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法、道家治国方略浅析

合集下载

道家法思想和儒家法思想对当代法治之借鉴意义

道家法思想和儒家法思想对当代法治之借鉴意义

道家法思想和儒家法思想对当代法治之借鉴意义
道家法思想和儒家法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种重要法律思想体系,它们对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和法律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今,在中国现代法治建设中,道家法思想和儒家法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本文将分别探讨道家法思想和儒家法思想在当代法治建设中的借鉴意义,并分析它们在中国法治建设中的应用和发展。

道家法思想对当代法治建设的借鉴意义。

道家法思想强调“无为而治”,主张“不以治,无以治也”,提倡以自然为师,强调宇宙、自然规律的无为而治,认为法律应当不偏不倚地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遵循“道法自然”的原则。

在当代法治建设中,我们可以借鉴道家法思想,强调法律的自然性和普遍性,避免人为干预和过度规制,注重法律的灵活性和包容性,尊重和保护个体自由和权利,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作用,实现社会秩序的自然调和和自发协调。

儒家法思想对当代法治建设的借鉴意义。

儒家法思想主张“仁政”、“德治”,强调在治国理政中应当注重道德教化和德治之道,提倡以仁爱和道德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秩序,重视人的内在修养和自我约束,强调在法治中注重“以德化人、以礼治国”,实现法律和道德的有机结合。

在当代法治建设中,我们可以借鉴儒家法思想,强调法律的道德性和价值导向,注重法律的道德启蒙和教育意义,提倡以法律规范来促进社会公德和社会责任的履行,强调在法治中注重“以仁治国、以礼制人”,实现法律和道德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

儒家、道家、法家的治国理念

儒家、道家、法家的治国理念

1、孔子:政治上主张“德治”与“仁政”,着重伦理道德教育。

“仁学”就是孔子思想的精髓,也就是其政治思想、道德思想、教育思想以及文献整理思想的理论基础与前提。

1、“仁学”的内容: 1)、孝悌——仁学之血缘基础2)、“仁者爱人”3)、恭、宽、信、敏、惠4)、克己复礼为仁2、“克己复礼”——孔子的救世“良方”1)、礼制文化2)、礼与仁3、以“仁”为核心的儒家理想人格4、“仁学”现代价值之思考:1)、积极的入世之主体精神。

2)、自觉的道德自律意识。

3)、以人为本的仁爱精神。

4)、恭敬与尊重的礼仪文明导向。

2、孟子的“仁政”思想: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提出仁政主张与“民贵”“君轻”的思想,发挥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与性善论的伦理观,2、孟子的仁政学说:A、省刑罚,这与法治有关;B、薄税敛,这就是属于财政问题;C、深耕易耨,这就是属于经济建设;D、教化,以孝悌忠信为大要。

6、“仁政”学说的当代价值A、孟子的仁政学说,对我国的现代政治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以德治国”B、孟子的民本思想, 一切以民心向背为标准的主张,对当代“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观念的贯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强调以人为本,即将人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与归宿,肯定天地之间人为贵,人为万物之灵,在人与物之间、人与所谓鬼神之间,以人为中心。

统治-人。

C、“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自我价值完善方法。

“先义后利者荣,先利后义者辱。

”“义胜利为治世,利胜义为乱世。

”见利思义、舍生以取义。

“修身养性”3、荀子把人治与法治统一起来,把自律与她律统一起来,把教育感化与强制约束统一起来。

提出的隆礼重法、王霸并用的治国模式,把儒家的人文精神渗透进法治理论当中,强调执法者应当抱着“爱民”的态度,又把法的精神引入儒家思想里,实现了儒法两家传统治国理念的优势互补。

历史证明,荀子的这一构想,为未来的统一大帝国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治国方案,为汉代以降历代王朝所实际奉行。

中国古代治国思想总结论文

中国古代治国思想总结论文

中国古代治国思想总结论文中国古代治国思想是一个非常复杂和丰富的领域,涉及到许多不同的流派和学说。

本文将从儒家、道家和法家三个主要流派的角度来总结中国古代治国思想。

首先,儒家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种治国思想。

儒家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仁爱和道德行为。

儒家认为统治者应该以身作则,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孔子提出的“仁政”思想,强调君主应以仁爱之心来治理国家,使人民获得真正的福祉。

儒家强调君臣之间的和谐关系,认为统治者应尊重民众的权益,关心他们的生活和福祉,建立良好的统治秩序。

此外,儒家还主张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培养人才和教育民众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

其次,道家也对中国古代治国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道家注重自然和宇宙的道,强调奉行无为而治。

道家认为人们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

道家提倡“无为而治”,强调官员应遵循自然的规律,与其相和谐。

道家认为统治者应以德治而不以法治,通过个人的品德养成和修养来影响他人。

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最后,法家是古代中国的另一种重要的治国思想。

法家注重法治和秩序,提倡以法律为准则来治理国家。

法家认为统治者应依靠法律来统治,通过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法律来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法家强调忠诚和纪律,认为统治者必须严格执行法律,公正处理事务,保护社会的利益和权益。

法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的建立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治国思想是多样和丰富的,儒家、道家和法家是其中最重要的流派。

儒家注重道德和人伦,强调仁爱和教育的重要性;道家强调无为而治和自然的道;法家注重法治和秩序,提倡严格执行法律和纪律。

这些思想为古代中国的政治体系和治理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指导。

儒家、道家、法家的治国理念

儒家、道家、法家的治国理念

儒家、道家、法家的治国理念1. 孔子:政治上主张“德治”和“仁政”~着重伦理道德教育。

“仁学”是孔子思想的精髓~也是其政治思想、道德思想、教育思想以及文献整理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前提。

1、“仁学”的内容: 1,、孝悌——仁学之血缘基础2,、“仁者爱人”3,、恭、宽、信、敏、惠4,、克己复礼为仁 2、“克己复礼”——孔子的救世“良方”1,、礼制文化2,、礼与仁 3、以“仁”为核心的儒家理想人格 4、“仁学”现代价值之思考:1,、积极的入世之主体精神。

