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急救四项技术(包扎、开放性伤口处理

合集下载

外伤救护四项技术

外伤救护四项技术

三、躯干包扎

2. 三角巾背部包扎:适用于一侧背部外 伤。方法与胸部包扎相似,只是前后相反。
三、躯干包扎

3. 三角巾侧胸部包扎:适用于一侧侧胸 部外伤。将燕尾式三角巾的夹角正对伤侧腋 窝,双手持燕尾式底边的两端,紧压在伤口 的敷料上,利用顶角系带环下胸部与另一端 打结,再将两个燕尾斜向上拉到对侧肩部打 结。

二、指压动脉止血法
(5)指压指(趾)动脉:适用于手指(脚趾) 大出血。用拇指和食指分别压迫手指(脚趾) 两侧的指(趾)动脉,阻断血流。 (6)指压股动脉:适用于一侧下肢大出血。 用双手拇指用力压迫伤肢腹股沟中点稍下方 的股动脉,阻断股动脉血流,伤员应该处于 坐位或卧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指压动脉止血法
8字形包扎法
8字形包扎法
8字形包扎法
三角巾帽式或弹力帽固定
一、头部包扎

1. 三角巾帽式包扎: 适用于头顶部外伤。先在伤口上覆盖无菌 纱布 ( 所有的伤口包扎前均先覆盖无菌纱布, 以下不再重复 ) ,把三角巾底边的正中放在伤 员眉间上部,顶角经头顶拉到脑后枕部,将底 边经耳上向后拉紧压住顶角,然后抓住两个底 角在枕部交叉反回到额部中央打结。
三、躯干包扎

6. 腹部包扎

三角巾腹部包扎:适用于腹部外伤。双 手持三角巾两底角,将三角巾底边拉直放于 胸腹部交界处,顶角置于会阴部,然后两底 角绕至伤员腰部打结,最后顶角系带穿过会 阴与底边打结固定。
四、四肢部包扎

1. 三角巾臀部包扎:适用于臀部外伤。 方法与侧胸部外伤包扎相似,只是燕尾式三 角巾夹角对着伤侧腰部,紧压伤口敷料上, 利用顶角系带环伤侧大腿根部与另一端打结, 再将两个燕尾斜向上拉到对侧腰部打结。

创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创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创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创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是指在处理创伤患者时,必须掌握的四项关键技能。

这四项技术包括: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

1. 止血:这是创伤急救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因为失血过多会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止血的方法有直接压迫法、加压包扎法、止血带法等。

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伤口的位置、大小和出血的严重程度。

2. 包扎:止血后,需要用干净的绷带或布料包扎伤口,以防止感染和进一步的出血。

包扎时要尽量保持伤口干燥,避免使用脏污的绷带或布料。

同时,包扎的力度要适中,既不能过紧也不能过松。

3. 固定:对于骨折或脱臼等严重的创伤,需要进行固定,以防止伤势加重或恢复过程中出现错位。

固定的方法有用夹板、绷带等物品将伤肢固定在身体上,或者用石膏将伤肢包裹起来。

4. 搬运:在完成上述三项技术后,需要将伤员安全地搬运到医疗设施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搬运时要注意保护伤员的头部和脊柱,避免二次伤害。

如果可能,最好由专业的医疗人员进行搬运。

以上就是创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伤
员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应对,如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等高级急救技术。

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外伤救护是指对发生意外伤害的人进行紧急救治的过程。

外伤救护的目标是尽可能减少伤者的痛苦,保护生命安全,并尽早将伤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下面将介绍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

一、判断伤情判断伤情是外伤救护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在救援现场,我们需要迅速判断伤者的伤情,以确定采取相应的救护措施。

首先要观察伤者的意识状态和呼吸情况,如果伤者昏迷或呼吸困难,需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术。

其次要检查伤者的出血情况,如果出血严重,需要进行止血处理。

还要检查伤者的骨折情况和是否存在其他重要伤害,如脊柱损伤等。

通过综合判断,确定伤者的伤情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救护计划。

二、止血处理外伤常伴有出血,严重的出血会危及伤者的生命。

因此,止血处理是外伤救护的重要环节。

止血的方法有直接压迫止血法和使用止血器具。

直接压迫止血法是最常见的止血方法,可以用手掌或绷带等物品直接压迫出血部位,以止住出血。

如果出血较为严重,可以使用止血器具,如止血带或止血棉等。

止血带的使用要注意正确的位置和松紧度,避免造成伤者的二次伤害。

三、固定伤势在进行外伤救护时,我们经常会遇到骨折、脱臼等伤势。

为了避免伤者在运送过程中伤势加重,我们需要对伤势进行固定。

固定伤势可以使用夹板、绷带等物品,将伤者的骨折部位固定好,避免骨折移位或关节脱位。

固定伤势时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伤者的血液循环和呼吸。

四、转运伤者转运伤者是外伤救护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在转运伤者时,我们需要确保伤者的头颈部稳定,避免脊柱损伤。

