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复习资料考试必备-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复习资料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概念模型数据模型分成两个不同的层次(1) 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
(2) 数据模型主要包括网状模型、层次模型、关系模型等,它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
概念模型的用途概念模型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是数据库设计的有力工具数据库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对概念模型的基本要求较强的语义表达能力,能够方便、直接地表达应用中的各种语义知识简单、清晰、易于用户理解。
概念模型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
相关概念:实体、实体型、实体集、联系、码、属性等实体(Entity)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或抽象的概念。
实体型(Entity Type)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实体集(Entity Set)同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联系(Relationship)现实世界中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在信息世界中反映为实体内部的联系和实体之间的联系实体型间联系两个实体型一对一联系(1:1)三个实体型一对多联系(1:n)一个实体型多对多联系(m:n)码(Key)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
属性(Attribute)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
一个实体可以由若干个属性来刻画。
表示方法:E-R图数据模型:网状模型:网状模型是一个网络层次模型实际是网状模型的一个特例网状模型的条件允许一个以上的结点无父结点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于一个的父结点优点能够更为直接地描述现实世界,如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个双亲具有良好的性能,存取效率较高缺点结构比较复杂,而且随着应用环境的扩大,数据库的结构就变得越来越复杂,不利于最终用户掌握;DDL、DML语言复杂,用户不容易使用关系模型:优点1、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的基础上2、概念单一。
数据结构简单、清晰,用户易懂易用。
实体和各类联系都用关系来表示。
数据库原理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数据库原理》期末考试复习要点(注意:复习时以平时上课内容为要点,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基本操作)第1章绪论1.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2.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
3.数据库系统的特点(结构化、共享、独立性、控制功能),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区别?4.数据模型的三要素及其含义。
5.数据模型的类型,每一种模型的特点。
6.DBMS提供的各种语言(DDL,DML,DCL),每一种语言的功能。
7.DBMS提供的语言有几种使用方式。
8.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两级映射、数据库逻辑独立性与物理独立性的作用。
9.ER图的完整画法。
(本章必须掌握数据库的基本内容)第2章关系数据库1.关系数据库语言的种类。
2.数据完整性的含义、约束的类型、空值的含义3.关系的基本性质4.关系模型的型与值、关系模型的特点。
5.集合运算(差、笛卡儿乘积)6.关系运算(连接、等值连接、自然连接)7.关系代数的五种基本运算(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情况及关系代数的运算)第3章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1.SQL语言的基本特点与主要功能2.熟练记录的插入、删除、修改命令。
3.索引及其类型、如何创建索引。
4. 视图的概念与作用。
5.熟练掌握SQL的各种查找及函数的使用、各种SQL子句(如:GROUP BY;HA VING;ORDER BY等)的使用(注意:SQL中的过程、触发器、游标暂时不作为本次考试的内容,本章SQL操作题复习时要重点强化)第6章关系数据理论1.函数依赖与完全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传递函数依赖的分析。
2.码、候选码、主码、主属性、非主属性、全码、外码。
3.范式(1NF、2NF、3NF、BCNF)的特征及转换方法。
4.闭包及其计算、Armstrong推理规则。
(注:弄清基本概念,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第7章数据库设计1.数据库设计的步骤,设计中每一个环节的要领。
2.实体之间的联系类型(1:1、1:n、m:n)3.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的原则4.概念模型、逻辑模型数据库设计中的作用(重点掌握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数据库复习资料考试必备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复习资料考试必备知识点总结引言数据库是信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存储、检索和管理数据。
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操作语言和管理系统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为数据库课程的复习和考试提供一份全面的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基础1. 数据库定义数据库(DB):一个长期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有组织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用于创建和管理数据库的软件。
2. 数据库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最常用的模型,基于二维表格结构。
3. 数据库语言数据定义语言(DDL):定义数据库结构的语言,如CREATE, ALTER。
