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合集下载

创伤急救四项技术

创伤急救四项技术

三角巾面具式包扎
适用于颜面部外伤,把三角巾一折为二,顶角 打结放在头正中,两手拉住底角罩住面部,然 后双手持两底角拉向枕后交叉,最后在额前打 结固定。可以在眼、鼻处提起三角巾,用剪刀 剪洞开窗。
双眼三角巾包扎
适用于双眼外伤,将三角巾折叠成三指宽带壮, 中段放在头后枕骨上,两旁分别从耳上拉向眼 前,在双眼之间交叉,再持两端分别从耳下拉 向头后枕下部打结固定。
背部三角巾包扎
适用于一侧背部外伤。方法与胸 部包扎相似,只是前后相反。
肩部三角巾包扎
适用于一侧肩部外伤,将燕尾三角巾的夹角对 着伤侧颈部,巾体紧压伤口的敷料上,燕尾底 部包绕上臂根部打结,然后两个燕尾角分别经 胸、背拉到对侧腋下打结固定。
腋下三角巾包扎
适用于一侧腋下夕卜伤,将带状三角巾中段紧 压腋下伤口敷料上,再将巾的两端向上提起, 于同侧肩部交叉,最后分别经胸、背斜向对侧 腋下打结固定。
指压耳后动脉
适用于一侧耳后外伤 大出血,用一只手的 拇指压迫伤侧耳后乳 突下凹陷处,阻断耳 后动脉血流,另一只 手固定伤员头部。
指压枕动脉
适用于一侧头后枕骨 附近外伤大出血,用 一只手的四指压迫耳 后与枕骨粗隆之间的 凹陷处,阻断枕动脉 的血流,另一只手固 定伤员头部。
指压止血法
四肢指压动脉止血法
骨折的症状
1:一般症状:局部肿胀、疼痛。如伤处 还有 环形压痛,纵轴叩击痛等症,则骨折可能性较 大; 2:特异性症状:骨擦音,畸形,异常活动或明 显的功能障碍等。
固定的材料
1:夹板,是最常用的固定材料, 其长寛要与伤肢相适应。
2:无夹板时,可用树枝、木棒、 竹片、硬纸板等来替代。
3:亦无替代材料时,也可把 断肢固定于健侧肢体上。

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外伤救护是指对发生意外伤害的人进行紧急救治的过程。

外伤救护的目标是尽可能减少伤者的痛苦,保护生命安全,并尽早将伤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下面将介绍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

一、判断伤情判断伤情是外伤救护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在救援现场,我们需要迅速判断伤者的伤情,以确定采取相应的救护措施。

首先要观察伤者的意识状态和呼吸情况,如果伤者昏迷或呼吸困难,需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术。

其次要检查伤者的出血情况,如果出血严重,需要进行止血处理。

还要检查伤者的骨折情况和是否存在其他重要伤害,如脊柱损伤等。

通过综合判断,确定伤者的伤情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救护计划。

二、止血处理外伤常伴有出血,严重的出血会危及伤者的生命。

因此,止血处理是外伤救护的重要环节。

止血的方法有直接压迫止血法和使用止血器具。

直接压迫止血法是最常见的止血方法,可以用手掌或绷带等物品直接压迫出血部位,以止住出血。

如果出血较为严重,可以使用止血器具,如止血带或止血棉等。

止血带的使用要注意正确的位置和松紧度,避免造成伤者的二次伤害。

三、固定伤势在进行外伤救护时,我们经常会遇到骨折、脱臼等伤势。

为了避免伤者在运送过程中伤势加重,我们需要对伤势进行固定。

固定伤势可以使用夹板、绷带等物品,将伤者的骨折部位固定好,避免骨折移位或关节脱位。

固定伤势时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伤者的血液循环和呼吸。

四、转运伤者转运伤者是外伤救护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在转运伤者时,我们需要确保伤者的头颈部稳定,避免脊柱损伤。

同时要注意保护伤者的呼吸道,避免呕吐物或异物阻塞呼吸道。

在转运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担架或抬担等工具,将伤者安全地转移到救护车或医院,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总结起来,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包括判断伤情、止血处理、固定伤势和转运伤者。

这四项技术是外伤救护的基础,掌握了这些技术,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外伤救护工作,保护伤者的生命安全。