同时要注意保护伤者的呼吸道,避免呕吐物或异物阻塞呼吸道。

在转运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担架或抬担等工具,将伤者安全地转移到救护车或医院,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总结起来,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包括判断伤情、止血处理、固定伤势和转运伤者。

这四项技术是外伤救护的基础,掌握了这些技术,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外伤救护工作,保护伤者的生命安全。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知识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知识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 报 人 姓汇名报 日 期
1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
实施现场外伤救护时,现场人员要本着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在通知就近医院的同时,要沉着、迅速地开展现场急救工作。
O
N
E
1
现场急救的原则
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 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后搬运
3
止血的方法
加压包扎止血法
4
指压止血法
5
止血带止血法
6
包扎
扎的目的: 包扎的目的在于保护伤口, 减少感染,固定敷料夹板,挟托受伤的 肢体,减轻伤员痛苦,防止刺伤血管、 神经等严重并发症,加压包扎还有压迫 止血的作用。
7
包扎
注意事项:包扎要求动作轻快、准、牢, 包扎前要弄清包扎的目的,以便选择适当 的包扎方法,并先对伤口作初步的处理。 包扎的松紧要适度,过紧影响血液循环, 过松会移动脱落,包扎材料打结或其他方 法固定的位置要避开伤口和坐卧受压的位 置。为骨折制动的包扎应露出伤肢末端, 以便观察肢体血液循环的情况。
15
(1)单人搬运法是用搀扶、背、抱等方法
(2)双人搬运法是用双人椅式、平托式、拉车式等方法
(3)多人搬运法是用千卧托运等方法
18
结束!
谢谢大家!
1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8
包扎的方法
9
骨折
骨折的急救要点: l、 止血
2. 加垫 3. 不乱动骨折的部位 4. 固定、捆绑的松紧要适度,过松容易滑脱,失去固定作用,过紧会影响血
液循环。
骨折
骨折固定的材料:
1. 夹板 (没有夹板时可用健侧肢体、树枝、竹片、厚纸板、报纸卷等代替。 2. 敷料 (用于垫衬的如棉花、布块、衣服等;用于包扎捆绑夹板的可用三

现场外伤急救四项技能

现场外伤急救四项技能
的两侧。 压迫点:手指两侧。
24
25
股动脉压迫法:大腿以下的出血。 压迫处: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稍下方,将其 用力压在股骨上 。
26
股动脉压迫
27
28
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压迫:足部出血 。 方法:用两手的拇指分别按压于内踝与跟 骨之间和足背皮肤皱纹的中点 。
29
胫前、胫后动脉压迫
30
二是伤口太大,出血太多时不可贴,应 到医院进行缝合包扎。
三是伤口已经感染化脓时不可贴,以免 阻碍脓液流出,加重病情。
四是贴创可贴的时间不可过长,24小时 应取下来换一次。
91
83
84
注意事项
1. 保护伤病员。 (1)不能使伤病员摔下。由于搬运时
常需要多人,所以要避免用力先后或不 均衡,较好的方法是由一人指挥或叫口 令,其他人全心协力。
85
注意事项
(2)预防伤病员在搬运中继发损 伤。重点对骨折病人,要先固定后 搬运,固定方法见外伤固定术。 (3)防止因搬运加重病情。重点 对呼吸困难病人。搬运时一定要使 病人头部稍后仰开放气道,不能使 头部前屈而加重气道不畅。
65
66
断肢(指、趾)处理
受伤地点距医院较近,可将离断的肢体 用无菌敷料或清洁布类包好,无须做任 何处理,连同病人一起迅速送往医院即 可。
需较远距离运送,则应采用干燥冷藏法 保存,即将断肢用无菌或清洁敷料包好, 放入塑料袋中再放在加盖的容器中,外 周加冰块保存。但不能让断肢与冰块直 接接触,以防冻伤,也不能用任何液体 浸泡。
三角巾脚部包扎:方法与手 部相似。
47
48
49
外伤固定术
伤口固定技巧要求。急救固 定目的不是骨折复位,而是防止 骨折端移动,所以刺出伤口的骨 折端不应该送回。固定时动作要 轻巧,固定要牢靠,松紧要适度, 皮肤与夹板之间要垫适量的软物。

创伤救护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项技术(39健康网)

创伤救护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项技术(39健康网)