2,、自觉的道德自律意识。

3,、以人为本的仁爱精神。

4,、恭敬与尊重的礼仪文明导向。

2. 孟子的“仁政”思想: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提出仁政主张和“民贵”“君轻”的思想~发挥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和性善论的伦理观~2、孟子的仁政学说:A、省刑罚~这与法治有关,B、薄税敛~这是属于财政问题,C、深耕易耨~这是属于经济建设,D、教化~以孝悌忠信为大要。

6、“仁政”学说的当代价值A、孟子的仁政学说~对我国的现代政治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以德治国”B、孟子的民本思想, 一切以民心向背为标准的主张~对当代“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观念的贯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强调以人为本~即将人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肯定天地之间人为贵~人为万物之灵~在人与物之间、人与所谓鬼神之间~以人为中心。

统治-人。

C、“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自我价值完善方法。

“先义后利者荣~先利后义者辱。

”“义胜利为治世~利胜义为乱世。

”见利思义、舍生以取义。

“修身养性”3. 荀子把人治与法治统一起来~把自律与他律统一起来~把教育感化与强制约束统一起来。

提出的隆礼重法、王霸并用的治国模式~把儒家的人文精神渗透进法治理论当中~强调执法者应当抱着“爱民”的态度~又把法的精神引入儒家思想里~实现了儒法两家传统治国理念的优势互补。

历史证明~荀子的这一构想~为未来的统一大帝国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治国方案~为汉代以降历代王朝所实际奉行。

儒家、道家、法家的治国理念

儒家、道家、法家的治国理念

儒家、道家、法家的治国理念儒家、道家和法家是古代中国思想史上三个重要的派别,它们的治国理念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主干。

儒家治国理念儒家注重人文道德和伦理价值,强调“仁爱”和“礼治”。

他们认为,一个国家的稳定和繁荣取决于其人民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因此,儒家的治国理念注重培养人民的道德品质,推崇以德治国的原则。

儒家强调君主的道德品质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君主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以身作则,引导人民走向道德高尚的社会。

此外,儒家也强调君民关系的重要性,认为君主应该关心人民的生活,尊重人民的权利和自由。

在政治制度方面,儒家主张“礼制”,即以礼仪规范社会秩序,强调等级制度和尊卑关系。

他们认为,通过教育和礼仪训练,可以培养人民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从而达到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

道家治国理念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强调顺应自然规律,不干预自然进程。

他们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自然而然的,不应强制干预。

因此,道家的治国理念注重减少政府干预,让社会自由发展。

道家强调政府的角色应该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的权利和自由。

他们认为,政府不应过度干预经济和社会事务,而应通过制定简单的规则和法律来维护社会秩序。

此外,道家也强调人民的自由和权利,认为政府应该尊重人民的意愿和选择。

在政治制度方面,道家主张“小国寡民”,即国家应该保持小规模,政府权力应该分散,让人民能够自我管理。

他们认为,通过减少政府干预,可以激发人民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法家治国理念法家注重法律和秩序,强调通过法律来管理国家和人民。

他们认为,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基石,必须得到严格执行。

因此,法家的治国理念注重建立严格的法律体系,并通过法律手段来管理国家和人民。

法家强调政府的角色应该是制定和执行法律,通过法律来规范人民的行为。

他们认为,只有通过严格的法律制裁,才能够惩罚犯罪和维护社会秩序。

此外,法家也主张以法律手段来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促进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浅析儒墨道法四家法律思想

浅析儒墨道法四家法律思想

浅析儒墨道法四家法律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其中以儒家、墨家、道家、法家这四家影响力最大,这四家思想不仅影响着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政治统治,也影响我国几千年的政治制度,并且他们所展现出的救世情怀和独断性,深刻影响着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的深层次心理。

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以周王室为代表的旧王权社会等级秩序正逐渐瓦解,各种社会力量粉墨登场,在进行着一场恃强凌弱的丛林法则,面对纷繁复杂的局面,先秦诸子百家经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从不同角度回答了如何解决社会所面临的问题,他们创造了主张各异,极富个性的学说,这些思想流派在学术态度上都有哪些特点呢?儒墨道法家,学术态度儒家学术态度,孔子排他性,孟子独断性在学术态度上,儒家思想表现出来强烈的排他性和非批判性,孔子认为,自己的学说就是真理,无论在哪个时代,自己的学说都是可行的、有效的。

孔子思想中有许多关于“礼”的内容,他认为夏商周之礼的核心内涵是稳定的,不变的,只不过随着朝代的变化稍微调整而已,孔子对礼的永恒性的坚信,显示出对自身学说真理性的强烈自信。

当别人质疑自己的学说时,孔子并没有理性地反思自己,他有时会转移问题,或掩盖问题,甚至上升到认识上的分歧,甚至对对方人格攻击,这就是孔子思想的非批判性的表现。

孔子的学术态度还体现在排他性上,当面对异己思想时,孔子不是积极地融合它们,而是主张用政治力量消灭它们。

孟子在学术态度上,也表现出了鲜明的独断性,孟子一方面认为自己学说即真理,另一方面完全否定其他诸子百家学说的合理性,并且对其他学说进行非理性的批判。

孟子宣称“浩然之气”,强调“仁义思想”,仁义是与浩然之气是相一致的,这是他自身学说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所在。

当孟子的学说被质疑时,他展示出雄辩性,他的回答有些让人信服,有些却表现出非理性的态度;孟子认为异己思想是导致社会动荡的根源,强烈希望统一社会思想,消灭异己理论。

荀子认为,自身学说是绝对正确的,放之四海而皆准,荀子认为“礼”的核心思想是至高无上的,礼是万物有序运转的根本保障,天下万事万物不合于礼就会消亡,合于礼就能生存发展,礼就是衡量万事万物是否正确的唯一尺度。

儒家和道家的治国理念

儒家和道家的治国理念

儒家和道家的治国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治理理念和哲学思想。

儒家的治国理念强调以德治国,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自觉。

儒家认为,道德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只有通过道德教化,才能使人民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

儒家强调君子的道德品质,认为领导者应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道德修养来影响人民。

同时,儒家也注重礼乐制度,认为礼乐制度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道家的治国理念则强调无为而治,尊重事物的自然规律,不强行干预。

道家认为,自然界万物都有其固有的规律,只有让事物按照其固有的规律发展,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理效果。