数据操纵语言(DML):用于数据查询和修改的语言,如SELECT, INSERT, UPDATE, DELETE。
数据控制语言(DCL):用于定义数据库的安全策略和访问权限,如GRANT, REVOKE。
关系数据库1. 关系数据库基础关系:一个二维表,行表示元组,列表示属性。
主键:唯一标识表中每行的字段或字段集合。
外键:用于在两个表之间建立链接的字段。
2. 规范化理论第一范式(1NF):确保每个字段都是不可分割的基本数据项。
第二范式(2NF):在1NF的基础上消除部分函数依赖。
第三范式(3NF):在2NF的基础上消除传递函数依赖。
3. SQLSELECT语句:用于查询数据。
JOIN操作:用于连接多个表。
子查询:在查询中嵌套另一个查询。
数据库设计1. 设计过程需求分析:确定数据库需要存储的信息。
概念设计:创建实体-关系模型(E-R模型)。
逻辑设计:将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
物理设计:确定数据库在物理存储上的实现。
2. 数据库正向工程与逆向工程正向工程:从概念模型到物理数据库的创建。
逆向工程:从现有数据库生成概念模型或逻辑模型。
数据库高级主题1. 事务管理事务:一个或多个操作的集合,具有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ACID属性)。
2. 并发控制锁机制:确保事务在并发执行时数据的一致性。
数据库期末复习要点
1、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
2、数据管理技术的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
3、数据模型也是一种模型,它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是用来描述数据、组织数据和对数据进行操作的。
4、数据模型应满足三方面要求:(1)能比较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2)容易为人所理解;(3)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
5、数据模型分成两个不同的层次:(1) 概念模型;(2) 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6、数据模型通常是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7、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1)外模式(多个):逻辑结构和特征描述;(2)模式(一个);(3)内模式(一个):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8、数据库的二级映象及功能:(1)外模式/模式映象,保证了数据库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2)模式/内模式映象,保证了数据库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物理独立性。
9、数据库设计方法之一,新奥尔良方法:该方法把数据库设计分为若干阶段和步骤,并采用一些辅助手段实现每一个过程。
它运用软件工程的思想,按一定的设计规程用工程化方法设计数据库。
此方法属于规范设计法。
10、数据库设计的过程(六个阶段):(1)需求分析阶段;(2)概念结构设计阶段;(3)逻辑结构设计阶段;(4)物理结构设计阶段;(5)数据库实施阶段;(6)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阶段。
11、数据字典通常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处理过程五个部分。
12、设计概念结构的四类方法:(1)自顶向下;(2)自底向上;(3)逐步扩张;(4)混合策略:将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用自顶向下策略设计一个全局概念结构的框架,以它为骨架集成自底向上策略中设计的各局部概念结构。
13、概念结构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抽象,一般有三种常用抽象:(1)分类,它抽象了对象值和型之间的“is member of”的语义(对成员抽象);(2)聚集,它抽象了对象内部类型和成分之间“is part of”的语义(对属性抽象);(3)概括,它抽象了类型之间的“is subset of”的语义(对子集抽象)。
《数据库系统概论》期末考试重点总结【全】
《数据库系统概论》期末考试重点总结第一章:绪论1.数据库的四个基本概念: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2.数据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3.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4.数据库的特点:独立性、易扩展性、较小的数据冗余、可为各种用户共享5.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6.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数据定义功能,数据存储、组织和管理,数据操纵,数据库建立于维护7.数据库系统是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管理员组成的存储、管理、处理和维护数据的系统8.数据管理技术的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9.数据独立性是指借助数据库管理数据的一个显著优点。
包括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10.物理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存储是相互独立的11.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12.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管理13.模型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概念模型,第二类是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14.数据库领域中主要的逻辑数据模型,除了面向对象数目模型,对象关系数据模型,半结构化数据模型外,还有其他三个模型,分别是: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15.码: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16.实体之间的联系: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17.数据模型通常是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18.数据结构描述数据库的组成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联系19.数据操作是指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的实例运行执行的操作的集合20.关系完整性约束条件包括三类: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21.模式也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22.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只有一个内模式,可以有多个外模式23.外模式/模式保证数据的逻辑独立性24.模式/内模式保证数据的物理独立性第二章:关系数据库1.域: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mysql数据库期末总结