现场外伤急救四项技能

现场外伤急救四项技能
的两侧。 压迫点:手指两侧。
24
25
股动脉压迫法:大腿以下的出血。 压迫处: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稍下方,将其 用力压在股骨上 。
26
股动脉压迫
27
28
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压迫:足部出血 。 方法:用两手的拇指分别按压于内踝与跟 骨之间和足背皮肤皱纹的中点 。
29
胫前、胫后动脉压迫
30
二是伤口太大,出血太多时不可贴,应 到医院进行缝合包扎。
三是伤口已经感染化脓时不可贴,以免 阻碍脓液流出,加重病情。
四是贴创可贴的时间不可过长,24小时 应取下来换一次。
91
83
84
注意事项
1. 保护伤病员。 (1)不能使伤病员摔下。由于搬运时
常需要多人,所以要避免用力先后或不 均衡,较好的方法是由一人指挥或叫口 令,其他人全心协力。
85
注意事项
(2)预防伤病员在搬运中继发损 伤。重点对骨折病人,要先固定后 搬运,固定方法见外伤固定术。 (3)防止因搬运加重病情。重点 对呼吸困难病人。搬运时一定要使 病人头部稍后仰开放气道,不能使 头部前屈而加重气道不畅。
65
66
断肢(指、趾)处理
受伤地点距医院较近,可将离断的肢体 用无菌敷料或清洁布类包好,无须做任 何处理,连同病人一起迅速送往医院即 可。
需较远距离运送,则应采用干燥冷藏法 保存,即将断肢用无菌或清洁敷料包好, 放入塑料袋中再放在加盖的容器中,外 周加冰块保存。但不能让断肢与冰块直 接接触,以防冻伤,也不能用任何液体 浸泡。
三角巾脚部包扎:方法与手 部相似。
47
48
49
外伤固定术
伤口固定技巧要求。急救固 定目的不是骨折复位,而是防止 骨折端移动,所以刺出伤口的骨 折端不应该送回。固定时动作要 轻巧,固定要牢靠,松紧要适度, 皮肤与夹板之间要垫适量的软物。

创伤四大技术

创伤四大技术

二、包 扎
包 扎伤口需用无菌敷料,缺少敷料
时应选用清洁的白布或餐巾纸等,
包 扎要松紧适宜和稳固,以免移位
、脱落或阻碍血循环,
一 目的:
包扎
是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压迫止血、固定 骨折、关节和敷料并止痛,
最常用的材料是绷带、三角巾和四头带,无上 述物品时,可就地取材用干净毛巾、包袱布、 手绢、衣服等替代,
3、前臂骨折固定
固定
1 夹板固定法:
在前臂掌背侧各放夹板一块,用绷带或三角 巾固定前臂于中立位、屈肘90度,用三角巾悬吊 于胸前,
2 三角巾固定法:
先用三角巾将前臂悬吊 后,再用一条三角巾折成 条带将伤臂固定于胸前,
固定
4、股骨骨折固定
固定
1 夹板固定法:
用一块长夹板放在伤肢的外侧,木板的长度必须 上至腋下、下至足跟,放垫,然后用条带分别在骨 折上下端、腋下、腰部、髋部和踝部等处打结固定,
二 各种出血的特点
根据出血的血管种类,出血可分为动脉出血、静 脉出血及毛细血管出血三种,
1.动脉出血 血色鲜红,出血呈喷射状,与脉搏节律相同,
危险性大, 2.静脉出血
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慢,呈持续状,不断流出, 危险性较动脉出血小,
3.毛细血管出血
血色鲜红,血液从整个伤口创面渗出,一般不容 易找到出血点,常可以自动凝固而止血,危险性小,
加压包扎止血法
3.加垫屈肢扎止血法:
适用于:上肢和小腿出血, 在没有骨折和关节伤时, 可采用加垫屈肢止血法,
1 上臂出血: 可采用一厚棉垫或纱
布卷置于腋窝处,上臂紧 贴胸侧,再用三角巾、绷 带或腰带固定在胸部,
上臂加垫屈肢止血法
3.加垫屈肢扎止血法:
2 前臂或小腿出血: 可在肘窝或膕窝加垫屈肢固定

[VIP专享]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VIP专享]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

实施现场外伤救护时,现场人员要本着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在通知就近医院的同时,要沉着、迅速地开展现场急救工作,其原则是: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后搬运。

第一节:止血出血是创伤的突出表现,现场及时有效地止血,是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为病人赢得进一步治疗时间的重要技术。

对于创伤而致的出血,掌握简单的止血方法和技术,就能在现场派上用场,就能缓解出血之急,就能挽救病人的生命。

一、失血的表现:(一)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成人的血容量约占体重的8%,即4000~5000ml。

(二)如果出血量占总量的20%(800~1000ml)时,会出现头晕、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出冷汗、肤色苍白、少尿等症状。

(三)如果出血量达总量的40%(1600~2000ml)时,就有生命危险。

大出血伤员拖延几分钟就可能危及生命。

因此出血是最需要急救的危重症之一,止血术是急救中非常重要的技术。

二、出血类型(一)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分为:(1)皮下出血;(2)内出血(指血液由破损的血管流入组织脏器和器官);(3)外出血(是指血液由破损的血管流向体外)。

(二) 根据损伤血管分为:(1)动脉出血:血液呈鲜红色、压力高,短时间内可造成大量出血,危及生命。

(2)静脉出血:血液色暗、不间断,缓慢向外流出,危险性较动脉性出血小。

(3)毛细血管出血:创面外渗不易找到出血点,常自行凝固,危险性小。

三、止血方法(主要是指外出血)1.包扎止血:适用于:表浅伤口出血或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出血。

⑴粘贴创可贴止血:将自粘贴的一边先粘贴在伤口的一侧,然后向对侧拉紧粘贴另一侧⑵敷料包扎:将足够厚度的敷料、纱布覆盖在伤口上,覆盖面积要超过伤口周边至少3厘米(图3-1)⑶就地取材可选用三角巾,手帕,清洁的布料包扎止血。

2.加压包扎止血: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的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出血,用敷料或清洁的毛巾,绷带,三角巾等覆盖伤口,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的目的。

