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 第六版 秦曾煌 第十章 完整答案

合集下载

《电工学》秦曾煌第六版下册课后答案

《电工学》秦曾煌第六版下册课后答案

14二极管和晶体管14.3二极管14.3.2在图1所示的各电路图中,E = 5V , U i = 10 sin ®tV ,二极管D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试分别画出输出电压U o的波形。

[解](町(b)图1:习题14.3.2图(a)U i为正半周时,U i > E,D导通;U i < E,D截止。

U i为负半周时,D截止。

D导通时,U o = E; D截止时,U o = U i。

(b)U i为正半周时;U i > E, D导通;U i < E, D截止。

U i为负半周时,D截止。

D导通时,U o = U i ; D截止时,U o = E。

U0的波形分别如图2(a)和(b)所示。

图2:习题14.3.2图14.3.5在图3中,试求下列几种情况下输出端电位V Y 及各元件中通过的电流。

(1)V A = +10V ,V B = 0V ; (2)V A = +6V ,V B = +5.8V ;(3)V A = V B = +5V .设二极管的正 向 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

[解]图3:习题14.3.5图(1) 二极管D A 优先导通,则D B 反向偏置,截止,I D B = 0⑵ 设D A 和D B 两管都导通,应用结点电压法计算V Y :11.8 X 9V = 5.59V < 5.8V19 可见D B 管也确能导通I D A= A = 0.41 X 10?3A = 0.41mADA1 X 1035.8 ?5.59八 cc, ,c?3I D B = T A = 0.21 X 10 A = 0.21mA B1 X 103叫 1 kQ y™ 斤t —J —1—V Y I D A10 9 X K = 9VI R =V Y~R 9 9 X 103X10?3 A = 1mAV Y = 1 1 1 1 + +5.59 ?3I R = 3A = 0.62 X 10'3A = 0.62mA9 X 103⑶ D A 和D B 两管都能导通5 5 + —V Y = [ 1 [ 1 [ V = 4.74V+ + - 1 1 9 I R = _ V Y - ■ - 4.74 八 A =0.53 X10?3A = 0.53mAI RD A I D BmA = 0.26mA2 214.4 稳压二极管 14.4.2有两个稳压二极管 是0.5V 。

电工学秦曾煌第六版下册课后答案

电工学秦曾煌第六版下册课后答案

14 二极管和品体管二极管在图1所示的各电路图中,E = 5V , U i = 10 sin 3 tV,二极管D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试分别画出输出电压U0的波形。

[解]图1:习题图(a) U i为正半周时,U i > E, D导通;U i < E, D截止。

U i为负半周时,D 截止。

D导通时,U o = E; D^止时,U o = U i o(b) U i为正半周时;U i > E , W 通;U i < E ,匚截止。

U i为负半周时,D截止。

D导通时,U0 = U i ;D截止时,U0 = E oU0的波形分别如图2(a)和(b)所示。

图2:习题图在图3中,试求下列几种情况下输出端电位 W 及各元件中通过的电流。

(1)板= +10V , V B = 0V ; (2) V A = +6V , V B = + ;(3) V A = V B = +5V .设二极管的 正 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

[解]图3:习题图⑴二极管D A 优先导通,则D B 反向偏置,截止,I D B = 0(2)设D A 和D B 两管都导通,应用结点电压法计算V Y :6一 + - 11— V -1 1 1 V-_ + _ + =1 19可见D B 管也确能导通V Y1D A10x —— 1 + V Y一= R_V = 9V 9 9 x 成- 1X103 A = 1mAx 9 19V YI D A- I D B- I R - 1 x 1^03-——A—-S1 X 103X 10- 3X 10- 3X10- 3A -试判别管子的三个电极,并说明是硅管还是错管是 N PN 型还是P N P 型 [解](3) D A 和D B 两管都能导通V Y5 5 一+ 一 r^^i V_ + — + 1 19 RI D AI D B9 X 1031 R—= ------- mA 2 2XI03 A =稳压二极管D Z1和D Z2,其稳定电压分别为 和,正向压降都 是。