创伤是各种致伤因素造成的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

轻者造成体表损伤,引起疼痛或出血;重者导致功能障碍、残疾,甚至死亡。

创伤救护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项技术。

创伤现场救护技术遇到出血、骨折的伤病员,救护人员首先要保持镇静,做好自我保护,迅速检查伤情,快速处理伤病员,同时呼叫急救人员。

1. 止血技术出血,尤其是大出血,属于外伤的危重急症,若抢救不及时,伤病人会有生命危险。

止血技术是外伤急救技术之首。

现场止血方法常用的有四种,使用时根据创伤情况,可以使用一种,也可以将几种止血方法结合一起应用,以达到快速、有效、安全的止血目的。

指压止血法直接压迫止血:用清洁的敷料盖在出血部位上,直接压迫止血。

间接压迫止血: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的动脉,阻断动脉血运,能有效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

加压包扎止血法用敷料或其他洁净的毛巾、手绢、三角巾等覆盖伤口,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目的。

填塞止血法用消毒纱布、敷料(如果没有,用干净的布料替代)填塞在伤口内,再用加压包扎法包扎。

重点提示:救护员和志愿者只能填塞四肢的伤口。

止血带止血法上止血带的部位在上臂上1/3处、大腿中上段,此法为止血的最后一种方法,操作时要注意使用的材料、止血带的松紧程度、标记时间等问题。

重要提示:如遇到有大出血的伤病人,一定要立即寻找防护用品,做好自我保护。

迅速用较软的棉质衣物等直接用力压住出血部位,然后,拨打急救电话或场馆急救网点的电话,寻求医务人员的帮助。

2. 包扎技术快速、准确地将伤口用自粘贴、尼龙网套、纱布、绷带、三角巾或其他现场可以利用的布料等包扎,是外伤救护的重要环节。

它可以起到快速止血、保护伤口、防止污染,减轻疼痛的作用,有利于转运和进一步治疗。

绷带包扎①手部“8”字包扎它也同样适用于肩、肘、膝关节、踝关节的包扎。

②螺旋包扎适用于四肢部位的包扎,对于前臂及小腿,由于肢体上下粗细不等,采用螺旋反折包扎,效果会更好。

三角巾包扎①头顶帽式包扎:适用于头部外伤的伤员。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急救是保障生命和健康的重要手段,掌握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有效地进行急救。

下面将介绍这四项基本技术。

一、止血
止血是外伤急救中最重要的一项技术,因为大量失血会危及生命。

在外伤急救中有两种止血方法:直接压迫和包扎压迫。

直接压迫适用于大动脉出血,压迫受伤部位的直接压迫要坚决有力,时间至少在5分钟以上,以确保止血效果。

包扎压迫适用于肢体受伤的出血,包扎的松紧度要适中,以防止血管被压迫过度而造成末梢坏死。

二、复位
复位是指在关节脱位或骨折后对骨骼进行归位操作。

对于严重的关节脱位或骨折,需要复位以减轻疼痛,恢复骨骼的正常位置,并防止神经、血管、韧带受到压迫或断裂。

在复位前,要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确定是否需要复位,然后再施行正确认知、规范的操作步骤。

三、透气
透气是在胸部压迫伤的状态下寻找最好的通气途径。

在紧急情况下,胸部压迫伤可能会导致呼吸道严重阻塞,此时需要采用气管切开术。

透气的核心是确保通气途径的畅通,缓解患者呼吸急促的情况。

四、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是一项紧急操作,用于恢复停止心跳或呼吸的人的呼吸和心跳。

在执行心肺复苏时,首先要优先保障患者的呼吸道畅通,然后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操作。

心肺复苏需要按照不同年龄患者的不同情况分别施行,包括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步骤。

总之,外伤急救的四项基本技术是紧急情况下处理急救事故的有效手段。

在进行急救操作前要做好评估和准备工作,根据不同的情况和不同的伤势采取合适的技术和方法,以切实保障受伤者的生命和健康。

现场外伤急救四大技术

现场外伤急救四大技术
上方压住上端;继续绕头部,将上端反 折斜向下,压住另一只眼,再经耳下绕 至对侧耳上与另端打结,成八字形。 ① 如有眼球脱出者,应在眼眶处加环形垫 圈后盖敷料后包扎。
47
双眼包扎
48
三 颈部包扎
适用于颈部外伤 1 三角巾包扎:伤员健侧手臂上举
抱住头部;将三角巾折成带状,中段压紧 覆盖的纱布,两端在健侧手臂根部打结 固定;
1/3处;前臂或手大出血应扎在上臂的下1/3 处,不能扎在上臂的中部,因该处神经 走行贴近肱骨,易被损伤; 下肢外伤大出 血应扎在股骨中下1/3交界处。 2. 衬垫:使用止血带的部位应该有衬垫, 否则会损伤皮肤。可扎在衣服外面,把 衣服当衬垫。
33
四 止血带止血法
3 松紧度:应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脉搏为 合适; 过松达不到止血目的,过紧会损伤组 织。
5
现场急救目的
1.维持生命 2.减少出血 防止体克 3.保护伤口 4.固定骨折 5.防止常用方法
一 加压包扎止血法最常用 二、指压动脉止血法(较专业) 三、填塞止血法 四、止血带止血法 五、屈肢加垫止血法 六、绞棒止血法
7
出血种类
1 按出血部位分: 内出血:身体深部组织或内脏损伤出血 外出血:体表的伤口出血
27
28
四 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只适用于四肢大血 管损伤时;出血凶猛,且其它止血 方法不能止血时,才用此法 •止血带有橡皮止血带橡皮条和橡 皮带 • 气性止血带(如血压计袖带) •布带止血带; 操作方法各不相同。
29
30
31
布带止血法
32
四 止血带止血法
使用止血带应注意: 1 部位:上臂外伤大出血应扎在上臂上
腹部有内脏脱出时,不要送回腹腔, 立即用大块敷料盖住脱出物,外面再用 饭碗将其扣住,然后包扎固定。