mysql数据库期末总结一、前言MySQL是一款开源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被广泛应用于Web开发、企业级应用等领域。
作为一名学习数据库的学生,我们在本学期的课程中对MySQL数据库进行了深入学习和使用。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对MySQL数据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MySQL使用技巧。
本文旨在总结本学期学习MySQL数据库的经验与教训,提供给其他学习数据库的同学作为参考。
二、MySQL概述MySQL是一款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应用程序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它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如Linux、Windows、Mac OS)和多种编程语言(如Java、Python、PHP)的接口。
MySQL 以其高性能、可靠性和用户友好性而备受推崇。
1. 数据库系统MySQL是一种基于客户-服务体系架构的数据库系统。
它由一个客户端程序和一个服务器程序组成。
客户端程序通过与服务器进行通信来发送和接收数据。
2. 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它将数据组织成表格(表)的形式。
每个表由一组行(记录)组成,每行由一组列(字段)组成。
表格是数据库的核心组成部分,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
3. SQL语言MySQL使用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作为其标准查询语言。
SQL是一种用于操作关系型数据库的语言,它包含了一系列命令和语法规则。
通过使用SQL语言,我们可以对数据库进行增删改查的操作。
三、MySQL安装与配置在学习MySQL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安装和配置MySQL数据库。
以下是一些关于MySQL 安装和配置的经验总结:1. 安装MySQLMySQL提供了各种版本的安装程序,我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操作系统的版本进行安装。
安装过程中可以根据提示完成基本设置,如指定安装目录、设置管理员密码等。
2. 配置MySQL安装完成后,我们需要对MySQL进行配置。
首先,我们可以编辑f文件来修改MySQL的配置。
大一数据库期末知识点总结
大一数据库期末知识点总结数据库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存储、管理和操作数据。
作为大一学生,我们需要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以及SQL语言的基本操作。
以下是大一数据库期末知识点的总结:一、数据库基础概念1. 数据库的定义:数据库是指按照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数据的集合。
2.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定义: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指用于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
3.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共享性、冗余度低、数据独立性、数据一致性、数据安全性。
4. 数据库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
5. 实体-关系模型:实体、属性、关系、实体型、属性型、关系型的概念。
二、关系数据库和SQL语言1. 关系数据库的定义:关系数据库是指由二维表组成的数据库。
2.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操作:选择、投影、联接、除操作。
3. SQL语言:SQL是结构化查询语言的缩写,用于管理关系数据库的查询和操作。
4. SQL语言的基本操作:查询数据(SELECT)、插入数据(INSERT)、更新数据(UPDATE)、删除数据(DELETE)。
5. 创建表格及设置约束:创建表格(CREATE TABLE)、设置主键、外键、唯一性约束等。
6. SQL函数和操作符:聚合函数(SUM、COUNT、AVG等)、条件操作符(LIKE、BETWEEN等)。
7. SQL查询语句的优化:避免使用SELECT *、合理使用索引、减少数据I/O。
三、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1. 数据库系统软件安装: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系统软件、安装过程的具体操作。
2. 数据库系统的配置和启动:配置数据库服务器、设置数据库端口、启动数据库服务器。
3. 数据库的创建和删除:创建数据库、删除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数据库。
4. 数据表的创建和操作:创建表格、添加数据、修改数据、删除数据。
5. 数据表的查询和分析:单表查询、多表查询、数据排序、数据过滤。
6. 数据库索引的创建和优化:创建索引、优化索引性能。
数据库期末知识总结
数据库期末知识总结一、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与原理1. 数据库的定义数据库是一个按照特定数据模型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可以对数据进行高效的存储和管理。
2.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它提供了数据的存储和查询等功能,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 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数据库中数据的表示方式,常见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4. 关系模型关系模型是一种使用表(关系)来表示和管理数据的数据模型,由具有相同结构的元组(行)组成。
