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风炉技术操作规程解析

鼓风炉技术操作规程解析
鼓风炉技术操作规程解析

鼓风炉熔炼操作分开炉、正常操作和停炉三个部分。

1开炉

1.1烘烤炉缸

新炉缸及虹吸井砌筑好后,先用木炭小火烘烤,使水分逐渐蒸发,应严格按照升温曲线,尽可能做到温度缓慢上升。切记不可升温太急,以防砖缝开裂,使生产中大量铅液渗入而损坏炉缸。甚至翻底而被迫停炉。在木炭烘烤期间,应勤除灰,保证热的传递,烘热炉底。用木炭烘烤时间一般为5~7天。视具体情况而定。烘烤后,清除干净炉缸余灰,改用木柴,逐渐提高温度。木柴烤期间一般4~7天。烘炉缸理论升温曲线如图1所示。可参照控制。烘烤的各个阶段,均应仔细检查炉缸各部受热和耐火砖的膨胀情况,及时做好记录。发现情况有异。迅速研究,采取措施处理。当炉缸温度升到700°C以上时,即转入正常开炉操作。

温度(℃)

1000 紧接开炉900

800 保温

700 7℃/h

600 保温

500

400 5℃/h

300 保温

200 3℃/h

10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时间(天)

图1 鼓风炉炉缸升温曲线

1.2开炉操作

开炉作业包括5 个步骤,按加入顺序依次为:木柴——底焦——渣料——过渡料——正式料。

底铅在加底焦过程中分批加入。

(1)加木柴。首先,用2:1的耐火泥和焦粉拌合料,堵好炉底排铅口(即安全口)虹吸口。木柴主要作引火之用,分3批加入。点火前先把木柴规整铺满炉缸,不得乱扔形成架空。在木柴上适当浇上废机油,然后点火。待木柴全部点着,火苗上来后,从炉顶或炉身工作门投入第二批木柴,投到风口处,待第二批木柴火满上来后,再加第三批木柴,投到风口上方1~1.5米处。投木柴时,必须按照炉口纵向平行投入,保持厚薄一致。将柴面找平,防架空现象。

(2)加底焦

待第三批木柴上火后,即开始加底焦。底焦分5批加入,每批加焦碳600 kg,同时结合焦碳灰分量及成分,计算加入定量铁矿石和石灰石。

下批底焦要在上批底焦上火后再加。从第三批底焦开始配加底铅。各批底焦和底铅加入量如下:

第一批:底焦600 kg(每侧进300 kg)

第二批:底焦600 kg(每侧进300 kg)

第三批:先进底铅1500 kg,底焦600 kg

第四批:底铅3000 kg,底焦600 kg

第五批:底铅4000 kg,底焦600 kg

当第三批底焦加完后,从风口处观察到红热焦碳时,即可关上风口盖开始送微风,随着炉内装入量的增加,风压逐渐提高到10~20 mmHg,若送风过大,会把烧着的焦碳吹黑落入炉缸,造成炉结。

(1)加渣料

渣料按4批加入,每批料加入底铅1000 kg,返渣(最好选择低锌炉渣)

800 kg焦碳100 kg。

加渣料过程中随着料面提高,逐步提高风压,视炉况确定风压提高的数值。同时要管好渣坝和虹吸口,并用黄泥堵塞咽喉口,此时,要经常注意检查风口,发现风口有蓝色火苗则打开咽喉口开始排放熔渣,绝对避免风口上渣。

(2)加过渡料

加过渡料8批,每批料的配比为:烧结块500 kg,渣料500 kg,焦碳130 kg。

(3)正式料

加完过渡料后,即转入正式料,至此,开炉作业结束,转入正常生产。

正常生产料的配比为:

烧结块:1000 kg

焦碳:100~130 kg

熔剂:视熔渣情况确定加入熔剂的品种和数量

2.正常操作

2.1加料

(1)进料顺序

焦碳——熔剂、返渣——烧结块

(2)每批料用料车由一侧加料门加入炉内,凭操作经验利用惯性力溜车,并经常交错调头。两侧炉门交替进行,使炉料尽可能均匀分布。

(3)随时观察料面情况,在下料较慢之处则多加焦碳和返渣,下料较快之处则多加烧结块。如果发现有不降料的地方,即产生悬料时,用长而粗的钢钎把棚料凿松。若炉结严重,则应与风口岗位联系,采取停风打炉结的措施。

2.2水温调节

水套水温要求按规定控制,水温过高,会产生蒸汽而阻碍冷却水进入水套造成缺水,水套被有烧穿的危险;水温过低,容易产生炉壁结渣,进

而发展成炉结。因此,要求严格控制水温。

(1)上部水套水温应控制在60±5℃,下部水套为70±5℃。

(2)每隔一定时间用温度计检查各水套水温,并及时调整进水量。

(3)在开炉、开风、停风、放冰铜和打炉结等操作过程中,随时注意水温的波动情况,及时进行调节,并与风口、进料等岗位取得联系。

(4)若发现某块水套的水沸腾喷汽时,应迅速将进水闸阀全部打开,使冷水压入水套内。当水温降低后,再调到正常水温。

2.3风口岗位

(1)初接班时,除仔细检查好上一班风口外,必须将所有风口普遍通一次。

(2)风口必须保持明亮或蜂窝状,正常情况下,每隔1.5~2 h,必须检查处理风口一次。

(3)处理正常风口时,应用钢钎向下打入炉子中心。

(4)发现风口有蓝色火焰(上渣迹象)时,应立即通知渣口岗位进行处理,若风口已上渣,可在靠咽喉端打开1~2个风口大盖,使渣喷出,防止风口凝死。

(5)暂时停风时,每侧至少要打开4个风口大盖,并关闭各支风管阀门,防止炉内CO进入风管、风机而发生爆炸事故。如果计划停炉两小时以上,除同时关闭大小风闸外,必须用黄泥堵塞风口,以防止吸入冷风,使炉内焦碳继续燃烧,渣、铅将封口堵死。

2.4虹吸放铅

(1)虹吸高度应按规定控制,虹吸井的铅液面一般比炉缸内铅液面高100~250 mm,虹吸井铅液面的高低用放铅溜槽的泥堰来控制,炉缸铅液面如过高,则咽喉口排渣和铅冰铜时会夹带部分铅液,此时应降低虹吸井铅液面高度。若炉缸内铅液面太低,铅冰铜又不能及时排出而滞留在炉缸内,极易形成炉缸炉结,此时则须提高虹吸井铅液高度,因此,虹吸溜子及咽喉溜子及咽喉溜子的高低,操作时要紧密配合。