外伤急救的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急救的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急救的四项基本技术外伤急救的四项基本技术外伤是指身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引起的损伤,常见的外伤包括创伤、骨折、扭伤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意外事故,因此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外伤急救技术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外伤急救的四项基本技术,包括止血、固定骨折、处理创面和冷敷。

一、止血技术当遇到出血情况时,及时止血是非常关键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止血技术:1. 直接压迫法:用干净的纱布或手帕直接压在出血点上,并保持压力。

如果纱布被血液渗透,应该添加更多纱布并继续施加压力。

2. 提高患肢法:如果出血点位于肢体上,可以将患肢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以减少出血量。

3. 压迫动脉法:对于四肢动脉出血较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压迫相应动脉来止血。

常用的动脉包括股动脉、桡动脉和颈总动脉。

4. 使用止血带:对于严重的出血情况,可以使用止血带进行紧急止血。

将宽约5厘米的绷带绕在出血部位上方,然后用一个坚硬物体(如笔或木棍)扎紧绷带,直到停止出血。

二、固定骨折技术骨折是外伤中常见的一种损伤,正确的固定骨折可以减轻疼痛、防止进一步损伤,并促进骨折愈合。

以下是一些固定骨折的技术:1. 使用夹板:将夹板平放在骨折部位两侧,然后用绷带或纱布将夹板固定住。

2. 使用三角巾:将三角巾对折成一个长方形,然后将其放在骨折部位两侧,并用绷带或纱布固定住。

3. 使用石膏绷带:这是一种专业医疗器械,在急救现场可能无法使用。

但如果有条件,可以使用石膏绷带进行骨折固定。

三、处理创面技术创面是指皮肤受到破坏形成的伤口,处理创面的目的是防止感染和促进愈合。

以下是一些处理创面的技术:1. 清洁伤口:用温水或生理盐水轻轻清洁伤口,去除污物和异物。

2. 切割边缘:如果伤口边缘有不整齐的皮肤或软组织,可以使用消毒过的剪刀将其修剪掉。

3. 使用抗菌药膏:涂抹一层抗菌药膏在伤口上,以防止感染。

然后用无菌纱布或绷带覆盖伤口。

4. 更换敷料:根据伤情的严重程度,定期更换敷料,并保持伤口清洁和干燥。

有关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有关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

实行现场外伤救护时,现场人员要本着治病救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在通知就近医院的同时,要沉稳、快速地睁开现场急救工作,其原则是: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后搬运。

第一节:止血出血是创伤的突出表现,现场实时有效地止血,是拯救生命、降低死亡率、为病人博得进一步治疗时间的重要技术。

关于创伤而致的出血,掌握简单的止血方法和技术,就能在现场派上用处,就能缓解出血之急,就能拯救病人的生命。

一、失血的表现:(一)血液是保持生命的重要物质,成人的血容量约占体重的 8 %,即 4000~5000ml。

(二)假如出血量占总量的 20%(800~1000ml)时,会出现头晕、脉搏增快、血压降落、出盗汗、肤色苍白、少尿等症状。

(三)假如出血量达总量的 40%(1600~2000ml)时,就有生命危险。

1大出血伤员迟延几分钟即可能危及生命。

所以出血是最需要急救的危重症之一,止血术是急救中特别重要的技术。

二、出血种类(一)依据出血部位的不一样分为:(1)皮下出血;(2)内出血(指血液由损坏的血管流入组织脏器和器官);( 3)出门血(是指血液由损坏的血管流向体外)。

( 二) 依据伤害血管分为:(1)动脉出血:血液呈鲜红色、压力高,短时间内可造成大量出血,危及生命。

(2)静脉出血:血液色暗、不中断,迟缓向外流出,危险性较动脉性出血小。

(3)毛细血管出血:创面外渗不易找到出血点,常自行凝结,危险性小。

三、止血方法(主假如指出门血)1. 包扎止血: 合用于:表浅伤口出血或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出血。