5.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数据库的三级模式包括外部模式、概念模式和内部模式。
外部模式是用户对数据的逻辑视图,概念模式是数据库的全局逻辑结构,内部模式是数据库的存储方式和物理结构。
6. 数据库的完整性数据库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常见的完整性约束有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7. ACID特性ACID是数据库事务的四个基本特性,包括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隔离性(Isolation)和持久性(Durability)。
二、数据库的设计与规范1. 数据库设计的步骤数据库设计的步骤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
需求分析是明确用户需求,概念设计是将需求转化为概念模型,逻辑设计是将概念模型转化为逻辑模型,物理设计是将逻辑模型转化为物理模型。
2.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SQL是用于与数据库进行交互的标准语言,包括数据定义语言(DDL)、数据操作语言(DML)、数据查询语言(DQL)和数据控制语言(DCL)等。
3. 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是消除冗余和依赖的过程,包括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和第三范式(3NF)等。
4. 数据库的索引数据库的索引是提高查询性能的关键,常见的索引有B树索引、哈希索引和全文索引等。
5. 数据库的视图数据库的视图是基于表或查询结果构建的虚拟表,可以简化数据的访问和操作。
数据库期末总结
数据库期末总结一、引言数据库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领域之一,它在现代信息技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离不开数据库的支持和应用。
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工作是一个相对复杂和繁琐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灵活应对各种变化。
本文将对本学期学习的数据库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和回顾,包括数据库设计原理、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数据库应用等内容。
二、数据库设计原理1. 数据库设计的目标和原则在进行数据库设计时,我们要明确设计的目标,即建立满足用户需求、高效可靠的数据库系统。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应遵循以下几个设计原则:- 数据库设计应符合实际需求:设计人员需要充分了解用户需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数据库设计,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数据库设计应具有可扩展性:随着业务的发展,数据库的数据规模会逐渐增大,设计人员需要预留足够的空间和资源,以便在未来的扩展中不至于因为容量不足而导致系统停滞。
- 数据库设计应具有性能优化:性能是数据库系统的重要指标之一,好的数据库设计应能够优化查询速度和资源利用率,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 数据库设计应具有数据安全性:对于一些敏感数据,设计人员应采取合适的安全措施,防止数据泄露和非法访问。
2. 数据库设计范式数据库设计范式是一种规范化的方式,用于评估数据库设计的合理性和性能。
常见的数据库设计范式有第一范式、第二范式和第三范式。
- 第一范式:要求数据库中的每一个数据项都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单元。
- 第二范式:要求数据库中的每一列都与主键直接相关,即数据项必须完全依赖于主键,而不是依赖于主键的一部分。
- 第三范式:要求数据库中的每一列都与主键直接相关,而不是与其他非主键列直接相关。
数据库设计范式的遵循有助于数据的规范化和优化,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三、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是数据库的核心组成部分,它负责管理和维护数据库系统的各项功能。
1. 数据库模型和数据模型数据库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底层框架,用于描述数据和数据之间的关系。
(完整版)数据库期末考试知识点笔记整理
数据库期末考试复习题库(非常全面)第一部分第一章:一选择题:1 •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阶段。
A •数据库系统B •文件系统C •人工管理D •数据项管理答案:A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具体的机器和DBMS B . E-R图C •信息世界D •现实世界答案:A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
A . (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⑵数据独立性⑶数据冗余大,易移植(4)统一管理和控制B . (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⑵数据独立性⑶数据冗余小,易扩充(4)统一管理和控制C . (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⑵数据互换性⑶数据冗余小,易扩充(4)统一管理和控制D . (1)数据非结构化(2)数据独立性⑶数据冗余小,易扩充(4)统一管理和控制答案:B4. ________________ 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
A. 数据库系统B.数据库C•数据库管理系统 D •数据结构答案:B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A. 数据 B •数据模型C•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D •信息答案:C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B. 用户程序与DBMS勺相互独立C. 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D. 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答案:C7..数据库的特点之一是数据的共享,严格地讲,这里的数据共享是扌旨。
数据库期末复习知识点
1.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阶段。