道家注重道法自然,提倡无为政治,认为领导者应顺应民意,让人民自由发展。

同时,道家也强调“无为而治”,即领导者应该少干预、少干涉人民的生活,让人民自由发展。

在实际应用中,儒家的治国理念更适用于社会秩序的维护和稳定。

因为儒家强调道德教化,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自觉,能够有效地引导人民遵守社会规范,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

同时,儒家也注重礼乐制度,能够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而道家的治国理念则更适用于创新和变革。

因为道家强调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规律,能够引导人们从自然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推动社会的创新和发展。

同时,道家也强调无为政治、顺应民意,能够激发人民的创造力和积极性,推动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总之,儒家和道家的治国理念各有特点,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治理理念和哲学思想。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理理念和方法。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现代社会的治理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儒、法、道家治国方略浅析

儒、法、道家治国方略浅析

儒法道家治国方略浅析[摘要]中国古代治国思想极其丰富,其演变脉络环环相连,从孔子“以德治国〞再到商鞅、韩非主张的法治思想,后又演变为汉武帝“以德、以法治国〞并重的思想。

唐朝以后统治者那么实施"德主刑辅"的治国方针。

治国方略也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态势。

[关键词]儒家法家道家治国方略思想中国古代治国思想极其丰富,其演变脉络环环相连,从孔子“以德治国〞再到商鞅、韩非主张的法治思想,后又演变为汉武帝“以德、以法治国〞并重的思想。

唐朝以后统治者那么实施"德主刑辅"的治国方针。

治国方略也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态势。

就治国方略的影响力而言,主要有儒家的“以德治国〞、道家的“无为而治〞、法家的“以法治国〞。

当今中国“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就是在借鉴古代治国思想的基层上提炼出来的。

一、儒家治国方略儒家治国方略是“以德以礼治国〞,主张以“仁爱〞作为德之核心,高度重视伦理道德的价值,重视人格及人际关系的和谐,以达社会有序稳定之目的。

〔一〕重仁政何为“仁〞?“泛爱众,而亲仁〞,“仁者“爱人〞。

何为“政〞?“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仁政就是统治者要以德待民,反对苛政,自己要以身作那么,先行仁德,这样才能到达治民安民之目的。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儒家政治思想表达出用“礼治〞对“德治〞进行标准,孔子认为“不知礼,无以立也。

〞而治国那么必须“齐之以礼〞。

他甚至要求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只有通过“礼治〞才能到达“德治〞的目的。

“仁义道德,非礼不成〞,“礼者,君之大柄也。

〞〔二〕重和谐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和谐〞,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正是以“和谐〞为最高目标。

“修身〞是追求身心的和谐,讲的是个人的身心和谐。

这是第一步,是为了能更好地齐家、治国、平天下。

“齐家〞是家庭和谐的途径。

先齐家,后治国。

总结道家儒家法家思想论文

总结道家儒家法家思想论文

总结道家儒家法家思想论文道家、儒家、法家是中国古代三大思想流派,对于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这三种思想进行总结,并探讨它们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首先,道家强调“道”的概念,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本原理。

道家注重个人修行,主张追求自由自在、心静如水的境界。

道家强调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理念,认为社会秩序应建立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

儒家则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伦理的重要性,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秩序。

儒家崇尚仁,认为人的行为应该以仁为准则,要体现人伦关系的和谐与成就社会公共利益。

法家则着重讲究法治,追求统一的法律体系和严格的规范。

法家思想主张以法律为基础,通过规范行为来维护社会秩序。

法家强调权威和惩罚,通过严密的法律和刑罚来达到社会控制和管理。

这三种思想流派在一些方面存在相似之处。

它们都致力于社会秩序的建立和维护,都关注公共利益,并在一定程度上关注个人修行。

此外,它们都为治理社会提供了不同的理念和方法。

然而,道家、儒家和法家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

道家强调个体的自由与自在,倡导无为而治,认为人应顺应自然。

而儒家注重人伦关系,崇尚仁爱,追求和谐社会。

法家则着重讲究法治,侧重于通过法律来维护社会秩序和人的行为。

在实际应用中,这三种思想流派各有其优缺点。

道家的追求无为而治可能过于理想化,不适合用于实际的社会治理。

儒家的重视道德伦理和人伦关系,强调仁爱,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积极影响。

而法家注重法律和刑罚,可以提供一定程度上的社会维稳。

综上所述,道家、儒家、法家是中国古代三大思想流派。

它们在社会秩序的建立和维护上有一些共同点,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

这些思想为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结合不同的思想来指导社会治理和个人行为。

易中天认为,儒、墨、道、法四家的治国观点各有特色

易中天认为,儒、墨、道、法四家的治国观点各有特色

易中天认为,儒、墨、道、法四家的治国观点各有特色
观点:儒、墨、道、法治国观点各有特色
易中天认为,儒、墨、道、法四家的治国观点各有特色,都有值得汲取的长处。

例如儒家的治国观点是礼治,即用伦理来管理国家,其原则是“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但道德是软控制,只能律己,不能律人,否则就成为杀人的工具。

墨家人治,主张贤人治国,选最圣明的人做天子,次圣明的人做诸侯,以此类推到大夫等。

这是一种精英统治模式,但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当时为世袭制度,不能保证最圣明的人的子孙仍然圣明。

而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救、不治。

法家观点两面三刀,既赞成无为而治,又主张人不治法来治。

这里的法是王法,与今天的法有本质不同,法家治国方法可以表述为“两面三刀”。

两面就是赏和罚,三刀就是权势、手段和法。

易中天表示,“儒家思想好比一剂良药,它对预防道德沦丧、不讲信用等问题的发生确实有帮助。


先秦诸子的思想,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有什么借鉴作用?易中天认为,真正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是要靠科学、民主、法治。

现代城市建设中出现的千城一面、环境污染等现象,儒家方案起不了作用,相反,道家方案不失为一剂发展良方。

道家法思想和儒家法思想对当代法治之借鉴意义

道家法思想和儒家法思想对当代法治之借鉴意义

道家法思想和儒家法思想对当代法治之借鉴意义1. 引言1.1 道家法思想的特点道家法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体系之一,具有独特的特点和理念。

其主要特点包括:一、自然法则:道家注重自然法则,强调顺应自然、顺势而为。

认为自然界存在着道,人应当顺应自然的规律和变化,以求得和谐和平的状态。

二、无为而治: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强调自然而然地达成目标,不必刻意干预或强求。