《电工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六版,上册,秦曾煌主编)2

《电工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六版,上册,秦曾煌主编)2

基础课程教学资料第二章习题2-1 图2-1所示的电路中,U S=1V,R1=1Ω,I S=2A.,电阻R消耗的功率为2W。

试求R的阻值。

2-2 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图2-2所示网络中通过电阻R3支路的电流I3及理想电流源两端的电压U。

图中I S=2A,U S=2V,R1=3Ω,R2=R3=2Ω。

2-3 试用叠加原理重解题2-2.2-4再用戴维宁定理求题2-2中I3。

2-5 图2-3所示电路中,已知U S1=6V,R1=2Ω,I S=5A,U S2=5V,R2=1Ω,求电流I。

2-6 图2-4所示电路中,U S1=30V,U S2=10V,U S3=20V,R1=5kΩ,R2=2kΩ,R3=10kΩ,I S=5mA。

求开关S在位置1和位置2两种情况下,电流I分别为多少?2-7 图2-5所示电路中,已知U AB=0,试用叠加原理求U S的值。

2-8 电路如图2-6所示,试用叠加原理求电流I。

2-9 电路如图2-7所示,试用叠加原理求电阻R4上电压U的表达式。

2-10电路如图2-8所示,已知R1=Ω,R2=R3=2Ω,U S=1V,欲使I=0,试用叠加原理确定电流源I S的值。

2-11 画出图2-9所示电路的戴维宁等效电路。

2-12 图2-10所示的电路接线性负载时,U 的最大值和I的最大值分别是多少?2-13 电路如图2-11所示,假定电压表的内阻无穷大,电流表的内阻为零。

当开关S处于位置1时,电压表的读数为10V,当S处于位置2时,电流表的读数为5mA。

试问当S处于位置3SHI 4,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各为多少?2-14 图2-12所示电路中,各电源的大小和方向均未知,只知每个电阻均为6Ω,又知当R=6Ω时,电流I=5A。

今欲使R支路电流I=3A,则R应该多大?2-15 图2-13所示电路中,N为线性有源二端网络,测得AB之间电压为9V,见图(a);若连接如图(b)所示,可测得电流I=1A。

现连接如图(c)所示形式,问电流I为多少?2-16 电路如图2-14所示,已知R1=5Ω时获得的功率最大,试问电阻R是多大?本章小结1、支路电流法是分析和计算电路的基本方法,适用于任何电路。

电工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电工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电工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电工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电工学是一门关于电流、电压、电阻等电学基本概念和电路的学科。

学习电工学对于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他们理解和应用电路的基础。

而电工学第六版课后习题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电工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章:电路基本概念1.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2.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3.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4. 串联电路中,电流相同,电压分配根据电阻大小比例进行。

5. 并联电路中,电压相同,电流分配根据电阻大小比例进行。

第二章:基本电路定律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在任何一个节点处,进入节点的电流等于离开节点的电流之和。

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沿着闭合回路的任意一条路径,电压降的代数和等于电压升的代数和。

第三章:电阻、电功率和电能1. 电阻的计算公式为R=V/I,其中R为电阻,V为电压,I为电流。

2.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VI,其中P为电功率,V为电压,I为电流。

3. 电能的计算公式为E=Pt,其中E为电能,P为电功率,t为时间。

第四章:电路分析技术1. 节点电压法: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将电路转化为节点电压方程组进行求解。

2. 网络定理:包括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可以将复杂的电路简化为等效电路进行分析。

第五章:交流电路1. 交流电的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交流电信号的周期数,单位为赫兹(Hz)。

2. 交流电的有效值是指交流电信号的平均功率与直流电相同的电压或电流值。

3. 交流电的相位是指交流电信号相对于参考信号的时间差,单位为弧度或度。

第六章:电感和电容1. 电感的单位是亨利(H)。

2. 电感的计算公式为L=NΦ/I,其中L为电感,N为线圈匝数,Φ为磁链,I为电流。

3. 电容的单位是法拉(F)。

4. 电容的计算公式为C=Q/V,其中C为电容,Q为电荷,V为电压。

最新电工学秦曾煌第六版上下册课后答案

最新电工学秦曾煌第六版上下册课后答案

学习-----好资料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5.1在图1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和负载。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如图中所示。