数据库系统是在文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同时又克服了文件系统的三个缺陷:数据的冗余、不一致性和联系弱。
2.数据库(DB)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特点:DB能为各种用户共享,具有较小冗余度、数据间联系紧密而又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数据库系统(DBS)DBS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
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开发工具软件和应用程序、数据库的软硬件支撑环境、数据库管理员等部分构成。
1)数据库(DB)一是应用数据的集合,称为物理数据库,它是数据库的主体。
二是各级数据结构的描述,称为描述数据库。
它们是存放在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中各级模式的描述信息。
2)硬件这一部分主要包括CPU、内存、外存、输入输出设备等硬件设备3)软件系统(1)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2)支持DBMS运行的操作系统(OS(3)具有与数据库接口的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系统(4)以DBMS为核心的应用开发工具软件(5)为某种应用环境开发的数据库应用程数据库管理员(简称DBA)DBA是一个组织中负责整个数据库系统的建立、管理、维护、协调工作的专门人员。
DBA的主要职责有:1参与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建立。
2对系统的运行实行监控。
3定义数据的安全性要求和完整性约束条件。
4负责数据库性能的改进和数据库的重组及重构工作。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1)实现数据的集中化控制2)数据的冗余度小,易扩充3)采用一定的数据模型实现数据结构化4)避免了数据的不一致性5)实现数据共享6)提供数据库保护7)数据独立性数据逻辑独立性、数据物理独立性8)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的安全性保护、完整性保护、并发控制、数据库恢复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OS)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库总结期末
数据库总结期末数据库是现代计算机领域中一种重要的数据管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
本文将就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常见类型以及常见操作进行探讨和总结。
一、数据库基本概念1. 数据库的定义和特点数据库是指存放在计算机系统中的、有组织的、可持久化的数据集合。
它具有以下特点:(1)数据共享:数据库可以被多个用户共享,实现数据的共享和集中管理;(2)数据独立性:数据库将数据与应用程序分离,提供了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3)数据一致性:数据库可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即当数据被多个用户并发访问时,仍然能够保持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4)高效性:数据库具备高效的存储和检索能力,可以快速地处理大量的数据。
2. 数据库的组成数据库由以下几个基本组成部分构成:(1)数据:即存放在数据库中的实际数据;(2)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用于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提供了数据的管理、检索和操作等功能;(3)数据库管理员:负责数据库的运维和管理工作;(4)用户:包括数据库开发人员和最终用户,用于操作和访问数据库。
3. 数据库的分类数据库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按照数据模型分类:关系型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库、层次数据库、网络数据库等;(2)按照数据范围分类:全局数据库、局部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等;(3)按照使用方式分类:主内存数据库、磁盘数据库等。
二、常见数据库类型1. 关系型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RDBMS)是最常见和广泛应用的数据库类型之一,它采用表格(relation)来组织数据,通过SQL语言进行操作。
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有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2. 非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适用于海量数据的存储和高负载的读写场景,它不采用传统的关系模型,而是使用键值对(Key-Value)、文档型(Document)、列族型(Column-Family)等数据结构。
常见的非关系型数据库有MongoDB、Redis、HBase等。
数据库期末复习重点
数据库期末复习重点数据库期末重点1.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记录,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
2.数据的概念包括两⽅⾯:数据内容和数据形式3.信息是指数据经过加⼯处理后所获取的有⽤知识,或是说⼈们从数据中所得到的对客观事物的了解。
4.信息的特征:共享性、识别性、转换性、传递性、存储性、时效性。
5.数据处理是指从某些已知的数据出发,推导加⼯出⼀些新的数据。
6.数据管理是指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进⾏收集、储存、加⼯和传播的⼀系列活动的总和。
7.数据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管理阶段、⽂件系统及数据库系统阶段。
8.数据库系统阶段的特点:a)数据结构化。
数据结构化是数据库与⽂件系统的根本区别。
b)较⾼的数据独⽴性。
⽤户能以简单的逻辑结构操作数据⽽⽆需考虑数据的物理结构。
c)数据共享。
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不再仅仅服务于某个程序或⽤户,⽽成为若⼲程序或⽤户的共享资源,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管理与控制。
d)⽅便的⽤户接⼝。
⽤户可以使⽤查询语句或终端命令操作数据库,也可以⽤程序⽅式操作数据库。
e)较强的数据控制能⼒。
并发控制能⼒、恢复能⼒、完整性能⼒、安全性能⼒等。