⑴粘贴创可贴止血:将自粘贴的一边先粘贴在伤口的一侧,而后向对侧拉紧粘贴另一侧2⑵敷料包扎:将足够厚度的敷料、纱布覆盖在伤口上,覆盖面积要超过伤口周边起码 3 厘米(图 3-1)⑶就地取材可采纳三角巾,手帕,洁净的布料包扎止血。

2. 加压包扎止血:合用于浑身各部位的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出血,用敷料或洁净的毛巾,绷带,三角巾等覆盖伤口,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的目的。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实施现场外伤救护时,现场人员要本着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在迅速通知医疗救护机构的同时,要沉着、迅速地开展现场急救工作,救护的基本原则是: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先止血后包扎、先固定后搬运。

一、止血:(一)出血的种类:血液从体表伤口流出,称为外出血,较易为人们发现。

体内深部组织、内脏损伤出血、血液流入组织体腔内为内出血,不易被人们发现,更危险。

各种出血中,以动脉出血最为危险,必须及时止血。

按照损伤血管的不同,可分为:1、动脉出血:其特点是伤口呈喷射装搏动性向外涌出鲜红色的血液。

2、静脉出血:伤口持续向外溢出暗红色的血液。

3、毛细血管出血:伤口向外溢出鲜红色的血液。

(二)出血的临床表现:成人的血液占其体重的8%左右,失血总量达到总血量的20%以上时,伤者出现脸色苍白、冷汗淋漓、手脚发凉、呼吸急促、心慌气短等症状,脉搏快而细,血压下降,继而出现出血性休克。

当出血量达到总血量的40%时,就有生命危险。

(三)止血的方法:二、包扎:(一)包扎的作用包扎的目的在于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固定敷料夹板,挟托受伤的肢体,减轻伤者痛苦,防止刺伤血管、神经等严重并发症,加压包扎、压迫止血的作用。

(二)注意事项包扎要求动作轻快、准确、牢固。

包扎前要弄清包扎的目的,以便选择适当的包扎方法,并先对伤口作初步的处理,包扎的松紧要适度,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过松会移动脱落。

包扎材料打结或其它方法固定的位置要避开伤口和坐卧受压的位置为骨折制动的包扎应露出伤肢末端,以便观察肢体血液循环的情况。

(三)包扎的方法三、固定:主要是用于骨折的固定,所以要了解骨折的症状和骨折的急救要点。

(一)骨折的种类骨折:人体骨骼因外伤发生完全或不完全的断裂称骨折。

开放性骨折:骨折断端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骨折。

闭合性骨折:未与外界相通的骨折。

根据骨折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完全性骨折、不完全性骨折。

外伤救治的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救治的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急救的四项基本技术,在临床上其实并没有这样的称呼,对于外伤急救通常要掌握良好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基本操作技能。

如果出现外伤,在院外现场急救时,可以做到比较系统地处理伤口、搬运转移伤者,以减轻伤者的痛苦,并为患者的院内治疗奠定较好的基础。

1、止血:如果伤者出血比较少,可通过压迫止血法,即在出血点处直接施加压力达到止血目的。

如果创面较大、出血比较多,也可以在伤口内填塞干净的织物或在近心端进行适当压迫,起到止血的作用,然后及时将伤者送往医院,医生会通过电凝、缝扎等专业治疗手段进行止血;
2、包扎:伤者不同的出血点,不同的受伤部位,包扎方式以及包扎的材料可能有较大的差别。

院内包扎伤口通常医生会用到三角巾、绷带、纱布等,如果伤者在院外自行包扎伤口,一定要选择相对干净、没有脱屑,或者是异物的包扎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伤口,减少伤口再次出现污染的风险,并及时到医院进行处理;
3、固定:对于伤口固定,一般指骨骼、肌腱的损伤,院外固定通常需要通过树杈、木板等对患处进行固定,避免断骨、肌腱等损伤进一步加重。

院内损伤通常需要通过钢钉、石膏等对患处进行固定,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4、搬运:应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基础上将伤者尽量平稳地搬运到安全的地方,或者伤者应尽量远离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可以争取时间,给予初期的生命支持,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有利条件。

实施外伤救护时主要原则是先重后轻、先抢后救、先近后远、先止血后包扎,以及先急后缓,先固定后搬运等。

当有伤者出现时,应用合理的救治技术、准确有效处置、安全迅速转运,才能减轻伤者伤情,预防和减少并发症,为伤者的后续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

创伤急救四项技术

创伤急救四项技术

创伤急救四项技术
创伤急救四项技术是指心肺复苏术、止血、包扎和固定。

1. 心肺复苏术:在心跳和呼吸停止时,通过按压胸部和人工呼吸来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2. 止血:对于外伤性出血,应立即施行止血措施,如直接压迫伤口、提高患肢、使用止血带等。