倡导顺其自然,顺势而为,不要强求结果。

四、尊重道德:道家倡导道德和品德修养,主张心灵与道相合,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道德修养被视为最高的境界,对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起着重要作用。

五、非权威性:道家不强调规范和规则的权威性,而是倡导自主和自由的精神。

强调让人自由选择自己的道路,不受外部压力和规范的束缚。

六、追求真实和简朴:道家强调追求真实和简朴的生活方式,舍弃繁琐和虚浮的物质追求,提倡朴素和自然的生活方式。

1.2 儒家法思想的特点儒家法思想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理念主要包括仁、义、礼、智等。

儒家法思想强调“仁”,认为一个人应该具备仁爱之心,尊重他人,关爱社会。

儒家法思想注重“义”,指导人们遵循道德规范,做出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

儒家法思想提倡“礼”,强调社会礼仪规范的遵循,以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儒家法思想也强调“智”,主张通过学习和修养提升个人的道德和智慧水平,以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儒家法思想注重个体的修身养性,提倡仁义礼智的实践,强调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秩序和和谐关系。

这种思想具有指导人们正确行为和处理人际关系的作用,对于当代法治实践也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

2. 正文2.1 道家法思想对当代法治的借鉴意义在治国理政方面,道家注重“无为而治”,强调自然规律的运行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这对当代法治提出了警示,提醒我们在制定法律时要尊重人与自然的关系,避免人为干预过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也启示我们,在治理社会问题时不宜过度干预,应该尊重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避免刻意干预破坏社会自发的秩序。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纵横家1,儒家:其思想核心是“仁”,“仁”是孔子提倡的最高的道德标准“礼”是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仁”即“爱人”.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孔子在政治上主张恢复西周的礼制,在教育上创办私学,提倡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讲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孟子主张君王应行“仁政”,这样才能使天下归心。

在思想上形成了仁与礼的一种张力结构;由内圣而外王,通过内体心性成就外王事功之学;尤注重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并将之运用到政治实践中,成为指导性的原则。

“到西汉时期,儒家思想又发展出“仁义礼智信”等思想标准.以仁、恕、诚、孝为核心价值,着重君子的品德修养,强调仁与礼相辅相成,重视五伦与家族伦理,提倡教化和仁政,轻徭薄赋,抨击暴政,力图重建礼乐秩序,移风易俗,保国安民,富于入世理想与人文主义精神。

主要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卿、董仲舒、朱熹、王阳明等。

比较出名的代表作有《论语》、《孟子》、《荀子》、《周易》等。

儒家讲的是中庸之道、三纲五常。

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要求臣、子、妻必须绝对服从君、父、夫,同时,君、父、夫要为臣、子、妻做出表率。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是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儒: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儒家倡导天人合一。

1、和而不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义利之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中和之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4、人生在世:立德、立功、立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天下情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儒家:思想主旨是仁义,舍生取义,以仁孝治国。

是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廉耻、名节等。

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仁政,讲究三纲五常,重视伦常关系。

儒家、道家、法家的治国理念

儒家、道家、法家的治国理念

教育。

“仁学”就是孔子思想得精髓,也就是其政治思想、道德思想、教育思想以及文献整理思想得理论基础与前提。

1、“仁学”得内容:1)、孝悌——仁学之血缘基础2)、“仁者爱人”3)、恭、宽、信、敏、惠4)、克己复礼为仁2、“克己复礼”——孔子得救世“良方”1)、礼制文化2)、礼与仁3、以“仁”为核心得儒家理想人格4、“仁学”现代价值之思考:1)、积极得入世之主体精神。

2)、自觉得道德自律意识。

3)、以人为本得仁爱精神。

4)、恭敬与尊重得礼仪文明导向。

2、孟子得“仁政”思想:发展了孔子关于“仁”得思想,提出仁政主张与“民贵”“君轻”得思想,发挥了天人合一得世界观与性善论得伦理观,2、孟子得仁政学说:A、省刑罚,这与法治有关;B、薄税敛,这就是属于财政问题;C、深耕易耨,这就是属于经济建设;D、教化,以孝悌忠信为大要。

6、“仁政”学说得当代价值A、孟子得仁政学说,对我国得现代政治文明建设有着重要得借鉴意义。

“以德治国”B、孟子得民本思想, 一切以民心向背为标准得主张,对当代“以人为本”得人本主义观念得贯彻,有一定得参考价值。

强调以人为本,即将人作为考虑一切问题得出发点与归宿,肯定天地之间人为贵,人为万物之灵,在人与物之间、人与所谓鬼神之间,以人为中心。

统治-人。

C、“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得自我价值完善方法。

“先义后利者荣,先利后义者辱。

”“义胜利为治世,利胜义为乱世。

”见利思义、舍生以取义。

“修身养性”化与强制约束统一起来。

提出得隆礼重法、王霸并用得治国模式,把儒家得人文精神渗透进法治理论当中,强调执法者应当抱着“爱民”得态度,又把法得精神引入儒家思想里,实现了儒法两家传统治国理念得优势互补。

历史证明,荀子得这一构想,为未来得统一大帝国提供了切实可行得治国方案,为汉代以降历代王朝所实际奉行。

1. 老子它以关于“道”得学说为中心,崇尚自然,倡导无为,重视人性得自由与解放。

无为而无不为得社会、政治、人生论1、无为而无不为得政治观老子所提出得“道”,开辟了一个超越了现实世界得本体世。

儒墨道的治国主张

儒墨道的治国主张

儒墨道的治国主张
儒家、墨家、道家是中国古代的三大哲学流派,它们对于治国主张有着不同的理念和观点:
一、儒家:
代表人物:孔子(孔夫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治国观点:儒家强调仁爱、仁政和礼治。

孔子提倡的“仁”是一种广泛的人际关系中的爱和仁慈,主张君子治国应以德治。

礼制被认为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人伦关系的重要手段。

儒家注重道德伦理,强调君臣、父子、兄弟姐妹等社会关系的和谐。

二、墨家:
代表人物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治国观点:墨家的治国主张以兼爱、非攻为核心。