9.数据库系统(DBS,DataBase System)是⼀个计算机应⽤系统,由⽀持数据库运⾏的硬件、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软件、数据库管理员和⽤户组成。
10.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存贮介质上,有⼀定组织形式、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11.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介于⽤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层数据管理软件,它为数据库的建⽴、运⾏和维护提供了统⼀的管理和控制。
12.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作⽤:DBMS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其功能的强弱是衡量数据库系统性能优劣的主要指标。
13.数据库应⽤a)程序是对数据的管理,在⼏乎所有的事务处理中都⽤到了数据库技术来管理数据。
这样的程序可以称为数据库应⽤。
14.数据库应⽤的分类:客户端应⽤程序和服务端应⽤程序15.⽤户a) 1.系统分析员b) 2.数据库设计⼈员c) 3.应⽤程序员d) 4.终端⽤户16.数据库体系结构a)三级模式: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b)两个映射:外模式—模式映射、模式—内模式映射17.为什么DBMS具有较⾼的独⽴性(见课本P14)18.简述DBMS的⼯作过程(P15)19.DBMS的主要功能a)数据库定义功能b)数据库操作功能c)数据库控制和管理功能20.DBMS的特点:⼀个设计优良的DBMS,应该具有友好的⽤户界⾯、⽐较完备的操作功能、较⾼的运⾏效率、清晰的系统结构和良好的开放性等特点。
数据库期末复习重点(含答案)
1.数据( Data )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2.数据库( DataBase ,简称 DB )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3.数据库系统( DataBas 。
Sytem ,简称 DBS )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4.数据库管理系统( DataBase Management sytem ,简称 DBMs )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5.数据库系统的特点1.数据结构化数据库系统实现整体数据的结构化,这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本质区别2.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库的数据不再面向某个应用而是面向整个系统,因此可以被多个用户、多个应用以多种不同的语言共享使用。
由于数据面向整个系统,是有结构的数据,不仅可以被多个应用共享使用,而且容易增加新的应用,这就使得数据库系统弹性大,易于扩充3.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独立性包括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和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4.数据由 DBMS 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库的共享是并发的共享,即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存取数据库中的数据甚至可以同时存取数据库中同一个数据6.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数据库技术是应数据管理任务的需要而产生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7.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l )数据库定义功能; ( 2 )数据存取功能; ( 3 )数据库运行管理;( 4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8.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及完整性约束条件数据模型的种类1.层次模型2.网状模型3.关系模型4.面向对象模型5.对象关系模型9.模式:概念模式,也称逻辑模式,是对数据库系统中全局数据逻辑结构的描述,是全体用户(应用)公共数据视图10.数据库系统中的DBMS为三级模式结构提供了两层映像机制: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内模式映像。
数据库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总结数据库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总结数据库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用于管理和组织数据。
在现代信息技术时代,数据库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几乎涉及到所有行业和领域。
而作为数据库专业的学生,在期末考试前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复习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围绕数据库的核心概念、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数据库查询语言等方面进行复习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数据库的核心概念数据库是以特定方式组织的、存储数据的集合。
在数据库中,数据以表的形式组织,每个表包含多行多列的数据,每行代表一个记录,每列代表一种属性。
数据库的核心概念包括: 1. 数据库模型:数据库模型是定义数据如何在数据库中组织和存储的方案。
常见的数据库模型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其中,关系模型是最常用的,使用表格和关系的方式组织数据。
2. 关系型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是基于关系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其中,最常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关系型数据库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操作。
3.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用于管理和操作数据库的软件系统。
它提供了数据的增删改查等操作,同时还具备数据一致性、安全性和完整性等特性。
第二部分: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是指按照一定的规范和原则,将现实世界的数据转化为数据库模式的过程。