3. 包扎:对于外伤性伤口,应先进行清洁消毒,然后用无菌敷料进行包扎,以保护伤口免受感染和进一步损伤。

4. 固定:对于骨折、关节脱位等损伤,应使用适当的固定器材进行固定,以减轻疼痛、防止进一步损伤和促进愈合。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第二节应急医学现场急救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外伤现场急救的四项基本技术。

实行外伤现场急救总的原则是: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后搬运。

一、止血出血按地点可分为内出血和出门血。

当血管破碎后,血液经皮肤损害处流出体外时,称出门血。

体内深部组织、内脏损害出血,血液由破碎的血管流入组织、脏器或体腔内,体表见不到出血,称为内出血。

动脉出血:伤口呈发射状搏动性向外涌出鲜红色的血液,与脉搏节律同样,危险性大。

静脉出血:连续向外溢出暗红色血液,出血较迟缓,呈连续状,危险性小于动脉出血。

毛细血管出血:伤口向外溢出鲜红色的血液,危险性小。

(一)一般止血法。

用于创口较小的出血。

局部用生理盐水冲刷,四周用 75%的酒精涂擦消毒,而后盖上无菌纱布,用绷带包紧即可,如头皮或毛发部位出血,先剃除毛发再冲洗、消毒并包扎。

(二)指压止血法。

合用于中等以上的动脉出血。

用手指(拇指)或手掌压住出血血管(动脉)的近心端,使血管被压在邻近的骨块上,进而中止血流,能有效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本法只好在短时间内达到控制出血的目的,不宜久用。

此法操作重点:正确掌握动脉压迫点,压迫力度要适中,以伤口不出血为准;压迫 10~15 分钟,仅是短暂急救止血;保持伤处肢体抬高。

(1)颞浅动脉压迫法。

一侧头顶部出血——颞浅动脉(同侧外耳门上方,压向下颌关节)⑵面动脉压迫法。

一侧颜面部出血——面动脉(同侧下颌骨下缘,下颌角前端,压向下颌骨面)⑶枕动脉压迫法。

头后部出血——枕动脉(耳后乳突下边稍外侧,压向枕骨面)⑷颈总动脉压迫法。

一侧头面部出血——颈总动脉(气管与同侧胸锁乳突肌之间,甲状软骨下方外侧,压向第 5 颈椎横突)⑸锁骨下动脉压迫法。

肩、腋部、上肢出血——锁骨下动脉(同侧锁骨中点上方,锁骨上窝处,压向后下方第一肋骨面)⑹前臂出血。

肱动脉压迫法:用拇指压迫伤侧肱二头肌肌腱内侧的肱动脉尾端,或用拇指或其余四指压迫上臂内侧肱二头肌内侧沟处的搏动点⑺尺桡动脉压迫法。

外伤急救的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急救的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急救的四项基本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外伤救护四项基本技术。

实施现场外伤救护时,现场人员要沉着、迅速地开展急救工作,原则是: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后搬运。

止血1、出血的种类出血可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二种:外出血——体表可见到。

血管破裂后,血液经皮肤损伤处流出体外。

内出血——体表见不到。

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脏器或体腔内。

根据出血的血管种类,还可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及毛细血管出血三种:动脉出血——血色鲜红,出血呈喷射状,与脉搏节律相同。

危险性大。

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慢,呈持续状,不断流出.危险性较动脉出血小。

毛细血管出血——血色鲜红,血液从整个伤口创面渗出,一般不易找到出血点,常可自动凝固而止血。

危险性小。

2、失血的表现一般情况下,一个成年人失血量在500毫升时,可以没有明显的症状。

当失血量在800毫升以上时,伤者会出现面色、口唇苍白,皮肤出冷汗,手脚冰冷、无力,呼吸急促,脉搏快而微弱等。

当出血量达1500毫升以上时,会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伤者出现视物模糊、口渴、头晕、神志不清或焦躁不安,甚至出现昏迷症状。

3、外出血的止血方法(1)指压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临时性止血方法。

它根据动脉的走向,在出血伤口的近心端,通过用手指压迫血管,使血管闭合而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然后再选择其他的止血方法。

指压止血法适用于头、颈部和四肢的动脉出血。

(2)加压包扎止血法。

是急救中最常用的止血方法之一。

适用于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出血。

方法: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手帕、毛巾、衣物等敷于伤口上,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加压包扎。