(2)经常检查炉缸内部情况和虹吸道畅通情况。采用打开总管放风阀观察虹吸井内铅液面波动情况。如放风后,铅液落差大,说明虹吸灵活,炉缸内铅液通过渣层、冰铜层进入底部良好,否则要采取处理措施。

(3)经常用钢钎通虹吸道,以防堵塞。通出有含铜浮渣要及时从虹吸井扒出,防止凝结虹吸通道。

(4)铅液温度一般维持在800~850℃,以防虹吸道及镏子粘结,保证铅液畅通,若铅液温度过低,则应采取增加炉内底焦量或其它措施。

(5)停风前10分钟或渣口放粘渣时,要适当垫高虹吸溜子,以提高炉缸内铅液面,利于冰铜或粘渣排出。

(6)在渣口堵塞未及时疏通时,虹吸溜子要垫上黄泥,防止大量底铅被压出。

(7)停风后,虹吸道内要插入一根钢钎,并清除虹吸井周围粘渣,盖上木炭保温。适时摇动钢钎,检查是否凝死。开风时,用黄泥垫高虹吸,让粘渣从渣口排出后,再降到正常位置,绝对不允许降低虹吸高度的办法过早放铅。

(8)保证铸铅模干燥,不得有水,以免铅液注入时引起爆炸伤人。

2.5渣口(咽喉口)操作

咽喉口操作主要负责炉渣、冰铜的排放和相关事故处理。

(1)发现渣口渣流变小,发粘,虹吸井浮渣多时,及时打开冰铜口,将浮渣排出(粘渣包括铅冰铜及砷冰铜)。

(2)定时或凭实践经验排放铅冰铜。

(3)若停风半小时,只需排除粘渣,在渣口插入一根钢钎;停风一小时以上,要卸下铜水套,打掉渣口,并将封口堵上黄泥。

(4)发现风口上渣,要检查虹吸口、渣口是否堵塞或长隔层,然后确定处理办法。

(5)虹吸口和渣口两溜口高度,必须按规定控制,严禁有意采用垫高渣坝、降低铅坝的办法,将底铅压出而追求当班产量。

(6)当粘渣从渣口排除发生困难时,可打开炉子后端壁的备用渣口排渣。

3停炉

鼓风炉的停炉。分临时停炉(即故障停炉)和计划停炉(正常停炉)两种。

3.1有准备的临时停炉

停炉前,停止加烧结块,返入几批渣料,待炉渣及铅、冰铜全部放干净后,观察料柱是否已降到料面出现明火,黑烟上腾,杂有白烟。这时,逐渐降低风压,当料面降至接近风口水平位置或稍高时,停止鼓风,关闭风阀,将炉子两边的封口大盖各打开2个,取出咽喉铜水套,清理渣口,然后用钢钎插入渣口,同时用黄泥将各风口堵住,防止吸入冷风。与此同时,将虹吸溜子清楚干净,插上钢钎,再用木炭保温。

如果是停炉清理炉结,则在停风后加700 kg焦碳。清除完炉结再开炉时,先采取低风压,小风量操作,并集中返6~8批渣料进行洗炉,然后逐渐恢复政策操作。

3.2无准备临时停炉

当发生突然停风、停电、停水、水套烧穿等故障需立即停炉时,应迅速将风阀关死,打开风口大盖,防止因回风爆炸或炉内压力突减使风口上渣。如果只停炉几分钟,可不做特殊处理,停炉在半小时以上,则应将风口用黄泥堵塞。渣口、虹吸口清理干净后,均插上钢钎。

3.3计划停炉(正常停炉)

正常停炉前,应尽量降低料面,并返入几批发渣,待料面无法再降,熔渣排除干净后,关风停炉。停炉后,将安全口附近地区清扫干净,安好铅模,到开安全口放出底铅。最后卸下前端渣口水套,待炉内温度降低时凿去炉结,进行修理。

缅甸矿业部一矿铅炉改造工程技术操作规程(工程编号10-B0105)

云南省冶金研究设计院

2001年10月

院长王喜良

副总经理黄云平

总工程师李晓阳

主任黄云峰

工程负责人张昆荣黄光裕专业负责人瞿仁静

目录

1开炉 (1)

1.1烘烤炉缸 (1)

1.2开炉操作 (2)

2正常操作 (3)

2.1加料 (3)

2.2水温调节 (3)

2.3风口岗位 (4)

2.4虹吸放铅 (4)

2.5渣口操作 (5)

3停炉 (6)

3.1有准备的临时停炉 (6)

3.2无准备的临时停炉 (6)

3.3计划停炉 (6)

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

总经理安全生产责任制 、总经理是企业的安全负责人,对本企业工作负全面责任,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各项生产法规、制度和标准。 、重视职工的劳动条件和企业的安全、工业卫生状况和劳动保护工作。 、批准、发布本企业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规程、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和长远规划。 、深入现场了解掌握安全生产情况,组织开展安全技术研究工作,推广先进的安全技术和管理方法,审定重大灾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案。 、建立健全安全组织和机构,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稳定专业队伍。 、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及时研究和解决有关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审核引进技术(设备)和开发新产品中的重要安全技术问题。 、组织全厂性安全教育与考核工作。 、坚持“五同时”原则,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如企业内实行各级承包,以及与外单位的各项承包合同中,都必须有安全技术指标、安全管理要求和安全职责等条款,并认真考核。 、总经理不在时,由代理者负责。

车间主任安全生产责任制 、车间主任是车间的安全负责人,对车间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认真贯彻执行各 项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标准。 、拟订、修订车间安全技术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编制车间安全生产措施计 划和方案,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竞赛等安全活动,总结交流安全生产经验。 、组织落实车间的安全教育,并督促检查班组级安全教育。 、组织生产工人进行安全思想和安全技术教育,定期进行考核。 、组织车间的定期、不定期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安全装置、防护设施处于完好 状态。发现隐患及时组织整改,无力整改的要采取临时安全措施,及时向环境安全部报告。 、组织或参加车间各类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并按规定及时上报。 、建立、健全安全、防火组织,领导并支持车间和班组安全员的工作。 、生产班长在车间主任指定的工作范围内对安全生产负责。 生产班长安全生产责任制 、组织车间工人学习、贯彻执行公司和车间的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组织班组级的安全教育。

全自动氧弹热量计操作规程

松江水泥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2013-09-01发布2013-10-01实施佳木斯市松江水泥有限公司化验室发布