今通过实验测量得知图1.5.1图1: 习题?I= 6A I= 10A A = I43 2 1 ?= UU= 60V V = 140U23 1 =90V U?5 = U4 30V 80V 1 试标出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

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是负载?2计算各元件的功率,电源发出的功率和负载取用的功率是否平衡?3]:解[为负载。

,5,2为电源;3,42 元件1电源发出功率P= ??×W (=4)= UI140 W 5603P= E 1 1 1??×W 5406W (IP= U= = 90) 2 2 2×W= I= PU= 60 60010W 3 3 3??×= 80) 4)W (IP= U= (1 4 4×30 IP320W = U= WW 6= 1802 5 5P+ P= 1100W 2 1负载取用功率P = P+ P+ P= 1100W 5 4 3两者平衡1.5.2在图2中,已知I和其两端I中的电流试确定电路元件mA= ImA= 3,1.33 12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电压U,并说明它是电源还是负载。

校验整个电路的功率是否平衡。

3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解] 首先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图2: 习题1.5.2图?? = 0 + III 2 1 3?? = 0 I1 3 + 3可求得I的实际方向与图中的参考方向相反。

?I2mA, = 33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得?3 3 ×××)10V = 60V = U(30 + 10 103 3其次确定电源还是负载:从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判定:1电路元件3 电流I从“+”端流出,故为电源; 3电流I从“+”端流出,故为电源;80V元件2电流I从“+”端流出,故为负载。

(完整版)电工学(电子技术)课后答案秦曾煌

(完整版)电工学(电子技术)课后答案秦曾煌

第14章晶体管起放大作用的外部条件,发射结必须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晶体管放大作用的实质是利用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的电流分配关系实现能量转换。

2 •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关系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其各极电流关系如下:I E I B I C (1 _)I B_ 上I cI B I B3 •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和三个工作区域(1)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反映了当UCE等于某个电压时,I B和U BE之间的关系。

晶体管的输入特性也存在一个死区电压。

当发射结处于的正向偏压大于死区电压时,晶体管才会出现I B,且I B随U BE线性变化。

(2)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反映当I B为某个值时,I c随U CE变化的关系曲线。

在不同的I B下,输出特性曲线是一组曲线。

I B=0以下区域为截止区,当U CE比较小的区域为饱和区。

输出特性曲线近于水平部分为放大区。

(3)晶体管的三个区域:晶体管的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

此时,I c= I b , I c与I b成线性正比关系,对应于曲线簇平行等距的部分。

晶体管发射结正偏压小于开启电压,或者反偏压,集电结反偏压,晶体管处于截止工作状态,对应输出特性曲线的截止区。

此时,I B=0 , I c= I cEO。

晶体管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处于正向偏置,即U CE很小时,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区。

此时,I c 虽然很大,但I c I b。

即晶体管处于失控状态,集电极电流I c不受输入基极电流I B的控制。

14. 3典型例题例14. 1二极管电路如例14. 1图所示,试判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确定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

设二极管导通电压u D =0.7V 。

例14.1图解:◎图(a )电路中的二极管所加正偏压为 2V , 则输出电压 U 0 = U A — U D =2V — 0.7V=1.3V 。

◎图(b )电路中的二极管所加反偏压为-5V,小于U D ,二极管处于截止状态,电路中电流为零,电阻R 上的压降为零,则输出电压U 0=-5V 。

《电工学》秦曾煌第六版上下册课后答案.......

《电工学》秦曾煌第六版上下册课后答案.......

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电源发出功率P E =在图2中,已知I1= 3mA,I2 = 1mA.试确定电路元件3中的电流I3和其两端电压U3,并说明它是电源还是负载。

校验整个电路的功率是否平衡。

[解] 首先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图 2: 习题图−I1 + I2 −I3=−3 + 1 −I3=可求得I3= −2mA, I3的实际方向与图中的参考方向相反。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得U3 = (30 + 10 ×103 ×3 ×10−3 )V= 60V其次确定电源还是负载:1 从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判定:电路元件3 80V元件30V元件电流I3从“+”端流出,故为电源;电流I2从“+”端流出,故为电源;电流I1从“+”端流出,故为负载。