创伤急救的四项基本技术

创伤急救的四项基本技术

2、内出血:体表见不到。
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脏器或体腔内。如闭合性骨折,胸、 腹腔内大血管破裂,或肺、肝、脾脏等内脏破裂伤和颅内出血等 内出血,出血量难以估计,且易被忽视,危险性极大。只能根据 伤病人的全身或局部症状来判断,如面色苍白、吐血、腹部疼痛、 脉快而弱等来判断胃肠道等重要脏器有无出血。
血、填塞止血、止血带止血。一般的出血可以使用包扎、加压包 扎止血。四肢的动、静脉出血,如使用其他的止血方法能止血的, 就不用止血带止血。止血带止血只能由专业人员使用。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在各种突发创伤中,常有外伤大出血。在现场如能有效止血能减 少出血,保存有效血容量,防止休克的发生。因此现场止血,是 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为病人赢得进一步治疗时间的重要技术。挤、挫伤,造成皮下软组织内出血, 形成血肿、瘀斑,可短期自愈。
当出血量达1500毫升以上时,会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伤者 出现视物模糊、口渴、头晕、神志不清或焦躁不安,甚至出现昏 迷症状。
常用的材料有无菌敷料、创可贴、止血带等。就地取材所用的布 料止血带,如用三角巾、毛巾、手绢、布料、衣物等可折成三指 宽的宽带以备应用。
禁止用电线、铁丝、绳子等替代止血带。
止血的方法有包扎止血、加压包扎止血、指压止血、加垫屈肢止
脉出血小。
微小的血管出血,血液象水珠样流出或从
毛细血管出 整个创面渗出,血液由鲜红变为暗红色,

量少,一般不容易找到出血点,多能自行
凝固止血。危险性小。
一般情况下,一个成年人失血量在500毫升时,可以没有明 显的症状。
当失血量在800毫升以上时,由于皮肤血管收缩,以保证重 要脏器供血,伤者可出现面色、口唇苍白,皮肤出冷汗,手脚冰 冷、无力,呼吸急促,脉搏快而微弱,血压下降,表情淡漠等。

救护外伤的四项基本技术

救护外伤的四项基本技术

救护外伤的四项基本技术救护外伤的四项基本技术外伤是指人体在遭受物理力量作用后,引起的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

常见的外伤包括刀伤、擦伤、撞伤等,其处理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术,以确保伤者的生命安全和快速康复。

本文将按照不同类型的外伤将救护技术进行分类,为您详细介绍救护外伤的四项基本技术。

一、出血止血技术外伤引起的出血是救护外伤时需要紧急处理的问题。

对于不同类型的出血,我们需要掌握相应的止血技术。

对于小面积浅表出血,可用纱布进行局部压迫止血;对于大面积或严重出血,可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

使用止血带时,应将其绑在出血部位远离心脏的位置,并适度松紧,以减轻出血程度,防止绑带过紧导致组织坏死。

二、骨折固定技术骨折是外伤中常见的情况之一,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组织损伤。

骨折的处理首要任务是固定断裂骨骼,以减轻疼痛、避免骨骼进一步错位。

常见的骨折固定技术包括夹板固定、三角巾固定等。

使用夹板固定时,应尽量将断裂骨骼两端固定一起,以保持其稳定性。

而三角巾固定则是将断裂骨骼的两侧用三角巾绑扎在一起,并在中间填充一些软性物体,如衣物等,以缓解疼痛。

三、创面处理技术创面处理是指在外伤处理过程中,对创口进行合理清洁、消毒及包扎处理的技术。

对于浅表擦伤,可用清水或生理盐水进行冲洗,然后用消毒纱布进行包扎。

对于深度较大的创口,应注意将伤口用敷料进行固定,避免感染和创口扩大。

同时,还应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预防破伤风感染。

四、心肺复苏技术在严重外伤导致心脏停跳或呼吸停止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技术。

心肺复苏是指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使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维持下去。

在实施胸外按压时,应注意按压的位置在胸骨下缘至胸骨体交界的位置,每分钟按压次数应控制在100-120次。

而人工呼吸则可以通过憋气式人工呼吸或使用呼吸器进行。

通过以上四项基本技术的掌握,我们可以在外伤发生时及时展开救助行动,有效控制伤者的伤情,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理。

临床技能训练:创伤急救四大技术

临床技能训练:创伤急救四大技术
2、开放性气胸的包扎:如果胸部外伤且伴有气胸(伤口有气体进出),要 紧密包扎,阻断气体从伤口进出,伤口先用厚敷料或塑料布覆盖,再用 纱布垫或毛巾垫加压包扎。
3、多根肋骨骨折:胸部外伤伴有多根肋骨骨折,则胸壁失去支持而出现反 常呼吸运动。可用衣物、枕头等加压包扎伤侧,以防止胸壁浮动;必要 时(无适当物品可用)将伤员侧卧在伤侧。
颞浅动脉止血法
适用:同侧头皮及前额、颞部的出血 一手固定伤员头部,一手压迫耳屏凹陷处
面动脉止血法
适用:颌部及颜面部的出血
一手固定伤员头部,一手压迫同侧下颌骨下缘与咬肌前缘 交界处的搏动点(面动脉)
颈总动脉止血法
适用:头面部、颈部出血 一手固定伤员头部,一手压迫 ▲注意: 避免同时压迫两侧、压迫时间不宜过长,
敷料:用于垫衬的如棉花、布块、衣服等;用于包 扎捆绑夹板的可用三角巾,绷带、腰带、 头巾、 绳子等,但不能用铁丝、电线。
固定方法
• 1、肱骨骨折 • 2、尺、桡骨骨折 • 3、股骨骨折 • 4、胫、腓骨骨折
注:夹板固定时,外侧夹板需超过骨折部上下至少两个关节。 开放性骨折时,不可牵引患肢(防止刺出的骨端退回伤口),
先止血 后包扎
先重伤 后轻伤
止血
1. 出血类型和判别(1)
(1)是哪种类型的出血?
• 动脉出血:其特点是从伤口喷射出、搏动性 、鲜红色血液。
• 静脉出血:从伤口溢流出、暗红色血液。 • 毛细血管出血:从伤口渗出、鲜红色血液。
出血类型和判别(2)
(2)失血量有多少?
成人的血液约占自 身体重的8%
• 颈后结不宜在正后方,防止患者仰卧位时不适; • 包扎好后应询问患者舒适与否,并及时调整。
3、股骨骨折
(1)夹板固定:

外伤急救四项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外伤急救四项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创伤急救基本技术——固定
上臂骨折的固定方法: 有夹板 时,可将伤肢屈曲贴在胸前,在 伤臂外侧放一块夹板,垫好后用 两条布带将骨折上下两端固定并 吊于胸前,然后用三角巾(或布 带)将上臂固定在胸部。无夹板 时,可将上臂自然下垂用三角巾 固定在胸侧,用另一条三角巾将 前臂挂在胸前。
创伤急救基本技术——固定
三角巾眼部包扎法(双眼): 将带状三角巾的中央置于枕部, 两底角分别经耳下拉向眼部, 在鼻梁处左右交又各包一只眼, 成“8”字形经两耳上方在枕部 交叉后绕至下颌处打结固定。
包扎——三角巾包扎法
三角巾胸部包扎法:将三角巾的顶 角置于伤侧肩上,两底边在胸前横 拉至背部打结固定,后再与顶角打 结固定。
四不要
1、不要上药 2、不要触摸伤口 3、不要“取” 4、不要“送”
伤口异物处理:(不要“取”)
伤口异物处理:
不拔除(不要取) 固定异物并包扎
Hale Waihona Puke 腹部内脏脱出处理(不要“送”)
盖敷料
处理肠外露
加圈、盖碗
盖三角巾,包扎
开放式气胸包扎
脑膨出包扎
急救固定技 术
骨折的主要症状
1、疼痛:骨折部位疼痛,活动时疼痛加剧,部有明显的压痛, 可用骨摩擦音。
出血。 包扎要牢靠,但不易过紧,以免防碍血液流通和
压迫神经。 包扎前伤口上一定要覆盖敷料。
创伤急救基本技术——包扎
常用包扎法 ㈠绷带包扎法 常用的绷带包扎法有环形包扎法、螺旋形包扎法、 螺旋形反折法、8字形包扎法等。 1.环形包扎法 此法是各种绷带包扎中最基本的方法。多用于手腕、 肢体、胸、腹等粗细大致相等部位的包扎。
包扎的松紧要适度,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过松会移动脱落。 包扎材料打结或其他方法固定的位置要避开伤口和坐卧受压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实施现场外伤救护时,现场人员要本着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在迅速通知医疗救护机构的同时,要沉着、迅速地开展现场急救工作,救护的基本原则是: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先止血后包扎、先固定后搬运。

一、止血:(一)出血的种类:血液从体表伤口流出,称为外出血,较易为人们发现。

体内深部组织、内脏损伤出血、血液流入组织体腔内为内出血,不易被人们发现,更危险。

各种出血中,以动脉出血最为危险,必须及时止血。

按照损伤血管的不同,可分为:1、动脉出血:其特点是伤口呈喷射装搏动性向外涌出鲜红色的血液。

2、静脉出血:伤口持续向外溢出暗红色的血液。

3、毛细血管出血:伤口向外溢出鲜红色的血液。

(二)出血的临床表现:成人的血液占其体重的8%左右,失血总量达到总血量的20%以上时,伤者出现脸色苍白、冷汗淋漓、手脚发凉、呼吸急促、心慌气短等症状,脉搏快而细,血压下降,继而出现出血性休克。

当出血量达到总血量的40%时,就有生命危险。

(三)止血的方法:二、包扎:(一)包扎的作用包扎的目的在于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固定敷料夹板,挟托受伤的肢体,减轻伤者痛苦,防止刺伤血管、神经等严重并发症,加压包扎、压迫止血的作用。

(二)注意事项包扎要求动作轻快、准确、牢固。

包扎前要弄清包扎的目的,以便选择适当的包扎方法,并先对伤口作初步的处理,包扎的松紧要适度,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过松会移动脱落。