全自动氧弹热量计操作规程

1. 主要内容与适应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自动氧弹热量计的使用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自动氧弹热量计对煤发热量的测定。 2. 引用标准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SDACM3000全自动氧弹热量计使用介绍》 3. 操作使用主要数据 点火丝标准热值25J/g,。 4. 使用条件 4.1 氧弹计应放在单独房间固定台面上,不得在同一房间内同时进行其它试验项目。 4.2 室温应尽量保持恒定,每次测定室温变化不应超过1K,通常室温以不超出15-30℃范围为宜。 4.3 室内应无强烈的空气对流,因此不应有强烈的热源和风扇等,试验过程中应避免开启门窗。 4.4 氧弹计实验室最好朝北,以避免阳光照射,否则热量计应放在不受阳光直射的地方。 4.5 标定仪器常数后至下一次标定仪器常数,室温相差不得超过5℃。 5. 操作方法 5.1 氧弹正确使用

(1)将氧弹芯挂于氧弹支架上; (2)将已烘干的坩埚置于天平称量盘上,称出其质量。若是电子天平,则直接归零去皮; (3)用干净镊子或角匙将试样(充分混匀过),放入已称重的坩埚内,记下其质量(苯甲酸取两片;煤样为1g±0.1g;油样为0.3g~0.7g; (4)将装有试样的坩埚放到氧弹的坩埚支架上; (5)将点火丝接到坩埚支架(氧弹电极杆)上并拧紧螺帽,使点火丝靠近或稍接触试样; (6)点火丝不得与坩埚接触。若是煤样,则点火丝不得插入煤中,应弯成圆弧并尽量靠近煤样表面; (7)试样及点火丝装好后,平稳地将氧弹芯放入装有10 ml蒸馏水的氧弹筒内,旋紧弹盖并平稳放到充氧器上充氧; (8)测试完成后用放气阀将氧弹中的残留气体放出。 5.2 使用 打开氧气瓶阀门(减压阀的高压表指示氧气瓶内的氧气压力应大于5 Mpa),把氧弹放在充氧器弹定位盘上,使氧弹头对准充氧器气嘴,下压充氧手柄,压力要求为2.8~3Mpa(低压表指示),充氧时间30-45秒,充足氧气后缓慢松开手柄。取出氧弹,此时应能看到氧弹上面的气门芯向上突出,表示氧弹已充有氧气。 5.3 数据输入 输入试样重量、点火丝热值、添加物热值。

主控室培训

主控室人员培训 简述主控 主控就是炉上的中心,在整个系统中起上传下达,全程监控、调整的作用。俗话说“家有千口,主事一人”,主控工就是这两个炉的主事人,炉上的大部分工艺指令操作都是主控发出的,主控的作用举足轻重。 主控工的要求: 1.熟悉各岗位生产运行情况,了解整个系统的工艺流程。 2.业务知识精湛,操作时注意力集中,认真负责。 3.平时生产中要多看、多学、多总结,积累经验。 4.如遇突发情况,要沉着冷静处理,避免因紧张造成事态扩大。 主控工的职责 1.负责两炉炉况的实时监控、调整,确保两炉稳定正常生产。 2.监督炉前放渣、出铅情况,取样并及时送检,根据化验结果及时 调整。 3.负责监控调节各气体压力流量,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或上报。 炉子转入转出时的气体调节。 4.监控氧枪使用情况,根据参数变化提供理论依据,换枪时负责监 督安装情况、气密性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判定是否更换围砖。 5.每班对当班炉况、工艺调整情况、氧枪参数、锅炉、电收尘运行 情况监控、总结、分析,为生产连续进行提供依据。 6.使用专用工具对炉壳温度进行监测,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处理。

7.负责检修期间的所有协调工作,确保各相关单位生产不受影响。 8.负责本岗位范围内的所有现场、设备卫生的清理保洁工作。 9.对所辖范围内氮气、氧气、天然气等管道经常进行气密性检测, 确保安全无泄漏。 10.认真填写各项原始记录。 基础知识: 氧化炉: 底吹炉氧化熔炼目的:除去原料中的大部分硫,使硫化铅氧化成氧化铅,并产出符合鼓风炉还原熔炼要求的高铅渣块,同时产出含硫浓度较高的烟气,送制酸。 底吹炉氧化熔炼基本原理:底吹炉氧化熔炼是熔池熔炼,经配料制粒的混合料从底吹炉顶部加入,氧气从底部吹入引起熔体搅拌,与混合料中的金属硫化物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并释放出大量热使氧化反应继续下去,同时形成一次粗铅和高铅渣。 主要的反应方程如下: 氧化造渣反应: 2FeS+3O2+SiO2=2FeO·SiO2+2SO2 2ZnS+3O2=2ZnO+2SO2 2PbS+3O2+SiO2=2PbO·SiO2+2SO2 2PbS+3O2=2PbO+2SO2 2Pb+O2=2PbO PbS+2O2=PbSO4(nPbO·PbSO4) nCaO+SiO2=nCaO·SiO2 沉铅反应: PbS+O2=Pb+SO2(综合式) 2PbS+O2=2PbO+2SO2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管理制度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安全操作规程及标准的管理,维护良好的安全生产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编制 第二条编制依据 (一)现行的国家、行业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安全规程等; (二)公司有关安全管理制度、标准和规范; (三)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工作原理资料以及设计、制造资料; (四)曾经出现过的危险、事故案例及本项操作有关的其它不全安全因系; (六)其它有关要求。 第三条编制内容 (一)明确适用范围; (二)行业和工种要求的一般规定; (三)该工种的安全规定; (四)操作前的准备及安全确认,包括:操作前做哪些检查、机器设备和环境应该处于什么状态、应该做哪些调整、准备哪些工具等; (五)劳动防护用品的穿戴要求包括:应该和禁止穿戴的防护用品种类,以及如何穿戴等到; (六)操作的先后顺序、方式; (七)正常的操作程序; (八)操作过程中机器设备的状态;

(九)操作过程需要进行哪些测试和调整,如何调整; (十)操作人员所处的位置和操作时的规范姿势 (十一)操作过程中有哪些必须禁止的行为; (十二)特殊操作内容; (十三)异常情况处理要求; (十四)收尾工作; (十五)其他要求。 第三章培训及学习 第四条对照工种作业标准,建立健全各工种、各岗位人员操作规程和各工序操作标准。 第五条建立专门的安全操作规程学习制度,聘请有经验的老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讲解,对职工进行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同时要在公司举办的各类安全教育培训中,将安全操作规程列为重点学习内容,保证安全操作规程的全面落实,每次学习结束后,要组织对职工进行考试,考试合格者方可上岗。 第六条推行职工持证上岗管理制度。 第四章检查及考核 第七条制定安全操作规程考核验收办法,实行动态监督检查、班清班结,并做到持证上岗,使每一位从业人员均能明确自己所从事岗位应当如何做,做什么,怎么做,不应做什么。 第八条加大对安全操作管理的监督考核力度,对不熟悉操作标准的上岗人员,要立即进行停工培训。 第九条特殊工种及各岗位从业人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并且熟知本岗位操作标准。对现场抽查应知应会差者或违反操作标准作业者,责令