2 从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判别:电路元件3 U3和I3的参考方向相同P= U3I3 = 60 ×(−2) ×10−3W =−120 ×10−3W (负值),故为电源;80V元件U2和I2的参考方向相反P = U2I2 = 80 ×1 ×10−3W =80 ×10−3W (正值),故为电源;30V元件U1和I1参考方向相同P= U1I1 = 30 ×3 ×10−3 W =90 ×10−3W (正值),故为负载。

两者结果一致。

最后校验功率平衡:电阻消耗功率:2 2P R= R1I= 10 ×3 mW = 90mW12 2P R= R2I= 20 ×1 mW = 20mW2电源发出功率:P E = U2I2 + U3I3 = (80 + 120)mW =200mW负载取用和电阻损耗功率:P = U1I1 + R1 I2 + R2I2 = (90 + 90 + 20)mW =200mW1 2两者平衡基尔霍夫定律试求图6所示部分电路中电流I、I1和电阻R,设U ab = 0。

电工学第10章课后习题的答案-PPT精品文档

电工学第10章课后习题的答案-PPT精品文档

【解】 (1) ui =-10 mV 时, Rf 100 uo =- R ui =- × (-10 ) mV = 100 mV 10 1 (2) ui = sinωt V 时, Rf 100 uo =- R ui =- sinωt V =-10 sinωt V 10 1
返 回练习题集
上一题
下一页
下一题
+UOM
π
2π 3π
ωt (a) ωt
uo /V
O π
-UOM
2π 3π
(b) 图 10.14
返 回练习题集 上一题 下一题
第 10 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10.6.3 在图 10.15 所示电路中,集成运放的 UCC = UEE = 9 V。求 R2 以及下述两种情况下的 uo1 和 uo2 : (1) ui1= 0.1 V,ui2 =-0.2 V;(2) ui1=-0.1 V;ui2= 0.2 V。 【解】 R2 = 3 kΩ∥3 kΩ∥3 kΩ= 1 kΩ A1 是加法运算电路: ui1 3kΩ 3kΩ 3 ui2 3kΩ uo1 =- (ui1+ ui2 ) ∞ ∞ 3 - - + uo1 + R2 =-(ui1+ ui2 ) + A2 + A1
返 回练习题集
上一题
上一页
下一题
第 10 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10.6.2 一基本电压比较器,反相输入端加电压 ui1, 同相输入端加电压 ui2,它们的波形如图 10. 14 (a) 所示, 试绘出输出电压 uo 的波形。 【解】 把两个输入信号叠加在一起,画在 同一个坐标系中,如图 10.14 (a) 所示。 ui1,ui2/V 由于 ui1<ui2 时,uo= +UOM 3 ui1>ui2 时,uo= -UOM 0 因此求得 uo 的波形如图 10.14 (b) 所示。-3

电工学秦曾煌第六版上下册课后答案

电工学秦曾煌第六版上下册课后答案

图1: 习题1.5.1图I1 = −4A U1 = 140V U4 = −80V I2 = 6AU2 = −90V U5 =30VI3 = 10AU3 = 60V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5.1在图1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和负载。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如图中所示。

今通过实验测量得知1 试标出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

2 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是负载?3 计算各元件的功率,电源发出的功率和负载取用的功率是否平衡?[解]:2 元件1,2为电源;3,4,5为负载。

3 P1 = U1I1 = 140 ×(−4)W = −560WP2 = U2I2 = (−90) ×6W = −540WP3 = U3I3 = 60 ×10W = 600WP4 = U4I1 = (−80) ×(−4)W =320W P5 = U5I2 = 30 ×6W = 180WP1 + P2 = 1100W负载取用功率P = P3+ P4 + P5 = 1100W 两者平衡电源发出功率PE=1.5.2在图2中,已知I1= 3mA,I2 = 1mA.试确定电路元件3中的电流I3和其两端电压U3,并说明它是电源还是负载。