包扎材料打结或其它方法固定的位置要避开伤口和坐卧受压的位置为骨折制动的包扎应露出伤肢末端,以便观察肢体血液循环的情况。

(三)包扎的方法三、固定:主要是用于骨折的固定,所以要了解骨折的症状和骨折的急救要点。

(一)骨折的种类骨折:人体骨骼因外伤发生完全或不完全的断裂称骨折。

开放性骨折:骨折断端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骨折。

闭合性骨折:未与外界相通的骨折。

根据骨折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完全性骨折、不完全性骨折。

外伤急救四大技术

外伤急救四大技术

拉车式
一个救护人员站在作病员的头部,两手从伤病员 腋下抬起,将其头背抱在自己怀内,另一救护员 蹲在伤病员两腿中间,同时夹住伤病员的两腿面 向前,然后两人步调一致慢慢将伤病员抬起。
三人搬运法
搬运注意事项
移动伤者首先应检查头、颈、胸、腹和四肢是否有损伤, 如果有损伤,应先作急救处理。 要做好途中护理,注意神志、呼吸、脉搏以及病(伤)势 的变化。 担架搬运,一般头略高于脚,行进时伤者脚在前,头在 后,以便观察伤者病情变化。 用汽车、大车运送时,床位要固定,防止起动、刹车时 晃动使伤者再度受伤。
在缺乏外固定材料时也可以进行临时性的自体固定, 如将受伤的上肢缚于上身躯干,或将受伤的下肢同 健肢缚于一起。
三、固定
固定注意事项
先止血、包扎,再固定。有休克先抗休克。 开放性骨折,严禁把骨折端断送回伤口内。 就地固定,不要随便移动伤者,不要盲目复位。 夹板的长度与宽度要与骨折肢体相适应,长度应 超过上下关节。固定范围要包括上下关节。 夹板不应直接接触皮肤,可适当加厚垫。 固定应松紧适度。 (趾)端外露以便观察血液循环。 四肢骨折固定,先捆上端,后捆下端。上肢屈着 绑(屈肘状);下肢固定要伸直绑。
包扎方法
包扎原则是远心端 →近心端,起止处 匀环形两圈。
固定
固定术是针对骨折的急救措施。
目的:限制受伤部位的活动,减轻疼痛,避免骨折 端因移位而损伤血管、神经等。也可防治休克、便 于伤员的搬运。
固定范围要包括上下关节。
固定材料: 木制夹板 、钢丝夹板 、充气夹板 、负 压气垫 、塑料夹板 、其他材料,如特制的颈部固 定器、股骨骨折的托马固定架,紧要时就地取材: 竹棒、木棍、树枝等。
指压止血
头顶部出血:伤侧耳前下颌关节上方,用拇指压迫颞浅动 脉。 头颈部出血: 方法是用拇指将伤侧的颈总动脉向后压迫, 但不能同时压迫两侧的颈总动脉,否则会造成脑少血坏 死。 面部出血:用拇指压迫下颌角处的面动脉。 头皮出血: 头皮前部出血时,压迫耳前下颌关节上方的 颞动脉。头皮后部出血则压迫耳后突起下方稍外侧的耳 后动脉。 腋窝和肩部出血:锁骨上窝对准第一肋骨用拇指压迫锁骨 下A。

外伤救治的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救治的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急救的四项基本技术,在临床上其实并没有这样的称呼,对于外伤急救通常要掌握良好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基本操作技能。

如果出现外伤,在院外现场急救时,可以做到比较系统地处理伤口、搬运转移伤者,以减轻伤者的痛苦,并为患者的院内治疗奠定较好的基础。

1、止血:如果伤者出血比较少,可通过压迫止血法,即在出血点处直接施加压力达到止血目的。

如果创面较大、出血比较多,也可以在伤口内填塞干净的织物或在近心端进行适当压迫,起到止血的作用,然后及时将伤者送往医院,医生会通过电凝、缝扎等专业治疗手段进行止血;
2、包扎:伤者不同的出血点,不同的受伤部位,包扎方式以及包扎的材料可能有较大的差别。

院内包扎伤口通常医生会用到三角巾、绷带、纱布等,如果伤者在院外自行包扎伤口,一定要选择相对干净、没有脱屑,或者是异物的包扎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伤口,减少伤口再次出现污染的风险,并及时到医院进行处理;
3、固定:对于伤口固定,一般指骨骼、肌腱的损伤,院外固定通常需要通过树杈、木板等对患处进行固定,避免断骨、肌腱等损伤进一步加重。

院内损伤通常需要通过钢钉、石膏等对患处进行固定,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4、搬运:应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基础上将伤者尽量平稳地搬运到安全的地方,或者伤者应尽量远离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可以争取时间,给予初期的生命支持,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有利条件。

实施外伤救护时主要原则是先重后轻、先抢后救、先近后远、先止血后包扎,以及先急后缓,先固定后搬运等。

当有伤者出现时,应用合理的救治技术、准确有效处置、安全迅速转运,才能减轻伤者伤情,预防和减少并发症,为伤者的后续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

创伤急救四项技术

创伤急救四项技术

创伤急救四项技术
创伤急救四项技术是指心肺复苏术、止血、包扎和固定。

1. 心肺复苏术:在心跳和呼吸停止时,通过按压胸部和人工呼吸来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2. 止血:对于外伤性出血,应立即施行止血措施,如直接压迫伤口、提高患肢、使用止血带等。

3. 包扎:对于外伤性伤口,应先进行清洁消毒,然后用无菌敷料进行包扎,以保护伤口免受感染和进一步损伤。

4. 固定:对于骨折、关节脱位等损伤,应使用适当的固定器材进行固定,以减轻疼痛、防止进一步损伤和促进愈合。

外伤急救的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急救的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急救的四项基本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外伤救护四项基本技术。