量热仪操作规程

TYHW-V汉显全自动量热仪操作规程 一环境要求 1.实验室应设有一单独房间,不得同一房间内同时进行其他客观存 在试验项目;实验室最好朝北,以避免阳光照射;否则,仪器应放在不受阳光直射的地方。 2.实验室尽量保持稳定,每次测定过程室温变化不应超过1℃,通 常室温仪15~30℃范围为宜。 3.室内应无强烈的空气对流,因此不应有强烈的热源和风源等,实 验过程中应避免开启门窗;应避免室内人员过多。 4.若实验室内装有空调,则必须避免空调运行时形成的气流直接吹 响仪器,建议用户24小时开启空调或者不开空调。 5.电源:AC220V±10%,50Hz;须良好接地。 二、操作方法 接通电源,仪器“嘟嘟”报讯,并排水,同时显示内筒及外筒温度。

排水结束后系统进入如下界面并等待进一步的操作: (一)热容量标定 标定前应先输入苯甲酸、点火热数值。如数据不变,则不必输入。 1.称取苯甲酸0.9-1.0g·。(如为片装则可直接使用)苯甲酸应 研细,在以浓硫酸为干燥剂的干燥皿中放置三天活在 60-70℃烘箱中烘3-4小时,冷却后压饼。 2.安装点火丝 取0.2mm粗的点火丝约10cm长,中部绕成螺旋状,安装 在遮火罩上的电极间。并注意点火丝不要接触遮火罩,以 免形成短路。把已知重量的棉线一段夹紧在点火丝上,另 一端搭接在试样上。 3.氧弹中加入10ml蒸馏水,拧紧氧弹盖,放在充氧仪上充氧

15秒以上(每次试验充氧时间应该一致)充至压力 2.8- 3.0MPa 把氧弹放在内筒的支架上,盖上顶盖。 4.按“标定”键,根据提示进行输入后通过“确认”键进入 下一步“加水”时间设定,单位“秒”。设定结束,“确认” 后自动入水。加水结束进入“定容”过程。

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绿色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 为确保生产出绿色食品优质大米,特制定此技术规程。对水稻生产基地的规管理和技术指导,严格控制各种污染。 一、水稻栽培管理 (一)育秧 1、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地区的优质高产新品种,不带病菌、虫源、无破粒、无秕粒、优质高产新品种。 经两年实验示,选出绥粳4,龙洋16,180,旱香74,旱香52等优质品种。这些品种抗病性强、生产性好、米质优良(一级米)、适口性好。 2、种子处理 晒种 3月25日——3月30日,室外晒种1—2天,增加种子活力。 盐水浸种,浸种4—5天后捞出控干进行催芽,有50%种子露白后方可播种。

3、营养床土配制 根据当地条件选用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偏酸、无草籽的腐殖土或旱田土,风干过筛,最好加15-20%草碳土,按照每平方米苗床需要20kg原土,加入适量75%浓硫酸使PH值达到5-6.0,制成营养土。 4、秧床整理 选取无盐碱、土地肥沃、平坦的壤土为育秧地块, 田要泡透使土质松软。秧床设置宽1.5米、长15米,秧沟宽30厘米,将秧床精细整理,达到平整一致,无作物根茬、杂草。 5、播种 4月5日——4月12日,首先在浇透水的置床上铺有孔地膜或软盘,然后铺撒3cm厚的营养土,刮平,浇透水,盘育苗每盘播70克左右,合理密植,稀播育壮秧。 6、秧田管理 温度管理 出苗前密封保温,棚温控制在30℃左右,苗出齐后及时撤去地膜。2叶1心时,温度控制在20—25℃左右,低温大床苗,严防高温烧苗和徒长。降温主要靠通风大小来调节。 水分管理

6、整地 11月上旬,水稻机收后,秸秆全部还田深翻,亩秸秆还田量在600公斤以上。 按照绿色食品优质米要求,四月下旬在耙地时施用em 菌发酵好的农家肥2吨/亩,施底肥磷酸二胺5公斤/亩,农家肥要施均匀,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进土壤理化性状。 一次性深施,这样不仅节省施肥次数,而且有利于提高有效分蘖率和有效穗数及穗大粒饱,减少垩白率,提高稻米品质。 4月25日——5月1日泡田。 耙地 春季耙地以旱耙为主,泡田后水耙找平为辅,水耙地以寸水不露泥为准。 (二)插秧 5月9日——5月28日,当气温稳定在13℃时,就可开始插秧,插前3—5天整好地耙细耙平,寸水不露泥,沉淀适宜时,就可以插秧,插秧时要保证插秧质量,浅插,插秧

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劳动卫生规程

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劳动卫生规程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l本规程规定了控制和消除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的职业危害因素、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的健康的劳动卫生管理要求。 1.2本规程适用于本市范围内一切从事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等作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简称单位)。 2.引用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及标准 2.l《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2.2《上海市职业病防治条例》及配套文件 2.3卫生部《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规定》 2.4卫生部《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卫生预评价规范》 2.5《上海市建筑设计预防性卫生监督办法》 2.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2.7《劳动卫生国家卫生标准汇编(l)》 2.8《劳动卫生国家卫生标准汇编(2)》 2.9《劳动者防护用品选用总则(GB11651-89)》 3.术语 3.1有色金属冶炼:以含有杂质的有色金属矿产品或再生金属为原料,通过火法冶炼或湿法冶炼及其它物理化学方法,去除杂质,提取各种有色金属纯度的方法。 3.1.1火法冶炼:以工业炉为主要设备,包括鼓风炉、转炉、平炉、边转炉、感应炉、电阻炉等,以电能或燃料为加热方法,经加料、熔化、

氧化、扒渣、还原、浇铸等工序,通过烟尘及炉渣除去杂质和提纯金属的方法。作业温度都在金属熔点以上。 3.1.2湿法冶炼:以电解槽、反应塔、反应釜、萃取槽等为主要设备,通过金属的无机溶液或有机溶液,经过电解、萃取、置换、浸出、过滤等工序,除去杂质,提纯金属的方法。 3.2有色金属加工:以各种金属或合金为原料,通过熔炼,烧铸成坯料,经过压延、挤压、拉伸等工序,加工成各种线材、棒材、管材、带材、板材、箔材的方法。 3.3劳动卫生防护设施:是指劳动卫生防护措施中的技术措施。是除尘系统、排毒系统和通风设施的统称。不包括无排风罩和排风管等仅由排气扇组成的设施。 3.4有害作业:又称有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的化学、物理、生物性等因素的作业的统称。 3.5有效分隔:指A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在没有职业危害因素或含不同职业危害因素的B作业场所不得检出或不得超 过其空气中的本底值。 3.6上岗前职业性健康检查:包括对新从事有害作业的人员和从无害作业岗位转入有害作业岗位的人员,在从事该有害作业场所之前所进行的职业性健康检查。 3.7定期职业性健康检查:指对从事或曾经从事有害作业的劳动者,根据其所接触有害因素的危害程度,定期所作的职业性健康检查。具体间隔时间按照卫生部《职业性健康检查规定》的要求执行。

