1.药物的微生物限度检查(三) 2.细菌的生长现象及代谢产物的观察
1)液体培养基---沉淀、浑浊、表面生长现象。 2)三葡、三链、大肠与副伤乙培养基的菌落特征、溶血环观察。 3)双糖含铁培养基--- 动力、气体、硫化氢、分解乳糖观察。 4)结核杆菌菌落的观察。 3.中草药、抗生素抑菌试验 1)中草药---大蒜汁、黄连、黄芩、黄柏。 2)抗生素---青霉素、庆大、氨苄、新诺明、生理盐水。
2. 琼脂斜面的接种方法 3. 液体培养基接种法 4. 半固体接种法
分区划线法
菌落
斜面移种技术
菌苔
液体移种技术
穿刺技术
药物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二)
取出前次实验培养物观察: 1.口服药物 1)细菌鉴定:
在胆盐乳糖增菌液中有无细菌生长: 增菌液变混浊―――――有 ----- 接种在伊红美兰琼脂平板培养基
上面。 方法:分区划线接种。 2)细菌总数测定:
选择 30-300 个菌落平板, 细菌总数=菌落数×稀释倍数
2.外用药 1)判定胆盐乳糖增菌液培养物及亚碲酸钠增菌液培
养物有无细菌生长: 增菌液变混浊―――有
2)细菌鉴定: (1)将胆盐乳糖增菌液培养物无菌接种在 16烷三甲
基溴化殊结构: 肺炎荚膜、变形鞭毛、破伤风芽胞。 6.培养基的种类和用途
普通培养基、营养培养基、厌氧培养基、选择培养基
※ 一、空气、皮肤细菌培养现象观察
(一)记录空气微生物培养结果 ? 菌落数目、大小、边缘、颜色、粗糙(光滑)
(二)记录皮肤微生物培养结果 比较消毒前后细菌菌落数,菌落特点。
※ 培养基的制备
二、实验内容 1.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一)
1)口服药物的检查: ①药品的预处理: ②大肠杆菌的检查: ③细菌总数的检查:
2)外用药物的检查: ①药品的预处理: ②绿脓杆菌的检查: ③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查:
2.空气、皮肤细菌检查方法(验证) 3.微生物学实验室常用消毒灭菌仪器设备:
高压蒸汽灭菌锅、消毒煮沸器、G6玻璃滤菌器装置、洁净工作台、 移动式 紫外光灯、鼓风式干烤箱、紫外线杀菌标本。
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药品微生物限定检查法的 意义、设计方法、细菌检查常用的基本技术 和程序,结果分析方法。
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实验程序
一、药品的预处理 二、药品的增菌培养、结果分析 三、细菌分离鉴定、结果分析
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实验方法(一)
1.药品的预处理
口服药 外用药
2克药品加20毫升生理盐水, 研磨制成悬液
9ml生理盐水
从剩余10ml悬液中取1ml 1ml 加入上述四个稀释管中
1ml
10-1 10-2 10-3 10-4
从上述四个稀释管中各取1ml混入溶化的琼脂培养基中, 混匀,冷却后置37℃恒温培养箱培养24小时 。
实验二 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二) 细菌的形态学检查及培养接种技术
一、目的要求: 1、了解细菌培养接种技术 2、掌握细菌基本形态 3、掌握药品的微生物学检验程序和方法
药物的微生物限度检查(三)
1)从伊红美兰琼脂平板培养基上----挑取黑色带有金属光泽的湿润菌落,接种在普通琼脂斜
面培养基上面,进行细菌的纯培养。 2)观察外用药物在16烷三甲基溴化胺琼脂斜面培养基上生 长状况。
的实验材料要用0.1%的新洁尔灭泡手1-2分钟 七.值日生要作好值日工作,关好水,电,门窗,作好
实验记录本的登记方可离开实验室。
实验一 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一) 实验室常用消毒灭菌设备 空气和皮肤细菌检查方法(综合实验+基础实验)
一、目的要求 1、了解微生物学实验室常用消毒灭菌仪器设备 2、了解空气、皮肤细菌检查方法 3、掌握药品的微生物学检验程序和方法