数据库设计的核心内容包括:1. 数据库需求分析:根据用户的需求,确定数据库的功能和应用场景。
需求分析是数据库设计的第一步,可以通过调研、访谈等方式进行。
2. 概念设计:概念设计是根据需求分析结果,抽象出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关系模式。
在概念设计中,需要确定实体、属性、关系等概念,并使用ER图进行可视化表示。
3. 逻辑设计:逻辑设计是将概念设计转化为关系模型的过程。
在逻辑设计中,需要使用关系模式表示实体和关系,确定关系的主键和外键关系。
4. 物理设计:物理设计是将逻辑设计转化为数据库的具体实现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总结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数据库结课考试知识点小结第一章1.1.1 四个基本概念及关系1.数据:描述数据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
数据的定义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的种类数字、字符串、日期,文字、图形、图像、声音;数据的特点数据与语义是不可分的。
2.数据库:是存放数据的仓库。
只不过这个仓库是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而且数据是按一定的格式存放的。
数据库的定义: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
3.数据库管理系统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4.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以后的系统构成。
数据库系统的构成a.数据库;b.数据库管理系统;c.应用系统;d.数据库管理员。
注:一般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把“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库”1.2.1 数据的三个世界三个世界: 现实世界、信息世界和机器世界两步抽象: 客观对象概念模型概念模型数据模型1.2.2 概念模型一、基本概念(共7个)定义并解释概念模型中以下术语实体:客观存在并可以相互区分的事物实体型: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具有相同的特征和性质,用实体名及其他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用矩形表示)实体集:同型实体的集合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一个实体可由若干属性来刻画(用椭圆)码: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E-R图:提供了表示实体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二、实体型之间的三类联系(“两个实体型”、“一个实体型”、“三个实体型”)三、 E-R图实例(共3个)1.2.3 数据模型一、基本概念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的完整性约束。
二,常用的数据模型1、层次模型2、网状模型三、关系模型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共7个概念)1)关系:一个关系对应通常说的一个表2)元组:表中的每一行数据称作一个元组3)属性:表中的每一列,列可以命名称属性名4)码:也译为码键,表中的某个属性或属性组,它可以是唯一的确定一个元组。
5)域:属性的取值范围6)分量: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7)关系模式:对关系的描述,表示为:关系名(属性1,属性2 …属性n)注:关系模型要求关系必须是规范化的,满足最一定的规范条件,关系的每一个分量必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数据项。
关系模型的数据操作(共4个)查询,插入,删除,修改(更新)关系模型的完整性约束(共3个)实体,参照,用户定义完整性1.3.1 三级模式共3个概念: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三级模式结构图1.3.2 二级映像哪二级1)外模型/模式映像:定义了外模型与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有多个)2)模式/内模式映像:定义了模式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唯一的)如何保证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通过二级映像,可以使数据库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也可以是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独立性,也可以使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得以分离,换来了用户使用数据库的方便。
本章作业1.数据库系统的特点1)数据的整体结构化2)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性低,易扩充3)数据独立性高4)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控制2.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1) 数据定义功能2)数据操作功能3)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功能4)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5)数据的组织,存储和管理功能6)其他功能3.概念模型的作用概念模型实际上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内一个中间层次,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是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层抽象,是数据库设计人员进行数据库设计的有力工具,也是数据库设计人员和用户间进行交流的语言。
4.关系模型的概念由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模型操作集合和关系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在用户观点下,关系模型中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一张二维表由行和列组成。