安全操作规程管理制度—【安全资料】.doc

安全操作规程管理制度 《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是煤矿生产建设必须遵循的“三大规程”之一,是各工种职工进行生产活动的准则,按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操作,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工程质量,避免违章作业,减少人身、设备和财产损失,保障安全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为进一步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提高煤矿职工的安全技术操作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编制的《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确保我公司的安全生产,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安全操作规程管理制度,望有关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一、组织领导 公司成立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实施领导小组,董事长兼总经理任组长,生产副总、安全副总、技术副总任副组长,成员有各单位负责人组成。 公司成立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实施考核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科。 公司各单位都要成立由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实施领导和考核小组,公司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考核小组每月对各单位的学习贯彻开展情况进行一次考核,每年度进行总结评比,进行兑现奖惩。 二、操作规程依据标准

公司所有上岗人员均以2002年12月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编制的《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为学习使用标准,原操作规程与本操作规程有抵触者,以此操作规程为准。 三、各工种学习内容 结合我公司实际,立足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地质测量及爆炸材料等6个专业,93个岗位工种实行对口学习,并本着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原则,要求公司员工人人力求弄懂、学通、学会、学精。 四、学习上岗要求 1、公司干部员工分专业、分岗位、分工种,针对各自的岗位、工种对口学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参加公司组织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否则一律停止工作,继续学习,待考试及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2、每周星期一各单位必须组织员工集中学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由本单位技术员主持,公司考核小组派人参加负责监督考核,对不参加学习者一律停止工作,补课学习,直至合格后方可上岗。 3、对新招员工必须到公司培训中心参加安全知识及操作规程的学习,待

使用量热仪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使用量热仪安全操作规程 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使用量热仪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量热仪室房间室温能控制在15℃~30℃(有空 调),相对湿度≤80%,室内无强烈的空气对流,无热源、 冷源和风扇,周边无强烈震动、灰尘、强电磁干扰、腐蚀 性气体;不要在同一房间内同时进行其他高温项目试验; 有空调或用电炉、暖气取暖的实验室不得时开时关,更不 得上班开,下班关;仪器放置时,不能靠近暖气片、空调 风直吹处、有阳光直射的地方;每次测定室温变化不应超 过1℃,外筒温度应尽量接近室温,相差不得超过1.5K。 2.使用前必须事先检查开关、电机、以及机械设备、电 路接线是否正确,接地是否良好,确认各部分是否安置妥 当。 3.装样时,将氧弹头挂于氧弹支架上,将装有样品的坩

埚放在坩埚架上,装好点火丝,点火丝应与试样接触良好或保持微小的距离,并注意勿使点火丝接触坩埚,以免形成短路而导致点火失败,甚至烧毁坩埚及坩埚架。同时还应注意防止两电极间以及燃烧皿于另一电极之间的短路。 4.往氧弹加入10ml蒸馏水。小心拧紧氧弹盖,注意避免坩埚和点火丝的位置因受振动而改变,甚至使试样被点火丝弹出。对于易与飞溅的试样,可先用已知质量和热量的擦镜纸包紧,或先在压饼机压饼并切成2-4mm的小块使用。操作过程中应尽量少振动氧弹,以避免坩埚和点火丝的位置因受振动而改变,造成点火失败或烧毁坩埚。 5.煤样的粒度应小于0.2mm,先将煤样混合均匀,不同部位多点称取煤样,煤样重量为(1±0.1)g左右;在用同一把勺子称取多种试样时,取完一个试样后必须擦干净再取另一个试样;高热值的试样称量应小于1g(如油品,称样量在0.5g),保证总热量不超过35000J。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直播油菜) 一、目标单产: 平均单产125公斤,高产田块150公斤以上,其产量结构是:每亩密度13000—15000株,单株角果数230—240个,角粒数16.5—17粒,千粒重 2.8— 3.0克。 二、品种选择: 选择“双低”产量潜力大的中油杂7819、华油杂62、华油杂9号、中双9号、中双12号、圣光77和希望528等油菜品种。 三、播期安排: 直播油菜适宜播种期为9月下旬—10月上旬,每亩播量0.25公斤,水田比旱地适当加大播量。 四、平衡施肥: 根据测土配方施肥通知单的要求科学平衡施肥。一般每亩底施30%复合肥50公斤或40%复合肥40公斤加优质硼肥1—2公斤或“油菜伴侣”2包。 五、间苗定苗: 三叶前及时间苗定苗,直播杂交油菜每亩留苗1.3万株左右,间苗时留大苗留壮苗,间小苗间弱苗。 六、化学调控: 为防止冬前旺长、早苔,三叶期对播种较早、长势较旺的田块实施化学调控,每亩大田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0克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培育矮化壮苗。 七、早施追肥: 定苗后及时追施提苗肥,一类田块亩施尿素7.5—10公斤,二、三类田块适当加大用量,每亩施用尿素10—12.5公斤,促进平衡生长。 八、重施腊肥: 腊肥要早施、重施,在元旦前后每亩施用40%或45%复合肥15—20kg,培育壮苗越冬。越冬壮苗标准是:苗高35cm左右,绿叶数12片以上,根颈粗1.5cm以上,开盘直径40cm以上。

九、加强春管: 开春后雨水较多,应及时清理三沟,减轻渍害和冻害。进入初花期,选用40%菌核净或70%百菌清粉剂防治油菜菌核病2次以上。同时,开展叶面施肥2—3次,每亩每次用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加优质硼肥100克,防止“花而不实”,促进籽粒饱满。 十、适时收脱: 在油菜达到八.九成熟时适时收割。采取人工收割加机械脱粒的方式,既可提高工效,又可减少损失。 双低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1、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双低杂交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规范。本规程适合于湖北省郧县二熟制地区育苗移栽油菜。 2、产品目标及品种选择 2.1 产量目标:每667m2(亩)产量125-175kg。 2.2 品质目标:芥酸≤5%,硫苷≤40μmol/g(饼)。 2.3 品种选择优质高产双低油菜中油杂7819、华油杂62、华油杂9号、中双9号、中双12号、圣光77和希望528等油菜品种。 华油杂62 。 3、技术措施 3.1 育苗 3.1.1 苗床条件:土质松软肥沃,排灌方便,地势平坦。 3.1.2 苗床面积::按苗床与大田按1:5备足。 3.1.3 苗床耕整与投肥:播种前一周内耕整2-3次。结合耕整每667m2(亩)除施腐熟有机肥100kg外,另施纯氮1.3-2.6kg,五氧化二磷4kg,硼砂0.5kg。 3.1.4 播种期:一般在9月15日左右。 3.1.5 播种量:亩播0.4-0.5kg,均匀撒播,并薄盖一层细土。 3.1.6