墨子主张废除分封制度,设立官员选拔制度,反对战争和攻伐,提倡和平。

他认为君主应当对百姓兼爱,实行爱国主义,以消除社会的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平等。

三、道家:
代表人物:老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道家思想也包括庄子的观点。

治国观点: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和“道法自然”。

他们认为,君主应当遵循道的原则,不要过于干预社会的自然运行,要顺应自然的规律而治理国家。

道家注重无为而治,强调谦逊和谨慎,提倡让百姓自由自在,不受繁琐法规的束缚。

这三大学派的治国主张体现了不同的价值观和社会理念,为古代中国
提供了多元而丰富的政治思想资源。

在实际历史中,这些学派的观点也常常交叉影响,形成了更为复杂的政治理论体系。

儒道佛三家治国思想之比较研究

儒道佛三家治国思想之比较研究

儒道佛三家治国思想之比较研究在中国历史上,儒家、道家和佛家是三个重要的思想流派,这三种思想都在中国古代社会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这三种思想中,儒家的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

依据儒家的思想,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王朝和政治制度,如夏、商、周、汉、唐、宋等,成为了中国智慧与文化的代表。

然而,另外两种思想流派同样拥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尤其在治国方面,这些思想提供了不同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以儒道佛三家治国思想为对象,探讨其在治国方面的表现,分析其本质和特点。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其核心思想是仁政、礼制、道德、家庭美德和人伦关系。

儒家思想注重社会秩序,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贡献,倡导君主关心百姓的福祉,追求和谐与稳定。

在政治上,儒家思想认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等人伦秩序是社会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君主必须以身作则,做到谦虚温和,关心百姓的生活,建立良好的治理体系。

历代儒家学者都站在稳定与秩序的维护和发展上,主张采用慈爱平和的方式治理国家,重视仁爱和人道主义。

尽管儒家思想是从伦理伦常出发,强调个人修养,但政治思想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家思想的中心是道家的主张,它代表“自然”的思想方向,包括洛书、鬼谷子、庄子等多种流派。

道家强调自然秩序,重视自然法则,提倡自由、无为而治,注重人性的本真、内在的财富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张通过调整生态环境来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在治国方面,道家思想主张不干预自然秩序,预防过度干涉导致自然反弹。

它要求国家充分尊重个人自由,遵循天人合一的原则,强调平和而互信的国际关系,提倡无政府主义。

不过,在中国历史上,道家思想没有成为主流思想,但是实际上,它对中国哲学艺术的发展和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佛家思想起源于印度,是中国古代思想的外来成分之一。

佛家学说强调世俗与超俗的关系,重视个人解脱,主张禅修、禁欲和六度。

在治国方面,佛家思想主张以佛法为政,强调合理的性格塑造和自我修养,而不是采取干预政策。

儒法道三家的治国思想

儒法道三家的治国思想

儒家主张以德治国,反对以法治国,主张人治,反对法治;法家主张“法”术“”势“”三者统一;道家主张无为而治。

儒家主张以德治国,反对依法治国,主张人治反对法治。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论语》)意思是说,用政治来引导,用刑法来统一,老百姓就会免于刑罚但不知羞耻;用道德来引导,用礼来统一,老百姓就会有羞耻感并且不会犯法。

儒家把治国寄希望于有道德的君主身上,主张君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季康子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论语》)儒家主张人治,认为法制禁令是人制定的,法令是死的,人是活的,法令最终靠人来执行,愚笨的人遵守法令,聪明的人制定法令。

儒家也主张无为而治,但前提是为政以德,“恭己”。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程颐说:“为政以德,然后无为。

”(《四书章句集注》)“子曰:‘无为而治,其舜也与?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论语》)法家主张“法”术“”势“”。

“法”是政府制定发布的法律条文;“术”是君主驾奴臣下的方法,是用人之道;“势”代表当权者的政治权威。

“法”,制定一系列严格的法律规章,法令彰显,号令严明。

不过法令的推行,必须有专政权力,即“势”的支撑。

君主必须占据把握巩固特定的势位,掌握足够大的实权,他才能控制臣民,立法用术。

势位具体表现为君主的“二柄”,即赏罚,也称为刑罚或刑德。

赏罚必须“必”,当赏则赏,当罚则罚。

君主如何确定官员的赏罚呢?这就牵扯到“术”的运用。

“术”包含了权诈,阴谋,勾心斗角,党同伐异,玩弄手段等勾当,堪称“国粹”,是政治最黑暗险恶惹人生厌的部分。

不过法家所称的“术”的更明确含义是“审合刑名”。

一个官职有一个官名(“名”)对应于特定的任务(“形”或“实”)官员名实吻合则受赏,否则挨罚。

这就叫“循名核实”。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认为国家百姓有其自身发展的轨道,反对国君过多的干预社会干扰百姓。

道家法思想和儒家法思想对当代法治之借鉴意义

道家法思想和儒家法思想对当代法治之借鉴意义

道家法思想和儒家法思想对当代法治之借鉴意义道家法思想和儒家法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两大重要的法律思想流派,对于中国古代法治有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如何将这些传统法律思想与当代法治结合起来,发挥其借鉴意义,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道家法思想和儒家法思想的核心理念出发,分析其对当代法治的借鉴意义,并探讨如何将这些传统法律思想运用到当代法治实践中。

一、道家法思想的借鉴意义道家法思想源自老子的《道德经》,其核心理念在于“无为而治”、“因循自然”。

道家认为,人们应当顺应自然规律,顺其自然,不做过多干预,这样才能达到和谐的社会状态。

这对当代法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道家法思想提倡“无为而治”,强调不要过度干预社会运行,这对于当代法治来说,意味着要尊重自由、尊重法制和尊重人权。

当代社会应当摒弃极端的干预和过度的管制,而是应该更多地借鉴自然规律,在法治中充分体现出自由与平等、公平与正义。

道家法思想强调因循自然,强调与自然和谐共生。

这对于当代法治意味着,在立法和实施法律时,应当更多地考虑自然规律,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使法律与自然之间取得平衡,实现法治和谐。

道家法思想还强调“柔性”的治理,主张追求“无为而制”,这对于当代法治来说,意味着要摒弃过于严苛的制度和法规,更多地体现人性化、灵活性及包容性,促进公民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儒家法思想源自孔子的《论语》,其核心理念在于“仁政”、“德治”。