压力以能止住血而又不影响伤肢的血液循环为合适。

若伤处有骨折时,须另加夹板固定。

关节脱位及伤口内有碎骨存在时不用此法。

(3)加垫屈肢止血法。

适用于上肢和小腿出血。

在没有骨折和关节伤时可采用。

(4)止血带止血法。

当遇到四肢大动脉出血,使用上述方法止血无效时采用。

外伤急救四项技术(包扎、开放性伤口处理

外伤急救四项技术(包扎、开放性伤口处理

(一)绷带包扎法
⒉螺旋包扎法 用于肢体粗细相差不多的部位 ① 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 ② 先环行缠绕两圈; ③ 从第三圈开始,环绕时压住前一圈的1/2 或1/3; ④ 最后用胶布粘贴固定。
4
5
(一)绷带包扎法
⒊螺旋反折包扎法 用于肢体粗细不等的部 位
① 先用环行法固定始端; ② 螺旋方法每圈反折一次, 反折时,以左手拇指按 住绷带上面的正中处, 右手将绷带向下反折, 向后绕并拉紧; ③ 反折处不要在伤口上; ④ 最后用胶布粘贴固定。
100
10
(二)三角巾包扎法
适用于各个部位的包 扎,操作简便。 要点:边要固定,角 要拉紧,中心伸展, 敷料贴实。
有关三角巾
11
(二)三角巾包扎法
大悬臂带
12
13
(二)三角巾包扎法
眼部的包扎
14
(二)三角巾包扎法
头顶帽式包扎法
① 将三角巾的底边叠成 两指宽,边缘置于前 额齐眉处,顶角向后; ② 三角巾的两底角经两 耳上方拉向头后部交 叉并压住顶角; ③ 两底角绕回前额齐眉 打结; ④ 顶角拉紧,折叠后掖 入头后部。
① 将三角巾折成带状;
② 中段紧压腋下伤口敷料;
③ 再将巾的两端向上提起,于同侧肩部 交叉,最后分别经胸、背斜向对侧腋 下打结固定。
21
22
(二)三角巾包扎法
胸(背)部的包扎
适用于一侧胸部外伤。 ① 三角巾折叠成燕尾式,两 燕尾角相等,燕尾夹角约 100度; ② 置于胸前,夹角对准胸骨 上凹; ③ 两燕尾角过肩于背后; ④ 将燕尾顶角系带,与底边 在背后打结; ⑤ 然后,将一燕尾角系带拉 紧,绕过横带后上提。
18
19
(二)三角巾包扎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扎法
用于头和断肢残端
肢体离断伤的处理
① 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
② 先环行固定两圈;
③ 左手持绷带一端于头后中部, 右手持绷带卷,从头后方向前 到前额;
④ 然后再将固定前额处绷带向后 反折;
⑤ 反复呈放射性反折,直至将敷
料完全覆盖;
100
⑥ 最后环形缠绕两圈,将上述反
折绷带固定。
4、松紧适宜,肢体包扎尽可能露出肢体末端, 以利于观察血液循环。
5、包扎打结。
① 以平结为主,便于解开;
② 不可打结于伤口、关节、骨突位置。
6、骨折脱位的肢体予以临时固定,但不必复 位。
7、包扎完成后检查患者情况。
37
开放性伤口现场处理
38
(一)头部伤口
1、头部伤口要尽快用无菌敷料或洁净布料 压迫止血,用尼龙网套或三角巾等固定辅 料包扎;
10
(二)三角巾包扎法
适用于各个部位的包 扎,操作简便。
要点:边要固定,角 要拉紧,中心伸展, 敷料贴实。
有关三角巾
11
(二)三角巾包扎法
大悬臂带
12
13
(二)三角巾包扎法
眼部的包扎
14
(二)三角巾包扎法
头顶帽式包扎法
① 将三角巾的底边叠成 两指宽,边缘置于前 额齐眉处,顶角向后;
② 三角巾的两底角经两 耳上方拉向头后部交 叉并压住顶角;
或1/3; ④ 最后用胶布粘贴固定。
4
5
(一)绷带包扎法
⒊螺旋反折包扎法
用于肢体粗细不等的部 位
① 先用环行法固定始端;
② 螺旋方法每圈反折一次, 反折时,以左手拇指按 住绷带上面的正中处, 右手将绷带向下反折, 向后绕并拉紧;
③ 反折处不要在伤口上;
④ 最后用胶布粘贴固定。
6
(一)绷带包扎法
2、如有耳、鼻漏液说明有颅底骨折,应禁 止堵塞耳道和鼻孔,以防颅内感染及颅内 压力过高。现场如有条件,先用无菌敷料 擦净耳、鼻周围的血迹及污染物,用酒精 消毒。如无上述物品,可用清洁的毛巾、 纸巾等将耳朵、鼻孔周围擦拭干净。
39
(二)手指离断伤
1、立即掐住伤指根部两侧防止出血过多, 然后用绷带回返式包扎手指残端;
交叉,最后分别经胸、背斜向对侧腋 下打结固定。
21
22
(二)三角巾包扎法
胸(背)部的包扎
适用于一侧胸部外伤。
① 三角巾折叠成燕尾式,两
燕尾角相等,燕尾夹角约
100度;
② 置于胸前,夹角对准胸骨
上凹;
③ 两燕尾角过肩于背后;
④ 将燕尾顶角系带,与底边
在背后打结;
⑤ 然后,将一燕尾角系带拉
紧,绕过横带后上提。
18
19
(二)三角巾包扎法
肩部的包扎
单肩包扎
① 三角巾折叠成燕尾式,燕
尾夹角约90度,大片压
住小片,放于肩上;
② 燕尾夹角对准受伤一侧肩
部;
③ 燕尾底边两角包绕上臂上
部并打结;
④ 拉紧两燕尾角,分别经胸、
背部至对侧腋前或腋后线
处打结。
20
(二)三角巾包扎法
腋下三角巾包扎 ① 将三角巾折成带状; ② 中段紧压腋下伤口敷料; ③ 再将巾的两端向上提起,于同侧肩部
① 首先用无菌敷料或当时认为最清洁的布 类敷于伤口,以避免手或绷带与伤口直 接接触;
② 无菌敷料需直接覆盖于伤口上方,不可 经过伤口旁边皮肤滑向伤口;
③ 包扎的绷带、三角巾应完全覆盖住敷料, 避免污染;
④ 避免在伤口附近说话或咳嗽。
2、胶布不可直接贴在伤口上。
36
包扎注意事項
3、原有敷料被伤口渗血浸透,无需拆掉原有 敷料,可由外面直接覆盖新敷料即可。
顺德红十字会初级救护培训
外伤急救四项技术 (包扎、开放性伤口处理)
1
二. 包扎(bandaging)
包扎的目的: 帮助止血、保护伤口、防止污染、利于 转运。
常用的包扎用品。
2
(一)绷带包扎法
⒈环形包扎法
用于肢体粗细相等的部位
① 用左手将绷带一头固定在敷料上,右手持绷带卷 环绕肢体进行包扎;
② 将绷带打开,稍微斜行环绕第一圈,将斜出一角 压入环行圈内,环绕第二圈;
23
(二)三角巾包扎法
腹部及臀部伤的包扎
24
(二)三角巾包扎法
手部的包扎
25
26
临时代用品包扎