鼓风炉各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炉前工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1、炉前工作要服从班长的工作安排,并积极主动地完成工作任务。 2、接班时用扦子全面检查一遍风口,以了解炉内情况,并向班长报告。 3、正常生产时,炉前工要认真观察炉子运行情况,根据风口温度、进行情况及时与进料工联系,指导进料操作。 4、每次放完渣和出完铅时,都要打一遍风口,扦子要打到炉子中心,保证炉子正常进风。并按班长或技术人员要求打风口。 5、要经常检查风口情况,发现风口存渣要及时清理,保证送风。风口门漏风的要及时处理或换风口插板,减少漏风。 6、每次放完渣或铅时,都要及时对放铅口、渣口、溜槽进行清理,保证溜槽畅通。 7、正常生产时要时刻观察水套长流水是否长流,发现停流时要及时查明原因。保证水套不断水。 8、正常生产时,要时刻检查鼓风机、排风机、冲渣水泵的运行情况,发现有故障及时处理。需要维修人员修理的,及时通知维修人员,并积极协助配合维修。 9、做好岗位卫生工作。交班前要将渣溜、铅溜、放进铅锅清理干净,地面无碎铅、渣子。工具要齐备。物放有序。 进料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1、进料人员要按班长和技术人员的要求进料。积极配合炉前的要求布料。 2、正常情况下按顺序进料,小炉子生产时,除按顺序进料外,还应将料均匀地撒在炉内,炉内炉料不能偏析。 3、按技术人员、班长或小黑板的要求控制料面高度。料面的高度不能高或过低。 4、要定期用扦子捅炉子,观察炉子上部炉结生成情况,不能有跑空风、蓬料现象。 5、在小炉子生成时,操作台上只能存放一批炉料,进完一批,不能混料。 6、进料人员要时刻观察炉子烟气情况,不能有明火,在穿火严重或开停炉子时,要将直通烟道打开,必要时将第一个烟道人口门打开。以避免烧布袋。 7、接班后要了解上班情况,检查焦炭质量、混合料、熔剂情况,随时调度进料人员注意质量和推料。 8、要搞好操作台的环境卫生,不能有散落的炉料。工具要齐备,物放有序。 推料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1、接班后首先检查称是否准确、小车及其它器具是否齐全。原料和熔剂储量是否够本使用。及时向班长汇报。 2、按小黑板上的规定及顺序装料、称量。称量要准确。熔剂的加入量要按要求加入。不准随意改变顺序和料量。 3、服从班长和进料人员的指挥推料。 4、焦炭要求尽可能地装入块焦,小于20毫米的要小于1%。不能带有焦粉和泥土。 5、在生产时要负责打渣子和萤石,保证生产的需求。 6、在大炉生产时,要交叉进料,不能将次序弄乱。 7、每次推完一批料后,要及时记录。不准随意涂抹。 8、负责现场的卫生工作。交班前要将现场散落的各种物料清理干净,器具整洁完好。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管理制度【最新版】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公司现场安全管理,规范员工作业行为,预防事故发生,制定本制度。 一.安全操作规程的编写: 1各基层单位(矿井)安全第一责任者负责组织编写本单位所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各级分管领导负责组织本专业技术人员编写所管范围内岗位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各业务科室负责制定本战线各工种操作规程,并监督执行。定期进行修订及时补充和完善规程内容 3安全检查处、安检科对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区域公司生产技术处、机电处、通风处、安全检查处对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内容进行审核。 5各工种操作规程编写,应由技术人员、现场管理人员、

本岗位从事工作5年以上的老工人组成。 二、内容要求: 1操作规程的编写要涵盖所有工种,及各工种操作的全部过程; 2操作规程要明确对各人员的基本要求,操作程序,操作标准,明确违反操作所带来的后果。 3.操作规程内容要符合实际,层次清晰,语言简练,通俗易懂。 三.操作规程的学习 1、员工上岗前必须进行本岗位操作规程的学习,熟知本岗位作业操作程序、标准及要领,并经考核合格后上岗,在老工人带领、指导下进行作业。 2使用新工艺、新设备使用前必须对操作人员进行操作规程的培训,离岗3个月的人员重新上岗前必须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3各单位的技术人员要负责组织对职工进行操作培训、考核工作,不断提高职工的操作技能,更好的为生产服务。 4.各单位要每年组织不少于一次的岗位工种的技术比武活动,调动员工比本领,提素质的积极性。 三.操作规程的修订 1.操作规程要根据设备的改进与更新及时评审操作规程的符合性,并及时修订。 2.岗位增加时,要及时完善该岗位操作规程。 四.违反操作规程的处理 1.违反操作规程作业的人员,一经发现,视情节轻重,严肃处理。 2.造成事故的,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责任追究;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进行处理;

量热仪操作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正式版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量热仪操作工安全技术操 作规程正式版

量热仪操作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正式 版 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项。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启动前应检查电源与地线是否接触良好,以及主机的通信线连接好。 二、按仪器规定程序启动仪器,以及选项规定进行试验 三、试验时按规定操作,氧弹内加 10ml蒸馏水,氧压力达到2.8—3.0Mpa,充氧时间不小于15秒。若氧气压力低于5Mpa时,充氧时间应酌量延长,若降到 4Mpa时,应更换氧气瓶。 四、若发现氧弹漏气,则应检查氧弹漏气部位,换上备用密封圈。若氧弹螺纹滑丝,则禁止使用。

1、充氧仪严禁与各种油脂接触和周围严禁明火存在。 2、充氧仪上的导管应避免弯折、扭曲和碰伤。 3、每年必须定期更换一次外筒水。 4、每次试验完毕后,必须将氧弹的各部位用水冲洗干净,并用毛巾擦干。 5、测完热值后,氧弹内的气体一定要排净。 6、试验结束后要及时关闭电源。 7、煤的发热量测定按GB213-2008标准规定执行。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