儒家认为,仁政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德治是治本固邦的法宝。

这对当代法治同样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儒家法思想提倡仁政,强调以仁爱为本的治理,注重人的修养和道德。

这对于当代法治来说,意味着要注重法律的人文关怀,发挥法律的温暖与温情,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儒家法思想强调德治,主张以道德来治理国家和社会。

这对于当代法治意味着,应当重视公民的道德建设,提倡激励机制和行为规范,促进社会公德的提升和行为的规范化。

三、道家法思想和儒家法思想在当代法治中的实践道家法思想和儒家法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当代法治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道家法思想和儒家法思想对当代法治之借鉴意义

道家法思想和儒家法思想对当代法治之借鉴意义

道家法思想和儒家法思想对当代法治之借鉴意义道家和儒家是中国古代两大哲学流派,其中道家和儒家的法思想对当代法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道家法思想以“无为而治”为核心,强调顺应自然,尊重自由,主张以德治国。

儒家法思想则主张以礼治国,注重规范和秩序,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道德。

这两种法思想都对当代法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通过对道家和儒家法思想的深入理解和应用,可以更好地指导当代法治工作,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道家法思想强调顺应自然,尊重自由。

道家认为“无为而治”是治理国家的最高境界,主张顺从大自然的发展规律,不做过多的干预和操控。

这对当代法治提供了启示,即在立法和执法过程中,应当尊重个体的自由和权利,遵循客观规律,不过度干预和限制。

这不仅可以有效地保护公民的权益,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立法过程中,应当减少不必要的干预和限制,充分尊重和保障公民的自由,确保法律的公正和合理性。

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注重依法行政,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避免滥用职权和侵犯自由,实现法治的公平和正义。

儒家法思想注重规范和秩序,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道德。

儒家认为“礼”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主张以礼治国,通过规范和秩序来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

这对当代法治也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即在建设法治社会的过程中,应当注重道德和规范的培养,强调个人的修养和素质提升,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风尚。

在立法和执法工作中,应当注重社会道德和伦理的引导,加强公民教育和道德建设,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和责任感,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和素养,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注重规范和秩序的维护,严格执行法律,加强法治监督和社会管理,构建公平、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儒皮法骨道家心”——“儒、法、道”三种意识形态下的汉王朝

“儒皮法骨道家心”——“儒、法、道”三种意识形态下的汉王朝

“儒⽪法⾻道家⼼”——“儒、法、道”三种意识形态下的汉王朝“穷则独善其⾝,达则兼济天下”,儒家,曾作为中国古代⼏千年封建社会的基本指导思想存在着,激励着⼀代⼜⼀代的中国⽂⼈⼊世,⽽儒家学派的创始⼈——孔⼦,则是“⾼⼭仰⽌,景⾏去处。

”被后世当作圣⼈的典范。

作为确⽴儒家为正统思想的汉王朝,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下,汉王朝统治时期却充斥着“儒、法、道”三家的⾝影,今天我们就来浅析下,“儒、法、道”三种意识形态下的西汉王朝。

“儒、法、道”三家在汉王朝不同时期的应⽤黄⽼⽆为,与民休息在汉朝初⽴之际,百姓已遭战⽕摧残多时,各种事物百废待兴,朝廷急需调整状态,于是与民休息,藏富于民的基本国策就被统治者制定下来,《汉书》中记载:“孝惠⾼后之时,海内得离战国之苦,君⾂俱欲⽆为,故惠帝拱⼰,⾼后⼥主制政,不出房闼,⽽天下晏然,刑罚罕⽤,民务稼穑,⾐⾷滋殖。

”⽽后⽂景⼆帝时期为缓和阶级⽭盾,仍旧延续⾼祖⽆为⽽治的治国⽅略,并且⽂景⼆帝开始⼤⼒发展农业,强调“农,天下之⼤本,务莫⼤焉。

”。

道家黄⽼学说注重节俭制奢,所谓“卑宫室⽽⾼道德,恶⾐服⽽勤仁义”,在汉朝初期统治者承继尧舜明君贤明爱民的思想,加之道家黄⽼⽆为、顺其⾃然的与民休息政策,符合当时的社会状态,缓解了当时的社会⽭盾,极⼤的促进了汉初经济的发展,“⽂景之治”更是为汉代中期发展新局⾯提供了必要条件。

推崇孔⽒,抑黜百家在汉武帝统治初期,汉武帝刘彻与窦太后的权⼒⾓⽃逐渐浮出⽔⾯,汉武帝依靠儒⽣⼒量对抗窦太后专权和汉代前期黄⽼⽆为的主流意识形态,在窦太后去世后,汉武帝为巩固统治,采取了⼀系列尊儒的政策,如设⽴五经博⼠、建⽴太学、举孝廉、建⽴博⼠学官制等等众多引儒学⼠⼦⼊世的举措。

《史记·儒林列传序》中记“⾃此以来,则公卿⼤夫⼠吏,斌斌多⽂学之⼠矣。

”说到汉代儒家就不得不谈到⼀个关键性⼈物董仲舒,他摒弃了先秦时期儒家的理想主义,兼收百家之长,尤其是他提出“君权神授”并且明确“君⾂之礼”的重要性,⼗分符合汉武帝理想蓝图中的统治需要,此后他所提出的“推崇孔⽒,抑黜百家”,利⽤孔⼦学说来统⼀天下的思想,就被汉武帝以及后世君王效仿执⾏。

儒、道、法三家思想

儒、道、法三家思想

东方文化的核心是以儒家思想为主线,以道家思想和佛教为副线的发展历程。

只要提到东方文化或者中国的历史发展,都会和中国儒家学说联系在一起。

可以这样认为,儒家学说以规则和说理的方式来传播,道家以一种辩证的思维使人信服,而佛教是以一种哲学的方式进入人们的信仰世界。

它们对人生、对事物发展的规律都有自己特定解释并由此形成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对人性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都有自己的视角,尤其是对人生、对人自身的本质的理解,更是各有千秋。