2.细菌培养
外用药
药品混悬液10毫升加入胆盐乳糖增菌液中 药品混悬液10毫升加入亚碲酸钠增菌液中
37℃,24小时
口服药
药品混悬液10毫升加入胆盐乳糖增菌液中 37℃,24小时
3.细菌总数测定
将剩余口服药以10-1 10-2 10-3 10-4 进行稀释 (以生理盐水稀释)
取四个中试管 各加9ml生理盐水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室规则
一.进入实验室必须穿白大衣,不必需的物品不要 携带入室。
二.保持实验室的安静和秩序,实验要严肃认真。 三.如有传染性材料的污染污染,及时报告老师。 四.实验过程中有仪器和器材的损坏要报告老师
并登记。 五.实验后的材料要放到指定的位置。 六.离开实验室前,要用肥皂洗手,接触过传染性强
? 因高压之后pH 值会下降0.1 左右,所以矫正pH 时应比 所需的pH 高。
? 鉴定是否有菌可将培养基置于37 ℃培养24 小时,然 后观察。
二、细菌的接种技术
材料
? 普通琼脂平板、肉汤培养基、半固体斜面培养基 大肠埃希菌培养物(1套/台)
※方 法
1. 平板划线接种法
(1 )平行划线法 (2 )分区划线法
液体培养基 平板培养基 斜面培养基 双糖含铁半固体斜面培养基 5.显微镜下观察 细菌的基本形态: 球菌、枯草杆菌、霍乱弧菌。
(2)将亚碲酸钠增菌液培养物,无菌接种在卵黄高 盐琼脂平板培养基上面。
方法:分区划线接种。 37℃恒温孵育箱 24小时培养后,观察结果。
细菌基本形态 球菌
螺形菌
杆菌
葡萄球菌
链球菌
大肠埃希菌
枯草杆菌
霍乱弧菌
细菌特殊结构 鞭毛
荚膜
芽孢
spore
破伤风梭菌
实验三 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三) 微生物的形态学检查及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培养基分类
根据物理性状分类: 液体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
根据用途分类:
基础培养基
营养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
厌氧培养基
主要用于增菌 用于检测动力及保存菌种 用于分离鉴定细菌 普通琼脂培养基 血液琼脂培养基 SS培养基 双糖铁培养基 庖肉培养基
※ 培养基的制备程序
※ 调配→矫正pH (7.0-7.6 )→分装→ 灭菌(121.3 ℃, 20-30 分钟)→放入冰箱冷藏备用。
一、目的要求: 1、了解细菌的生长现象及代谢产物的观察 2、掌握药品的微生物学检验程序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 1.药物的微生物限度检查(三) 2.细菌的生长现象及代谢产物的观察
1)液体培养基---沉淀、浑浊、表面生长现象。 2)三葡、三链、大肠与副伤乙培养基的菌落特征、溶血环观察。 3)双糖含铁培养基--- 动力、气体、硫化氢、分解乳糖观察。 4)结核杆菌菌落的观察。 3.中草药、抗生素抑菌试验 1)中草药---大蒜汁、黄连、黄芩、黄柏。 2)抗生素---青霉素、庆大、氨苄、新诺明、生理盐水。
2. 琼脂斜面的接种方法 3. 液体培养基接种法 4. 半固体接种法
分区划线法
菌落
斜面移种技术
菌苔
液体移种技术
穿刺技术
药物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二)
取出前次实验培养物观察: 1.口服药物 1)细菌鉴定:
在胆盐乳糖增菌液中有无细菌生长: 增菌液变混浊―――――有 ----- 接种在伊红美兰琼脂平板培养基
上面。 方法:分区划线接种。 2)细菌总数测定:
选择 30-300 个菌落平板, 细菌总数=菌落数×稀释倍数
2.外用药 1)判定胆盐乳糖增菌液培养物及亚碲酸钠增菌液培
养物有无细菌生长: 增菌液变混浊―――有
2)细菌鉴定: (1)将胆盐乳糖增菌液培养物无菌接种在 16烷三甲
基溴化殊结构: 肺炎荚膜、变形鞭毛、破伤风芽胞。 6.培养基的种类和用途
普通培养基、营养培养基、厌氧培养基、选择培养基