农场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

农场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 送审稿 、尸■、亠 前言 我国是世界上栽培水稻最古老的国家。据对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炭化稻谷进行的同位素示踪分析,我国水稻栽培至今已经有六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早在汉代,就盛行用直辕犁耕田,文献中已开始记载插秧。古农书《齐民要术》中已提到排水晒田技术,《沈氏农书》中已论述了看苗施肥技术。 新的中国成立以来,广大劳动人民和科技工作者一方面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的稻作栽培技术,如总结、推广“南陈北崔”的经验,既促进了水稻生产,又丰富和发展了农业科学。另一方面,围绕水稻生产上的重大问题,开展科学实验,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指导稻作实践,使血多科研成果在水稻生产中发挥了作用。除普及矮秆良种和杂交水稻外,在栽培方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稀少栽培、湖南省连源地区的水稻规范化栽培、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的氮调法施肥技术、辽宁省的水稻高产、高效益栽培、江苏省的叶龄模式栽培、黑龙江等地的旱育稀植栽培等,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水稻栽培计算机模拟优化决策系统”(RCSODS江西农业大学的“水稻生长日历模型”(RICMA等的 研究和应用,都不同程度地推进了稻作技术的改革。因此,我国稻区有所扩展。全国水稻栽培面积由 1949 年的 3.8 亿亩发展到现在的将近 5亿亩地。各稻区还出现了许多高产单位和小面积的高产典型。然而,不同

年份、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之间,发展不平衡,产量波动较大,同世界最先进水平比,存在一定差距,就是同我国自然条件下的水稻潜在生产力及高产典型所达到的现实生产力相比,差距也很大;优质稻比重较小,稻米加工档次低,稻米品质急需提高;水稻生产结构单一,劳动生产效率较低。 2001 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水稻生产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总体分析,是机遇大于挑战。即入世以后,市场开放,减少贸易壁垒,利于大米净出口;公平竞争,国内外加个接轨,利于降低成本和增加收入;贸易和交流增多,容易引进先进技术和经验,促进稻作产业化。根据市场需求和水稻生长发育的需要,在实现均衡增产的同时,生产安全优质稻米,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并扩大出口,是我国水稻栽培的努力方向。 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广大农村对水稻种植机械化的要求日益迫切,机械插秧、抛秧面积迅速增加。新设计的水稻工厂化育秧成套设备可为解决水稻机械化问题提供可靠的保证。工厂化育秧,即在室内采用机械化的方法,将种子经催芽、播种、适温避光催苗及大棚育秧等过程 , 成批生产出适于机插、机抛、手抛和机摆使用的水稻秧苗。特制定操作规程,以期望水稻产前与产后达到四个化(机械化、产业化、标准化、现代化)。第一章总述 美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的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均已达到 97% 以上,实现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国内外的实践证明,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不仅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有效争抢农时,提高了水稻产量,而且

底吹炉工艺培训教材

底吹炉工艺培训教材****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目录第一章工艺部分 一、底吹炉氧化熔炼工序基本原理 二、底吹炉投入物料 三、底吹炉工艺操作条件 四、成品、半成品质量标准 第二章:控制室相关基本操作规程 一、底吹炉转入操作规程 二、底吹炉转出操作规程 三、紧急转出操作规程 四、升温程序: 五、降温程序: 第三章: DCS设备控制部分 一、设备开机顺序 二、系统开停机 三、DCS熔炼炉系统的操作 四、DCS汽包部分的操作 五、控制室现场人员的操作 六、电脑故障处理 第四章:工艺控制部分 一、渣含铅的调整 二、锅炉出口温度的控制 第五章:事故处理 第一节:控制室相关故障 第二节:其它相关岗位故障回顾

第一章:工艺部分 一、底吹炉氧化熔炼工序基本原理: 底吹炉氧化熔炼目的:除去原料中的大部分硫,使硫化铅氧化成氧化铅,并产出符合鼓风炉还原熔炼要求的高铅渣块,同时产出含硫浓度较高的烟气,送制酸。 底吹炉氧化熔炼基本原理:底吹炉氧化熔炼是熔池熔炼,经配料制粒的混合料从底吹炉顶部加入,氧气从底部吹入引起熔体搅拌,与混合料中的金属硫化物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并释放出大量热使氧化反应继续下去,同时形成一次粗铅和高铅渣。 主要的反应方程如下: 氧化造渣反应: 2FeS+3O2+SiO2=2FeO·SiO2+2SO2 2ZnS+3O2=2ZnO+2SO2 2PbS+3O2+SiO2=2PbO·SiO2+2SO2 2PbS+3O2=2PbO+2SO2 2Pb+O2=2PbO PbS+2O2=PbSO4(nPbO·PbSO4) nCaO+SiO2=nCaO·SiO2 沉铅反应: PbS+O2=Pb+SO2(综合式) 2PbS+O2=2PbO+2SO2 PbS+2PbO=3Pb+SO2 PbS+PbSO4=2Pb+2SO2 二、底吹炉投入物料: 化学成份%:Pb 50~60 ZnO≤8.0 FeO 8-14 SiO2 6-12 CaO 3-8 Cu<0.5 S<18 As≤0.25 Sb≤0.5-0.8 H2O 6~10 FeO/SiO2=1.2~1.7 CaO/SiO2=0.4~0.8

火药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67052 火药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火药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火工品人员要认真执行火工品管理制度和交接班制度。 2、交接班过程中,认真查对火工品的数量,检查库内的安全状况和消防器材完好情况。 3、发放时,认真检查放炮员的各种有效证件,按照实物票的品种、规格、数量发放,与领料人员当面点清,放炮员必须签字盖章。 4、使用单位当班剩余的火工品,要点清数量,妥善保管并做好记录。 5、发放人员做到帐目清楚,数字准确,帐、卡,物一致,做到日清月结。

6、雷管不导通严禁发放。 7、完工后,查对火工品数量,做好交班工作。 请在该处输入组织/单位名称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Organization / Organization Here

绿色食品-西红柿种植技术操作规程

西红柿种植技术操作规程 东昌府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二0一四年四月一十日

西红柿种植技术操作规程 本栽培技术规程是根据绿色食品--西红柿的种植要求制定的,请各基地村严格按照本规程进行西红柿的种植和管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华北地区绿色食品西红柿栽培的产地条件、茬口安排、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产品采收、包装、贮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NY/T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655 绿色食品茄果类蔬菜 NY/T658 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 NY/T1056 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 3 要求 3.1 产地环境条件

应符合NY/T391的要求。 3.2 茬口安排及品种选择 3.2.1 茬口安排 根据西红柿生长期及对温度的要求,露地西红柿分为春秋两大季栽培。春西红柿2月在保护地育苗,晚霜结束后定植于露地,秋西红柿夏季5~6月育苗,结果期正处于8、6月气温比较适宜的时期。本标准以春秋两季栽培为主。 3.2.2 品种选择 选择优质、高产、抗病一代非转基因品种。保护地栽培宜选择早熟、叶片稀疏所、叶量较少一代杂种,如中杂11、硬粉2号、津粉2号等。露地栽培宜选择中晚熟、叶量多、长势强一代杂种,如中杂9号、津粉3号、冀番3号等。 3.3 西红柿春季早熟栽培 3.3.1 育苗 3.3.1.1 育苗场所:塑料薄膜拱棚、温室作为育苗场所。 3.3.1.2 播种床的准备