校验整个电路的功率是否平衡。

[解] 首先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图2: 习题1.5.2图−I1 + I2 −I3= 0−3 + 1 −I3= 0可求得I3= −2mA, I3的实际方向与图中的参考方向相反。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得U3 = (30 + 10 ×103 ×3 ×10−3 )V = 60V 其次确定电源还是负载:1 从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判定:电路元件3 80V元件30V元件电流I3从“+”端流出,故为电源;电流I2从“+”端流出,故为电源;电流I1从“+”端流出,故为负载。

2 从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判别:电路元件3 U3和I3的参考方向相同P= U3I3 = 60 ×(−2) ×10−3W =−120 ×10−3W (负值),故为电源;80V元件U2和I2的参考方向相反P = U2I2 = 80 ×1 ×10−3W = 80 ×10−3W (正值),故为电源;30V元件U1和I1参考方向相同P= U1I1 = 30 ×3 ×10−3 W = 90 ×10−3W (正值),故为负载。

电工学 秦曾煌 课后答案 全解 doc格式

电工学 秦曾煌  课后答案 全解 doc格式

图1: 习题1.5.1图I1 = −4A U1 = 140V U4 = −80V I2 = 6AU2 = −90V U5 =30VI3 = 10AU3 = 60V电工学秦曾煌课后答案全解 doc格式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5.1在图1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和负载。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如图中所示。

今通过实验测量得知1 试标出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

2 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是负载?3 计算各元件的功率,电源发出的功率和负载取用的功率是否平衡?[解]:2 元件1,2为电源;3,4,5为负载。

3 P1 = U1I1 = 140 ×(−4)W = −560WP2 = U2I2 = (−90) ×6W = −540WP3 = U3I3 = 60 ×10W = 600W P4 = U4I1 = (−80) ×(−4)W = 320W P5 = U5I2 =130 ×6W = 180WP1 + P2 = 1100W负载取用功率P = P3+ P4 + P5 = 1100W 两者平衡电源发出功率PE=1.5.2在图2中,已知I1= 3mA,I2 = 1mA.试确定电路元件3中的电流I3和其两端电压U3,并说明它是电源还是负载。

校验整个电路的功率是否平衡。

2[解] 首先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图2: 习题1.5.2图−I1 + I2 −I3= 0−3 + 1 −I3= 0可求得I3= −2mA, I3的实际方向与图中的参考方向相反。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得U3 = (30 + 10 ×103 ×3 ×10−3 )V = 60V 其次确定电源还是负载:1 从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判定:电路元件380V元件30V元件电流I3从“+”端流出,故为电源;电流I2从“+”端流出,故为电源;电流I1从“+”端流出,故为负载。

《电工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六版,上册,秦曾煌主编)2

《电工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六版,上册,秦曾煌主编)2

基础课程教学资料第二章习题2-1 图2-1所示的电路中,U S=1V,R1=1Ω,I S=2A.,电阻R消耗的功率为2W。

试求R的阻值。

2-2 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图2-2所示网络中通过电阻R3支路的电流I3及理想电流源两端的电压U。

图中I S=2A,U S=2V,R1=3Ω,R2=R3=2Ω。

2-3 试用叠加原理重解题2-2.2-4再用戴维宁定理求题2-2中I3。

2-5 图2-3所示电路中,已知U S1=6V,R1=2Ω,I S=5A,U S2=5V,R2=1Ω,求电流I。

2-6 图2-4所示电路中,U S1=30V,U S2=10V,U S3=20V,R1=5kΩ,R2=2kΩ,R3=10kΩ,I S=5mA。

求开关S在位置1和位置2两种情况下,电流I分别为多少?2-7 图2-5所示电路中,已知U AB=0,试用叠加原理求U S的值。

2-8 电路如图2-6所示,试用叠加原理求电流I。

2-9 电路如图2-7所示,试用叠加原理求电阻R4上电压U的表达式。

2-10电路如图2-8所示,已知R1=Ω,R2=R3=2Ω,U S=1V,欲使I=0,试用叠加原理确定电流源I S的值。

2-11 画出图2-9所示电路的戴维宁等效电路。

2-12 图2-10所示的电路接线性负载时,U 的最大值和I的最大值分别是多少?2-13 电路如图2-11所示,假定电压表的内阻无穷大,电流表的内阻为零。

当开关S处于位置1时,电压表的读数为10V,当S处于位置2时,电流表的读数为5mA。

试问当S处于位置3SHI 4,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各为多少?2-14 图2-12所示电路中,各电源的大小和方向均未知,只知每个电阻均为6Ω,又知当R=6Ω时,电流I=5A。