实施现场外伤救护时,现场人员要沉着、迅速地开展急救工作,原则是: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后搬运。

止血1、出血的种类出血可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二种:外出血——体表可见到。

血管破裂后,血液经皮肤损伤处流出体外。

内出血——体表见不到。

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脏器或体腔内。

根据出血的血管种类,还可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及毛细血管出血三种:动脉出血——血色鲜红,出血呈喷射状,与脉搏节律相同。

危险性大。

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慢,呈持续状,不断流出.危险性较动脉出血小。

毛细血管出血——血色鲜红,血液从整个伤口创面渗出,一般不易找到出血点,常可自动凝固而止血。

危险性小。

2、失血的表现一般情况下,一个成年人失血量在500毫升时,可以没有明显的症状。

当失血量在800毫升以上时,伤者会出现面色、口唇苍白,皮肤出冷汗,手脚冰冷、无力,呼吸急促,脉搏快而微弱等。

当出血量达1500毫升以上时,会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伤者出现视物模糊、口渴、头晕、神志不清或焦躁不安,甚至出现昏迷症状。

3、外出血的止血方法(1)指压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临时性止血方法。

它根据动脉的走向,在出血伤口的近心端,通过用手指压迫血管,使血管闭合而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然后再选择其他的止血方法。

指压止血法适用于头、颈部和四肢的动脉出血。

(2)加压包扎止血法。

是急救中最常用的止血方法之一。

适用于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出血。

方法: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手帕、毛巾、衣物等敷于伤口上,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加压包扎。

压力以能止住血而又不影响伤肢的血液循环为合适。

若伤处有骨折时,须另加夹板固定。

关节脱位及伤口内有碎骨存在时不用此法。

(3)加垫屈肢止血法。

适用于上肢和小腿出血。

在没有骨折和关节伤时可采用。

(4)止血带止血法。

当遇到四肢大动脉出血,使用上述方法止血无效时采用。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第二节应急医学现场急救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外伤现场急救的四项基本技术。

实施外伤现场急救总的原则是: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后搬运。

一、止血出血按位置可分为内出血和外出血。

当血管破裂后,血液经皮肤损伤处流出体外时,称外出血。

体内深部组织、内脏损伤出血,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脏器或体腔内,体表见不到出血,称为内出血。

动脉出血:伤口呈喷射状搏动性向外涌出鲜红色的血液,与脉搏节律相同,危险性大。

静脉出血:持续向外溢出暗红色血液,出血较缓慢,呈持续状,危险性小于动脉出血。

毛细血管出血:伤口向外渗出鲜红色的血液,危险性小。

(一)一般止血法。

用于创口较小的出血。

局部用生理盐水冲洗,周围用75%的酒精涂擦消毒,然后盖上无菌纱布,用绷带包紧即可,如头皮或毛发部位出血,先剃除毛发再清洗、消毒并包扎。

(二)指压止血法。

适用于中等以上的动脉出血。

用手指(拇指)或手掌压住出血血管(动脉)的近心端,使血管被压在附近的骨块上,从而中断血流,能有效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本法只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控制出血的目的,不宜久用。

此法操作要点:准确掌握动脉压迫点,压迫力度要适中,以伤口不出血为准;压迫10~15分钟,仅是短暂急救止血;保持伤处肢体抬高。

(1)颞浅动脉压迫法。

一侧头顶部出血——颞浅动脉(同侧外耳门上方,压向下颌关节)⑵面动脉压迫法。

一侧颜面部出血——面动脉(同侧下颌骨下缘,下颌角前端,压向下颌骨面)⑶枕动脉压迫法。

头后部出血——枕动脉(耳后乳突下面稍外侧,压向枕骨面)⑷颈总动脉压迫法。

一侧头面部出血——颈总动脉(气管与同侧胸锁乳突肌之间,甲状软骨下方外侧,压向第5颈椎横突)⑸锁骨下动脉压迫法。

肩、腋部、上肢出血——锁骨下动脉(同侧锁骨中点上方,锁骨上窝处,压向后下方第一肋骨面)⑹前臂出血。

肱动脉压迫法:用拇指压迫伤侧肱二头肌肌腱内侧的肱动脉末端,或用拇指或其余四指压迫上臂内侧肱二头肌内侧沟处的搏动点⑺尺桡动脉压迫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应急医学现场急救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外伤现场急救的四项基本技术。

实施外伤现场急救总的原则是: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后搬运。

一、止血出血按位置可分为内出血和外出血。

当血管破裂后,血液经皮肤损伤处流出体外时,称外出血。

体内深部组织、内脏损伤出血,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脏器或体腔内,体表见不到出血,称为内出血。

动脉出血:伤口呈喷射状搏动性向外涌出鲜红色的血液,与脉搏节律相同,危险性大。

静脉出血:持续向外溢出暗红色血液,出血较缓慢,呈持续状,危险性小于动脉出血。

毛细血管出血:伤口向外渗出鲜红色的血液,危险性小。

(一)一般止血法。

用于创口较小的出血。

局部用生理盐水冲洗,周围用75%的酒精涂擦消毒,然后盖上无菌纱布,用绷带包紧即可,如头皮或毛发部位出血,先剃除毛发再清洗、消毒并包扎。

(二)指压止血法。

适用于中等以上的动脉出血。

用手指(拇指)或手掌压住出血血管(动脉)的近心端,使血管被压在附近的骨块上,从而中断血流,能有效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本法只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控制出血的目的,不宜久用。