营养土的配置:以马粪30%,猪粪20%,园田土50%的比例配制营养土,每1000kg营养土中再掺过磷酸钙5kg,硫酸钾2.5kg,营养土掺匀后平铺畦面,厚度10cm。 容器准备:将配好的营养土装在直径8cm、高10cm的营养钵中,上留2cm不装土。也可将营养土装入穴盘(50穴),紧密码放在苗床中。 3.3.1.3 浸种催芽 药剂浸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或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20min,捞出后用清水洗净,再在常温水中浸泡6h-8h。 温汤浸种:将种子放入55℃~60℃温水中,随之搅拌至水温降至30℃止,再浸泡6h-8h。 催芽:将浸泡好的种子用干净的纱布和湿麻袋片包好,放在28℃-30℃的条件下催芽,当7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3.3.1.4播种 选晴天中午播种,播前先在播种床上浇水,水量浸透10cm厚床土,水渗后在畦面撒0.5cm厚的过筛细潮土,将种子均匀撒在畦面上,覆1cm-1.3cm厚的细潮土。容器育苗播前要充分浇水,水渗后撒一层过筛细潮土,然后点播。每亩约需种子50g。 3.3.1.5 播后至分苗前管理

烟化炉工艺操作规程.doc

电热前床岗位操作规程 1、检查渣口水套进出水情况,做好炉顶的维护,保证生产正常进行。严格 控制二次电压,电流和炉渣温度,保持炉渣具有良好的保温澄清条件,并认真 做好原始记录。 2、正常生产过程中一般控制电流5~7KA,二次电压 40~60V,炉渣温度1150~1250℃,时刻注意电流、电压表的灵敏、可靠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严格控制电极插入深度,一般电极插入深度为炉渣厚度的0.4-0.5 倍。 4、根据电极消耗情况,及时下放或接电极保证前床内热量的正常补充避免 前床结底。 5、在调整电流时一定要逐级调整,尽可能使三个电极电流平衡。 6、突然停电或计划停电,必须手动将电极提出渣面以上,并从底铅口将熔 渣、铅、冰铜放干净。 7、鼓风炉较长时间停风或电热前床故障不能够放渣时,必须保证正常送电 保温。 8、渣面达到 950mm 开始放渣,放渣前停电15~20min,利于澄清分离。 9、放渣时,先送水然后打开渣口放渣,放完渣后,用黄泥堵塞渣口,插好 钢钎,必须透过炉墙,停止进水,清理溜槽。 10、放底铅和冰铜时,先将铅槽放好,把冰铜槽清理干净,并填好干渣, 同时做好烧氧的一切准备工作,烧开底铅口放铅和冰铜。 11、换电极或接电极时要在放渣后进行,并要停电,先将电极接头在新电 极的一端焊牢,再用电葫芦吊起电极,固紧电极定位器,再松开电极夹子,然 后把新电极焊牢。 12、放完冰铜,底铅或渣后,视前床底结情况,如果炉结严重应下放电极 化底,以确保前床在有效容积下为下次底铅、冰铜的排出创造条件。

13、定期检查拉筯松紧耐火材料烧蚀情况。 14、做好原始记录。炉前岗位操作规程 进料前 1、仔细检查,确保风口畅通,皮管捆扎严密无裂缝,风嘴尾部钢球回位良 好; 2、将渣口用黄泥堵好、堵严,堵上塞子,并检查水套缝是否堵严 ,水循环是 否良好,保持水温正常。 3、进料之前首先将进料溜槽内积渣清净(一般在一炉吹炼放放渣结束后清理),活动溜槽来回活动自如,应无磕、绊、卡等现象,卷扬机按钮操作正 常,坚决杜绝扇形池内有积水。检查挂钩用长钩工具是否齐全,渣包吊耳、扁 担梁是否完好,一切完好后将干燥渣包吊入扇形池中; 4、本岗位应具备与其他岗位能及时联系的条件。 进料时 1、炉前工负责看渣口及风皮管,以防进料时跑渣及溅渣烧坏皮管,出现这 些情况时应用水冲淋。负责挂小钩及进料指挥工作,并负责倒包时开停活动槽 卷扬开关,当行车将吊包放在平台西处时,挂退大钩;在扇形池处,负责察看 渣包内渣面高低,渣包满时通知卷扬操作工换包接渣。 2、A、B、C3个渣包的倒换顺序, A 包满时吊出先放在平台西地面处,将 C 吊入扇形池, B 满后吊上平台开始进炉, B 进完后进 A,在进 A 之前进料口操作 工应先用钢钎将 A 内渣壳捅破,然后入炉,进完 A 后进 C。在目前操作不熟练情况下 ,一次进料不得超过 3 包。进完后,操作工将进料口挡板放下挡住。 3、行车吊包进料时,行车下严禁有人行走 ,以防热渣泼溅伤人 ,人应站在吊包 下 10m 以外的地方,专人指挥并与行车工密切配合。 4、进料口处严禁站人,防止热渣喷出伤人。 吹炼过程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制度

编号:SM-ZD-45319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制度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制度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制定的目的 加强对重要岗位、设备的安全操作,规范作业标准,促进本质安全,减少事故,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公司用于对操作规程的制定、修改、审核和颁发、执行的具体要求。 3、编写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机械加工设备一般安全要求》 4、职责 4.1安全主任组织编制安全操作规程,交企业安全管理负责人审批后颁发给使用部门执行。 4.2部门负责人要加强对作业人员进行监督;各员工必须无条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5、主要内容

5.1 操作规程的应用范围 5.1.1重要的设备设施,在投入使用前必须先制订出安全操作规程。 5.1.2具有危险性的作业工序,如危险化学品操作、配电房操作等必须制订安全操作规程。 5.1.3 从事危险性实验、对环境具有危害影响的作业应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5.2 操作规程的编制 5.2.1根据采购清单收集有关资料,资料包括:设备的出厂合格证书、设备使用说明书、设备的设计安装图、以及相关检测证明等资料,并确认这些资料的真实性和可能性。 5.2.2安全主任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根据有关资料编写操作规程,编写时要查阅有关设备设施的技术标准、同类设备使用经历,事故记录,必要时征求生产厂商及专业人士意见。 5.2.3 要编写安全操作规程时一定要秉着严肃认真、高度负责、严密而细致的态度,切不可随意抄袭其它操作规程。 5.2.4 操作规程编制者一定要深入现场了解实际情况,寻找设备不良问题点,广泛征求使用意见,根据反馈的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