※ 一、空气、皮肤细菌培养现象观察
(一)记录空气微生物培养结果 ? 菌落数目、大小、边缘、颜色、粗糙(光滑)
(二)记录皮肤微生物培养结果 比较消毒前后细菌菌落数,菌落特点。
※ 培养基的制备
二、实验内容 1.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一)
1)口服药物的检查: ①药品的预处理: ②大肠杆菌的检查: ③细菌总数的检查:
2)外用药物的检查: ①药品的预处理: ②绿脓杆菌的检查: ③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查:
2.空气、皮肤细菌检查方法(验证) 3.微生物学实验室常用消毒灭菌仪器设备:
高压蒸汽灭菌锅、消毒煮沸器、G6玻璃滤菌器装置、洁净工作台、 移动式 紫外光灯、鼓风式干烤箱、紫外线杀菌标本。
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药品微生物限定检查法的 意义、设计方法、细菌检查常用的基本技术 和程序,结果分析方法。
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实验程序
一、药品的预处理 二、药品的增菌培养、结果分析 三、细菌分离鉴定、结果分析
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实验方法(一)
1.药品的预处理
口服药 外用药
2克药品加20毫升生理盐水, 研磨制成悬液
9ml生理盐水
从剩余10ml悬液中取1ml 1ml 加入上述四个稀释管中
1ml
10-1 10-2 10-3 10-4
从上述四个稀释管中各取1ml混入溶化的琼脂培养基中, 混匀,冷却后置37℃恒温培养箱培养24小时 。
实验二 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二) 细菌的形态学检查及培养接种技术
一、目的要求: 1、了解细菌培养接种技术 2、掌握细菌基本形态 3、掌握药品的微生物学检验程序和方法
药物的微生物限度检查(三)
1)从伊红美兰琼脂平板培养基上----挑取黑色带有金属光泽的湿润菌落,接种在普通琼脂斜
面培养基上面,进行细菌的纯培养。 2)观察外用药物在16烷三甲基溴化胺琼脂斜面培养基上生 长状况。
的实验材料要用0.1%的新洁尔灭泡手1-2分钟 七.值日生要作好值日工作,关好水,电,门窗,作好
实验记录本的登记方可离开实验室。
实验一 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一) 实验室常用消毒灭菌设备 空气和皮肤细菌检查方法(综合实验+基础实验)
一、目的要求 1、了解微生物学实验室常用消毒灭菌仪器设备 2、了解空气、皮肤细菌检查方法 3、掌握药品的微生物学检验程序和方法
2.细菌培养
外用药
药品混悬液10毫升加入胆盐乳糖增菌液中 药品混悬液10毫升加入亚碲酸钠增菌液中
37℃,24小时
口服药
药品混悬液10毫升加入胆盐乳糖增菌液中 37℃,24小时
3.细菌总数测定
将剩余口服药以10-1 10-2 10-3 10-4 进行稀释 (以生理盐水稀释)
取四个中试管 各加9ml生理盐水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室规则
一.进入实验室必须穿白大衣,不必需的物品不要 携带入室。
二.保持实验室的安静和秩序,实验要严肃认真。 三.如有传染性材料的污染污染,及时报告老师。 四.实验过程中有仪器和器材的损坏要报告老师
并登记。 五.实验后的材料要放到指定的位置。 六.离开实验室前,要用肥皂洗手,接触过传染性强
? 因高压之后pH 值会下降0.1 左右,所以矫正pH 时应比 所需的pH 高。
? 鉴定是否有菌可将培养基置于37 ℃培养24 小时,然 后观察。
二、细菌的接种技术
材料
? 普通琼脂平板、肉汤培养基、半固体斜面培养基 大肠埃希菌培养物(1套/台)
※方 法
1. 平板划线接种法
(1 )平行划线法 (2 )分区划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