手帕、毛巾、被单、衣服、领带、 帽子、袜子等
27
悬挂法
折叠外衣下角,用别针固定悬挂法。 将袖子与上衣用别针固定悬挂法。
28
面部手帕包扎法
方法:将手帕两对 角各打一结,两结 分别放于头顶及下 颌正中,把手帕套 在面部,将另外两 角拉至枕后打结, 然后在眼、鼻、口 处剪孔
⒋ 8字形包扎法
用于肩、肘、膝、踝等 关节部位
① 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 ② 包扎手时从腕部开始,
先环行缠绕两圈; ③ 包扎关节时绕关节上
下“8”字形缠绕; ④ 最后绷带尾端在腕部
固定。
7
8
手和脚部的绷带包扎法
将绷带在手腕或足踝处按环形法缠绕一圈固 定后,将绷带斜绕过手背或足背至小指(趾)旁, 再将绷带环绕一圈后,斜绕回手腕或足踝一圈, 用扣针固定或打结。
③ 两底角绕回前额齐眉 打结;
④ 顶角拉紧,折叠后掖 入头后部。
15
(二)三角巾包扎法
头部风帽式包扎法
16
(二)三角巾包扎法
头部面具式包扎法
17
(二)三角巾包扎法
面部十字包扎法 ① 以下颌外伤为例,将三角巾折叠成宽带
放于下颌敷料处; ② 两手持带两底角分别经耳部向上提,长
的一端绕头顶与短的一端在耳前交叉成 十字; ③ 两端水平环绕头部一周,打结固定。
2、离断的手指要用洁净物品如手帕、毛巾 等包好,外套塑料袋或装入小瓶中;
3、将装有离断手指的塑料袋或小瓶放入装
有冰块的容器中,保持在摄氏2-3度的环
境中,无冰块可用冰棍代替,不要将离断
手指直接放入水中、冰中、酒精中,以免
影响手指再植成活率。
29
头部其它包扎法
帽子
上衣
30
上衣包扎法
31
上衣包扎法
32
上衣包扎法
33
裤袜包扎法
34
环形垫
方法:将三角巾折成一条窄带,环绕手掌数 圈形成一环形再用窄带的末端穿绕环形周围 一圈,每穿绕一次均将窄带拉紧,绕妥后, 将窄带末端塞入折缝内,形成一竖稳柔软的 环形垫。
35
包扎注意事項
1、防止伤口感染。
③ 加压绕肢体环形缠绕4-5圈,每圈盖住前一圈, 绷带缠绕范围要超出敷料边缘;
④ 最后用胶布粘贴固定,或将绷带尾端从中央纵形
剪成两个布条,两布条先打一结,然后再缠绕肢
体打结固定。
3
(一)绷带包扎法
⒉螺旋包扎法 用于肢体粗细相差不多的部位 ① 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 ② 先环行缠绕两圈; ③ 从第三圈开始,环绕时压住前一圈的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