此法操作要点:准确掌握动脉压迫点,压迫力度要适中,以伤口不出血为准;压迫10~15分钟,仅是短暂急救止血;保持伤处肢体抬高。

(1)颞浅动脉压迫法。

一侧头顶部出血——颞浅动脉(同侧外耳门上方,压向下颌关节)⑵面动脉压迫法。

一侧颜面部出血——面动脉(同侧下颌骨下缘,下颌角前端,压向下颌骨面)⑶枕动脉压迫法。

头后部出血——枕动脉(耳后乳突下面稍外侧,压向枕骨面)⑷颈总动脉压迫法。

一侧头面部出血——颈总动脉(气管与同侧胸锁乳突肌之间,甲状软骨下方外侧,压向第5颈椎横突)⑸锁骨下动脉压迫法。

肩、腋部、上肢出血——锁骨下动脉(同侧锁骨中点上方,锁骨上窝处,压向后下方第一肋骨面)⑹前臂出血。

肱动脉压迫法:用拇指压迫伤侧肱二头肌肌腱内侧的肱动脉末端,或用拇指或其余四指压迫上臂内侧肱二头肌内侧沟处的搏动点⑺尺桡动脉压迫法。

手部出血——尺、桡动脉(手腕横纹稍上处内外两侧,压向尺桡骨面)⑻手指出血压迫法。

手指出血——压迫指动脉,手指出血时,可用拇指和食指压迫手指两侧的血管⑼股动脉压迫法。

大腿以下出血——股动脉(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处,双手拇指、手掌、拳头,压向耻骨)⑽足背、胫后动脉压迫法。

足部出血——足背动脉(足背皮肤皱纹中点,压向跖骨)与胫后动脉(跟骨和内踝之间,压向跟骨)(三)填塞止血法。

对软组织内的血管损伤出血,用纱布填入伤口内压紧,外加大块无菌敷料加压包裹。

(四)压迫包扎止血法。

用于静脉、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出血。

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然后用纱布、绵垫放在无菌敷料上,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加压包扎,包扎时松紧要适宜,既能止血,又不阻断肢体的血流。

(五)止血带法:用于其他止血方法暂时不能控制的四肢动脉出血。

常用的有橡皮止血带、布条止血带。

注意事项:1.结扎止血带的时间应越短越好,一般不应超过1h,最长不宜超过3h;若必须延长,则应每隔1h左右放松1-2 min,放松期间在伤口近心端局部加压止血。

2.使用止血带必须在患者的体表做出明显的标记,注明伤情和使用止血带的原因和时间,并严格交接班;3.为避免损伤皮肤,止血带不能直接与皮肤接触,必须用纱布等物做衬垫,并放平整,避免有皱褶;4.上止血带的松紧要合适,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动脉搏动为原则。

既要达到止血的目的,又要避免造成软组织的损伤;5.扎止血带应在伤口的近心端,并尽可能靠近伤口。

上肢为上臂上1/3,下肢为股中、下1/3交界处;6.要在输液、输血和准备好有效的止血手段后缓慢松开止血带,切忌突然完全松开,并应观察是否还有出血(六)结扎法:用止血钳夹住出血的血管残端,或丝线结扎。

优点:效果可靠,可避免损伤伴行的神经。

(七)加垫曲肢法。

用于前臂和小腿的出血,在肘窝、腘窝处加垫(如一卷绷带),然后强力屈曲肘关节、膝关节,再用三角巾或绷带等缚紧固定。

对已有或怀疑有骨折或关节损伤者禁用。

二、包扎。

包扎的目的:帮助止血、保护伤口、固定敷料、防止污染、减轻疼痛、利于转运。

常用的包扎用品:创可贴、尼龙网套、绷带、三角巾及多头带等,另外可就地取材:包括衣服、毛巾等。

㈠绷带包扎法。

环形包扎法:用于肢体粗细相等的部位。

螺旋包扎法:用于肢体粗细相差不多的部位。

螺旋反折包扎法:用于肢体粗细不等的部位。

8字形包扎法:用于肩、肘、膝、踝等关节部位。

回返包扎法:用于头和断肢残端,肢体离断伤的处理。

注意事项:先清创,再包扎,不水洗(化学伤除外);不轻易取异物,不送回脱出体腔的内脏;动作轻柔、松紧适当、指(趾)端外露;包扎后的肢体保持功能位置。

㈡三角巾包扎法。

适合于较大创面和一般包扎难以固定的创面:头顶、面、眼、胸、肩、手脚;悬吊肢体以减轻肌肉负担。

1.头部帽式包扎法2.侧胸部三角巾包扎3.腹部三角巾包扎4. 肘部三角巾包扎5.手部包扎法三、固定。

骨折的临时固定,是对伤处加以稳定使其不活动,使伤员在运送过程中不因搬运、颠簸时断骨刺伤血管、神经,免遭额外损伤,减轻伤员痛苦,其要点是:1.止血:要注意伤口和全身状况,如伤口出血,应先止血,后包扎固定。