今欲使R支路电流I=3A,则R应该多大?2-15 图2-13所示电路中,N为线性有源二端网络,测得AB之间电压为9V,见图(a);若连接如图(b)所示,可测得电流I=1A。

现连接如图(c)所示形式,问电流I为多少?2-16 电路如图2-14所示,已知R1=5Ω时获得的功率最大,试问电阻R是多大?本章小结1、支路电流法是分析和计算电路的基本方法,适用于任何电路。

电工学 第10章 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ppt课件

电工学 第10章 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ppt课件

ui
R1
u-

∞ +

R2
u+
+
uo
平衡电阻
当 Rf = R1 时: uo = -ui 反相器
平衡电阻: R2 = R1 // Rf
返回
上一节
下一节
上一页
下一(4页--22)
第 10 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2)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u-= u + = ui
if = i1
uo -u- Rf
=
u- Rf
uo=
ui RB2 RE uf
uo



其中 uf = Reie ∝ie≈ic
图 10.2.3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 结论:
RE:串联电流负反馈。
返回
上一节
下一节
上一页
下一(4页--11)
第 10 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补充例题 1 ] 判断图示电路的反馈类型。
[解]
∵ ui>0 并联反馈
uo<0
∴ ib = ii-if
当 ud< (-ε) 时: uo =-UOM≈-UEE
返 回 下一节
上一页
下一(4页--5)
第 10 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10.2 反馈的基本概念
输入信号
xi
净输入
信号 放大电路
xd
Ao
输出信号
xo
比较环节 xf
反馈电路
反馈信号 F
图 10.2.1 反馈示意图
开环放大倍数: 闭环放大倍数:
Ao =
xo xd
返回
下一节
上一页
下一(4页--3)
第 10 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电工学第六版课后答案 秦曾煌(包括1-6 7章、12章)

电工学第六版课后答案 秦曾煌(包括1-6 7章、12章)

第一章习题1-1 指出图1-1所示电路中A 、B 、C 三点的电位。

图1-1 题 1-1 的电路解:图(a )中,电流 mAI 51226.=+=, 各点电位 V C = 0V B = 2×1.5 = 3V V A = (2+2)×1.5 = 6V图(b )中,电流mAI 1246=+=, 各点电位 V B = 0V A = 4×1 = 4VV C =- 2×1 = -2V图(c )中,因S 断开,电流I = 0, 各点电位 V A = 6V V B = 6VV C = 0 图(d )中,电流mAI 24212=+=, 各点电位 V A = 2×(4+2) =12VV B = 2×2 = 4V V C = 0图(e )的电路按一般电路画法如图,电流mAI 12466=++=,各点电位 V A = E 1 = 6VV B = (-1×4)+6 = 2V V C = -6V1-2 图1-2所示电路元件P 产生功率为10W ,则电流I 应为多少? 解:由图1-2可知电压U 和电流I 参考方向不一致,P = -10W =UI 因为U =10V , 所以电流I =-1A图 1-2 题 1-2 的电路1-3 额定值为1W 、10Ω的电阻器,使用时通过电流的限额是多少? 解:根据功率P = I 2 R A R P I 3160101.===1-4 在图1-3所示三个电路中,已知电珠EL 的额定值都是6V 、50mA ,试问哪个电珠能正常发光?图 1-3 题 1-4 的电路解:图(a )电路,恒压源输出的12V 电压加在电珠EL 两端,其值超过电珠额定值,不能正常发光。

图(b )电路电珠的电阻Ω=Ω==120120506K R .,其值与120Ω电阻相同,因此电珠EL 的电压为6V ,可以正常工作。

图(c )电路,电珠与120Ω电阻并联后,电阻为60Ω,再与120Ω电阻串联,电珠两端的电压为V4126012060=+⨯小于额定值,电珠不能正常发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5 【习题】题解
10.2.5 在图10.01中,有几处错误?请改正。