5.关系数据库的特点(关系数据模型的特点)优点1)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基础上2)概念单一,数据结构简单清晰,易懂易用3)关系模型为存储路径对用户透明,从而具有更好的数据独立性,更好的安全保密性,也简化了程序员的工作和数据库开发建立的工作缺点:存储路径对用户透明导致查询效率往往不如非关系数据模型6.三级模式优点是对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它把数据的具体组织留给DBMS管理,使用户能逻辑的抽象的处理数据,而不必关心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存储为了能在内部实现这3个抽象层次的联系和转换,数据库系统在这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了二层映像,外/模和模/内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关系“用户”角度来看——二维表“数学集合论”角度——集合:涉及的概念:域、笛卡尔积、元组、分量、基数、候选码、主码、全码;笛卡尔积与关系。
关系模式:R(U,D,DOM,F)(R为关系名,U为组成该关系的属性名集合,D为属性组U中属性所来目的域,DOM为属性向域的映像集合,F属性间数据的依赖关系集合)或R(A1,A2,…An)关系是笛卡尔积的有限子集所以也是二维表,表的每行对应一个元组,表的每列对应一个域关系数据库:关系的集合本章作业1.关系模型3个组成部分关系数据2.关系与关系模型的比较3.理解关系的三类完整性约束(完整性规则)关系模型的完整性规则是对关系的某种约束条件,关系模式中可以有三类完整性约束:实,参,用。
其中实和参是关系模型必须满足的完整性约束条件,被称作关系模型必须满足的完整性约束条件,被称作关系的二个不变性,应由关系系统自动支持1)实:保证一个数据(实体)是可识别的,规则:若属性A是基本关系R的主要属性。
则属性A不能取空值(主码不取空)2)参:保证由一个数据找到另一个数据,规则:若属性(组)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它与主码Ks相对应,则对于R中每一个元组F上的值必须1.或者取空值,2或者等于S中某一个元组的主码值3)用:保证一个数据的取值合理,是针对某一具体关系数据库的约束条件,反映某一具体关系数据库的约束条件,反映某一具体应用所涉及的数据必须满足的语义要求。
4.在参照完整性中,为什么外部码属性的值可以为空,什么情况下才是空。
可以为空,它表示该属性的值尚未确定,但前提条件是该外部码不是其所在关系的主属。
SQL概述SQL支持的三级模式结构图(视图、基本表、索引或存储文件)数据定义功能(1)建立和删除基本表;(2)建立和删除索引数据查询功能(1)单表查询(选择表中的若干列、选择表中的若干行、对查询结果排序、使用集函数、对查询结果分组)(2)连接查询(等值连接、自然连接、复合条件连接)(3)嵌套查询(带有IN谓词的子查询、带有比较运算符的子查询)数据更新功能(1)插入数据(2)修改数据(3)删除数据视图(1)视图概念(2)定义视图(定义单源表视图、定义多源表视图、定义带表达式的视图、含分组统计信息的视图)(3)查询视图(4)更新视图(5)视图的作用(共5个)本章作业1.试述SQL特点1)综合统一,2)高度非工程化,3)面向集合的操作方式,4)以同一种语法结构提供多种使用方式,5)语言简洁,易学易用2.基本表视图二者区别,联系基本表是本身独立存在的表,在SQL中一个关系就对应一个表视图是从一个或多个基本表中导出的表区别:1)视图本身不独立存储在数据库中,是一虚表2)数据库中只存放视图内的定义。
而不存放视图对应的数据,这些数据仍存放在导出视图的基本表中联系:视图在概念上与基本表等同,用户可以如同基本表那样使用视图,可以和基本表一样被查询,删除,也可以在视图上定义视图数据库安全性控制分类能够使用GRANT,REVOKE语句进行用户授权和回收授权数据库设计过程(6阶段)本章作业1.试述数概概念的重要性和步骤数概是整个数设的关键,将在需求分析阶段所得到的应用需求首先抽象为概念结构,以此作为各种数据模型的共同基础,从而能更好,更准确的用某一DBMS实现这些需求。
概设方法有多种,其中最经常采用的策略是自底向上的方法,该方法的设计步骤通常分为二步:1.抽象数据设计局部视图。
2.集成局部视图,得到全局概念结构2.什么是数逻设试述其步骤逻设任务是把概设设好的基本E-R图转换为与选用DBMS产品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相符合的逻辑结构。
1.将概结转为一般的关系,网状,层次模型2.将转换来的关,网,层模向特定DBMS支持下的数据转换3.对数模进行优化事务的基本概念事务的概念及事务的四个特性是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操作系列,这些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
特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续性恢复的实现技术数据转储的种类;数据库恢复及方法。
并发控制概述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3种)丢失修改,不可重复读和读“脏”数据封锁机制—并发控制的主要方式封锁是实现并发控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是事务T在对某个数据对象操作之前,先向系统发出请求。
对其加锁,加锁后事务T就对该数据对象有一定的控制,在数据T释放他的锁之前,其他的事务不能更新比数据对象,确切的控制由封锁的类型决定基本的封锁类型2种:排它锁(x)共享锁(s)封锁(1)封锁的概念和类型(2)如何使用封锁机制解决三类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习题1给出三个实际情况的E-R ,各种联系2.学校有若干系,每个系有若干班级和研究室,每个研究室有若干个教员,其中有的教授和副教授每人各带若干研究生,每个班有若干学生,每个学生选修若干课程,每门课由若干学生选修E-R 图3一个学生可选多门课,而一门课又有多个学生选修每个学生每选一门课,一门课业可以有多个老师讲授。
一门课使用多本教材E-R 图 4某工厂生产若干产品,每种产品由不同零件组成,有的零件可用在不同产品上,这些零件不同原材料制成,不同零件使用材料可以相同这些零件按所属不同产品分别放在仓库中,原材料按类别放在若干1:11:nn:n仓库中的e-r图)找出所有供应商的姓名和所在城市SELECT SNAME, CITYFROM S;2)找出所有零件的名称,颜色重量SELECT PNAME, COLOR, WEIGHT FROM P;3)找出使用供应商S1所提供的零件的过程号码SELECT PNOFROM SPTWHERE SNO=’S1’;4)找出工程项目J2使用的各种零件名及数量SELECT ,FROM P,SPJWHERE =AND =’J’;5)找出上海厂商供应的所有零件号码SELECT DISLINCT PNOFROM S, SPJWHERE =AND CITY=’上海’;6)找出使用上海产的零件的工程名称SELECT JNAMEFROM JWHERE =AND =AND =’上海’;7)把全部红色零件的颜色改成蓝色UPDATE PSET COLOR = ‘蓝’WHERE COLOR = ‘红’;8)由S5供给J4的零件P6 改为由S3 供应UPDATE SPJSET SNO = ‘S3’WHERE SNO = ‘S5’AND JNO = ‘J4’AND PNO = ‘P6’;9)从供应商关系中删除S2的记录,并从供应情况关系中删除相应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