有人说:儒学治皮肤之疾,道学制血脉之疾,佛学治骨髓之疾。

这里说出了三个层次,儒学尽管提出了许多治国方略,有“半部《论语》制天下”之说,但是它的致命弱点是缺乏严密的理论体系;道家有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由于过于消极,同时又没有得到统治者长期的青睐,从而没有在东方的文化中占主体地位;而佛学是一门出世的学问,它有着一套严密的逻辑体系,对于事物发展的规律有一种自圆其说的逻辑,但是由于是外来的文化,同时其理论又都是较为难懂的印度的经典翻译过来的,所以能懂得佛学的人往往比较少,但是由于它的理论解释比较能适应于一般群众,能帮助人们摆脱人生的一些烦恼,解决一些眼前的难题,所以它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

儒家的管理思想及其发展中国自从春秋战国以来,在诸子百家中,儒家是最幸运的。

集大成者当首推孔子,鲁国人,今山东曲阜。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在春秋战国那个极度动荡的年代,他心怀救国救民的理想,四处奔走推广和讲解他的理论,尽管受到了巨大的挫折,但仍然坚持不懈,在他和他的弟子的共同努力下,终使儒家的学说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

虽然历经数千年的历史沧桑,但依然以其特有的文化特质为世人所赏识。

儒家学说由孔子开创并提出了主体的思想构架,再经较晚的孟子和荀子的进一步补充,最终正式形成了一门学科――儒学。

儒家的学说一开始并不是正统的理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儒家学说进行了限制,发生过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对儒家进行了彻底的否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法道家治国方略浅析[摘要]中国古代治国思想极其丰富,其演变脉络环环相连,从孔子“以德治国”再到商鞅、韩非主张的法治思想,后又演变为汉武帝“以德、以法治国”并重的思想。

唐朝以后统治者则实施"德主刑辅"的治国方针。

治国方略也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态势。

[关键词]儒家法家道家治国方略思想中国古代治国思想极其丰富,其演变脉络环环相连,从孔子“以德治国”再到商鞅、韩非主张的法治思想,后又演变为汉武帝“以德、以法治国”并重的思想。

唐朝以后统治者则实施"德主刑辅"的治国方针。

治国方略也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态势。

就治国方略的影响力而言,主要有儒家的“以德治国”、道家的“无为而治”、法家的“以法治国”。

当今中国“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就是在借鉴古代治国思想的基层上提炼出来的。

一、儒家治国方略儒家治国方略是“以德以礼治国”,主张以“仁爱”作为德之核心,高度重视伦理道德的价值,重视人格及人际关系的和谐,以达社会有序稳定之目的。

(一)重仁政何为“仁”?“泛爱众,而亲仁”,“仁者“爱人”。

何为“政”?“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仁政就是统治者要以德待民,反对苛政,自己要以身作则,先行仁德,这样才能达到治民安民之目的。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儒家政治思想体现出用“礼治”对“德治”进行规范,孔子认为“不知礼,无以立也。

”而治国则必须“齐之以礼”。

他甚至要求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只有通过“礼治”才能达到“德治”的目的。

“仁义道德,非礼不成”,“礼者,君之大柄也。

”(二)重和谐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和谐”,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正是以“和谐”为最高目标。

“修身”是追求身心的和谐,讲的是个人的身心和谐。

这是第一步,是为了能更好地齐家、治国、平天下。

“齐家”是家庭和谐的途径。

先齐家,后治国。

在个人身心和谐的基础上,实现家庭的和谐,然后再从家庭的和谐扩展到社会的和谐。

“治国”是构建社会的和谐。

儒家认为,统治者只有做到与民同乐、与民共苦,做到权为民作用,利为民所谋,做到为政清廉,做到与民和谐共处,做到宽厚为政,才能实现国泰民安的社会和谐目标。

“平天下”是最终的和谐,也是和谐的最高理想。

“平天下”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后环节,也就是实现儒家的最高理想,即建立“大同社会”。

(三)重富民儒家非常关注民生,“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在其思想中始终有以民为本重“富民”的倾向。

儒家常常将民生置于优先的位置来认知和讨论。

“富民”是国泰民安的前提。

首先,“富民”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现实的经济利益决定人民的意识,所谓“恒产决定恒心”,“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其次,只有“富民”才能国安。

只有富民才能赢得民心,赢得民心是统治合法、合理的最终依据,得民心者得天下。

“富民”是政府天职。

儒家以“为民父母”为喻,“富民”是统治者的责任,《孟子·滕文公章句上》中讲到“为民父母,使民盻盻然,将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又称贷而益之,使老稚转乎沟壑,恶在其为民父母也!”,“治人者”天然负有“富民”之责。

(四)重贤教重教任贤是“以德治国”重要的一方面。

孔子强调要“选贤与能”,倡导知人善任,反对求全责备。

儒家重视“教化”,这也成为历代王朝统治者所遵循的治国之道。

《潜夫论.德化篇》中提到“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尊儒贵学,王教之本也”。

“人君之治,莫大于道,莫盛于德,莫美于教,莫神于化”,由此可以看出,“教化”被提到了极高地位。

儒家认为人才是治好国家的先决条件,所谓“学而优则仕”,教育作用之一即为教化民众,培养治国之才。

“为政在人”,儒家主张最有才能的人应成为国家政治领导;主张打破常规,破格任贤,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儒家的重贤教思想影响深远,也促使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教育,把教育看作立国之本。

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使秦国迅速富强起来,为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抑工商中国自古就有“士农工商”一说,由此可以看出“工商”处于末位,也可以看出当时对工商业者的歧视。

商鞅则是把对工商业者的歧视开始转化为抑制。

商鞅变法规定,禁止百姓弃农经商,凡是因经商和怠惰而致贫的,全家一起没收为官奴。

《商君书·农战》中指出,如果国家听任工商业者发展而不让他们去创造财富,人民就会逃避农战,从而不利于国,这也就是法家抑制工商的原因。

在古代人的思想中,工商业者多为奸诈之徒。

从历史上看,商鞅和秦始皇都曾经凭借国家暴力掠取商人的财产而为国家所用。

在秦统一六国之后,基于法家治国思想的引导,对商人进行很大的限制。

在国家本位思想的指导下,法家以强君权,重农业,抑工商的政治思想为基础,以加强中央集权,坚持法治,实行新的选官制度为手段,体现了他们建设对社会政治秩序的独到的思考。