2.加垫:为使固定妥贴稳当和防止突出部位的皮肤磨损,在骨突处要用棉花或布块等软物垫好,要使夹板等固定材料不直接接触皮肤。

3.不乱动骨折的部位:为防止骨断端刺伤神经、血管,在固定时不应随意搬动;外露的断骨不能送回伤口内,以免增加污染。

但是,现场急救时,搬动伤员伤肢是难免的,如为使伤员再次受伤的危险,要先将伤员搬到安全地方,在包扎固定时也不可避免要移动伤肢,这时可以一人握住伤处上方,另一人握住伤处下端匝着肢体的纵轴线作相反方向的牵引,在伤肢不扭曲的情况下让骨断端分离开,然后边牵引边同方向移动,另外的人可进行固定,固定应先捆绑断处上端,后绑下端,然后再固定断端的上下两个关节。

4.固定、捆绑的松紧要适度,过松容易滑脱,失去固定作用,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

固定时应外露指(趾)尖,以便观察血流情况,如发现指(趾)尖苍白或青紫时,可能是固定包扎过紧,应放松重新包扎固定。

固定完成后应记录固定的时间,并迅速送医院作进一步的诊治。

注意:先止血包扎、稳定病情,开放性骨折不能直接复位;夹板固定宜超过上下二关节;夹板内衬棉垫,防固定不稳;松紧适度;指(趾)端露出。

(一)前臂骨折的固定方法:用夹板时,可把两块夹板分别置放在前臂的掌侧和背侧,可在伤员患侧掌心放一团棉花,让伤员握住掌侧夹板的一端,使腕关节稍向背屈,然后固定,再用三角中将前臂悬挂于胸前。

无夹板时,可将伤侧前臂屈曲,手端略高,用三角巾悬挂于胸前,再用一条三角巾将伤臂固定于胸前(见图34) 。

(二)上臂骨折的固定方法:有夹板时,可将伤肢屈曲贴在胸前,在伤臂外侧放一块夹板,垫好后用两条布带将骨折上下两端固定并吊于胸前,然后用三角巾(或布带)将上臂固定在胸部。

无夹板时,可将上臂自然下垂用三角巾固定在胸侧,用另一条三角巾将前臂挂在胸前:亦可先将前臂吊挂在胸前,用另一三角巾将上臂固定在胸部(见图35)。

(三)小腿骨折的固定方法:有夹板时,将夹板置于小腿外侧,其长度应从大腿中段到脚跟,在膝、踝关节垫好后用绷带分段固定,再将两下肢并拢上下固定,并在脚部用“8”字形绷带固定,使脚掌与小腿成直角。

无夹板时,可将两下肢并列对齐,在膝、踝部垫好后用绷带分段将两腿固定,再“8”字形绷带固定脚部,使脚掌与小腿成直角(见图36 、37) 。

(四)大腿骨折的固定方法:将夹板置于伤肢外侧,其长度应从腋下至脚跟,两下肢并列对齐,垫好膝、踝关节后用绷带分段固定。

用“8”字形绷带固定脚部,使脚掌与小腿成直角。

无夹板时亦可用健肢固定法(见图38、39)。

(五)锁骨骨折的固定方法:让病人坐直挺胸,包扎固定人员用一膝顶在病人背部两肩胛骨之间,两手把病人的肩逐渐往后拉,使胸尽量前挺,然后作固定,方法是在伤者两腋下垫棉垫,用两条三角巾分别在两肩关节紧绕两周在计部中央打结,打结时应将三角巾用力拉紧,使两肩稍后张,人结后将患者两肘关节屈曲,两腕在胸前交又,用另一条三角巾在平肘处绕过胸廓,在胸前才丁结固定上肢。

亦可用绷带在挺胸、两肩后张下作“8”字形固定(如下图)(六)脊椎骨折的固定方法:脊椎骨折抢救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防止脊椎弯曲和扭转,不得用软担架和徒手搬运。

如有脑脊液流出的开放性骨折,应先加压包扎。

固定时,由4--6人用手分别扶托伤员的头、肩、背、臀、下肢,动作一致将伤员抬到硬木板上。

颈椎骨折时,伤员应仰卧,尽快给伤员上颈托,无颈托时可用砂袋或衣服填塞头、颈部两侧,防止头左右摇晃,再用布条固定(如下图)。

胸椎骨时应平卧,腰椎骨折时应俯卧于硬木板上,用衣服等垫塞颈、腰部,用布条将伤员固定在木板上。

(七)压舌板固定法:用于手指骨闭合性骨折四、搬运。

常用器材:帆布担架、铲式担架、救护车担架、折叠式楼梯搬运椅、脊柱固定板、木板、床单等。

㈠徒手搬运法单人搬运法:背负、抱持、扶持双人搬运法:椅托式、轿式、拉车式三人搬运法,多人搬运法㈡担架搬运法脊柱、脊髓损伤的病人固定及搬运,需要4人固定及搬运(1)1人在病人的头部,双手掌抱于头部两侧轴向牵引颈部(2)另外3人在病人右侧,分别于病人的肩背部、腰臀部、膝踝部,双手掌平伸到病人的对侧(3)4人均单膝跪地(4)4人同时用力,保持脊柱为一轴线,平稳将病人抬起,放在硬质担架上(5)上颈托(6)用2个沙袋放在病人头部两侧,或用绷带将病人头部固定在担架上(7)6-8条固定带将病人固定于担架上转运回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