解:图10.01中共有5处错误。

(1)熔断器FU与组合开关Q位置接反,应互换,否则无法在断电情况下更换熔断器。

(2)控制电路的一端1应接在主触点KM的上方(即主触点KM与熔断器FU之间),否则控制电路无法获得电源。

(3)控制电路中的自锁触点KM应并联在起动按钮SB2的两端,否则停车按钮SB1将失去停车控制作用。

(4)控制电路中缺少应串联于其中的热继电器的动断触点FR,否则将无法实现过载保护。

(5)控制电路中缺少熔断器,无法保护控制电路短路。

改正后的控制线路如题10.05所示。

图10.01 习题10.2.5的图 题解图10.05
10.3.1某机床主轴由一台笼型电动机带动,润滑油泵由另一台笼型电动机带动。

今要求:(1)主轴必须在油泵开动后,才能开动;(2)主轴要求能用电器实现正反转,并能单独停车;(3)有短路、零压及裁定载保护。

试绘出控制线路。

解:实现电路如题解图10.06所示。

图中M1为油泵电机,M2为主轴电机。

M1可由SB1直接起动,FR1用于M1过载保护,自锁触点KM1用于M1零压保护,FU用于M1短路保护。

M2只有在线圈KM1得电自锁触点KM1闭合(即M1起动)后,按SB2F或SB2R才能起动。

KM2、KM3用于主轴电机M2的正反转控制、SB2用于M2单独停车,FR2用于M2的过载保护,KM2、KM3自锁触点用于M2正转或反转时的零压保护,FU用于M2适中保护。

FU1、FU2用于控制电路的短路保护。

题解图10.06
10.4.3图10.03是电动葫芦(一种小型起重设备)的控制线路,试分析其工作过程。

图10.03 习题10.4.3的图
解:电动葫芦对生物的升、降和前、后移动操作分别由两台电动机M1和M2的正反转电路完成。

正反转控制通过机构(双联复合按钮)和电气(接触器常闭触点)进行互锁。

提升和下放操作:
当按下SB1时,接触器KM1通电,电机M1正转,向上提升重物。

如在提升过程中松开SB1或不松开SB1同时按下SB2,则M1停转,提升动作马上停止。

同样,当仅按下SB2时,接触器KM2通电,电机M2反转,下放重物。

上升和下降过程均为点动,便于将重物置于合适的高度。

上升时由SQ1进行上限位行程控制,以免重物升位超限造成事故;下降时不需限位。

前移和后移操作:
当按下SB3时,接触器KM3通电,电机M2正转,电动葫芦带动重物前移;按下SB4时,接触器KM4通电,电机M2反转,电动葫芦带动重物后移。

移动过程中释放按钮可使移动随时停止。

前移和后移过程亦为点动,便于将重物移至合适的位置。

前后移动时通过前、后限位行程开关SQ2、SQ3进行限位保护。

当移至极限位置时,电机自动停车。

两台电机皆为短时运行,可不加过载保护用热继电器。

如若操作者发现超载使电机转不起来,立刻松开按钮即可。

升、降和前、后移动过程可通过双手按动按钮同时进行,操作便利。

10.6.1 图10.04是一密码门锁电路,当电磁铁线圈YA通电后便将门闩或锁闩拉出把门打。

图中,HA为报警器;KA1和KA2为继电器。

试分析其工作原理。

图10.04 习题10.6.1的图
解:密码锁工作原理分析:
(1)开锁:当仅同时按下SB1、SB2、SB3时(其余SB4~SB8皆未按),电磁铁线圈YA
通电,电磁吸力会将门闩或锁闩拉出,门被打开。

(2)报警:任意按下SB6、SB7、SB8其中之一时(此时SB4和SB5均不按下),继电器KA1线圈通电,报警器HA亦同时通电,即使再同时按下SB1、SB2、SB3,电磁铁线圈YA因KA1常闭触点断开而不能通电,门不仅不会被打开,而且报警器将鸣响报警。

(3)解警:当SB4手SB5同时按下,继电器KA2线圈通电时,其常闭触点断开,报警器HA通路失电,报警将解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