三、道家治国方略道家的“无为而治”是一种独特的治国理论,其重点“无为无不为”,“无为”的结果反而可以“有为”。

“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三章)。

(一)尊重自然,海涵宽容道家眼中的理想世界是不争与和谐的混沌状态,他们认为要达到这种状态,必须要遵从自然和事物的客观规律和人的本性。

要顺应客观,尊重自然,既不有为,更不乱为。

要求统治者不以一人之智为智,而应以众人之智为智,要海涵宽容。

强调统治者和被统治者要遵从各自的自然本性,只要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能和谐地共存于一个体制之中,各自找准各自的位置,在国家中各自发挥各自的作用,便能“各不逾矩,彼此相安”,强调统治者虚静处下海涵宽容是建立和谐统治秩序的重要前提。

(二)顺遂民情,无为而治道家反对用外在力量区改变人的自然本性,反对道德仁义的狡猾。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第五章)。

他们认为,道德、仁义、孝慈爱是人类生来就有的,是先天性的自然本性,无须提倡而存在,所以治国者就应该“不仁”,过度的提倡仁义道德反而会在利益驱动下造成伪道德出现,从而导致真道德的丧失。

在道家眼里,治民如同种庄稼,要顺遂其性而深耕细耘之,否则带来的只能是彻底的失败。

(三)崇俭戒奢,修身养性在道家看来,高明统治者治国必须从自已做起,他们认为统治者必须率先垂范是治国的重点。

认为统治者恢复人的自然本性作为其修身的第一要务。

具体而言,一要节俭。

道家认为只有节俭,珍惜生命、精力,才合乎自然本性。

老子就曾说过“去甚,去奢,去泰”。

二要知足。

他们认为,统治者要懂得知足,适可而止,知足常乐,方可远离灾祸。

三要慎刑。

他们主张统治者要认识到重刑罚在治国上的巨大局限性。

道家认为,依靠强制力治国是典型的妄为,这种做法违背了自然好生爱德的本性,是不可行的。

(四)无知无欲,返朴归真道家认为社会是由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双方组成的,恢复人的自然本性,固然首先取决于统治者“道法自然”,清静无为,但同时也要求民众无知无欲,返朴归真。

道家认为只有双方共同致力于“无为”,方能从根本上解决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建立起朴素自然的社会管治秩序。

因此,他们主张对广大民众采取愚民政策,既不诱发民众的物质欲望,也不使其拥有知识,更不让其关心国家大政方针。

如何使广大民众“安性命之情”?道家的观点是将人的社会性消除到最低程度,只保留人的生物性。

道家“无为而无不为”、“清静为天下正”的治国宗旨之本质属性于此可见一斑。

四、三家治国方略评议(一)各具特色,各有不足儒家“以德治国”的优点是其看到了“德治”的巨大作用,强调“心服”与“民心”向背的巨大作用,这是有深远意义的。

“德治”论特别强调修身正心与德政礼治的联系,把道德的自律与他律统一起来,对人们起到了重要的行为约束作用,对提高民族文明素质、稳定与发展社会都有不可估量的巨大意义。

但是“德治”论的优点恰恰也蕴含着它的缺点。

它片面强调了“德治”的作用,走上了“德治”决定论的偏执之路。

如孔子认为只要实行“德治”,“则四海之内无刑民矣。

”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

法家治国的特色是强调法治,甚至提出了“法治”的重点是“治吏”的重要思想。

这在传统的“人治”社会是很可贵的,因为只有“德怀”而无“力摧”是不可能长治久安的。

但是法家的优点也隐藏着他的缺点。

他们反对“德治”,强调“法治”的永恒作用,亦走上了绝对化、片面化之路。

如他们主张滥用刑罚,用重刑罚轻罪,而且相信只要用重刑就能使“君子与小人俱正,盗肠与曾、史俱廉”,使君子与小人都能走正道。

这就把“法治”的力量神圣化了。

道家的“无为而治”,强调在自然规律面前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道家的“道”即指“天道”或称“天则”。

“无为”就是不能违背“天道”之意。

在古代中国思想家中像老子这样强调要遵循自然规律治国者,实属罕见,仅此一家。

但道家对“德治”与“法治”,只强调自然,也有偏执之嫌。

(二)优势互补,三治兼用儒法道三家治国方略各有所强亦各有所弱,但三派却互相对立各不相让。

东汉王充力主“文武张设,德力具足”,认为“夫德不可独任以治国,力不可直任以御敌也。

韩子之术不养德,堰王之操不任力,二者偏驳,各有不足。

堰王有无力之祸,知韩子必有无德之患”(《论衡·非韩》)。

主张“德”、“法”结合治国,偏一不可。

总之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治国方略,用得其道,避其所偏。

最好的办法是对三家治国方略各取所长,优势互补,三治并用。

历史证明,在社会比较稳定的年代,统治者多采用“王霸兼用”的方略,而每当战乱之后新王朝建立初期,社会急需休养生息,统治者多采用“无为而治”方略。

(三)渊源密切,共生共荣儒、法、道三家虽在治国方略上相差很大,但他们之间在根本上有许多共同点。

首先,他们在思想渊源上有密切的联系。

儒、道创始人曾有过思想交流。

孔子曾向老子求教过,肯定老子的“无为而治”。

法家韩非子与儒家荀卿有师承关系。

荀子是儒法杂之,韩非思想亦受某些儒学影响。

韩非思想中也有一些老子道家思想,称赞“人生之道,静退以为宝”。

由于儒、法、道有某些共同的历史思想渊源,所以他们在其治国学说上虽有差异,但一些共同点却是根本的。

一是目的相同。

其目标都是为忠君爱国,都是为国长治久安。

他们的治国方略都是以君主专制主义为中心。

儒家“德治”被称为“王道”,目标就是治国平天下;法家“法治”被锁定为“帝王之术”、“君主之道”;道家的“无为而治”,虽不如儒法明显,但也是为帝王提供治国之策的。

老子常以“圣”、“上”称谓开明的君主统治者。

二是都重视“民”的作用。

强调“以民为本”,民本主义成了他们的共有传统。

孔子提出“君以民存,亦以民亡”,认为“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

孟子更进一步提出了“民为贵,社樱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这都充分体现了儒家治国思想中的民本精神。

道家认为“无为而治”最符合百姓的希望与要求,可使民不争、不盗、不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